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缘-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绡便指了指黛玉的眼睛,笑道:“用这茶叶子敷一炷香的时间,就看不出来了。”

“原是如此,我们这边不曾听说过,想是南边的法子。”鹦哥说着,手上也不空闲,收拾着东西。苏嬷嬷见黛玉这里有红绡和这鹦哥,便自出去梳洗。

不多会子,张凤娥便过来了,香橙还晚了一步。黛玉听见说话声,知道是张凤娥来了,也不起身,闭着眼问道:“姐姐怎么起这么早?”

“你还是这样,换一个地方就睡不好。”张凤娥笑着打趣黛玉,说着,便在床边坐下。又说:“醒了睡不着就起了。”鹦哥见她们姐妹主仆有说有笑,也不去凑趣,自出去倒水。

甫一出来,就瞧见云雀从对面屋子里出来,不由朝屋里努了努嘴儿,走近了低声说道:“你也近不得身?”

云雀撇了撇嘴,讥讽道:“人家用惯了的,哪里瞧得上咱们?”

22第二十二章

鹦哥待要说什么,就听屋子外面悄悄问道:“鹦哥妹妹在么?”两人忙出来,见是袭人,云雀笑问道:“只认得她,就不认得我?难道我和你不好?”

“你这张嘴,咱们一起长大的,你还计较这个?若是她喊你,我也这么着,看你怎么说,”鹦哥拍了她一下,又问袭人,道:“这一大清早,你怎么有时间过来?”

袭人摇了摇头,说:“你还不知道我们那一位?惦记着张姑娘和林姑娘,怕不习惯,醒来衣裳都没穿,巴巴儿地打发我过来。”说罢,又问道:“张姑娘林姑娘可起了?昨儿睡得可好?”

鹦哥道:“也是才起身。”

正说着,屋里张凤娥问道:“外面谁说话呢?”

鹦哥便把盆给了一旁的小丫鬟,自撩了帘子,说:“是宝玉屋里的袭人姐姐来了。”一边说着,一边让了袭人进去。

黛玉已起身,抬眼看去,只见一个穿银红小袄青绸掐牙背心模样温柔的丫头走进来。让了座,鹦哥去倒茶,香橙伺候黛玉梳头。袭人不肯坐,说:“姑娘这里梳洗,我就不坐了,宝二爷立等着我回话呢。”

张凤娥黛玉两个便要起身,袭人忙按住,说:“姑娘快别起身,叫我怎么好意思。”又说了几句话,鹦哥送到门前,方才回转身,说:“袭人原是老太太屋里的,不过给了宝玉使。”

贾府的规矩,伺候过长辈的,比年轻的主子还体面些儿。原黛玉还奇怪,鹦哥是老太太身边的二等丫鬟,在府里,也只有老太太身边的一等丫鬟当得起她一声姐姐。可袭人分明是宝玉的丫鬟,这就有些不通。

黛玉方才还疑惑,闻言,方悟过来,道:“原是如此,我说呢。”红绡不动声色地打量了鹦哥一眼,到底是老太太身边的人,单看这份眼力,便与别人不同。

黛玉装扮好,与张凤娥两个商量着去贾母房里,就听外面丫鬟唱道:“姑娘们来了。”两人忙起身相迎。

“正要过去呢,你们就来了。”张凤娥林黛玉两个忙着让座让茶。

“不知你们起了没,就过来瞧一瞧。”迎春寡言,惜春清冷,况年纪小,唯独探春是个争强好胜的性子,行事爽朗大方。

姊妹几个略说了几句,便结伴去了老太太房里。宝玉猴在贾母身旁,叽叽咕咕说些什么。见林黛玉几个进来,忙离了贾母,迎上来问了一圈,方才凑到黛玉跟前,不过问些丫头们好不好、晚上睡得好不好、有什么想吃的、什么想玩的云云。

黛玉平日在家里见惯了如林海林珗一般温润如玉的男子,或如林琰一般古怪精灵的男子,实在是看不惯宝玉这样□岁了还在內纬厮混的。一则是做客,二则,这宝玉虽顽劣不堪,却有一颗赤子之心,有心不理他,又于心不忍。少不得忍耐着,宝玉问一句,便回一句,竟是半句话也不肯多说。

那宝玉也看不出来,见黛玉理他,越发的无所顾忌。众姊妹见过贾母,各自落座,宝玉便挨着黛玉坐了。絮絮叨叨地问黛玉在家日常做些什么,听黛玉说每日早起要上学,遂问念什么书。

黛玉因说:“《四书》刚学完。”

宝玉叹道:“这也罢了。”

黛玉见他这话大有不通,与他之前言行也多有不符,遂问:“可有说法?”

宝云便说:“这天下的书,除了《四书》,多是杜撰的,不读也罢,没得学得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黛玉听了好笑,只不好说得。遂只是笑,不说话。

宝玉又问:“妹妹可有玉?”

黛玉略一想,便知他因自己有那块胎胞里带出来的玉,所以才问别人,遂觉无趣。只作不懂,把压裙角的白玉环拿给他看,笑问道:“这个不是?”宝玉一愣,想要说他问的不是这等俗物,待要说又说不出口,一张脸涨得通红。又觉这神仙似的林妹妹竟如此蠢笨,不觉可惜,那亲近之心便去了六七分。

有婆子送捧盒进来,三春姊妹起身邀黛玉宝玉和张凤娥,宝玉便忙起身,说:“林妹妹怕是饿了罢。”

正好那边贾母也喊黛玉和张凤娥宝玉,几个便忙起身过去。

一时饭毕,茶还未上,宝玉便央着贾母去接史湘云。贾母被他闹得不行,便指着王熙凤说:“你问她去,我老婆子又不管事,你闹我,我也没得法子。”宝玉听了,果然就离了贾母去央王熙凤。

听言,王熙凤大呼冤枉,道:“老太太这话不公,我年纪轻,大事上还得老太太太太们拿主意呢,老太太可别想偷懒儿。”笑语嗔怪之间,既奉承了老太太,也没落下邢王二位夫人,又愉悦了众人。八面玲珑的手段,由此可见一斑。

林黛玉年纪尚小,虽听出王熙凤这话取巧,既讨好老太太,也未曾落下不在这里的邢夫人和王夫人,不过听过也就抛之脑后。张凤娥却是有心之人,把这话仔细记在心里,过后又翻来覆去细细琢磨了个透。

贾宝玉是贾母的心尖子,王熙凤要奉承老太太,少不得要哄得他高兴。昨儿回去之后,便吩咐平儿安排下去了。

宝玉一揖未下去,王熙凤便拉起他,仍旧送还至贾母身边,道:“你急什么,云妹妹怎么也要吃了饭才得过来。我已经打发人去了,你陪着老祖宗说会子话,只怕就来了。”又陪着说笑了几句,自回去吃早饭。

娘几个正说笑,薛姨妈和薛宝钗母女两个过来了,贾母便叫了张凤娥和林黛玉两个上前见礼,薛姨妈一把拉住二人,不让二人拜下去,说:“好孩子,不用多礼。”张凤娥和林黛玉自不会当真,仍旧行了礼,薛姨妈便吩咐丫鬟奉上尺头,一边笑与贾母说:“姑太太教得好。”又与两人说:“你宝姐姐虽拙,做伴亦可。”两人均应了。

贾敏是贾母养大的,称赞贾敏家教好,其实就是称赞贾母家教好,贾母自是高兴,谦虚一回,又赞了宝钗两句。

林黛玉细细打量着薛宝钗,肌肤丰泽,丹唇翠眉,眼若水杏,一身半新不旧的衣裙,不同于迎春的沉默,却一样的温柔可亲,没有探春的神采飞扬,文华内敛,一样的令人见之难忘。

那面薛宝钗已走过来,道:“张姐姐好,林妹妹好。”

张凤娥和林黛玉一个喊薛妹妹一个喊薛姐姐,宝玉和三春也围上来,几个自又是一番厮见。

“听丫头说姐姐身上不好,我前几日也是吹了风染了寒气,老祖宗不许我出门,也没去瞧姐姐,我打发人送的药姐姐可吃了?如今可大好了?”自前年三月薛姨妈一家投奔而来,就安置在梨香院。日常薛宝钗也时常和她母亲进来给贾母请安,她又素来待人和气,宝玉又是个喜好颜色的,两年耳鬓厮磨,待她自然又不与自家姐妹同。几日没见宝钗,见她来了,忙迎上去问好。

“多谢你挂心惦记着,不过是着了风,吃两帖药就好了,还劳烦你特特送了药过来。我吃了,觉着比家里配的要好。昨儿本是要过来的,偏家里出了点事脱不开身。”说罢,又拉了黛玉的手说:“改日再过去给姑丈赔不是。”

黛玉还未说话,宝玉便说:“姑丈最是通情达理,自不会怪罪,宝姐姐不必放在心上。”又问薛蟠。

黛玉因不喜宝玉聒噪,见他们两个说得好,便与张凤娥两个挨着迎春坐下。

贾母因要斗牌,算上鸳鸯,王熙凤不在,就差一个人,便喊了张凤娥过去,因问:“会抹牌?”

张凤娥摇头道:“不会。”她是真不会,从前在家里每日里针线活计做不完,哪里有时间顽。后来去了林家,老太太成日念经,卢氏黛玉两个守孝,谁肯玩闹?何况,每日读书写字作画习琴还忙不过来呢。

薛姨妈便笑着说:“极容易的。”不由分说拉了张凤娥坐下,又喊薛宝钗,“你看着你张姐姐些儿。”一面又和蔼地与张凤娥说:“不过是一家人玩,只当是陪老太太了。”

那面贾母正吩咐鸳鸯,“去拿两吊钱来。”

鸳鸯知道是拿给张凤娥的,见贾母高兴,便说:“老太太也赏我一串儿。”

一语未完,就被琉璃拉住,回头就见她拿了一串钱并几个银锞子出来,放在张凤娥跟前,张凤娥也说:“姐姐且不必忙,等这些个输了再求老太太怜惜。”

贾母笑道:“这孩子,实诚过了头。”又佯怒道:“快收起来,一家子玩笑,不过添个彩头,哪里要用你的钱?”张凤娥只是推辞,贾母料着,她必是因自己姓张不姓林,不是自家正经亲戚,不肯丢了自家体面,遂应了。

薛姨妈便笑着说:“这么多钱,该怎样输才输得完。”

贾母便笑骂道:“你一个长辈,不说送些钱给孩子们买胭脂,还想着赢她的钱,”又与张凤娥说:“咱们今儿就赢你姨妈的钱,”看到宝钗,又笑道:“这还有一个细作呢。”

宝钗便道:“都说新手赢钱,我倒是想帮着我妈,只怕也挡不住张姐姐的火气。”

正说着,就听王熙凤在门外面说:“老祖宗又在哄谁的钱呢?”

23第二十三章

听见王熙凤的声音,薛姨妈因笑道:“送钱的来了。”

贾母笑骂道:“也只有这个猴儿,没大没小的,连我也敢编排。”说着,众人都笑起来。

见王熙凤进来,鸳鸯拊掌笑道:“二奶奶可算是来了。”

贾母也指着她说:“今儿你妹妹陪我们顽,你可不许赢她的钱。”又叫了林黛玉到身边,说:“人老了眼神不行,你帮我看着牌,别叫人哄了去。”又指了鸳鸯给薛姨妈看牌,独独漏了王熙凤。

熙凤遂说道:“我就说该晚些过来,这不,老祖宗姨妈正等着人送钱呢,我却巴巴的上赶着来。”一时平儿想起熙凤出门时忘了带钱,亲自拿了一吊钱过来,王熙凤见了就说:“这是怕我输得不够多,又送这么些来。如此,你也不必放我跟前了,只管分好了给老太太姨妈和张妹妹送去,省了多少事。”

一语说得众人又大笑起来。

宝玉因没了薛宝钗,林黛玉和张凤娥两个也过来了,便也过来,因见王熙凤身后无人,便说:“我替凤姐姐看牌。”

屋里众人又是一阵好笑,王熙凤笑骂道:“我可不敢教你看。”

独宝钗和黛玉心里明白,探春因问:“这是怎么说?”

王熙凤先是看了一眼宝玉,然后看一眼贾母,也不说话,旁人又哪里有不明白的。

“不识好人心,”贾母笑骂了一句,便招手喊宝玉到自己身边,劝慰了几句,又骂熙凤,道:“活该她输钱。”

次日一早,林府便遣了两个媳妇过来接她们姐妹。

原是说好了的,早起,两个去贾母房中前,便吩咐丫鬟悄悄儿地收拾东西。陪着贾母吃了早饭,又说了会儿闲话,便有丫鬟进来回说林府来了两个媳妇。贾母忖度是过来接林黛玉和张凤娥的,便说请进来。

一时进来两个干净利落的年轻媳妇子,张凤娥和林黛玉看了,都笑着问好,道:“怎么是你们过来了?这几日家里忙乱,娴姐姐身边岂能少得了你们?”

吴亮家里的便说:“家里左不过那么些事儿,早些晚些并不妨碍,倒是姑娘们这里马虎不得。原奶奶是要亲自过来接姑娘们的,偏昨儿许大奶奶下了帖子,奶奶离不开。”

这里贾母听了,自是舍不得,因说:“好容易见着,我再是舍不得,你们且回去,说给珗儿媳妇听,就说我说的,林丫头和张丫头再陪我几日,到时候叫她琏二嫂子送回去。”

吴亮家里的和钟良材家里的不好说什么,黛玉遂说:“原是说好了的,今儿必是要回去的。也有三四日未上学了,耽误了好些功课,妈妈们也要说的。”

这几日在贾府中,说话走路,无一不得仔细,甫一见了吴亮家里的和钟良材家里的,黛玉和张凤娥俱是一喜,把旁的都丢到了一边,一心惦记着家去。

听言,贾母便有些不悦,到底不是养在跟前的,与自己不亲,心便淡了几分,遂笑道:“可见得是不与我亲了。”

黛玉这才想起这话有些不妥,一时急得面红耳赤,眼中泪光点点,吴亮家里的看见,忙说:“怎么不与老太太亲?那年来,从上船就念叨老太太,只是不得见。前两日说要过来,喜得什么似的,为这个,我们老太太还喝了好大一壶醋呢。只因那一日过来,我们老太太还未大安,姑娘又最是孝顺的,只怕心里惦记着也是有的。”

知是情面话,到底圆了体面,贾母道:“不必你说,我也知道,她娘向来孝顺,我这玉儿啊,随了她娘。”

如今他们兄妹方出孝,连着就有两桩事,第一便是林珗春闱,第二便是林珗和卢慧娴圆房,且兼几家至亲要见,何况,她们未出阁的姑娘家,哪里好在别人家里长住的道理。贾母摩挲了黛玉半日,方才放了她姐妹二人回去。

二人回来,便去老太太屋里请安。

老太太正在佛堂念经,木鱼打了帘子请二人进来,念珠倒茶,一边说:“老太太一会子就完,两位姑娘略等一等。”

“无妨。”两人坐下,知老太太身边只她们两个伺候,又说:“你们自去忙,这是在家里,还怕我们委屈了自己个儿不成?”

红绡琉璃也说:“还有我们呢。”

木鱼答应着便去了佛堂,念珠又捧了几碟子蜜饯果脯过来,说:“横竖就在左近,老太太念经时又不喜人多,只怕我们两个都去了,老太太反而嫌我们扰了菩萨,我就在这里和姑娘们说说话儿,里边有木鱼呢。”

正说着,老太太便扶了木鱼的手出来,林黛玉和张凤娥忙起身迎上去,一边一个替了木鱼。

张凤娥嗔道:“老太太可大好了?虽说近两年身子好些了,也该多保养,平日多歇息,怎么又去佛堂?”

黛玉也跟着笑道:“佛祖慈悲,老太太心诚,平日里香火也未曾断过,功课少做一两回,想必菩萨也不会怪罪。”

老太太见了她们姐妹两个,脸上方有了笑意。闻言,笑道:“我又不是泥捏的,不过念一卷经,哪里就累着了?”因见两人穿的是出门的衣裳,又问:“可是才回来?”

两人均应了个是,老太太便说:“才许大奶奶领着哥儿来了一趟,因我不耐烦见客,就去了你嫂子那边,你们也过去罢。”

毕竟是来了客,又是卢慧娴的大姐,自然要见。两人只恐老太太这里孤单,便不肯走,挨着问了些饮食上的事。老太太又是欣慰又是好笑,便撵二人,两个这才辞了老太太,各自回房换衣裳。

张凤娥仍旧随老太太住,林黛玉则另有院子。张凤娥换了衣裳,便带着琉璃先去了林黛玉处,两个合在一处一起去卢慧娴房里。

方进院子,就见门前围坐着好些个婆子丫头,海棠正揭了帘子要出来,看见门前来了一群人,定睛一看,却是黛玉和张凤娥两个,忙扭头向屋里说:“姑娘们来了。”说罢,便放了帘子也迎上去,“才来人说去了老太太那里,只当要陪着老太太用了中饭才过来,正要去问,没想就来了。”

张凤娥便问:“说是家里来了贵客?”

海棠道:“是许大奶奶,原大奶奶说今儿接了姑娘们回来,过两日就过去给许太太请安,偏许大奶奶等不急,带着哥儿先过来了。”

一行人说着,便进了屋里。林黛玉便见一个和卢慧娴有六七分相像的女子笑意盈盈地迎上来,便知是许大奶奶了。黛玉与卢慧娴亲厚,素日便常听卢慧娴提起,知她们姐妹感情好,便随了卢慧娴,忙喊姐姐。

许大奶奶果然高兴,又听张凤娥喊大奶奶,便知她是顾忌自己的身份,遂携了她的手,嗔道:“可见是亲疏有别,”一时指了卢慧娴说:“怎么喊她姐姐,就不喊我姐姐,我们就不是一个娘养的不成?”张凤娥红了脸连声赔不是,又喊了几声姐姐,许大奶奶方作罢。

丫头拿了两个乌木镶银的匣子上来,许大奶奶说:“几样小东西,留着赏丫头罢。”竟比贾母和邢王二位夫人这正经的外祖母舅母的见面礼还要贵重些儿。

两人笑着行礼道谢,口说“偏了大姐姐的好东西”,见两人不客套,许大奶奶反而越发的高兴,说:“什么好东西?就怕你们不喜欢。”便唤奶嬷嬷抱了许景过来给二人磕头。

许景不过三四岁,一身宝蓝的衣裤,项上带着金项圈并记名锁和平安符,眉清目秀,粉团儿似的,见着人也不认生,他母亲说什么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