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缘-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恐怕黛玉面皮薄,擎受不住,忙接过去,道:“我吃着倒好,才送过来,我就叫她们拿去热了四个,我吃了一个,那三个给念珠她们分了。”陈氏也凑了几句热闹,跟着就看林珺的信,话题也就转到了林珺的身上。

林珺怀了孕,得了这个好消息,大家自然高兴,就连黛玉,也高兴得把尤三姐等人丢到了爪哇国。

这一日已是三十,天儿愈发热起来。去老太太屋里用过早饭回来,出了一身的汗,便命丫鬟们抬了水进来洗澡洗头发,完了就在后边亭子里歇凉,红绡一旁伺候着擦头发。

黛玉叫了蓝乔去拿书,蓝乔才要走,姚黄出来说:“大奶奶屋里的香螺姐姐来了。”

黛玉忙说:“快请进来。”

一时香螺进来,黛玉命小丫鬟搬杌子,又叫端绿豆汁儿,一面问道:“这么热的天儿怎么你过来了,什么事儿?”

香螺接过蓝乔手里的扇子自个儿摇着,道:“姑娘快别忙了,一会子我就回去,奶奶还等着话呢。”说罢又说:“琏二奶奶今儿打发人送了帖子来,说他们家明儿在清虚观打醮,请奶奶姑娘们明儿过去看戏。大奶奶打发我来问姑娘,明儿去不去?”

天热得很,黛玉不大想出门,但想着贾母,不去似乎不好,遂问:“你们奶奶去不去?”

香螺道:“我们奶奶哪能不去?”卢慧娴不管想去还是不想去都得去,她说话倒是一点不顾忌黛玉。

黛玉也没在意,略一思索,微微颔首,倒是这个理,又问:“那二奶奶去不去?”

香螺好笑,道:“这个我也不知道,”说到这里,略迟疑了一下,才接着说道:“不然我先回去,回头再过来回姑娘。”

黛玉摆摆手,问不问一个样。若没别的事,只卢慧娴一个去像个什么样子,陈氏必定也要去的。若是她们两个去了,独她一个不去倒不好,遂道:“她们要是都去,我就去,不然我一个去有什么趣儿。”到了那边,有探春和惜春相陪,如何就没趣了,不过是与两个亲近罢了。

原来元春这些年又年岁渐长,身体发福,未免举动费力,这回为太上皇守灵,身子亏损了些儿,偏又出了贾赦贾珍贾琏的事儿,又气又急,一时竟厥过去。见端午近了,想及这几年的不如意,便打发夏太监出来与贾母说了,打五日平安醮。一为自个儿,二为家里。

贾母哪里有心思,但元春递了话出来,少不得打点起精神。宝玉便说要接湘云来家里,贾母就想到了黛玉,这才有了今儿的事。

第七十六章

这天;林海和林珗两父子都沐休;老太太高兴;说要提前过节,命厨房蒸粽子;煮雄黄酒。一家人都高高兴兴的,兴致都高;不免放纵了些儿。黛玉不觉就多吃了两个粽子;多饮了两杯酒。回到屋里,正好青鸟几个小的正取了上午放在井中的酸梅汤;她嘴馋,闹着要吃。红绡进来时;她已吃了半盏。粽子本就不易克化,被这冷的一激;就积在胸口消化不了。延医吃药,闹了半宿,至四更天方才睡去。

一觉醒来,已日上三竿。

洗漱穿戴好,青鸟就端了碧粳粥并几样小菜进来,红绡一边摆桌一边说:“早上二奶奶来了一回,见你才睡好,就没叫你,二奶奶也不让。”

林黛玉怪不好意思的,不是她贪嘴,哪里有这些事儿。听言,嗔道:“你也是不懂事,这也就是自家人,若来了客,你也这么着,不是叫人笑话。”也知她是体谅自个儿,况且陈氏也必不计较,并没有怪红绡的意思,不过是提个醒,省得往后惯了在人前失了礼数,说完也就丢开,又说:“原答应了外祖母今儿过去陪她看戏,这会子又不去,只怕外祖母要怪罪。”

红绡道:“知道姑娘惦记,二奶奶一早说了,叫姑娘放心,只管仔细养着,万事都有她呢。”却不提卢慧娴。

林黛玉瞧她一眼,道:“大奶奶没去?”

撤下盒子,另拧了热帕子来林黛玉擦手,红绡笑道:“你病着,谁放心得下?不是已经应下了,不好不去,二奶奶也不去。”

正说着,就听外面丫鬟一叠声的请安,林黛玉忙起身迎出去。

卢慧娴见她出来,忙摆手,一叠声的道:“你出来做什么?快进去。外面热,你才好点,仔细着了暑气。”又问跟在林黛玉后面出来的红绡,道:“你们姑娘几时起来的?用了饭不曾?我那里有才做好的山药糕,山楂做的馅儿,又开胃又好克化……”说着才想起竟没带过来,又连声要香螺回去拿。

黛玉笑着喊住香螺,向卢慧娴说道:“大热的天,又来回跑什么?厨房熬得极好的碧粳粥,我正要吃呢。”她也没进屋,就站在门前等着卢慧娴。

红绡在一旁一一回了。

卢慧娴一面听一面走上来携了林黛玉的手,打量一回她的脸色,点了点头,道:“气色好了些,”又问:“觉着怎么样?胸口还堵不堵?”

说起来还是不好意思,林黛玉红着脸摇一摇头,道:“已经好了,娴姐姐别担心。”又说:“都是我贪嘴,闹得一家子不得安宁。”

卢慧娴拍拍她的手,笑道:“还能闹得几次?”是说黛玉下半年就要出阁。

黛玉就红了脸,不依她。

红绡和香螺打起湘莲,她们两个进去,卢慧娴就往桌上瞧,见有一碟荷塘三鲜,就说:“这个是才下来的,你尝尝,看味儿怎么样?”另有一碟芽菜,一碟韭菜炒鸡蛋,一碟切得细细的刀豆,一碟黄瓜,配了个小碟,只一块红油腐乳。

听言,林黛玉便说:“这么多我也吃不了,你陪我坐坐。”

这会子不早不晚的,她闲坐着也是无事,便陪着用了些许菜。

饭毕,念珠就来了,打发了她去,卢慧娴道:“恐怕吓着老太太,昨儿晚上就瞒着没让老太太知道,今儿早上给老太太请安时才说,老太太立时就骂了我一顿,就要过来瞧你,是我拦下了,说你必定睡着,这才没来。我估摸着,念珠这一回去,老太太必是要来的。你就别动了,好生歇着,我去迎迎。”

林黛玉怎么好意思,忙起身,话还没出口,香螺进来说:“北静王太妃知道姑娘病了,打发孙妈妈过来瞧姑娘。”

那孙妈妈是北静王太妃跟前的老人,卢慧娴不敢怠慢,必得她亲自去迎,又不放心林黛玉,才走了两步,又停下来,转身吩咐红绡,道:“别教你们姑娘出门,若不然,回头必重罚。”又打发香螺去老太太那边,又交代黛玉道:“在家里,谁还计较你,万事以身子为重,老太太才高兴呢。我不得便,香螺还稳重,再说,还有念珠和木鱼呢,你只管安心在屋里歇着。”

大户人家的女孩子,娇生惯养的,未免娇贵,三病两痛的,也是寻常,说出去,也只显得矜贵。但若是常年不离药,就算不得好名声。

黛玉前几天才病了一回,就又病了,北静王府的人来得也快,卢慧娴心里就有些疑心。

孙妈妈白白胖胖的,眉眼温柔,不笑时亦带着三分笑,令人不觉就生出几分亲近之心,卢慧娴不敢稍稍轻心。

她进去时,那孙妈妈已起身,见了她就拜。卢慧珊侧开身子,只受了半礼,又亲自扶她起来,笑着让座,又命上茶端果子,道:“昨儿个我们老爷和大爷难得都在家,老太太起了兴致,蒸了粽子吃酒,又吃了酸梅汤,哪想我们姑娘脾胃娇贵,积了食,这会子还不好意思呢,不让我们去瞧她,怕我们笑话。”又说:“昨儿吃了一剂药,已是好了。我才从她那里回来,看着她用了一碗碧粳粥。不过一点子小事,竟惊动了太妃,却是我们的不是。大热的天,教您还跑一回。”

不等孙妈妈开口,卢慧娴就先把缘故说了,一边说一边笑。

先道明黛玉并不是体弱,而后探孙妈妈的来意。若太妃真是怀疑黛玉身子不好,孙妈妈必然要去瞧黛玉,反之则不会。

孙妈妈打小伺候太妃,十分得太妃欢心,这点话音哪里听不出来。闻言,也跟着笑,说:“这几天天热,姑娘又娇贵,太妃还只当是中了暑气,如此倒放心了。”孙妈妈也会说话,先就表明心迹,太妃并没那个心。说完,又说:“我这里也有个笑话说给奶奶听,前儿我们府里也包粽子,合了王爷的胃口,晚上饭也没吃,只用了粽子。他又贪凉,仗着年纪轻,不听人劝,又吃了一个冰碗。他说没事,结果回去就不舒坦,他脸皮薄不好意思说,还是太妃担心,使人送了消食汤去。”

卢慧娴说黛玉是吃了酸梅汤不得克化,孙妈妈就说北静郡王是吃了冰碗不得克化,显然是把两个人放在一起。

卢慧娴便放下心来。

老太太果然来了,仔仔细细问了一遍,末了道:“多大的人了,下回可不许再如此。”林黛玉一叠声地应是。

老太太横她一眼,又笑起来,似无可奈何,又说道:“中午想吃什么?回头叫厨房去做。”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等孙妈妈,等了半日,却没等着孙妈妈,等来了香螺。

她进来先递上一个大红锦缎洒金的礼单,道:“这是太妃送过来的,孙妈妈已经回去了,说姑娘病着,她就不过扰了姑娘歇息,等姑娘大好了,再来给姑娘请安。”

红绡接过来递给黛玉,黛玉拿在手里,道:“什么急事?这会子地上正热。”一面说着就搁在一旁。

香螺道:“我是成天跑惯了的,哪天不出一身汗我还浑身不自在。”说完地上一个弹墨包袱,接着说:“才奶奶过来,把这一件事忘了和姑娘说。”

红绡再接过去,黛玉问道:“这是谁送来的?”说罢,不等香螺回话,就说:“这是琏二奶奶打发人送来的罢?”

香螺就笑起来,道“什么也瞒不过姑娘。”又说:“奶奶来前,琏二奶奶才走。原是要来瞧姑娘的,知道姑娘早上才睡,就没过来。这是三姑娘和四姑娘还有宝二爷送的些玩意,给姑娘解闷。等姑娘大好了,她们再来瞧姑娘。”

不过是客气话,贾府守着孝,哪里好出门,尤其贾家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

林黛玉示意红绡接了,香螺又说:“才门房送了帖子来,舅太太请老太太奶奶姑娘们初三去家里吃酒,看老太太去不去,也好预备着。”

老太太就笑,说:“你们奶奶也会省事,你一个来,倒省三个人的事。”顿了顿,又说:“我就不去了,让你们奶奶只管去逛。”说着就看林黛玉,略想了想,方说:“你也去罢,想必怡丫头也要去的,你们姊妹也聚聚。”

林黛玉自是想去的,见老太太同意,顿时喜上眉梢,又拉着老太太的袖子,娇声道:“老祖宗也去,我们都去了,您一个在家里有什么趣儿?”

老太太只不同意,怎么也说不动。

恐怕太阳起来了越发晒,见黛玉已好了,老太太就没多留,说了会子话也就回了。

下午时,林琰进来瞧她,送了两本书,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问他,林琰就说:“我就没这个心?”她哪里好问。

转日,天又热了,至初四,更热得不行,略走上几步,便是一身的汗。

崔嘉怡头次带着长女回娘家,一家子稀罕得不得了,都争着抱,她这个做娘的反倒靠了后。黛玉便拉了她说话,两个嫌外面吵闹,去了崔嘉怡从前的闺房,还没坐下,崔嘉怡就抱怨,道:“半刻也离不得。”虽是诉苦,却一脸的笑,可见心里是欢喜的。

林黛玉笑道:“那你怎么还带过来?”

崔嘉怡就笑起来,道:“等你有了那日就知道了。”

林黛玉脸一红,换了个话题,问她,道:“过年的时候你怎么不来?”

崔嘉怡道:“原是要去的,这一个又病了。”就问老太太,“老太太可好?总说去给她老人家请安,结果家里总有这样那样的事,竟一直不得空。”

林黛玉点头,道:“还跟从前一样,就是头发又白了好些,槽牙也掉了一颗。”说罢又说:“你还说,有一年了罢,亏得老太太还总念着你。一个你,再一个凤姐姐。凤姐姐还好,她是离得远,没得法子,你这么近,也不说来瞧瞧我们。”

崔嘉怡立马说道:“你还不知道?”

第七十七章

林黛玉诧异道:“不知道什么?”

崔嘉怡自悔失言;不过;林黛玉这样的人;谁也糊弄不了她。何况,这事她迟早也要知道;既然说到了,不如说开了;便说:“怕是你这一向病着;才都瞒着你。”

林黛玉点头,示意崔嘉怡快些说。她已猜到;必定是张凤娥出了事故,立时就想到前几日收到的信;猜着是那件事儿。她还未出阁,也不怪卢慧娴瞒着她。

崔嘉怡只当她是关心张凤娥才心急;忙说:“具体的情形我也不清楚,说是亲戚家的女孩儿投靠过去,不知怎么的却死在姐夫书房里,谁知却有人说那女孩儿是姐夫的姨娘,才进屋里伺候。算时间,正是在国孝中,于今案子还没有定。我瞧着,皇上对姐夫还有几分信任,已经下旨,让姐夫进京,着大理寺重新审理。人已经在路上,只怕月底就到了。”她没说的是,福建知府上了折子,人证物证俱全,已报到刑部。

崔嘉怡没指名道姓,但林黛玉立时就想到尤三姐。万料不到她竟死了。一张小脸霎时就白了,半响才回过神,跟着又担心张凤娥,道:“那凤姐姐呢?”

世人多是逢高踩低的,这会子柳湘莲遇上事儿,她们母子想必艰难。

崔嘉怡递了杯茶过去,看着林黛玉吃了一口,才说道:“我们爷使人打听了,说是几个忠仆护着他们娘们跟着一起进京了。”

林黛玉道:“柳家原也没剩多少人,留下的必是忠心的,跟着凤姐姐过去的,都是老祖宗的人,料想也都信得过,该是无碍。”她想的却是尤三姐,她是如何去的福建。不过,不管如何,定然和贾府脱不了干系。

从二十二开始,雨就没停过。

林琰打听了,柳湘莲是二十八到京。卢慧娴就选了园子打扫,安置摆设。但张凤娥一直未递信来,料到她是怕牵累家里。也不知老太太是不是也有顾虑,打从知道起,就没过问一句,只每日多念半个时辰的经。

这一日又是一夜的雨,五更天时,下得极大,打在窗户上“噼啪”作响。黛玉被雨声惊醒,睡不着就起身靠在床上看书。见时辰差不多了,方才扶着红绡去议事厅,与卢慧娴陈氏三个一起吃早饭。饭毕,便有管事娘子进来回事。

事毕,三个一道去给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还没从佛堂出来,念珠小声向卢慧娴说:“一早起来老太太就进了佛堂,这会子还没出来,饭也没吃。”一面说,一面伸出两根手指来,比了个二,“已经热了两回,奶奶和姑娘们也劝劝。”

一句话未说了,老太太便扶着木鱼出来,见她们都在,笑道:“你们今儿倒是来得早。”

念珠就看着卢慧娴朝老太太努嘴。

老太太瞧见,道:“你们弄什么鬼?当我老瞎了看不见呢。黛儿你来说,她和你嫂子编排我什么呢?”

林黛玉笑着请安,便直接坐到老太太身旁,道:“不曾有的事,”又说:“老祖宗今儿胃口不好?”

老太太心里有事,自然没得心思吃饭。只消有了柳湘莲和张凤娥的信息,也就好了,卢慧娴遂道:“二爷打听了,凤妹妹今儿到,一大早就去接了,只是没个准信,老太太先用饭,说不得中午就到。”说完就吩咐香螺,道:“这些都不能吃了,你去厨房,叫人另做几样好克化的来。”

老太太颔首,道:“你给琰儿递个信,接到人就直接送去扁担胡同。”

柳湘莲的事是十八告诉老太太的,二十日老太太就叫卢慧娴在外面赁个两进的院子,却说不要附近的。

卢慧娴当时就猜到老太太的用心,只是还不等她开口,念珠就捧着几张银票递给她,跟着老太太就道乏。她知劝不了,就想拖着,偏老太太又问,问了不讲算,还要看租赁契约。卢慧娴无法,这才在扁担胡同赁了一个小院子。

果然,一说张凤娥到了,老太太就是这个话。

张凤娥是这样,老太太也是这样。虽说都是一片真心为家里人着想,但回过来说,也是没把这些人当自家人看待。

不说张凤娥与老太太的情分,就说她在林家两三年,与卢慧娴林黛玉岂能没得半点情分?撇开这一样不说,只说柳湘莲的父亲与林海的交情,他们这些人不也得照顾好张凤娥母子?

老太太和张凤娥这般,不免叫人心冷。

卢慧娴还没说话,林黛玉就先说:“哪有到了家门口却不住家里反而住到外面去的道理?我说老太太怎么忽然要赁院子。”说罢就向卢慧娴道:“她不心疼凤姐姐和侄儿侄女们,我们还心疼呢。咱们过去瞧瞧,一连下了这么多天雨,也不知那屋里潮不潮。”说着,真个一手一个挽了卢慧娴和陈氏就走。

林黛玉说的是气话,老太太也是一片心为她们,她若真走了,岂不是伤了老太太的面子?卢慧娴就站着没动,反拉住黛玉,笑道:“看老太太把你惯的,怎么和老太太说话呢?”一句话没说完,湘帘响动,丹若进来说:“有儿回来了,说已经接着张姑奶奶了,正在路上,大约一个时辰就到。”

老太太还没放话,卢慧娴就不知该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