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缘-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母却听见并无黛玉的话,心里有些明了,自是不悦,不过见宝玉兴致十分好,也知道他最喜欢在姑娘们身上用心,不肯令他失望,便忍着没问。听言,笑道:“你林妹妹都爱吃呢。”

闻言,宝玉果然又高兴起来,又问:“大约什么时辰到?”

丫鬟道:“才回来的人说琏二爷已经下了船,这会子怕是已经进了城,再有半个时辰也该到了。”

宝玉明显有些失望,不多会子又高兴起来。贾母神色未明,忽而说:“前些时日你病了,多亏了菩萨保佑,却一直未去还愿,我瞧着今儿天还不热,你早去早回。”

宝玉哪里肯,扭股糖似的在贾母怀里痴缠,“老祖宗,今儿林妹妹头一天来,二姐姐三妹妹四妹妹都在,独我一个不在,好没意思,明儿去也是一样。”

贾母只是哄着,道:“你林妹妹远道而来,她身子骨一向也不好,定然要歇着。等你从庙里回来了,正好相见,岂不好?”

宝玉一听,果然就信了,一叠声的喊袭人,一阵风地回了碧纱厨,换了衣裳就忙忙往城外赶。

贾母急得一叠声的说:“宝玉,不急。”“宝玉,时辰还早着呢。”“宝玉,换那一件大红的,这一件不好穿去庙里,仔细冲撞了菩萨。”“宝玉,路上走慢些。”“多叫几个人跟着,若是宝玉磕了碰了哪里,仔细你们的皮。”其中诸多交代,不可一一尽述。

宝玉一去,贾母这里便道了乏,各自散了。

赖大家里的四个不比贾琏,回家换了衣裳便忙忙地过来了。

贾母赐了座,那四个就挨着脚踏坐了。

丫鬟们斟上茶来,贾母也不问没接来黛玉的话,只问贾敏当日是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这一个,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我想着,林丫头必定像她母亲,敏儿素日写信也是如此说,便想接了她来,我只当见了敏儿的面。”说罢,就哭了起来。

赖大家里的四个也红了眼圈,陪着哭了起来,随即又和鸳鸯一起宽慰解释,方才略略止住。

赖大家里的又把林珗娶亲的事拿来说,贾母果然就高兴起来,道:“那孩子在我跟前长到五岁,没想如今都娶亲了。”又问:“你们瞧着,他媳妇怎么样?”

赖大家里的就笑着说了声老太太好福气,又说:“孙子媳妇个个都是好的,这外孙媳妇也是个好的。”又把怎样的人品气度,怎样会说话,恨不能把这天底下好的词都说一遍,才算作罢。

贾母也是欢喜,仍旧说:“果真如此,倒是珗儿的福气了。”

又问了些娶亲的事宜,估摸着时辰,便打发四人回去歇着了,“你们走这一趟也受了累,回去好生歇着。”

四人走了没多会子,果然就有丫鬟进来说贾琏已经进了门,先回去梳洗了,一会子就到。

贾琏方进门,就听贾母说道:“琏儿回来了。”

贾琏上前打了个千儿,道:“老祖宗安好。”

贾母指了椅子,示意贾琏坐下,一面问道:“你把当时的情形说给我听一听。”

贾琏坐了,便把当时他进书房后和林海说了些什么话直到被林珗拉出书房,从头到尾仔仔细细说了一遍,末了说:“后年出了孝,正逢秋闱,待到来年春上,又是春闱,珗兄弟已是举子,必要来京里,那时候接了他来咱们家里,也是一样的。”

贾琏唯恐未接来黛玉贾母责罚,就想了这么个法子出来。

贾母点了点头,说:“他京里无人,老宅子也久不住人,自当住到咱们家里来。”说了,又说:“上次兴儿回来,说是你姑父家里还有一个老太太,我也不明白,他们家老太太不是没了么?怎么又有一个老太太,却不知是哪一个?你姑妈在世时也未曾听说过。”

贾母问得随意,贾琏也并未当一回事,只当贾母是想念贾敏所致,遂道:“说是隔房的老太太,年轻时丈夫就没了,膝下也没得儿子,姑妈病着时姑丈接过来的。想来是家里姑妈病得重了,家里事物无人打理,才接了这老太太家去。”

贾母只觉心神俱伤,先是接了一位老太太到家里,然后又令长子白日内成亲,这一件件,妥当而又有理,贾敏这分明是防备她这个做娘的。

“这也是有的,他们家里也少不得一个积年的老人,不然珗儿媳妇进门,家里那起子刁奴还不翻了天。何况你姑妈一向心软,那老太太无儿无女,也是个可怜人。有你姑父姑妈孝敬,以后去了也有个送的人。这是积善行德的好事,于你姑父姑妈,也只有好处。”贾母到底经的事多,心里怎么想,面上一点也未显,道:“我记得他们家别房有一个娶的就是平安州徐家的姑娘,不知是不是就是那一个?”

贾琏哪里在意那些,当时听得那老太太整日在家念佛,一应事物俱不理,便没多打听,未料到贾母竟问得这样细,一时答不上来,好没意思,道:“孙儿也没细问,只说整日在家念佛,并不出门。”

“她是个有福的。”半响,贾母叹了一声,脸上却无笑意。

贾琏只当贾母是年老的人了,未免多思多想,见着一个可怜的人,心肠就软了的缘故,忙就说:“谁还比得过老祖宗有福气。”

听言,贾母笑骂道:“我是个操心的命,你若有你珗兄弟一半,我也就省心了。”

知道贾母说的是林珗年纪轻轻就中举的事,贾琏就讪笑不语,只说“我哪里比得了珗兄弟”几个字。

“罢了。”贾母也知贾琏不是这块料,就连贾珠也比不过,只看宝玉了。想到宝玉,贾母就高兴起来。

生而有异,定然不是凡人,也不知是哪路神仙下凡历劫,贾府的前程,恐怕就在他身上了。只是贾琏无才,贾环庶出,上不得台面。宝玉便是再好,没一个臂膀,独木难行,这林家还是不能远着了。

想了一回,又说:“宝玉身子也不是个好的,这样成日里跑来跑去……我想着,不若请你姑父荐一个过来。珗儿业已中了举,琰儿也进了学,宝玉也是个聪慧的,不能耽误了他。”

其实在贾母心里,宝玉就是这世上最好的。且在她眼里,家世好的人家哪里需要科举入仕,家里自有荫封,这才是体面。于今不能接林黛玉来家里,那么请林海荐一个先生来,不过是欲与林家的联系更频繁一些罢了。

贾琏应了,贾母又问了一些贾敏的丧事和林珗大婚的事,来了些什么人,哪家送的礼重,哪家送的礼轻,不可一一尽述。

14第十四章

林海收到贾母的书信,已是五月下旬。当时,家里正有一个姓刘的清客想要往京里去,林海便托了他。

未免贾母多心,认为自个儿不够慎重,至七月初方才去信。刘先生则一路且行且顽,遇着名山古刹,定要停下来赏玩一番,若是遇着有趣的人或物或事,歇上一两日也是有的,便是遇着一乡间老农,见他地种得好,遇着有兴致了,也要停下与之讨教一番。这样不免耽搁了行程,到京里时,竟已是九月初了,神京正下着第一场雪。

贾母心里不大喜欢,料定刘先生这般拿乔作大定然不是个好相与的。贾政倒是还好,只因林海先前信里说的话:凡富贵人家,定是拿腔拿势,少爷也是娇生惯养,我再不愿意的。看在林海的面上,这才点的头。贾政心里想着这学问好的人,都是有些傲气的,何况又是自家妹夫亲自请的,也要留几分薄面。门房里拿了林海的荐书进来,便知是那刘先生到了。彼时,贾政正见贾雨村。见贾政这里有事,贾雨村忙起身告辞,贾政应了,又命请人到书房相见。

少不得考校了一番学问,见刘先生不止文章作得好,便是诗词歌赋之上,也只有比自己身边的人都好的,棋艺也十分了得,心里更是欢喜,恨不能连饭也不吃,促膝长谈。小厮进来说先生的东西都安置好了,贾政方才想起刘先生一路风尘,竟是一颗也未曾歇息,瞧着时间,也要是要摆中饭的时候了,这才说:“我这个儿子生来有些异象,生来又身子骨弱,他祖母最疼,难免多纵着他一些,现于今,也未曾读过几本书,实在是不成个样子,往后就要劳烦先生多费心了。”

“老大人客气了。”刘先生并不多言,贾政也只当他是成足在胸,并不见怪,反倒欣喜。

“屋子已经收拾好了,先生先去歇息片刻,中午为先生接风洗尘。”贾政起身相送。

刘先生也不客气,至门前方停下脚步,回转身来,略一拱手,道:“老大人且留步,往后打扰的日子还长着呢,老大人这样客气,就外道了。”

学问好,又知进退,贾政更是满意,笑着说了声好,便吩咐引路的小厮,道:“好生伺候先生,不可怠慢了。”那小厮忙应了个是。

贾宝玉尚还不知外面的事,昨儿晚上磨着贾母应了今天不必去上学,一早上就和三春姐妹在贾母屋里顽,吃过中饭,几个正说笑,就有丫鬟进来说老爷请宝玉去书房见先生。

贾宝玉听得“老爷”二字,就如孙大圣听了那紧箍咒一般,登时四肢五内一齐皆不自在起来。抬眼瞧见贾母,又如久旱逢干露,脸上就有了笑容,立时伏进贾母怀里,扭股糖似的不肯起身。

贾母怎么不知他的心思,无非就是怕贾政考他的学问,揽着他安慰道:“我的儿,不怕,有老太太在呢。”安抚下贾宝玉,就吩咐底下的丫鬟,“你去回你们老爷,就说我留了宝玉说话,刘先生一路风尘,怕是也累了,先好生歇一天,明儿再见罢。”那丫鬟答应着便去二门上传话。

林海的信到了一个多月了,这人才到,贾母心里自然不痛快,何况她请这个先生来,立意并不是教导贾宝玉。又有一等人,出身贫寒,学问是有的,偏没有运到,一直不得做官,又为生活所迫而去富贵人家坐馆的,便巴不得教出个状元公来好为自己博个好名声。这样的人,教学生必定极为严厉,她可舍不得自己的宝玉受那样的苦。见这刘先生如此拿腔作样,便认定是这样的人,少不得要给个下马威,叫他不敢太过得了意。

说到这刘先生,贾母又是恨又是无奈。她写信给林海的意思,不过是要林海把林珗和林琰的启蒙恩师荐过来,因那先生就是林家远房的一个亲戚,正好联系两家的情谊,不过是白养活一个人罢了,过个三年五年,她再花些钱给他捐个官,也让那人承了情,也叫林海承了家里的情,正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偏林海没看懂似的,荐了现在的先生过来,心里所述,又样样合贾母的意,她自不能连人也未见就说不好,更不好把人再推回去。

吃过中饭,喝了酒,贾政正陪着刘先生说话,正说到宝玉,“也不怪老太太偏疼他,这孽障倒也有几分机灵,虽顽劣了些,礼数还知晓一二……”小厮进来回了贾母的话,羞得贾政满脸通红,心里恨不能立时把贾宝玉叫到书房里打死。

“这个孽障……”贾政气得气也不匀了,话也说不出来了。不好说得自个儿的母亲,便骂儿子。

先前林海便说过贾宝玉的性情,以及贾府诸人待贾宝玉如何的话,刘先生心里有了底,还是有些意外。不过,略一顿,就悟过来,根子只怕还是出在自个儿身上,又叹这贾母果真是溺爱孙子。面上却不显,淡淡笑了笑,说:“哥儿这个年纪的孩子,多是淘气不爱读书的,须缓缓图之,慢慢教导,待大一大,也就好了。”

刘先生给了台阶,贾政自是顺着下了。实在是没脸再与刘先生叙话,外面伺候的小厮也机灵,隔了会儿就进来说部里来了人,刘先生知是由头,却也连忙起身告辞,贾政心里过意不去,亲自送至院门口。

送走了刘先生,贾政在门前踌躇了会子,心境慢慢平缓下来,方才又度回屋子里,他终究不敢也不愿违逆贾母。

第二日,早饭尚且还未上来,贾宝玉还记挂着去见先生的事,早早地起了床,闹着贾母也起了身。

“今儿怎地起得这般早?”料着贾宝玉是为着去见刘先生,才起得这门早,贾母很是欢喜,想着这孙子没有白疼,这礼数规矩,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比得了的。又看贾宝玉的衣裳,是越看越满意,“这身衣裳选得好。”

贾宝玉一身大红二色金百蝶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宮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蹬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方美玉。他本就长得好,如此一来,更显得面若敷粉,眉目如画,也不怪贾母独喜欢他了。

贾宝玉笑着上前请安,说:“原该赶早过去拜见刘先生,不过也该先去学里辞了才是。昨儿晚间才想起来,各处已落了锁,不好过去。孙儿想今儿还是去上学,待下了学,与先生说明情况,待下午再过去拜见刘先生,也显得郑重。”

贾母一听,更是喜欢,忙不迭地应了,说:“我的儿,果然进益了。”又吩咐伺候她穿衣裳的鸳鸯,“记得把那一对玛瑙碟子找出来,晚些给宝玉送过去。”贾宝玉连忙欢喜地谢恩,说了千般好话,把个贾母哄得儿啊肉的叫个不住。

一时洗漱了,贾宝玉亲自扶了贾母去了外面,邢王二位夫人,李纨,王熙凤和三春姐妹也已经到了,姊妹三个正坐着喝茶,邢王二位夫人和李纨王熙凤几个忙着调停,见贾母出来三人齐齐上前请安,王熙凤探春笑着说:“在外边就听见老祖宗的笑声,我说,必定是宝玉在里头,再没别个。”

又见贾宝玉穿着出门的衣裳,就说:“可见得是急着见先生了。”

贾宝玉不肯读书,不得贾政欢心,王夫人心里最着急。昨儿得了贾政的话,知道刘先生学问极好,心里也是欢喜。听言,更是高兴,道:“哪里就这样急了?用过早饭再换衣裳也不迟。”

贾母心里也是这样想的,这话她说得,却不许别人说。王夫人话音才落,便笑道:“原先他老子总说他不肯读书,这不读不读的,不也读了这么多书,记了千字在心里?我说学里的太爷年纪大了,家里的孩子多,亲戚里来附学的也多,只一个人两只眼睛,总有顾不上的时候,就求了姑老爷荐一个过来。千挑万选,才选了这刘先生。宝玉果真一心一意要上学了,你却来怪他太性急?这天下的好事都叫你占齐了,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虽说从小儿在您老人家眼前养大的,你疼他,但是宝玉更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您疼他,我就不疼么?王夫人满腹心酸,却无处说去,笑着认了罚。又听贾母左一句姑老爷右一句姑老爷,却是提醒自己记得她女儿女婿的情,更想到贾母与林家提亲的事,不由地想起前事,方才的欢喜,不觉就去了七分。

王熙凤见情形不对,忙笑着上前打趣道:“我是不认得字的人,这拜师不拜师的,我也不懂有什么规矩,但这拜师,总不能饿着肚子去拜师罢,老祖宗还是赶紧上桌,这就上菜了。”

贾母笑着骂了声猴儿,正说笑着,便有二门上伺候的丫鬟进来传贾政的话,说是叫宝玉用过早饭便过去书房。

宝玉立时便看向贾母,贾母笑着拍了拍他的手,抬头对王夫人说:“你们老爷也是个性急的,昨儿催了一遍不说,今儿连饭还没用,就又催来了。我们这一屋子的大人,倒还不如宝玉这个孩子想得周到。”说完,就把宝玉早上说的话学了一遍,又接着说:“要我说,倒不必这样急,刘先生尚且刚到,一路又是车又是船的,怎么也该好生歇几天,养好了精神,再叫宝玉过去拜见。人家是客,又是远道而来,这些话自然不好说得,心里只怕还当咱们没得礼数。”

说罢,就对等着的丫鬟说:“传我的话,请先生好生歇几日,我再请先生吃席,教宝玉过去磕头。”

宝玉昨晚想看一夜,在想出这个由头来,原本是想着能推一时是一时,万料不到还有这样的好事,自是欢喜,只不敢说话,脸上却满是笑。

贾政接了贾母的话,无奈之下,只得吩咐人去与刘先生说了些客气话,又致歉说“之前一直惦记着儿子的学业,竟忘了先生旅途劳累,还未曾好生歇息,”,“请先生好生歇几日,过几天再见面”等语。

又过去五六日,贾政见贾母那边还未有消息,料着是贾宝玉不肯上学,央着贾母一直拖着,便亲自过来贾母屋里问。

彼时,贾母这里正散了,独留了宝玉一个说话儿。贾母歪在榻上,鸳鸯坐在脚踏上拿了美人锤替贾母捶腿,宝玉凑在贾母身边叽叽咕咕说了会儿话,又起身去拿鸳鸯手里的美人锤,说:“我来给老太太捶腿。”

一语未了,门口的丫鬟说老爷来了,宝玉吓得立时丢了美人锤,立在一旁不敢说话。

贾母已知晓贾政来意,见宝玉这样,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吩咐丫鬟说请老爷进来,一边就拉了宝玉在身边,说:“怕什么,老祖宗在呢。”一时又说:“你放心,我给你姑丈写信时已经说好了,先生必不会为难你的。”

说着话,门帘响动,贾政已是进来了,贾母就不说了,推了宝玉过去给贾政行礼。

贾政先给贾母行过礼,贾宝玉方才给贾政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