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甄嬛传同人)进击的世兰-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陵容当时的脸色就很难看。
若只是如此,倒也罢了,俗话说的话“没有人比你的敌人更了解你自己”,我相信以皇后的性子,不会那么轻易的让平妃生下这个孩子,就算没有皇后,还有其他的妃子,断然不到我下手的日子。
可那平妃看似很好掌控,没什么心机,但她说自己是初次怀孕,许多事儿还不懂,希望能够让皇后看顾这胎。当即玄凌就答应了,我瞧着皇后那神情,怕是头风又要犯了,真真是有趣极了。
话虽如此,但我有一种预感,若平妃真是没什么心机的话,那她后面一定会有一个军师。若是这样,倒也算是好办,她充其量只是一个“枪手”,不足为患。可若是这一切只是平妃自己的意思,那么事情就难办了。 那么她应该是知道皇后并不像表面那么贤惠,才会出此招数,毕竟若是她此胎不保,皇后难辞其咎。而且还是针对这我来的,应该是知道我不会放过这一个好机会的,若是能够让她这胎保不住,不仅可以保住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又可以置皇后一个“看顾不严”的罪,何乐而不为?
想到这儿,我真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想不到如今我没了显赫的家世,有的只有哪日不知道就消失了的宠爱和养女绾绾,没想到还是有人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若是此事我真中了圈套,那么我苦心经营的一切全都完了,当我把这些猜想都告诉曹琴默时,她皱紧了眉头,苦思许久,才有些不敢肯定地说:“若是娘娘的猜想是真的,那么嫔妾揣摩着,平妃后面恐怕真的是有人,这人应该是淑妃,在这宫中,和娘娘有过节的,又有这心思的的,只可能是皇后和淑妃,既然皇后在这件事上是受害者,那么在后面操控平妃的也只能是淑妃,淑妃此举怕是想要分解娘娘手中的势力,平妃论家世,论相貌,皆是上上乘,淑妃与其结交,应该是想培养自己的势力。”
“培养势力?恐怕是养虎为患吧。”我冷笑着说。“养虎为患?娘娘的意思是……?”我对着曹琴默低声说了几句话,曹琴默显然是明白了我的话中意,连连点头,低头称是,便就去安排了。 
“母妃,什么是养虎为患啊?”不知什么时候,绾绾进了内殿,我看似漫不经心地瞧了绾绾的乳母一眼,示意她下去。“绾绾,今个儿怎么不去长春宫找温仪去玩?你不是总吵着说在天巧殿里很无聊吗?”我笑眯眯的问着绾绾。“母妃,本来我是打算去长春宫找温仪姐姐玩的,可走到一半时,陈姑姑说今个儿风大,让女儿回来,省的着凉。”绾绾如实相告。
我心中有些警醒,继续套绾绾的话:“绾绾,那你在去长春宫的路上,可有遇见什么人?”绾绾想了想:“绾绾在路上遇见了曹母妃,问她去哪里,曹母妃说是母妃找她。绾绾还觉得好奇怪,当时姑姑的表情似乎不对头。”
原来如此,总觉得宓秀宫中有内应,一直查不出来,甚至还查到了素心身上,原来问题出在绾绾的乳母上,仿佛这位陈姑姑是淑妃的人啊,本以为淑妃当初是不放心绾绾在宓秀宫才会派乳母过来,原来是内应啊。在我身上套不着便宜,便从绾绾身上下手,好一招啊,甄嬛,我还真是自愧不如,连自个儿的女儿都能利用。
我让素心把绾绾带下去,心里面烦得很,如今淑妃已经彻底和我决裂了,毕竟我们曾经的合作也只是各取所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还是过河拆桥的人,淑妃恨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皇后如今是坐山观虎斗,不动声色,此届秀女出色者众多,例如抚远大将军之女白茜瑶,生的是柔情似水,一双眼睛似乎会说话似的,可惜一点也没有将门的风范,目前是众秀女中位分最高的小媛,她的父亲在朝中颇得玄凌器重;都察院御史嫡女伊挽萦也是个不能小瞧的主,颇有沈眉庄当年的风范,沉稳大气,也是在新一届秀女中第一个承宠的,目前已经被玄凌晋封为嫔位,封号‘安’,倒是和安陵容的姓氏撞上了,听闻因着这个字,安陵容曾很是不满;最后,就是编修学士庶女周阙,虽是庶女但是却颇得其父宠爱,恐怕也不是好惹的,目前位分尚是才人。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连发两章,第一章来了。
☆、势力扩大

淑妃派来的陈姑姑被我随意找了个源头便就打发走了,绾绾曾经问我为什么?我有苦说不出,只能一笑带过,新进宫的秀女中,主动拉拢我的便是周阙,周阙人长得美,可心机也深不可测,她娘家世低,只是她爹的小妾,自幼就是在姨娘们的冷嘲热讽中长大的,故而养成了这种性格,她的性格说白了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虽然不好掌控,但是和她说话一点即通,倒也是不可多得的人,若能和其不为敌,倒也是上上之选。故而,对于她的主动拉拢,我既没有标明态度,也没有拒绝。
白茜瑶长的看起来是个极为柔美的女子,但却是个有主见的人,对于淑妃的拉拢只是淡淡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淑妃就是淑妃,不愧是当年能扳倒我的人,竟去求了玄凌,说白小媛颇合她的眼缘,希望能够和其同住。玄凌起先倒也是不同意的,可耐不住甄嬛的软磨硬泡,还是允了,看来白茜瑶迟早还是会被淑妃拉拢成功,这个人还是得早早的防范起来。
平妃的孩子终究还是没了,我倒觉得很是奇怪,依皇后的性子,断然不会做出这么傻的事,此事必有蹊跷。当平妃和玄凌哭诉时,玄凌只是一味的安慰,却不说要换她一个公道,着实令人寻味。当事发两日后,传来消息,延禧宫的宫女主动自首,说是她不满平妃平日对于宫女动辄打骂,便就心生怨恨,才出此下策。莫说我不相信,就连绾绾对此都感到不可思议,连连说这宫女背后肯定还有幕后主使者。我很欣慰,我的绾绾也长大了,终于懂了宫里头那些女人的心思。可我也有一丝丝的心疼,绾绾还这么小,就懂得了这些见不上台面的事儿,可宫里头比不上外头,人人都是表面一个样,里头一个样,只是可怜了这些孩子们,小小年纪,便要经历这些事儿。
安陵容的皇子被玄凌赐名为“予洬”,这名字倒是取得稀奇,只是不知道这孩子有有没有这个福气了,我可去瞧过几眼,长的瘦瘦弱弱的,能不能活到周岁还是个问题啊!
昌嫔有孕,晋位德仪,那叫一个春风得意,可渐渐与我疏离起来了,看来她想是要自立门户,还口口声声称自己此胎怀的定是一个男孩,世上怎有肯定的事?我倒是盼着她此胎生下一个女孩,天随我愿,九月后,胡德仪生下了玄凌的六帝姬,取名为“和睦”。生产时胡德仪大出血,终被太医诊断为此生不可能再有孕,胡德仪封了太医的嘴,对外只是宣称需要静养,并无大碍。人人都道是和睦帝姬个子太大才导致胡德仪大出血难产,却没有人知道是我派人在其的催产药中加了一味药,就是这味药导致了胡德仪大出血。和睦帝姬满月,胡德仪晋位九品之首的昭仪,享妃位礼遇。自然,我从不会认为自己对胡昭仪做的事是滴水不漏,至少她自己知道是谁害得她终身不孕,可惜没有证据来指证我。这就叫做“一报还一报”,是谁在离间我和绾绾的母女之情?是谁几次三番在明里暗里与我作对?别以为我慕容世兰是个好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若犯我,我加倍犯你。(第一部完)
作者有话要说:
☆、颂芝之死,皇后的阴谋
颂芝死了,死在了长杨宫,听宫女说,是上吊自尽的,还留下了一封遗书,这封遗书是安陵容身边的宝珍偷偷塞给我的,遗书上只用血写了八个斗大的字“皇后害死了端贵妃”。齐月宾之死是皇后害的?她为什么要这么做?颂芝是知道了什么才自尽的呢?难不成连颂芝的死都是皇后一手促成的?
这件事像个阴影笼罩着我,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在颂芝死后的第六日,我去长春宫看望涟妃的予洬,安陵容终于在予洬满周岁的那一天,被玄凌晋封为妃位,谁能想到,当初那个被人人冷嘲热讽的小小的选侍,竟有封妃的那一日。予洬经过精细的照顾,身子早已不像刚出生时那样孱弱,和普通足月出生的孩子并无区别,长的白白嫩嫩。
当我和安陵容谈起颂芝给我留的那封遗书上写着“皇后害死了端贵妃”时,安陵容神色很是不自然,吩咐宝珍把窗门都关好。我有些不解,却只道是安陵容疑心病太重,继续说道:“本宫觉得,端贵妃一定是知道了皇后某些秘密,不知涟妃你是怎么想的?”安陵容悄悄地对我说:“娘娘,臣妾之前在不经意间听见皇后身边的剪秋和绘春说,当初的纯元皇后就是现在的皇后害死的。”“是吗?”我虽然很诧异,但也算不上惊讶,“朱宜修这个人对于自己的皇后之位极为看重,这位子被他人夺走,怎能不恨,况且这个人还是自己的亲姐姐啊。可本宫好奇的是端贵妃怎么会被皇后害死的,应该和这件事没什么关联吧!”安陵容说道:“臣妾听到这消息时害怕极了,唯恐被剪秋她们发现,正准备悄悄走时,经无意间瞧见了端贵妃正在凤仪宫前驻足,似乎剪秋看见端贵妃了。
听了安陵容的一席话,我略微沉思了一会儿,如果说是这样的话,或许事情就能说通,当年的纯元皇后待人温和,端贵妃很是敬仰她,而朱宜修为了自己的皇后之位,杀死了姐姐,自己从而成了继后,而剪秋和绘春无意间说起这件事时,恰巧被端贵妃听见,结果端贵妃又被剪秋发现,剪秋告诉皇后,皇后又设计把端贵妃杀人灭口。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可是我总觉得这些事似乎是太巧合了,怎么偏偏剪秋只发现了端贵妃而没有发现涟妃?是巧合还是诈?
我越想越晕,草草安慰了安陵容几句,便就急急忙忙回了宓秀宫,召了目前已升为美人的周阙和曹昭容。现在安陵容虽明里是我这边的人,但是一个人整日临阵倒戈,有谁还敢相信?安陵容先是甄嬛那的人,又跑到皇后那儿,结果又主动投奔我,虽有疑人不用一说,但是我还是不能大意,要说相信,我还是相信曹琴默和周阙,曹琴默是因为除了我无人敢用她,只能一心一意的依附着我,宠爱没有,家世没有,有的只有一个女儿和才智;而周阙是因为目前根基尚浅,只是一个小小的美人,我想除去她,真是易如反掌。
听了我说的情况,周阙、曹琴默倒是和我的想法出奇的一致,都认为其中有诈,断然不能轻易地相信。安陵容身边的宝珍是我安□□去的,宝珍说是说安陵容最近除了每日请安从不去凤仪宫,但我还是将信将疑。
让我烦心还有世芍的婚事,家中虽然姐妹众多,但都早早地在家中显赫之时嫁做人妇,唯有世芍这一幺女尚未出嫁,从前爹爹在世时,总是说要给世芍找个好婆家,才不算辜负世芍,可如今……我倒是不愁没人娶世芍,如今我再度莅临高位,想巴结我的人倒也称得上多,今个儿是这个朝廷大官的夫人来找我,明个儿又是朝廷命妇来找我,搞得我头昏脑胀,但还是不得亵慢了她们,只得笑脸迎人,说些模棱两可的话,世芍是我唯一一母同胞的妹妹,怎能轻易的嫁了出去?总得寻个好人家,风风光光地嫁出去,为人正室,也好圆了爹爹的愿望。这次新进宫的秀女们倒是有个是我家的远房亲戚,叫做慕容兰雅,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远方叔叔,现在是护军参领,职位称不上高,却是个油水极多的位子,巴结的人多得很,所以我这个名义上的远方堂妹出手可真是阔绰,听说平时打赏下人的钱财都能抵上一个普通宫女一年的俸禄,我对这远方堂妹称不上有好感,不过是泛泛之交。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了,哈哈,终于不用吊盐水了
☆、秋闺怨女拭啼痕(一)
我坐在榻上陪着绾绾拼七巧板,虽是笑着,但还是不由得愣神,太后的话还在耳边回荡:“哀家瞧着你那妹妹已经十六了,你这个做姐姐的怎么还不给她找门亲事?不如哀家替她寻了门亲事?”太后说的话,我哪能不依,可在这京中年龄和世芍相仿的高官子弟不少,可我找人去打听他们素日的品性,却是一个不如一个,多半都是出入烟花之地,我又怎能放心世芍嫁给这种人。可若是太后做主,就算是那人再有不好的习性,世芍也非得嫁。这还算是好的,若是太后为了巩固人心,把世芍嫁到什么偏远地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到那时我才要发愁,怕是连和世芍相见都成问题。
想到这儿,我不免忧心忡忡,却发现世芍急急忙忙地冲进天巧殿,额头上甚至还沁出了晶莹的汗珠,我略微一皱眉,绾绾见到世芍这副模样,笑呵呵地说:“母妃,你整天说绾绾不像个女孩子,不像良玉姐姐那样文静。可瞧瞧小姨,绾绾真是自愧不如。”绾绾最近总是跟着已经升为熙嫔的周阙学习三字经,说起话来总是一套一套的,我原本紧绷的脸也忍不住松弛下来,笑道:“绾绾这话可说得对,世芍别被你的侄女笑话,做事别总是风风火火的。”世芍却显得有些闷闷不乐,我感觉有些不妙,让乳母带绾绾去找温仪帝姬去玩。
看见绾绾走了,世芍只一味地低着头绞着丝帕。瞧见世芍这副样子,我只觉得好笑,便打趣儿道:“世芍,头再低下去小心磕到地上,别到时候还要姐姐去帮你传太医,那面子可就丢大了,有什么时,跟本宫说说。”世芍一向不爱哭,总说女孩子哭哭啼啼地烦得很,可如今却是红了眼眶:“姐姐,今天太后召了我过去,说想要把我嫁给青海瑞安郡王,来问问我的意思。”我心中一紧,果然太后是在打这个主意,依旧面不改色地问道:“那你怎么回答的?”世芍道:“我就跟太后说,这事儿我做不了主,我听姐姐的。姐姐,你帮帮芍儿吧,我不想嫁给那什么郡王。”
我又何曾想让世芍远嫁,若是此事一成,世芍此后与我相见的次数怕是寥寥可数,我心中有些恼火,好一个太后,竟想出这样的法子来巩固人心,想到这里,我还是安慰世芍:“芍儿,其实这也不失为一门好的亲事,若你嫁给青海瑞安郡王,那你就是他的王妃,地位超凡……”还未等我说完,世芍便就打断了我的话,一句话脱口而出:“那姐姐当初就想进宫了吗?”
我一愣,随即释然了,爹爹曾说过世芍的性子是和我最相似不过的了,当初我进宫也是百般不愿,皇上早已大婚,凭着我这番家世、容貌,竟只能为人妾室,谁会愿意?可到头来,这么多年在宫中起起落落,经历了几番波折,终究还是熬到了四妃之尊位。世芍正如当年未出阁的我,只愿能觅得一如意郎君,夫妻恩爱,琴瑟和谐。
我瞧着这瑞安郡王也是极出色的一个人,况且又无妻妾,世芍若真的嫁与他,倒是有些高攀了。世芍被我盯得有些不好意思,吞吞吐吐地说:“姐姐,不是瑞安郡王不好,而是芍儿有意中人了。”原来如此,到头来不过是因一“情”字,我故意板起脸来:“芍儿,那你那意中人是谁?”世芍头低得愈发低了,“是平阳王。”平阳王,玄凌的幼弟,也是一青年才俊,虽然比不上清河王名声在外,却也是饱读诗书。况且他的生母顺陈太妃也是宫女出生,若是芍儿嫁与他,想必顺陈太妃也不会不满意这门亲事。
我拉着芍儿,笑着说:“走,陪姐姐去慈安宫一趟。”宓秀宫距离慈安宫也称不上远,慈安宫是太妃们居住的地方,和太后居住的颐宁宫比邻而居。刚走到慈安宫外,便瞧见了平阳王从里走了出来,他看见我和世芍,微微一愣,朝我行了一礼:“臣弟给皇嫂请安。”我微微一颔首,道:“平阳王不必多礼,都是一家人。”不过与玄汾随意聊了几句,他便告辞。待玄汾走远了,芍儿才收回了恋恋不舍的目光,让我忍俊不禁。
作者有话要说:
☆、秋闺怨女拭啼痕(二)
顺陈太妃其实并不美,但是却有着她独有的淡雅,说话总是柔声细语的,不似太后总是会在不经意间露出威慑他人的气势。进入了内殿,我和世芍照着礼数,恭恭敬敬地给顺陈太妃请安。顺陈太妃一摆手,笑盈盈地说:“起来吧。”
世芍看了看顺陈太妃身上的衣裳,眼睛滴溜溜地一转,说道:“太妃娘娘今个儿的衣裳的颜色倒是好看,看着料子应该是蜀锦吧!”顺陈太妃呵呵一笑:“就你这丫头有眼光,这料子啊,是老九给哀家寻来的。哀家瞧着这紫色倒是好看得很,便叫内务府的人做成了衣裳。”我掩帕一笑:“这紫色是好看,很是沉稳大气,也就是太妃娘娘衬得起。”顺陈太妃听了我的话,倒是很高兴:“今个儿贤妃和世芍倒是来得巧,老九前脚走,你们便来了。”
我接口道:“不过是巧合罢了,臣妾仿佛记得,九弟今年都十九了,都到了娶亲的年纪了,太妃娘娘可有合适的王妃人选?”太妃今天心情很好,听了我的话,道:“哀家倒是有几个人选,其中哀家最中意大理寺卿的嫡长女柳梦依,今年十六,听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我乍然听见柳梦依的名字,心中一紧,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