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国府对面有个乞丐叉腿坐在路边,见出来了许多人,都穿着鲜亮衣裳,便抬目往这边看了过来。待看见一个三四岁的小胖娃娃,不禁多瞧了几眼。

    那三个回到府里,喊鸳鸯送韩全回去。路上韩全问道:“鸳鸯姐姐,为何让我那般答话?不喜欢调脂弄粉……”

    鸳鸯弯下腰身来道:“如今咱们府里便是这两位三爷说了算的。小韩大爷得了他们的喜欢,来日对你总有好处。偏你今儿穿了这么一身,恰是宝二爷小时候常穿的。他两个皆……不大喜欢宝二爷从前的模样。宝二爷小时候独爱调脂弄粉。小韩大爷说不喜欢调脂弄粉,便是将来不会像宝二爷那般的意思。”

    韩全这才恍然,忙向鸳鸯作了个揖:“多谢鸳鸯姐姐提点,全来日必有报答。”

    鸳鸯含笑摆手:“可折煞我了,我不过是个丫头,哪里当得起主子的礼。”遂将他送回邢夫人身边不提。

    那一头赵承下了衙门回去向他媳妇道:“只怕顺儿听错了,我观那孩子决计不是宫里头出来的,他当真有个当粉头的亲娘。”

    他媳妇撂下手里的针线道:“我就说顺儿没那个运道不是?再说,做机密事的人说话办事都极谨慎小心,哪有那么容易让他听了去、还只听见那么一耳朵?没头没脑的。保不齐是有人想对付老爷,挑你去惹荣国府。”

    赵承又思忖道:“只是那孩子的年岁、并他们家大太太娘家侄女的婆家怎么就恰好是那一家呢?也太巧了些。”

    他媳妇忙说:“哪里就巧了?定城侯府有许多亲眷,皆是这些公侯人家。必有哪个亲眷家有三四岁大的男孩子。可巧那个儿媳妇的娘家姑妈养了个干儿子,恰是那个年岁。人家不是从荣国府找来的,是从定城侯府找来的!定城侯府的亲眷,论起来不论哪家老爷也惹不起不是?如今只恰是荣国府罢了。你若冤枉了他们家,依着他们家的门第本事,你可不是鸡蛋往石头上碰么!”

    赵承“哎呀”了一声:“对啊!”忙握住媳妇的手,“是了是了!哪有那般巧合的!保不齐那个吃醉酒掉钱的都是故意的,诚心拿钱引得顺儿跟他走!顺儿那性子,见了钱眼都直了,必然上钩。”

    他媳妇接着说:“他穿黑、那个引顺儿去听机密的也穿黑,何以有那般巧的?必是诚心的。哎呀老爷,好险!你平素只说自己是六品芝麻官;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你好歹管着偌大一片京城,又时常与贵人搭上话、又能得许多下头孝敬的好处,实在好处多了去了!还不定多少人盯着呢。撸了你旁人好上来。”

    赵承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亏得有了贤妻,下官竟不曾想清楚这一节。家有贤妻如得一宝!”又叹道,“只可惜我并非科举出身,入朝为官这么些年也没能让你当上诰命夫人。”

    他媳妇拉着他的手道:“大人说什么话!那些念了四书五经的未必有大人的本事,不过会写几篇文章罢了。我还瞧不上呢。”

    他夫妻两个愈发黏糊,遂一夜温存去了。殊不知他们家房梁上坐了个人听得清清楚楚,他们熄灯折腾半日只端坐屏气凝神,只待那二人睡熟了并方悄悄开了门溜出去。

    过了两日,何顺在花楼被人灌了个酩酊大醉,推门出去走两步,忽然有一间屋子的门打开,人影闪动,何顺不见了!过了许久他朋友不见他回来,都取笑说“不是掉茅厕里了吧”,四处找他。终寻到他瘫醉在另一间屋子里头,那屋子却没有旁人。众人乃笑推他却推不醒,还打起了鼾声,只得暂撂下不管。待他自己睡醒了爬起来回家,全然记不得自己如何到了那屋子,也不记得可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

    后他再去赵家问那桩大功劳,被他姐姐一顿好骂,又叮嘱道:“来日可莫要再这般轻易上旁人的当了。这回亏的你姐夫谨慎,不然他这点子官儿哪里保得住!纵不丢官也必丢位。他若不当这个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六品的俸禄才几个钱?且不说咱们家,你只休想还能像如今这般有钱使!”

    吓得何顺忙说:“姐姐放心,我再不会了!”过了会子又得意道,“横竖姐夫也没丢什么,我白得了四两银子一百七十六个铜钱!”

    他姐姐骂道:“要不是你眼皮子这般浅,哪里会上这个当!”又拎着他絮絮叨叨了半日。

    何顺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还不敢走,只得硬着头皮听。

    又过了几日,渐渐有诸王的人进京来,拜访亲友、会见名士。林海家的门槛都快被踩塌了,他只一个不见。贾琮贾维斯两个日日去跟他说台湾府诸事何等精彩有趣、林黛玉办事何等威风,惹得老头儿都有几分向往了。

    这日春雨淅淅沥沥不住,从早到晚。贾琮回到梨香院,收拾妥当上了炕,不一会子便睡着了。迷迷糊糊间被人摇醒,睁开眼一看,帐子被撩了起来,有个人影立在他屋里。

    贾琮坐起来揉了半日眼睛,边揉便顺口吟道:“暮雨萧萧夜半分,梁上君子夜知闻。他时还望通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那人“扑哧”一声笑了。

    贾琮一听还是个女的,忙道:“怪黑的,孤男寡女,要点根蜡烛么?”

    那女子道:“很不必,你年岁太小,我不会下手的。”

    贾琮听声音耳熟,想了想道:“知道了,平安州那位陈姑娘。好吧,倘若是你,我们家的这些护卫多半是摆设。有事么?”

    陈氏道:“我奉命来告诉三爷一件事。”

    “哈?”

    “五城兵马司的赵大人前些日子上贵府来,是被人下了套子引来的。如今他已没了疑心,只是幕后之人我们没查到。”

    贾琮怔了怔:“哈?幕后之人?什么人?说清楚些行么?话说老赵那天是来干什么的?”

    陈氏道:“他是来试探贵府、求功的。”遂将何顺被一百多钱四两银子勾得听了一句话说了一遍。

    贾琮登时吓醒了:“开玩笑!特么谁啊!胡说八道!我们家全儿好端端一个读书人家的孩子,何曾跟皇宫扯上关联了?还让人好好过日子不了?我们家跟皇帝也没交情、犯不上替他们家养儿子。不约不约姐姐我们不约!”

    陈氏抿嘴笑道:“又没人说他是皇帝家的孩子,你着什么急呢。”

    贾琮道:“哪个嘴上没装拉链的信口雌黄!没事专门挑事。我说陈大姐,你那个上司不是很厉害么?怎么查不出来?”

    陈氏道:“我们查了这些日子,实在查不出来。况且……如今我们行事极不方便。”

    贾琮坐在炕上喘了半日的气,黑暗中呼吸声又重又长,听得人心不定。他遂披了衣裳爬起来,靸着鞋在屋里转来转去。足有一炷香的功夫,颓然坐回炕上:“不怕那啥偷,只怕那啥惦记。”

    陈氏道:“幕后的人必不敢真动干戈,方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不然,他直往司徒磐跟前说去岂不便宜?”

    贾琮摆手道:“只怕他也是猜的。”他忽然“啊”了一声,击掌道,“可不是么?!他也是猜的!既是猜的,必不知道真假,方绕着弯子撺掇赵承来试探。如今试探完了,不是!想必他也打消念头了。”乃松了口气,“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说陈大姐,没事别吓唬我玩儿,我这人胆小不经吓。”

    陈氏摇了摇头:“横竖你们当心些便是。”

    贾琮笑道:“无事无事。再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管他呢。天塌下来高个子顶着。”

    陈氏道:“你既知道了,我走了。”言罢转身便走。

    贾琮在炕上挥了挥爪子:“大姐好走不送!麻烦帮我关个门谢谢~~”

    陈氏回头瞪了他一眼,可惜屋里太暗贾琮看不见。

    次日贾琮如往常一般该干嘛干嘛,并不往韩全身边多加戒备,也不曾让荣国府多加戒备。

    又隔了两日,贾琮又被从睡梦中摇醒。这晚上却是有月亮的,明晃晃透过开了的窗户映在屋里。贾琮揉着眼睛嘟囔道:“我说大姐,又有什么事儿啊,你就不能白天来么?大晚上的还让不让人睡觉啊!生物钟都要紊乱了。”抬头一看,炕沿边上站着的不是陈氏,而是那个老太监;再细看了看,陈氏也来了,守卫在窗户旁边。遂吐了一口气,“那个……这位长官是不是姓刘?”

    老太监点头:“我确是刘登喜。”

    贾琮微笑道:“你如今挺有名的。”

    刘登喜哼了一声:“司徒磐想拿我,没那么容易。”

    贾琮瞧着他:“我说刘大人,这么晚来有事么?”

    刘登喜道:“今儿我来不为别的,只想嘱咐你莫要太大意了。司徒磐是认得七皇子的,只要见了人他立时就能认出来。”

    贾琮摆手道:“小孩子都长得挺像的。他又没证据认个头啊,我们抵死不认便是。”

    刘登喜冷笑道:“他要证据做什么?他说是就是。”

    贾琮怔了片刻,嘀咕道:“说的也是,赖皮只能跟权势不比自己高的人赖。”

    刘登喜点点头:“不错,你区区一个白身,跟司徒磐那逆贼是没法子耍赖的。”

    贾琮揉搓了几下鼻子眼睛:“真麻烦。横竖人养在我们府里,司徒磐无故也见不到。待长大了他也认不出来了。”

    刘登喜道:“如今有人盯着你们府里,我还查不出是谁来,不知目的是什么,还是小心些好。万一他捅到逆贼跟前去呢?”

    贾琮撇撇嘴,又叹了口气:“好吧……我知道了。”

    刘登喜倒是颇为放心他,拍了拍他的肩膀,撤身越过窗户匿于夜色中。陈氏跟了出去。

    贾琮在盘腿在炕上坐着,凝神发愣。

    才不过片刻功夫,外头不知何处忽然传来四声响声,在夜晚显得极为清晰吓人——砰!砰!砰!砰!

    这声音贾琮熟悉的紧,正是西洋火。枪的声音。

正文 第224章

    这一日贾琮起来听下头的人来报,说昨夜宁荣街口仿佛有一通乱子,只是夜深人静没人看见。贾琮“哦”了一声,命人取出门的衣裳来,胡乱吃了些早饭便往冯紫英家玩儿去了。

    当天晚上陈氏又来了,这回来得比前两回早些,面色阴沉。贾琮翻身坐起来披衣裳问道:“昨晚你们走后外头响了四声是什么?跟爆竹似的。”

    陈氏低声道:“刘公公被抓走了!”

    贾琮大惊:“怎么会!他功夫那么高!我今天特去了冯家,瞧冯大哥那神情也不像是立了大功或抓到了大人物似的。”

    陈氏便述说了一回经过。原来,昨晚刘登喜与陈氏离开贾琮屋中,越过梨香院的院墙落到宁荣街,贴着墙边快走。到了街口,乍闻四响如爆竹,不待她明白出了何事,刘登喜已扑倒在地!因他二人中间隔着一段路,陈氏才要过去看看,有渔网从天而降,将刘登喜罩住了。旋即四面飞来箭雨,陈氏拔出腰间佩剑拨开箭翎,听刘登喜在地上喊“快走”,而对手根本没露面。显见是个埋伏,且对方的人要多得多。她不敢恋战,飞身走瓦逃了。今日出来打探,没人知道那会子出了何事,左近连个打更的都没有。

    贾琮一面听一面捏着被褥面子,听完“撕拉”一声将手中那一块揪下来了。遂下炕在屋里转圈子,转了会子,他自言自语道:“若是冯大哥已知道了,此事整个是他的圈套。连刘大人他都拿住了,怎么今儿跟我说话跟没事人似的?刘大人才是大鱼,我不过是只小虾米。大鱼在网兜里,还费力气哄小虾米做什么?若他还不知道,抓走刘大人的是谁?司徒磐手下还有旁人也管这个么?”

    陈氏道:“只怕司徒磐手下不止一队人马在管此事。”

    贾琮道:“不会吧。养探子得花很多钱的,司徒磐哪有那么多钱?旧年查抄大户的钱都让他的哥哥们分掉了。冯紫英大约还是亏本帮他干活的。”

    陈氏道:“昨晚的箭是御林军的。”

    贾琮道:“御林军的箭未必是御林军在用。”

    陈氏道:“我以为,当先将七皇子送走。”

    贾琮问道:“你有极妥帖安全的地方养他么?”

    陈氏默然片刻道:“总比你们府里好些。”

    贾琮摆手道:“我若已经暴露,府外必然早布置了司徒磐的人手,凭你我的本事是没法子将他平安带走的。我若还未暴露,没有哪里比荣国府更安全。”

    陈氏又默然。

    屋中寂静了许久,贾琮一咬牙,说:“要不这样。外头极不安全,你也暂留在我们府中。你功夫高,倘或有个不测,你抱全儿逃走容易些,我们只管喊冤叫屈、抵赖诸事不知。”

    陈氏仍旧不语。

    贾琮叹道:“我说陈大姐,你也说句话啊!我的本事只够当个谋士,打架逃跑皆平平,你比较有经验吧。”

    陈氏问道:“你们府里可有逃生密道?”

    贾琮忙说:“我不知道,你知道么?”

    陈氏奇道:“你们府里的事儿我何尝知道?”

    贾琮撇嘴道:“还以为你知道呢。那不用想这一条了。我爹若知道必会告诉我;他既没说,要么没有、要么没人知道。”

    陈氏又不言语了。

    过了会子,贾琮忽然问:“御林军里有谁跟冯大哥关系不好、妒忌他得司徒磐眼青的么?”

    陈氏道:“这个我却不知。”

    贾琮又想了半日,摇头道:“线索太少,猜不出来。估计晚上也没什么动静,明儿再说吧。”便问她,“你要不要留在我们府里?还是回去?”

    陈氏才张了张嘴,忽听外头“嗖”的一声,贾琮蹦了起来:“什么声音?”乃命陈氏,“你呆着别动!”自己靸着鞋跑出去。

    贾维斯等人也惊动了,有人说,“仿佛是军中用的响箭。”一群人遂打着灯笼到院中查看,不一会子便发觉石阶下躺着一支箭上勾着一封信。贾琮亲拾了起来拿进书房一看,上头端端正正的馆阁体写着,“一人换三人”。众人面面相觑,都问,“这是何意?”

    贾琮皱了皱眉头,道:“虽不明所以,总有其意。明儿去问问林姑父。”

    众人细细搜查一回,并无旁物,又商议了会子便各自歇着去了。

    贾琮拿着那箭和字条回到屋中。陈氏问道:“听着仿佛有响箭射入?”贾琮不支声,将那字条递给她。陈氏看了面色一沉,又去要箭。贾琮把箭也给她,她看了道,“御林军的箭,与昨晚的一样。”

    贾琮道:“你看得懂这话是何意么?”

    陈氏又不语了。

    贾琮无奈,只得在旁干巴巴坐着。

    许久,陈氏问道:“还有么?”

    贾琮摇头。

    陈氏道:“那何时换、如何换?”

    贾琮瞥着她道:“你们不会是绑架了什么人吧。”

    陈氏道:“义忠亲王旧部。”

    贾琮怔了怔,道:“义忠亲王都死了,他的人还值得绑架么?绑去干嘛?”

    陈氏道:“圣人在他们手里。”

    “额……”贾琮欲言又止,半日才说,“不可能吧。他们哪里来的本事?义忠亲王的人若有那么厉害,这会子他就是圣人了。我一直以为圣人在司徒磐手里来着。如果在他们手里,只怕早已驾崩。”

    陈氏道:“圣人何等要紧,他们不会轻易动他的,总得换点子什么。”

    贾琮道:“再要紧又如何?他们主子已死,又没少主——应该没有吧。除了能替主子报仇还能干嘛?想谋夺江山也得有主子啊!”

    陈氏思忖半日,断然道:“没有。当年只逃了一个女孩,男丁俱已除尽了。”

    贾琮眨眼道:“难道……他们想扶那个女孩当女帝?”

    陈氏摇头:“绝无可能。”又思忖片刻,忽然说,“我先走了。”便将那箭与书握在手中转身便走。

    贾琮在后头道:“路上仔细些。既要交换人质,刘公公当无碍。”

    陈氏一径走出去不曾停步,一面点了点头。

    次日一整天贾琮只做无事混了过去,也没去林海府上。

    晚上陈氏果然又来了,道:“我先来你们府里住着,只看他们可还有音讯传来。”

    贾琮点头道:“我白天想了许久大约也只能这样,横竖他们已经认得我这小院了。”便站起来道,“屋子收拾出来了,虽小些,好歹能住。我们这里都是男子,只能委屈大姐扮作丫鬟了。寻鸳鸯姐姐要了几套丫鬟的衣裳已放在炕上,也不知合身不,我对衣裳没什么概念。不知大姐尊名?或是用个化名?”

    陈氏道:“既是你的丫鬟,你取个名儿便是。”

    贾琮笑道:“我取的名儿都很古怪。”

    陈氏道:“横竖用不了多久,古怪无妨。若你的丫头名字都古怪、独我的不古怪,恐怕旁人起疑心。”

    贾琮想了想,既然是丫头的名字,得配套才行,便说:“既这么着,今儿起你便叫起。点吧。”

    陈氏一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