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3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曾察觉间,云渐渐褪去杂色,只余金色一种。猛然有锐光射出,东边跳出一点亮夺人眼之色来,已净成白色而非金色了。贾琮轻声道:“你就像是这日头。起初只是点子微光,后越来越亮;待真的出来了,便独一无二了。”陈瑞锦抬头看着日出,身子轻轻靠在贾琮肩上。

    太阳出来了。他二人又多坐了片刻方站起来,众兵士各忙各的,路过时嘿嘿笑两声。陈瑞锦面色绯红,贾琮无事人一般拉着她向裘良辞行,回住处歇着去了。

    贾琮实打实三天三夜没合眼,一觉醒来天色大亮。翻出怀表一瞧,不过辰时而已。乃收拾了会子跑出去,那几个人都在院中吃茶。贾敘瞧着他道:“睡了一整日还有多。”贾琮摸了摸后脑,看陈瑞锦面色如常,心下大定,直坐去她身边一壁喝茶吃点心,问她那两日如何。

    原来,出事那晚上有小贼来探,陈瑞锦瞧他身手不过平平,遂追了出去。不想有个老道士在外头候着,只过了一招她便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偏那老道士手脚实在太快,一壁逼着她越打走得越远,一壁快得她连取出手。枪的空都抽不出来,终是让人家拿住了。

    老道士遂拿了绳索来捆她,问道:“你就是陈四娘么?”

    陈瑞锦立时知道他与南昌天宁观的真明道人有瓜葛,奇道:“我不曾四处留名,仙长何以知之?”

    “果然跟了贾琮。”老道士道,“好生镇定。”

    陈瑞锦虽手被捆着,依然躬身道:“敢问仙长,抓小女子何事?”

    老道士道:“自有缘故。”又打量了她一番,问道,“你是什么来历?”

    “镖师罢了。”

    老道士哂笑道:“绝色女镖师好巧不巧让贾琮遇上了。”

    陈瑞锦遂假称自己打小跟了位南海神尼习武,学成回家。不多时便逢上林海贾琮让水匪绑架;贾琮哄得人家将他们二人放出来后,便说要找两个靠得住的镖师。此事让她兄长知道了,乃借旁人之手举荐了自己。

    老道士又打量了她半日:“你是吴国人?”

    “我是京城人,跟着兄长到的吴国。”

    “我瞧你模样也不像是吴国人。”老道士道,“你哥哥是吴王的人?”

    陈瑞锦迟疑了片刻,因老道士目光如炬,她畏缩了下,垂头道:“家兄名叫陈瑞文。”

    老道士大惊,指着她道:“莫不是齐国府的长孙么?你是陈翼的孙女儿?”

    陈瑞锦惊喜道:“仙长认识我家祖父?!”

    老道士不禁又细看了她几眼:“你祖父竟舍得让孙女儿习武!倒是小瞧了他。”遂立着想了会子。观其神情,陈瑞锦知道他改了什么主意。

    老道士忽然拎起她一路飞墙越瓦到青羊宫,连门都不曾入,从墙外直入元辰殿。陈瑞锦记性极好,因来过青羊宫,当时便认出来了。她知道这般大道观倘有机密决计不会人人知道,遂扮作茫然失魂的模样。守烛火的道士上前来打了个稽首,暗暗觑了陈瑞锦一眼,面生疑惑。乃领着他二人掀开了地窖盖子,老道士命陈瑞锦进去。陈瑞锦如木头人一般僵着身子走了进去,那守烛火的道士愈发疑心了。

    老道士将陈瑞锦锁在地窖里头,道:“既是陈翼家的女孩儿,你只安心呆着,来日且看可有造化。”陈瑞锦茫然而立。老道士便走了。

    次日,守着元辰殿的那道士来给她送水食,陈瑞锦已回了魂,含泪惊惶问道:“我还能见着我爹娘么?”道士放下食篮不言不语,眼神愈发起疑。

    再过了一日,到了晚上送饭时,那守殿的道士问她道:“你是什么人?”

    陈瑞锦忙垂泪道:“我是好人家的女儿,原本在屋里睡的好好的,不知怎么的便到了这里。这是拍花子的去处么?”

    那道士面上闪过一丝怒意,道:“姑娘放心,外头有人在找姑娘。”

    陈瑞锦一把拉住他的袖子:“我爹在找我么?道长,你给我爹去个信可好?”

    道士颂了一声“无量天尊”,道:“贫道立了誓,不得泄漏半个字。”

    陈瑞锦想了想道:“那……道长帮我送个画儿回去可使得么?”道士摇头。陈瑞锦恳求道,“我不见了;旁人还罢了,我祖母怕是会急死。她老人家已八十六了。”道士依然摇头。陈瑞锦遂以手指头在地上画了个草图,乃是当日贾琮画的后世人从青羊宫左近挖出来的那三千年前的面具。“这是我小时候胡乱涂鸦的。道长依着这模样描了送往我家中,我爹娘见了便知道我还活着。总不致过于忧心,或是弄出什么事儿来。”

    那道士一瞧,委实像是个孩童的涂鸦,心中已信了大半。陈瑞锦双目微红、含泪不坠、巴巴儿望着他。道士便心软了,暗暗记下了那涂鸦,自己画了出来,趁天黑寻了个小乞丐,让他依着地址送到贾琮等人住的小院子。

    贾琮听罢长出了一口气,拍拍胸口:“能遇上这位道长委实运气好。”乃问贾敘,“真明真远这俩老道士是怎么回事五叔知道么?”

    贾敘道:“全然不知。”

    “裘良那里呢?”

    贾敘道:“昨日有信传来,青羊宫的主持老道招了。你猜真远手上有什么?”

    “我上哪儿猜去?”

    贾敘微笑道:“金牌,先帝的金牌,如朕亲临。”

    “切,果然是先帝的人。”贾琮嘴角一抽,“给他写信的八成是一僧那个老和尚,不放心我。”

    “主持老道也不知多少。真远拿了金牌去找他,说要用元辰殿的地窖暂关一个要犯,说得千万要紧又极神秘莫测。且地窖里头那铁锁的钥匙主持老道并没有,却在真远手里头。”贾敘道,“主持也只知道那地窖如何开罢了。”

    贾琮往口里丢了块桃酥,问道:“那天晚上他还死鸭子嘴硬不肯说,怎么忽然就招了?”

    贾敘笑道:“人都找到了,抵赖不过。再说,你扣给真远的罪名是人贩子,满大街的告示还是官家贴的,有一张就贴在青羊宫对面。他并不认识真远,不知道他是何人。见了裘大人告示上的模样,心下难免疑心。还有人因真远牵怒到满城的道士。”众人轻笑起来。“并陈丫头那日还扮作失了魂魄的模样,委实有几分像是让拍花子的迷了。那主持口里不说,心中也暗疑真远是不是绑了正经人家的女孩儿。”

    贾琮道:“可见这些出家人终究还是有良心的,不至于善恶不辨一味的只迷信权威。真远呢?”

    “尚无踪迹。”

    “无碍,让他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中去。”贾琮挤了挤眼,“有人的地方就有家庭,有家庭就有孩子。谁不怕拍花子的?”又问,“那个帮我们的道士呢?”

    贾敘道:“依着他自己所言,当作什么他什么都没说,陈丫头是你与裘良自己找到的。”

    贾琮道:“那么大的石头盖子,他不费力气便掀开了。后来放回去的时候三个兵士抬呢。我还想勾搭他当武将的。”

    贾敘道:“既这么着,我去查查此人。想来也是特安置他去守元辰殿的。”又看了贾琮一眼,“莫吃这么多油火点心,正经喝点子粥去。”

    “哦~~”贾琮应了一声。大约睡多了,头有些昏,干脆开始做眼保健操。

    便听见门外的兵士来回道:“外头有位挑夫求见贾先生,说他知道真远道人的所在。”

    贾琮放下手眨了眨眼:“怎么来找我不去找裘良?”

正文 第406章

    这一日贾琮才刚睡醒,有个挑夫找上门来,说是有真远道人的信儿。贾敘皱眉道:“来的这么巧么?”

    贾琮道:“管他呢,见就见呗。”乃命人请他进来。

    隔着窗户瞧见此人进了外院,才一眼贾琮便知道他不是个挑夫,而是个武夫。陈瑞锦立时说:“那天晚上引我出去的小贼便是他扮装的。”贾琮点了点头。

    那人入得门来弓着背打了个千儿:“贾先生!”

    贾琮拱手道:“敢问这位将军贵姓?您这气度显见不是挑夫,装得一点不像。”

    那人呵呵一笑,直起腰来:“贾先生名不虚传。你可认得我么?”

    贾琮乃细细瞧了瞧他:“将军前日可是来帮着我拆过青城山上的无名观?”

    “好眼力!”那人道,“那会子我扮作民夫混入其中,身上多穿着一套百姓的衣裳,想让玄诚道长换上混走。谁知他磊落的紧,不肯换;那衣裳终给了清霄道长。他不会功夫,根本逃不脱,白瞎了我费那心思。”

    “哦,你是方雄的人。”贾琮点头道,“可清霄说真远跟你们不是一伙的啊。”

    “委实不是一伙的。”那人道,“我们都不知道他从何处冒出来的。起初还当他是个隐世高人,不想却是朝廷走狗。”

    贾琮抿了抿嘴:“咦?你怎么知道他是朝廷的人?”

    “若非朝廷的人,怎么会命丁先生、玄诚道长试探贾先生可会自立?”

    “哦,也对。”贾琮笑眯眯道,“所以你打算把他卖了换钱啊,真明智。”

    那人叹道:“刹那沧海桑田,旁的也顾不得了。”

    贾琮正色的道:“我在夸你,真的。这位将军是来跟我谈生意的么?”

    那人道:“‘妇孺无辜,且也没什么力量与王爷抗衡,救不救无所谓的。他若好生来跟我商量,保不齐我会给他出个主意试试。他威胁我我就不吃这套了。’我可巧坐在下风口,听见了。”

    贾琮皱了皱眉头:“我说这话时壮丁们还没来。”

    那人道:“已来了几个,其中有我。”顿了顿,“自打真远说他想施美人计拉拢贾先生我便知道他别有心思,决计不会是来帮我们的。”那人冷笑道,“会拿方家小姐去当饵的,眼中岂能有我们大人?寻常出家人如何想得出这般主意?偏他口灿莲花,玄诚道长竟让他哄住了。”

    贾琮心中一动:不想这美人计竟是真远的主意。这人说的是,寻常出家人哪里能想出美人计这样的主意?这个真远早年只怕与一僧一样,是玩绿林的。“实在我也猜他过是朝廷的人。只是如今已没有朝廷了,除非他是别家王爷的人。然他又委实隐居青城山数十年。”贾琮道,“若是别家王爷的人,怎么住在蜀王的地盘?”

    那人道:“保不齐是太上皇的人也未可知。再者,朝堂纷乱,谁知道谁在谁的地盘埋了什么人?”

    贾琮耸肩:“说的也是。将军委实是来谈生意的?贵姓?总得有个称呼不是?”

    那人道:“方大人于我有恩。他既遭难,我便改姓方了。”

    “哦,好吧,方将军你好。”贾琮无所谓道,“方将军是知道真远的所在么?”

    那方将军含笑道:“这会子尚不知道。须得请裘大人设下一局将他引出来。”

    “这个不难。”

    “贾先生想必有法子救出方家妇孺?”

    贾琮想了想道:“如今蜀王当政且与方家有仇,留着方家妇孺,一则是为了名声,二则是想钓鱼、引出你们这些人来。想以白道手段救他们是不可能的,只能使绿林的法子。”

    “敢问何为绿林的法子。”

    贾琮笑了:“看来你们方大人当真是个官,不知道绿林的法子怎么使么?罢了,你们帮我找到真远,我帮你们救人出来。方将军不用疑心我在吹牛,这么点子本事我有。”

    方将军看了看他,问道:“贾先生当真是因为七阴阵的缘故帮着蜀王的?”

    “当然不是。”贾琮道,“我是因为七阴阵的缘故去查地道,帮蜀王是因为他出兵外洋。于我而言,打外洋的人就是好人、打外洋的王爷将军就是好王爷、好将军。蜀王、燕王、吴王、辽王、南安郡王、北静郡王、包括鲁国的外戚刘侗,谁打外洋我帮谁。方将军若领着方家余部去外洋打地盘我也帮着你。”

    方将军思忖道:“贾先生是恐怕蜀王但有不测,蜀国在南洋之兵会有变。”

    “不错。”贾琮点头道,“蜀王是个将军王爷,打仗打出来的;他儿子未必有这股子劲头。如今南洋已经让我朝数位王爷、将军、海盗连成了一片,蜀国若是撤军,整个南洋局势就得乱。南洋是西洋人重要的海道,商旅、运兵、补给用处极大。万一西洋人在南洋卷土重来,纵把方雄碎尸万段也弥补不了大局。到时候我交不了差事不说,方雄必成千古罪人。”

    方将军随口问道:“贾先生要向谁交差?”

    贾琮微笑道:“我若说是玉皇大帝你信么?”

    方将军细看了他半日,道:“罢了,横竖并不与我们相干。”

    “可不呢?”贾琮饮了口茶道,“公平交易、各取所需,岂不善哉。”

    方将军忽然问道:“传闻绿林中有个神盾局,亦立身世外,谁给钱就跟谁做生意,不知与贾先生可是一伙的?”

    “他们曾拉过我入伙。只是我比他们咖位大,没兴致罢了。”贾琮抬目看着方将军,“有些事情与多方有利,结盟比结伙更合适。比如天下分封那一年,据我所知,神盾局一个月就赚了过去一年的钱。方家如有意去外洋抢劫,咱们也可以合作。”

    “天下分封与贾先生有好处么?”

    “依着太上皇的性子,方将军觉得他会出兵海外么?他的大儿子鲁王无能,二儿子陈王乃守业之主,少不得还会将燕王蜀王这几位有野心的王爷一网打尽。”

    方将军含笑道:“难怪朝廷的人瞧贾先生不顺眼。”贾琮莞尔。方将军乃道,“我知道有个叫田七的老者,于真远极要紧。”

    “方将军何以知之?”

    方将军道:“前些日子曾听他独自叹了一声‘田七那老东西’,神情便与平日不同。”他瞧了瞧贾琮,“丁先生一眼瞧出贾先生钟情于那位陈四娘。”

    贾琮打了个哆嗦:“你是说,这个真远道人是个断袖?”

    “不大像。”方将军道,“横竖极要紧是真的。”

    贾琮点点头:“好。倘若我们依着此法抓到真远,必救出方家妇孺。”乃伸出手掌来。

    方将军哈哈一笑,与他三击掌,告辞而去。

    贾琮忙回头去寻贾敘,问道:“这个田七是什么人五叔知道么?”

    贾敘想了想道:“莫非是杏林三盗么?”他乃道,“我朝立国早年有三位大盗,皆以药材为名。其首名曰田七,另有两人唤做文元和石决明。没人知道此三人来历,后无声无息的没了踪影。我年少时因好奇曾悄悄查过。他们本是绿林中人,时日太久,那会子又乱,官府也没有什么卷宗留下。”

    贾琮思忖道:“既是大盗,怎么会没有卷宗留下?除非那些卷宗被人清掉了。五叔,会不会京城的一僧和尚、真明真远便是这杏林三盗?一僧好像是司徒家的子弟。”

    贾敘脱口而出:“司徒畴!”

    “谁?”

    “先帝那一辈的,排行第七,其生母与先帝之母乃是亲姐妹。”贾敘道,“司徒畴是个纨绔王爷,一事无成,早早死于酒色。”

    贾琮嘴角一抽:“果然与司徒磐有几分相似。司徒磐早年不也是‘闲王’么?不过是太上皇比先帝无能许多,司徒磐不得不出来帮他罢了。倘若太上皇本事足够,司徒磐只怕也是‘闲’一辈子的。”

    贾敘不禁点头:“助兄长得下江山,反倒不见容。那真明便是石决明了,真远只怕是文元。”

    贾琮道:“不论真假,且试一试。”乃笑嘻嘻向贾敘耳语了几句话,惹得贾敘一巴掌盖在他脑门子上:“臭小子!”贾琮嘻嘻直笑。

    他们遂一壁加紧搜拿真远,一壁放了风声出去:说有个白胖的老和尚到青城山打探恶道真远,让留在那儿守株待兔的兵士拿了审问,合着也是真远的同伙。这下好了。本来拍花子、摆七阴阵的都是道士,这个叫田七的一下子把和尚也拉下了水,施主们顿时小气了许多。

    过了几日又说,老和尚法号田七,口口声声自称不是去寻真远的,乃是寻一个姓文的老朋友。裘良都信了此僧,偏贾琮死活不肯放他,非说也是拍花子的。因贾琮名声极大、裘良在蜀国多年,街面上便有闲人起了争执:有人说贾先生乃天人下界,决计不会错;有人说术业有专攻,裘大人明察秋毫,只怕贾先生冤枉了那个老和尚。凡事有争辩,传起来便比平素快了数倍,此事眨眼从成都散了出去。

    另一头,那个在青羊宫元辰殿守火烛的道士悄悄托了个小乞丐来寻陈瑞锦,求替青羊宫恢复名声。贾敘的人查了,原来此人姓廖,道号守平,本是青羊宫左近贫家子弟。因饭量极大、家中养不起,方送他去道观里头修行好混口饱饭吃。从不曾习武,只是天生有力气罢了。

    贾琮赞道:“冲着白养守平道长到这么大,青羊宫是好样的。”乃去与裘良商议,只说青羊宫受了真远蒙蔽,以为他是朝廷捕快。贾琮编排了一个条理清晰的故事让裘良说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