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4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茴香本是空手跟着戴夫人过来的,什么都没带,这两日换洗的衣裳都是临时去外头买的。今儿她全家过来了,反倒替她收拾了行李。她遂搬到她父母的院子去了。到了晚上,茴香撒娇儿要同母亲睡,拉了白氏去她屋里。前前后后窗户门都细查过一遍没有人,娘儿俩安心关门闭户,坐在床沿说话儿。

    白氏先说了今日的经过。戴宪将他们全家送人之事极突然,乃是戴宪身边一个要紧的仆人传令进来的。因为茴香平素住在戴夫人院子里,随身物什也在那院子里,白氏便去替女儿收拾东西,让戴夫人身边一个大丫鬟看见了,问她;她遂说:“老爷将我们一家子送给了朋友,命我们收拾东西呢。”那丫鬟大惊,跑着去回给戴夫人。戴夫人压根儿不知道,顾不得身份亲来茴香屋里问话。听说是老爷给的人,直命她“不许走”,急忙忙跑出去找戴宪。戴宪因为儿子给自己戴了绿帽子已经多日不曾回家了,戴夫人也不知去哪里找才好。还没等到戴夫人回来,外头有人来催他们快些。戴夫人的丫鬟婆子也不敢拦着白氏,只得眼睁睁看她收拾了两个包袱走了。直至叶瘸子白氏这一家人上了马车,戴夫人都还没回府。

    白氏抚着胸口道:“我可急的了不得。太太最看重你不过,必舍不得你走的。好在她一直没回来,想必是让老爷拦住了。”

    茴香冷笑道:“拦住?太太有没有找到老爷都两说。那贾先生说的是,老爷当真不曾把太太放在眼里。”又问道,“今儿……贾先生同妈妈说了什么?”

    白氏顿时白了脸,道:“我的姑娘!这祸事也不知能不能躲的过去。”乃将贾琮来寻她说的那些话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茴香吓得一颤:“妈妈觉得,这位贾先生是从金陵找来的?”

    白氏道:“不然他平白无故要了你来做什么?”抬目打量了她几眼,“你是年岁、模样儿都不像是他瞧上你了。”

    茴香道:“他不过是看我聪明,想收我去他手下做事罢了。”

    白氏道:“他说我们两家栓到一处了。若是扯谎怎么会扯到这上头?那些事凭空想岂能想得出来?”

    茴香既聪明,难免多想。她便想起自己来这红骨记的源头便是这位贾先生和吴掌柜同戴宪会面、引得戴宪对春娘子起了疑心。他又说“甄贾两家互为光影”,又说查了甄应嘉府上无数次。委实有可能是从大门头甄家查过来的。莫非前头戴大人抓奸那事儿不过是他为了悄无声息把自己拐过来使的障眼法?

    白氏着急,在旁嗐声道:“也不知当年老爷究竟惹下了什么祸根子,逃不脱似的。”

    茴香不由得接口道:“祖父只让我牢牢记住三十六个数字,我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茴香与白氏母女二人终归是寻常人家的内宅仆妇,不知道世上有无数种法子可以偷听人家说话。贾琮这会子正在她们隔壁的暗房里拍大腿:“我去!密码!”

正文 第553章

    贾琮偷听到白氏与茴香母女二人提起旧事。原来她二人避去甄应嘉府上时,甄得仁老爷子曾让茴香记住三十六个数字。贾琮是三百年后来的,登时想起密码来。只是空有三十六个数字、不知道是做什么的,仿佛没用处。又听白氏问道:“什么数儿?”

    茴香道:“从一到三十六,乱着排的。祖父只让我好生记着,别的都没说。”

    白氏急道:“要么告诉贾先生去?”

    茴香道:“他们来得突兀,显见是冲着此事来的。我若告诉了他,岂非就没用了?让他们灭口呢?”

    白氏道:“姑娘多虑了,我看贾先生不是那样的人。”

    茴香摇头道:“不知道,不敢妄为。”

    默然良久,终还是白氏叹道:“事已至此,走一步看一步吧。当年不也过来了?”娘儿两个遂忧心满腹睡了。

    贾琮与吴小溪悄悄从暗门出来溜走。这会子已是满天星斗了,贾琮抬头望天,嘀咕道:“三十六。黄道十二宫乘以三么?”

    吴小溪道:“三十六不该是天罡星的数么?”

    “也有道理。”贾琮摸了摸脖子,“难道对应的是水浒传?”

    吴小溪好笑道:“平白无故怎么想到那上头去?甄老爷子是替天家做活的。”

    贾琮又仰脸瞧着漫天星子道:“只有三十六个数。不论对应天罡也好靖庐也好,信息都是不完整的。甄得仁肯定有其他信息藏在其他地方,或是……”他想了会子,“或是这三十六个数才是拼图板上的最后一块。”

    吴小溪瞧了他一眼:“说人话。”

    贾琮解释道:“当年茴香才四岁,在甄应嘉和甄老太君的眼皮子底下藏进了他们家。这是可以查的。假如有人想追查甄得仁还有没有后人、或是他们家灭门之后还有没有别的线索,肯定会从甄应嘉府上查起。甄应嘉又没经过特别训练,从他口中套出话来总有办法。”

    吴小溪想了想:“也有道理。不如咱们试试。”

    “啊?”

    “甄应嘉不是还活着么?”

    吴小溪遂给金陵那边去了封信。贾琮后来问她使什么法子,她只撂下了一个字:钱。此为后话。

    后头一日,因许多人知道吴掌柜来了,吴小溪整日出去谈生意忙的紧。贾琮命人取了戴宪家中的卷宗来瞧,一个个看下来瞧不出扶持谁合适,颇为头疼。到了下午,他遂命人去请茴香。茴香显见已镇定许多,进书房大大方方行了个礼。

    贾琮指着案头卷宗道:“这是戴家几个爷们的资料,你瞧瞧对不对。”

    茴香苦笑道:“贾先生,我不认得字。”

    贾琮撇嘴道:“是了。甄应嘉太小气,连认字都不教你。”

    茴香垂头道:“我在他们府里不过是个下人。”

    “选个机灵的丫头认字也容易的紧。”贾琮道,“我们家的大丫鬟都认得字,还有几个会写文章的。”茴香眼中不觉露出一丝羡慕来。贾琮只做不查,正色道,“我这趟来福州便是要同戴宪合作的,又有几分顾虑戴宪本人太贪、会不会明着跟我们合作暗着挖坑。你在戴家多年,依你看他们家可有人靠谱么?不论姑娘小爷、要紧的管事或幕僚。”

    茴香问道:“贾先生想在戴家安插个细作?”

    “那倒不是。我就想找个可靠的合作伙伴。”贾琮道,“他们家又不是没有细作,我能从细作上司手里拿到消息,犯不着自己去安插。养细作太费钱了。”

    茴香思忖片刻道:“贾先生若想同戴家做生意,唯有老爷一个是可靠的。”

    “你觉得戴宪很可靠?”

    茴香摇了摇头:“不论可不可靠,戴家唯有老爷一人做主,旁人无用。”

    贾琮看了她一眼:“如果给你一个身份、让你给戴宪做幕僚、明目张胆的代表我,你行么?”

    茴香怔了怔:“贾先生何意?”

    贾琮微笑道:“请你做我们台湾府的特使,与戴宪大人共同理事。就当是个职业经理人吧。我需要戴宪新修道路、扩建工厂、改变学生的教材等等。如果可能的话,你暗暗的跟戴宪和黄文纲偷师,将来能把他二人压下去就更好了。”

    茴香又怔了会子:“那……不是有歹人在追查我们家的事么?”

    贾琮耸肩道:“眼下不是连他们是谁都不知道么?总不能白白等着。甄姑娘,一句话,干不干吧。”

    茴香思忖片刻,爽利道:“干!”

    贾琮拍掌:“有胆气!”

    茴香眼中露出一丝傲意来:“旁人能做成的,我也能做。”

    贾琮笑了起来,问道:“你可有原名?甄家取的。”

    “没有。”茴香道,“女孩儿不曾取名。仍叫茴香也好,我听惯了。”

    贾琮点头:“也罢。我明儿就使人替你去办理户籍,就甄茴香?”茴香诧然看了他一眼,默然行了个礼。贾琮站起来看着她正色道,“我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卖身契。希望甄姑娘将来能明白,人是不应该当奴才的。”乃负手走了出去。

    第二天,戴夫人早早的找上门来了。贾琮还在睡懒觉,乃命人送茴香出去见她。茴香本来穿着家常的旧衣裳,听说旧主来了,迟疑片刻,竟特特回去换了身新衣裳。昨日红骨记有人给了她两匹缎子,白氏欢喜得了不得,赶着替她新做了件出来。

    戴夫人扶着丫鬟在厅堂中候着,正急得跺脚,抬目看茴香从后头出来,穿着簇新的缎衫,赶忙迎了上去:“茴香!”

    茴香低眉行了个万福:“太太。”

    戴夫人急道:“怎么回事!”

    茴香道:“贾先生看我机灵,连叹‘可惜’,便打发人去向老爷讨了我。”

    戴夫人恼道:“你是我的人,他怎么说讨就讨了来?他要收你入房?”

    茴香摇头道:“贾先生让人去替我办良民户籍,替他做事。说是要跟我们老爷合伙,他忙的紧,没空日夜在福建呆着,遂命我当什么‘特使’,横竖与大管事差不多,替他在福建守着。”

    戴夫人听懵了,半晌才问:“贾先生要跟老爷合伙,让你做他的管事守在福建?”茴香点点头。戴夫人与身边那个丫鬟互视了半日,扭回头来,“你是女人,如此要紧的事物怎么会派了你?”

    茴香道:“台湾府的女人早都与男人一般做事了。”

    那大丫鬟忍不住插嘴道:“他不怕你向着我们老爷、坑了他么?”

    茴香垂头:“不知道。”

    戴夫人与那大丫鬟又互视了半日,显见压根没想过会是这般情景,竟不知如何应对。半晌才说:“你……当真要替他做事?”

    茴香有几分惶然,迟疑道:“贾先生是这么说的,想必还得教我些东西。”

    戴夫人见她这幅模样反倒定下心来,拉了她的手道:“贾先生既然看中了你,他是天下闻名的才子,必有他的道理。你只管老老实实帮他做事就是了。倘或有个不会的,或是请教旁人也罢。”

    茴香愈发怯然,半晌才吞吞吐吐的说:“依着贾先生的话……我……我并不是在店铺里头做事,我……我要扮作老爷的幕僚,明面上帮老爷做事,实在是贾先生派去的特使。”

    戴夫人奇道:“在衙门做事?”

    茴香点头:“贾先生让我扮作男人。我本姓甄,茴香又是个女人的名字,他遂替我起了个化名叫甄茴。还说会请先生教我认字,改明儿去老爷身边,就让旁人叫我甄先生。”

    戴夫人上下打量了她半日:“甄先生!倒是有趣。”又细细瞧她的脸——这茴香委实容貌平平,毫不出挑;又是自己的心腹。她若在老爷身边,比起旁人妥帖多了。乃喜不自禁捏着她的手,“好一个甄先生。”茴香只低眉顺眼的,也没提醒她自己马上就要脱去奴籍了。

    戴夫人出了红骨记,喜滋滋去衙门见戴宪,告诉他:“我说了那丫头模样儿毫不出挑,贾先生不可能看上她的。”

    戴宪看她前两日急的了不得,今儿如此欢喜,忙问怎么回事。戴夫人遂一五一十的说与他听。戴宪大奇:“贾琮说让那个叫茴香的丫头当他派在福建的特使?”

    戴夫人添道:“还要扮作男装在老爷跟前做师爷呢。”

    戴宪本是坐在官帽椅上的,想了半日,忽然一拍案站了起来。不是让我做福建巡抚的?又派来个特使做什么?这特使还是从我家要去的丫鬟?想来想去,不明白贾琮在玩什么。立命人取出门的衣裳来,换了便走。戴夫人在后头急道:“老爷上哪儿去。”戴宪只做没听见,举步如飞。

    不多时戴宪赶到红骨记,递帖子要见贾琮。伙计拿着帖子进去问了一圈儿,出来道:“我们这里没有叫贾琮的。”戴宪想了想,仿佛贾琮来红骨记也是做客的,又说见吴小溪。伙计道,“吴掌柜实在太忙,预约到后天都满了,戴大人要不先预约和大后天?”

    戴宪身边的小厮喝到:“大胆!也不看看我们老爷是谁。”

    戴宪摆了摆手,问道:“你们府里有个姓贾的先生,是从台湾府来的,你可知道。”

    伙计愣了愣:“贾先生啊!那个圆脸的?他是客人,不是我们店的。”

    戴宪笑道:“我便是来见他的。”

    伙计嘀咕道:“原来是见他的,您老早说么……他闲的要死,也不知出去逛了没有。”戴宪啼笑皆非。一时伙计回来,道,“那位先生也不知是哪路神仙,睡到日头上天了才起来,这会子才刚吃完早饭。戴大人请随我来。”

    戴宪咳嗽一声,慢悠悠的站起来掸了掸衣襟,负手道:“前头领路。”他身后那小厮也趾高气昂的,犹如跟着老爷一道升了官。

    进了贾琮住的院子,贾琮正趴在石头桌子上犯困。戴宪便觉好笑,看着那伙计推了他几下:“贾先生,太阳晒屁股头啦!”

    贾琮闭着眼,手指头往上指,喃喃的道:“上有榕树,避雨遮阳。”

    戴宪含笑坐在他对面:“贾先生昨晚做什么了?何以如此困倦?”

    贾琮懒洋洋道:“就数了个星星而已……”猛然抬头看见戴宪,吓了一跳,赶忙站起来拱手,“额,戴大人,失礼失礼!”

    戴宪哈哈大笑:“古人云,是真名士自风流,贾先生名不虚传。”

    贾琮连连摇头,又给他作了个揖:“晚生惭愧。”乃坐下来问道,“您老不是应该很忙么?怎么有空来?”

    戴宪道:“下官想问问那个丫鬟是怎么回事。”

    贾琮微微一笑,从怀内取出块牌子来递给他。戴宪接过来一瞧,大惊:上头刻着“锦衣卫”三个字。贾琮道:“我还有圣旨,等把这个茴香教导好了再给你看。”

    戴宪心中忐忑,半晌才问:“贾先生究竟是谁的人。”

    贾琮眨了眨眼:“管他谁的人。横竖天高皇帝远,福建和台湾是连着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又举起一只手来在头顶比划了一下。戴宪顿时明白过来了:一手遮天。这厮只怕是连燕王带小圣人一并哄了。贾琮望着他微笑,伸出两个手指头转着那锦衣卫的腰牌在石桌上磨圈儿,“既然是……”他下巴朝北方挑了挑,“两家合伙,”又敲了敲腰牌,“总得在你身边放个人不是?不然,”他使了个眼色,“怎么能安心呢?”

    戴宪看了看他,忍俊不禁仰天大笑,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贾琮只含笑看着他,亲手替他筛了盅茶。好容易戴宪止了笑,拿起茶来饮了一口,又撂下盅子大笑,茶泼了一桌子,指着贾琮说不出话来。贾琮摇摇头,替他新筛了盅茶,并给自己也满上;乃举起茶盅子。戴宪也举起了自己的。二人碰杯,以茶代酒一饮而尽,一言不发。

    又慢慢吃了会子茶贾琮才说:“我本来还愁没有合适的人选,尊夫人就送了这个茴香来。对了,你们福州办事好慢。我昨儿就打发给她办户籍去,何时能办下来?”

    戴宪道:“这个容易,拿我的帖子办去。”乃捋着胡须问道,“却不知锦衣卫给她多大的官当?”

    贾琮道:“不知道,还得给京中送信问去。管他多大呢,横竖甄先生是你幕僚。”

    半晌,戴宪向贾琮伸出了个大拇指:“贾先生这个人挑得真真是好!”

    贾琮含笑道:“晚生不敢居功,这位甄特使乃是尊夫人调理出来的。”戴宪犹如让笑虫钻了心似的,又拍案大笑。

正文 第554章

    话说贾琮对戴宪说要收茴香做锦衣卫、明目张胆搁在他身边。古时候为官之人胆儿再大,对什么天家、大内、锦衣卫之类的词儿难免生理性恐惧,戴宪便没来由的对贾琮生出“一起分过赃”的同道感来。贾琮思忖片刻,开口道:“戴大人也知道,我与红骨记是有瓜葛的,联手多年了。”

    戴宪早清楚台湾府和红骨记牵扯不清,又当了多年官商,略一思忖便点头道:“贾先生多年以来不吝奔波,谏言各家王爷买火器出兵海外。红骨记本来只是个小铺子,这会子纵说他们为天下第一商也不为过。全仗贾先生之功也。”

    贾琮饮了口茶微笑道:“太平洋深海有种小丑鱼,宿于海葵丛中,可替海葵赶走以海葵为食的别种鱼,而海葵亦可替小丑鱼遮掩拦阻天敌。是为共生。”乃抬目看着戴宪,“犹如共生之物,官与商联手,便可天下无敌。我四处撺掇王爷们打仗,红骨记生意做大,王爷们得了地盘战利品,将士们得了功劳,我得了名声和红骨记的红利,老百姓得了去外洋开荒开矿当财主的机会。这个就便是多赢——各家都赢。一个直径三寸大的盘子,纵然装满了一盘子点心,一个人吃了也未必饱;直径三千寸的盘子装满点心,一屋子人吃都绰绰有余。将盘子做大,大家分的都多,各取所需才好。戴大人,我知道您是有志向有本事的,最担心的就是你想独吞整个福建的生意。”

    戴宪含笑摇了摇头:“贾先生低估下官了,下官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