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5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去吧——我们老爷不是供不起饭,实在是没那么多厨子。”众人轰然而笑。见这位军爷大大方方、当真不像官兵不够人手的模样,内里都相信了。

    苏韬正欲说话,柳小七拉了拉他,低声道:“老爷,您这身衣裳不大合适。”原来,为着热气球减重,苏韬登篮前脱下了盔甲。之前换上盔甲时又脱下了官袍,如今他这模样跟微服私访似的。苏韬一想,委实有损官威,便罢了。

    二人扮作寻常路人往前走。小头目自然得拦下他们。柳小七敬了个军礼:“同志,我们有事要见贾琮同志。”乃从怀中取了个物件出来。小头目拿在手中看了看,也敬了个军礼,放他们过去了。

    到了城门楼上,只见杨国泰、贾琮等人正笑呵呵的往下张望——匪兵暂退了。苏韬忙问李国培派来的先行官是哪位。众人抚掌大笑。杨国泰指着真明和齐将军道:“便是他们二位!”苏韬一愣。

    齐将军抱拳道:“杨将军好计,末将心服口服。”

    合着根本没有什么李国培的援兵,不过是齐将军领着二千五百押粮兵早早从北城门出去,藏匿在城外。杨国泰想着,敌众我寡,最怕四面围城。幸而得了李桃示警,得知敌方有意行刺苏韬,甚至匪兵攻城都保不齐是个幌子。他遂推断,对手起先不会围城,只从西面猛攻以诱苏韬亲临城门。且他们乃绿林中人,少不得有许多武艺高强之辈,必欲仰仗其武艺翻入城墙内开城门。

    遂起先留着真明在城门楼上,待那五个道士死后再烦劳他老人家绕个远道翻出城墙去找齐将军会和。杨国泰以火炮和火攻压住匪兵士气,待他们陷入火海、烧到人心崩塌,便发烟花信号出去。仗着真明的武艺开路,齐将军与那二千五百押粮兵扮作援军杀开敌阵闯入。匪首徐启已死,如今他们不过是听说南昌府没有兵马、为着进城大肆劫掠才不顾死活来攻城。谁知先是吃了火器的亏,又挨了火攻,再听说有李国培大军将至,人心必散。

    苏韬捋了捋胡须点头道:“果然兵不厌诈,下官受教。”乃又问,“既是只得这么三千多人,为何不收下富户们送来的壮丁?”

    贾琮道:“那些人当中必有通敌的。这么大一个城市,咱们关上城门只能拦住麻瓜,拦不住擅飞檐走壁的绿林人,也拦不住信鸽。如今消息从城内散播出去,通敌之人少不得传信城外。”

    杨国泰笑道:“贾先生这是对城内唱了出空城计。”

    贾琮拱手:“在下不过小巧尔。比不得杨将军这出树上开花,果然好计!”二人互相吹捧了半日。

正文 701。第七百零一章

    苏韬见匪兵暂退; 便说欲去探望兵卒。贾琮忙笑道:“这个点儿您老跑去看兵卒; 还让不让人吃饭了?不若弄点子好菜来,再许些赏钱。大家累了一日也辛苦。”一面给苏韬使眼色。

    苏韬虽不明其意; 也满口答应着。柳小七便说:“四个城门都关了; 百姓也不大敢出门,想必酒楼饭馆都白白预备了许多饭菜。大人,咱们去买些来?知府大人亲替兵卒买菜传出去也是一桩佳话。”

    贾琮忙说:“好的紧!日后可以编排出戏来,就叫城门送菜!”苏韬本想说“这算什么佳话”; 听他二人一唱一和的; 恐怕别有缘故; 只得暂且压下。

    贾琮遂命柳小七陪着买菜去,自己亲送他二人下了城门楼。到了楼下方低声埋怨道:“我的亲师兄啊!您老看望兵卒做什么?这些都是齐将军的兵; 又不是你的。若非上回雇他们运米给了一千五的银子; 管保早早逃跑了。人家是看在你出手大方的份上才帮你卖命。你还想拉拢他的军心不成?”

    苏韬忙说:“我哪有此意!”

    “我知道你没有,齐将军不知道。你没留意方才他的眼神么?”苏韬怔了怔; 他当真没留意。贾琮撇嘴,“人家也不是南昌府的府兵,这些百姓不与他们相干。横竖咱们是雇主; 只管给钱就好。”

    苏韬以为自己错过了齐将军的什么神情,只得作罢,叹道:“他们也是朝廷兵卒。”

    “得,又做白日梦了。”贾琮无奈道; “日后您老好生抓抓义务教育学堂; 让二十年后的兵卒能懂事点吧。”乃与柳小七对了个眼神; 柳小七劝着苏韬走了。贾琮松了口气:方才齐将军神色如常,不过是打个谎儿哄苏韬罢了,恐有刺客。

    他二人路过方才那个小头目,柳小七同人家打了个招呼,小头目点点头。这会子依然有新的富户过来送护院,小头目又说了一回“李将军援兵将至,已有先行营进城。”柳小七扶着苏韬与一个中年汉子擦肩而过。汉子腿脚有些跛,身后跟了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年轻人眼神跟着苏韬转了半日。这汉子朝小头目抱拳道:“军爷,我乃杨国泰将军故人,姓杜,求见杨将军。”小头目忙打发了个人送信去。年轻人一直盯着苏韬,见他与柳小七都毫无反应,眉间惑然。

    不多时,杨国泰下了楼,亲来相迎。姓杜的本面膛黝黑,见了杨国泰便成了黑红色,愧然抱拳:“老哥哥,我对不住你。”

    杨国泰也抱拳还礼,思忖片刻:“此地并非讲话之所。”乃领着他走到僻静之处问道,“怎么回事?”

    姓杜的苦笑:“我说是空口白牙让人哄偏了你信么?”

    原来此人名叫杜民安,少年时与杨国泰一道被史湘云之父于乱军中捡到,名字都是一道取的。史大将军死后,此人依然在军中效力。后遭排挤陷害、坠马受伤跛了脚,退入市井,与寻常老卒一般无二。多年后与杨国泰重逢,杨已是绿林枭贼了。见杜民安过得艰苦,慷慨解囊接济。其子崇拜杨国泰,死活非要拜他为师,宁可作贼。杨国泰本来不肯,谁知他出去做了桩买卖后回去看杜家,杜民安已入了“古老爷”的伙、全家拖下水了。杜民安想着,横竖已入了贼道,让孩子学点武艺总不错。托杨国泰道:“我已废了,不然我自己教他。”杨国泰立明其意,遂收下其子为徒。

    后上头派杨国泰到江西来照看长丰楼,杜家全家跟着搬过来。杨国泰化名杨土根混迹市井,时常也出去做个差事;杜家就住在他隔壁。杨国泰独一个人过,也没个家眷,杜妻偶尔帮着他缝缝补补。数年前,杨国泰受命藏入知府衙门做了门子。他深知自己那个东家不是什么好人,无端让自己凑到知府老爷跟前去也必然没什么好事。倘若日后生了什么不测,自己随手一丢便是弃卒。他遂特意与杜家少了往来,背着人依然指点杜民安之子武艺。

    前些日子,杜民安受命出去做事,家中只余了他们娘儿俩。就在贾琮等人到南昌府的当日晚上,有贼人偷入杜家险些强。暴了杜妻。其子因外头有事可巧不在家,回来一瞧母亲遭辱,大怒。乃问贼人什么模样。杜妻回想一番,那人虽蒙了面,体态颇似杨国泰。母子俩在屋中细细寻查,寻到了一颗纽子。杜妻立时认出来了。新年时她替杨国泰杜民安哥俩做了两身一模一样的衣裳,这纽子便是那上头的,而杜民安的那件他穿在身上去外地办事去了。那小子立时想去寻杨国泰质问,他母亲死活拦下。杜妻恐怕孩子不是师父的对手,让他等杜民安回来再说。小子口里答应,心中另有盘算。

    再便是那小子揣着淬了毒的飞镖跑去府衙门口闹事、让真明拿下。孩子从小长大一哭一笑历历在目,杨国泰伤心不已。他本是个门子,审问罪犯的事并不归他管,且满心以为那小子受东家之命来害他,遂根本没去牢房看过,师徒俩也没再见过。

    直至昨儿杜民安回来,问过妻子街坊上司,方知此事。杜民安与杨国泰数十年交情,深知其秉性,立时明白儿子被人挑拨了——他自己衣裳上丢了颗纽子。上头又告诉他杨国泰叛了东家投靠新任知府,杜民安遂猜是东家欲借儿子的身份攻杨国泰一个措手不及、好杀他灭口,如今事情不成也不想法子救他儿子。杜民安内里不知什么滋味。

    今日匪兵攻城,听说有个在北疆打过仗的杨将军在城西门领兵抗敌。旁人不知道,杜民安岂能不知?又忧心土匪打进来扰了家眷、又担心儿子在牢狱不知如何、又不好意思来找杨国泰。正愁得五神烦躁,有人来寻他了。便是这会子带在身边的那年轻人。

    此人姓李,正是这趟与杜民安一道出去做差事的,旁人都唤做李二郎。李二郎虽不大说话,却心思透亮。他劝杜民安道:“苏知府使出雷霆手段,东家节节败退,我瞧着是没指望了。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杨土根在西门迎敌。你与他乃旧年旧识,不若趁机前去相助。一则解了你们兄弟的误会,二则投靠苏知府,日后也好得个前程,总比当一辈子贼盗强些。至于咱们从前犯的那些案子……杨国泰行刺老皇帝都能无事,咱们那点子算什么。大不了日后将功折罪便是。”杜民安本为朝廷将领,无奈做贼。听说杨国泰投靠知府,心中也暗暗起了念头。听他这么一说,立时答应。他二人遂来城门寻杨国泰。

    杨国泰闻听长叹道:“原来是这么个原委。也是我的不是。我只管自己不痛快,也没去问问孩子缘故。”

    乃引着他们来见真明贾琮等人,又悄悄拉着贾琮解释他与徒弟误会的经过。贾琮拿眼睛溜一眼杨国泰,杨国泰也回溜一眼。贾琮便向杜民安说:“我不敢保证你们过去那些事就能彻底一笔勾销,横竖将功折罪是没问题的。”

    杜民安抱拳道:“多谢贾大人。”

    贾琮笑道:“我身上还没有官职呢,当不得‘大人’二字。”

    便听那李二郎道:“苏知府素有清名,怎么没来守城?莫非也是个临阵脱逃的懦夫?”

    贾琮忙说:“可莫说这话,万一传到他耳朵里去又得闹着过来。”乃叉手道,“他一个文官杵在这儿干嘛?派兵不会派兵、列阵不会列阵,我们费了多大力气才哄走的。文武不同途,偏他的官衔最大。他若犯个迷糊,外行管内行怎么办?这满城的百姓并上万袍泽不都得遭殃?”

    李二郎眼神一跳:“咱们城中有上万兵卒么?”

    贾琮道:“我们台湾府的加上齐将军的就已上万了,如今又添上方才来报信的。连那些老弱病残的府兵一道算上都快一万五了。”他啪的击掌,兴冲冲道,“杨将军,今日匪兵伤亡惨重,士气低落且疲倦。咱们晚上要不要去劫营?”

    杨国泰思忖片刻,抬目看真明。真明道:“我不过是是道士,哪里知道行军打仗这些事。”

    又看齐将军。齐将军抱拳道:“全听杨将军调遣。”

    贾琮在旁撺掇:“咱们是守城的,并没那么累,他们攻城的肯定累的半死。又死了袍泽,又挨了火炮,愈发人心惶惶。劫他们个营,管保他们屁滚尿流的逃跑!”

    杨国泰好笑道:“胡说八道。守城如何就不累了?”贾琮撇嘴。杨国泰又想了半日,看看杜民安,“你看呢?”

    杜民安抱拳:“杨大哥,我正有力气没处使呢!我领人去!”

    贾琮眨眨眼,小声道:“顺带弄点子军功。这年头军功难得,不打外洋根本没机会捞。”

    杨国泰目光微动,假意道:“容我再斟酌斟酌。”

    贾琮扭头对着杜民安以口型无声说,有门!乃嘻嘻笑着要走。杨国泰问他做什么去,他道:“横竖有你们这么多能人在,没我什么事儿。我回去看看媳妇……额,回去看看老爷子。”遂走了。

    杨国泰遂决意劫营,取了城门并西郊的地图来研究。问杜民安:“你要多少人?李将军先行营的人都倦了必要歇着,城中尚有三千押粮兵和八千台湾府的特种营兵士。”

    杜民安想想问道:“听闻台湾府富庶,兵士可以一当十,只不知他们肯听我的否。”

    杨国泰道:“无碍,我说了算。”

    杜民安抱拳:“求五千台湾府兵卒。”杨国泰点头应允,与齐将军一道指着地图琢磨起路线来。

    那李二郎并不懂行军打仗,在旁闲坐了半日,忽然想起一事,拉了拉杜民安:“杜大叔,如今你也算是投靠了苏大人……杜大婶还愁着呢。小侄替你回家报个信去?”

    杜民安道:“也好。告诉她误会已除,好生在家中候着。”李二郎抱拳而去。他前脚刚走,真明说下楼溜达一趟,也走了。

    杨国泰等人又商议了会子,有衙役敲锣打鼓来送饭,苏知府请大伙儿吃的。苏韬自己并没过来——他倒是想来,让贾琮柳小七两个拐弯抹角的合力劝住了。饭后李二郎便回来了,说是已给杜大嫂报了信;杜民安谢了他。几个人又商议了许久劫营之事。

    前前后后都妥帖了,杨国泰乃命请台湾府的程将军过来,问他要五千兵马。这程将军年纪不大,脸上跟戴了个面具似的瞧不出喜怒来。听杨国泰说让他们去劫营,立时抱拳领命。再听让他将人给杜民安,断然拒绝。他道:“我的兵旁人领不了。”

    杨国泰绷着脸道:“这是军令。”

    程将军冷冷的道:“我领兵出战,战功可以给旁人。”

    杜民安臊了个大红脸,咳嗽两声:“将军,我多年不曾领兵,还是让程将军去吧。”

    杨国泰大怒,拍案道:“军令如山,不得有违。”程将军置若罔闻。

    一旁的齐将军赶忙上前劝架。好说歹说说了半日,杨国泰稍稍好了些,那程将军依然面如铁板一言不发。杨国泰气得砸碎了案头的茶壶。又闹了许久,杜民安终是拿不到兵权。乃议定今晚五更,程将军率部五千往郊外匪兵驻地劫营。杨国泰本让他四更去劫营,他非说五更才是劫营最佳时机,二人又吵了半日,终究还是程将军自己说了算。

    杨国泰森然瞧着他道:“嘴上的毛还没长齐,你会打仗么?老子在北疆打胡子时你还没出世。”

    程将军淡然道:“多说无益,过不了几个时辰便可见分晓。我并不要战功,谁要谁拿走便是。”

    杨国泰哼道:“你可敢立军令状?”

    “无须。”程将军道,“没本事的人才拿军令状壮胆。”乃拂袖而去。杨国泰气的牙根子痒痒。

    这日晚上杨国泰等人预备在城门楼歇息。因杜民安是有家的,今晚劫营又用不上他,杨国泰便让他回去见见老婆。他都没事,李二郎自然愈发没事,也跟着走了。横竖杨国泰打包票替他们引荐给苏大人便是。

    白天折腾了一整天,大伙儿都累了。这日晚上,守城的兵将囫囵睡了个好觉。城外土匪则一夜未眠,等到天亮也没见劫营的来。

正文 702。第七百零二章

    话说土匪苦等一宿没等到劫营的,天亮之后方察觉消息有误。因众皆疲乏; 匪首无奈命暂且歇息半日。众喽啰才刚入睡不过一个时辰; 便听嘶吼震天、枪声如雨,有一哨人马从背后杀来。城门大开; 城中也杀出一支人马,非但人手火。枪,还拉着火炮。匪兵立时腹背受敌; 许多人尚在梦中便丢了性命。他们本为拼凑而成。几个小匪首见势不好,领着自家喽啰溜之乎也。徐启营中匪兵亦多有四散奔走。大头领想收拢喽啰与官兵对战; 奈何前后两支官兵都有火器; 交战时根本不是打架、而是屠杀。事既至此; 城内的金银美人也顾不上了; 乃溃败而逃。

    城西门外; 只余尸骨累累、血气腥腥、硝烟弥弥。这一仗来得快去得也快,从头到尾只一日功夫。贾琮立在城门楼上往下望; 自觉累的半死,把脑袋搁在媳妇肩膀上:“我算明白什么叫度日如年了。被人家压着打可真难受。”陈瑞锦听着好笑; 翻手揉了下他的后脑。那头杨国泰与前来增援的府兵将领相会; 二人抱拳寒暄。兵士们方才已喊哑了嗓子,依然中气十足唱起“无衣”,天都被他们唱得更亮了些。

    贾琮回身看了看杜民安; 抱拳道:“多谢杜先生。若没有你; 咱们也赢不了这么痛快。只是令郎究竟对敌方忠心到了什么程度还不好说; 我们得审审。”

    杜民安也抱拳:“惟愿苏大人明察。”乃又引憾道; “我不过白看了会子,又不曾下去杀敌,与我何干。”

    贾琮微笑道:“若非你领着李二郎来,今日这一仗匪兵就不会这么疲惫,他们不这么疲惫咱们就赢不了这么痛快。要知道,他们原计划连夜攻城的。”

    杜民安愣了:“贾先生说什么?”

    陈瑞锦在旁道:“李二郎乃是贼人的细作。”杜民安愕然。

    原来,昨日李二郎盯着苏韬瞧时,柳小七已察觉到了。趁杨国泰与杜民安说话之际返回城门楼,告诉了贾琮真明等人此事。至于苏韬听见杜民安说“杨国泰将军”之名毫无反应,盖因杨国泰乃行刺先帝的钦犯,贾琮等人恐怕苏韬对天子忠心过盛、没告诉他真话。便哄骗他说,杨国泰早先是个土匪头目,后金盆洗手改邪归正了。苏韬遂以为杜民安也是个绿林人,不以为意,没给他半个眼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