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5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乃是先头自己亲口说的,不认账她又做不出来,只得应了。遂赶着给秦可卿写了封信,将此事从头细说毫不隐瞒。秦可卿接了信便笑,知道她腹内不高兴,回信道:好办。

    又过了几日,史湘云领着太太奶奶们在城西门外牟尼院施粥,姚氏便带了徐三姑娘同去。到了地方,果然见秦可卿正与史湘云说话儿呢,遂过去相会。秦可卿笑道:“怎么领了个小姑娘出来?”

    姚氏指道:“这是我小姑子,今年十四岁了。”徐三姑娘盈盈上前行礼。

    秦可卿“哦”了一声,上下打量了徐三姑娘几眼,眼角噙笑:“我明白了。好标致的模样儿。今儿倒是来了不少太太。”

    徐三姑娘微微垂头道:“秦东家误会了。小女并非为了那个而来。”

    “啊,不好意思。”秦可卿道,“既如此,我便不打扰你们了。”转身要走。

    徐三姑娘急得好悬跳起来。姚氏忙说:“秦东家等等!”秦可卿转回身来。姚氏道,“今儿我本是领着她来见你的。”

    秦可卿诧然:“见我?我儿子还小呢。”

    姚氏嗔道:“与令郎什么相干?”乃看了徐三姑娘一眼,“我这小姑对做生意有兴趣,想跟秦东家学学。”

    秦可卿眉头一挑:“翰林家的女孩儿想学商贾?”

    徐三姑娘噙泪道:“家道艰难,没有法子。”

    秦可卿立时道:“那你不用学了。”徐三姑娘一愣。秦可卿道,“商贾之术并不容易,不是谁都能学会的。”说着瞧了姚氏一眼,“你们家三奶奶从来弄不明白数字,她这样的下辈子都学不会做买卖。”姚氏背过身子偷偷做了个鬼脸儿。秦可卿接着道,“你是因为家道艰难、迫不得已想学商贾。由此可知:第一,你并非自己喜欢、想做这个,故此你没有兴趣。第二,你以为商贾很容易学。但凡将一件很艰难之事想得很容易,便决做不成。商贾之难不亚于科举。”

    徐三姑娘懵了。她平日在闺中何尝听说过这些?茫然道:“不是说,可可茶但凡得了货源便有钱赚么?”

    秦可卿瞧了她半日,瞧得徐三姑娘浑身不自在。良久,她才道:“可可茶并非但凡得了货源便有钱赚,当中有许多经营之道。再有。纵然当真如此,我为什么要给你?为什么不留着自己赚钱?我欠了你的么?”

    不论在家里、在亲眷府上或是出门会别家小姐,徐三姑娘从来不曾被人如此硬生生的堵住话头,压根不知该如何接。心里一着急,什么都忘了,脱口而出:“秦东家与我三嫂不是朋友?秦东家乃女侠一般人物儿。人都说为朋友可两肋插刀……”她忽然说不下去了,因瞧见秦可卿神色古怪。

    秦可卿长叹一声,扭头看姚氏。姚氏已拿袖子遮了脸:“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不认得你们。”

    秦可卿好笑——这个乃是清华女学学生排演的一出话剧台词,贺小南学了来,想是也学给她瞧了。乃摇摇头道:“人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与你三嫂便是如此,一旦谈钱就做不成朋友了。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委实有,但极少极少。你不能因为一千个人里头有一个为朋友两肋插刀,便误以为其余那九百九十九个都能为朋友两肋插刀。遑论这里头少说有十个会趁势插朋友两刀。如此不谙世事,你决计做不成买卖的,还是回去老老实实念书吧。”见那小姑娘已全然傻了,有些可怜,瞧了姚氏一眼。

    姚氏这才想起自己是人家嫂子,思忖片刻道:“你才十四岁,从没出过后院,不知外头的事也不奇怪。平素你奉承几句好话旁人便答应你的要求,那是因为你的要求极简单。弄点子吃食、作几首诗词、打个结子画幅画儿,皆随手而为、不用本钱,纵然要花也花不了几个。做买卖之事,往来皆是大宗银钱,人家岂能因为几句好话便答应你?那天下人都来说好话,人家买卖还做不做了?没有什么事是容易的。我之前不答应你和太太,一则我知道三爷不会肯的,二则我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

    徐三姑娘面上淌满泪痕,胭脂香粉皆化开了。乃垂着头,口里应道:“谢嫂子教导,我记下了。”手里却将帕子拧得紧紧的。不留神一使力,帕子让她单手绞破了。

    秦可卿在旁冷眼瞧了个正着,又觑了眼姚氏,嘴角微笑。

正文 第797章

    徐三姑娘学商未果; 只黯然了片刻。那头慈善会的人张罗开施粥,她便挽起袖子帮忙去了。秦可卿与姚氏并肩而立,在后头看她如一只小燕子般穿来穿去; 言笑晏晏同各家太太奶奶说话讨巧。姚氏慨然道:“小小年纪,倒放得下颜面。”

    秦可卿微微摇头:“理论起来她也是被逼的,可谁不是被逼的?”

    姚氏道:“我想不了那么些; 横竖小南比她可爱。”

    “小南是孤女,没把自己抬那么高,自然要求也没那么高。”秦可卿道; “你这小姑子一心当自己是翰林小姐,殊不知这时代翰林已算不得什么了。”

    姚氏哼道:“非也; 分明是将自己当作了侍郎家的小姐。她五六岁时老太爷夸奖过她。旁人早忘了,唯有她记得; 还抱怨旁人记不得。”她顿了顿,“岂止是她?老太爷已没了这么些年; 居贤街大老爷和族里也没对我们不住。偏我们府里从上到下个个觉得自家乃是从二品高官眷属。”又过了会子; 姚氏忍不住抱怨道,“哪个翰林家里有我们这般奢靡的!青天白日梦做了这么些年还不醒。”再过片刻; “老太爷那些钱也多有来路不正的。”

    “吏部本是肥水衙门。刚直之徒,十几年前京城大乱后都辞官了。”秦可卿道; “你们老太爷将阖府的胃口养得太刁。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再者……”她迟疑片刻。姚氏扭头瞧着她。秦可卿便接着道,“他也是清白士子出身。虽说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心里少不得矛盾后悔。然他也知道,世间本来如此。故此好生教导你们那位居贤街大老爷; 让他接着为官护住阖族;又将你公公教导得清清白白。两个儿子,犹如两个他自己。”

    姚氏微怔片刻,苦笑道:“若如此,便是生生坑了老爷,顺带将我们三爷也一并坑了。”

    秦可卿叹道:“男人方正不阿、文章锦绣虽于朝廷有用,于家里却无用。”她移目一看,徐三姑娘正与史湘云相谈甚欢,道,“她日后若不走歪路,能成个人才。”姚氏不置可否。秦可卿微笑看了看她,也撂开徐家之事、说起博物馆的公务来。

    这一趟,徐三姑娘十分欢喜。回府时,坐在马车里神游天外,脑中一个个回想太太奶奶都是什么身份模样、同自己说了什么话、夸赞了什么词儿。姚氏只坐着闭目养神。

    马车颠簸了下,将二人都惊醒。徐三姑娘嗔道:“三嫂子只管同秦东家说话儿,也不来教导我。”

    姚氏淡然一笑:“我本不大认得人,也不爱同陌生人说话。今儿你……”她迟疑片刻,将原先的词儿咽了下去,“自己玩得倒也开心。”

    徐三姑娘得意道:“宝二奶奶说我机灵懂事。”

    姚氏点头:“史会长素来有眼光。”再迟疑会子,依然没说什么。

    徐三姑娘奇道:“三嫂子与秦东家说什么呢?说了那么许久。那些来领粥的贫苦人家好可怜见的,说太太奶奶是们观音娘娘派下来的,你们都不过去瞧一眼。”

    姚氏微笑,悠悠的道:“施粥之事有史会长掌管,我们不过是来凑热闹的,过不过去无碍。我与秦……东家有许多事说。梵文、历法、天象。今春雨水不少,春夏相交之际不知江河可会有洪涝。这些话别的太太奶奶皆不喜欢。”

    徐三姑娘诧然瞧着她:“你们竟说这个?与你们何干?”

    姚氏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这些与世人皆有关。我们不过是世人当中两个罢了。”

    “三嫂子当真古怪。”徐三姑娘道,“没见过后宅女子琢磨这些的。”姚氏淡然一笑,接着闭目养神。徐三姑娘本想提起今日见闻,倒是说不成了。

    一路回到徐府,二人从马车上下来,丫鬟各自扶住主子便要分道扬镳。姚氏看小姑子眼角眉梢皆是欢喜,终是说了出口:“三妹妹,那些太太奶奶夸赞你之言都是真心的,然也仅此而已。”徐三姑娘一愣。姚氏接着道,“夸完了便罢了,你们依然各过各的日子。她们不会因为今儿见了你机灵懂事,明儿便邀你去看戏赏花。”她张了张嘴,最末几句终究留在肚子里。

    徐三姑娘立时笑道:“三嫂子多虑了。我何尝想了那么些?不过是长了见识罢了。”

    姚氏点头:“那就好。”乃转身而去。徐三姑娘在后头立着瞧了她半日。

    丫鬟见已拐过了弯子,忍不住问道:“奶奶方才可是有话没说完?”

    姚氏叹道:“我想提醒她,今日之事与她日后的婚事分毫不相干。她再讨太太奶奶喜欢,也得不来她想要的女婿。只是她必听不进去的,便没说。”

    丫鬟道:“三姑娘今儿活泼的很,太太奶奶都喜欢她呢。万一有人瞧上她、想让她做儿媳妇弟媳妇呢?”

    “可能有。只是那般人家定然不是她想嫁的。纵今日她没过去,一般儿也是他们来提亲。原本不会来提亲的依然不会来。”姚氏道,“她这样的女孩儿别家不是没有,算不得极出挑。人家看过了也就看过了,议亲时还是得瞧她老子哥哥。老爷不过是个翰林,咱们府上又给不起什么好嫁妆,上等人家岂能要她?”乃叹道,“小孩子家家没经历,人家给她个棒槌、她就当作针。”

    丫鬟哼道:“我瞧三姑娘对咱们没安什么好心,奶奶何苦来提醒她?说不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说几句倒没什么。只是她闭着耳朵,何苦来费那个力气?”姚氏道,“不让她撞结结实实几堵南墙,说破天去都没用。”遂一径回院子去了。

    徐家三爷徐慈平素皆在外书房埋头苦读,有两个通房丫头在外头服侍,偶尔也回自家院中瞧瞧。府里后院闹得天翻地覆,徐慈半分不知。这日回院子来探望两个儿子,先到了老大那儿。姚氏的丫鬟满心不痛快,姚氏只抱着儿子道:“随他先去哪儿。他这会子来我没空搭理他、过会子来我依然没空搭理他。”丫鬟急得连连跌足。

    足有小半个时辰,徐慈可算过来了。可巧孩子尿了,姚氏与乳母丫鬟忙着给孩子换尿布,头也每回道:“三爷等等,就好了。”

    徐慈瞧她们忙做一堆甚是好笑,在旁道:“人越多手越杂。换个尿布用得着这么多人么?方才红绡也给老大换尿布,只她自己一个人动手,须臾功夫便好了。”

    姚氏手里不停,口里道:“这小子皮实劲儿大,不若那位懂事,一个人按都按他不住。”哄哄的闹了半日才好,姚氏取帕子擦汗,回头望着徐慈笑道,“烦劳三爷久候了。”

    乳母赶忙抱着小爷出去,其余丫鬟婆子也鱼贯而出,屋中眨眼只剩下两个人。徐慈乃试探道:“红绡说,前些日子她得罪了奶奶,我替她给奶奶陪个不是。”说着,站起来作了个揖。

    姚氏知道那位消停不了,哂笑道:“她何尝得罪我了?她得罪的是太太。三爷别怪我,我可不敢去触太太霉头帮她讨情。大嫂子好悬让休回娘家了呢。”

    徐慈愣了:“得罪了太太?她与太太什么相干,纵然想得罪也够不着啊。”

    姚氏扭头望窗户:“三爷不知道便罢了。横竖那事儿已过去,太太也已处置完了,过些日子渐渐就淡了。”

    徐慈道:“这里头怕是有误会。她说是得罪了你,太太为了替你出气,命她禁足不得出院子五年,还降做了二等丫鬟。三奶奶……”

    不待他说完,姚氏回过头来:“三爷,当真不是我、是太太。太太替她自己出气。三爷不如听听是怎么回事?”

    徐慈面露踌躇。姚氏顿时心冷如冰。他显见并不想知道。那位姓段的二等丫头虽没告诉她自己做了什么,大概也暗示出委实犯的是大错。徐慈若不知道、还能打马虎眼儿混过去,若知道了……他本方正之人,纵然不再欺哄自己、也断乎不能托姚氏替那二等丫头求情了。

    姚氏轻轻挑眉,道:“我有个朋友,乃是齐国府的六姑奶奶。”徐慈才刚扶着案头想站起来,听见“齐国府”三个字又坐了回去,伸手去取茶盏子。姚氏叹道,“她是个命苦的。嫁的人家乃最先那位世子妃的娘家兄弟,前两年得病没了。三爷也知道,齐国府早已败落,她日子过得艰难。陈姐姐有一手极好的手艺,做的点心在京中女眷里头排得上号。遂教导了几个媳妇子,在外头开了家点心铺子。”

    徐慈听得云里雾里:“齐国府的姑奶奶开点心铺子,与红绡何干?”

    姚氏吃了口茶:“开张那日,陈姐姐邀我过去捧个场、尝尝她们铺子的点心。我才刚吃了两块,还没来得及评论呢!忽听外头一阵大乱……”她遂趁势引出当日之乱。

    徐慈因心下好奇,也没拦阻。听罢瞠目结舌:“是太太?!”

    姚氏重重一叹:“若只有太太也罢了,偏那日好巧不巧的,摄政王也在。”

    “什么!”徐慈拍案而立,“摄政王怎么会在!”

    “听说摄政王嘴馋,满京城的点心铺子他都吃过。”姚氏忙说,“他只是扫兴罢了,身份暴露立时就走,并不知道太太是谁我是谁。”

    徐慈松了口气:“那还罢了。横竖他这辈子再见不着你们二人。”

    “只是太太颜面无光,回来狠狠查了一回。”姚氏似笑非笑瞧着他,“然后便责罚了大嫂子和段姨娘,连太太身边的杜鹃姑娘和刘妈妈一道罚了。说是段姨娘答应让杜鹃给三爷做通房,大嫂子答应让大爷收了刘妈妈的外孙女。”言尽于此,她闭了嘴。

    徐慈犹如中了定身术似的,非但身子一动不动、连神色也半分不变。姚氏低眉顺眼的在旁吃茶。良久,徐慈心虚道:“她们……只怕是……让人哄骗了罢。”言罢偷偷觑了姚氏一眼。

    姚氏闲闲的道:“显见是让人哄骗了。那又如何,还不是惹恼了太太。太太内里怨气不撒出来,万一憋出病呢?若非大爷求情,大嫂子这会子已得了休书——犯的是不顺婆母之条。”

    徐慈苦笑。红绡与大嫂子显见不止犯了这条,偏这个女人别的一字不提,单拿太太来说事。内里不由得暗叹: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真真不错。半晌,实在想不出法子应对,只得暂撇开此事。“这院子终究是你做主。我听说,红绡那边的用度减了许多。她虽是个二等丫鬟,好歹养着老大。她方才说,为着老大好,她愿意将老大交与你……”

    姚氏好悬跳起来:“万万不可!”徐慈一愣。姚氏急道,“三爷方才也瞧见了,你儿子实在不好养,我日夜围着他转都转不过来,哪里还顾得上别的?不是妾身躲懒,是真真分不出神来。既是红绡觉得艰难,要不然这样可好?三爷不是少了个姨娘?你看芳草芳春哪个稳妥些?她们都是三爷屋里人,可升一个做姨娘,将大哥儿交给她养着。”

    徐慈想了想:“倒是个法子。你看谁合适?”

    姚氏道:“这一两年都是她们在外头服侍三爷,我竟没见过几面,不大知道她们的性情脾气。还是大爷与她们自己商议吧。”她思忖片刻,“也当问问红绡自己的意思。总归是她的儿子。”

    徐慈点头:“言之有理,我待会儿便同她商议去。”

    姚氏最了解这男人不过,后院手段半分不知。见他神色郑重,知道他将这些悉数当了真,腹内憋笑险些憋出伤来,赶忙道:“此事要紧。三爷日夜忙着读书备考,时间有限,莫让闲事耽搁太久,快些去吧。”

    徐慈站了起来:“也罢,我去那边问问她。”

    “也问问芳草芳春。”姚氏坐在椅子上不动,含笑道。那两位愿意放过服侍爷们的机会当奶妈子才怪呢。

    徐慈大步走了。丫鬟们进来一瞧,她们奶奶脑袋埋在引枕下头、身子一抽一抽的,吓坏了:“奶奶!”“奶奶这是怎么了!”上来便掀翻了引枕。却见姚氏双手压着肚子,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好悬笑背过气去。

正文 第798章

    将徐慈打发走了; 姚氏心情大好,哼着小曲儿哄儿子睡觉。不一会子,有报信的小丫鬟回来悄悄道:“三爷上那个二等丫鬟屋里去了。”众人面面相觑了半日; 都不敢同姚氏说话。

    姚氏心下好笑,回头向她们道:“是我让三爷过去的。”

    丫鬟忙问:“那爷还回来么?”

    姚氏拿起儿子的小爪子凑上前亲了一下,道:“人家还有件事没说呢; 九成会回来。”丫鬟们强笑着说了两句好话,总觉得她们奶奶哪里不对,遂不敢再说了。

    果不出姚氏所料。不足半个时辰; 徐慈回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