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6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詹鲲也道:“这是内部问题,情报系统的也该理理了。”

    冯紫英点头:“明儿我去詹老大人衙门商议。先给韩奇发电报去。”遂拉开门走了出去。

    到了晚上,韩奇回电:他试探过晋王,观其脸色委实曾替人买火器。然绝非匪盗。又说三个月前陈王曾遣人来见晋王,说有极要紧的族中之事,只可禀告晋王一人得知。人家都说了“族中事物”,韩奇不便打听。冯紫英想了半日,实在想不出依着陈王那性子怎么会出头弄幺蛾子,还得罪燕国。贾琮得知磨牙:“搞恐怖袭击、让军人杀百姓,是族中之事?他亲爹都不敢这么说。”

    如今数条线索指向陈王,吴小溪次日起身赶往陈州。到了那儿一查,一千支火。枪都是上好的,全无打不出子弹之事。陈王派了位姓李的将军来交涉。他道:“试过多回,打不出子弹千真万确。原本还有二十来支从来都是好的,前几日取出来训练,又打不出来了。”

    吴小溪眼神微动:天津船厂的劫匪数目可巧是二十余人。她思忖良久道:“此事蹊跷。李将军,东西就摆着。我们检查一回实实在在是没问题,偏你们使着委实不好。我相信李将军不会闲着没事做寻我投诉。您看这样可好。这批流星六号我们全部收回,退还原厂去,再重出一批新的给你们。前头那批子弹就当我们给陈王陪不是、送你们了。新的这批我们打九折算价钱,这就给你们。李将军以为如何?”

    那李将军思忖半日道:“此事末将做不了主,得回去请教王爷。”

    吴小溪含笑道:“这个自然。”

    李将军立时往陈王府回禀此事。末了道:“王爷,红骨记咱们也不好得罪。举国的火。枪都在他们手里。”

    陈王点点头:“这般处置也算有诚意了。子弹也不少钱呢。”遂答应了。

    一时处置完公务,陈王吃了些点心,站起来活动活动筋骨,命人取套百姓的衣裳来换了,从王府后花园那小门出去了。寻常百姓自然不认得王爷,没人留意他。出城门直奔城郊慈福寺。此庙乃是陈王替他母亲慧太妃所建,无事时他常过来求个清静。

    主持和尚赶出来相迎,陪着说了会子话。陈王问道:“鉴如师父呢?”

    主持和尚道:“在瞻斗园呢。”

    陈王道:“你不用陪着,孤王自去。”主持和尚诵了声佛,仿佛有话说。迟疑片刻,终于没开口。

    陈王领着几个护卫快步走到后头的瞻斗园,只见一个黑胖和尚正坐假山下的石桌前同人下象棋。对面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与这和尚一般黑。陈王走近前去,那年轻人嚷嚷道:“您老也太欺负人了!不下了!”

    和尚笑道:“你只防着车炮,竟没留意卒子?”

    年轻人嘴角一咧:“我……我忘记卒子过河可以走横的。”乃轻轻打了自己一巴掌,“‘过河的卒子横着走’,这话我小时候听过,只不知是什么意思。方才怎么会忘的?”和尚哈哈大笑。

    陈王已在旁立了半日,暗暗咬牙:此二人从未将自己放在眼里。乃咳嗽一声。和尚站了起来:“王爷来了?”

    陈王道:“红骨记的人今儿过来了。”

    “如何?”

    陈王遂说了一回经过。“大师以为如何?”

    和尚尚未开言,年轻人抢着嚷嚷道:“耽误我们多少要紧事啊!才打九折?不得赔偿我们误工费么?”

    陈王扫了他一眼:“日后你们还得寻他们买子弹,得罪了有什么好处?人家分明能打出子弹来,肯退换、折价已不错了。”

    年轻人嗤道:“有钱难道不赚么?王爷放心多跟他们要点子折扣。商人嘛,有了钱才不会要脸。”

    陈王冷冷的道:“寻他们买火器的多了去了。不稀罕你们那几个银子。”

    和尚看了年轻人一眼。年轻人捂住嘴。和尚道:“既是王爷以为这条件尚可,答应便是。”

    年轻人放开捂嘴的手:“他们换货要多久?会不会耽误我们太长的功夫?”

    陈王思忖道:“少说得个两三个月。吴掌柜必然还得先往其余几国去,将其余那两千五百把也都换了。”

    年轻人嘀咕道:“她是从国外进的海货吧。她不会等海货商把东西拉走再换新的回来,才给我们发货吧。”

    陈王立时道:“他们的仓库在平安州。”

    “好吧好吧,反正我是个小喽啰。”年轻人做了个鬼脸儿。

    和尚道:“既这么着,就依着他们吧。那九折退的钱就当给王爷下头跑腿的兄弟们买点子干粮吧。”陈王点点头。二人又说了些旁的,陈王便回去了。

    陈王刚走,年轻人吐了口气:“大师,是不是后头得闲几个月?咱们上哪儿玩会子去?”

    和尚瞪了他一眼:“玩什么?才弄到那么点子人,不得练练?”

    “还要练?”年轻人道,“练成如今这样就可以了吧。再练不得成正规军了?哪里像匪盗。横竖咱们不跟官兵打。拿起枪打老百姓,那些人都手无寸铁,多容易。”

    和尚怔了怔,半晌,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

    年轻人凑脑袋过去看了他几眼:“大师,那回……你是不是挺庆幸的。”

    和尚垂着眼:“庆幸什么?”

    “庆幸枪坏了。”年轻人道,“哪个烂了心肝脾肺肾的王八孙子出的主意!也不怕断子绝孙。”

    良久,和尚闭目长叹:“燕国国力日盛,委实没有别的法子。”

    年轻人哼了一声,转身往里走,口里道:“横竖你们拿主意,报应也报应不到我头上。”

    和尚轻叹,喃喃道:“报应给贫僧便是。”

正文 第833章

    夕阳西下; 宿鸟归飞。寺庙里敲起晚钟,和尚们该吃斋饭了。有个樵夫从城中卖柴回,大步经过慈福寺外; 扯着嗓子唱起了不知哪儿学来的小曲儿:“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寺中传来“啊啊啊——”的叫喊,像是有人在伸懒腰。便听那人道:“大师; 我就不吃斋了,上城里逛逛去,大约回来得颇晚哈。”

    另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哼道:“年岁轻轻的留点精气!莫让妖精吸干了。”

    那人道:“您老能不能想着人点好?我几日才出去一宿; 又没夜夜出去。再说庙里连点子荤腥都没有,嘴里淡出鸟来了。”

    过了会子; 有个年轻人穿了身极骚的海棠红锦袍,骑了匹黑色高头大马; 大摇大摆从慈福寺山门走了出去。

    陈州从七八年前便不关闭城门了。慈福寺在城郊,这会子天已黄昏; 路上无人。方才唱歌的樵夫靠在路边; 眼看年轻人悠悠信马而来,招手道:“杨小将军; 能换身不丢人的衣裳么?在下不敢让人知道认识你。”

    马上之人便是失踪数月的杨安,哼道:“你懂什么?衣裳越鲜亮粉头越欢喜; 瞧着像冤大头。越欢喜就印象越深。”

    “那你穿身大红的不是更鲜亮。”樵夫满脸嫌弃,“跟新郎官似的。”

    杨安笑问:“敢问阁下是谁?怎么找到这儿来的?”

    “在下柳鹰,神盾局的,跟踪陈王而来。”樵夫从怀中取出块牌子丢给他。

    杨安接过来一看; 喊道:“猎鹰!你就是柳小七?”

    “不错。”柳小七含笑道,“我可不跟你比武,你连我家侄子都打不过。”

    杨安翻看着牌子兴致勃勃:“你是不是跟施黎很熟?他说你本是个老实孩子,十六七岁时让他带坏了,如今坑蒙拐骗偷无所不能。”

    “胡说八道!”柳小七道,“我是开书局的,斯斯文文正正经经的生意人。他才吃喝嫖赌无所不能呢。你别看他在南洋改了些,那都是被逼无奈。早年,京城的粉头没人不认得他。”

    杨安哈哈直笑:“回去我告诉穆大人!”

    这会子天色愈黑,四面无人。柳小七张望片刻指着路边的大石头道:“坐会子说话。”二人遂坐在石头上,柳小七问杨安经过。

    一如众人所猜,杨安委实是从环采阁出去后让鉴如和尚找上的。那和尚哄骗他说有大钱赚。杨安不信,撤身便要走。和尚忽然出手把杨安制住了。杨安非但不怕,反倒欢快喊道:“不算,你偷袭!再比!”和尚遂跟他比了五次,每次都赢。乃问他“服不服”。杨安满脸是笑,“服了!”

    和尚乃带着他到僻静之处,郑重道:“贫僧有件极要紧之事,关乎江山社稷,小将军可愿意相助。”

    杨安怔了怔,指地:“燕国的社稷?我是南洋人。”

    和尚道:“中国的社稷。小将军不也是从本国出去的?那自然是中国人。”

    杨安不以为然道:“中国都分成几十块了。”

    和尚道:“王莽篡汉那阵子比如今乱多了。”

    杨安眨眨眼,想了半日:“好像是啊……”

    “而后不就汉武中兴了么?”和尚诱惑道,“小将军,想不想名垂青史?”

    杨安仿佛被诱惑了,旋即又说:“不对!刘秀那是汉平帝之遗腹子,正经的太子,有龙气护佑。不然,未必是王莽的对手。”

    和尚奇道:“你从哪里听说刘秀乃汉平帝的遗腹子?”

    杨安理直气壮道:“听评话啊!他母亲王太后生下他,让一个什么忠臣藏在食盒里提出去的。”

    和尚哑然失笑:这些说书先生当真能编排。乃顺手推舟道:“如今也不是没有刘秀。”杨安嘴角一歪,瞧着他不言语。和尚低声道,“你可知道,如宫中那位圣人是个替身,真圣人已悄然逃出来了。”

    杨安吓了一跳:“啊?!怎么可能!”

    “千真万确。”和尚叹道,“我朝并非没有忠义之士。见过圣人真容的极少。如今燕王卧病多年,贾琮又不知道圣人长什么模样。”杨安犹自不敢相信,不过已略有动心。和尚再叹,“世多庸碌辈,难得英雄种。小将军如若惜命求安,贫僧也不强求。”

    杨安立时道:“谁惜命求安了!小爷从来不怕死!”

    和尚拍掌:“好!圣人得了小将军,如虎添翼,大事必成!”杨安呆了呆:他还没答应呢!和尚看着他道,“莫非小将军想反悔?”乃面露鄙夷,“也罢。世人多无信,反悔就反悔吧。”

    杨安脱口而出:“谁反悔了!”人家根本没答应好么……

    和尚道:“既是不曾反悔,怎么小将军方才若有所思?”

    杨安辩道:“我在想着,紫禁城戒备森严,圣人怎么逃得出来。不大可能吧。”

    和尚笑道:“原来在想这个,方才是贫僧唐突,错怪了小将军。贫僧给小将军陪个不是。”

    杨安反倒有些不好意思,忙摆手道:“不怪大师,是我走神了。”

    和尚一把拉近杨安,神秘兮兮道:“其实,圣人出宫并不难。早年便能出来的。只是外没有良臣辅佐,出去也无用。再说,那时候燕王不是还在?恐怕逃不出京城去。后来,有位公公在宫外替圣人寻到一位义士,模样身形都与圣人逼似,且甘愿给圣人做替身,方换了圣人出来。”

    杨安睁大了眼:“皇宫这么容易进出?”

    和尚道:“你想知道进出皇宫的法子?”

    杨安点头似鸡啄米:“想!”

    和尚低声道:“地道。”杨安双眼蓦然睁得更大,兴奋不已。和尚道,“如今杨将军已是自己人了。你若想知道,贫僧可以告诉你。”

    “当真?!”杨安眼中冒光,“能告诉我?”

    “附耳过来。”和尚遂悄声将宫中何处有地道口、如何进去、怎么走、出口在何处细述了一回。杨安听罢蠢蠢欲动。和尚哈哈一笑,“听闻小将军有兵部给的什么通行证,能进紫禁城。不如自己试试?”

    杨安想了想,向和尚道:“初次相见,大师竟以如此要紧的机密相告,可知诚挚之极。末将感激肺腑。”

    和尚拍了拍他的肩膀:“年轻人多半好奇。再说,圣人都出来了,那地道已不要紧了。”

    杨安想了想:“嘿嘿我去买几盒点心,送给宫中的公公们尝尝。也算个由头不是?”

    和尚笑道:“虽有点子傻,也行。”

    杨安跳上马去买点心。和尚依然在暗处跟着他,杨安依然扮作不察。借上茅房之机在点心盒子里藏好了随身的匕首火。枪,杨安便往紫禁城而去。他想着,博物馆那些人多有加班的,随便交给谁便好。不想在外头便遇上了贺小南。遂强塞了点心给人家,自己拿着通行证大大方方从东华门进去。他本来武艺高强擅识路,依和尚所言找到了地道入口,钻进去了。那和尚一直跟着他直至其走入地道。

    杨安猜度和尚必要仗着脚程和外头明亮赶去出口,故意慢慢悠悠的走。果不其然,才走出地道口,和尚如一尊菩萨般盘腿坐在跟前。杨安惊道:“大师怎么在这儿!吓了我一跳。”

    和尚念了声佛:“等小将军。不然,你去哪儿找贫僧?”

    杨安一想:“也对啊……”遂扮作已被骗上贼船的模样入伙了。

    多日以后杨安曾问和尚,怎么敢初次相见便告诉他地道那么要紧的事,不怕他去兵部告密么。和尚得意道:“不下重饵,岂能钓到你这条大鱼?你若去告密,在兵部门口便已活不成了。再说,那地道当真没什么用了。”乃长叹一声,“大明宫内相戴权已投了逆贼。”

    杨安既入了伙,住在城北一座小院中。立时得知他们人手极少。除了这鉴如和尚只得一个姓郭的太监,并从山里招募来的二百来号壮丁安置在城外,什么都不会。呆了三日,杨安正琢磨着几个小虾米不值得本将军浪费精神、不如回去吧,那郭太监从外头跑进屋子,惊喜喊道:“找到了!找到了!”

    鉴如忙迎上前:“找到了?!”

    “找到了!”郭太监从怀内掏出一张薄纸递给鉴如,手臂微颤。

    鉴如接过来看了看,大喜:“竟然找到了!天不灭司徒氏江山!”

    杨安忙凑了上去:“找到什么了?你们二位如此高兴。”

    鉴如登时将薄纸藏入怀内,嘿嘿一笑:“此物不可给你瞧。”

    杨安哼道:“我还不稀罕看呢!”

    鉴如笑得合不拢嘴:“有了这个,你就不用抱怨募不到好兵了。”

    “啊?”杨安不想走了。“什么爱物儿这么厉害?”鉴如笑呵呵的不答话。

    当晚三更天,鉴如和尚悄悄出去不知做什么了,直至次日天将亮才回来。这伙人立时变成富豪。杨安登时猜到,那薄纸上必然绘着藏钱财之处。只不知是谁的钱。再说,他还没弄明白这两个人来历。遂继续呆着。既有了钱,招募人手便容易多了。然唯有杨安在得钱之前便入了伙,郭太监和鉴如最看重他。

    而后某日,鉴如忽然说要离京。杨安问他去哪儿,鉴如想了想,叹道:“唯有先去陈国了。”

    不多时,郭太监带了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小院,让众人跪拜,说是圣人。杨安一瞧,圣人满面惊惶,郭太监眼藏戾气,大约不是自愿上的贼船。

    当晚,郭太监与鉴如在隔壁屋子吵架,杨安便凑耳近窗户偷听。郭太监不愿去找陈王,睁着眼垂泪,说他“强夺了王爷的血书,杂家宁死不愿求他。”杨安听他颇为激动,想来鉴如的心思都在他头上、不容易察觉自己,乃屏住呼吸贴耳更近些。便听鉴如道:“陈王所言不无道理。天下这么大,你一个人哪里送得过来?那得耗费多少时日?”

    郭太监道:“我答应了王爷,必亲手送到每位王爷手里。”

    “横竖陈王会派人送到每位王爷手里,且他的人还说得明明白白,是咱们王爷、派你、送信。并未独占功劳。我不是跟着他的人走过两国了?人家并未扯谎占功。”

    “他说我在陈国忽生重病不是扯谎?他的人替我送信,不就变成了他送信?不过是想夺我们王爷的合纵首领名头罢了。我们王爷人都没了,他连这个也争!”郭太监鼻孔里冷哼一声,“不愧是那位的儿子,心思小没眼界。”

    鉴如叹道:“我知道他想抢功劳。偏那阵子你让他困住了不是?”又叹,“说来说去,都是贫僧的不是。贫僧若武艺高强些,便能救公公出来,不必受制于人。”

    郭太监忙说:“岂能怨大师?那些兵卒都有火。枪,大师武艺再高也无能为力。”

    鉴如道:“故此,咱们全然没有法子。王爷是个大度的,九泉之下必能谅解,公公莫再自责。”

    郭太监显见没听进去:“各家王爷的都他送,唯有燕王和小圣人的不肯送。不过是怕被贾琮察觉、折损了他的细作罢了。”乃唾了一声。“市侩小人!当年他老子竟想立他做太子!江山要是落到他手里能耗几年?”

    而后便是郭太监抱怨唾骂陈王、鉴如劝解,闹了半日。郭太监跟个小孩子似的。足足劝了大半宿,郭太监勉强答应先去陈国。又道:“大师且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