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6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巍吩咐道:“悉数带下去,隔远些分开关着。谁先招供谁能减罪,戴罪立功的说不定有赏赐。”众锦衣护院与掌柜老头你溜我一眼我溜你一眼。衙役上来将他们连夏奎一道带了下去。

    秦王问道:“朱大人,为何不好生审他们?”

    朱巍道:“且不论浮云堂东家究竟何人,掌柜的和这些楼上护院必是心腹,不会随意说实话的。不若分开关着。不出三日,管保有大半招供,且搜刮肠肚想些别人不知道的招来。”秦王点头。遂打发人去请陈知府。

    不多时,陈知府来了,秦王的舅舅庾二老爷也跟着他一道。朱巍忙出去相迎,接入大堂。秦王坐在堂上,看三人一同跨入门口。那庾二老爷道:“哪里是凑巧,我特意去找陈大人的。朱大人你可知道,今儿出了一桩大案子。”

    朱巍问道:“是何大案?”

    庾二老爷道:“有恶徒当街行凶,听闻死了许多人。”他得意洋洋晃了晃脑袋,“可巧我一个清客路过,还拍了几张照片,回头弄出来给朱大人瞧瞧。”

    秦王闻言立时道:“合着给尸首拍照的闲汉是二舅舅手下。尸首当由仵作拍照,二舅舅回去好生教导教导你的人。”

    庾二老爷与陈大人俱愣了:“王爷怎么在此!”

    秦王道:“孤王凑巧路过。”庾陈二人互视一眼,不知道这个“凑巧路过”是何意。

    偏这会子,有人进来回到:“方才那群打手里头,有一个说他愿招。”

    秦王大喜:“朱大人好计!”

    朱巍问道:“他愿意招什么?”

    那衙役道:“他说,他并不之知道东家是谁,然他知道平日里都是些什么来赌。他愿意写单子出来,只求老爷替他保密。”

    朱巍道:“这个他只管放心,不论浮云堂最后如何处置,没人知道谁开了口。”

    衙役道:“不是浮云堂,他是说别让他家里的老子娘和亲戚朋友知道。他平日只说自己做正经事去了。他还说,他招供了,可否快些放他回去。他家里并不知道他在大牢呆着呢。”

    朱巍朗声道:“本官都答应他。”乃吩咐一个心腹师爷过去。那师爷含笑走了。朱桐默然盯着陈庾二人,见其皆神色如常略带茫然,微微皱眉。

    朱巍遂向陈大人询问夏奎那案子。陈大人道:“这个夏奎本官记得。十几日前,有人上夜巡组去报案,说死了个粉头。管夜巡的捕头问怎么回事……”他遂描述了抓人审案经过,皆与夏奎所言无异。“因案犯抵死不认,且本官瞧他那模样不像作伪,反倒是那些证人有虚张声势之嫌,便将其暂且收押,容后再查。”

    朱巍一愣。他本以为是陈大人得了人家什么好处,如今看来又不像。乃问道:“大人后来可查出什么没有?”

    陈大人叹道:“不想那个夏奎看着强壮,竟是个病秧子!受不得凉。当晚便死在狱中了。”

    秦王与朱巍齐声喊:“什么?!”

    秦王站了起来打了个冷颤:“陈爱卿,你说夏奎死了?”

    陈大人莫名道:“是啊。”

    秦王声音有些发抖:“当真死了?”

    “这还有假?”

    秦王顿觉一股寒意从脚心直贯天灵盖。朱桐忙说:“王爷莫怕。哪有白日见鬼的。”乃向陈大人道,“大人可曾验过夏奎尸身?”

    陈大人道:“仵作验过了。有何不妥么?”

    “故此,大人并未亲自验尸?”

    “不曾。”陈大人道,“然下官觉得此事蹊跷,重新问了问那些证人并报案之人,查看马车,还把粉头的尸身要过来验尸。”

    朱巍忙问:“粉头是如何死的?”

    “闷死的。”陈大人道,“被人拿枕头被褥之类的物品闷死的。下官想着,夏奎若是想与她长久厮守,闷死她作甚?只是两个当事人皆已身亡,无从查起。”

    朱桐站起来拱手道:“敢问大人,那粉头是谁,尸身可还在?”

    陈大人道:“粉头乃是咸阳百花楼的白兰姑娘。百花楼昨儿来人索要尸身,本官因十分疑虑,不曾答应。”

    朱桐忙一躬到地:“求大人将白兰姑娘的尸身转交我叔父。”

    陈大人皱眉,不悦道:“这是下官的案子。”

    朱桐忙说:“晚生并无不敬之意。我叔父手上也有个案子,与大人这个显见可以合并成一个。此案蹊跷复杂牵扯极广,且……”他略带尴尬道,“晚生的大舅子也在其中。求大人帮个忙。”说着,看了看秦王。

    秦王才刚跟朱桐他们看过一场血腥,又亲旁观了审夏奎。他这会子已明白夏奎不是鬼了,便想着:陈爱卿连夏奎是死是活都不知道,还不定让人哄骗成什么了。不甚可靠。遂说:“既然两个案子合为一个,就让朱大人来查吧。”

    陈大人心中不大痛快,只得应“是。”当即喊人去取那花魁白兰之尸首。乃问道,“不知朱大人手上是个什么案子?”

    朱巍道:“乃是今日下午的一场杀人大案。”他看着庾二老爷,庾二老爷茫然。“凶手已当场擒获、供认不讳。”遂命人将凶犯提来。

    不多时夏奎来了。陈大人登时吓了一跳:“夏奎!”

    夏奎哼了一声,拖拉着铁锁昂首阔步从他身边走过,笔直跪在堂前:“朱大人。”

    朱巍问道:“陈大人,此人可是你认得的那个夏奎?”

    陈大人指着夏奎颤声道:“你你你不是死了么?”

    夏奎咬牙道:“狗官!没能让你称意,大爷还活着!”

    陈大人忙问:“朱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朱桐道:“陈大人手下哪个仵作说夏奎已死的?陈大人该扣他俸禄才是。”

    陈大人立时喊道:“快去叫梁仵作来!”

    秦王低声道:“朱先生,可是陈大人被这个仵作哄骗了?”

    朱桐也低声道:“可能是。也可能有人连陈大人带梁仵作一道哄骗了。”

    满屋子的人多半焦如百爪挠心,唯有庾二老爷茫然而坐、有些无聊。半晌,他咳嗽道,“朱大人,是否该打发人去我方才说的那处看看?”

    朱巍道:“国舅老爷放心,已打发人去了。”他指着夏奎道,“浮云堂那案子便是他做下的。”

    庾二老爷立起眉眼道:“什么浮云堂,我说是的铜铃大街的案子。”

    “国舅老爷可知道浮云堂在哪儿?”

    “我哪儿知道。”

    “浮云堂就在铜铃大街。”朱巍道,“杀人之处便是浮云堂。”

    庾二老爷愣了。半晌干笑道:“合着朱大人已开始查了,嘿嘿。我就说嘛,这么大的事儿朱大人岂能不知。”

    正尴尬着,师爷回来了,手里拿着那锦衣护院所招供的赌客单子。朱巍一瞧:“这不是你的字。”

    师爷道:“这是那护院自己所写。”

    朱巍点头:“倒是写的不错。此人必不是寻常人家子弟,查一查。”师爷答应着。朱巍从头细看了半日,命人交给秦王。

    秦王见单子上除了有名字,还有身份。赌客非富即贵,最上头几个名字便是他的表哥。看完他又给了朱桐。朱桐一眼溜下去,嘴角微微翘起,面上写了四个字:果然如此。秦王巴巴儿瞧着他:“朱先生?”

    朱桐道:“晚生知道浮云堂楼上是做什么交易的了。”

    秦王道:“不是赌博么?”

    朱桐道:“楼下才是赌博。”他挥了挥单子,“这上头,一半是官宦权贵之亲眷子弟,另一半是各地在秦国做生意的商贾家的管事帐房。官员和商贾本人皆不曾露面。最小赌码是一千两银子的赌局,并不是赌博使的,而是行贿。”

    秦王朱巍齐声惊呼:“什么?!”

    朱桐再说一遍:“浮云堂楼上是做权钱交易的。行贿者打发帐房管事从赌桌上把钱输给受贿者的亲戚朋友。”

正文 第895章

    朱桐说浮云堂楼上做的是权钱交易; 秦王大惊!朱巍咳嗽两声:“桐儿,你可有些武断?”

    朱桐道:“咱们方才看到的那家既卖鱼白粗布又卖江宁缂丝的衣料铺子——”他指着一个名字,“帐房先生便是浮云阁二楼的常客。”秦王想起那家的粗布比别国贵了两三倍、朱巍推测其货品是卖与军队的; 便信了七八分,登时面沉似水。

    朱巍又咳嗽两声:“他那铺子离浮云堂最近不过。说不定账房先生好赌,挑最近的赌坊去赌。”

    朱桐道:“一个帐房先生; 又不是东家,薪水能是多少?他竟赌得起最小筹码一千两的赌局?有这个财力自己开铺子做生意不好么?”

    朱巍干脆咳嗽了十几声:“也许他监守自盗、偷账上的钱去赌的。”

    朱桐笑道:“那他因恐被东家发现,必会挑个离铺子远些的赌场。”

    他话音刚落; 有人抢着说:“朱大人别再咳嗽了,我都看不下去了。王爷也不是瞎子也不是傻子。”众人一看; 竟是刘戍不知道何时悄悄溜到后堂偷听,朝秦王挤眉弄眼:小哥你是王爷竟不告诉兄弟; 不够意思啊!

    秦王苦笑道:“孤王已看见了。”

    陈大人与庾二老爷茫然互视了一眼,陈大人问道:“王爷看见了什么?”

    朱桐道:“依晚生看; 陈大人和庾国舅皆不知情。”秦王冷哼了一声。

    陈庾二人大惊:“朱先生此言何意?”

    朱桐道:“庾国舅是个读书人; 听闻性子略迂腐,最好哄骗不过。陈大人不大精细; 下头说死了个犯人,他分明起了疑心竟不曾亲自验尸; 也是极好欺瞒的。”

    陈大人黑了脸:“朱先生既不知详情何必妄言?梁仵作为仵作多年,从不曾出纰漏,本官亲自验尸难道能强似他去?”朱巍赶忙打圆场。大堂登时气氛不和谐。

    过了会子,外头有人进来回说梁仵作来了。众人立时将别的先撂下。只见那梁仵作年过半百、头发花白; 到堂前跪拜。朱巍指着夏奎问道:“梁仵作,你可认得他?”

    梁仵作看了看:“不认得。”

    “你再仔细看看,当真不认得?”

    梁仵作道:“大人放心,老吏眼神好记性也好,委实从不曾见过此人。老吏若见过,他纵变成尸首也认得。”刘戍立在后头扑哧笑了,见他笑了夏奎也笑。

    陈大人冷眼看了会子道:“梁仵作,十几日之前有个囚犯在狱中病故,你可记得?”

    “记得。”梁仵作道,“那人有哮喘之疾,受不得冻。这会子天气冷,牢中更冷,他病发身亡。”

    朱桐抢着问道:“梁仵作可记得他长什么模样?”

    梁仵作道:“老吏亲自去验的尸,记得明白。”

    “烦劳梁仵作将那人的画像画出来。”朱桐想了想,“你可知道他下葬在何处?”

    梁仵作道:“还不曾下葬。”

    朱桐喜道:“还在你们衙门?”

    “在城南门外的义庄。”梁仵作道,“那人没有亲眷来认领尸首,还是老吏亲手填的单子,上社会慈善局去领钱买棺材办丧事,钱还没到呢。”他抱怨道,“自打慈善局换了个局长,做事忒慢!都快半个月了,人还在义庄呢!裹了卷凉席怪可怜的。亏的如今天冷。若是热天尸首早坏了。”

    刘戍奇道:“你们秦国也有社会慈善局么?”他看了朱桐一眼,“这个是鲁国国策。”

    朱桐咳嗽两声:“鲁国是从燕京慈善会抄来的。”刘戍一缩脖子。朱桐乃道,“既然尸身还没下葬,取来照着画像,更好些。”乃吩咐人上义庄去取尸首。

    办事的衙役问道:“尸首叫什么?”

    满屋子老爷王爷都不吭声。梁仵作道:“叫夏奎,十三日前送过去的。”

    衙役又问:“夏奎二字怎么写?”梁仵作遂寻书吏借了纸笔写下“夏奎”二字。

    待衙役拿着名字走了,梁仵作回来依旧跪在堂前。夏奎就跪在他身边,侧起头一眼不错的瞧着他。梁仵作被他瞧得浑身不自在,也瞧了夏奎两眼。夏奎依然不眨眼。偏满堂的大人一齐闭口不言。梁仵作愈发别扭了,低声道:“这位兄台,瞧我作甚。”

    夏奎这才眨了眨眼:“梁仵作!”

    “何事?”

    “梁仵作!”

    梁仵作皱眉:“究竟何事!”

    “梁仵作你害怕么?”

    梁仵作把腰板一拔:“我姓梁的清清白白不曾做违法之事,害怕什么?”

    夏奎道:“青天白日朗朗乾坤活见鬼,你怕么?”刘戍撑不住哈哈笑了起来,夏奎跟着笑。两条大汉中气十足大笑,震得堂中起了回声。梁仵作莫名不已。

    朱巍指着夏奎道:“他才是夏奎。”

    梁仵作愣了:“夏奎?死了的那个?”他看看夏奎,“不对啊!夏奎少说比他矮了一个头,瘦得大约只有这位一半重,模样也相去甚远。”

    朱巍摇摇头:“这位才是真夏奎,得了哮喘病死在牢中的乃是旁人。梁仵作你不曾看见过堂的夏奎,陈大人不曾亲自去看假夏奎的尸首,让人家在眼皮子底下玩了一出狸猫换太子。”

    朱桐道:“不单是狸猫换太子,还有螳螂捕蝉。这里头,恐怕不止一方出了手。”

    秦王道:“孤王都糊涂了。”

    刘戍道:“我也糊涂了!阿桐,怎么回事?”

    朱桐思忖道:“我起初以为陈大人下头的衙役已是把他架空了。再一想不对。若是衙役狱卒与人勾结联手哄骗陈大人,夏奎一个活人跑这事儿不论如何都得告诉陈大人。不然迟早露馅,他们自己可就遮掩不住了。那他们就当另外编排一番瞎话、把自己摘出去才是。除非他们以为夏奎没有逃跑,而是死了。躲在后头下套之人显见将衙役狱卒也一道套进去了。”

    刘戍叉着手道:“却又来!分明逃跑了、并没有死,还是现打晕了四个狱卒、扒了一个狱卒的衣裳穿走的,怎么会以为他死了?狱卒可傻了不成?”

    朱桐又想了半日,忽然站起来道:“走!去陈大人衙门。”

    “啊?”

    “少惊动些人。”朱桐道,“快些。”他看了眼庾二老爷,此人有些惑然无措。“大约来得及。”

    朱桐在鲁国执政多年,说正事时自带威严,众人不由自主听了他所言。遂立时动身走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赶到知府衙门。知府大牢就在衙门内,朱桐命将狱卒悉数喊来,又打发人去找放假或是值夜。刑房一众官吏也都喊了过来。中有一人,一看见夏奎便如见了鬼似的,吓得脸都白了。朱桐只做没看见,让夏奎去认认狱卒。夏奎一个个细辨,竟没有当日欲给他“土布袋”的四个狱卒。等了半日,放假值夜的也来了,依然不是。

    朱桐点点头:“我想到了这种可能。”乃含笑望那变了脸的刑房吏,“这位押司可有话说?”

    刑房吏强笑道:“先生说什么?小吏听不明白。”

    朱桐道:“白日见鬼可有趣么?你可知道太阳就要下山了。”

    那刑房吏身子摇摇晃晃快站不住了。陈大人只冷森森的瞧着他,一言不发。刑房吏“扑通”瘫倒。

    原来,夏奎被抓来那日一大早,有个穿灰袄的男人来此人家中,含笑送了他一盒点心。这刑房吏打开盒子一瞧,里头竟是白花花的两锭大银元宝。那人道:“我东家的相好与人私通,又被奸夫杀死。我东家郁愤难平。虽说杀人偿命律法难容,我东家却不想让他拖到明年秋后再死。听说,今晚是押司值夜。”

    刑房吏看着银子眼睛都直了!半晌才回过神来,为难道:“虽是我值夜,值夜之人并不止我一个。”

    那人道:“今儿大老爷审过之后,奸夫会送去僻静之处单独关着。押司放心,我东家不止有这么两锭银子,该疏通的都疏通了。”

    刑房吏这才放心,大大方方手下银子道:“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些许小事,好商量。”那人遂将东家的安排细说与刑房吏听,二人商议了会子,定下计策来。

    当晚刑房吏特意早了些到班,不许旁人跟着、独自跑到夏奎的牢房外溜了一眼。牢房北边有一片空牢房,僻静无人,夏奎单独关在此处。他提着灯笼从那片出来,值夜的狱卒们个个望着他微笑,刑房吏回笑道:“那边只关了一个犯人,老实的很。我已看过,大伙儿不用过去了。”众人都答应着。

    到了四更天,五个穿狱卒衣裳的人走了进来。两个拿着铁锁,两个抬着一袋子黄土,还有一个高壮汉子扛了一个长布袋子,袋中仿佛装了个人。众狱卒只做没看见。过了一阵子,隐约听见北边有嘶喊声传来,众狱卒当作没听见。许久,两个穿狱卒衣裳之人匆匆走出。随后,又有三个穿狱卒衣裳的出来,当中一个扛着长布袋、两个抬着那袋黄土。众狱卒依然装聋作哑。

    次日清晨,交班的还没来。这刑房吏亲领着人查看牢房,赫然发现关夏奎的牢房里头躺着一具尸首。遂急忙忙将尸首抬出去,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