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6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眉道:“蔡国候是我顶头上司,对秦王忠心不二且能耐极大。不弄掉他,我上不去。”她含笑道,“前儿晚上,崔先生趁我伯父与乐岚他老子争当人质之机向秦王回禀了我的身份,秦王甚是感动。昨日,崔先生又说起联邦干事在春风楼当众劝我进京、他们给礼部的官儿做。王府中还有位老太监花公公颇得秦王信任,也是我们的人,绕着弯子劝了秦王些‘女人保不齐比男人更可用’的话。故此我昨儿大大方方上码头接大伯父去,便是预备恢复丁家小姐的身份。蔡大人那枚金印大约要进我的腰包了。”

    朱桐朱楠哥俩面面相觑了半日。朱楠拍案道:“我猜了许久你们坑死蔡国候的缘故,竟没想到是盯上了他的官位!”

    丁眉道:“曹氏既死、死无对证,风流案不明不白。昨晚我求秦王把这个案子给我查,他答应了。我有许多种法子证明蔡国候无辜,但秦王决计不敢再用他。此人真真是个人才,联邦可以派个人来拐走。”

    朱楠掐手指头算了算,摇头道:“秦王最信任的人,已大略让神盾局包圆了。”

    刘戍在旁瞠目结舌。半晌才说:“我的个乖乖!你们局座还是人么?”众人一笑。他忽想起一件事来。“丁姑娘,你可还记得咱们初次见面那时?你瞧我那眼神好生奇怪,是什么缘故?”

    朱桐忙说:“快解释解释!不说明白,他便怀疑你瞧不上他是个武夫。”刘戍瞪了他一眼兼踢了他一脚。

    “自然不是。”丁眉忙道。偏只说了这么一句,她又半日不言语了。旁人都伸长了脖子等着听呢。只见她站起来朝刘戍行了个万福,含笑道,“当日是奴家失礼了。奴家早早得了消息,知道刘将军是何人。”

    刘戍眨眨眼。“哦。”

    “奴家想起当日劝说我入神盾之人来。”丁眉眼睛璀然亮起,微笑道,“正是丞相刘丰。”

    刘戍没明白。“啊?”当时他自己刚刚被刘丰赶出鲁国。那又怎样?

    丁眉吃了口茶,款款的道:“刘丰是我男朋友。”

    刘戍又呆了会子,“咚”的一头砸在桌案上。旁人亦怔了怔,旋即一齐抚掌而笑。

正文 第919章

    丁眉并未夸大话。不过三四日功夫; 她便将老上司蔡国候与先世子爱姬曹氏撇清了。只是实在解释不清楚曹氏那张写满了“国侯”二字的薛涛笺。秦王思虑再三,果然不敢再用蔡国候,遂将他闲置。

    蔡国候走出牢狱; 妻儿皆来门口相迎。

    蔡妻道:“眉姑娘说,她是侦办此案之人,不便来接老爷; 恐怕惹人疑她徇私。”

    蔡国候道:“早先她胆儿极大。这是让我入狱之事吓着了。”乃叹道,“谨慎些也好。”

    蔡妻拭泪道:“亏的老爷教导出了个好下属。王爷竟那般糊涂!”

    蔡国候苦笑道:“只是不知究竟何故栽的,心中烦闷。”

    蔡公子忙说:“父亲; 出来就好,别的咱们也管不了了。”

    一家子上车回家。蔡公子路上提起他近日认得了个从京中来的朋友极有趣; 得空想到京城去走走、见见世面。起先,因蔡国候身为秦国的细作头子; 十分拘束儿子言行。如今既已无官一身轻,再不必忌讳。他想着;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何况如今这世道变得厉害,遂答应了。蔡公子不禁欢呼。

    丁三老爷极爱颜面。侄女暗中还俗、偷离家庙、在春风楼做粉头的事儿; 丁博章一直不知该如何跟他兄弟说为好。这日,他正坐在衙门里头犯愁; 有个文吏上前唤了数声。

    丁博章回过神来,只见案前已围了数名同僚。“何事?”

    一位下属道:“大人,才刚得了消息,王爷传令; 内卫将军一职改名为内卫指挥使,着内卫中郎将丁眉接任。”丁博章一愣。

    另一位道:“此人与大人同宗,大人可知道他是个什么来历?”

    再一位道:“好端端的把内卫将军改作指挥使是何意?王爷这是想设置锦衣卫么?”

    “内卫与锦衣卫本也是一回事。”众人议论纷纷。

    丁博章脸上忽红忽白忽青,眨眼已变了数种颜色。他自然知道丁眉是谁。论起官位,侄女已与自己平级了。然内卫指挥使这职位显见是秦王心腹,比自己更要紧些。半晌,抬目一瞧,下属们都眼巴巴望着自己,乃咳嗽一声:“天下重名同姓者甚多,见着了再说吧。”挥手让他们散去。众人霎时起疑,暗地里议论纷纷。

    当晚,丁大太太上丁三太太院中说了半日的话,顺带斥责了那二房一顿。丁三太太与二房皆莫名不已。

    五日后,内卫忽然闯入御史台,不由分说抓走了一名御史中丞。那人乃丁博章的老下属,二人平素极亲厚。丁博章拍案喊道:“小毛丫头反了么?”乃怒气冲冲领着几个人直奔内卫衙门。

    才到门口便略吃了一惊。两个大石头狮子旁立着两名兵士,身负火。枪。丁博章迟疑了一瞬,跳下马来直往里走,兵士们倒也不拦着。有个门子迎了出来。丁博章说明身份,门子道:“还请大人稍等片刻,小人前去通报。”门子手中拿着一本夹子,夹子上拴着一支炭笔。他抬手看了眼手上的腕表,小声嘀咕道,“巳时五刻四分,御史大夫丁博章。”一面翻开夹子,拿着炭笔在上头写字。

    丁博章皱眉盯着他手上的腕表看了半日:“你们新指挥使可上任了?”

    “已上任五天了。”门子写好后朝丁博章拱拱手,转身往里走。

    丁博章在后头道:“你写的这个,是她的意思?”

    门子回身恭立:“是。”丁博章有些烦闷,挥挥手打发他快走。门子方去了。

    不多时门子回来道:“丁大人,我们指挥使有请。”丁博章心下升起一股无明业火,还不能发作,只强憋着跟他进去。

    到了里头一瞧,坐在堂前穿正三品官袍的果真是他侄女丁眉。丁眉已站了起来,含笑拱手道:“不想丁大人来得这么快。”

    丁博章冷笑道:“丁指挥使好大的官威。”

    丁眉诧然道:“莫非我们衙门的同僚待丁大人有何失礼之处?”

    门子满面冤屈低声道:“丁大人,小人可是恭谨的很。”

    “不与他相干。”丁博章道,“丁指挥使新官上任,连个由头都没有便闯来御史台抓人?”

    “原来是那事儿。”丁眉道,“今儿行事委实急了些。不急不成啊!恐怕他得到消息跑了。”遂拿起案头摆着的一封信递给丁博章。

    丁博章一瞧,信封上的地址是咸阳一位道士,笔迹便是他那下属。取出信来,里头写的是些鸡零狗碎的日常琐事。丁博章道:“这有什么?”

    丁眉默不作声递给他一份口供。丁博章看罢,心跳如雷。

    那口供是乐岚的。既然曹氏显见有奸夫且不是蔡国候,这个名儿少不得又回到乐岚头上去。丁眉向秦王立下军令状,十五日之内撬开乐岚的嘴。

    三日前,丁眉独自去见乐岚。先看了他半日,乃正色道:“我知道你犯了什么罪,你也知道。我知道你没犯什么罪,你也知道。但你不知道哪样重哪样轻。你以为重的那罪,是可以将功抵过的;你以为轻的那罪,但凡你不洗得干干净净绝无嫌疑,纵然只是个‘可疑’、没有确凿证据,你也一样死无葬身之地。乐大人知道我在说什么吧。”

    乐岚抬了抬眼皮子:“丁大人说什么?”

    丁眉道:“我说,私通蜀国事小、私通王爷小妈事大。”

    乐岚面色无波:“下官听不懂丁大人的话。”

    丁眉微笑道:“你还不知道吧。你的同伙已抛下你走了。救走了曹家伯侄、黄寡妇、百花楼的老鸨子等人,不救你。乐大人,你是弃子。”

    乐岚微微阖目:“下官委实不知道丁大人所言何意。”

    “啊,不对。人家没有弃子。”丁眉道,“你知道一个小丫鬟么?乃是咸阳百花楼花魁白兰身边的,后来跟着白兰逃跑到了长安,藏身于丁博章府内。她本来没有暴露的,只是白兰对她起了疑心。毕大官人这趟撤走人员,把她也带走了。乐大人身在牢狱,委实不知道外头出了何事。这样吧。大人出去逛逛街。”

    乐岚微惊,抬起头来:“丁大人放下官出去?”

    丁眉微笑道:“只是让你逛逛街罢了。自然有人远远缀着你。我给乐大人……嗯……三个时辰应该够了。你走走茶楼酒馆花街柳巷,听听市井闲人都在说什么。前几日有一宗极大的热闹事,这会子正满长安议论呢。不过乐大人不能回府,别处你随意去。”言罢,不待乐岚答复,站起来道,“来人,请乐大人洗漱更衣。”转身而去。

    外头两个狱卒端了水盆进来,一个打开乐岚身上的铁锁,另一个替他洗脸。乐岚只任由旁人服侍,若有所思。洗漱完毕,狱卒捧来一整套衣裳鞋袜,从里到外都是簇新的,只是款式有些俗气。乐岚换上之后立时变成了个土财主。狱卒又递给他一个荷包,里头是二十两散碎的银子。而后打开牢房门恭谨道:“乐老爷,请自便。”乐岚咳嗽一声,负手而出。

    因他入狱的罪名是与曹氏通奸,没过多久这罪名就挪到蔡国候头上去了。故此虽也受了点子小罪,并未捱过大刑。饶是如此,狱中呆着也消磨元气。才刚踏出牢狱大门,迎面便是大片大片的雪花儿落下,狱卒亦送出一把青皮伞来。乐岚撑开伞呆立良久,抬目四顾,五味杂陈。

    狱卒道:“这雪从昨日下半夜开始下的,半分没有停止之意。大人路上留意些。”

    乐岚看了看脚下并无积雪,远远的有穿着橘黄色衣裳之人正在清扫。下雪日务必加派人手清扫干净积雪乃是刘丰在时安排下的。往年乐岚冬日出行不是坐车便是坐轿,每每抱怨刘丰是个俗人,好端端的雪景让他损得干干净净。今儿可算轮到他走路了,脚下穿的还是寻常的棉布鞋子,北风不知怎么钻进去的,冷如刀割,方明白扫雪之益。遂信步走到街口,雇了辆马车往热闹之处而去。

    只在茶楼闲坐片刻,立时听到有人在议论前几日春风楼那事儿了。乐岚点了一壶茶和几样点心,便向伙计打听道:“我前阵子出了远门不在长安,敢问是错过了什么热闹?”

    伙计立时道:“大爷您前阵子不在长安?哎呀呀当真是错过大事了!您等着,我替你取茶去,回来告诉您!”

    便听隔壁座上一个茶客大声道:“那位兄台,你前阵子不在长安?”乐岚点头。那人立时道,“我告诉您我告诉您!热闹大了去了!”他也不客气,端起自己的茶壶茶碗便做到了乐岚对面。

    伙计笑道:“您说、您说!小人取茶去。”笑呵呵走了。

    这茶客便摇头晃脑说了起来,说到兴起处还手舞足蹈。乐岚才听了个开头,一颗心骤沉下去。毕大官人领兵绑架了春风楼的客人却放走粉头,要换出他在狱中的同伙。而乐岚还在狱中。那茶客不大会看人脸色,只管眉飞色舞的说。倒是伙计来送茶水点心时瞧了乐岚半日。乐岚摆摆手,让他放下东西便好。

    待茶客说完,乐岚面上似喜似悲。良久才拱手道:“多谢兄台告诉我。不然,我都不知道旁人在议论什么话。”

    茶客这会子方觉察出他不大对劲:“兄台,有何不妥么?”

    乐岚强笑了下:“实不相瞒。我平素也时常去春风楼。这回若不是去了外地,保不齐也在那楼里让匪徒抓做人质了。”

    这茶客是个粗心的,笑道:“原来是这个缘故。兄台没听明白么?那些客人只被困了个把时辰,便让四位大人和赵王千岁换出来了。”

    乐岚道:“话虽如此,心里头总有些不安生。日后还是不去花街柳巷了。”

    茶客哈哈笑道:“这可是因噎废食不是?还不是自己噎着,是听说旁人噎着。”乃兴致勃勃议论起来。乐岚半走神听着,偶尔与他搭几句话。

    离开茶楼,乐岚又去了别处。各处都在议论这个,且一模一样。

    三个时辰之后,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两个人走到乐岚跟前。乐岚知道是内卫,轻叹一声,结账走了。

    回到牢房,乐岚躺回冰冷的破棉褥子上,心乱如麻。

    次日上午丁眉再来,笑盈盈看着他道:“乐大人可想明白了?我还是那句话。私通蜀国事小、私通王爷小妈事大。天家颜面最要紧不过。”

    乐岚苦笑道:“下官委实不曾私通曹娘娘。”

    “我知道。”丁眉冷冷的道,“是那个姓毕的与她私通。”

    乐岚道:“丁大人既知道,何必来问我?”

    丁眉笑若春风拂面:“因为我没有你私通蜀国的证据。既知道你已投靠蜀国,将错就错让你替你同僚背着这口黑锅不也挺好?正主儿已经逃了,我又抓不到他。乐大人,天气日冷,眼看就要过年了。”

    乐岚怔了半日,忽然道:“赵王为何会来长安?”

    丁眉道:“他委实是来旅行的,可愣是没人肯信,他也无奈的紧。”

    “大过年的他不在赵国来长安,谁肯信呢?”

    “赵国又没他什么事。国事都有大臣呢,他又与赵王妃闹别扭。韦太后想来长安、他做儿子的陪母亲来,说的过去。”

    乐岚哼道:“我不信。”

    丁眉道:“你信不信有什么打紧。你不过是阶下囚。”乐岚一噎。丁眉又道,“说起来,前几日乐老大爷也半夜三更赶到王府,争着要去当人质。”

    乐岚大惊:“什么?!”

    丁眉叹道:“大约是想立个功、好替他儿子脱罪吧。可怜老爷子压根不知道你犯了什么罪。”乐岚不觉捂上额头。丁眉看了他会子,转身走了。

    两个时辰之后,乐岚招供。咸阳那道士乃蜀国给乐岚的最后线人,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去找他。并附上了一份蜀国细作的情报密语。

    丁博章看罢供词,默然无语。丁眉道:“蜀国的情报密语我就不给丁大人看了。”

    丁博章点点头,看着侄女心中百味杂陈。半晌,他问道:“丁指挥使……今年可回家过年?”

    丁眉淡然一笑:“回头我与母亲商议商议。对了,我想接她老人家出来住,大伯不会反对吧。”

    丁博章皱眉:“你父亲不会答应的。”

    “不与他相干。”丁眉道,“他送我冥婚、出家也没问过我答不答应。”

正文 第920章

    浮云堂大案大略有了结果; 秦王喜忧各半。赵王无事一身轻,又预备混在长安过年,便凑到秦。王府拉着秦王闲聊。秦王本是少年; 虽日夜为国事困扰,终究经不住趣闻所诱,撂下满案折子听他说去。崔先生在旁替他看折子。

    正说得兴起时; 有太监回报,新任内卫指挥使丁眉求见,说有要紧事。秦王无奈看了赵王一眼。赵王嘀咕道:“扫兴。”起身避出去了。秦王遂命丁眉进来。

    原来丁眉已撬开乐岚之口; 曹娘娘私通的不是他而是那毕大官人。姓毕的乃蜀国细作,给乐岚行重贿拉拢他。看罢供词; 秦王呆了许久,望着崔先生有些惶然无助。

    崔先生思忖道:“王爷; 去见见乐大人,问问他究竟如何作想。秦国委实没有对不住乐岚之处; 乐老学士委实对秦国忠心不二; 蜀国能给乐大人的秦国都能给。”

    秦王攥着拳头道:“孤怕没法子冷静问出这些来。”

    崔先生道:“那微臣去问他,王爷在旁听着便好。”想了半日; 秦王点点头。

    丁眉遂陪着崔先生去狱中探望乐岚,秦王换上太监的衣裳混在他们身后。

    来到牢房外头往里瞧; 昏暗阴冷,乐岚独坐在旧褥子上发愣。崔先生让丁眉与随从都在外头候着,躬身走进去拱手唤了一声“乐大人。”乐岚一动不动。崔先生径直坐在他对面。良久,乐岚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崔先生来此作甚。”

    崔先生思忖片刻道:“有件事崔某多年来不得其解,欲向乐大人求个明白。求大人与崔某说些真心话。”

    乐岚终于瞧了他一眼,淡淡的道:“崔先生请讲。”

    崔先生又想了许久才道:“崔某乃江苏海安人氏,因来长安投亲、误打误撞做了王爷的授业之师。当年还是高家老太君做的中人,只说是教导一位大户人家的小少爷。我想着,不过是个六七岁的孩子罢了,必然省心。不想……”他苦笑道,“巴巴儿把两三辈子的心都操碎了。”

    乐岚默然半日。“是么。”

    “是。”崔先生道,“我在秦国毫无根基。我那叔父——想必诸位大人也都知道。乃是个老实本分的土财主,除了钱什么也没有。故此,崔某十分清楚自己是谁、是做什么的。早先那几年除了教导王爷读书之外,半分不沾秦国朝政。崔某不明白,乐大人为何看崔某不顺眼。”外头秦王心中一动:莫非这姓乐的曾找过崔先生麻烦不成?孤王半分不知。崔先生暗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