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7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王抬手就是一个耳光:“谁是你父王!”好悬打得司徒巍跌倒在地。

    太后笑招手道:“小四,来。”司徒巍走近她身边。太后拿起锦帛诏书挥了挥,“拿好了。”

    司徒巍大喜,双膝跪倒磕了三响头:“谢祖母。”方双手接过诏书。转身又朝晋王磕三个响头,“谢父王。”

    晋王冷笑道:“孤不是你父王,上东瀛寻你父王去!”

    “正是呢。”太后道,“快些去把你父亲接回来。东瀛那地方遍地蛇虫野兽,他哪里受得了。”

    司徒巍从地上爬起来,微笑道:“二叔么?听说他在东瀛过得不错,就莫要打扰他了。”

    太后一愣:“你说什么?那是你老子!”

    司徒巍笑吟吟道:“父王才是我老子。”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来递给小丫鬟。小丫鬟接了送到太后手里。

    太后瞧了会子:“这是张寻常的安胎药方子。”

    “不错。”司徒巍道,“是安胎的方子,不是晚产的方子。我不是晚产儿,乃足月所生。”太后糊涂了。司徒巍歪歪脑袋,“当年我母妃委实爱慕二叔,遂哄骗祖母说她怀了二叔的骨肉,以为您会将她赐给二叔。您并没核实就信了,急匆匆的……”他看了晋王一眼。“后来您打发人找到大夫,又是威逼又是利诱,命他只说我母妃怀了两个月的胎。大夫一头雾水,因为她怀的委实是两个月的胎。”

    屋内霎时寂然。良久,晋王忽然哈哈大笑。

正文 956。第九百五十六章

    司徒巍说自己委实是晋王之子; 太后惊得动弹不得。良久,握紧了拐杖缓缓的道:“如此说来; 殷氏一直在欺哄我老婆子了?”

    司徒巍微笑道:“您不也一直在利用我们娘儿俩么?扯平了。”

    王太后冷笑一声,喝到:“将那诏书给我取回来。”半晌,没人动弹。王太后狠狠的以杖击地,“没听见么?把诏书给我取回来!”

    那喂毒。药的男人道:“太后娘娘; 对不住,跟我们签约的是四殿下。”

    太后喊道:“钱是我的。”

    男人道:“我们不管四殿下的钱是从哪儿来的。把银票子给我们的是他; 跟我们签订合约的也是他。我们受他的雇佣,故此也听他的派遣。”

    晋王又大笑起来; 指着太后道:“您老白忙活了这么多年,只为扶老二的儿子上位,竟然还是孤王的儿子哈哈哈……”王太后将拐杖朝司徒巍丢过去; 司徒巍闪身躲过。王太后立着喘粗气。

    司徒巍含笑轻声道:“父王; 好赖我是你亲生的; 总比二叔的儿子强些,是吧。”

    晋王止笑道:“孤王立你为世子; 如何?”

    “不干。”司徒巍撇脱道; “能当王爷,谁做世子?”晋王一噎。他接着道,“父王放心,儿子不会弑父弑兄。兄弟们不是我的对手; 我不用费力气去动他们、还惹得自己名声不好。只是大哥得离蔺夫人远些; 不可再去骚扰她。”

    晋王怒道:“他竟为了个女人背叛孤王!那女人本是皇城司的!”

    “我知道。”司徒巍道; “皇城司是晋国的。等我做了晋王,整个皇城司都是我的,送他一个女人不算什么。父王,此事乃是您的不是。”

    “怎么是孤王的不是。”

    “蔺夫人是皇城司的人,大哥是世子。从大哥头一回去骚扰人家,您就该明明白白告诉他此事。或是调此女离开蔺东阳送给大哥,或是让大哥认明形势、备份厚礼去蔺家道歉、只说认错人了是个误会。偏您竟然连如此休戚相关的消息都不肯让大哥知道,又管不住他、纵容他闹了那么久,方闹出如今这局面。”司徒巍正色道,“委实是父王的不是。父王对旁人防备得太过了些,纵是孤家寡人也该有些基本信任才是。”

    晋王哼道:“如此说来,你比孤王还适合做晋国之主?”

    司徒巍大方道:“不错。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养了个好儿子,父王可以安心养老了。”

    晋王拍案:“放肆!你老子还没死呢!”

    司徒巍微笑道:“您已写了退位诏书,太上王。”

    不待晋王发怒,那小丫鬟又插话了:“哎呀你们这些男人,真是不爽利。认个输有那么难么?当王爷当了这么多年,差不多也够本了。四殿下说的对,传位给儿子总强似给侄子。儿子比老子更强不是很好么?王爷,你每三个月要服用一次解药的。”

    晋王怔住了。良久,拍案大笑,笑得泪如泉涌。乃点头道:“好,心肠够狠厉,比你老子强!”乃一抖袍袖,“传你也罢。”

    司徒巍郑重道:“父王放心,我晋国前程不可限量。”

    晋王看了他半日,道:“惟愿你说到做到。”司徒巍一躬到地。

    八月十六日,晋国风云突变。晋王忽然大彻大悟,要遁入空门,并即日传位给四殿下司徒巍。不论世子王后大臣一律不见,领着书库一群太监前往天龙山天龙寺出家为僧。三日后,司徒巍登位为新晋王,并未放出闭门思过中的两位兄弟。封原王后与殷妃同为王太后,原王太后为太王太后。

    先世子自然不服,日夜守在天龙寺讨要说法。司徒巍置之不理。到了八月二十五日,有个小和尚不留神说漏了嘴,说王爷压根不在本寺,数日前便被一群黑衣人从后山带走了。世子呆了半日,喝令手下人抓住这小和尚,闯入寺内。连主持和尚在内,首座、执事等要紧的大和尚悉数云游的云游、挂单的挂单,只剩下一群寻常沙弥战战兢兢留守。先世子思忖片刻,快马下山赶到太原城,直奔蔺府。

    这几日朝野震动,蔺东阳虽满腹狐疑、亦诸事无凭。且才刚即位司徒巍便直接任命了自己门下一个姓郭的属官为丞相,并往满朝安插亲信。蔺东阳等旧臣都觉得他根基不稳过于着急,故此都在观望。本以为自己这兵权必然不保,谁知司徒巍竟半分没动武将。

    忽闻门子来报,先世子领人在外头说有要事求见。蔺东阳他人纵有万般不满,此时也不得不见。却见先世子面如金纸,向蔺东阳含泪作揖:“不想将军还肯见我。”

    蔺东阳知道他这些日子一直在天龙寺,问道:“王爷可有消息?”

    先世子喝令:“带上来!”亲兵推推搡搡的带了个小和尚上来。先世子指着他道,“从实招来,饶你一命!”

    小和尚哭了起来:“不与贫僧相干!贫僧好意告诉你!哇……”

    蔺东阳忙说:“小师父好生说话,莫怕。既不与你相干自然无事。”

    哄了半日,小和尚的抽抽搭搭说了。

    原来,晋王出家后便直言要带发修行,并未剃头。因他带的人多,天龙寺并不大,竟占了大半僧院。僧侣们无奈,只得在佛前打地铺。如此便不免有人抱怨、有人去左近寺庙挂单。自打晋王来了之后,每日都有穿黑衣戴斗笠形色诡异之人悄悄拦住外出化缘的和尚,问他们晋王情形。出家人不打诳语,和尚们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回,有人听到晋王打发几个太监悄悄去市井打听什么“雇佣兵”,还画了几张画像找人。戴斗笠之人大惊。次日晚上,后山冒出许多黑衣夜行人,个个手持火。枪武艺高强,如黑色口袋般将僧院团团围住。晋王及那群太监被他们悄然从后山带走,不知所踪。

    丢了个晋国先主,主持和尚等吓得魂不附体。好在看外头先世子等人毫无察觉,遂假扮做平安无事,悄悄拿各色借口溜走了。

    蔺东阳听罢便知道自己那发小已是凶多吉少。先世子含泪道:“显见父王是落在老四手里了。求将军出兵勤王、铲除奸佞。”

    蔺东阳稍有迟疑。先世子身旁一个幕僚上前打了一躬才要说话,忽听门帘子哗啦一响,信真大步走了进来。却见她迎着蔺东阳沉声道:“将军,人从生至死,没有一步不在樊笼中挣扎,故此少不得遇上两难之境。前行则万仞绝壁、生死未卜,后退则富贵荣华、安乐一生。然大丈夫立于天地间,但求无愧于天地,何惧死生!王爷与将军打小同窗、恩深义重。不论于情于理,将军皆不可袖手旁观。”她轻笑起来,恍若三月阳春。“横竖两个孩子都离家在外。大不了妾身陪着将军同死,黄泉路上有个伴,也算不白来世间一遭。”

    那幕僚抚掌喝彩:“夫人乃真巾帼英雄也!我等须眉自惭形秽。”

    蔺东阳咬牙握拳:“也罢!既是王爷有难,不勤王救驾妄为人臣。”乃命手下人“取我披挂来!”

    幕僚一躬到地:“将军忠肝义胆,气壮乾坤,真英雄也!”

    先世子亦大礼相谢,口中吐出许多词儿来赞扬蔺东阳,目光却悄悄瞧着信真。蔺东阳乃沙场大将,眼睛比旁人亮了许多,看了个正着!偏这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得暂忍了这口气。遂领着先世子等人起身前往大营点兵。

    司徒巍半分不知,只当蔺东阳已在信真劝说下投靠了自己,故此全无防范。官兵围住晋王府,先世子与蔺东阳立在门外口口声声称四殿下囚父夺位、要救回王爷。蔺东阳大声喊道:“各位守兵兄弟皆食晋国兵饷,乃是王爷之恩典!岂能背叛王爷保护那贼子?大伙儿皆受贼子欺哄,并无过错,快快放我等入内勤王!”

    司徒巍登位来的突兀,寻常兵士也不是傻子,岂有不起疑的?兼之蔺东阳乃晋国大将,先世子居储位多年稳如泰山,二人之威信非司徒巍这个无名王子可比,登时信了。门子干脆打开大门,蔺东阳一马当先冲入府中。

    有个太监迎上前喊道:“四殿下和郭丞相在外书房!”

    他二人领兵直奔外书房,只看见那郭丞相满面茫然立在门口。先世子喝道:“小四呢?”

    郭丞相大惊,跌坐于地。蔺东阳也问:“四殿下呢?”

    郭丞相战战兢兢道:“小人不知……方才有个黑衣人撞破窗户冲进了,不由分说抓起他背在背上,说……说……”

    先世子再喝:“说什么?”

    “说他是江夫人的手下,救他一命、欠他的就还清了,日后再莫要去找他们夫人。”郭丞相道,“那人就跟飞一样不见了!”他指着窗户,“喏,被他撞碎了!”

    蔺东阳看了看满地狼藉,道:“这武艺之高世所罕见。”乃问道,“王爷呢?”

    郭丞相哭丧着脸道:“这些事儿四殿下从没跟我说过,皆是吴先生商议的。自打中秋前三日,下人便没见过吴先生了。”

    “吴先生是谁?”

    “吴先生是从东瀛来的,名赐仁。本是个和尚,刚还俗不久,头上戴着假发。”郭丞相比比划划的说起吴先生的模样。

    蔺东阳遂命人去请太原知府闫大人,让他带画师来画吴先生的画像。一时闫知府赶来,将这郭丞相押去了隔壁耳房。又忙着张贴榜文,宣告司徒巍为逆贼,世子恢复身份,司徒巍任命的官员一律拿下大牢。直忙到二更天,众人各自回府歇息。

    世子刚到府门口,门子抢上前说了半日的好话。世子哈哈大笑,赏了他十两银子。门子道:“世子殿下,方才有个小道姑来化缘,非但不要饭食银两,反倒送了件东西来。”他自然没告诉世子那小道姑还给了他五十两银子,比世子还大方。

    世子听见“道姑”二字便心头一震,忙问:“什么东西?”

    门子道:“一本书。”遂从里头取了出来。

    世子就着清油玻璃灯一瞧,是本《南华经》。翻开此经,里头赫然夹了一支干花。世子神色大动。门子在旁小声嘀咕:“这不是我们村头开的野花么?”

    世子一眼便认出这干花来。多年前他与信真交好时,信真曾指着一蓝色小花道:“此花名曰勿忘我,在我国乃是田间野花。外洋有位骑士,为替爱人摘取此花不甚跌落水中。溺亡之前他将花儿抛给河岸上的情人,求她莫要忘了自己。遂得了此名。”不用问,这花儿定是信真托人送来的。

    他乃思忖着:如今小四已成丧家之犬,不足为惧。不论父王是吉是凶,晋国早晚必为自己所有总不会错的。不趁此机会登上王位更待何时?一朝权在手,阿媛就不用留在蔺家替自己当细作了。待救回父王,让他做太上王便是。遂连太子妃、儿女都没见,急召幕僚议事。

    正商议着,闫知府赶来了。他回道:“那姓郭的业已招供。前几日他听到四殿下与一个行色匆匆……”两个幕僚同时咳嗽。闫知府忙改口,“他听到逆贼司徒巍与一个行色匆匆之人说话。那人穿黑衣戴斗笠,看着就不是什么好人。”世子哼了一声。太王太后自打中秋那晚上从崇善寺回来就病了,一个人不见;故此世子并不知道将郝先生引去崇善寺之人乃是太王太后故弄玄虚。闫知府等了片刻,见世子没预备开口,便接着说,“那戴斗笠的说,‘送去东瀛万无一失,王爷绝不会弑父。’”

    众人大惊。半晌,一个幕僚率先道:“逆贼这是欲借刀杀人、将王爷送去东瀛那位主儿身边。那位到东瀛的时日也不短了,且他走时是阖府同去,连护卫也带去了不少。王爷过去,岂非送羊入虎口?”满屋子人面面相觑。

    忽然,另一个幕僚痛心疾首道:“只是东瀛远在海外、万里迢迢。如今道路畅通、车马船皆快。那逆贼显见与绿林草寇江夫人勾搭上了,江夫人手下行事诡秘、擅飞檐走壁。做贼的跑得最快。等咱们的人追到东瀛,王爷必是有死无生了!”乃放声大哭,如丧考妣。

    再一个幕僚立时也哭了起来:“王爷啊,你死的好惨啊……”

正文 957。第九百五十七章

    八月二十六日; 晋国世子诏告臣民晋王已遇害。四殿下司徒巍勾搭绿林女贼江夫人杀父窃位,并发下海捕公文举国通缉。因晋王已尸骨无存,晋国将替他建衣冠冢; 举国发丧。三日后,世子即位成新晋王。殷妃之王太后称号即日废除。待过了晋王七七、衣冠下葬时献祭王陵,以奴隶身份陪葬。

    九月初一夜晚,蔺东阳两口子收到了儿女从路上写回来的书信; 正在灯下议事、欲让蔺伯儒迟些日子再回来。忽有门子来报:“韩奇大人求见; 说有要紧事告知将军和夫人。”二人心下纳罕,这个点儿韩大人跑来作甚?乃命请进来。

    只见韩奇面色悲愤,迎着蔺东阳作揖道:“蔺将军; 我是来辞行的。”

    蔺东阳大惊:“大人要去哪里?”

    韩奇咬牙道:“方才王爷派了个太监来我们家,命小女立时中止在台湾府的学业,回来给他做妃子。”

    蔺东阳惊愕,不觉扭头去看妻子。信真惊呼一声:“他没打我们孩子的主意吧!我儿才十五岁!”

    韩奇沉声道:“十五岁小么?我特意来提醒蔺大人,若有人撺掇你喊女儿回来,你只管装疯卖傻。我家已决意离开晋国; 或去燕国、或去台湾府; 哪怕去东瀛北美呢。我韩某人也不是没本事,在别国一般儿吃的上饭。”

    信真道:“只是韩老太君那么大的岁数……”

    韩奇叹道:“我们家这是偷跑,唯有先将她老人家设法送走了。早知道伴君如伴虎,不曾想终于有轮到我头上的一日。”他垂泪道; “我们皆不过是羔羊; 任人宰割。”乃摇头摆手; 嗟叹离去。

    蔺家两口子看着彼此,良久不曾言语。忽然,信真拉了蔺东阳的手道:“咱们儒儿喜欢这丫头,你知道么?”

    蔺东阳一愣:“谁?韩家四姑娘?”

    “是。”信真点头道,“前阵子,我听他日日说小鹿丫好,就打趣了两声,谁知他立时就认了。我……我还以为小鹿丫能做我们儿媳妇呢!还特意给她送了茶叶。这回儒儿说送妹子去大佳腊,其实也想送小鹿丫。”

    蔺东阳想起韩麓那姑娘,委实不论容颜品行气度学识无一不是上等,若能做自家儿媳妇自然最好不过。只是……二人又互视半日,哑口无言。半晌,信真咬牙道:“凭什么好女孩儿都得送去他们家!”蔺东阳默然。

    次日,该来的还是来了。王太后遣了个嬷嬷给信真送来懿旨,命她出家为道替不知所踪的先晋王祈福。信真与蔺东阳皆跪在地上。信真望着递到跟前的锦帛一动不动,蔺东阳抬头盯着那嬷嬷一眼不眨。

    嬷嬷淡然道:“蔺将军放心,王太后已经替将军择定了一门好亲事,就是太后嫡亲的侄女。”

    信真率先从地上爬了起来,望着嬷嬷微笑了一下,伸手指了指门口轻声道:“滚。”

    嬷嬷傲然道:“老奴奉的是王太后之命。”又将懿旨递过去。

    信真接过懿旨,款款走到案前,拿起火柴划着,将那锦帛凑在火柴上。嬷嬷喝到:“放肆!你想造反么?”

    信真诵了一声“无量天尊。”提着烧着的锦帛回身道:“我本方外之人,有什么反不反的。”火苗霎时吞没锦帛。

    嬷嬷怒道:“蔺将军,看看你的好媳妇!”

    蔺东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