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天学习的话,不难受吗?人总要放松的吧。一中会不会太严格了?”
“可以放松啊,操场上有足球场篮球场,校内有乐队,每年也有校庆的文艺表演,足够了。文艺活动都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艺术生才参加的,我们不需要。”万千水反驳道。一中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即使毕业了,依旧对它怀有深厚的感情。
校乐队?该不会和四中一样,是让乐器落灰的地方吧。
万千水还在滔滔不绝,戚茹的思绪已经走向了别处。像万千水这般,典型的被学习至上论洗脑过的学生,而且他最后那句话,让戚茹心里不太舒服。
“对了,你刚才问什么来着,辅导资料是吧。正好,都在麻袋里,你要什么,我帮你挑。不过我是理科生,以后你打算念文念理?一中的理科老师大多是省级优秀教师,文科不太吃香。”
“还没确定,高一下学期才分科不是吗,等把基础学好再说。”
“也是。”万千水不再多嘴,开始给戚茹挑书。他已经报了医科大学,不出意外应该能选上第一志愿,高中的书对他无用,全部拿来卖掉,还能造福群众。
戚茹把他的课本打开,一瞬间以为数学书是自己的。万千水的一□□爬和她的字体十分相似,不是正常人能写出来的。
“等等,你是不是参加了选拔考,要进优生班?”万千水突然意识到这一点。
“对啊。”
他一拍大腿,叫了起来:“对头!巧了,我当初补课时,学校发了一套内部学习资料,讲义和习题都有,我把他们捆在了一起,黄色的绳子,你找找看。”
于是陈发买了打火机回来就看见店里两颗小脑袋挤在一起,四只手不断扒拉着什么。
“你们干嘛呢?”
“陈叔,回来啦。这位学长要卖自行车,其他的我都算好了价,写在本上呢。”
万千水起身,指着他那辆破自行车对陈发说:“老板,你看着给个价吧。”和漂亮学妹聊得愉快,钱都是小事,不必斤斤计较。
戚茹从万千水的辅导资料中挑出自己想要的,再结合去年从陈发这拿到的,一整个高中的学习资料就都有了。
万千水临走前和戚茹打了声招呼:“学妹,好好学习啊,你要是考上G大来找我,我罩你。”
将东西都收拾好,戚茹又谢过陈发,和戚奶奶一道去了一趟旧家具市场。
既然已经确定去一中念书,又是走读生,隔壁的房子就该尽快布置起来。当初买房的理由便是回家太晚,不好打扰奶奶休息,这会儿该收拾一间卧房给戚茹用。
寒假在学思的兼职费有两万,刚拿到手便被戚奶奶存进了银行。她倒是想给戚茹自己保管,可未成年不能开账户,只好由她管理。戚奶奶不懂理财,所有的存款都放在银行存了个定期,只留了一小部分活期。
戚茹除了心疼之外,毫无办法。炒股她不会,买理财产品也不知会不会亏,放银行收利息是最保险最稳妥的方法。
二手家具市场里,用心挑也能选到好东西。戚奶奶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和戚茹逛了大半个下午,才选了一组衣柜和一个单人沙发。沙发只要换个布套便和新的无二,衣柜不大,却能放下戚茹一年四季的衣裳。
“又花去两百块,不过很值。回家把箱子收拾收拾,把衣服放进衣柜里。木箱不好放东西,我早该想到给你买个衣柜的。”
戚茹睡的是父母的卧室,家具都是父母生前留下的,遗物留着没丢,戚茹的空间自然没有多少,只能把属于自己的东西全部塞进木箱子里,翻衣服得找好半天。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经过秀水街时戚茹停住了脚步,让奶奶先回家:“奶奶,我去看看林爷爷。考完试还没看望过他,不知他最近好不好。”
“你去吧,多陪陪老人家。我不急,正好家里熬汤喝,晚点回来也没关系。”
戚奶奶认为戚茹能变得开朗,离不开身边人的帮助。徐宏一直住在隔壁都没见他对孙女有什么影响,可认识了这位林先生之后,她就变得活泼健谈。推理下来,必然是这位林先生的功劳。
敲开林宅的大门,不出意外见到了保姆林妈。
林妈引着她往客厅走,戚茹问道:“林爷爷在家吗?”
“先生已经离开有三天了。”
“去哪了?我之前没听他提起过。”
“这事怪我。先生去首都了,听说是一位卢先生托他办事,不好拒绝。卢先生还派了车来接,先生走时让我转告你,可我最近忙忘了。”
林妈不安地搓了搓手,表情有些内疚。林宅太大,光是忙卫生就足以让人晕头转向。林启光走之前又安排了一堆事情给她,与那些事比起来,通知戚茹就显得不太重要。
“卢先生?”是卢伟乔吗,可林启光一直不愿意搭理他,两人什么时候说到一块去了?不过这不是她该打听的内容,于是戚茹停下脚步,说:“不碍事,既然他不在,我就不进去了。您忙吧,等他回了我再来看望他。”
“不坐坐吗?”
“不了,家里有事,林爷爷给我布置的课业还没完成呢,等他回来看见了要骂我的。”
林妈双手放了下来,笑道:“不会的,先生哪舍得骂。路上注意安全,先生应该再过五天便能回,到时你再来玩啊。”
可是戚茹这一等,就等到了开学。
林宅没办法去,陆妙去了欧洲见父母,周怡和小表弟一家回了乡下,就连小黄小绿,也因为考的不错,择校费少了许多而被父母带去旅行。戚茹索性不再出门,躲在家里养白。
徐宏要她在高一把二胡的业余十级证书拿到手,她开始为十二月的九级考试做准备。戚茹因为年龄问题从七级开始,起|点高,但后续不能放松,能不跳级就不跳级。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基本功练的扎实了,再有难度的曲目也能信手拈来。
可戚茹对于教科书上的曲子早已滚瓜烂熟,前身无数次的练习造就了她的身体反射,几乎不会出错。曲子中的情感靠悟,死练无用。
她打上了小提琴的主意。
“师父,用二胡能拉出小提琴的曲子吗,比如小步舞曲之类。”
徐宏愣了愣,望着她手里的二胡发了一会呆,回答道:“理论上说,这两者没有可比性。二胡和小提琴在音色上有很大的区别;两根弦和四根弦从数量来说首先就体现出了不同,二胡发声靠琴皮,小提琴呢?”
戚茹若有所思。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两者都是弦乐,二胡和小提琴有些弓法相似,专业的二胡演奏家也在不断改进二胡,如今的二胡各式各样,比如高胡,再比如韶琴,选琴和运弓的方式注意一下,是可以达到接近的地步的。”
“那我能试试吗?”戚茹在征求徐宏的意见。
徐宏在除夕夜拉的克罗地亚狂想和超级玛丽点起了她的兴趣,可她知道两首曲子是因为徐宏的水平过人才有近乎小提琴的效果,她连本国的传统都没吃透就贸然去学习外国曲目,也许师父会不同意。
没想到徐宏点了头。
“这件事其实不需要问我。学习二胡是一件自由的事情,不应该被曲目限制。正是因为有了小提琴,才有那么多的演奏家去研究对比,推陈出新。你把每天的练习做好了,随便你玩什么曲目。二胡不是束缚你的工具,而是让你放松,能让你感受到愉悦的朋友。”
徐宏用了‘玩’这个字眼,代表了他对二胡的态度。
于是戚茹在完成了每天必练的换弦、转调和八度音程练习之后,就开始琢磨一些简单的小提琴曲。徐宏拉二胡都是即兴,有些曲子听过两遍就能在脑海中自动形成一张乐谱,无需看谱。兴致上头直接改编,以至于戚茹找他要谱子时,徐宏只留给他一张磁带和一个神秘的笑容。
哦,还留了两个字——练耳。
音准是学二胡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刚重生那会的戚茹连最基础的标准音阶都听不出来,更别说高音低音,可士别三日,她早已不是吴下阿蒙。二胡是没有品的乐器,音高音准全靠一双耳朵,如今的戚茹,听一首歌能直接把基本旋律哼唱出来,只是没有尝试过用二胡去拉。
戚茹从最简单的小提琴练习曲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听,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可听是听准了,尴尬的地方又出现了。
意识在准备,技能却跟不上。
有时候明明知道某个音偏高,手指和弓却跟不上。这就是长期不脱谱的后果。戚茹练琴用的是笨办法,要么一直看谱,要么拼命背谱,将每一个音符印在脑子里才罢休。可第一次听不熟悉的曲子,她脑海中只有大概印象,根本达不到即听即奏的效果。
戚茹越挫越勇,和练习曲杠上了。
名角儿在院子里打转,感觉自己的耳朵受到了折磨,跑去徐宏身边求安慰。
“汪汪!”小姐姐被人穿越了吗,为什么拉的那么难听。
徐宏听着院子里咿咿呀呀的声音响个不停,捂住嘴不让自己笑出声。待心情平复,他赶紧绷着脸给名角套上绳,牵着它出门遛弯。等到离家足够远的距离,才大笑出声。
虽然看好小七努力的态度,但为了自己的健康考虑,还是等她学成了再欣赏吧。
两天后,戚茹总算能磕磕绊绊跟着磁带演奏,多少能听出点小提琴的味道。还没等她练熟,一中便提前开学了。
选拔考一共选出了四百学生,一中将这四百学生打乱名次,编成了八个优生班。一中是临安市最好的高中,优生班的学生几乎包揽了整个市的前五百名,离重点大学就差一脚。
入学通知书上并没有写戚茹被分在了哪个班,而是要同学们自己去寻找。一中的宣传栏上会贴出每个班的成员名字,告诉地址以及班主任的姓名。
一中太远,戚茹没让奶奶送,自己背着小书包骑车来到学校。车牌还没办,戚茹随意放在了车棚。
她来的不算早,骑车花去了近四十分钟,宣传栏前挤满了校友。许多人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还不肯离去,都在和周边的同班同学交流感情。
“你也是一班吗?你家是哪里的,住校吗?”
“我家是农村的,当然住校。”
“哦豁,我们被分在一个班诶,又能继续做同学了。”
“一切都是命运的选择。”
各种认亲认老乡的人挤在一起,戚茹的耳膜叫嚣着造反,准备离家出走暂时拒绝工作,可她一直没看见自己的名字,只能远远眯着眼睛踮起脚尖眺望。
然而身高限制了视线,除了乌泱泱的一片毛绒脑袋,她看不见宣传栏上的任何字。
正当她打算退出战场,等大家散了再找时,肩膀被人重重拍了一下。
“戚茹!我们同班!”
周怡搂着戚茹的脖子不撒手,又蹦又跳,满脸兴奋。
“松,松手。”戚茹感觉要窒息了。
能和周怡同班她也很意外,但转念一想,八分之一的概率并不算低。
“你看见名单了?我都挤不进去。”
周怡警惕地望向四周,拉着她远离了那拥挤的人潮,低声道:“涂森魄他家有亲戚在一中当领导,我昨晚让他帮我问了一下。嘘,别告诉其他人。”
戚茹点点头。
“既然知道了,那就走吧。早点去报名早点走,一会太阳出来很晒的。”戚茹用手遮了遮额头,感觉临安一年比一年热,没有树荫的地方几乎要烧起来。
周怡激动完了才开始打量好友,一看就发现了不同,惊讶道:“天哪你好白,暑假干什么去了。”她去了一趟海南,整个人黑了两度。
“没出门,在家捂着自然就白。走吧,也许老师已经在等着了。”
但宣传栏附近的学生已经开始减少,周怡有些期待,拉着戚茹不让走:“等等嘛,一会去看看公告栏,万一有校友呢?”能和来自四中的同学同班,亲切感当然不一样。一中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县城,抱团合作是常态。
等人走了大半,戚茹被周怡拉去了公告栏,一目十行扫过张贴的名单,却在扫过三班时停了下来。
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第三行第五列,红底黑字三个楷体字 ——陆景行。
第31章
大约是同名同姓吧。戚茹这样对自己说道。
陆景行从未和她说起过要回国念书,在戚茹的认知中,国外的教育某种程度上确实要比国内好很多,许多富二代选择出国留学,接受精英教育。所以她不认为陆景行会选择高考这条道路。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多少人败在这临门一脚。若是有别的机会,何必与其他人挣个头破血流。
待周怡把高一三班的名单都扫完,她才意犹未尽拉着戚茹往教学楼走,嘴里还不断赞扬着:“要是人如其名就好了。你看,有人叫钟声,一听就该是宁静致远,岁月静好的形象。还有顾疏影和顾清浅,我猜她们是一对美美的双胞胎。”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能想出这两个名字,她们父母应该费了不少心思。
周怡说起名字,戚茹又想起了陆景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不知为何,戚茹总觉得这名字像是陆外公给他取的。
高一三班在高一教学楼的一楼,方便进出。戚茹和周怡到达教室时,班主任已经在花名册上勾选了约有十个人。
“三班的学生?签个名吧,然后自己选桌子,别急着走,等人到齐了我要宣布一些事情。”
班主任姓高,是个戴眼镜的小老头,他身材瘦小干瘪,随时可能被风刮走,和地中海不是一个吨位。唯一相同的地方,大概就是两人的发际线都在往后跑。
桌子还要自己选?戚茹看着满教室的课桌陷入了沉思。
周怡却推了她一把,嘴里催促道:“快点,要不其他同学就把好桌子选走了。哎呀,你那张桌面都被人划花了,不行,这个也不行,桌脚缺了一小块,写字容易手抖……过来,这个好,去拿粉笔来写名字。”
初一入学时周怡有过经历,很快替两人选好了课桌,接过粉笔在桌面上写下了名字。戚茹一脸佩服,她完全不知道有选桌子这回事,还以为是老师按座位分配的,毕竟之前俞云要求她换座位时两人并没有换课桌。
周怡和戚茹坐在一块,看着周围三三两两已经熟起来的其他同学,犹豫着要不要过去搭话。
“我们要不要坐过去,听听她们在说什么?”
“想去就去吧,我去打水擦擦桌子。”戚茹知道周怡和她不同,自来熟的个性很容易和人打成一片,她却不喜欢主动,更倾向于贵精不贵多的交友态度。小黄小绿已经确定了一中的入学名额,班里有周怡,她不再需要更多朋友。
周怡咬了咬下唇,往其他同学的方向看了一眼,最后决定和戚茹一块做卫生。以后机会多得是,晚上恐怕还有自我介绍,不用急于一时。
一个班五十人,等所有人到齐,时钟已经走向了十点。戚茹环顾一周,没有发现熟悉的身影。
班主任收起花名册,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
“还有一个同学没来,暂时不等他了。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也是你们班主任,未来半年内不出意外我将一直带领你们直到分班。你们都是经过重重选拔而进入一中的优秀人才,希望未来三年中,你们能持续保持优秀,不遗余力展示你们的才华。相聚既是缘分,首先,为我们的缘分鼓掌。”
底下有些同学已经偷偷红了眼,鼓掌十分响亮。
“高中的生活和初中会有很大不同,从高一开始,你们就要做好高考的准备。你们坐在这间教室里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接受知识,是为了日后的出人头地,所以各位不要有小心思。今晚开始晚自习,不过不用担心,正式上课要到明天,主要是让同学们做一个自我介绍,相互认识,顺便给大家留出时间去借书。实在借不到的,今晚报上名字,我去联系高二的学生。”
借书是早在毕业时就被老师交代的事情,但依旧有些农村孩子没有借到。
教育局不让补课,但一中这样的做法已经持续了近十年,周末不让补课已经让老师们怨声载道,选拔考提前开学这事教育局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没看见。可教材是统一的,书籍下发到各学校之前要经过严格把控,核对数量,不能因为某些人先开学就先领走一部分教材。
大部分学生都通过亲戚,邻居借到高年级的课本,戚茹则是从收购站淘来,并不担心第二天上课没课本的窘境。
等班主任将注意事项全部交代完毕,同学们才三三两两离开,可出校门的并没有多少。比如周怡。
得知戚茹要去车棚推车时她还一脸诧异,问道:“你要回家?你不住校?”
“不啊,等等,你住校?”周怡家不缺车,即便一中离家远,父母也可以轮流接送。据她所知,周家父母应该不舍得让她过早住进宿舍。
“当然要住校。”周怡理所当然回答,“你没听老师说吗,时间很紧,浪费在路上太不划算。一来一回够我背一个单元的生词了,而且周末有时间回家,一周住五天,能接受。”
可戚茹不能接受。虽然住校有种种好处,她还是希望能多陪陪家人。虽然因为要买房,戚茹找了个借口搬去了隔壁,但知道亲人就在身边的安全感谁都不能代替。她早上若是再起早些,还能和奶奶一块吃早餐。
她总算察觉到了戚奶奶隐藏在笑容背后的苦涩。暑假期间,奶奶总是望着自己的双手发呆,看不见戚茹就会焦急,练琴时她一定要呆在一边旁听,出门时不时问徐宏戚茹去哪了。虽然她在和徐宏学厨艺,可厨艺总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