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艺术家-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快到门口了,你先帮我买份皮蛋瘦肉粥,要大杯的。”
那一头传来陆景行掏零钱的声音,似乎在对着粥铺的老婆婆说些什么,然后才对着手机回话:“好。你别急,天气冷,走得快的话风太大。”
自从认识了戚茹,少言寡语的他似乎变了一个人。
挂了电话,戚茹还是跑了起来,倒春寒的冷气往鼻子里灌,鼻尖冻得通红。正跑过一个转角,却被某学长拦住了去路。
“哎,戚茹?”他先疑惑,而后又急切道,“正打算找你呢,民乐团的竹笛乐手病了一个,似乎是流感,和她同寝的拉中胡的以及中阮的都被感染,古筝学妹请了事假,说是家里急事演出那天根本赶不回来,排练继续不下去。而且还不确定会不会有人继续感染,老师那边好说,你作为备选乐手应该是要正式上场的。其他备选乐手我一个个去通知,你们这时候可不能出乱子。”
学长说的是半个月后的首都高校联合民乐会的演出。这似乎是一项传统,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乐队,交响乐队,民乐队,摇滚乐队等等,而民乐队可以说是历史最悠久的乐队,在学校创立之初,就有人牵头成立。
首都的大学实在太多,几乎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精英人才,在音乐方面,自然也不遑多让。戚茹刚入学半年多,二胡水平虽然高,也曾被卢伟乔叫去合奏,可毕竟不如乐队原本成员之间的磨合度高,二胡选手也不算太稀缺,所以一直以备选队员的身份存在于民乐团中。
“流感?很严重吗?一般的小流感也不至于持续半个月吧,除了古筝学姐,其他几个应该能及时回来。”
“但谁都不确定不是吗?该做好两手准备,你的训练要加强了,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两个小时,转中胡练习,这不过分吧。”
戚茹摇头。确实不算过分,她虽然不一定每天在练习室,但每天都会保证两小时的练习时间。有时在校外,有时在校内其他练习室,比如没什么人会去的钢琴房。
“我知道了,我会按时去的。但周末应该是不排练的吧。”她初二学习之外,总要有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
“不会的。”学长笑,“总要让你们喘口气。”
在路上耽搁了一会,戚茹出校门看到陆景行时,他已经捧着粥站了许久。
“有点凉了,不过不会烫嘴,兴许温度正好。”
“谢谢。”戚茹嘬了嘬吸管。
“早知道选北电,离你更近些。”陆景行对于每次见面都要花上一个小时坐地铁的事情无比怨念。
明明在一个城市上大学,两人却仿佛在异地恋。
戚茹见他的衣服皱皱的,‘贤妻良母’般替他整了整衣领,拍平了衣服上的褶皱,然后把曲谱塞进他背包,大方挽着他的胳膊,两人一块回了那小小的四合院。
秦姨婆当初把房子留给她就存了让两人周末同居的心思,陆景行是她看好的后辈,她相信这两人不会分开,水到渠成踏入婚姻殿堂。而她只不过助攻一把,给这种水到渠成加了一把火。
两人回到四合院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最多是打扫卫生,然后买菜做饭,两人一块练习曲子,再相约看看电影,时间就这么打发过去了。四合院的房间多,戚茹做主租了两间厢房给两个北漂的年轻人,他们很少在家,长时间在外头工作,以求未来能尽早在这座城市拥有自己的房子。
不过每隔两周,他们会在四合院中的树下录制视频,再由陆景行上传到‘古韵’账号上,保持稳定的更新频率。因为房间足够大,陆景行陆续往房里搬了一些录音调音设备,高配置的话筒和电脑用来处理视频。
这一次戚茹带的那份厚厚的曲谱就是为了新一次的录制准备的。
“他们又不在家?”院子里静悄悄,敲门的戚茹没得到回答。
“应该吧。”陆景行拿出钥匙开门,“听说是换了一份新工作,比以前高薪,可地方也远,赶地铁要尽早。”
戚茹沉默。她收的房租在这一片是最低的,因为本身不差钱,所以想要尽可能多帮助一些人,所以即便来往不方便,租客们也不舍得离开。
“别多想。”陆景行拍了拍她的肩膀,将书包放到房间又准备出门,“走吧,今天买鱼吃好不好?”
戚茹摇头:“不去,你多受累,一个人去吧。我得去找找中胡放哪了,看看受潮没有,乐团那边可能要开始用我了,但是要我转中胡,我很久没用,找找手感。”
她把早上学长说的话给陆景行转述了一遍,然后说:“中阮可由古筝转,方便得很,学校最不缺的就是弹古筝的学生。至于中胡那边,你别看我们学校音乐系是大系,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进民乐团。尤其民打,会的人太少,打击声部招不齐人手,还要从头培养,现在有两个打击乐的男生是从钢琴转来的,节奏感很不错。竹笛声部一般要兼葫芦丝或是箫,但是能熟练吹出七级以上的学生也不太多,要转乐器比较困难。团里一堆烦心事呢,好在轮不上我去烦。”
戚茹被林启光和徐宏联合调|教了这么多年,二胡高胡中胡以及韶琴之间转换自如,G调、F调、C调、降B调指法熟练转换无压力,再加上在林宅中耳濡目染,堆满超大博古架的各类乐器里她也选了几个练习。陆景行专长的竹笛她练了快有一年,而因为徐宁参加民乐之星,又上手了古筝。
当然这两项比起她十五年的二胡经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好吧,你先找着。”陆景行最近的工作刚好在昨天收尾,将成曲交给了白咏吟,这两天正闲,他也乐意听戚茹使唤。
那为何只是找个乐器,连一块出门的功夫都没有呢?
说起来还是要怪戚茹自己。她在这里布置了一个工作间,专门用来制器,将她在林启光那的半成品全部运到了首都,徐宏又时不时给她发一些好材料,慢慢地,乐器越来越多,最多的就是二胡。因为不常用,她摆放起来也毫无章法,想要找出一把最适合学校排练曲目的,得花一点时间。
半小时后,戚茹满头大汗从工作间出来,搬了把椅子坐在院子里调音试音。没什么问题后,她登录上邮箱,把电子版的乐谱通过家用打印机打印了两份,开练。
中胡定弦一般比二胡低一个纯四度或纯五度,不是说拉好二胡就能拉好其他类似乐器,毕竟名字不同,外形不同,演奏方式上多少也有变化。
周围人家已经习惯了这所院子里每到周末就传来的音乐声,住在附近的多是老人家,起得早,串门闲聊一天天打发时间,突然来了年轻人,都很感兴趣。
“那小姑娘今天可有些早,不过怎么没听见另一个的声音?”
老人家嘴角的瓜子皮一吐,又捡起一颗,“刚看见他出门呢,往小市场那边去了,估计是买菜。”
“这一对还真像是会过日子的,比我家已经结婚的儿子儿媳都强些。”
“可不是,人家才刚上大学呢,这姑娘人长得好,才艺也好,厨艺也不赖,便宜那小子了。”
“话不能这么说,人家小伙子也不差,我外孙和他同校,听说他参加了一个什么什么国际比赛拿了一等奖,而且据说已经签工作了,那公司只等他毕业。而且啊,就那个叫陆什么的,已经退役了的那个国家运动员,是他妈妈呢!你说说现在就业难,放在这两身上,完全不是事。”
大爷大妈是最好打听的人群,邻里之间早就把戚茹两人的身份信息摸了个底朝天。
“诶……同人不同命,啊欠,呼,可能有点感冒了。”
不止老人家患上了感冒,半个月后,乐团那几个得流感的学姐依旧没好全,暂时不能参加联合民乐会的演出。
戚茹的水平有目共睹,指导老师对她赞誉有加,自然而然成为了正式乐手,代表学校与其他大学比赛。
陆景行成为了她的对手。中传民乐团的实力不可小觑,她也打起了十二分精神面对这唱联合音乐会。
而就在上场的前一天,她接到了江潮生的电话。
“加油啊,我提前告诉你一声,这次我会坐在评委席那一排,到时候可别惊讶。”他知道戚茹很少关注这些,为免她到时见到熟人分神,提前说一声比较好。
戚茹无奈:“你还不如不说呢。”她表演的时候,除了看指挥之外,压根不会往其他地方瞧。
总之,这场由首都各大高校联合的民乐会,就这样拉开了序幕。而戚茹,也在那一天开始被除了本校学生之外的人得知,并与之后的采访中,一炮而红。


第82章 
事情原本该平稳地进行。
可凡事总有意外。
联合民乐会举办得十分成功,全程没有出乱子,十二所高校演奏的环节过后,成功进入了评委评分的环节,最后宣布一二三等奖。
戚茹早早换下了演出服,换上奶奶给她准备的手工服饰。依旧是民国风味,但却不是五四服,而是袄裙配马甲,颜色鲜亮,配上她白皙的肤色,在人群中很是显眼。
当然,她不是为了出风头才这么穿,是因为今天和陆景行约好要去拍视频。半个月来,两个人忙着练习,每两周都要更新一次的微博账号已经推迟了一天,他们不想再推,就把时间定在了演出这一天。
也算是一鼓作气,趁热打铁。
他们要去的地方不方便换衣,戚茹早晨便是穿着这一身来的,乐团其他人见怪不怪,却不想引起了他人注意。
身后跟着两三台摄像机的记者正穿梭在这些大学生中,寻找采访目标。这是随机采访,事先并没有通知学生,希望能有更真实的采访效果。
女记者走了一圈,在后台采访了几个乐团负责人之后略微有些失望。这些人恐怕是见惯了大场面,回答问题也中规中矩没有亮点,而且,长相都不是那么合她心意。她的本意是希望能采访到颜值与才艺俱在的男生或者女生,然后以此为亮点写一篇微信文章,给他们刚开不久的公众号涨涨粉,多一篇100000+。
2015年是微信公众号呈井喷式爆发创办的一年,无数公众号开通,找准先机,在自媒体中抢占一席之位。首都日报也是其中之一。
日报的女记者正要收了话筒离开,就听见有人大喊一声:“戚茹,你先等一下。”
后台虽闹,但像这么大声的叫喊并不多见,人群忽然诡异地静了一瞬。
女记者转头望去,立时瞪大了眼。
前方那个微微偏头的女子,不就是她要找的人?那略带茫然的眼神,那见到来人后牵起的嘴角,那深陷的酒窝,对比之下周围人成了背景板,加上美衣华服,几乎是从民国画报中走下来的女人。
女记者小跑着追上她,气喘吁吁拦住两人,举起话筒递到她嘴边,询问是否能接受她的采访。
戚茹先是愣了一瞬,看女记者急切的表情,以为她急着完成什么任务,于是对着江潮生抱歉一笑:“潮生哥,你看,要不我先和这位记者说说话?”
江潮生皱眉,让记者拿出工作证,又问了她的单位和上司名字,才放戚茹和女记者做了一段采访。她们没有单独找地方,就在喧闹的人群中进行。女记者认为这样更能衬得戚茹风采别致。
女记者几乎是一副捡到宝的表情向戚茹道谢:“感谢你接受我们日报的采访,希望日后还能有机会采访你,接触到你更多的一面。”主要是因为戚茹太配合,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完美回答,她抛出的梗戚茹完美接上,采访这样的人简直不要太舒服。
她当然不知道面前的这个少女曾是混迹娱乐圈的老油条,什么采访场面都见识过,回答她的问题只是小儿科,连脑筋都不用动。
***
渠蕾是首都日报的一位老粉,这天晚饭后她一边在客厅走动消食一边刷手机,七点日报定时推送,标题是时下的震惊体。
开篇是戚茹的侧脸照,然而这篇报道不全是讲她一个人,被采访者共有五位,她只是其中之一。结尾是一段剪辑视频,然而渠蕾敢打赌,几乎百分之九十的人看过视频之后,脑海中应该只剩下对戚茹的印象。
至于其他四个?
你说什么,风太大我听不清。
然而即便是记住了这个名字,也只是一时的印象,等明天的推送出来,戚茹这个名字就应该被人遗忘了。
渠蕾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她啧啧两句,羡慕了一会她的天赋和长相后,就抛下了手机,开始和父母一块看起了综艺。
《在路上》是国内橄榄台的一档大型户外真人秀节目,今年已经办到了第三季,一季比一季火爆,成为了国内电视及网络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节目,不管是歌手宣传专辑还是演员宣传影视剧,这档节目是首选的宣传平台,而且不是什么人都能上的。
这期节目的嘉宾有三男两女,与时下的偶像剧演员不同,五位以演技在娱乐圈扬名,没有‘小鲜肉’的浮躁夸张,是真正沉淀下来磨练演技的好演员。
虽然《飞仙》是一部古装仙侠剧,可其中的家国大义,爱恨情仇交织,隐约能窥见一些金庸古龙的武侠风格,编剧是业内大拿,一般人去拍也许是偶像剧,但硬是让编剧、导演和演员一起,将它拍成了一部古装正剧。
“哇,没想到能见到真人!不行不行,我得和大哥靠近一点,沾沾仙气,说不定明个也能领个金鸡奖百花奖影帝。”《在路上》的成员们纷纷打趣。
演员乐不可支,做自我介绍时便见缝插针宣传了一下新剧,制作组也不知是什么心态,播出时竟是让后期加了整整三分钟的原版预告片进去。
精美的画面,冲突的剧情,丰富的音乐立刻就吸引了渠蕾的注意。
当初《飞仙》的宣传片刚传上网,就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我的天,预告简直太美了!要看要看,坐等首播'乖巧端坐。jpg'。”
“这插曲有毒,我也就循环了三百遍吧。”
“婚礼上一夜白头,魔头她不过是爱错了人。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古琴可以这么悲。”
“超级豪华阵容,绝不是五毛特效,我对国产古装剧又拾起了信心。”
实力,是《飞仙》最好的宣传。当然,不排除因为经费不足没办法打广告。要不然这其中的配乐,轮不到戚茹来做。戚茹光是写曲就花了六个多月,还帮着录制,一共也才挣了不到五万块。
这劳动力可以说是十分廉价了。
渠蕾觉得微博乌烟瘴气,所以之前没看到这段预告片,暗暗记下名字后打算睡觉前去搜一搜。然后她接着看下去。
综艺节目的成员们都很会聊天,中途有个游戏环节是听歌识曲,于是有成员问起了预告片中的音乐。
“不瞒你说,我之前也看了预告片,婚礼那段真是看一次哭一次,配乐简直太好听了。”
饰演女魔头的演员笑到:“说实话我也一样。你知道,我们演员拍戏的时候,现场是没有音乐的,配乐是后期加的。但因为从来没有饰演过这种因爱生恨又相爱相杀的角色,有些感情不能很好得表达,那天拍摄天气也不是很好,导演让我多揣摩,但是我起码拍了二十条,导演都觉得不满意。”
说到这她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捂了捂脸继续说:“后来导演就说这段戏先放一放,说也许等到我和他培养出一定感情就能拍出更好的。没想到音乐先一步出来了,导演听完就直接拿到了剧组,我清楚地记得那天下了雨,布景是在山间的竹屋嘛,他一放出音乐,我就哭了。那时我真的感觉我成了她,她就是我,我和剧本里的人融为一体。”
男主角在一旁点头,附和道:“她说的没错,我当时也有这种感觉。”
这是戚茹最费心思的一段配乐。
她那时还不算太喜欢陆景行,可前世她有深爱的男人,她体会过爱的欢喜,也感受过爱的绝望。她很清楚得记得,从楼梯上摔下来时,不止脑袋流血,心也同样。
然而她重生了。那些伤害她的人都还没有出现在她身边,她的报复无处安放,她还有未来更好的生活,于是她放下了。
就当没有爱过,做了一场不太美妙的梦。
成员们唏嘘一阵,女演员又补充道:“说起来,这剧里有一半的配乐都出自一位小姑娘,在北京拍外景时她还来现场给我们做了姿势指导,我们都是门外汉,乐器放反了都不知道,全靠她纠正。”实在是剧组缺钱缺人手,不过剧组从不隐瞒这一点,利用得好反而能让人赞赏剧组在如此艰难的投资环境下还能出精品。
“说起来你们可能有人听过吧,就是那个民乐之星的冠军选手,戚茹。”
电视机前的渠蕾一愣,这是她今天第二次见到‘戚茹’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在她脑海中又加深了不少印象。
然而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渠蕾看完综艺,又心不在焉刷起手机,因为记住了《飞仙》这部剧,于是登上了许久不用的微博搜预告片。
这一搜,就见自家老爸转发了一条微博。
渠义V:恭喜。加1。//@戚茹后援会:恭喜撒花~好期待最后演员表上能有我们家小七的名字!不过小七同志是不是该考虑自己开个微博了?//@古韵:既然暴露了,新一期视频就选插曲中的一小段来演奏吧,想听哪一段,发在评论区即可//@电视剧飞仙官方账号:电视剧原声带已出,美美美,辛苦各位了@古韵@山花工作室@歌手李沁
第三次了,这个叫戚茹的,真的有那么厉害?
这一夜,不少人有了和渠蕾同样的困惑。各大平台同一天出现她的名字,几乎是明星才有的待遇。
而戚茹,因着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