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是真·中二病。
八班的学生质量良莠不齐,小黄小绿便是人们口中的‘小混混’,时不时逃课上网,不服管教。虽然没有打过群架,可难保有一天他发脾气打人,是以看向他们的同学全都坐正身体,连余光都不往这个方向走。
只有一个女生发出一声嗤笑。“切。”
戚茹转头看了看,说话的那女生陷在宽大耐磨丑丑的红黑校服中,竟不觉违和,一股清纯的学生气扑面而来。肤白貌美大长腿,满足了前世她对美女的想象。
想必这就是周怡口中的班花,齐瑞秋了。
戚茹还想再仔细看看小美女,小黄不耐烦地开口:“你看哪呢!”随后用手捂住嘴,凑到戚茹耳边说起了悄悄话。
“你以后还去不去阳光网吧?没了你我们都不太敢去,万一被老师抓到说不清。周末放假,你看要不我们约着去?你不是要上网看视频,我出网费!”
说出这话小黄有几分肉痛。他零花钱不多,给戚茹一份,自己就少上一个小时。但若是不给,也许连上网的机会都没了。
“说不准,再看吧。”
班长楚格一进门看的到便是这副颇耐人遐想的情景。从前门的角度看,小黄的架势似乎在强吻戚茹。
“咳咳。大家都坐好,各回各位,新学期第一天也不能松懈,开始早读吧。”
架着黑框眼镜的少年声线特别,青春期特有的公鸭嗓从他喉咙中发出并不让人反感。
戚茹推了推小黄,低头放书,不再搭理他。
久违的初三生活,上一辈子没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一辈子当然要好好补回。至于网吧?她没兴趣。看别人的二胡视频,不如林启光指点一句,何必走歪路。
“啊,但是这个什么配平化学方程式和平面几何真的好难!”戚茹抓着头发碎碎念。
一个上午四节课,语文数学英语加物理,除了英语和语文能听懂,戚茹几乎都在盯着班主任的地中海听天书。拿着一块钱一本的草稿纸拼命记笔记,下课十分钟坐在座位上研究,连厕所都不去上,她依旧没能弄明白并联的两个小灯泡为什么会短路。
小黄从隔着一条过道的左手边探过半个身体,瞅了一眼戚茹的笔记,不厚道地笑了:“你牛啊,这字写的你自个认识不?”说完甩了甩他好歹写了一行字的黑色硬壳笔记本。
戚茹不说话。班里的同学习惯了她沉默寡言易受欺负的形象,还以为她是被小黄威胁了。下课铃声一响,学生们三三两两结伴去食堂打饭,没人来找戚茹——她在班里没朋友。
小绿位置较远,隔空喊小黄去吃饭。见戚茹坐在位置上不动,想起这段时间的革命友谊,同样喊了她一声。
“好,等我拿钱。”戚茹从书包夹层摸出三枚硬币,抱着饭盒跟去食堂。这一幕落在他人眼中,更坐实了她被小黄一伙人欺负的传言。
楚格望着三人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他没法管,他只能自己好好努力,早日离开这所学校。
戚茹三人回来得晚,小黄小绿不停劝说她去网吧,烦的她只好往教室走。可一进教室,发现讲台不见了,连他们的课桌,也被搬到了教室两边,空出一大块地方。
“同学们安静,按照上学期给你们排好的站好。齐瑞秋,你点点人数。帮他们站好位置,然后带大家复习一遍。”
齐瑞秋甩着活泼的马尾,冲楚格笑了笑,随后板起脸让大家快速站好队。
“戚茹,你磨磨蹭蹭在干什么!大家都站好了你为什么不动?太没有集体荣誉感了,还不快入队!”
戚茹傻站在队伍外,一脸茫然——她压根不记得自己该站在哪。
“说了你也不听,你想干嘛!”齐瑞秋见戚茹还是不动,怒意上头,一张美人脸皱了起来。
人群中出现了小小的骚动,小黄看不过眼,从队伍中出来扯着她的袖子往倒数第二排左手第三个的位置塞。
“站好,别乱动。真是服了你。”小黄凶了戚茹一句,才回到自己的位置。周围人不敢说话,可心底对戚茹升起了一丝同情。
被小黄他们缠上,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主动担当指挥的楚格见队伍排好,双手在空中随意划着三角,右手抬起,高声唱道:“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预备,唱!”
《明天会更好》这首歌便是初三八班选择的合唱曲目。戚茹对此毫无印象,缩在人群中低头看脚尖,开口却不发声,假装自己很努力在唱。
居高临下的楚格在讲台上看得一清二楚,有人假唱逃不过他的眼睛,但毕竟不是什么正规比赛,他睁一只眼闭一眼就过去了,没必要给同学带去压力。
何况戚茹在大家眼中,本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女生,会唱歌才奇怪。
参差不齐的合唱折磨着戚茹的耳朵。虽说她唱歌不太好听,但剧院去过不少,见过的合唱团都是国家级别。此刻这些稚嫩的学生尖着嗓子唱歌,实在不是什么听觉享受。
“……收!好,我们再来一遍。预备!”
戚茹更低落了。
一曲唱罢,男男女女都回自己座位找水喝。楚格将讲桌搬回原来的位置,并未注意门口有人。
啪啪啪三声,班主任拍着手掌进了教室,先夸了夸同学们唱的不错,又宣布了一件事情。
“同学们唱的不错,值得表扬。这一次的比赛不同以往,响应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决定对此次表演的前三名颁发奖状和奖金,第一名的班级可以拿到一千,第二名可以拿到。因为时间紧迫不够重新排练,表演时间往后推两周,相当于是为了庆祝国庆的节目了。”
介绍完这些,班里已经有人激动了起来。地中海咳嗽两声,话锋一转:“不过——我希望大家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初三是你们的关键年份,一些活动比赛参与就好,不一定非要拿名次。至于奖金,你把学习提上去了,日后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可比这一千块强多了……”
又是老生常谈的‘学业至上论’,同学们不复方才的激动,没兴趣去听地中海的长篇大论。听他一番话,不如睡大觉。
戚茹两只小耳朵动了动,不管班主任后头的话,将要求听明白后心下一喜——
有钱拿?那必须上啊!
第17章
临安九月,七月流火。盛夏的浮躁被初秋的一抹凉意带走,叫人心头一轻。
在林启光的指导下,戚茹的二胡水平不说突飞猛进,至少有所小成。当然,最重要的是周末她在白云寺上了一柱头香后,梦见了前世的自己。
戚家人并不迷信,但戚爷爷信奉孔孟之道,对于神鬼之说持保留态度。所以戚茹提出要去寺庙时,戚奶奶并未阻拦。
“想去就去。捐点香油钱,但别太多。自身陷入泥沼,给别人的也只有泥土。”于是戚奶奶给了孙女五块钱。
对于戚家来说,五块钱抵三餐,算是给这不知是否存在的漫天神佛一丝敬意。
求人不如求己,拜佛不如上进。
上完香的当晚,戚茹做了一个梦。前世的自己每一分每一秒过的生活,如一部情景剧,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她看到那个小小的戚茹抖着手拉弓,趴在比自己高半个头的饭桌上写字,父母在一旁谈事,爷爷奶奶就着花生瓜子和邻居们唠嗑。
历历在目,生动无比。
然而意外比明天更早来临。
父母俱亡,爷爷从房顶摔下,她亲眼见证死亡,亲人们一个接一个从她身边离开。她被人教育要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份高薪工作养活自己和奶奶。于是她放弃了二胡,也没有再笑过。
每天熬夜学习,换来的是一场猝死。也因为这样,后世的戚茹才得以重生。
大梦一场,戚茹醒来后摸了摸湿润的脸颊,又摸了摸汗湿的后背,再无睡意。
东方露出鱼肚白,听见奶奶的屋子里传出响动,她才起身,给自己烧水洗澡。
和新二胡磨合了一周,加上从梦中得来的感悟,戚茹终于找回了练琴十年该有的感觉。
顿弓连弓抖弓,通通不在话下。唯一没体会到的是音准。这个没有技巧,全靠个人天赋,耳力。
不过对于目前的戚茹来说,足够用了。音准慢慢练习,多听多按,总能学会。
揉弦,滑音,跳弓等基础训练过了一遍,戚茹又把几首考级曲目翻了翻。《茉莉花》,《送别》都是三级以下的曲子,并不算难。
完完整整拉完两曲,戚茹还有点膨胀,总算脱离了低级锯木头的阶段。也许两周后的校园比赛上,她可以作为二胡伴奏带领班级拿到前三。
从小竹林回家时,戚茹往之前的刘家,也就是如今戚家的第二栋房子看去,不出意外看见奶奶在翻地。
这栋小二层面积大,厨房独立,院子里还有两块菜地。戚奶奶不忍心花出去的三万块,决定物尽其用,将菜地种满。
“茹茹?累了吧,洗把脸,吃个早点。我拌了你爱吃的凉菜。”
凉菜就馒头,曾经是戚茹最爱的早餐。
“好。我帮您翻完地再去。”
家务活两人分担,戚奶奶从不认为小孩该娇宠到不食人间烟火的程度。何况她们家只剩祖孙两。
戚茹在发现自己学习成绩堪忧后,制定了一份严格的时间安排表——
周一至周五,白天上课,晚六点至七点半练琴,八点复习课本,九点在房间做基本的瑜伽锻炼,十点睡觉。周末则上午练琴,下午和晚上学习。
因为林启光徒弟不在国内,之前收的弟子已经成家立业,他对于戚茹十分喜欢,让她至少两周去一次。
时间表整整齐齐贴在掉皮的墙壁上,督促着戚茹。不止如此,她还拜托王海洋从网吧给她打印了一张著名笑星的海报挂在墙上,提醒自己不要变成前世肥胖的模样。
“王老师,我想给班里的合唱做二胡伴奏,你看行吗?”
找文艺文员要来曲谱,练了几遍手后,戚茹趁自习课独自找班主任自荐。
“你会二胡?以前没听你提起过啊。”地中海有些怀疑。之前两年的元旦晚会上,他们班的人除了嗑瓜子就是聊天,没见班里有特长生表演过。
“以前学过,只是学艺不精,没敢说。老师,我希望能和班级一起拿到第一,给班里争光。”
然后共享那一千块。
“先考察考察。走,去民乐队借把二胡。”
地中海虽说不太喜欢学生搞才艺,希望他们一心学习,但对于戚茹这样能考年纪前十的优秀学生,他是不介意的。
之前的戚茹过于沉默寡言,因材施教,他反而希望她能活泼些。
临安四中好歹是四线城市的初中,该有的配套设施不会少。但大多是面子工程,比如民乐队。
民乐队的乐器是四中一位老校友捐赠的,希望学校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可惜全年级就两位音乐老师,还都是学声乐的,对于民乐几乎一窍不通,更别提教育。
音乐教室是用来堆灰的,乐器自然也是。地中海连报告都不需要打,直接和音乐老师要了一串钥匙便开门去了。
“王老师要拿二胡?”
“恩,班里一个学生要用。从家里带也不方便。”
“那我也一块过去吧,怕你们找不到。”
音乐老师也奇怪,学校里不乏会才艺的学生,但都是家里有钱不愁吃喝的富家子弟,学的也都是钢琴小提琴。
民乐?那真是在说笑。
不过二胡倒是很符合王老师身后这位同学的气质。看那面黄肌瘦的模样,还有脚上的塑胶凉鞋,以及洗到发白几乎一扯就破的九分裤,贫困生无疑了。
“喏,你们在门口等一下,这里灰尘多,我先去找找二胡。”
“不急,你慢慢找。”地中海不差这点时间,戚茹在他看来也不差这一小时的自习。毕竟是他心目中的好学生。
“找到了,你们看看。这松香都没开封呢,买来没动过。”
“谢谢老师,我来吧。”戚茹见他粗暴地打开琴盒,生怕二胡被他弄坏,接过二胡和松香开始调试。
这是一把新琴,比起林启光给她制作的红木二胡要差上一点,松香是最普通的那种,但这些都不重要。
戚茹拨了拨弦,重新校音,又把千斤调了调,然后抹上松香,将琴码对好。一套准备动作行云流水,唬得地中海和音乐老师一愣一愣。
“王老师,你班上这位同学似乎有两下子。”
地中海有些紧张又有些得意:“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班上的学生!”
说完挺了挺啤酒肚。
戚茹没管他们在说什么,闭上眼想了想谱子,随意过了一段前奏便开始了演奏。
没什么特别的技巧,不需要太多指法,戚茹平和地拉完了一整首曲子。她才练习了不到一周,并没有悟出深刻的体会。
但即便如此,也糊弄住了不懂的外行。
地中海:“……”好想哭,似乎看见了战火纷飞的场面,无数牺牲的生灵,但最后看见了来之不易的曙光,看见了和平的希望。若是给我纸笔,我能写出散文。
音乐老师: “……”妈呀,刚刚那是二胡?不是催泪弹?
“老师,您看,这样可以吗?”都是钱啊,即便是班上五十个人平分,她也能得二十块。
二十块,在四中食堂能吃整整一周。
“可以。”
地中海摸摸溜光的大脑门,背着手满意地笑了。戚茹真不愧是他们班的好学生,不止学习成绩好,连才艺都与众不同。
瞧,这惨兮兮的二胡被她拉得更惨了。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之后那段又莫名激昂,十分符合合唱的主题——明天会更好。
“戚茹啊,很好。明天你就从合唱中独立出来,给大家伴奏。学校的二胡借你,不用从家里带了。”地中海知道戚茹家中贫困,万一带了二胡磕坏了,得不偿失。
反正学校支持学生使用公用乐器,坏了也能报销。
“谢谢老师,我会努力的。”
“是个好孩子,回去上课吧。虽然你学习成绩好,但也不要松懈!”
然后办公室里一沓被批阅好的试卷啪啪啪打了他的脸。
—— 嘶,好疼。连啤酒肚也愁成了两节游泳圈。
第18章
开学一周后的摸底考试成绩出来,几家欢喜几家愁。
批改试卷和排名次花去近一周的时间,地中海作为语文老师,并没有对班里的变化有明显的感觉。毕竟是中国人,学生们在他手底下也受教了两年,该有的水平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差别。
这也是人们偏爱上数学英语物理等补习班的原因。语文只要常识够了,靠补习不会有明显提高。
戚茹虽然忘了理工科的一些知识,语文成绩还算不错。一百二十分的试卷拿了八十九,比起以前的一百左右,浮动算是在合理范围。
但……
“陈老师,你这个名单没报错?”地中海看着倒数第十名的名字发抖,手都差点握不住排名表。
数学老师姓陈,是刚入职不久的师范大学研究生,闻言一脸愁苦:“我也不愿意相信,但是改出来的试卷就是这个分数。我对照了好几遍,戚茹试卷上就蒙了几道选择题和填空题,后头的就做了一道,步骤还全是错误的。不过我有些怀疑她是故意的,是不是最近她压力太大?王老师您可得注意注意她的情绪,别出问题了。”
要不然哪有学生空着试卷不做了。哪怕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差的,也知道胡乱写几个公式和步骤,多少拿点辛苦分。戚茹明摆着和老师作对。
“其他几科呢?都是这样吗?”除了英语和语文分数正常,政治历史稍微偏低,其他几门理工科的课程几乎都是三四十分上下。
“那几位老师也反映了,确实是空着不做。所以我才觉得戚茹是不是对这几门功课起了逆反心理。”她不敢明着说是讨厌任课老师,只能委婉表达。
“应该不会。她虽然沉默寡言,但向来尊敬老师。也许是有了上面新的压力吧。”但今天找他来自荐二胡时觉得挺正常啊。
间歇性抽风?地中海觉得自己真相了。
戚茹并不知道自己被安上了叛逆以及精神失常的标签,她正在和班长商量伴奏的事情。原本合唱排练得好好的,中途戚茹变卦说要加入伴奏,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楚格意外一向不理班级活动的戚茹会提出这个要求,但他冷静地分析了当前的情况:“中规中矩的合唱不出彩,但也绝对不出错。合唱的水平放在那里,有目共睹,大家半斤八两,效果竟然还不错,即使有跑调的,也不算特别明显。但若是加入了伴奏,乐器和人声还要磨合,稍有差错,听在别人耳朵里也是折磨,反而放大了合唱的缺点。”
这番明显贬低同学的话从班长嘴里说出来不但没有显得他刻薄,反倒让戚茹增加了不少好感。楚格是为了整体着想,也是服从班主任的指令。
楚格的想法和地中海不谋而合。学生最主要的就是学习,看书便是他的娱乐方式,学校的才艺活动他会带着同学参与,但也仅仅是参与,不会去费更多的心思和时间。
“我知道,现在加入伴奏也许会给大家添加麻烦。但你看过了节目单之后,不想为这场演出添加一点看头吗?几乎都是合唱,不止同学,恐怕连老师都听腻了。我们班有些同学的学习情绪不高,不断加强的高压不通过合理的方式疏导,迟早会引发问题。若是这次表演百花齐放,也许还能让一批人看到艺术的魅力,走特长生的道路。高中是接收特长生的,艺术生高考分数要求不高,对学校来说,升学率也上去了。你作为班长,不应该关心同学们的未来吗?还有两周,我有把握能带领大家拿到前三。你也看到了,同学们为了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