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这个,李婷真的是要咬紧牙齿,因为以前的那个奶娘心地狠毒,却是超出她的意外。
好吧,她得承认,其实大哥他们做的也没有错,孝顺自己的生母,毕竟没有什么错处。
可是如今这个世道都是把孝道放在了第一位,大哥他们要好好做官,那就不能在孝道这一件事上留下污点。生母是已经过世的人,他们应该孝顺名义上的母亲杨婷芳。
如果父亲只要朝外面露出一点儿子们不孝顺的一头,相信对手就会抓住这一点,狠狠打击大哥他们吧。
可如今的局面是大哥他们完全不顾忌的,把那个名义上已经死亡的生母带进了府中,认认真真的孝顺起来。
这让父亲很尴尬吧,父亲内心可能有愧疚,可是如此,有两个妻室,他又该如何自处?
重点是为了张家人考虑,他还不能把这个秘密透露出去,以防外面的人抓住把柄,所以表面上维持和平,其实内里两边都不讨好,委屈了两位夫人。
世上的事又哪里分得出对错,只不过是利益不同,身份不同,所关注的要点不同罢了。
李婷紧紧拉拉面前这个苦命女人的手,笑笑说:“其实在那个家里还是委屈了你,以你的才华其实有更合适你的地方发展,可是那个时候你去选择嫁进张家,现在我要跟你说一声对不起。”
杨庭芳惊得站起来,连连摇头,眼睛里有泪水:“娘娘,你这么说,真是折杀我了。说实话,当初要是没有你,可能我们家早就不存在了。所有挣回来的银两都喂了那些贪官,可是现在不仅大哥的仕途很顺利,嫂嫂已不在家里闹,小妹如今进了宫,又多亏了你的照顾。
如今我自己觉得过得挺好的,在那里虽然有些小烦恼,可是相比生死关头的那种选择现在已经很好了。我只是担心家里面的男子们因为某一些事情闹得越来越僵。其实我自己倒是无所谓了,可是张家的人名声不能败坏,这可能还会影响到皇后娘娘你呢。”
李甜是真的,很欣赏面前的这个女人,听到提起她的庶妹。问了一个问题:“新母亲,你完全可以到你妹妹那里去看一看,然后你可以问她需不需要出宫?
以前,那是无可奈何。现在杨太嫔的年龄正青春年少,如果老老是留在这个宫里面实在是……”
杨婷芳立刻明白皇后娘娘的意思,这是让她可以接回自己的妹妹,然后再让她嫁一副平凡的人家生儿育女,过上正常女人的生活,这是娘娘的恩典,她心里面非常感激。
她已经去见过妹妹了,可是妹妹很奇怪的,没有同意离开皇宫,却给她一种好像恋爱之中的女人所表现出来的一样,仿佛这皇宫之中有喜欢的人。
当然,妹妹的怪异表现不能告诉皇后娘娘,所以只好选择杀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已经去看过了。小妹认为皇宫之中的生活她过得很适应,并不想出宫去外面现在外面的世道虽然好。
外面可是重男轻女的还不少,小妹怕自己的不洁得身份被别人知道,给家族的蒙羞。最重要的是万一被人知道小妹她是从皇宫之中出去的,太平洋量,那么皇室与会蒙上污点的,所以小妹她坚决不肯出宫。”
李甜摇摇头,叹了一口气,世上的女人确实过得很艰难。
既然那个杨小妹不愿意出宫,当然也不会强逼,只是为她感到可惜了:“既然杨太嫔愿意为先皇守节,我一定会禀告陛下让陛下下旨褒奖,而且让提高她宫内的月银待遇。”
俩人都没有想到今天他们的好心却没有让人领会到,而且让那个留在宫中的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李婷想想母亲他们应该出宫了,让人到张媽宫中去催促白兰带人回来。
她则走到长桌前,提笔给大哥写信,想询问他哥哥们是否有意到金城外面去锻炼一番,大哥现在已经是三品大员了,如果到外面可能就会成为封疆大吏。
正常的人可能不会选择在此时离开权力的中心而到地方上去磨练。
可张家此时的环境不适一件意外的事吗?允许哥哥们愿意带着他们的生活到外面去好好生活呢。
总之,不管是让他们留在京中,还是让他们到地方上去,都应该询问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向陛下禀报。
洗了厚厚的一封信交给杨婷芳带回去,李甜相信这个女人的人品,绝不会偷看信中的内容。
可她不知道女的不偷看,也许可能别人偷看了。
没过多久这件事情给李甜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别人都知道了,皇后娘娘最先顾着得张家的人。京城之中,国丈,国舅仿佛就是张家的人,而不是李家的人。
有阿谀奉承的人转变了方向,抛弃李家人,转而投向张家。
当白兰带着徐氏回来,杨婷芳已经走了。徐氏有点心虚看向女儿说:“娘娘,今天时间不早,我得回去了。剩下的是白兰会跟你讲的,那我就走了。”
李甜虽然奇怪,可是很难得看到母亲这种慌里慌张面上非常心虚的表情,有点不忍心深问她,所以就让她先回去。
反正白兰在,问,宫里的这些人,反而更知道事情的内幕,所以送上一堆礼物让生母带回去给家中的亲人,就没有深究。
徐氏刚离开,白兰就把在张英宫里见到的事说了出来:“那个端妃,开始还能好好的讲话,可是她抓到了一个契机,然后向伯夫人说出来陛下宠幸她的事情。”
什么?这完全不可能。李甜惊讶万分的站起来,摇着白兰的肩头喊:“给我去叫魏忠贤来!本宫要问问他如何办事的?”
173章 改变的不是一点半点
转过念头一想,不对呀,如果张嫣真的得到宠幸的话,宫里面应该有记录的,那自己不可能没有得到消息。李甜止住想要前去叫魏忠贤的白兰,让她把当时的情况说一下。
在白兰的描述之中,李甜顺便理一理了当时的情况。
张嫣原本是要用眼睛的特异能力让生母中她的催眠,可是白兰已经提醒过了,所以生母没有中招。
不知怎么的,张嫣改变了主意,她居然谎称自己已经被陛下宠幸,然后引起了母亲的注视,趁这个机会,她已经催眠了母亲。
但是呢,因为当时在场的人很多,特别是白兰一直对张嫣说的话特别注意,如果有一些对李甜自己不利的,白兰会制止。所以摧眠之中所引导的某些话题她也不敢明目张胆的使用,然后白兰就没有阻止她们之间的谈话。
“是不是母亲答应了她什么特殊的要求?端妃提到宠幸的事,脸上就没有什么不自然的表情吗?难道她就坦然的自己都相信这种谎言啊?”李甜像是在问自己的婢女,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白兰知道自家的娘娘是最在意陛下的,如果陛下真的宠幸了别的人,原谅大概心情一定会激动不好。
她斟酌了一下口气说:“端妃当时说的像真事一样,所以大家都没有怀疑。可是都非常的震惊,因为陛下除了娘娘你这里,可是从来没有在其他地方有个女人。
伯夫人完全没有怀疑端妃的话的真假,还有什么用意,第一时间就觉得可能对娘娘不利,所以伯夫人问端妃,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李甜嗤笑一声:“她又能有什么意思,无非不过是想把陛下拉到她那里去而已,能有什么别的目的吗?
母亲一定是以为那件事是真的,所以母亲因为担心我就在她端妃那里露出了破绽,让她趁机而入,引导了母亲的思维方式。我现在关心的是她让母亲为她做什么事情?”
白兰认为自己又办事不力,好像每一次都帮不到娘,还一直在扯娘娘的后腿,心里面有点自责。
实话实说,看娘娘要怎么解决这件事儿吧。然后一股脑倒出来,如果娘娘真因为这件事情不要她,她也认命了。
事情在白兰她们眼中可能是大事,可在李甜眼中却没有什么可烦恼的。
不过是生母答应会劝说自己同意张嫣生下孩子而已。问题是朱由校根本没宠幸过她,张嫣又哪里来的自信,可以有第二次或者第三次机会把朱由校引到她的宫里去,趁机成了好事呢?
先别管自己同意不同意她生下孩子吧,就说她张嫣哪里来的自信,自己会答应母亲这种奇怪的要求,然后让自己的男人去别的女人宫里呢?
张嫣引导生母的说词是她宫内所有的人都知道了,陛下宠幸过她的事。可是呢,因为自己这个善妒的皇后,所以皇宫内的人不敢记录这件事情。
张嫣给别人的说法就是万一这件事情捅到外面去,让皇室里的其他长辈知道一个皇后是如何嫉妒妃子的行为,那么自己这个皇后的名誉更加扫地,所以母亲才会开始被她的话所误导。
李甜冷笑,先别说她的肚子能不能鼓起来证明陛下确实宠幸了她张嫣的事,就说那个威胁已只会引导在意自己的母亲吧?这哪里是求母亲,这明明就是设好陷阱让母亲往里面跳。
也许张嫣的目的不是让母亲为她办成事,而是要用她做出让母亲吸引朱由校去关注她,然后会去找她询问,那她张嫣又有机会勾引人。
以母亲的性格,确实有可能在朱由校面前说漏张嫣的事。
李甜突然想到这一点,然后迫不及待的问白兰:“你们回来的时候是不是遇到了陛下?然后我母亲还跟陛下说了一些不应该说的话?”
白兰最怕的就是这件事,现在娘娘提出来,她也只能老实回答:“真是遇到了陛下,然后伯夫人就对着陛下说,不能任由娘娘你的性子胡闹。
既然宠幸了端妃,那就应该记录好,皇家的血脉比较重要,并不是娘娘的面子就能让陛下把端妃遗忘在脑后。
当时吧,奴婢看陛下的脸色很不好。不过他仍然非常和蔼的跟卜夫人说话,然后说还有政事处理,他就走了。奴婢这才和伯夫人回到娘娘这里来。”
怪不得生母见她时一脸的心虚表情,还匆匆回去了。李甜心里有点焦躁,喝了一口茶水,然后让白兰去找魏忠贤。让他想个办法在今晚先把朱由校请来坤宁宫,让自己有机会解释母亲为什么行为奇怪的事。
如果自己主动去请人,然后特意解释这件事,会显得心虚不占理。
而朱由校自己走进的坤宁宫,应该会很大程度上相信自己的话吧?
李甜觉着宫斗是件烧脑的事,其实她更适合做打打杀杀那种直接的事。争抢的女人多了,原配还真不好做。
母亲对朱由校说的话,一定会引起朱由校的在意。不管是对张嫣厌恶还是要去质问,只要有兴趣去找人,那么张嫣的计算就成功。
哪怕第一次的宠幸是假的,可两个人有了更多方接触,假的也能变成真的。
李甜正等着朱由校来,宫门外走来一个他曾安排在坤宁宫中的老女官。以前她习惯用自己从宫外带着的人,所以不重视这个老嬷嬷。
一身七品女官服的老嬷嬷走进来行礼后,开口说:“皇后娘娘,外面传来一些不好的消息,说的是端妃被陛下宠幸的事情。不管这件事的真假,奴婢是想跟你说一说,跟外面的有一些奇事。”
李甜点头答应,然后听了她讲一些宫外面的趣闻,其中大多数都是交一个主母怎样管教家中的妾室的经验。知道老嬷嬷是为了她好才讲这种事的,所以就没打断,继续听下去。
当听到说宫外某一家的妾,原本失宠是没有机会见到男主人的,可是那个妾声称怀孕了,引来了男主人的关注,然后又开始得到了宠爱。
最让所有人感到惊奇的是那个开始得到宠的妾,怀孩子的时间与别人不同,居然怀上了十三个月才生子。民间还传说这样的孩子,福气最重,最后那个孩子得到了男主人的所有家产。
李甜听完后非常慎重的感谢老嬷嬷,等她微笑着走后,李甜心想,她是来提醒自己小心戒备张嫣吧。
古代的人迷信,所以才会相信什么有福气的孩子所怀的时间才会长。可是李甜又怎么会相信这种违反人类生育孩子规律的事情呢?
174章 身份能改变人生经历
李甜不知道张嫣是不是打的这种主意,不过不应该给她机会。女人好像都是为了一个男人转,然后想出各种奇思妙想的主意,原来人的身份能改变人的经历。
老女官的话,让李甜想起了原来的历史上朱由校的身边,有一个女人就是用了这种计谋。
那个女人是个姓张的宫女,后来成为天启帝的妃子。原来的历史上是这么记载的:张氏初为宫婢,天启三年召幸受孕后封妃。她性情刚烈正直,为人直爽,不愿意与客氏、魏忠贤同流合污,对二人恶行有不满的言论,所以被魏、客视为异己,关系不睦。
客氏(客印月)是天启帝的乳母,是明朝末期历史上的一个特殊人物。原来,天启帝的生母孝和皇后王氏早死,养母西李选侍(李康妃)对他也不好,所以天启帝与身为奴婢的乳母关系反而无比亲厚。在即位后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客氏小人得志,张狂无比,甚至争风吃醋,先后害死了几个曾被天启帝临幸过的嫔妃。其中遭遇最惨的就是张裕妃。
张裕妃怀孕,到期没有分娩,客魏便将她治以欺君之罪,于天启三年(1623年)八月初八日将她废掉,幽于别宫。所谓“别宫”,有人考证,还不是单指冷宫,而是比冷宫环境更恶劣的宫殿夹道,也就是几个宫墙间的过道。冷宫条件再差也有几间破屋子,过道却是日晒雨淋大风吹,连个可以躲避的地方都没有。
不仅如此,客氏还下令断绝她的一切饮食,也不派人前去接生。数日后,天下暴雨,张裕妃饥渴难忍,拖着沉重的身体,匍匐着爬到屋檐下喝雨水止渴,想保住性命。她有孕又被饿了数天,骤然喝下不干净的雨水后,极度虚弱的身体反而更吃不消了。八月二十二日,在被活活饿了14天后,张裕妃终于支撑不住,被活活饿死,年18岁,以宫女身份下葬。
崇祯皇帝即位后,摧毁了阉党集团,为她恢复名誉。崇祯四年闰十一月二十二日,谥号“悼顺”。以妃礼迁葬于金山,将她和段纯妃、李成妃三个人葬在一起。她的坟墓现在已被发掘,出土了她的墓志。
相关记载
《明史·卷一百十四·列传二》:
裕妃张氏,熹宗妃也。性直烈。客、魏恚其异己,幽于别宫,绝其饮食。天雨,妃匍匐饮檐溜而死。又慧妃范氏者,生悼怀太子不育,复失宠。李成妃侍寝,密为慧妃乞怜。客、魏知之怒,亦幽成妃于别宫。妃预藏食物檐瓦间,闭宫中半月不死,斥为宫人。崇祯初,皆复位。
妃姓张氏,顺天府涿州人,父张世登,母段氏。妃生于万历丙午年七月十九日巳时,万历四十年八月十二日选入内庭,迨天启三年五月十八日册封为裕妃。是年八月初八日有旨革去冠服,即以是月二十二日巳时薨逝,越七年十二月十六日奉旨仍复裕妃。惟妃幼入宫闱,资秉温淑,事熹庙最恭,能以礼自持,而倏而告终,享年不永,命也如何。今上追念熹庙遗意,于崇祯四年闰十一月二十二日迁葬于金山之原,追谥悼顺。宠渥尊名,归藏如礼,可以瞑矣。儒臣奉命志其圹,庶千秋之不朽云。
相关诗词
《天启宫词》明末秦兰徵撰
其一:
何事丹陵迟暮生,
葳蕤独闭未全明。
伤心饮彻檐头水
万岁潜呼三两声。
(张裕妃有娠,逾期未产。客魏恚其异已,谮上绝其饮食。曾大雨匍匐檐下,啜溜水数口,临绝犹呼万岁爷不已。
其二:
泣别长春泪暗挥,
雪花满院挟风飞。
乾西冷落休含怨,
幸免空宫闭裕妃。
有东林党主持的后人编撰历史,其大部分不知道真假。不过以史上确实记录了张裕妃,怀孕的时间超越了一般婴孩的怀孕时间。
这个妃子的个人经历虽然非常凄惨,但李婷虽然同情可怜她,现在关注的重点是宫里面的人也会用怀孕超过时间的这种法子。
于是张嫣上一世,知道了张裕妃的故事,那么她现在就想用这一种方法。在吸引朱由校以后,就可以怀上孩子。
女人其实是很悲哀的吧!
不管怎么样,李甜绝对不可以给他这个机会,不管她张嫣有什么目的,现在就要杜绝两个人之间的任何可能。
虽说每一个女人做出这种事也是有可怜之处,可是,当原配夫人是自己的时候,那么自己的老公当然要看好,这是现代每个女性的本能吧?
上一世的皇后张嫣,她个人的经历是丰富多彩,然后让所有女人都羡慕的吧。
不管是野史上的说辞还是空间中那本玛丽苏小说的内容。张嫣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只不过最后大明王朝完了她才会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