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运六零末-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叔,我听爷爷说过,‘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今天早上出霞,是不是预示着今天会下雨?”谢怀谦望着天际的朝霞,给村长提个醒。
前世,谢怀谦经常听天气预报,但是没研究过,也只是记住几句关于天气的谚语而已。他怕村长不相信今天会下雨,只好拿谚语来当说辞。
村长也跟着看天,观察今天是否会下雨,但他经验不足,看不透彻,“我去问问七叔,他最会看天了。要是今天真有雨,得提前做好准备。”
村长说完,转头又对谢怀谦说:“小谢,你真不错,我看你当个队长都行。”
谢怀谦推拒说:“周叔,我才来村里多久,经验不足,还需要跟大家多多学习。”
“你用不着谦虚,我可是实话实说,像你这样有文化又能种地的人可不多,是个人才,以后肯定有前途。”
村长夸完谢怀谦,赶忙去找他口中的七叔。七叔是村里的老辈人,已经快八十岁了,是个比较有经验的老农。七叔辈分大,村长差他十几岁,也得喊他七叔。
“七叔,你看今天这天咋样,有没有雨?要是下雨,我得让村民提前准备,好把麦子早早盖好,能收的都早点收起来,省得被雨淋了发芽发霉。”
发芽的麦子碾成白面会发粘,不好吃;发霉的麦子更别说,难吃。
七叔观看了会天空,吐了口烟气,“我估摸着可能有雨,就是不知道啥时候下,你还是提前作准备比较好。”
“七叔,既然这样,我赶紧通知村民,让他们把防雨的东西准备好。”村长跟七叔告别,连忙去找几个队长,让他们分别告诉各队队员,做好防雨准备。
本来夏收时间就紧,不但要抓紧把粮食入仓,还要及时种上下一茬粮食,哪样都不能耽误。因此,就算是预测会来雨,村民也不能停止麦收,而是继续收割,压场。不过,只要防雨工作做得好,淋不湿麦子就成。
上午还是大晴天,阳光足足的,是个适合晒粮食的好天气,不管是地里,还是打麦场里,都干得热火朝天。
“村长不是说今天可能有雨吗,怎么到现在还没下雨?”
“谁知道老天爷几时下雨,说不定过会儿雨就来。”
村民都不想这个忙时候下雨,这时下雨纯粹是添乱,耽误他们干农活。
直到下午三点多,打麦场里出现很多蜻蜓,都飞得很低。一见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觉得雨快来了,就开始忙活起来,正在晒的麦子都赶紧堆成堆,用油布盖起来。
地里正在忙着收割的大老爷们都放下镰刀,赶紧帮忙把放倒的麦子运到场里盖起来。
就在大家伙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天好像突然黑压压地暗下来一样,狂风乍起,把村民头上的草帽都吹下来。
幸好草帽上都有绳子,没有把帽子吹跑。
“快点把麦子盖好,别淋了雨。”
“还有油布吗?这边还有点地方没盖好。”
“再去找几块砖和木头来,把这边压住。”
慌忙的人们各显力量,齐心协力保护今年的收成。
没过多久,豆大的雨点砸到忙碌的人们的脸上、身上……人们根本顾不得被雨淋,还在抢救粮食,尽心想把所有的粮食都保护好,争取不浪费一粒粮食。
很快,大雨连成一片,在地上溅起一个个水花。
好在大家早有准备,已经把麦子都盖好,这时只要冒雨回家就可以。
事后,大家都认为是七叔(七爷爷)眼力好,早早看出会下雨,躲过一劫。只有村长知道,还是谢怀谦这小伙子最早提示的他,才有了他问七叔的事。
村长又在村民面前说了谢怀谦的好话,心里也有想法,准备下次选拔村干部时,把谢怀谦提上去。
谢怀谦不知道村长的想法,要是知道,估计也不会因为当个小官而得意。但是,如果他爷爷知道他表现好被提拔的话,肯定非常高兴。
因为这段时间大家伙儿都起早贪黑忙着夏收,折腾的都黑了、瘦了,等夏收过去后,大家都累得脱了一层皮,尤其是知青点的知青们。
他们可以第一年经历如此劳累的劳动,等忙完一歇着,感觉像是要了半条命去。
“谦哥,我都不知怎么熬过这些天的,竟然能撑下来,现在我都佩服我自己,看来是锻炼出来了。”汤立民躺在炕上,跟谢怀谦说话。
“我看你表现不错,这回累了都没偷懒。”谢怀谦正在看书,抽空回了好友的话。
“我看大家伙都卖力干活,不好意思偷懒。”其实汤立民是不想让他们辛辛苦苦种的粮食打了水漂。
地里的麦苗可是他们来了后照顾长大的,怎么说也有算是他们辛苦劳动的果实,不好好守护可不成,最后的关头更不能掉链子。
杨俊生也说:“这回可是体会到农民的不容易了!以前完全想象不到,我有一天会下苦力干农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城?”
他的表情有点复杂,带点苦涩和伤感。
回城的事还是别提了,谁知道啥时候能有信,说起来都是泪,还不如不想。
汤立民属于乐天派,把回城的事往脑后一放,就转移了话题,“谦哥,好久每次吃肉了,咱抽空上山套兔子吧。”
“行啊,反正现在不忙了,咱耽误一天工也没事。”
就在他们热火朝天讨论抓野物的时候,去镇上当老师的钱卫民和唐倩回来了。
自从他们去了镇上,一时半会不想再回村里,就怕想起干活的那段日子。所以,他们一直没有回来,反正这里没有他们特别挂念的人。
不过,因为唐倩和钱卫民没有自行车骑,是靠两条腿走回来的。他们刚在学校教书没多久,认识人少,借不到自行车这样的大件。


第53章 
至于他俩这次为什么回来,主要是唐倩和钱卫民听说夏收很忙很累,有的知青甚至累倒了,他们想来看谢怀谦的笑话。
看他是不是晒黑了,累瘦了,想好好嘲笑他一番。
谁叫唐倩和钱卫民不是多么大度的人。钱卫民是嫉恨原来谢怀谦原来跟他争唐倩;唐倩则是气愤谢怀谦看不上她。
俩人心思一致,特别想看谢怀谦的热闹。
其实,钱卫民前几天也带学生参加了学农活动,干了些活。只不过老师和学生只是到农村帮忙,怎么也不如下放知青劳累。
他先提出到周家村知青点来,就是想看谢怀谦笑话的。谢怀谦不是能耐吗,先是看不上唐倩,刻意忽视她;再是买自行车出风头,都让钱卫民觉得谢怀谦抢风头。
钱卫民回来,就是看看谢怀谦忙夏收有没有累到,有没有被现在的日子打击到。
因为天热,唐倩怕晒黑,两人在周末一大早就徒步来到周家村。
汤立民提意上山套兔子解馋,谢怀谦同意后,他立马兴奋地说:“谦哥,不如今天咱们就上山,好久没出去玩,我可是特想出去。我还没上山逮过猎物,不知野兔好不好逮?”
虽然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幻想着如何大发神威逮只野鸡和兔子回来。
汤立民这么一提,知青点不管男女都来了兴趣,认为上山一趟挺好,看看山上的景色或逮猎物都可以。出去散散心也好,省得没事老琢磨回城的事。
“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咱们一起去?”杨俊生也来了兴致。
谢怀谦知道大家憋在小山村里闷得慌,没反对大家的提意,只说:“我去跟村长请个假,今天咱都歇着。”
谢怀谦出门时,正好看到唐倩和钱卫民进来。
唐倩此行就是来显摆她得了好工作,顺便笑话谢怀谦。她发现谢怀谦确实比前两个月黑了不少,于是嘲讽:“谢怀谦,你这是去哪里?好久没见,我看你黑了不少,脸上跟抹了黑炭似的。”
唐倩说的夸张了些,谢怀谦的脸晒得不算黑,不过晒成了小麦肤色,看上去比原来白皙的脸还更健康些。
但是,这在唐倩眼里就是谢怀谦下苦力受累的证明。
唐倩对谢怀谦的感情来得强烈,消失地也快。以前她有多喜欢谢怀谦,现在就多希望谢怀谦更倒霉,好把她从他那里受到的伤害弥补过来。
钱卫民也插嘴说:“比我是黑了不少,看来没少受罪。”他惋惜地劝说:“谢怀谦,有机会你也想法子从农村脱离出来,不然过不了多久,你就彻底变成农民了。”
他们这些大院子弟,原本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家里条件又好,都是没受过罪的,肤色大多白一些。钱卫民只干了一两天活,晒得不明显,看不出皮肤变黑,看着是比谢怀谦白一些。
谢怀谦本来还想跟二人打个招呼,见两人见面就讽刺他,于是冷着脸说:“不劳费心,我喜欢扎根农村,也喜欢踏踏实实当农民。”
他不想跟讨厌的二人做无谓的争辩,说了句:“我有事,先走了。”
谢怀谦去跟村长请假,钱卫民和唐倩得不到他的回应,就进屋找别人攀谈,了解知青点最近的情况。
知青点剩下的人,除了汤立民跟谢怀谦同仇敌忾,其他人因为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倒是聊到一起。
唐倩特意显摆说:“我当了音乐老师之后,除了担任一个年级的音乐课,其他时候很清闲,比原来在村里干活好多了。”
不用说,这话引来何莉莉和朱红的嫉妒。
“劳动是光荣的。我们可不像有的人,满脑子资产阶级思想,还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头。”
钱卫民对唐倩一心一意,他生怕唐倩说错话,赶紧对她使眼色,顺便转移话题:“刚刚我们来时,看谢怀谦出门,他干嘛去了?”
何莉莉略带得意地说:“谢怀谦去给村长请假,我们今天集体上山玩。”意思是别看我们在在乡下,却能找到你们找不到的乐趣。
唐倩是个爱玩的,她赶紧说:“那我们来得正好,可以跟你们一起上山。”
何莉莉满心不愿意唐倩跟着,可她不好明面上拒绝,就懒得再搭理唐倩。
因为谢怀谦的出色相貌,知青点剩下的三个女知青都对他有点想法。何莉莉和朱红不知道谢怀谦以前跟唐倩交好,她们还以为谢怀谦看不上唐倩这样的女孩,毕竟唐倩的脾气着实不让人欢喜。
既然他不喜欢唐倩,说不定喜欢温柔体贴的。
田文静自从看到谢怀谦不喜唐倩后,心里也有别的想法,希望能获得他的青睐。
所以,田文静、朱红、何莉莉因为谢怀谦存在竞争关系。她们都不知道谢怀谦喜欢周娇,还以为能先下手为强,各使手段,看谁能先得到谢怀谦的心。
因为三个姑娘互相防备,手段比较含蓄,谢怀谦只当没看见,并没有对其中一人产生想法。谁让他早已弄明白自己的心思,一心想等周娇毕业,再下手追到手。
谢怀谦这会正在村长家。
“你们上山玩不是不行,但是不能进深山。”村长想了想不放心,于是对孙子说:“立军,等等你带小谢他们进山转一圈。记住,千万不能进深山。”
周家村周围有些较低的山坡,多是村里砍柴的地方,平时没啥危险。村里的女人和孩子经常去山坡上捡柴或挖野菜。
能不干活去山上玩,周立军也高兴,当下答应:“爷爷,我知道分寸,不会让他们遇到危险。”
周立华听到,也嚷嚷着要去:“爷爷,我也去。”
“去吧,立军,看着他点,别让他跑远了。”
“嗯。”
周立华一听二哥带他进山,高兴地眼睛眯成一条缝。他忽然想起娇娇姐运气好,每次都能捡到猎物。
“我去喊娇娇姐,让她也去。”
没等家人答应,周立华就窜了。其实,他还真是怕爷奶不让他找娇娇姐。
“这孩子,尽捣乱,娇娇好不容易歇个礼拜,不让她在家收拾一下,跟着凑什么热闹。这一来一回,肯定受累。”村长媳妇说。
“娇娇愿意去,就让她跟着,老在家闷着也不好。”村长倒是没反对周娇跟着上山。因为他听谢怀谦说女知青也跟着去。既然他们一起,也不会传出闲话。
谢怀谦听说周立华去喊周娇,心里倒是高兴。起码有机会能跟周娇相处大半天。自从他来到周家村,跟周娇相处的时间真不长,多是抽时间利用系统说话,一点都不方便。
谢怀谦跟村长告别,“周叔,我先回去准备一下,拿上柴刀,顺便砍点柴回来。”
“去吧,有立军带你上山,不会迷路。”村长说。
谢怀谦早就上过两次山,已经知道上山的路,但他没法跟人解释。
他谢过村长后,就去知青点通知其他人一起上山。
周立华到了周娇跟前,死缠着她要她上山,周娇被他缠得没法,就依了他。
这一世,周娇对周立华特别好,有好吃的从不忘记想着他,所以两人感情越来越好。周立华对这个堂姐也特别亲,俩人处得就跟亲姐弟一般。
谢怀谦通知了知青点的人,他们带着绳子、砍刀一起去村长家汇合。等周娇和周立华到了,一伙人朝山上出发。
一路上,周立军在前面领路,周立华都跟在周娇身边。何莉莉等人因为能出来散心,脸上一直带着笑容,问周立军一些问题,还去路边采摘一些野花,做成花环套在头上玩。
谢怀谦和汤立民、杨俊生,没有忘记砍柴的任务,看到路边有枯树枯枝,就上去砍下来,放在路边,等回去的时候带上,捎回家就可以。
这个季节山上已经有了各种野果子,周立华就拉着周娇找野果子吃。
他还偷偷跟周娇说:“娇娇姐,要是你今天运气好,说不定还能捡只野鸡回去。”
周娇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立华这是馋肉吃,“小馋猫,就知道吃肉。要是捡到野鸡,肯定给你吃。”
但是今天来得人比较多,不好做手脚,周娇没打算冒险。吃肉啥时候吃都行,用不着在比人眼皮子底下冒险往外拿肉。
可周立华听了姐姐的承诺,特别开心,眼睛四处撒摸,就想看到野鸡、野兔冒出来。
还别说,往里走的路上,还真看到一两只灰色的野兔。只是兔子窜得快,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兔子就窜了,周立华因为追不上野兔,气呼呼地。
因为周立军走在最前面,他最先发现情况,不远处竟然有十几只出来找食的野鸡,他赶紧停下,转身让其他人消声,别把野鸡吓跑了。
“等会儿咱们围成一个包围圈,看谁运气好,能抓住野鸡。”
等周立军说完,男知青主动朝远处的野鸡包围过去,只有唐倩停在远处,没有动身的意思。她可不想自己下手抓野鸡,成什么样子。如果有人抓到野鸡,她等着吃还差不多。
钱卫华倒是上前帮忙了,他对抓野鸡有兴趣,跟着围了上去。


第54章 
谢怀谦他们虽然上山抓猎物,但是没带猎枪,只带了绳套。来时把绳套下在野兔出没的地方,也许幸运就能抓到野兔。
倒是周立华带了弹弓,想靠弹弓打猎物。只是弹弓威力小,打个麻雀还可以,打野鸡、野兔就不给力。
因此,当大家发现一群野鸡时,都抄着砍下的木柴围了上去。他们人多,一围上去,十几只野鸡受惊后,惊慌地扇着翅膀、扑棱棱地四处乱飞。
有的人离得野鸡近,干脆伸手抓野鸡;有的人离野鸡远点,就用手中的木棍抽野鸡,希望能把野鸡抽得停下,不再乱飞。
谢怀谦力气大,身手灵敏,就算拿着木棍也毫不逊色,唰唰几下抽中离得最近的三四只野鸡。他这几下下去,正在乱扑腾的野鸡纷纷落到地上,再也难飞起来。
好像是把翅膀抽断了,还把野鸡抽成内伤。
“谢大哥真厉害。”周立华本来也凑热闹抓野鸡,只是他人小手慢,没有抓到。
“都捡着,回头咱们吃鸡肉。”谢怀谦抽空对周立华说了一句。
既然是周娇看中的弟弟,谢怀谦难免对他多了几分关注和热情。再说他也喜欢孩子,对周立华和颜悦色的,令周立华对他也很有好感。
周娇等几个女生没抓过野鸡,见谢怀谦利落地收拾了几只野鸡,纷纷叫好。
“谢怀谦,你厉害!”
“今天有鸡肉吃了!”
她们这一愣神的功夫,围截的野鸡眼看就跑出包围圈。
钱卫华、汤立民见谢怀谦抓到了野鸡,一个不想落后,非得要抓住一只,省得被谢怀谦比下去;另一个兴奋地来了劲头,也想亲自抓一只。
汤立民喊旁人帮忙:“何莉莉,朱红,你们帮我围住这只,快点,别让它跑了。”
因为野鸡一受惊,就四散飞去,何莉莉和朱红眼看自己相中的野鸡飞跑了,怕落空手,就帮助汤立民围堵野鸡,在三人合作下,终于成功抓到一只野鸡。
钱卫民和杨俊生合作,也抓到一只野鸡。
而周娇和周立军围堵的野鸡,也在谢怀谦的帮助下抓住。这样,他们收获颇丰,总共抓到七、八只野鸡。
几人凑到一起,看着各自手中的野鸡,爽朗的笑声传出好远。
“今天真幸运,竟然能抓到好几只野鸡,这下能好好吃顿肉了。”
“可不是,估计大伙都馋肉吃了。”
知青们下乡时,没有几个带肉票的,因为各地票证不同,除非是全国通用的票据。不过通用票据不好兑换,所以多数只带了点钱,有的甚至钱都没带多少。
所以,知青们下乡后,想吃肉还得靠自己。
莲花镇上倒是有集市,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去集市上买东西,附近的农民会把家里的东西拿来换钱。知青们可以去集市上买点不用票的野鸡、野兔。
但是这种机会不多,大多数人也舍不得大吃大喝,知青们下乡后真没吃过几次肉。谢怀谦这波人,还是沾了谢怀谦的光,吃过两三回肉。
大家伙早就馋肉吃了,更何况是炖出来香喷喷的鸡肉。一想到能吃上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