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运六零末-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娇真想扶额,高燕不是故意的吧,怎么把事情都给说得这么详细?
幸好没有人当下就让周娇帮忙做衣服,但是有条件的女生心里在想:等高燕的衣服做出来,看看好不好看,如果好看,她也去做一件。
周娇也没法全怪高燕,谁让她嘴欠,把自己会做衣服的事情说出去了呢?
她不是个擅长撒谎的人,昨天同桌问她,她就实话实说,要不是怀谦提醒,她压根想不到可能会有更多的同学想让她帮忙做衣服。
就像怀谦说的,她是来上学的,又不是来当裁缝的,偶尔帮同学裁件衣服还行,要是都找她帮忙,她忙得过来吗?
想到这里,周娇心里就后悔。希望大家把心思放到学习上,别把心思放到衣服上。这年头布料难买,应该没多少人要她帮忙吧?
上课铃响后,周娇没空想别的,开始专注于学习。但是同桌明显有点心不在焉,估计想放学早点去找人做新衣服呢?
等放学后,周娇刚想走,高燕一把拉住她,“周娇,我刚想起一个问题,你是把布料裁好了,但是裁缝会做吗?”
怎么,难不成还想让她陪着去做新衣服?周娇还得回去吃饭看孩子,哪里有时间出去闲逛。
周娇说:“裁缝有常年做衣服的经验,拿过衣片来,一看就知道怎么做,这衣服不算难做,应该难不倒别人。”
周娇做的衣服没有挂里子,放到能干的裁缝手里来说,真不是事。
高燕听周娇这么说,却不太放心,“谁知道我们找的裁缝会不会做啊?要是做出来没有你这个好看怎么办?”
周娇差点翻白眼,想说我哪知道怎么办?
“那你想怎么办?”周娇觉得她同桌有点得寸进尺。但是已经说过自家没有缝纫机,她是不会帮忙缝制衣服的,也幸好刚搬了家,家里没有缝纫机。照高燕的意思,好像她应该直接帮忙做好才更好。
看同桌打算赖上她一样,周娇真想中途撂手。可惜,她不好意思当场翻脸。
高燕不是裁缝,不会做衣服,她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还是李霞看不下去,帮她们想了个办法,“我看,周娇你把你身上这件衣服给高燕留下,让她拿着去找裁缝,问问能不能做一样的?”
周娇里面穿着自己织的毛衣,她想也没想,就把外套脱下来,放到桌上,“你们拿着我的衣服去仿做吧,等做完再给我,我还得回家吃饭看孩子,先走了。”
周娇说完,没等高燕回答,便很快离开教室。
高燕看着周娇的背影,后知后觉问:“她是不是不高兴啊?”
李霞似乎撇了一下嘴角,心想:要是放到我身上,我肯定不高兴。
都帮你们裁了衣服,你们就找裁缝想办法做去呗,还缠着干嘛,难道还要帮你们做好才行?周娇就是这么想的。


第117章 
周娇回去后,没跟丈夫提之前同桌的反应。刚刚她想过了,如果以后哪个同学喜欢她穿的衣服,她就把衣服借给同学,让同学自个拿着衣服去找裁缝做。
她可不想让同学习惯她帮忙做衣服,要是都找她帮忙,她忙得过来吗,还不如找个省事的方式,管他同学愿不愿意呢,她是来上大学的,又不是来帮同学裁衣服的。
等高燕和杨红梅穿上新作的衣服后,果然还真有同学让她帮忙裁衣服,周娇直接拒绝了,说自己回家得忙着照看家里的四个孩子,没多少空余时间。如果想要跟高燕一样的衣服,就去找她找的裁缝做。
虽然有可能得罪同学,周娇却必须这样做。
周娇的衣服不是自己动手做的,就是丈夫给她在外面买的,不管是买的还是做的,两人都是捡着款式好看新颖买或做,所以,周娇的衣服在很多女同学看来,起码比她们的衣服好看。
再说周娇身材显瘦,穿什么都好看,很多女同学都喜欢模仿她穿衣服。
入夏之后,周娇上身穿长袖衬衣,底下配条长裙,看上去又仙又美。何况今年没有往年的气氛压抑,人们的思想开始复苏,很多女人逐渐兴起追求美的念头。
女同学再想找周娇帮忙做衣服,周娇就把衣服借出去,让别人照着做。她做的款式简单大方,只要有裁缝手艺,模仿着做一点不难。
这年头的裁缝多是有经验的老师傅,拿过布片来一看,就知道哪是前后片,哪是领子,哪是布兜,只要尺寸不差,绝对能够做出来。
周娇就这么把包袱甩出去,省了不少事。谢怀谦发现媳妇老是往外借衣服,一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你这办法不错,衣服可以借,可别给自己揽一堆活累到了。”
“知道了,我又不傻,哪能没事给自己找事干。”
这年冬天,国家颁布改革开放的政策。消息一传出,很多人不相信这是真的。
解放后,先是打土豪分土地,后来又搞出大锅饭,割资本主义尾巴,没几年又成立人民公社,分了自留地,农村记工分分钱分粮。这一次次的,把群众搞怕了。
谢怀谦知道改革开放的消息后,抽空就给村里打电话。
“大爷爷,是我,您知道国家的新政策吗,国家改革开放,估计农村也会有新政策颁布。”
这不,周存福到镇上开完会没多久,就接到谢怀谦的电话。
周存福赶紧问:“小谢,前几天我到镇上开会,听说要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是要分地,也不知道能不能搞起来?你在首都是不是听到什么消息?”
“这事应该是真的,大爷爷,你用不着担心,分地不是好事吗?”谢怀谦下过乡,自然知道农村有些懒人,在生产队干活能偷懒就偷懒。
若是分了地,打的粮食都是自家的,估计没几个人敢偷懒了。等分了地再偷懒,一家人喝西北风吗。当然是豁出一身力气干活,能多收点粮食就多收点。
周存福发愁:“分地倒是好事,可是咱村里那些鸡鸭牛羊怎么分,还有果园和鱼塘,这可都是赚钱的地儿,怎么分啊?”
要是分这些地儿,村民还不得疯抢啊。
谢怀谦想起后世的政策,说:“大爷爷,这些先不分也可以,可以继续照原来那样搞,跟原来一样到年底分钱。”
周存福担心地问:“就是不知道上面能不能同意?”然后他叹了口气,“小谢,要是你在村里就好了,可以多给出出主意。”
在周存福心里,原来小谢是有文化的知青,就很有本事,能为村里谋不少利,谁见了不夸他几句。现在小谢考上大学,成了一名大学生,见识应该比原来更多,能力应该更加不凡。要是小谢一直呆在村里,他都想让小谢接班,当下一任村长呢。
周存福六十多岁,年龄不小了,他还没有放弃村长这个位置,不是想当官,而是还没有找到合适接任村长的人。当村长得有威望,公正,为村民着想……
村里的人跟小谢相比,不是不太会说话,就是没有小谢的能力,周存福思来想去,没有一个比得上谢怀谦的,他发愁让谁接班呢。
谢怀谦呵呵笑了笑说:“大爷爷,有事咱们可以通电话,写信,发电报。我这不一有新消息,就给你打电话了吗?”
“小谢,电话费很贵,我不跟你说废话了,你在首都,也能得到最新消息,你看咱村里该怎么弄,给我写个章程,回头我照你说的做。”
“行,大爷爷,我回去就写,保证不让咱村以前的心血付诸东流。”谢怀谦一口答应下来。他也不想费劲心思让村里致富,一改革就毁了原来付出的一切,村里的事还是得规划好。
当初谢怀谦想法帮村里致富,就是看村民日子不好过,才那么做。现在,他希望周家村成为改革开放后先富裕起来的村子,最好还能带动附近的村子发家致富,能把日子越过越好,早日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
“行,那就看你的了。”周存福无比信任谢怀谦。要是没有小谢,村里哪里有现在的好日子?
谢怀谦跟村长通完电话,回去就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开始写村子的发展计划。
他在计划书中写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执行后,村里把地分到户家,自己种自己的。
鸡舍鸭场可以扩大,跟原来一样,村里统一负责喂养、出售,最后统一分钱。然后他又提了怎么分钱。
新政策不再限制做买卖,村里可以增加家禽和牲畜的养殖,把村里的好东西卖到县城或市里去。
还有,村里可以把鸡鸭加工成熟食往外卖,鸡蛋鸭蛋也是如此,可以做成卤蛋、咸鸭蛋卖。
…………
周娇看丈夫晚上一直在写东西,问:“怀谦,你在写什么呢,今天作业很多吗?”她可是知道,一般丈夫都是在学校写完作业再回来,实在写不完才拿回来。
只是,今天是不是用的时间长了点?
“不是我给大爷爷打了个电话,说了说改革开放的政策吗。大爷爷让我给他弄个计划书,看看村里以后该怎么发展?”
周娇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事。我觉得你原来帮村里想的那些致富法子挺好,能让村民多分钱,他们都很感激你呢。”
可不是,谢怀谦走了之后,村里跟少了个主心骨一样。村民一直按照他留下的方法做,再没有创新致富法子。大家都念叨他,想着要是小谢在就好了。
周娇上辈子不会种地,后来去了市里做裁缝,接触最多的是做衣服,她不懂怎么帮村民发家致富。她只是知道,丈夫借集体的名誉让村民养鸡养鸭又养鱼,还种植果园,确实做了实事,能给村民增加收入。
如果没有丈夫,周娇是没有法子做到这些的。她眼界窄,只顾及自己的小家,却没有眼光和能力帮助大家。或许她能做到,但是她没有那样的雄心壮志。
“还是农民日子苦,能帮就帮。”谢怀谦继续写他的计划书。
虽然周娇自己没法帮乡亲们致富,但是丈夫能帮忙,她也很高兴。这种事是好事,她是支持的。
周娇也参与进来,偶尔会帮丈夫出点子。
然后,谢怀谦和周娇除了把大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再就是异地指挥,继续帮助老家的村民发家致富。
没过多久,听说政策变了,可以做买卖了。有些知青返城后,一直安排不了工作,可是也不能在家吃闲饭,就出去找活干。
活不好找,有些机灵胆大的人听说可以做买卖后,为了混口饭吃,拧着头皮尝试着去卖东西。比如,有人去附近郊区的农村收些鸡蛋鸭蛋卖,有手艺的人也根据自己的手艺找活计赚钱,还有的人去火车站帮人送行李,骑人力车赚个辛苦钱。
谢怀谦:“我看最近做买卖的渐渐变多了。”
周娇说:“要是周家村离京城近点就好了,可以帮村里卖卖那些鸡鸭和水果啥的,也不知道村里的人敢不敢去县城卖东西?”
“听大爷爷说,做买卖的事还是等等再说,村里的出产还是照常卖给收购站。”
毕竟是合作过几年的,周家村出产的东西不好,但是有收购站在,价钱是低了点,东西确实不愁卖的。
周家村还在观望中,即使谢怀谦已经来信说过,没有人敢出头去县城做买卖。枪打出头鸟,周存福怕政策有变,并不敢实打实让人去县城卖东西,他很谨慎,想先看看外面的局势再做决定。
毕竟前些年割资本主义尾巴,一茬接一茬的,不知祸祸多少东西,害了多少人。谨慎点好,万一没过几天政策一变,再把做买卖的人拉出去□□呢?
没过多久,谢怀谦和周娇就放寒假了,他们一家开始商量回去过年的事。
谢爷爷和谢奶奶是想会干休所过年,他们儿女和老朋友都在那里,一年不见,实在想念。
谢怀谦和周娇,还有苏云秀,想回周家村过年。


第118章 
苏云秀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要不是孙女上大学,说不定她一辈子都不会到城市居住。到了她这把年龄,要不是实在放心不下孙女,她还是想在小山村里窝着。
眼看到了年底,她当然是希望回周家村过年,那里才是她的根。
他们商量过后,打算先回H市落脚,再去周家村过年。谢家爷奶会留在H市,不打算跟着孙子回周家村了,等以后有机会再回去。
“那咱们走之前,置办点礼品带回去。”谢怀谦分别给谢奶奶和娇娇奶奶一些钱和票,让她俩买点稀罕东西,给亲人朋友带着。
谢爷爷嘱咐:“怀谦,别忘了先把火车票定好。”
“知道了,爷爷,我忘不了。”
谢怀谦和周娇也没闲着,趁着年节大采购时机,两人打扮得土里土气,再带上帽子和口罩,出去倒卖了一批系统空间出产的蔬菜水果,既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市场需要,又鼓了自己的钱兜,一举两得。
他们在京市住了一年,也了解了这个城市,知道那个厂子效益好,工资高,就去那个家属院附近卖货。
两夫妻跟打游击战似的,东一枪西一炮的,到几个家属院附近卖完货,匆匆忙忙往家赶。
周娇想起刚刚卖货时的情景,“没想到菜和苹果这么好卖,你看那些人,就跟疯了一样抢着买,就怕买不上。”
谢怀谦说:“那是,咱们提供的可是买不到的新鲜货,他们想去菜市场买,还买不到呢。再说过年了,就算家里再难过,也得准备些好吃的东西,谁还舍不得手里那几个钱?”
两人卖了些鸡蛋、鸭蛋,还有韭菜、蒜苗等冬天少见的蔬菜,除此之外,还有红通通的大苹果和黄澄澄的大鸭梨,个顶个水灵。那些抢着买的市民就是看水果好看,带出去送年礼备有面子,都抢着买。
“首都人民的购买力不可小觑啊,这一天咱们就赚了好几百吧。”周娇还是第一次跟丈夫出门做买卖,心情非常兴奋。
谢怀谦略得意地说:“咱们手上的货卖相好,放到哪个城市都不愁卖。看着吧,国家政策一改变,过不了多久,抓住机会的人就富起来了。”
就算周娇上辈子不注意国家大事,但她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知道丈夫所言不虚。再过几年,可不就是有人下海经商,成了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但是周娇本人是个没有野心的人,以前认为钱够花就好。等她和丈夫上完大学,国家肯定给他们安排工作,凭那份工资,足够他们夫妻花的。
可是有了四个娃之后,周娇考虑的就多了。不管儿子还是女儿,她都不想委屈几个孩子。眼看国家就要实行计划生育,估计她就这四个孩子,以后肯定要供孩子上大学,学费就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当父母的,以后还要给儿子和姑娘准备好结婚用的房子和嫁妆,这更需要一大笔钱。虽然丈夫那里有些古董,但是那些老物件都是好东西,能不换钱就都留给孩子们,将来也好有个念想。
周娇管着他们家的财政大权,知道现在家里不缺钱花,相比好多人来说,他们算是富裕的,可是这完全不够给孩子准备以后的婚房。
就算她再没见识,也知道后世房子越盖越多,房价却年年再涨。看来,得趁着物价还没涨起来,先多赚点钱,把房子给孩子们张罗下。
他们夫妻有系统空间,里面的物产可以拿到外面来卖,这就是他们的优势,可以早别人一步发家致富的优势。
周娇想到这里,提意说:“那咱们就趁机会多存点钱,早点给孩子们准备下婚房,以后咱就省事了。”
谢怀谦笑着说:“行,都听你的。”
看来媳妇挺有眼光的,知道早点给孩子们买下房子。谢怀谦本来就有这个打算,既然媳妇早一步提出来,他当然双手赞成。
谢怀谦和周娇疼孩子,尽量给孩子们吃好穿好,但是对孩子的品行和学习方面,他俩管得很严,绝对不会放水。
他们就算知道未来的发展,但是思想还是老思想,还是希望孩子们将来有出息,能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当然,他们作为父母,尽所能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尽心尽力做到最好。
有了赚钱的想法,两人趁机又出去跑了大半天,赚了一小笔钱回来。现在的钱比较实在,这一千多块钱再加上手里剩余的存款,又能买个小院子了。
谢怀谦跟媳妇商量过了,在他们上大学期间,多买几个二进的小院子,将来给每个孩子留一处,他们自己留一处。
夫妻俩卖完货之后,赶紧去友谊商店买东西,为了买到好东西,他们直接来到这里,给苏珊挑了一身衣服,给谢玉林买了剃须刀,还给爷奶买了护膝和围巾等保暖物品。最后又买了很多糖果点心,回去给亲戚朋友分分。
谢奶奶和苏云秀已经买好东西,家里也收拾的差不多了,被子都晒好放起来,门窗关好,最后锁好锁,一家人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坐上北行的火车。
有老人和孩子在,谢怀谦一如既往定了卧铺车票。
相对来说,坐卧铺的人少,比坐票安全些。就这,谢怀谦在心里提高了警惕,嘱咐双胞胎和明珠别乱跑,更不能乱吃别人给的东西,免得一不小心被拐子拐跑。
谢怀谦当过警察,追查过不少拐子。他知道,国家政策一放松,总有些心怀不轨的恶人趁机捣乱,拐子就是十恶不赦的一种坏人,不知道破坏了多少和乐的家庭。
所以,在防备坏人这方面,谢怀谦一直没有放松对孩子们的教育,遇到实事就给孩子们讲解怎样最大程度保证自身安全,遇到危险怎样自救……
明晨和明宇在爸爸的教育下,比一般的孩子防备心理重,轻易不会被人欺骗了去。
旅途中,刚开始孩子们新鲜一阵,车里车外观察个遍,问很多乱七八糟的问题,过去那一阵新鲜劲儿,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