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哦?太子,你有何见解啊?”皇帝端坐在龙椅上,面带威仪,长袖一甩,说道。
“父皇,赵大人说的没错,这历史上和亲的女子的确不在少数,也流传下一段段佳话。可是,就这几个和亲女子而言,却并非什么好事啊!”顾珏语重心长的说道。
“哦?不是什么还好事?太子不妨说来听听,为何不是好事啊?”皇帝接着顾珏的话题,问道。
“启禀父皇,史书上记载的的确是事实,可是,那都是出将入相的男人们写的,谁会顾忌和亲女子的冷暖温饱呢?但凡和亲,都是为了所谓的国家富强,两国友好云云,可是,那可是和亲女子用她们的鲜血和孤冷换来的啊,赵大人刚刚提到的例子,汉朝的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确有利于当时国内的安定与祥和,可是,赵大人可知道,王昭君的下场是怎样的?”
顾珏厉声质问着,两只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要把这个赵禀书大人活活的烧死。
面对着太子顾珏的厉声斥责和炽热厉的眼神,心虚的赵禀书大人连忙倒退几步,支支吾吾道:“这……这……”
“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支支吾吾的做什么,痛快一些,快点说!”皇帝一声恫吓,吓得赵禀书赶紧伏地而拜,连连说道:“启禀陛下,微臣……微臣……微臣不知……还请太子殿下赐教……”
“哼!赵禀书大人,您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啊,好啊,那本宫就告诉你,那王昭君和亲之后是怎样的下场!你给本宫竖起耳朵来好好的听着!”
“是!微臣洗耳恭听……”赵禀书唯唯诺诺的答应着。
“王昭君和亲之时年方十九,而呼韩邪单于已经进入暮年,多年之后,呼韩邪单于撒手人寰,王昭君便被迫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多年之后,复株累单于又离王昭君而去,王昭君又受命嫁给了新单于——复株累的长子,也就是呼韩邪的孙子,最后,历经沧桑,饱经人间冷的昭君终于承受不住的彻底崩溃了,她最后选择了服毒自尽!何等可惜!”
“还有你说的那个唐朝的文成公主,她花季年龄便离开故土,进入西藏,才不到九年的时间,丈夫松赞干布便离她而去,本可以回到故土的文成公主最后也没有回到大唐,而是在西藏孤独的了却残生!”说到这里,顾珏仿佛看到大秦和亲之女的下场,他紧紧地闭上了眼睛,他害怕一睁眼就是妹妹,或者兰陵那绝望的眼神。
“可是,牺牲了一个公主,却可以换来我大秦的多年安定和大秦大漠两国的相互友好,互不侵犯,难道,殿下认为一个女人的性命比国家大事,江山社稷还要重要吗?”赵禀书站起来,说的十分慷慨激昂。
“一个女人的性命?哼!你可知道,这个女子是谁?她是我顾氏一族的血肉骨亲,是皇上的亲生骨肉,你那么大方,如何不叫你的女儿去和亲?本宫看,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太子!你……”赵禀书气的两个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薄薄的嘴唇气的不停地发抖。
“陛下,太子是在危言耸听,皇上,您应该以大局为重啊,为了您的千里江山,为了您的春秋大业,一个女子,有何可惜啊……”赵禀书对着龙椅上的皇帝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个赵禀书,是顾谨的外祖父,在皇帝看来,他是顾谨那一派,他这样说,一定是不安好心。
看到皇帝还在犹豫,赵禀书便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自古忠言逆耳。微臣句句都是实话啊,如今我大秦并非几十年前了,我大秦兵力,实力,都不如大漠,若是在一意孤行,一定会沦落到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的地步啊,陛下……”
“臣请您仔细想想,想当初,我大秦举国上下,一片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自在,而经过刺宗十年的消耗,我大秦国库空虚,兵力衰弱,边关空虚,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各种弊病,现如今,如果我们再不图强图变,只能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啊,现在,有一个大好的机会放在我们的眼前,如果我们不去珍惜,让它就此溜走,到时候,我们后悔都来不及啊……”赵禀书无比沉重的说着,这些话并不夸张,而且句句说在点子上。
“赵爱卿啊,你说的对,可是,也并不是只有这一种办法啊,或许,我们可以找一些别的办法来弥补啊,啊?”
“陛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陛下,大漠与我大秦为宿敌多年,两国为此穷兵黩武,一共打了大小上百余战,百姓们为此怨声载道,赋税和徭役让百姓们不堪重负,陛下您到大街上一看,那几十年前的一派繁华景象可还安在?”
“如今,连年征战,全国各地都在抓壮丁,为此,有的逃到深山老林,召集地痞流氓,霸占山头,称王称霸,成了祸害一方的土匪流患;有的自断手臂腿脚,只为逃过一战,以保住性命;有的出家成僧,不理红尘,与家人断绝血脉;即便是被官府千方百计抓到了军队,打了战场上,也是难逃一死,这种种,不仅仅使我大秦人口只减不增,还使我大秦万亩肥沃之土成年荒废,致使我大秦粮食短缺,百姓食不果腹,经受饥寒之苦,这些都是我大秦的现状事实啊,陛下……”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难道只有到国将不国的紧要关头,陛下才会下令励精图治吗?陛下!三思啊……”赵禀书说的声泪俱下,他说的是事实,是曾经和正在大秦土地上上演的真实景象,这群出将入相,饱受荣华富贵之人又如何会知道呢?”
“可是,一个和亲也并不会改变多少啊?”皇帝相信赵禀书所说的句句属实,但是,他提出了一个所有人的疑问,大秦的弊病如此之多,一个和亲又能改变什么呢?
“陛下,起码能够和大漠停止战争,两国重新开始互通贸易,借此机会,我大秦改善民生,励精图治,这是对我大秦来说,最快的方法了,陛下,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啊,话粗理不粗,陛下,请三思啊!”
“嗯,爱卿说的在理,朕也觉得这样做算得上妥帖,可是……”皇帝捋着胡子,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
“怎么,陛下,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了,难道陛下还要犹豫吗?”看到皇帝还在犹豫,说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赵禀书明显不耐烦了,但还是尽量放低了嗓音,急切的问道。
“哎,爱卿啊,并不是朕不通情理,并不是朕昏庸无道,并不是朕铁石心肠,只是,这宫里,适合和亲的公主就只有明珠公主一个,不怕爱卿们笑话,朕的这个公主啊,自小娇生惯养,嚣张跋扈,都到了适嫁的年龄了,还是没有收敛,朕给她物色了许多个驸马人选,她都拒绝了,说什么不想嫁人,爱卿,你说……这……再说,这明珠公主脾气怪得很,朕是怕啊,这明珠公主到了大漠,光给格朗王子添麻烦啊……朕是怕……朕是怕……啊!朕是是怕格朗王子嫌弃啊……”
皇帝眼看着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觉得这亲是非和不可了,可是,皇帝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怎么舍得把她扔到鸟不拉屎的大漠去呢?
“大秦皇帝,本王子降服过无数烈马,平生最是喜欢性格刚烈之女,皇帝不用担心,明珠公主正是对本王子的口味,本王子求之不得呢……”格朗王子向前一步,拱了拱手,颇为得意的说道,他已经猜穿了皇帝的小九九,便将计就计的说道。
“这……王子……朕,朕不是……不是……”这下,事情搞大了,皇帝辛辛苦苦编的谎话儿,竟然正中格朗王子下怀,坏了,这下,该怎么圆啊?皇帝瞠目结舌的盯着笑的更加得意的格朗王子。
事到如今,只能实话实说了,妈的,这个面子,老子不要了!
“嘿嘿格朗王子啊,不瞒格朗王子说,这个明珠公主啊,朕还真的有那么一点,舍不得,要不,除去这个明珠公主,各位公主,王子你随便挑?啊?怎么样?”
皇帝笑眯眯的看着格朗王子,说道。
“陛下!本王子……”
还没等格朗王子说完,一个声音从人群里传了出来。
“陛下!小王有一妙计!”顾谨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胸有成竹的说道。
“哦?快说!”皇帝急切的问道。
顾谨奸诈的一笑,说道:“找一个宗室之女代替明珠公主去和亲!”
“啊!?”
第一百六十三章萧氏兰陵
“什么?找一个宗室之女代替明珠公主去和亲”
顿时,殿堂之上炸开了锅,各位大臣议论纷纷。有的人伸出大拇指,不住地表示赞同,说这个主意既保全了孝康帝的脸面,又不妨碍两国友好。有的人连连皱眉,说这是什么狗屁主意,根本就没有宗室女子代替公主出嫁的先例,这倘若让百姓们知道了,还不得笑掉大牙?
总之,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说法,大家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满朝文武分成两派,争执不下。
看到自己有近一半的支持者,顾谨昂起了头,得意的微笑着,向前走一步说道:“陛下,陛下舍不得明珠公主,这是人之常理,无可厚非,可是这个亲是必须和的。于内,和亲既有利于我大秦富强繁华,又有利于人心稳定,朝廷统治,于外,既有利于大秦大漠两国相互交好,边界和平稳定,又有利于我大秦怀柔之策的实施,简直是一举四得,一石四鸟啊……”
“陛下圣明非常,应该更是明白这个道理啊,明珠公主自幼养于深闺,且是陛下最喜爱的嫡亲之女,自然是不能远嫁大漠的,那既然明珠公主嫁不得,就么,便在宗室之内寻找一位各方面都符合条件的女子,来代替明珠公主出嫁,这是最合适的办法了啊……”顾谨自以为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起来。
“这……”孝康帝深思片刻,转过身来,对着宫人一通耳语,吩咐吧韩皇后叫回大殿。而后,便又微笑着向顾谨招了招手,说道:“嗯,顾谨啊,你这个注意不错,深得朕心啊,真没想到你如此聪慧!这样吧,为了奖励你提出了这样一个有价值的建议,朕赏你白银五十两,怎么样?”
五十两?切!别说五十两,就是五百两老子也不放在眼里啊,老子给你留下了一个金枝玉叶,一个掌上明珠,你用这么点钱就想打发了本王,你这个孝康帝当的也太抠门儿了吧!
看看孝康帝赏赐格朗王子的十二箱金银财宝,再想想孝康帝赏赐给自己的这五十两银子,顾谨本来就扭曲的心理便更加不平衡了,只觉得满腹牢骚却无处可发。
顾谨在心里咒骂着,作为一个亲王,而且是有夺嫡之心的皇子,怎么会把这区区五十两放在眼里呢?现在这个傻孝康帝想用五十两拉拢自己,简直是让人笑掉了大牙!
可是,在这大殿之上,守着这么多达官显贵,守着这么多皇亲国胄,还守着这么多大漠来的使臣,实在是不好发作,顾谨便使劲的咧着嘴,挤出了一个微笑,生硬的说道:“儿臣谢陛下隆恩”
“嗯好很好顾谨啊,那依你看,这宗室之中哪一个女子合适啊……啊?”孝康帝眯一眯眼,把头向前略微一伸,有些着急的问道。
一行人伴着一身金装的韩皇后从内室走了出来,韩皇后走到孝康帝面前,行了一个利,便不紧不慢的坐了下来,在座的各位都吃了一惊,这位皇后,不是才被孝康帝一句话打发下去了吗?怎么,现在又跟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
人都说,床头吵架床尾和,夫妻没有隔夜仇,看来,平常百姓是这样,这皇家亦是如此啊,各位大臣不由得面面相觑,互相使者眼色,看来,今天的戏还真是足,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啊!皇后啊,刚刚顾谨说,可以找一个宗亲女子代替明珠公主去和亲,咱们的掌珠啊,就可以不去了……”孝康帝转过头来,小声的说。
“真的陛下?当真如此?”韩皇后一脸惊喜的看着旁边的孝康帝,不敢相信的问道。
“嗯”孝康帝满脸笑容的点点头道。
“好!顾谨啊,你的一片忠心,本宫可是看的清清楚楚了,看来,本宫这些年真是没有白疼你啊好好”韩皇后赞许不已的点着头,惊喜的微笑一直挂在脸上。
“是!多亏了陛下和皇后的栽培,才有顾谨的今天,顾谨只是一个亲王,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可以报答陛下和皇后,只能出此下策了,希望皇后不要责怪……”
嘴上说着恭维的话,可是顾谨的心里却不这样想。
没有白疼我?哼!本王在你那里忍辱负重,卧薪尝胆那么多年,你几时疼过本王,现在还大言不惭的说疼本王,也不怕让这句话给噎死吗?真是可笑之至!
“那顾谨,你快给本宫说说,这整个宗室之内,有哪些女子是可以代替明珠公主和亲的?本宫是在等不及了……”
韩皇后听到明珠公主可以不用和亲,心里说不出的舒坦和痛快,可是,又怕这件事拖下去的话,可能会有什么变故,便急切的想挑出人选,赶紧把这件事情定下来。
“是!皇后,小王看了半天,想着,如今整个顾氏宗亲里,大部分已经婚嫁,自然是不能和亲的,除去这些已婚之女,就只剩下明妃之女温宁公主,静妃之女明玉公主,丽妃之女明阳公主,以及晋阳长公主之女兰陵县主,平和长公主之女叶瑾县主这五位……”顾谨一边踱步一边伸出手指数着,说道。
“那还等什么呀?赶紧的从这几位里面挑出一位来啊,这件事还是早早地决定为好啊,人家大漠使团都在这里等着呢,咱们赶紧商量啊……”孝康帝无比着急的数叨着。
“是,皇后,莫要着急,这件事还要从长计议才好……小王想过,在这五位女子之中,明妃之女温宁公主还不满十岁,显然,温宁公主年纪太小,所以并不适合和亲;之后,便是静妃之女明玉公主,明玉公主年方十五,年龄倒是够了,只是明玉公主从小体弱多病,平日里只能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只能靠下人服侍度日,也是不太适合和亲啊……”说到这里,顾谨假装难为情的低下了头,皱着眉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看到这里,韩皇后急了,如果这不是体弱多病就是年龄太小的,那不还得只能让明珠公主去和亲吗?不,不行,怎么也得挑选出一个八九不离十的人啊。
“顾谨,那,那丽妃之女明阳公主呢?按说她跟明珠公主差不多大,而且好像也没有啥毛病,她总行吧?”韩皇后焦急的询问着,脸上浮现出一层细细的汗珠。
“呃……”顾谨停顿了些许时候,想故意掉一下韩皇后的胃口。
“哎呀顾谨,你就别卖关子了,你就快点说吧,这个明阳公主到底行不行啊?啊?”孝康帝不耐烦的问道。
“呃……启禀陛下,启禀皇后,这个明阳公主年龄合适,身体健康,性情温和,知书达理,确实是一个和亲的最佳人选……只是……”顾谨摇了摇头说道。
“是吗?哈那真是太好了!朕这就下令,派明阳公主远去大漠……”听到顾谨这么说,孝康帝终于松了一口气,和韩皇后两人相视一笑,高兴地说道。
“陛下!不可啊!”顾谨突然一个不可,令刚刚还笑容满面的孝康帝和皇后,一阵恼火。
“怎么了?为什么不可?”孝康帝不解的问道。
“陛下,您忘了?明阳公主和一个侍卫私通,生了一个孩子,您得知此事之后,勃然大怒,将侍卫凌迟处死,将明珠公主和她的孩子打入了大牢,如此说来,这件事情已经过去整整两年了!”
“啊!?……哎!朕给忘的一干二净的了,还真有此事,那这样说来,这五位里有三位是不行了,那你就别卖关子了,你就直接说,到底谁合适!”孝康帝恍然大悟,后悔不已,早知如此,他就不把明阳公主关起来了,而是只把她的孩子和那个侍卫杀了,留到今天悄悄的把她嫁出去,也省了这么多的麻烦!
“陛下,依我看,有一个人是最合适不过的!”顾谨双膝跪地,十分有底气的说道。
“哦?谁?”孝康帝瞪大了眼睛,问道。
“晋阳长公主之女兰陵县主!”
“啊?这……孝康帝听到是萧兰陵,脸上一阵惭愧与不忍,犹豫不定的支支吾吾着。
“好!就这么定了!本宫十分同意!”韩皇后兴高采烈的说道,说了半天,终于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了。
“可是”孝康帝的表现却与韩皇后的干脆恰恰相反。
“陛下,怎么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谁入地狱
“陛下?陛下?您怎么不说话啊?陛下?”韩皇后伸出手,在孝康帝的袖子上摇晃了几下,看着正发呆的孝康帝,十分纳闷的问道。
“啊?……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