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云也就这么说说,她还要在家里照顾方珍珍呢,哪有时间来出摊。
苏巧巧三人赶着牛车刚要走,却有人拦住了牛车。
“是张家兄弟,对了,你们最近怎么都没来吃汤?”石云笑着问道。
拦着牛车的正是张大开和张大旺两兄弟,之前王捕头找的那批地痞来找苏家麻烦的时候,就是他们两兄弟第一个站出来帮着苏家的。
之后,他们每天中午都一直在苏家吃汤,只是最近几天一直都没来。
张大开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看了看自己的兄长张大旺,张大旺说道:“苏家嫂子,我娘病了,就还想吃一碗你家的汤,我们连着来了两天了,你们家都没在摆摊,今天好不容易才碰上。”
“大娘病了,怎么回事?”石云关心的问道。
这两兄弟来苏家吃汤的次数多了,再加上之前帮过自己家,之后慢慢也就熟悉了,石云对他们家的事情也知道一些的。
张大开和张大旺是两兄弟,都成了亲,但还没分家,两人娶的媳妇都是个明事理的,婆媳关系处的好,除了家里穷点,过的也顺当,而且听说他娘身子骨也一直硬朗,怎么好端端的就忽然病了。
兄弟俩对视一眼,都有些难以启齿的样子,最后还是兄长张大旺说道:“我们兄弟俩被东家辞了工,工钱也没给,我娘知道了,就给急病了。”
二人说着,眼睛就有些红了。
大半个月的工钱没给,两个人加起来就是二两银子,而且都快过年了,他们也一直没有找到东家。
石云也同情的看着二人,知道他们一大家子就靠着他们兄弟俩农闲的时候做工贴补家用,连带着给公公吃药呢,这忽然被辞了工,连工钱都没付,大娘一着急又病了,也是让人同情。
“要不这样,你们要是有时间的话,就去我家吧,回去就给你们做了。”石云想了一下说道,做猪杂汤不费事,大不了晚上家里就吃猪杂汤了。
兄弟两个连连感激,就由张大旺跟着去了苏家,而张大开继续在镇上转悠着,看能不能再找到活。
路上,从张大旺的口中,苏巧巧也知道了他们家的情况。
父亲因为年轻的时候太拼命,导致年龄大了身体越来越不好,这两年就更不能干活了,时常还要吃药。
母亲身体倒是一直硬朗,和两个媳妇一起撑起了家里的所有活计,就连农忙的时候,除了犁地要两兄弟回家,其他的时候,就连秋收都是婆婆带着两个媳妇去,张大开和张大旺两兄弟就一直在外面干活。
这不,前段时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东家执意辞退他们,那个月工钱也被用各种借口给扣了。
最近一直找活也没有找到。
苏巧巧听得直皱眉,而且还想到了一种可能,于是问道:“你们什么时候被辞工的,东家是谁?”
“有半个月吧,在吴员外家在镇上的粮食铺子做工。”张大旺想了一下说道。
苏巧巧心里大约明白了,这两兄弟很有可能就是被自己家里连累了的。
那个王捕头就是在半个月前和吴员外搅和在一起的,估摸着是正好知道了这两兄弟在吴员外在镇上的粮站做工,想到他们那时候帮过自己家,就给使了点绊子,不然他们已经在那里干了大半年了,无缘无故的被辞退还真没法解释。
苏巧巧想了一下说道:“要不你们两个也别找活了,我们家年后要挖池塘正好需要人手,你们要愿意的话,年后过来帮忙,工钱也不会少你们的。”
“对对,你们要不就来我家吧。”
石云也连连说道,她是真的挺感激两兄弟的,听了他们家的情况,就想看看自己家有没有活给他们干,这会儿还没想到呢,苏巧巧就开口了。
张大旺一听苏家有活,当即就应了。
他们已经半个月没找到活了,现在只要是有活他们就干,只是这时间却是要到年后……
张大旺想说年前有没有活干,却没有问出来,人家给活儿干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再去问的道理。
苏巧巧却是看出了他的想法,想了一下,就道:“年前我们家暂时没活,不过年后挖完鱼塘,你们要是愿意的话,可以到我家做长工,鱼塘可以交给你们照顾。”
一听是长工,张大旺眼睛都亮了,这样的话倒是可以不在意年前一个月没活干了。
“可以可以,太谢谢你们了,我和我弟弟一定会好好干的。”
张大旺连连应着,心里感激苏家,暗暗想着,自己娘是因为自己兄弟两没了活计而着急上火病了的,现在找到了活,还是长工,说不定娘一高兴病就好了。
到了苏家,石云去厨房煮猪杂汤,张大旺在院子里等着没事,主动帮苏家砍柴火。
苏巧巧笑了笑,也没有阻止,只是走的时候却让石云盛了一大坛子给他们,也没有要银钱。
见石云不要银钱,张大旺倒是不好意思起来:“这怎么行,本来麻烦你们重新起锅灶,单独给我们煮了就很不好意思了,哪里还有不收钱的道理。”
石云全摆了摆手,笑道:“你帮我们砍了这么多的柴火,以后还要来我家做长工,这点汤算什么,再说了,这汤是给你娘的,又不是给你的。”
张大旺见推辞不过,也不再推辞,就端着坛子要离开。
这时,苏永寿却赶着牛车过来,要送张大旺回去。
第156章:同意和离
张大旺对苏家更是感激了,决定这剩下的一个月就不找活了,回去好好照顾娘亲,娘病好了,把家里的活都干了,等苏家开工了,就来苏家好好的给苏家干。
当然,张大旺心里的想法,石云和苏巧巧等人是不知道的。
第二天就是给王捕头以及王婆子等人过堂的日子,苏家作为前被告和现原告,是必须要有人到场,一大早的,张捕头就过来接了。
苏巧巧和苏书生跟着去。
本来就证据确凿的案子,王捕头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认了罪,被判蹲大牢十年。
王倩倩因为不知情,而虽然有杀人的心,却也没有对苏家造成伤害,纵是李大人想偏向苏家,也不能罔顾法律,就给当庭释放了。
而王婆子和王大顺因为殴打方珍珍,至于入室抢劫则是不成立的,李大人也是故意想买苏家人情,就以方珍珍重伤为由,判了王婆子和王大顺三年。
至于他们找来的那些人,也都每人被判一个月,算是让他们在大牢里反省。
田氏因为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后来又认错态度良好,知无不言,加快了审案进度,被无罪释放。
这案子也就这么判下来了。
王捕头在李大人说出判他十年的那一刻,整个人都已经傻眼了,怎么会这样,他什么都没做啊,他和那吴员外家的管家就只是见过两面而已,怎么会去偷他们家的银钱。
“冤枉,冤枉,我没有!”
然而,案子已经判下来了,而他还已经画押,现在再说什么冤枉,也没有人会信他。
王婆子等人也是哭天喊地,他们没有想到,他们只是去苏家拿回他们应得的,怎么就被弄到了牢里。
三年?!
三年之后大郎二郎都十七八了,早过了娶妻的年龄,三年之后,她一个老婆子说不定就死在牢里了!
苏家,当真是好狠啊!竟然把他们往死里整!
田氏也一下子就瘫软在地,虽然她是被无罪释放了,可是差整个家都毁了、散了,婆婆和男人被抓,两个儿子眼看也到了娶妻的年龄,这事一出,那亲事也是无限延后了。
而且,王婆子和王大顺都不在了,她一个女人,如何撑起这个家。
有一个坐牢的奶奶和爹,儿子以后如何抬得起头,怎么可能会有好人家嫁到他们家来。
毁了,一切都完了!
都是王婆子,贪心不足,这下好了,害了整个家啊!
就在要退堂的时候,田氏终于反应上来,大声的哭喊了起来。
“这日子没法过了,和离,我要和离,不过了,日子没发过了!”
大堂之上,田氏就大声的喊叫了起来,当堂要求和离。
王婆子和王大顺还沉侵在被判三年的打击中,现在听到田氏忽然喊着要和离,都愣了一下。
王婆子当机就气愤的扑了过来,对着田氏一阵厮打。
“和离?想得美啊你,你嫁到我们王家,就是我们王家的人,想要和离,门都没有。”
“我告诉你,田氏,你生是我们王家的人,死是我们王家的鬼,你就在家里给我好好的守着,等我和大顺回来,要是敢提和离的事,就算我出来了也要砍了你个贱人!”
王婆子是真的怕了,她不顾一切的大喊大叫着,恐吓威胁着田氏。
她和王大顺进了这大牢,就算三年后出去了,名声毁了,田氏再跟儿子和离,那儿子的下半辈子就是真的完了。
有田氏在,也好歹算是有个媳妇,而且田氏娘家日子不错,守着她,日后自己和儿子出去了,也能快速起来。
王婆子虽然和田氏厮打着,但是心里却已经算计好了,不管怎么样,都不能让大顺和田氏和离了!
田氏在家里都是个厉害的主儿,现在在大堂上虽然不敢太过放肆,但也不会让王婆子真的打了她。
“你个死老太婆,这一切都是你自己造的孽,你和你儿子偿还就罢了,凭什么拉着我!”
“我告诉你,没门,王大顺,你也别说我不仁义,当时你们说要去找苏家麻烦的时候,我就拦了你们的,可你偏不听,非要听你老娘的,现在谁也别怪,要怪就怪你老娘,是她害的你们王家,还害得我在这牢里呆了两天,回去还得做寡妇!”
“今天必须得和离,说什么都不行!”
田氏本就是个厉害的主儿,这会儿拿定了主意,就更是一点情面都不留。
她虽然已经年纪大了,但也不能耽搁了,更不能耽搁了两个儿子!
她和离了,和王家一刀两断,自己带着两个儿子,总好过两个儿子有个坐牢的奶奶和爹,连亲事都说不到的好。
“你个小贱人,你是不是和别人搞上了,才和我家大顺和离的?你少拿我在这里说事,就是你自己瞎搞!”
王婆子怎么可能放田氏离开,就寻思着把田氏的名声搞臭了,这样,田氏才不敢和离,才能乖乖的守着等她和大顺回去。
这厢田氏和王婆子二人闹的厉害,而王大顺却始终沉默,像是还没有从被判三年的事情中缓过神来。
苏巧巧却是安安静静的跪在一边,余光冷冷的看着王婆子一家人的闹剧。
对于他们,苏巧巧一点都不同情,甚至觉得三年的牢狱都太便宜他们了。
要知道,方珍珍可是差点就痴傻了的,那可是一个女人的一辈子,方珍珍才多大,才十四岁,若是傻了,那一辈子就完了。
而且还有石云,也差点病倒了。
就算衙门不判他们,苏巧巧也能找到法子报复回去。
“好了,别吵了,和离!”
一直沉默的王大顺忽然大喝了一声。
让正要拍惊堂木示意安静的李大人愣了一下,又询问了二人的意思。
“王大顺,你真的同意和离?”
王大顺疲惫的点了点头,闷声闷气的说道:“嗯。”
王婆子见王大顺点头,整个人就像疯了一样,拉着王大顺使劲的摇晃了起来。
“大顺,你疯了吗?你现在和离的话以后可就娶不到媳妇了……”
田氏虽然凶悍,对她这个婆婆也不好,但好歹也算是个媳妇,有总比没有的好。
王大顺一动不动的跪着,任由王婆子摇晃着,一句话也不说。
王婆子没发,就又回头对着田氏跪下。
“文娘,我这做婆婆的给你跪下了,求你不要和离,还有大郎二郎呢,你这一和离,他们两个以后可怎么办,怎么娶媳妇。”
田氏愣了一下,神色间有些恍惚,却更加坚定的朝着李大人跪了下来:“李大人,求判民妇和王大顺和离!我愿意带着两个孩子单过。”
只有这样,两个孩子才能脱离了王家,日后说亲的时候,王家的污名才不会影响到两个儿子。
田氏的话让王婆子真的瘫倒在地,哆嗦了两下,两眼一番就晕了过去。
王大顺和田氏都同意和离,李大人什么也没说,直接判了和离,就把王大顺和王婆子收监,而田氏则带着和离书离开了。
出了衙门,就见田氏在外面等着。
见苏巧巧过来,田氏筹措了一下,还是走到了苏巧巧和苏书生面前,直直的跪了下来。
“苏姑娘,苏老爷,找你们家麻烦的是王婆子,王大顺也是拗不过她才跟着去的,现在他们二人都已经被收监,还希望你们可以放过我们一家,放过我和两个孩子。”
苏书生没有说话,苏巧巧却是静静的望着田氏。
这个田氏倒是个聪明的,而且当机立断就和王大顺和离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和离虽然比休离好听那么一些,但终归是污点,而且她和离之后还带着两个儿子,看来是打算一手抚养儿子了,再不成亲了,倒是个独立自强的女人。
苏巧巧对于这种女人一向没有什么恶感的,而且她说的也是事实,整个王家也就那王婆子拎不清,再加上王大顺听他娘的,现在也受到了惩罚。
“田大娘,你可误会我们了,不是我们家不放过你们,而是王婆子和王大顺真的犯了事,方珍珍可是现在还在床上躺着的,当时你也知道,张捕头也在,既然惊动了官府,可就不是我们家说了算的。”
苏巧巧说的小心,一点把柄都没有留下。
苏巧巧的话让田氏愣了一下,然后又连忙说道。
“那是我误会了,日后我带着儿子去田家村生活,绝对不会给你们再添麻烦,这次的事情是王大顺和王婆子的错,和我家大郎二郎都没关系。”
苏巧巧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田氏在这里等着苏巧巧也不过是表个态,之前的话也都是场面话罢了,目的就是让苏家不要把对王婆子和王大顺的怨气发在她或者两个孩子的身上。
现在见苏巧巧同意,也放下心来。
经过这件事,田氏是彻底看到了苏家的人脉,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再去招惹苏家了,只想带着两个儿子好好的生活。
至于王婆子,田氏本就是看不惯的,而且她也算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还害的大顺也进了大牢,让她和大顺不得不和离以保全孩子的名声。
就算王婆子不进大牢,她也会和她没完的。
看着田氏离开的背影,苏巧巧皱了皱眉,却也没有多想。
在县城耽搁了一天,回家的时候,村子里就已经传开了。
王捕头知法犯法,在职期间收受贿赂,联合吴家管家偷盗吴家银钱五百两,事后还嫁祸苏家,数罪并罚,判了十年。
王倩倩也在之前案子结了之后就混溜溜的回到了葫芦村。
至于田氏,一回来就带着两个儿子,和王家所有的银钱家底,回了娘家。
村子里的人有说苏家做的绝的,有拍手叫好的,不过在苏家面前,却没有一个人敢多说。
没有王捕头和王婆子跟着搅局,苏家的日子过的平淡而又舒心。
从衙门回来之后,苏巧巧就和石云商议了,把猪杂汤的生意全部交给王大娘去做了,按照之前说好的,给王大娘抽去两成利润,两年之后,就全部交给王大娘自己去经营,他们不再过问,也不再抽利。
也就是说,王大娘只要给苏家做两年,两年之后就可以白的猪杂汤的秘方和摊位,而这两年期间,挣得也绝对比她以前挣得多。
王大娘很是感激。
跟着苏家做猪杂汤生意的这些日子,家里的收入一天比一天多,而且还是跟着抽成的,十碗就是一文钱,他每天就能得一百多文,干的可有劲了。
现在苏家又把生意交给她,还把提成变成了两成,这就意味着以后比现在挣得还要多一倍。
王大娘家忙猪杂汤的生意,王翠花在家没事,也跟着去帮忙,而王大伯就在苏家的牧场里做活,两个人一个月下来也有七八两银钱的收入,即便是在镇上,也找不到这么好的事情了。
王家的变化,村子里的人都看在眼里,羡慕王家的同时,也更家坚定了要讨好苏家的心。
至于苏巧巧,这些天可就是真的清闲了下来。
每日新房子和家里两头跑,心里暗暗计算着什么时候房子能完工,能不能赶得及完成任务。
转眼就又是半个月过去了。
这日一早,就见屋外飘起了雪花,地上也落了薄薄的一层。
“哥,你们锻炼,我去牧场看看。”
苏巧巧让苏永安和苏永寿两个人继续在院子里蹲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