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犹豫着要不要翻开来看,毕竟这本书在她那个时代是鼎鼎有名的黄书。不过在经历了其他现代书籍的洗礼后,她知道这个世界的人是开放而随便的。这本书既然能够行销于世,位列四大名著,想必看看也无妨。其实林黛玉拿在手里的这本《金瓶梅》已经是阉割后的绿色版。
她小心翼翼的看着,书中描写的生活细节让她有一种熟悉感。她看得入了迷,回想起上一世的生活遭遇,心里感慨不已。总的来说她是喜欢现在这个时代的。她感觉出了一种自由,不必整日守在闺房看书绣花,外面的世界是鲜活多彩向她敞开的。只是她还不习惯去街上逛。
这个时代也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简单随意轻松。重要的是即便身为女子,在许多事情上,自己是能做自己的主的。这些都让她感觉新奇而欢喜。还有一点让她特别欣慰的是,她灵魂寄居的这具身体跟她上一世长得十分相像,虽然也瘦却很健康。
林黛玉对孤儿院的生活也是喜欢的。她真心愿意接纳孤儿院里的孤儿。这些半大的孩子让她免于去承受在这个陌生世界里生活原本会有的压迫。院长和两个老妈子的细心照顾,保持了孤儿院里平和友好的基调。
正文 第四章 领养
黛玉熟悉了这个世界以后,她承担起一部分照料其他孤儿的任务。她天生聪慧,心理年纪趋近成年人。她说话行事自有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道理。最重要的是她有一种讲故事的本领。她说的故事新奇有趣,以古代传说为主,大家都爱听。
这些故事自然是林黛玉从前世今生看过的各种书里挑选出来,为了简明易懂,精心改编过的。甚至连张妈有时候都听入了迷,心里奇怪这个丫头脑袋里哪来那么多故事。渐渐的,包括院长在内都忘了她其实不过是个五岁大的女童。
孤儿院里的孤儿,不论男孩女孩,年纪大或者小,都在黛玉身上体验到一种大姐姐般的温暖和威严。她不知不觉成了孤儿院里的孩子王。平日里那些调皮捣蛋连古院长都没法辖制的小男生,只要黛玉眉头微蹙,就立马变成乖乖的鹌鹑。
一晃眼一年时光已经过去。孤儿院被领走了两个四岁大的男孩,又来了一个不到三岁的女孩和一个已经十岁的男孩。孤儿院里年纪最大的男孩今年十四岁,名叫祝容。祝容九岁时被送到孤儿院,他的父母亲戚全在一场洪水中丧生。
祝容个头颇高,长相清俊,头脑聪明,只是由于年纪偏大,来领养的家庭都不愿意要。院长便送他去上学。今年刚好是小学升初中之年。林黛玉经常给他补习语文。以林黛玉的古文功底,即便是去大学执教也绰绰有余,何况只是做小学生的考试题。祝容早对这个年纪不大,一身灵气的小妹妹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一个周六早上,林黛玉在藏书室给祝容讲解一首七言古诗。讲着讲着不由想起以前教香菱学诗的情景来。不知道她逝世后,贾府众人如何了?宝玉如何了?祝容习惯了黛玉时不时的出神,瞪着黑白分明的眼睛呆呆的看着黛玉如烟雾笼罩的秀目,也出了神。
林黛玉的脑海里涌起了与众位姐妹在大观园中热热闹闹结诗社的画面。嘴里不觉就吟出她在菊花诗那一回夺魁的《问菊》来,“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园庭霜何寂寞?雁归蛰病可相思?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好诗!好诗!小姑娘你从哪里看来的?”门口走进来一个戴着眼镜四十岁左右的儒雅中年人。黛玉见到成年男子,本能的想要回避,又想起这个时代并不需要回避,才放下心来。她猜想这人大概是来领养孩子的。她向来不爱说谎,便答道:“此诗是小女子胡乱所作,见笑了。”
中年男子大吃了一惊,但见林黛玉神色自若,不似撒谎。刚刚的那一番答复也远非一般女童能说得出来,便有几分相信。他细细打量着林黛玉,脑里却在加速搜索,他作为大学文学教授,自然知道这首诗质量上乘,如果是前人所作,那么他理应看过才是。想到此处,他确信黛玉所言非虚,心里啧啧称奇。
林黛玉见他目光炯炯看着自己,心里着恼,偏过头不再理他,继续给祝容讲起诗来。中年男子静静听了一会儿,心里越发感到惊奇,便问黛玉:“你叫什么名字?”林黛玉头也不抬,虽不想回答,却又不愿失了礼,冷冷说道:“我叫林黛玉。”
林黛玉这个名字连祝容也是第一次听说,此前他们都叫她小七。中年男子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嘴里连说“真是天意啊!真是天意!”林黛玉不懂他的天意是何意?不待黛玉出声相询,他自己笑着说:“你姓林,我也刚好姓林,这不是天意是什么?”说着用非常诚挚的眼神看着黛玉,“我叫林海如,你愿意跟我们回家吗?”
黛玉听到林海如这个名字心里一惊,她上一世的父亲名叫林如海,这仅仅是巧合吗?这时走进来一个中年美貌妇人,她笑着问林海如:“大老远就听到你说天意天意的!我不过是去上了个洗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这么开心?”
说着看了一眼林黛玉和祝容,不由得皱了皱眉,难不成海如想领养这两个?可一个是女孩,一个年纪又这般大,都不合适。林海如笑着道:“芳莺,我找到想领养的孩子了。”说着指了指林黛玉,“就是这个叫林黛玉的小姑娘。”
王芳莺心里一沉,她想要一个年纪小些的男孩。可是她向来知道丈夫林海如看起来温文儒雅,实则心志坚定,一旦做了决定,就绝无更改。她纵然百般不情愿,此时也说不出一个不字来。但眉头皱得更深了。勉强笑道:“真不知这孩子投了你什么缘!”
林黛玉听了他们一席话,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可心里一时拿不定主意。林海如见黛玉不发话,知道她不是一般的小女孩,也不强求她。只说:“你不用急于做决定,我们可以等你。如果你愿意,我们随时来接你回家。”说完去古院长那里打了声招呼,开着车回家了。
孤儿院里的孩子听说有人要领养小七,心里恋恋不舍,全都聚在黛玉身边,仿佛这样就能留住她似的。古院长把孩子们都赶开了,单独跟黛玉谈了谈。他是来劝林黛玉去林教授家的,虽然他也很舍不得,但为了黛玉的将来着想,他不得不如此这般。
黛玉心里很矛盾。她不想离开孤儿院。这个地方就如前世的大观园一样,为她构筑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清闲地,可她也明白,随着年纪的增长,她终究要去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她思索了很久,终于决定去林教授家。因为林教授家能让她更好的成长,只有她成长到足够强大,才有余力来帮助孤儿院的孤儿们。
“我愿意去林教授家!”林黛玉压下心里的起伏,对古院长说。
古院长欣慰之余,眼眶却红了。
正文 第五章 离别
这天一早,林黛玉去院长办公室找院长,祝容帮她提着一个黑色的小包,包里装着她的全副家当。院长拿出一个巴掌大小,看起来栩栩如生的木质莲花灯送给黛玉。
黛玉接过莲花灯,放在手里细细欣赏了一回。
“每一个离开院里的孩子,我都会亲手做一个莲花灯。”院长情绪上涌,不论送走多少个孩子,他还是无法适应这种离别,“我只盼着你们出去以后,能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黛玉心里感动,让祝容仔细收好灯。祝容早红了眼眶,此时不觉哽咽起来。他一点也不想离开黛玉。可是他明白黛玉离开孤儿院是最好的选择。
林教授夫妇站在院子中的大树下等着黛玉。黛玉扶着院长走了出来。院里的孤儿们全都自发的来到树下送黛玉。院长对林教授夫妇说:“我把小七交给你们了,你们要好好待她,她是个难得的好孩子。”一语未了,哽咽起来。
“院长放心,我们绝不会亏待她的。”林海如诚恳的说道。
院长点点头,抹了把泪,挥手道:“时间不早了,你们这就走吧。”
黛玉对着院长深深的行了一个礼,道了一声“保重。”看着满院子面容悲戚的孩子们,黛玉强忍着心里不断蔓延的伤感情绪,朝他们挥手道别。
林海如想从祝容手里接过黛玉的小包。祝容坚持要亲自送上车。王芳莺撇撇嘴,低声嘟囔道:“什么值钱东西,按我说一件也别带,家里要什么没有!”黛玉却听到了,只装作不知。
门口停着一辆黑色轿车,黛玉上车后,回头看了一眼孤儿院大门,在心里轻声说了一句再见。车子启动后,祝容追着车子跑了一阵,大声喊道:“小七,记得回来看我!记得回来……”
黛玉再也忍不住,怔怔流下泪来。她这一哭不要紧,原本晴朗的天空中瞬时浓云密布,继而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黛玉默默哭了一阵,慢慢收住了眼泪。说也奇怪,黛玉的眼泪一收,雨势也随之减缓,过了一会儿就停了。天空阴云散去,太阳重照。
王芳莺说:“这雨来得怪走得也怪,咱们出门就没挑个好日子。”
黛玉头一回坐车,原就不太舒服,心里头又充满了伤感,王芳莺明里暗里几次话中有话,黛玉向来敏感,如何听不出来,于是胃里翻腾起来,脸色煞白。林海如先前在后视镜里观察到黛玉在哭,也没在意。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离开熟悉的地方和朋友,不哭才不正常。
慢慢的他觉得黛玉的脸色不对劲,猜想她可能晕车了。这时雨也停了,林海如把车停靠在一家必胜客前。黛玉脚踏在地上,深深吸了一口雨后清新湿润的空气,脑海中的眩晕感才稍稍退去。
林海如从后备箱拿出一瓶纯净水,拧开瓶盖递给黛玉。黛玉喝了一口,胃里才平静了些许。王芳莺推开车门走下来,一不小心踩到了一汪积水,把鞋弄湿了。她没好气道:“一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孤儿,哪里学来这些娇惯毛病!”
林海如道:“她只是个小孩子,晕车也是常有的事,偏你有这么多废话!”王芳莺顿时像炸了毛的猫,就差没跳脚了,指着湿了的鞋怒气冲冲的说道:“我这双鞋花了两千块钱买的,今天第一回穿,现在湿成这个样子,以后还怎么穿!”
黛玉原是个伶牙俐齿不让人的,今天忍了王芳莺好几次,此时再也按耐不住了。她深知这种情况下不宜直接与王芳莺对峙,林海如才是一家之主,便瘪瘪嘴,把眼眶一红,看着林海如可怜兮兮的说:“院长说你们把我从孤儿院接回家,我就不再是孤儿了,原来院长是骗我的。”
林海如看着黛玉盈盈欲哭的可怜模样,心都化了,忙柔声安慰黛玉。一面指着王芳莺道:“我当年怎么就娶了你这样一个不识大体的女人!”
王芳莺也是个不甘示弱的主,大声说道:“我早知道你看不上我,嫌我没文化又生不出孩子,你也不用借题发挥,太不了就离婚,谁怕谁啊!”
此时许多路人被争吵声吸引,纷纷驻足看热闹。林海如被她吵嚷的头疼,大庭广众之下十分丢人,强压住心头的怒气,让声音听起来平静威严:“简直不可理喻!有什么事情回家再说!”
王芳莺不过是色厉内荏,哪里真舍得离婚。她知道林海如是有地位的人,要面子,才时常用这招来威胁他。这会儿见林海如气得脸都青了,她也感到有点害怕。气没处撒,朝围观的路人骂道:“看什么看!没见过人家夫妻吵架啊!”吓得围观群众作鸟兽散。
黛玉见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对林海如微感歉意,她能感觉出他对她是真心的喜爱。此事应该到此为止。当下轻轻对林海如说:“我肚子饿了。”
林海如看看手表,赶回家去吃饭显然来不及。带着黛玉进了必胜客。王芳莺跺跺脚,也跟了进去。林海如点了满满一桌子菜。黛玉此前从没吃过这些东西,每一样都尝了一点点,喝了水漱漱口,用纸巾仔细擦了擦嘴,对林海如说:“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
林海如见她吃得少,便问道:“是不是不合你胃口?”
黛玉摇摇头说:“食物味道很好,只是我向来吃得少。”实则黛玉真不喜欢吃这些东西,但她不愿意再节外生枝,惹人嫌恶。
正文 第六章 新家
吃过饭上车继续赶路。林海如体贴的摇下车窗。车开的平稳徐缓。黛玉吃过了东西,胃里翻腾不似先前剧烈。她是第一次出门,对这座城市的风貌心里好奇。透过车窗,黛玉看着高楼林立的城市,车水马龙的街道,熙熙攘攘的行人,心里不免暗自惊叹。
轿车开了半个小时,开进了一栋高档小区的地下停车室。停好车后,林海如提着黛玉的包,一手拉着黛玉坐电梯上到十八楼。黛玉在电梯里紧紧攥住林海如的手,因为她感觉到害怕。
黛玉跟在林海如身后走进门,张眼打量了一番,心里想这就是我在这个世界的家了。林如海放下东西,就带着黛玉熟悉环境。先带她去到她的房间。
她房间不大,却舒适。靠窗摆放着一张宽大的床,床上铺着水蓝色的被子。一边是衣柜,一边是书桌。这是王芳莺早前预备好的,她原以为领养的是男孩,所以房间里没有丝毫小女孩的气息。
林海如他们的卧室在最里头,里面要宽大得多,带有卫生间。与黛玉房间隔着一间书房。书房里铺设着柔软的地毯,落地大玻璃窗前摆放着一张长长的书桌。上面散乱堆放着许多书。还摆着一台电脑,两个小音箱。
房间左右两面墙摆放着高高的书橱,黛玉见到这么多的书不由得眼睛一亮。林如海笑着说:“你以后想看什么书可以来这里找,没有的我再给你买。”黛玉开心的点了点头。
黛玉房间对面是浴室。浴室洗漱台林立各种护肤品。林海如带着黛玉转了一圈又回到客厅。客厅设有一套长长的沙发,沙发前是一张原木茶几,对面墙上挂着一面大大的电视机。电视机左侧是阳台。阳台上养着很多花草。绕过电视墙就是厨房。
王芳莺一进门就窝在沙发上,一动不动,说累着了。她原本期待着黛玉这个在她看来没见过世面的孤儿,对这个高雅奢华的家流露出震惊的神色,没想到黛玉脸上一直神色自如,她不由有些失望。
黛玉一直不喜欢这种高楼大厦,感觉粗糙没有美感。住在里面的人让她联想起在孤儿院时去过的动物园里的动物。她开始怀念起大观园的雕梁画栋、亭台楼阁、花鸟鱼虫来。
林海如让黛玉回房间去休息一会儿,下午带她去商场买东西。黛玉去浴室用柔软的新牙刷刷了牙,放出热水洗了洗脸。回到房间里,把她包里的物品拿出来归类放好。
其实王芳莺说得挺对,这里有她需要的任何东西,比她带的新且好。可是她的老物件带着她初来这个世界的记忆。记录着她是如何慌乱的去适应这个新时代。她不舍得丢弃。
再次乘坐电梯时,黛玉已经懂得了如何使用。这个世界带给她太多惊奇,她虽然难以索解,却努力学着去使用。她知道随着她在这个世界生活时间的增长,她总会弄明白一切事情的。
正值周末,商场里热闹喧嚣。王芳莺不喜欢黛玉,可不愿别人说她刻薄。因此在人前还是装出一副好妈妈的架势来。给黛玉买衣服、鞋子和各种生活用品时毫不手软,也不心疼钱,反正林海如有的是钱。
王芳莺发现黛玉年纪虽小,却极有主见,对衣服的款式颜色都有自己的审美。而且王芳莺不得不承认,黛玉对服装的审美比她这个活到四十岁的大人要高好几个档次。
她当年能够嫁给身份地位悬殊的林海如,全凭运气。结婚生活在一起后,林海如高雅的品味已经让她觉得自己活脱脱是个村妇,心里是挥之不去的自卑。现在又来一个品味不逊于林海如的黛玉,她顿感无奈。
逛超市时,黛玉看着琳琅满目的零食,想起了孤儿院里的孤儿们。要是让他们来随意挑选零食,他们得有多高兴啊。黛玉对超市里的零食不太感兴趣。她喜欢的吃食,这个时代大概是很难找寻到。于是颇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心理。
林如海见黛玉什么零食也没买,就带她去了一家市里最有名气的面包房。准备在这里歇歇脚,吃个下午茶。林黛玉看着玻璃橱柜里如春天盛放的花朵一般色彩绚烂的甜点,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浓郁奶香味,知道她找到了她这一世里无法摆脱的美食了。
正文 第七章 父女的下午茶
黛玉要明年才能去上学。因此每天在家里呆着,或者在林海如的书房看书,或者在客厅看电视。她喜欢看电视,觉得这是很神奇的东西。
王芳莺没有工作,不是去逛街,就是约一堆差不多年纪的无所事事的家庭妇女搓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