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奇宝疑踪之当阳地宫-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松爷眨巴着小眼睛没出声,不过看的出他有点不满意,在他看来,寻找宝藏这件事只要他不亲自跟着去,我们几个人找到宝藏后就会私自瓜分,把他撇到一边。我安慰他说你还信不过我?我能坑你吗?你放心吧,宝藏里有我的一份也有你的一份。
好说歹说才把松爷说服,我们悄悄从阳川兵分两路出发,一路坐着拉货的卡车,另一路坐飞机,到达兰州后汇合,开赴红石山。
把箱子弄出地洞不是件容易事,特别是村民的干扰让人很头疼,不过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在制高点连续观察了两天一夜,河道附近竟然象无人区一般的安静,这是怎么回事?难倒是我们和梁家相继撤离,村民也放弃了对地洞的看守?按理说应该不会,第一次我们被发现以后,村民足足在洞口守了一个月。
不过河道的平静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大家顾不得想那么多,各就各位准备开工。沉重的箱子靠人力很难搬出地洞,所以我们的计划是在与地洞终点相应的地面位置竖直打一个直径两米的“井”,然后利用手动的滑轮把地洞中的箱子吊出来,装车运走。
探穴定位是庞老二的长项,他根据自己草拟的地洞路线图指出打洞的精准位置,上面有人负责打洞,地洞里也需要有人协助吊箱子,这么多人中间庞老二和我最熟悉地洞内的情况,所以其余人留在地面,我们俩还要再进洞一次。
这次进洞就简单多了,地洞里的路不但全都摸透了,而且土墙上留着标记,还有路线图,不用线盘就可以直接进去。
我们挖开上一次被掩埋住的洞口,一前一后钻进地洞,地洞本身的入口仍旧被成块的大石头封着,说明在我们离开河道的这段时间内一切都很正常,没有人来过这里。
不用摸路,也不用提防机关,从进洞到四道门之间这段路几乎可以跑过去,但庞老二还是不紧不慢的走,他的脾气就这样,我也不好在屁股后面催他,只能按照他的速度跟着走。
正走着,庞老二突然神经过敏般的一甩胳膊,把我吓了一跳,紧跟着他就快步走到左面的洞壁旁,用手电对着一个位置照了过去,我急忙跟过去一看,发现洞壁上钉着一把小刀,周围还有一小片被激荡起来的尘土,我这才明白,刚才庞老二甩胳膊是扔了把飞刀出来。
庞老二在飞刀所在的位置仔细看了看,然后拔下小刀回头对我说:“我刚才也看见影子了。”
“你又看见了?”我顿时紧张起来,顺手拔出枪,下意识的左右看了看。
“很模糊的一个影子。”庞老二抹掉刀尖上的尘土:“跟你们说的一样,速度非常快,刀还没到,它就消失了。我觉得,这根本不是人。”
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想法,只不过影子确确实实是人的影子,除了说它是人以外,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解释。庞老二告诉我,人毕竟是血肉之躯,就算受过严格的训练,但总会有个极限,比如百米跑的运动员,即便他再优秀,你让他五秒跑一百米也是不可能的。地洞里的影子好像已经不受人体极限的限制,不但速度奇快,而且在几米远的地方说不见就不见,完全不符合常理。
庞老二在原地站了一会,好像回想什么事情,我也被他的话说的有点毛,不断举着枪东张西望,他回头问我:“小陈,咱们先后一共看见四次影子,对吗?”
我想了想,第一次看见影子的时候是我和铁柱看见的,第二次是我看见的,第三次是松爷看见的,加上庞老二这一次,刚好是四次,所以我冲他点了点头。
“你发现没有,我们看见影子的地方都在入口和四道门之间,过了四道门之后就没有出现过影子。”
确实是这样,影子全是在入口和四道门之间的范围内出现的,进入四道门一直到地洞终点都没人看见过。不过我不明白这和影子本身有什么关系。
庞老二拿小刀在洞壁上刮,我以为他又想寻找影子撤退的暗道,就对他说过去找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找到什么暗门,现在地洞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只要运走箱子就永远不会再来这里,没必要费劲。
庞老二挖下洞壁上的一块土装进口袋,说带回去研究研究。
这一耽误就耽误了十分钟时间,地面上的人正干的热火朝天,我们也该尽快赶到终点配合他们吊箱子,所以庞老二带着我加快速度朝地洞深处走,过了四道门之后,庞老二又在墙上挖了块土。
剩下的路走的很顺利,平安的到达地洞终点,十几口箱子保持着上次我们离开时的样子安安静静呆在原处,这些箱子都没有锁扣和锁,全靠松脂密封,来之前庞老二让我带了两根蜡烛,用来把已经打开的那口箱子封口的松脂重新融化密封,箱子正上方就是地面上的人打洞的位置,算着时间他们也快该竣工了,所以我和庞老二使出吃奶的劲,一寸一寸把这口箱子挪动到一边。
还没等我把箱子周围的松脂完全融化,洞顶就呼啦啦掉下大块的土块,顿时尘烟滚滚,呛的我连打两个喷嚏,铁柱腰上绑着绳子,在洞顶探出脑袋冲我们傻笑:“二哥小陈,还是你们先到一步啊。”
看着土驴一样的铁柱,我也忍不住乐了。
铁柱正乐着,就被地面的人给吊了上去,紧跟着甩下来两股钢缆,我和庞老二费了老大力气才把钢缆套在箱体上,随后,地面上的一组滑轮开始运作,箱子被一点一点吊起。上面的卡车已经准备好了,只要箱子上去马上就能装车。
开始一直挺顺利,第五口箱子的时候不知道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吊了一半的箱子脱落,砰的一声掉到我面前不到三米的地方,用来封口的松脂全被震碎,我对着井口破口大骂,上面立即传来一连串的道歉声。
箱子一共有十四口,前前后后用了三个多小时时间才算全部弄到地面,直到这时候我才想起一个问题,用来运箱子的这口土井是竖直的,也就是说它根本填不满,我们总不能挖了箱子就拍拍屁股走人,留下这个直径两米的大窟窿不管。
“二哥,这窟窿怎么办?”
“有办法。在井中间撑一些手腕粗的木棍,多撑几层,上面填土就不会漏下来。”
我和庞老二抓着钢缆回到地面,铁柱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木棍用来掩埋竖井。箱子全部装上了车,还专门弄了一百多箱苹果做掩护。等到全部收尾工作做好,穆连山和卫攀带人押车先走一步,我和庞老二去给红石村的人送钱,这是早就说好的事,带走箱子后留些钱给村民们过年。钱是卫攀先垫出来的,二十万,整整齐齐两扎崭新的钞票,红石村大概有八十多户人家,每家都能分到两千多块钱,虽然不多,但足够让他们欣喜异常。





河川鬼道 第三十节 黄罗
 更新时间:20101030 14:05:55 本章字数:4316

这笔钱不能直接交给村长,老头脾气太怪,我们好心送钱,他还不定会怎么想,我和庞老二商量着把钱先拿到老吕那里,等我们走了之后再由他转交村长。反正我们左右不讨好,给人送钱还得象做贼似的,等天都黑透了才悄悄翻过红石山,
村子还像过去一样入夜就漆黑一片,我们俩攀着老吕家的墙头跳进院子里,幸亏这里没人养狗,要不然非得挨上两口。悄悄摸到正屋的门前,我敲了敲门,压低声音叫道:老吕。
老吕一家估计还没睡熟,马上就有了反应,等老吕发现是我们夤夜造访后大为惊讶,他老婆孩子都在屋里,我们也不方便进去,就打算在门口随便说两句,把钱交给他。
老吕因为上次我们冒死护送他回村的事情感恩在心,所以非常客气,这时候他腿上的伤还没好,一瘸一拐的带我们到过去借宿的那间屋子去,好些日子没来了,屋里还是老样子,仍然是进门就能把人顶一跟头的霉味。
我问了问老吕的伤,老吕叹了口气说:“一直走路不利索,也不知道会不会留什么病根。”
“没事。”我安慰他说:“就是点皮肉伤,养几天就能痊愈。”
“你别说,也多亏了我挨这一枪,才让村长改变主意。”老吕推掉我递给他的烟:“戒了。上次你们把我送回村,当天村长就带着人来看我,我给他讲了讲当时的情况,劝他把村子里的人都叫回来,我们山里人吃苦受累不怕,可谁能受得了枪子儿?本来日子就过的苦,一家老小都指望我们吃饭,万一谁有个三长两短,家里的老人孩子怎么办?村长闷头抽了几袋烟,随即派人把河道上的人全都叫了回来,从那以后,没再派人去。”
我们这才明白,原来是村长怕村里人再出意外,才撤掉了看守河道的人,怪不得我们连个人影都看不见。
“老吕啊,实在是对不住。”我诚恳的对他说:“我们给你们添了这么多麻烦,心里真是过意不去,这点钱你拿着,明天转交给村长,让他给村里人都分分,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说完,我从袋子里把二十万现金放到桌上。
看着这些钱,老吕差点休克,哆嗦了半天才结结巴巴问:“这……这……这是多少……多少钱?”
“二十万。”
“二……二十……万?给……给我们的?”
我看说的也差不多了,就和庞老二站起身:“村子里人人有份,每家都能分上一点,快过年了,留着办点年货,老吕,你安心养伤,我们走了。”
从老吕家出来,我心里不由升腾起一股成就感,畅想村民们分到钱后欢天喜地到附近镇子上置办年货的场景,我也禁不住替他们高兴。
我和庞老二第二天就返回阳川,卫攀他们已经先行到家,十四口箱子也都放置在地下室中,不过把所有箱子打开查验之后的结果让人有点意外,原以为箱子里全是金饼,但实际上只有四口箱子里装的是黄金,其余十口箱子是银饼,其中一口箱子的银饼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经过处理,全部氧化发黑变脆,猛一看跟煤饼似的。
不过这些箱子终究都是计划外收获,大家没有失望,一人捧着一个大金饼乐的合不拢嘴。
春节就要到了,整个阳川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老百姓们辛苦一年,全指望着过年这几天好好热闹热闹。过年讲究的是合家团圆,庞老二他们都是有家有口的人,平时不在家也就算了,年三十得跟家人团圆,所以他们几个各自回家过年,只有我和苏玉没地方可去,卫攀怕我们心里不好受,每天叫手下人轮流过来吃饭打牌,一天到晚都热闹的不得了,听着窗外的鞭炮声,我才恍惚想到,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自己已经快三十了,人说三十而立,我也满怀希望而立之年时能够干完这件大事。
惬意的日子过的很快,窝在别墅里吃吃喝喝,不知不觉间元宵节就过了。按中国人的传统,元宵节之后,新年也就算全部过完。正月十七,穆大侠返回阳川,喜气洋洋的新年看上去并没给他带来多少喜气,脸上依旧是那副又酷又冷的表情。
不过,大侠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相处的时间长了,多少有点变化,进门没多长时间,就给我和卫攀各自送了一包金黄的烟丝。
这烟丝是穆大侠自己用当年产的烟叶搓出来的,质量相当上乘,放在烟斗里抽一口,感觉很醇,完全没有旱烟那种呛鼻的味道。我舒畅的抽完一袋烟,望着穆大侠,不由自主咧嘴乐了,老小子虽然还是面无表情,但我瞧得出,他嘴角也挂着一丝极淡的笑意。
接下来两天,松爷庞老二铁柱也都先后归队,卫攀特意摆了接风宴,酒菜虽然丰盛,但一个春节下来,人人都吃的一肚子油水,满桌的好菜几乎没人动,只顾着闲聊天,接风宴直接变成了茶话会。
庞老二一向讲究“食不语”,但铁柱和松爷叽叽喳喳闹成一团,让他也很无奈。好容易熬到这顿饭吃完,庞老二拍拍口袋说:“都去书房,给你们看点稀罕东西。”
“二哥,什么稀罕东西?”
“去了就知道了。”
卫攀的书房一直是我们商议要事的地方,布置的非常舒适,我们几个围着书桌坐了一圈,等着庞老二带来的稀罕东西。
庞老二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卷成一卷儿的牛皮纸信封,展开以后又从信封里拿出一个塑料袋。我离庞老二最近,隐约能看到塑料袋里装的是一些黄豆大小的片状物体。
这些片状物体被庞老二轻轻倾倒在书桌上,我捏了一个仔细看了看,这东西很硬,土黄色,很像是那种天然的半透明的石英石。
“这是什么东西?”
“这东西叫黄罗。”庞老二伸手把桌上的黄罗均匀摊开,接着说道:“一种罕见的石头,梦溪笔谈里就记载过。”
“黄罗?能卖钱不?”松爷眯着眼睛捏起一片黄罗,张口问道。反正他一直就这样,别管什么青萝卜烂白菜,只要落到他手里的东西,首先关心的就是能卖多少钱。
庞老二笑了笑:“黄罗数量稀少,肯定能值点钱,不过一般黄罗个头都太小,卖不上价。前几年从陕西一座唐墓里出土过一块脸盆大小的黄罗盘,听说卖了三十多万。我父亲早年间见过一块一人多高的黄罗,大概算的上是最大的了,但当时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所以没太在意。”
“脸盆那么大就值三十多万?那一人多高的怎么也能卖个上百万啊。老爷子可是糊涂了,可惜了啊。”松爷遗憾的咂咂嘴:“搬走卖了多好。”
“你喝酒喝傻了吧。”铁柱对着松爷埋汰道:“你们村的石碾子才多大,你搬得走吗?别说一人多高的黄罗了。二哥,你说这黄罗石头不象石头,玉不象玉,有什么用嘛。”
“有什么用先不提。”庞老二卖了个关子,转口问道:“你们知道这些黄罗是那里来的吗?”
“二哥,这可不好猜啊。”
庞老二今天的兴致似乎特别好,逗着大家东猜西想了半天,把我们胃口都吊足了,才揭露谜底,据他说,这些黄罗,是从河道下的地洞拿回来的。
虽然我们在河道行动的时候都是成群结队,但谁也没有在意庞老二从地洞里拿过什么东西。
“小陈,你应该记得,我拿这些黄罗的时候,你也在场。”
这句话让我有点迷茫,仔细回想一下,只有最后一次我和庞老二进洞的时候,他从洞壁上取走了两块土,除此以外,实在想不起来别的细节了。
“二哥,我只记得你带了两块土出来,这些黄罗,难道是裹在土里的?”
“猜的不错。”庞老二点点头:“我当时以四道门为界,前后挖了两块,这些黄罗,就是从前一块里洗出来的。”
庞老二很少做无用功,他从土里找到这些黄罗,又专门拿给我们看,说明黄罗里应该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东西。
果然,我这个念头刚一转完,庞老二就继续说道:“河道地洞里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人影,大家还记得吧。”
我们从红石山回来的日子还不算长,事无巨细,现在回想起来仍是历历在目,特别是地洞中那些鬼影子,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
“那些影子,跟黄罗有很大关系。”





河川鬼道 第三十一节 影子之谜
 更新时间:20101030 14:05:55 本章字数:4723

听完这些话,我讶异的看了看庞老二,地洞里三番五次出现的人影虽然让我们摸不到一点头绪,但无论如何我也无法把它们和这些只有黄豆大小的黄罗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解释简直就和把人影解释为鬼魂一样无稽。
我们私下很多次揣摩过人影的来历,虽然有过几个还算靠谱的猜测,但自从听了老吕的讲述之后,这些猜测都被推翻了。因为据老吕说,地洞内的人影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过,并且害死了因为好奇而进洞的红石村村民贺二牛。当然,鬼魂索命这样的说法更是扯淡。
虽然河道地洞的事情已经完全了结,我们大概一辈子再不会到那里去,但象我这样好奇心极重的人,对人影之谜的求知**依然相当强烈。庞老二不是信口开河的人,他既然这么说了,后面必定还会有其它解释,所以我们几个人满脸的困惑,七嘴八舌的询问庞老二。
庞老二捏起几块黄罗放在掌心,对我们说:“这东西有个极其特殊的功能。”
“什么特殊功能?”
“这么说吧。”庞老二轻轻搓了搓手心内的黄罗:“黄罗就是天然的摄影机。”
“摄影机?”
在当时,例如摄影机,DV等一些摄影器材的普及率相当低,大概只有电视台,摄制组这样的部门才可能配备,普通老百姓有的甚至都没见过摄影机长的什么样子,比如我和松爷。
不过虽然没见过摄影机,但它的功能大家都还知道。庞老二越说越玄了,摄影机那可是高科技产物,几块小石头和摄影机之间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这世上,稀奇古怪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庞老二把玩着手里的黄罗,饶有兴致的说:“过去曾听父亲闲聊的时候提过黄罗,不过当时我连见都没见过这东西,所以也就是听听而已。这次我回家过年,专门拜访了几位高人,其中还有位相关的专家,他们看了看我从地洞洞壁土块里洗出来的玩意儿,都认定是黄罗。小陈,比如说,你从整块的黄罗面前经过,如果当时光线角度都适合的话,你的一举一动就象被拍摄一样录入黄罗石内。”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感到既新奇又不敢相信。
“如果想从黄罗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