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诡案录:民国那些奇案-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懂得:要让老板赏识才会有机会。学艺要紧追名家,做事要摆脱名家。为此,他羽翼渐丰便跳槽,到另一公司当导演去。
经过7年苦斗,一个底层的打工仔终于迎来了《渔光曲》的春天。《渔光曲》走红的时候,蔡导演28岁,风华正茂,能写能画能导,前途无可限量。紧接着拍《新女性》,蔡导遇上阮玲玉,不知天地南北地爱了一场。
阮玲玉的演艺事业如日中天,这时候《新女性》这部电影找到了她。这部《新女性》在当年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获得了国际大奖。这是中国电影导演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就是蔡楚生。而阮玲玉也将《新女性》中的女主人公演得活灵活现。她为什么这个戏演得那么好,演技是其一,感同身受自己的经历和剧中人的经历何曾相似是最主要的。其实当时的阮玲玉已经预感到自己的一生也是蛮悲剧的。
阮玲玉拍完影片《新女性》后,她和导演蔡楚生之间有了逐步的了解,并萌发了没有言传的暗暗的情愫。
到了1984年,蔡楚生导演离世以后,著名作家、电影界前辈柯灵先生在一次纪念中国电影大会上第一次公开披露了阮玲玉和导演蔡楚生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在《新女性》合作过程中,这两位彼此倾心相诉的艺术家,各自痛苦地扼杀了燃烧的热情。阮玲玉力图改变命运的努力落空了。要不然,这一幕悲剧也许可以避免。
这场恋爱引来毁灭性的灾难:《新女性》得罪了一群小报记者,并且张欲敲诈当红影星,他们借女主角阮玲玉泄愤,挖隐私挑事端,极尽人身攻击之能事。内外交困的阮玲玉只得逃遁,她本可以悄无声息一走了之,只因为与心爱者不能分手,她要蔡楚生携她私奔。她以为蔡楚生与芸芸众男不同,他身上有闪光的品质,让她看到人世的希望。她想,蔡郎即便不能为她而生为她而死,私奔一回总可以吧?为知己红颜离经叛道,这是经典爱情必不可少的要素。
旧社会的法院连风化案也管,于是阮玲玉收到了法庭传票。
然而,苦大仇深的才子是没有浪漫资本的,尤其是当苦大仇深遇上雄心勃勃的时候。在蔡楚生看来,私奔远于索命。他付出了多大的人生代价,才在先敬罗衣的大上海立住了脚跟!刚刚尝到名利场的甜头,他岂敢为一个女人去冒险?他的前途就是他的江山,江山重美人轻。如果事业是必需品,爱情就是奢侈品。事业与爱情,不是鱼与熊掌,而是泰山与鸿毛。
他输不起,只好辜负美人。
世间姻缘错多对少,此君非彼君,一代巨星就此陨落,给世间留下一声叹息。
当她演艺事业到了最高峰的时候,当她人生步入25岁的时候,所有悲剧的伏笔都在她25岁的时候成为她悲剧的一个高峰了。
自杀前数小时,即3月7日晚11时,阮玲玉仍在联华公司与众友叙谈并用完夜宵于12时回家,上二楼时见唐季珊已入睡,阮玲玉未惊动,与她母谈及开庭之事,并对母说九成九可胜诉,唯惧上公堂为众目所视。此时,阮玲玉借肚有点饥饿,请母让佣人煮碗面条,并嘱母亲去睡。阮玲玉在吃面条时将暗藏的3瓶安眠药(共30粒)一并服下,服后又连饮茶水二壶。阮玲玉服毒后,含泪写下二封遗书,一封致唐季珊,一封致社会各界。写毕遗书后藏于抽屉里,至床前推醒唐季珊,问他是否真爱她,唐答确系真爱,阮玲玉要唐吻她一次。唐见她语气神色均有异样,顿时感到不对,而阮玲玉仍然佯笑笑,唐继续追问是否服毒,阮玲玉不语,唐上三楼唤阮母下来,阮母进卧室,见阮已不能言语,并发觉桌上置有安眠药空瓶三只,方知阮玲玉已服毒,此时已8日凌晨3时。
由于阮玲玉近期受沪上报纸攻击诽谤,心情极坏,每晚必服安眠药,阮母怕她出事,阮玲玉所服安眠药均由母保管,岂知阮玲玉早已得知母亲藏药处。阮玲玉前不久曾服毒一次,送北四川路日本人开办的福民医院抢救,因是在白天,得以救回生命。这回连服三瓶安眠药,唐季珊与阮母仍用车送至福民医院,殊不知该院晚间无医生值班,到达医院已清晨四时,想在附近另找一医院,又找不到,最后送至一姓周的私人医所,并电告陈达明、陈继尧医生(陈达明、陈继尧两兄弟均是中国疗养院医生)。三位医生用最新方法奋力抢救五小时仍无生望。8日上午9时将阮玲玉送至中国疗养院继续灌液洗胃、输氧抢救,还是昏而不苏醒。于是在11时10分急送中西疗养院(院址浦石路,今长乐路),进行人工呼吸、输氧,并将阮玲玉裸体浸入热水浴缸中,用尽抢救办法,终因回生无术,药石无灵,延至8日下午6时38分气绝。所以可以说,虽然由于男人的无情无义,爱情的幻灭导致了阮玲玉最后的无依无靠,导致了她最后要走上绝路,但是当她走上绝路的过程中,她一直有机会活下去,但是同样由于人性的冷酷,第二次杀害了阮玲玉。从此一缕芳魂流星般稍纵即逝,竟归泉下。在阮玲玉弥留之际,唐季珊、阮母及阮玲玉最要好的同事林楚楚,均频频呼她的名,阮玲玉不能言,而以目视诸人,众人为之落泪,悲恸欲绝。
次日3月9日上海各报迅速报道“阮玲玉自杀”消息,噩耗传出,顿时震惊上海,不仅使阮玲玉亲友哀痛逾恒,更使爱好阮玲玉的艺术者,无不同声叹息。
无论是报纸不切实际的报道,还是小市民对“阮案隐私”看热闹的心理,均使阮玲玉遭受了巨大的心灵挫伤。于是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阮玲玉用30片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人已经含恨辞世,大家却开始替阮玲玉惋惜,不厌路途遥远,前往瞻仰遗容。当时的报道称,短短的3天时间,前往瞻仰遗容者竟达到10万人以上。为阮玲玉送殡的还有白璐、王人美、黎灼灼和陈燕燕。阮玲玉用死亡将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对她的私生活上转移到对她本人上,这无疑是一出最大的悲剧。
然而,3月9日下午2时,法院仍开庭审理,原告张达民未出庭,被告除阮玲玉已服毒殒命,唐季珊和阮母及双方律师都到庭。法官宣读起诉书后,双方律师展开唇枪舌战,由于原告未到,法院决定延期开庭候审。这天开庭沪上人士拥入法院内外,尤以女性为多,各地记者亦蜂拥前来探访。沪上报纸号外一出再出,整个上海沸沸扬扬,天地同悲。
阮玲玉在3月11日入殓,数日内前往万国殡仪馆瞻慕遗容者,不下十万余人。这天下午一时将阮氏灵柩运往闸北联义山庄墓地安葬。在安葬前一天,已有数万人聚集于送葬必经之地——胶州路一带。11日进行交通管制,任何车辆、行人均被拒绝通过。下午1时10分,先由道士各鸣铙钹作法事,继即由联华影片公司12人与两西人共同抬榇上灵车,为状庄严肃穆,导以书有“艺人阮玲玉之丧”之白竹布黑边大字横额,及上海孤儿院之全班乐队,及遗像车,上置有阮玲玉放大照片一张。送丧车因受捕房所限制,仅30辆,2时正式出发,沿途由大批探捕保护。当灵榇自胶州路到达恒丰路途中,街道两旁全为人车所塞,至北宝兴路(今西宝兴路)后,随送丧车而徒步者长达数里之遥。4时灵榇到达联义山庄,执绋人员出迎,移遗像入联义堂。该山庄系一奥人经营之公墓,园林清静,布置很好。阮之墓穴居北部,以水泥为圹,深二英尺。当阮榇人圹前,原拟开棺作最后之瞻视,但因当时围观者人山人海,未果,于是覆以石板,又以水泥封固,一代影星阮玲玉就长眠于此。当年有人还曾就此撰文感叹:“广大的影迷们啊,殊不知正是你们杀死了阮玲玉。”鲁迅当年杂文也曾将“小市民的无聊心理”列为阮之悲剧的根源之一。
3月9日开庭未能审理下去,后延至6月25日继续开庭,张达民与律师,唐季珊和阮母及律师,双方都到庭,法庭经过双方辩论最后作出判决,宣判唐季珊无罪,阮玲玉部分不受理。
阮玲玉去世后,唐季珊按照阮玲玉在遗书里的嘱托,视阮小玉为亲生女儿,并将她姓名改为唐珍丽,后与曾在比利时国立大学经济系毕业的西贡银行经理俞鄂斌结婚,婚后生活很幸福。阮玲玉的母亲,在女儿死后,也一直由唐季珊供养。唐季珊离开上海,阮母住在她亲戚家里,生活费由唐季珊从香港、台湾寄来,阮母于1962年去世,终年82岁。至于唐季珊本人的结局,却非常不好。阮玲玉死后十年,唐与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王右家结婚。1949年他俩去台湾,继续经营茶叶业,由于生意不善而破产,王右家不久病死,唐从此流落台湾街头,未久也惨死在台湾。张达民于阮玲玉自杀后,虽仍诉讼唐季珊,但不了了之。他在社会舆论及众人指责下,灰溜溜地离开上海。1938年10月15日因患疟疾不治而死于香港。
这么多年来人们对阮玲玉之死的理解大多基于其同居者唐季珊提供的两封遗书,第一封给唐的遗书表明了自己对唐的依恋,第二封给报馆的公开信则怒斥了前男友张达民的无耻。
然而,社会各界一直有人对阮玲玉这两封“遗书”的真伪存在疑问,第一是阮玲玉确实是当时著名的影星,但是当时的电影明星社会地位相当不高,在自杀之前写“告社会书”,有一些不可能;第二,阮玲玉生前,唐季珊用情不专,曾经还在大庭广众之前公开辱打过阮玲玉,她不太可能留下“我很对不起你”的遗言。
2001年,沈寂先生发现了另外一个版本的遗书,揭开了阮玲玉之死的真正原因。真的遗书,一封信是给张达民,是骂张达民的。她有一句话:我是你们两个男人的牺牲品。另外一封信是写给唐季珊的,第一句话就说:要不是前几天你打我,今天晚上又打我,我不至于走上这条绝路。
阮玲玉的死因一直是说不尽的话题,直到今天还有各种不同的猜测。当代的研究者们对于发生在70年前的那段历史事件又有哪些新的思考呢?
阮玲玉在银幕上所演的都是“新女性”,而银幕下的她却也和所有女人一样有她的弱点,有软弱性,也会有虚荣心。以前的评论习惯把“阮玲玉之死”解释成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悲剧,今天重新看待这个问题,不妨从女性的角度来分析或许更真实。
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演员,她的成功除了先天的条件、良好的机遇外,还与她的个人阅历大有关系,而她个人婚姻的不幸更使她对人生多一层理解。中国的女性解放其实面对着两层“围城”,一层是社会强加给她们的,另外一层就是性别属性的围城。社会松绑之后,女性在解放过程中的自我尊重也是要重新面对的一个问题。而这与西方国家比较激烈的女性解放也不同,西方因为有很强的宗教自制,他们开放或者极端的电影表现是与真实生活分开的,中国人则习惯在要走过头时赶紧回来反思自身,我们习惯把文学作品乃至电影与生活本身融为一体。再者,大家现在看到过的史料记述,有关阮玲玉的电影以及人们所猜测的她周旋于张达民、唐季珊以及蔡楚生三人之间的暧昧关系并不准确,应该说阮玲玉自身的情感指向是非常清楚的。“联华”公司当时在整顿风气,阮玲玉没有拍完《国风》就被“冷藏”,张达民此时却控告阮玲玉与唐季珊“通奸”,还要求阮玲玉当堂作证。而阮玲玉其实早已终止了与张的婚姻关系,选择在3月8日妇女节死去也许表明阮玲玉作为女人的一种抗争方式。
阮玲玉的死留给为了我们很多思考的地方,除了她本身性格因素、电影公司对她的“冷遇”所带来的心理的一种落差以及陷入感情风波的精神困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人对理想生活的希望与现实的落差导致了她对生活的绝望。一个优秀的演员不论是对幸福的感受还是对悲痛的感受,都比一般人来得更深刻,或许他们没法从电影中类似的角色中走出来,他们被戏中的叙事逻辑所牵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逻辑,这可能是平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阮玲玉如是,张国荣也如是吧。
在大众传播危害论的血泪证词上,阮玲玉大约被视为最重要的人证之一,每逢她的忌日,总有人会恨恨地重提“人言可畏”的旧话,而每逢有人受了点舆论的压力,阮玲玉的这句绝笔也总是最佳的引语。因为有了“人言可畏”,人们以为传媒作为真凶已经缉拿归案,心中不由放下进一步思考女性生存现状的巨石,导致70年来,阮玲玉之死没有成为女性生存的课题,而是作为一个趣味的话题存在,话题中心翻来覆去,旨趣也不断随时代变迁,但玩味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好女人碰不上好男人,阮玲玉难逃遇人不淑之命。第一种男人无耻无能,本不足道。第二种男人是不被粉饰的商人,他也许从未有过白头到老的许诺,但他懂游戏规则,能给的与不能给的从来泾渭分明,赤裸却没有欺骗。第三种男人最可怕,他们读透孔孟之书,也敢就手偷香,往往信誓旦旦,就是不能承担责任。事到临头,刀还远没有架到脖子上已经蔫了,事后却会说“容忍比自由更伟大”(原胡适语)。他们比第一种人要脸,又没有第二种人的家底,靠自己奋斗积累一些名望立足社会。时时以正人君子之态教化儿童,最具欺骗性,真正是睡在女人身边的赫鲁晓夫。试想当日蔡与阮若能私奔远去,就可保住知己红颜,难道会遭万人唾弃或是失业饥馑?后人看来却是一段传奇佳话,起码获得敢作敢为的口碑。人不到身败名裂的地步不知道荣誉是个累赘,女人尚有舍命的勇气,男人呢?
第七章 宋教仁:锋芒毕露杀身祸
上海闸北地区有一座一百多亩的安静的陵园,叫做宋公园,民主革命先驱宋教仁先生正是葬身于此。墓园的正中立着宋教仁的全身坐像。墓道入口处有两根饰有白色蘑菇云状的天蓝色灯柱,分列左右。墓前石碑上镌刻着“宋教仁先生之墓”字样,墓顶安放着一脚踩恶蛇的雄鹰雕塑。墓园四周龙柏、玉兰环立,庄严肃穆。
宋教仁只活了32岁,但他的名字无疑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无论是支持民主,还是反对民主的人,都绕不开宋教仁这个名字。他在20世纪初那个昙花一现的瞬间所掀起的民主旋风,至今仍是中国民主宪政史上一道最壮丽的风景线。
1931年3月初,宋教仁抵达上海,接到袁世凯发出的“即日赴京,商决要政”的急电。3月20日晚上10时,宋教仁乘火车去北京。当时宋教仁与送行的黄兴、于右任、廖仲恺等人一一握别,正要上火车时,突然被冷枪击中,连中三枪,经抢救无效,于22日凌晨与世长辞,年仅32岁。此案一时震惊中外,史称“民国第一案”。孙中山挽联称宋教仁:“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那么,到底是谁杀害了宋教仁,凶手又是怎样的结局呢?
1882年,天资聪颖的宋教仁在桃源县上坊村出生了。他6岁时就入了私塾,17岁进入桃源漳江书院,受到县教谕黄寿彝和书院山长瞿方梅等人的影响,打那时起就淡薄科举功名,关心天下大事,并萌生了反清思想。1902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武昌普通中学堂,并于第二年入学。“九省通衢”的武汉向他展现了一片宽阔精彩的新天地,由吴禄贞等人组织的革命团体武昌花园山聚会深深吸引了他,在这里,他常与同学田桐、吴昆等人议论时政,畅谈革命。就是在这时,他下定了决心要走反清的革命道路。
宋教仁在武昌结识了一位著名革命者——黄兴,两人从此成为至死不渝的挚友。黄兴因激烈的反清言论被驱逐出武昌,回到长沙。不久,宋教仁也回到湖南,为成立革命团体到长沙、常德一带做联络工作。
11月4日,宋教仁以赴黄兴30岁寿宴为名,与黄兴、刘揆一、陈天华、章土钊等在长沙黄宅筹创华兴会。1904年,华兴会在长沙正式成立,黄兴为会长,宋被选为副会长。该会的宗旨是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同盟会于1905年成立,宋教仁被推为司法部检事长,代黄兴任过庶务长,主持本部工作。他到过东北,播撒革命火种。在孙中山领导的边省武装起义屡遭失败,同盟会东京本部因内部分歧几乎无人领导之际,宋教仁提出在“长江流域同时大举,隔断南北,使两方交通断绝,制政府命脉”的战略思想。
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后,宋教仁任文事干事。中部总会在长江两岸各处设立机关,培元气,养实力,以图举事反清。宋教仁以上海《民立报》为喉舌鼓动革命。两个月后,武昌起义,全国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宋教仁的战略设计完全实现,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
宋教仁的政治理想是建立民主共和国,就是以宪法规定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并且作为制订其它法律的依据。他主张设立民选的议会作为立法机关,与政府行政机关、法院司法机关三权分立,互相制衡,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