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腿瘸在家受气,一心一意的跟着他,还给我们刘家生了三个孩子,若说是感激,应该是我们兄妹感谢宁家,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刘淑芳缓缓伸出手,环住丈夫精壮的腰身,闻着他身上独有的男人味,闭上眼听着他有力的心跳,情深意切的对他和宁家表达内心的感谢。
张三花在屋外听着儿媳妇的话,心里百感交集,她觉得自己受不得媳妇这样的夸奖。
淑芳刚到家里来的时候,自己对她可不好,没事找事,故意让她在结婚第二天早晨就给她倒尿盆。
对建国,她也是嫌弃的,海兰三天回门,她可是没给这孩子好脸,说的话像刀子一样扎心。
好在刘家的兄妹都是好样的,没和她计较,一心一意的对宁家,把家里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又不嫌弃她以前是个废人,对她尊敬有加,若说是感激,应该是她这个老婆子感谢她们兄妹。
屋内的两个人并不知道谈话被娘听去了,还在那依依不舍,刘淑芳更是大胆的搂住丈夫的脖子,也不管会不会有人进屋,直接就吻在他带着凉意的薄唇上。
宁海涛身体顿了一下,猛地用力抱紧媳妇,回应她的深情,炙热绵长的吻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俩人抱的紧紧的,身体几乎镶嵌到一起,仿佛是只有这样,才感觉不到分离的苦。
“淑芳,等着我的好消息,从学校出来,我要当个连长给你看看。”
许久宁海涛方才舍得离开媳妇的唇,鼻尖靠在一起蹭了蹭,乌黑闪亮的眸子,盯着媳妇迷离的双眼,声音低沉的对她表决心。
他觉得只有自己在部队出息人了,才是对淑芳最好的报答。
“嗯,我等着,我相信你。”
刘淑芳笑着点头,看着他的薄唇被自己亲的红润的像是带着露水的樱桃,也不多说,再次吻上去,用力的狠狠的吻着。
“好了,你看你”
宁海涛被亲的几乎窒息,媳妇的吻里有不舍,有难过,带着几分疯狂的味道。
令他隐隐有些不安,推开就看到她眼底的泪水,心里翻腾了一下,涩涩的很难受。
“对不起海涛,回来也没让你”
刘淑芳看到裤裆处鼓鼓的,想到这一别就是一年,愧疚的对他说着只有俩人明白的话。
“哈哈,部队里的爷们都这样,一年见一次媳妇。”
宁海涛尴尬的拿过军装,快速穿上,才挡住那不老实的位置。
嘴上打着哈哈,这也是实话,每天早晨都是一柱擎天,辛苦的训练,也压不住想媳妇的心。
刘淑芳跳下地,过去把门插上,宁海涛瞪大眼睛看着她,这是想干什么?
刘淑芳返回来羞红着脸看了他一眼,又跑上炕把窗帘拉上。
“媳妇,你”
宁海涛紧张的浑身肌肉紧绷,媳妇刚生完孩子没几天,绝对是不可以的,医生说的很清楚,五十天以后才可以同房。
“嘘。”
刘淑芳食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把宁海涛推到炕上,就想去解他的裤腰带,被他的大手一把按住。
“不行,别胡闹。”
“不是那样,是这样。”
刘淑芳羞红了脸,用手比划了一下,宁海涛愕然的看了她一眼,脸上浮现一抹可疑的红色,随后老实的躺回到炕上,害羞的闭上眼睛。
刘淑芳亲吻着他的额头,最后落在他的唇上,辗转反侧极尽温柔,屋里不一会儿就传出宁海涛粗重的呼吸声
刘建国听到妹妹喊后,就开始忙着杀鸡,一共杀了三只鸡,忙着用热水把鸡毛褪掉,想去喊妹妹的时候,发现她屋里的窗帘落下了。
犹豫的站在院子里,连屋都没敢进,心里却是为妹妹担忧。
海兰也生孩子了,他可是当了两个月的和尚才敢碰她,海涛这是不是有点太急了?妹妹才生完孩子三四天,能行吗?
“淑芳,我爱你”
第四百三十六章这次该死心了吧
“当当当。”
屋外忙乎和面给儿子包饺子的张三花,听到儿子房里隐约传出的说话声,和粗重的呼吸声,吓得人没敢进屋,就躲在厨房里剁馅子。
“娘,我帮你包饺子。”
宁海凤写完作业从东屋出来,看到娘在忙乎着,就洗了手准备帮忙。
“行,咱们给你大哥包饺子,动作快点,还有两个多小时,他们就走了。”
张三花看到是小闺女来了,就大声的对她说话,其实就是说给屋里的儿子听的。
屋里宁海涛满足的呼了口长气,想不到害羞的媳妇,会这样帮他?感激的看着媳妇。
还没等说话,就听到屋外娘的喊声,吓得他忙提好裤子,穿鞋下地。
看了一眼表,已经是快八点了,时间过的真快。
“我去给你端水洗手。”
宁海涛有些不好意思看媳妇,低声说了句,急匆匆的开门逃出去了。
刘淑芳扯了张卫生纸,把手上的东西擦了擦,她不后悔自己的大胆,能这样帮他,她很高兴。
谁叫她爱他?舍不得他这样回去部队呢!
“哇哇。”
到了吃奶的时间,两个孩子就开始哇哇的哭起来,刘淑芳急匆匆的洗了手,抱起孩子开始给他们喂奶。
身为龙凤胎的妈妈是骄傲的,可也是辛苦的,别人喂奶只抱着一个就好,她却要抱着两个。
宁海涛过来帮忙,看着两个孩子小嘴允吸着,吃的特别香。
发现女人做了母亲之后是那么美,尤其是看着孩子的目光,温柔慈祥。
目光落在媳妇雪白的肌肤上,光洁的像是奶豆腐一样,又白又嫩。
“淑芳,这小鸡是酱了还是直接炖了吃?”
刘建国没敢进屋,虽然妹妹屋里的门是开着的,可现在有两个奶娃娃,谁知道什么时候喂奶,做哥哥的也不能随便进去。
“让娘炖了吧!”
刘淑芳看了宁海涛一眼,做了他也不肯带着,还是算了吧!
吃过饭,时间就剩下半个小时,这时候的火车经常晚点,还是来得及的。
“娘,淑芳,大哥,我走了。”
宁海涛背起行李挨个告辞,看到媳妇和娘怀里抱的孩子时,眼里的不舍越发浓重。
“路上小心,不要惦记家里,好好在部队发展。”
张三花已经开始抹眼泪,舍不得儿子走,嘴里却嘱咐他不要惦记家。
“给我写信。”
刘淑芳只说出一句话,剩下的话就哽在嗓子处,眼前蒙上了一层水雾,却强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
宁海涛浓眉皱了皱,深邃的目光落在孩子身上,眼里的光芒闪了闪,抿着唇毅然转身离去。
走在路上的时候,宁海涛锐利的目光看着四周的人,希望能在走之前抓到王红军。
虽然他自己也觉得这个想法很幼稚,警察找了几个月都没找到人,他又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找到他?
带着不安,带着对家里人的思念,他离开了M市,返回了学校。
腊月二十七,刘淑芳出了月子,还有三天就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
孩子的满月酒就没回村里去办,家里人简单的吃一口算了,外人就请了杜大姐一家。
刘淑芳亲自下厨做了满桌子素菜,杜大姐看着她们一家五个孩子,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感叹自己生了六个,全是闺女,看刘淑芳和海兰多会生,一次解决了,儿女全有,海兰更是有两个儿子。
“唉,你们家一定是做了很多好事,不然咋这么会生?我若是能有个儿子,也不至于离婚了。”
“大姐,这事可不怪你,种的是黄瓜,咋也长不出冬瓜来。”
刘淑芳是最理解她的了,身为女人她过的太苦,摊上那么一个男人是她的不幸。
“李家山又找的那个媳妇生了,还是个姑娘,倒是凑上了七仙女了。”
杜大姐自嘲的笑了,感觉淑芳的话说的太对了,不是土地有问题,根本就是李家山的种子不行。
不然那个女人之前生的是儿子,怎么和他在一起了,生的就是闺女?
“哈,这次该死心了吧?”
张三花笑着拍巴掌,李家山她是真没看上,没有男人样,长得就像是个当岳父的模样,再生十个也得是闺女。
“因为他超生,工作丢了,现在买了个三轮车蹬三轮呢!”
杜大姐也就心酸了一下而已,马上就笑了,她家的日子现在过的是红红火火。
欠淑芳的钱都还上了,几个闺女该念书的都去上学了,大丫在厂里处了个对象,是个不错的后生,离婚后她过的很舒心。
“他那个体格蹬三轮?能赚到钱吗?”
张三花觉得很好笑,蹬三轮是体力活,李家山那么瘦,走路看着都有气无力的,他能干的了吗?
“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后娶的那个不是个省油的灯,他赚不回来钱,人家就跟他闹,这不是就把注意打到两个闺女身上了,今天找大丫要钱,明天堵着二丫要钱,太不是人了。”
杜大姐说起来就生气,二丫不给她爸爸钱,还被打了一顿,抢走了身上所有的钱,把她气坏了。
“那怎么办?难道就由着他当吸血鬼?”
刘淑芳听了很生气,想当初那男人走了,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跑了,这么快就花光了?
不给前期钱养孩子就够呛了,还来抢孩子的钱,太不是男人了。
“惯的他,我堵到他家门口骂了一天,告诉他了,再敢来抢我闺女钱,就把他家砸了,老实了。”
杜大姐扬起脸得意的说着,以前没生出儿子她觉得欠了李家山的,在他面前抬不起头。
现在都离婚了,他娶的女人也生的闺女,对他那一点念想早被伤没了,还能让着他吗?
刘淑芳听后赞赏的竖起大拇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杜大姐威武。
夹了一块排骨放到她碗里,笑眯眯的看着杜大姐,压低了声音问她。
“这就对了,啥人啥对待,杜大姐,你才四十多岁还年轻呢!没准备再走一步?”
第四百三十七章修路造福于民
“没哪有那心思。”
杜大姐脸腾的就红了,低着头眼神有些闪烁,话说的也是结结巴巴。
刘淑芳笑意更浓,看杜大姐的样子,就像是有情况。
仔细看看她,和李家山离婚后,年轻了,也漂亮了,穿衣打扮在这个年代算是不错的,挺有女人味,别看生了六个孩子,年龄好,才四十多岁。
加上有买卖能赚钱,那些娶不上媳妇的光棍汉,还是乐不得的能娶了她呢!
“杜大姐别瞒着了,我都知道了。”
刘淑芳眼珠一转,故意装作自己都知晓的样子,果然杜大姐不经诈,直接就坦白了。
“那人你见过,就是在医院里伺候他娘的那个男人,当时李家山欺负我,他出面帮忙了,之后我店里招厨师,他来应聘,之后人家不嫌弃我带着六个孩子,也不嫌弃我不能生育,我知足。”
杜大姐脸色红红的,说完还不好意思看刘淑芳那促狭的目光,手捏着衣角了像是情窦初开的少女似得。
“那人我记起来了,是不错,他结过婚没有?”
刘淑芳凝眉想了一下,就想起那个声音粗粗的,人长得壮壮的男人,看着挺仗义的。
“他媳妇难产死了,给他留下一个儿子,今年二十岁和他奶奶过。”
杜大姐略有些羞涩的说着,刘淑芳看的出来,她对那个男人很满意。
不过想想这样的两个家庭,组合起来也不错,事业上男人是厨师,杜大姐开快餐店,正好能帮上忙,他有儿子,不需要杜大姐生孩子,也自然不会嫌弃她。
“不错了,能保护你们母女就行,过几年大丫二丫都结婚了,李家山就是想闹腾,姑爷就不能惯着。”
张三花接口说着,心里为杜大姐高兴。
一顿满月酒在聊天中结束,所有人都开心,只有五丫一个人闷闷不乐,大人们光顾着聊天,也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情绪。
晚上她们走了,海兰急匆匆的带着孩子回家,五个孩子在一起太闹,一个哭,带着全哭。
她和大哥走了,刘淑芳看了会儿海凤的学习,下半年上中学了,成绩跟不上,孩子会厌倦学习的。
海凤算是很争气了,到了新学校,第一次考试就是前十名,现在更不得了,已经是全年片前三名了,考重点中学没啥问题。
看完海凤学习,又和婆婆聊了会天,这才回自己房间,看着一双儿女睡的香甜的小模样,她就稀罕。
这两孩子特别好带,很少哭,吃饱了就睡觉,刚出了满月,又白又胖,看着就想亲两口。
日子每天都按部就班的过着,最开始的时候,刘淑芳还记着宁海涛的话,出门就让大哥陪着,每天担惊受怕的,时间过的久了,又到了开春种地的时候,她就把这茬忘了。
画了图纸,让大哥在找人按照图纸的样子盖大棚,张三花看了图纸就反对,好好的地上,盖个说房子不是房子的东西,那不是浪费土地吗?
刘淑芳只是笑着让她看,其他的说了她也不明白,大棚盖好了,她就把在空间里培育的种子拿出来交给大哥,种地他是好手,不用她多操心。
村里的人反映跟张三花一样,认为刘淑芳瞎弄,好好的地不种庄稼,浪费了。
只有村长李耀祖特意来找刘淑芳询问原因,现在他是把她当成能人了,认为她决定的事情,肯定有她的理由。
刘淑芳给他讲了大棚的原理,种反季蔬菜,一年可以种俩茬,开春时候种蘸酱菜,还可以种豆角,茄子,西红柿,上市早价钱高,比夏季蔬菜大量上市的时候价格高多了,秋季的时候,还可以种一茬,青黄不接之时,这些青菜就值钱了。
李耀祖听后,暗自算了一笔帐,照海涛媳妇的说法,这两茬下来,收入是种白菜和玉米,甜菜的三倍还多,同样一块地,增加了三倍效益,他激动了,当即决定跟着刘淑芳家一起盖大棚。
种子是空间里培养的,可刘淑芳还是亲自过去一趟,种好菜的三个大棚,她都用空间的井水浇了一遍,这才放心。
刘建国就是主抓种地和养殖这一块了,基本上就住在村里,海兰舍不得离开他,带着孩子跟他一起回农村,大哥家原来住的屋子空下来。
六月初大棚里,的蔬菜就上市了,价格贵,还有的是人买,自己去卖牵扯人和力,刘淑芳让大哥把菜批发出去,少赚点,可是节省时间。
也就是利用大棚做掩护,刘淑芳把空间里的菜都拿出去卖了,没本的买卖,赚一分是一分,财富积累的很快。
村里的路太烂了,到了夏季,连雨天,汽车都进不去,村里家家户户都搞养殖,路不好,猪禽就送不出去,多吃一天多浪费一天饲料,那可都是钱。
刘淑芳找到王青云,游说他出资修路,可是王青云是生意人,不愿意拿这笔钱。
刘淑芳把他和李耀祖一起请到饭店,把修路的好处说了一遍,对企业而言,现在利润有了,可是企业的知名度没有,完全可以借着这件事打开知名度。
村长这方面她希望能让村里人出力,或者集资,这是对所有村民有利的事情,相信大伙都会踊跃捐钱的。
她个人方面拿出来一万块钱,这个年代,人工材料都便宜,初步预算修路需要八万左右,王青云考虑刘淑芳的建议,觉得是个好提议。同意出资六万块钱,剩下的让村民集资。
这件事就这样定下了,可刘淑芳和王青云的钱到位了,村里的村民却不愿意捐钱,小农意识使然。
只有村长拿出一千块钱,毕竟他要带头,而且他家有蔬菜和养殖两项,修路对他来说是好事。
另外只有李二婶家捐了五百块钱,剩下的谁家都不掏钱,认为修路是国家的事情。
刘淑芳无奈把缺口的钱自己补上了,有钱好办事,不到半个月路就修好了,这时候村里人才跳出来说好,忘了之前躲着不见人之时了。
第四百三十八章痴迷的看着她
柏油马路,这年代的人干活实在,不偷工减料,路修的又宽又平整,张三花心疼那些钱,墨迹了好些天。
宁海涛在陆军指挥学校,所有的考试全部第一,出了学校的门就被升职成连长,拍了照片邮回家,看着照片中英气逼人的丈夫,刘淑芳是爱不释手,找了相框装上,每天都看几遍。
她这边是加快步伐赚钱,每天都忙的像个轴,城市户口的事情,她找王青云帮忙,有人好办事,很快就给她和大哥连婆婆张三花都找了国企单位挂靠,有了工作,这户口就落实了,一家几口人都变成了城市户口。
转眼就到了秋季,宁海凤考进了市里的重点中学,这算是大喜事,全家人一起去了饭店吃饭庆祝。
现在出次门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