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空间:重生八零俏媳妇-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婶是吧!我家一共欠您多少钱?”

    刘淑芳含笑问她,神情很平和,一点尴尬都没有,态度好的让李桂珍挑不出毛病。

    欠账还钱,她明白这个道理,换做是她,有人借了钱,自己胡吃海喝不还钱,心里也会不舒服。

    “二百三十块钱,前后两次,一毛钱都没还过。”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新娘子陪着笑脸,李桂珍就算再不讲理,也不好发作。

    不过说话的时候,脸上还带着不满,一眼一眼的剜宁海涛,很是不高兴。

    “二百三十块钱,好,我记下了,两个月内还清,您看可以不?”

    刘淑芳重复一遍钱数,也不算小数目,可若是想还不难,她爽快的答应下来,把这笔账揽到身上。

    “淑芳。”

    宁海涛凝眉喊了一句,两个月还上二百多块钱,这是不可能的,还不如说点软话,让于婶再宽限点日子。

    他当兵有津贴,一个月几十块钱,省着点花,存下三十块钱还是可以的,就算这样要还清于婶家的钱,也要八个月左右,两个月是完全办不到的。

    当着这么多人面,说出准确日子,淑芳一点不给自己留后路。

    到了日子,按照李桂珍的性格,一定会去家里闹,到时候他当兵不在家,就只有淑芳和娘去应对,他担心淑芳受不了。

    “咋?你还不想还是不?海涛不是婶子说你,一个大老爷们还没有娘们敞快,行吧!新娘子,婶子就给你一个面子,两个月后我去你家取钱,别到时候让我空手而归。”

    李桂珍瞪了宁海涛一眼,话说的尖酸刻薄,她才不管别的,刘淑芳既然认下这笔账,又有这些村民作证。

    到日子若她不给,别怪她不留情面。

    “放心,婶子,我既然说了,就一定想办法把钱还您,这借给我们用就不错了,哪能赖账不还呢?”

    刘淑芳依然保持笑容,话说的不疾不徐,会说话的人好办事,她这番话说的李桂珍心里的火气少了大半。

    冷哼一声,也就不再刁难。

    那边李二婶本来是没想过来找麻烦,毕竟海涛刚成亲,孤儿寡母不容易,好钱都借给她了,没必要再得罪了。

    可见李桂珍的钱有了日子,她就坐不住了,欠她家不多,只有七十块钱,但也是欠了,咋也得给个日子不是吗?

    “那个,海涛啊!你看欠于家的钱两个月还,欠婶子的钱,啥时候能给呢?”

    她不像李桂珍那样咄咄逼人,笑着说的这番话,可态度不管咋样,也是要账不是吗?

    宁海涛的脸色变了变,那感觉就像是扒光了衣服被扔到大道上,树根下的老少爷们都看着,这脸就有些没处放。

    “海涛,介绍一下呗!”

    刘淑芳脸上的笑容没有减少,并没有因为李二婶这番话,有什么难堪或者不开心,依然是云淡风轻的样子,给人一种脾气很好的假象。

    “李二婶,咱家欠她家七十块钱。”

    宁海涛低垂着头,很怕看到媳妇不屑的目光,日子过成这样,他感觉是自己的失败。

    “哦,这样啊!李二婶,首先感谢您在我家为难的时候帮衬我们,还是那句话,能借钱给我们就不错了,您放心,四个月内保证还给您,也许会提前也说不定。”

    刘淑芳这话是留有余地的,若是婆婆肯让她去卖田鸡,用不上四个月,这点饥荒都能还上。

    李二婶没有过多刁难,看着刘淑芳自信的目光,她选择相信她。

    看向宁海涛时,忍不住夸赞刘淑芳。“海涛,你这个新媳妇真好,人敞快,长得也漂亮,你是个有福气的,婶子的钱也不是很着急,有多少就先还多少,好在海涛能去当兵,慢慢的你家日子就好过了。”

    “是,是。”

    宁海涛尴尬点头,身后的背篓此时感觉有千斤重。

    “切,不知道深浅。”

    王红霞的娘,看到刘淑芳几句话就哄住两个债主,撇撇嘴不以为然。

    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大话说的容易,她就擦亮眼睛看着,看这个新娘子有什么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还钱?

    到时候还不出来,看她咋面对?就李桂珍的性格,得理不饶人,非把她家闹翻不可。

    “我看这小媳妇是给能抗大事的主,不错,宁家有福气。”

    蹲在树根底下抽着旱烟的老李头看到这一幕,对刘淑芳做出一个高评价。

    这老李头在这村里可是德高望重,听说早些年上过战场打过鬼子,生气的时候有种肃然的杀气,一般人都不敢惹他。

    王红霞的娘听到他的话也不敢反驳,只是心底却一点不认同,她觉得刘淑芳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也不是个会过日子的主。

    刚结婚,就忙着去大采购?看着那一背篓的东西,少说也得十几块钱,这么个花法,别说穷掉底的宁家,就算是家底殷实的村长家也受不了。

    在她看来,这个刘淑芳连她闺女的脚趾盖都比不上,“还有福气呢!我看是倒霉娶了扫帚星。”

 第五十六章逼债之计

    王红霞的娘撇着嘴的样子看着就很刻薄,再加上这话说的太难听,惹来老李头不满的目光。

    “王家媳妇,你这话说的不好听,做人啊!不要太刻薄,给儿女积点德。”

    这话也只有老李头敢说,红霞娘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又不好发作,一甩胳膊扭身回家了。

    那边刘淑芬把两位债主都安顿好,笑盈盈的和村民挨个打招呼,大大方方,亲和力十足。

    前世她不喜欢这门亲事,每天都躲在家里,看到村里人连话都不说一句,那人缘可不咋好,背后说她坏话的多了。

    今生她打定主意在这村里过日子,人际关系必须搞好,乡里乡亲,帮起忙来真心真意,海涛当兵走了,少不了会有求人的时候。

    走到老李头面前时,宁海涛隆重介绍“淑芳,这是李大爷,人特好,德高望重。”

    他这番评价可谓很高了,老李头听的受用,笑着把手里的烟袋锅磕在地上,特意站起来和刘淑芬说话。

    “海涛媳妇,别听海涛瞎说,啥德高望重的,就是乡亲们给面子而已。“

    “李大爷,您这是谦虚了呢!这几天我就听海涛提起过您,说您老在这村里那是人人敬重,以后我有不懂的还得和您老请教呢!”

    刘淑芬会说话,嘴甜的很,直接把老李头说乐了“啥请教不请教的,有事你就来找我老李头,能帮的一定帮。”

    本来老李头有点驼背,这会儿被刘淑芬夸得腰板也拔直了,浑浊的眼睛,也闪出亮光,看着精神抖擞。

    “那是,少不了麻烦呢!”

    刘淑芬笑着点头,唇畔的小酒窝跳跃着,旁边地上蹲着的汉子,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这水灵灵的小媳妇,可真漂亮,不比那村里一朵花的王红霞差,反倒比她多了份大气,很是惹眼。

    “李大爷,我们先回去了。”

    宁海涛觉得媳妇今天给他赚够了面子,心情豁然开朗,笑着和老李头告别,扶着媳妇的胳膊,往家里走。

    身后传来小声的议论,大多都是夸赞刘淑芬的,这第一印象算是不错了。

    “淑芳,你咋能答应在两个月时间还李桂珍的钱?那可是二百多块?拿什么还?你是不知道她的性格,到日子咱拿不出钱,她得满屯子讲咱家坏话。”

    远离了人群,宁海涛显出忧色,话里就带着些埋怨口吻。

    “海涛,你说娘知道李桂珍为人,她逼债,娘会不会同意咱们去卖田鸡?”

    刘淑芳晶亮的黑眸闪动着睿智,笑眯眯的看着宁海涛。

    “啊!我明白了,淑芳,你可真聪明。”

    宁海涛大手一拍,顿时知道小媳妇心里想的是什么?兴奋的看着她。

    “嗯,走吧!回家找娘。”

    刘淑芳笑着点头,她的男人还不算太笨,一点就透。

    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她酝酿情绪,转眼脸上的笑容消失,换上一副愁容。

    宁海涛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还以为她又想起了家里的烦心事。

    “淑芳,是不是还在担心你爹?”

    “海涛,你说可怎么办啊?桂珍嫂子咄咄逼人,你又马上就要去当兵,剩下我们三个女人,咋凑她那二百多块钱?”

    刘淑芳走到院门口的时候,看到婆婆坐在沙果树下,就故意用她能听到的声音和宁海涛诉苦。

    “唉,没办法,实在不行,我就不去当兵了,去煤矿挖煤,赚钱还她。”

    海涛很聪明,见媳妇话锋一转,顺着她的目光就看到娘的身影,于是他开始紧密配合,做出愁眉不展的样子。

    俩人的声音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刚好能让张三花听到,又不出假。

    “海涛,怎么回事?”

    张三花一听李桂珍的名字,就头疼,刚刚儿媳妇的话说的,好像是找她要钱了,儿子又不想当兵,这哪行?

    急的她拿着拐杖,挣扎着想站起来,偏偏腿用不上力气,鼻子一酸,顿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孩子。

    “娘,就是在村口的时候碰到桂珍婶子了,她让两个月内把二百三十块钱还给她。”

    宁海涛上前一步扶住娘,把李桂珍的话复述一遍,却没有提是刘淑芳主动说两个月还的事。

    “哎呀,这是要逼死人那,打碎咱们娘们的骨头渣卖了,也换不来这些钱。”

    张三花悲从心起,眼圈一红,眼泪就掉下来。

    “娘,别急,我能赚钱,您放心,这点债咱不愁。”

    刘淑芳一见婆婆急哭了,就有些后悔,忙过去安慰她。

    “咋赚钱?地里的粮食要秋后才能收,还要交公粮,还得留下自家吃的,剩下的能顶多少债?”

    张三花并没有因为儿媳妇的劝说收住眼泪,反而越发绝望。

    七七八八算下来,还要收成好,才能还几十块钱,剩下的钱咋办?

    “娘,海涛当兵有津贴,一个月几十块钱,我再出去抓点哈什蚂卖,两个月能还上,放心吧!”

    刘淑芳对婆婆拍胸脯,她没说都用哈什蚂的钱,这是留有余地,万一就几天新鲜,之后就没人买了呢?

    “卖哈什蚂?那玩意谁买?”

    张三花并不相信,这东西河沟里就有,谁会花那大头钱?

    “娘,您看,这筐里的东西就是用哈什蚂换的,城里人可愿意吃呢!就是不知道去哪里抓?也不会抓。”

    刘淑芳忙扯过丈夫背着的背篓,指着里面满满当当的东西对她说。

    “咋?你们去城里了?”

    张三花擦去脸上的泪花,脸色转暗,并不去看筐里的东西,冷冷的看了媳妇一眼,沉声问她。

 第五十七章闷头赚钱就好

    “是这样,娘,我听说县里有人爱吃,就拉着淑芳陪我去看看,没想到很多人买。”

    宁海涛见娘对媳妇运气,忙把刘淑芳拉到自己身后,笑着和娘解释。

    “我咋说的?你们咋就当成耳旁风?海涛当兵是要政审的,有了污点就过不去,这时候还去搞这些,被割了尾巴可怎么办?”

    张三花不听儿子解释,双眼冷冷的瞪着媳妇,昨天就是她提议的,海涛不过是替她受过而已。

    “娘,现在不抓了,县里做生意的很多,再说了,我没让海涛在跟前,就我自己卖的,以后更好,有个大姐收购,我们送去就行。”

    刘淑芳心里有些不舒服,但还是耐心解释,毕竟婆婆是吓怕了,她的担心也有情可原。

    “哼,阳奉阴违,你们还撒谎骗我回娘家?真是拿我当三岁孩子糊弄。”

    张三花心里愤怒,根本就听不进去媳妇的解释,拐杖在地上猛戳,脸色也铁青吓人,看着像是要打刘淑芳似的。

    “娘,我也是为了这个家好,您看您身子骨不好,小妹要念书,我就想多赚点钱,给您看病,供海凤上大学。”

    刘淑芳没有犟嘴,而是捡张三花愿意听的话说。

    张三花听完沉默了,对儿媳妇不听她的话是很生气,这是挑战她做婆婆的威严。

    但是媳妇处处是为了她和这个家着想,又让她挑不出大错,心里不舒服,嘴上若是再不饶人,看着好像是她这个做婆婆的不讲理。

    “淑芳啊!娘没有别的意思,眼下是有些松动,可谁知道啥时候来个运动?到时候割了你的尾巴,后悔都晚了。”

    这番话说的倒是心平气和了许多,也是字字句句都为刘淑芳考虑。

    “娘,您放心,我家的一个远房亲属是在大城市的,他说上面有政策,允许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现在还是保密阶段,咱先别往外说,闷头赚钱就好。”

    刘淑芳撒谎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改革还要些日子,这番话不过是她借用领导人说的。

    不这样说,张三花也不会放心,毕竟大城市在这小山沟来说,是遥不可及,又充满神秘的存在。

    “那就好,咱不往外说,但是海涛不能跟着去卖,这几天老实在家里呆着,要政审,还要体检,别耽误了正经事。”

    果然,一听说是刘淑芳大城市里亲戚说的话,张三花就相信了,可还是不放心儿子去。

    “那好,我自己去。”

    刘淑芳也没放在心上,最晚也就半个月左右,海涛也会离家去当兵,她还是尽早独立的好。

    “娘,我和淑芳起大早走,反正也不远,我把她送到县里就回来。”

    宁海涛哪里放心,几十斤的背篓他背着都重,别说瘦弱的淑芳了。

    “不用,海涛,你还是听娘的话,老实呆在家里,当兵是正事,可不能耽误了。”

    刘淑芳感动的看了丈夫一眼,却拒绝了他的好意。

    别说几十斤了,几百斤她的空间也能装,犯不上卖一个搭一个。

    “淑芳?”

    宁海涛剑眉锁紧,他舍不得媳妇去挨累。

    “就听淑芳的吧!你晚上陪她去抓哈什蚂。”

    张三花见媳妇这么懂事,心情也好起来,说话的语气也缓和许多。

    “行,听娘的。”

    刘淑芳笑了,调皮的对丈夫眨眨眼,忽闪的长睫毛,像扇面一样,又浓又密,很是漂亮。

    “娘,今晚我给您包饺子。”

    刘淑芳上前扶住婆婆,声音温柔的跟她说着。

    “吃啥饺子?不年不节的。”

    张三花皱起眉,觉得媳妇不会过日子,有钱乱花。

    “娘,你都瘦了,赚钱不是花的吗?给您好好补养一下。”

    她这话说的有拍马屁的嫌疑,张三花以前什么样她又没看到过?咋知道胖了瘦了的?

    “那也别乱花了,攒钱给李桂珍吧!就那娘们的嘴,我可受不了。”

    张三花摇摇头,声音中透着一丝无奈。

    欠人家的钱,这边大手大脚的乱花,不找着让人骂吗?

    “行行行,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刘淑芳达到预期目的,脸上的笑容又深了几分,扶着婆婆走进门,把她送到了东屋,这才挽起袖子干活。

    那些肥膘需要切成小块,还有鸡冠油也一样,这东西炼油,锅里撒上点盐,靠的有点干巴了捞出来,吃到嘴里别提多香了。

    宁海涛现在对自己的小媳妇,那是很佩服的,那么难搞定的娘,她三言两句就给劝服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娘不同意他跟着去县里。

    他有些心疼媳妇,路虽然不算太远,可要爬山,轻手利脚一个人上山都挺累,再背着几十斤的东西,想想都辛苦。

    “海涛,你把灶坑点着。”

    刘淑芳双手都是油,指挥丈夫点燃大锅,她则专心的把手里的活干完。

    家里的刀不快,她拿过一个盘子,翻过来蹭了蹭刀刃,再切肉时,快了许多。

    “淑芳,你一个人我不放心。”

    宁海涛出门抱了苞米杆进屋,农村点大锅都用这个,柴火烧火做啥都好吃。

    “有啥不放心的?你当兵走了,我还能跟着吗?早晚都是我一个人,没事的。”

    刘淑芳切好了肉,往大锅里倒了些水,正好没过那些肥膘,抓了把粗盐放在桌子上擀成面,也扔进锅里。

    这时候还没有精盐,就算有,这普通农民家也买不到,都是用粗盐的。

    好在农村大多数不炒菜,炖菜居多,这粗盐也能化开。

    刘淑芳干活麻利,这边把大锅盖上盖子,那边洗净手上的油渍,拿了盆开始和面。

    和饺子面有讲究,需要温水和面,然后放在盆里盖上湿毛巾醒一会儿,擀饺子皮的时候就不吃力,吃的时候也够劲道。

    这个时候的面不白,纯天然绿色食品,一点添加剂都没有,很有面香味。

    面醒上了,刘淑芳从酸菜缸里捞出一颗酸菜,去掉老帮子,准备剁饺子馅。

    “呀!这咋这么浪费,好菜都扔了?娘,你快点看我嫂子,把酸菜幫子都扔了。”

    宁海凤放学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