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再许芳华-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烈地抽动,酒意让他嗓子干涩,血脉沸腾,就快将他的隐忍瓦解。
他听见满室寂静里,清泠从棉巾里滴落铜盆的声音,与她十分轻微地,略带着不满的叹息。
这时,她是不是也蹙着眉头?
玉兰花的清香忽然蕴绕贴近,他听见自己湍急如涨潮的呼息。
温热柔软袭上眉心,绕着眼睑蔓延开去,缓缓地抚上额头,又滑落到颊边耳畔。
他听见她小声地嘀咕着什么,似乎在抱怨,他想像着这时明媚的春阳漫过轩窗,洒落在他的肩头,与她的面庞。
这样一幅画面,让他如何还能摁捺?
可这时温柔的棉巾却终于离开了面庞,轻微的步伐离开数息,又再回来。
当略带湿意的指掌,如此仓促地覆上他的额头,少女特有的清甜鼻息,与他急促的呼息近在咫尺纠缠难分……
就在这一刻,分明清醒的思维“轰然”混沌。
旖景双膝轻跪在罗汉床下铺着锦垫的脚踏,半倾着身子,用娇小的手掌试探“沉睡”中少年额头上的温度,全没有想过这样的姿态会引发什么后果。
于是莫名其妙地陷入了某人的怀抱时,她尚且疑惑着难道是自己失去了平衡?
可是耳畔的炙烫与呼息,那般急切。
还有环绕在她肩头的力度,让她忽然慌乱。
这不是两人第一次相拥,可与任何一次都那般不同。
她不知道要怎么办,似乎是被他的醉意感染了,思维混沌。
“沨哥哥……”她失措地唤了一声,下意识间,不敢挣扎。
虞沨轻轻一叹,在她的肩头,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清冷的轻吻,这一次清楚地落在她的耳畔,不是鬓上,而是肌肤,他感觉到怀里的少女僵硬的姿态。
“五妹妹,你可知道要远离醉酒的人?”却是,半带着戏谑的语气。
明明他的唇没有暖意,但是旖景只觉得耳畔像是落了炙炭一般,到底还是,轻轻挣扎了一下。
这一次,虞沨并没有放手,贴在她的耳畔,似乎恳求:“一会就好,可以吗?”
不想放开,是因为他清楚地感觉到,她的挣扎不是因为反感,而是娇羞,因为她脸上的热度,已经将这一点表达无疑。
指掌轻轻上移,从肩头,到脖子,掌心贴紧她的肌肤,指尖却没入她浅浅的青丝,没有再放肆地亲吻,只是这么拥抱着,将鼻尖埋进她的香甜气息。
她没有回答,但是在他的怀里渐渐放松了下来,接受了这突如其来的,无关友谊,而是情欲。
“沨哥哥还知道自己醉了呀。”却听她又小声地嘀咕了一句:“以后再不能如此。”
他轻轻地笑了出来,指尖在她的发际摩擦:“五妹妹为何这么关切着我?”
这一问出口,连自己都怔住了,他明明知道答案,是来源于她的愧意,这个时候问,当真不是时机。
他想阻止她的回答,却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沨哥哥不是也关切着我吗?这就是投之木桃,报以琼瑶。”
他明明知道这是她伶俐的敷衍,可某一处心窝,依然还是陷落了下去。
“那你可知道我为何关切你……”
真的是喝得过了,意识与舌头都已经不受控制,虞沨一边苦笑着,却忍不住继续倾诉:“五妹妹,我想我是……”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觉之间,环环陷井

我想我是,因为爱慕。
所以,我期待着你的报以琼瑶。
我会等你。
这时已经是四月的第一天,距离那个猝不及防地午后已经二十余日,可当日这三句简短清晰的倾诉,依然在乍暖还寒的春宵,午夜梦回时分,或者某个春光明媚的晴天,正值慵懒悠闲的时光——好比现在,不过是一阵薰风掀开帘栊,卷得旖景耳畔微暖。
就又如此突然地,回响在她的耳边。
一屋子纸香墨息里,少女春衫初薄,半靠着紫檀凭几,手中一卷书册仍然在握,可视线已经从字里行间游离。
这些时日以来,她已经无数次地感觉到耳廓诡异地突然炙热,然后波及一整片面庞,无论是珠帘玉栊轻脆的碰跌,还是青竹在春风下萧萧地浅吟,梁间燕子温柔地呢喃,瞬息沉寂,唯有自己胸腔里,仓促响亮地回响,随着记忆里那三句倾诉,填满了她的听觉。
紧跟着,是掠过心头的疼痛,模糊并不清晰,却始终感觉得到。
她无数次地回想当时,她给出的回应,不过就是惊慌失措而已。
旖景觉得自己真是矫揉造作。
有什么好慌乱的呢?他的心意,她一直明白,虽然,一度置之不顾。
可是她当时的确是发自内心的慌乱,当他以那般亲密的姿态,襟祻地力度,将这么三句话吹进她的耳朵里。
然后发生了什么呢?
她忘记了自己是否略有挣扎。
他放开她,只将目光牢牢地看进她的眼睛,她却下意识地垂眸。
——我该去看看解酒茶了。
就这么仓促地逃开……
当到屋外,她方才懊恼地跌足,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明明早有准备,明明想好了应该怎么回应,不应再躲避,不应再让他失望。
好在,他似乎没有觉得伤心,当她捧着那完全用不着的解酒茶回到屋子里,迎接她的是他舒展的,由心而发的笑意。
——我没有醉。
这一句话,竟像是有了承诺的意味,他是想告诉她,说那些话的时候,他是清醒着的。
后来旖景总算是为她的慌张找到了原因——不是因为不敢接受,而是没有把握再不亏欠。
其实自从去年五月,重回旧时光,她一直就在逃避这一件事——总说是要补偿,要竭尽全力地弥补过去的亏欠,可是她一直忽视了他最想要的是什么,也没有想过自己有没有把握给予。
他从前评说文君,不会接受单纯的负疚与同情。
那时她就应该明白他有自己坚持的骄傲。
爱慕,她能否给予?
若是没有上一世的记忆,又会怎么对待他,会否依然置之不顾。
她找不到答案。
所以,不敢轻易许诺,怕他失望,怕他认为自己是在敷衍,怕到了最后,自己给予他的依然是伤害。
这一世的苏旖景,最不愿意的事,就是敷衍欺瞒,那个叫做虞沨的男子。
智慧敏感如他,应当看出了她的迟疑和犹豫,所以他说,期待和等候。
这些日子以来,她唯一肯定的是,当他幸福,她或许也会轻松,但是当他痛苦,她一定会比他更痛一分。
所以,就算没有把握,她也不会就此却步。
旖景完全没有发现手里那一卷书,已经不知不觉地跌落在柔毡上,当见竹帘一掀,才下意识地拾了起来。
夏柯托着一张画着春海棠的帖子入内,见主子正专心致志地看书,目光不由移向那一卷倒执地书册,无奈地摇了摇了头——这已经是多少回了?
“怎么又送了帖子进来?不是说尽数推辞了吗?”旖景有些羞涩地将那本泄露天机的书本放在案上,浅咳了一声,看向那张十分精美的邀帖。
当日在疏梅楼,除了那一番表白,虞沨也提醒了她要堤防甄茉,旖景深以为然,借着这些日子以来家里的三场喜宴,将接踵而来的赏春宴会尽数婉拒了,一直到三日之前苏涟的亲迎礼结束,都没有再出门,只邀了肖蔓来过几回增进闺阁情谊。
因旖景嘱咐在先,但凡有邀帖,春暮几个丫鬟就处理回复了,并没有送到她的面前。
“这帖子奴婢可不敢随意拒绝,五娘先瞧瞧吧。”夏柯坚持着递上了帖子。
原来是楚王府送来的——安慧十六岁生辰的小聚。
安慧的婚事颇经过了些挑剔,最终定了贵妃陈氏的娘家侄子,正是被红衣姑娘的风姿倾倒得如痴如醉那位六郎的嫡亲兄长,听说婚期定在八月,她也得在家待嫁,再不能出门“一展雄风”,就连这年生辰,为了显示待嫁闺阁的矜持,也不能如从前那般张扬,安慧甚觉郁闷,干脆就不打算筹办,还是在虞洲的劝说下,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邀请国公府的几个表妹来小聚芳辰。
日子又刚好是四月,苏荇娶妻与旖辰出阁的空档,旖景没有借口,也没有理由再婉拒。
不过是去楚王府里,自然也不会发生什么凶险,旖景并没有犹豫。
将将写了回帖,吩咐春暮送去对门儿,八娘就挑了帘子进来,一张焦灼的小脸,愁闷都像要从眉心里荡漾开来一般。
旖景见她这情形,还以为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八妹妹正烦恼着给安慧的生辰礼。
“慧姐姐委实有些挑剔,我当真不知送什么好。”八娘趴在茶案上,连连哀声叹气。
往年安慧的生辰大都十分张扬,不但邀了勋贵家的女儿,也少不得宗室女子,对于三娘、
八娘这样的庶女,她是不屑一顾地,从不曾主动邀请,只今年例外。
旖景有没什么上好的建议,皆因为安慧的性情实在让人捉摸不定,便安慰八娘:“姐妹间尽心就是,横竖就算送她价值连城,她也未必满意,没得伤了自己脑筋,到头来还是会受揶揄,当真是吃力不讨好。”
旖景的认为,横竖讨不得好,莫如不要废心。
八娘饮了一盏茶,依然焦灼不安地告辞离去。
旖景只觉得周身慵懒,正准备小憩一刻,四娘却又登门,相比八娘的焦灼,她更显出了几分急躁不安。
却不是为了生辰礼的事。
“五妹妹,今日陈姨娘寻到了我,说外祖母趁着那日小姑姑大礼来家,对她好一阵威胁利诱,又硬塞给她那要命的千金坠,逼迫着让她收买婵娟落在眉姨娘的饮食里。”
四娘十分无奈,她好不容易劝服了利氏要暂且摁捺,哪知利姥姥蛊惑利氏不成,竟然找到了陈姨娘。
旖景却觉得孤疑:“这事是陈姨娘告诉你的?”
陈姨娘的来处旖景也听说过,知道她与利姥姥的“关联”,可摊到这种事儿,就算无可奈何,多数也会选择与利氏商量,怎么会直接找到四娘?旖景怀疑,陈姨娘也没有安好心。
“她倒是个明白的,这些年以来,从不曾兴风作浪,前些时候看着我劝解母亲,想是记在了心里,她说怕把这事告诉母亲反而不好,万一让母亲意动了,也逼迫她行事……”四娘叹了口气:“我总觉得不踏实,外祖母不会这么容易死心,万一……”
旖景深以为然,利姥姥不同利氏,并不会考虑在国公府的立场,又有一分狠心,根本不用什么人挑拨,她自己就能捅出个大洞来。
再有她的一番安排,这时还没有收获什么效果,胡大夫看似没有蹊跷,与宋嬷嬷母子也没有接触,可旖景想来,总觉得忐忑不安。
这会子利姥姥又干脆将药都送了进来……
“这事儿不是咱们防备着就能过去的,陈姨娘手里留着那什么千金坠始终是个隐患。”旖景思忖一阵,与四娘出主意:“这事情还要告诉祖母,一个是防范在先,别让二婶无端牵涉进去被人污陷,另一个原因,依着姥姥的脾性,陈姨娘没有行动她也不会甘心,那个什么胡大夫虽说是二叔亲自请的,眉姨娘也放心,可咱们都不知他品性究竟如何,万一姥姥买通了他,在安胎的方子上做什么手脚,二婶也得受牵连,干脆趁着这机会,说服了祖母,还是由她亲自请个大夫来给眉姨娘诊脉才好。”
四娘想了一想,觉得如此也还稳妥,忙不迭地就去了远瑛堂。
大长公主一听这事儿,自然气恼,庆幸着还好孙女儿知道轻重,当然也怀疑陈姨娘的动机不是那么单纯,干脆让她来了跟前询问。
又说这位陈姨娘,从前只是一个富商蓄养的美婢,打算的就是用她讨好勋贵,后来被利姥姥的义子重金买了下来,送到了国公府给利氏“固宠”,虽是这个这样的出身和来历,她倒还真是个难得的明白人。
利氏好妒有目共睹,就算有眉氏威胁,她其实也容不得陈姨娘得了苏轲的疼宠,陈姨娘先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自己处境有多艰难,好在,苏轲也不是那些拈花惹草的公子哥儿,之所以有个眉氏,一来是因为旧情,二来也的确是利氏自己,多深的情义,也禁不住她那般折腾,陈姨娘见苏轲对她不屑一顾,倒还放了心——她总算是寻到了一个能在国公府安然无忧的法子。
对女主人尽心尽力,对男主人能避则避,就算对眉姨娘,也是和平相处、井水不犯,对下人更是和颜悦色,竭力交好——至少如此,能有个安身之地,也不用受那些折辱,除了时不时地被利姥姥拎出来斥责一番以外。
大长公主见她落落大方,言辞也清楚直接,再加上一直以来的“口碑”,一场谈话后,倒是打消了原本的怀疑。
又请了苏轲来跟前儿,先要了眉氏的安胎方子,拿去请教了太医,却没有什么问题,这才又说胡大夫终究不知根底,等下回的平安脉,还是叫熟识的大夫来。
苏轲是孝子,自然不会忤逆,只回头告诉了眉氏,引起了眉姨娘相当的不安。
苏轲还道她是担心利氏会耍阴私手段,又是好一番安慰:“这事情母亲既然插了手,请的大夫自然是放心的,你只管安心。”
压根就没留意到眉姨娘的不安情绪,在听了这番话后显得更甚了一分。

☆、第一百六十三章 迷雾渐消,险在眉睫

楚王府的后宅,一处植满黄木香的院落,在整个王府宅邸中,位于稍显偏僻的西角,院落不大,有低矮的青墙做简单地隔断,油青的两扇木门内,一条幽径穿插在碧树丛中,可惜这时未到花季,无幽香沉浮。
碧树丛里,分布着几间简单的屋舍,比起别处的雕宇画梁,飞檐玉宇,显得十分简朴。
院子里只有两个丫鬟,闲睱时聚在一起常有议论:“江姑娘的父亲不是世子的救命恩人吗?怎么被安排住在这个院子,也太简慢了些。”
“听说是世子的意思。”
“这就越发让人疑惑了,不过我看着江姑娘自己倒还是满意的。”
“听说他们一家以前就是个乡野村民,能有什么见识,若说从前,就连这院子也不是他们能肖想的。”
“江姑娘虽不是贵族出身,性情也不好相与呢。”
“不过倚仗治愈了世子的功劳,我冷眼瞧着,她对世子,似乎还有别的肖想。”
“只怕也是白想,别说世子的品性才华,就说这身份,将来的世子妃必定是出自名门望族。”
“我听说夫人有意的是镇国府四娘。”
“世子的婚事还轮不到夫人这个婶子作主吧,老王妃似乎并不中意谢家的娘子们呢。”
正在今日,两个丫鬟被大早起床就忙忙碌碌收拾那些草药植株的江薇赶出了屋子,百无聊赖下,搬了根春凳坐在树荫里,又说起了闲话。
“夫人专程让人送来的春裳,江姑娘也不上身,天天儿都是一套布衣布裙,老王妃送来的钗环步摇她也不爱,头发上就插着个木簪子,瞧着比咱们这些奴婢还要寒碜。”
“故作清高呗,既然不爱富贵,干啥隔三岔五地往关睢苑跑,打的是什么主意以为瞒得住人?”
“不过要论来,世子待她果然不错,别的不说,关睢苑可是闲人随便进得了的?”
“世子之疾到底是她父亲治好的,再说世子温文尔雅,怎么会这点颜面都不留。”
“我听说那日谢四娘登门,想去关睢苑,又被晴空给奚落了。”
“夫人对此颇有些怨言呢,说世子不善待亲戚。”
“这话倒有些可笑,今儿个大娘子生辰,不也没邀谢家的娘子们,要论来,她们才是正经的表姐妹呢。”
“只不知咱们将来的世子妃出自什么门第,又得生个什么模样,才配得上世子。”
“你这丫头,这般关注着,难道也是有什么想法?”
“小蹄子敢拿我嚼牙,看我不撕了你的嘴。”
两个丫鬟打闹起来,竟一时没留意推门而入的世子,险些冲撞。
连忙福声道罪,都涨红了脸。
虞沨没有为难两人,问得江薇又在药房里忙碌,也不让丫鬟带路,自己往西侧行去,才推开竹扉,就听见江薇十分不满地斥责:“不是让你们离得远些么,仔细着那些脂粉香味,薰了我的药草。”
江薇正弯着腰,手里捏着个长柄平勺,专心致志地在一个陶瓮里搅合,浓郁苦涩的药香弥漫在并不宽敞的空间,甚有些呛鼻。
这间竹舍只有一扇小小的天窗,透出一线亮光,兼着江薇一身灰布衣裙,越发显得与四围的阴暗溶于一体,若不是先发出了声音,虞沨只怕一眼还瞧不见她。
虞沨便没有入内,捏着拳在唇边浅浅一咳。
江薇立即转身,快步迎了出来,双眸熠熠生辉:“世子怎么来了?”
“有没有打搅你?”
“我就是闲着无聊,才倒腾着这些。”江薇怔了一怔,似乎才醒觉过来这里不是待客的地方,拉上竹扉,将虞沨请去花厅,又要忙乎着煮水煎茶,虞沨连忙阻止了她。
今日来寻江薇,并非是为了叙旧。
自从听说甄茉那些蹊跷的举动——定期送去东宫的花包香囊,并且极端神秘怪异,南顾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也没查清楚那些香囊的微妙;还有太子妃眼下十分信重的白嬷嬷与甄茉的亲密关系,虞沨只觉得所有的疑惑,似乎都有了清晰的指向。
于是委托了如姑姑两件事,一是想尽办法“盗”个甄茉亲手配制的香囊,二是留意着白嬷嬷有什么蹊跷。
这两件事都比想像中的要艰难。
太子妃身上用的香囊并不容易得手,好不容易等到她“以新代旧”,如姑姑的耳目才盗了出来,而自从三月中旬,太子妃就开始服用新的“得子妙方”,据说,正是白嬷嬷在外头求的——宫里不比私邸,诊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