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再许芳华-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旖景稍稍一怔,看向他半卷的唇角,与垂下的眼睛里,看不分明的清幽。
并无迟疑,便在女子身旁,画下他的身影,并肩,执手。
最后一笔收势,心情愉悦。
然后她见他搁笔,一步逼近,将她揽入怀中。
“但望来年,是此情此境。”
她听见他在耳畔沉声低语,下一刻,便落下一个亲吻,不轻不重,却长久地停留在发鬓。

☆、第两百一十一章 多方携手,关健一子

中秋节的次日,三顺就捎入话来,三皇子邀约旖景碰面。
妖孽十分体贴地建议,地点与时间由旖景寻个方便。
三皇子胸有成竹,这次不会遭到拒绝,可是他左等右等,却等来了一个全不在预料的答复——有请三殿下,方便时可至国公府。
当闻皇子府的亲信递进话来,三皇子正审完一应疑犯,亲眼看着他们签字画押,才步出死牢,甚觉此年八月的秋阳,尚且分外灼目。
他似乎在眼花燎乱里,清晰地看见了少女狡黠的笑容。
还真是,总有出乎他的意料的举动。
三皇子抬脚阔步,嘱咐着备下车马——即刻前往卫国公府。
车轮轧轧,回响在宫廷寂寞的甬道,三皇子斜靠车壁,眸光闪烁——当听见这个答复时,他便洞悉了旖景的打算,居然为了避开与他单独碰面的机会,选择对长辈们“直言不讳”,如此也好,对他未必不是另外一种机会。
唇角轻斜,三皇子神情悠然,仿佛并非才从死牢里出来,而是在怡红街刚刚饮完花酒。
而国公府中,旖景已经对大长公主合盘托出了此事详细,称自己为了“避嫌”,不欲与三皇子私下会面,请祖母作主。
大长公主并非固守成规的家长,也不认为闺阁女子天生只能拘于后宅,又听了一回事情始末,倒觉得旖景行事甚是稳妥,便没有责备她插手政事,只是对三皇子“痛改前非”一事觉得有些突然,当闻三皇子前来,着人先请来了远瑛堂,似乎打趣:“三郎果真知事了?懂得为君上分忧?”
三皇子笑容尽敛,肃言回禀,无非是身为皇子,早些年行止荒谬,引得君父长辈挂心,闹出了不少风波,满心愧疚,当日求娶旖辰不得,才如梦初醒云云。又说起旧年在汤泉宫中,与旖景曾有闲谈,情知五妹妹聪慧,非普通闺阁比得,这一回要想成事,少不得请她暗中相助,脱口全是赞扬的话。
“原本不该瞒着姑祖母,可因为旧年的荒谬之行,我却担心姑祖母对我尚有成见……”最后三皇子满面羞愧。
反而让大长公主有些过意不去,只好不提旧事,让人唤了旖景前来。
当着大长公主的面,旖景却也没对三皇子冷嘲热讽,有礼有节地将中秋宫宴上的事儿仔细交待了,态度十分谦逊:“我竭尽所能,也只能做到这些,希望不曾坏了殿下之筹谋。”
“五妹妹谦逊了。”三皇子也是“妖孽”尽敛,仿若谦谦君子一般:“委实已经大有收获,依这情形,卓氏韦氏两府娘子应当会与五妹妹更多来往,探听南浙一案的底细,再有世人皆知圣上对卫国公极为信重,说不定我今日登门拜访,这会子已经传扬去贵族们的耳目之中。”
当天子下令让三皇子审理此案,他便成了“焦点所在”,一言一行当然会引起关注,青天白日下前来卫国公府,自然瞒不得人。
旖景保持沉默。
大长公主便问:“三郎接下来意欲如何?”
“两相党羽各有计较,相信会认为我来贵府是与卫国公商讨案情。”三皇子说道:“彭御史押送回京的一应疑犯已经供认不讳,接下来我便会向圣上请旨,前往南浙彻查此案,这事情瞒不得人,相信韦、卓两府娘子会借故与五妹妹来往,询问此事。”
“三郎此行,是欲给金相一党施压,便也让他们明白,卫国公府是站在对立的立场?”大长公主又问。
“南浙勋贵,多数与老国公或有旧情,故而我来贵府请教甚合情理,但眼下情形,国公府尚不好与金相对立,意在故布迷局,故而要烦劳五妹妹,言辞间还是得云遮雾绕。”三皇子说道。
“是否透露出圣上并不欲针对金相,而意在打击南浙污吏?”旖景极快会意。
“正是如此,五妹妹聪慧,当知如何让人信之不疑。”
要知关于政事,若是卫国公或者苏轲等人“泄露”,无疑会引起那些老谋深算的“狐狸”怀疑,为官者若口风不紧,如何能得天子信重?但若是家中女眷偶尔“言谈不慎”,只要掌握得当,往往会让人信以为真。
世人都晓大长公主并非普通女流,卫国公与之商议政事也在情理之中,旖景作为公主的“掌上明珠”,听闻几句议论并非全无可能,当然其中还要留意技巧,是是而非,才能引人入瓮。
只是由此一来,三皇子接连数日,频频登门,当真与卫国公“密谋”合作,看在一应贵族眼中,自是别有深意。
而对于三皇子来说,便是顺理成章地与卫国公府结为同盟,这也是意料之外的又一收获。
而在太子、皇后跟前,三皇子自有交待——关于南浙情形,他不甚了了,唯有向卫国公与大长公主请教一二,以保此行顺利。
中秋过后的第五日,在一众贵族心怀忐忑的关注下,天子正式下诏——经拷问审讯,郑乃宁遇刺身亡一案大有隐情,江州新任知州与宁海知府有重大嫌疑,着三皇子颢西往南浙严审此案,并封尚方剑,按法诛奸贼。
群臣大哗——皇子持御剑,可见天子对南浙时局之重视。
八月二十二,在骁骑铁卫的护持下,三皇子持剑南行。
而对于贵族女眷们来说,正到了赏秋闲游的好时候。
不出所料的是,尚书府的邀帖率先递来了卫国公府。
卓夫人据闻许氏是娘家姐姐的“故交”,亲自来邀,而许氏早受了叮嘱,无论卓夫人如何套旧,一但提起政事,便讳莫如深:“我不过后宅妇人,怎知究竟?”
而关于苏轹,也频频受邀各种酒宴,两相党羽开始逐力,都想从他口中打听得一二底细,苏轹赴宴但是痛快,不过嘴巴却闭得森严,半分没有透露。
秦相一党尚还不至紧张,抱着以观后事的态度,只金相党羽忐忑得很——卫国公就是一块铁板,苏轹也是个油滑的,至于老二苏轲,仿佛不论政事,更是一问三不知。
各大家族渐渐将希望集中在闺阁女儿身上——据闻,苏五娘在家也甚是观注邸抄,时常也与大长公主讨论政事。
金相问了一圈儿,得知韦、卓两家女儿与苏五娘甚是交好,连忙嘱咐卓尚书、韦学士交代小娘子们如何讨好套话。
故而,旖景一旦出席秋宴,不出所料都会遇到韦十一娘与卓氏阿瑜。
“想不到三殿下这般有本事,尚不及一月,就查明了真相。”卓姑娘十指交握胸前,两眼熠熠生辉:“看看今后还有谁敢嚼牙,说三殿下‘只识风月’‘不务正业’。”
旖景笑道:“阿瑜可是倾慕三殿下的风采?”
卓姑娘顿时娇羞:“阿景这是什么话,太不正经了些,我可是仗义执言。”
韦十一娘插言:“听说三殿下常去国公府,阿景应是与他再熟识不过,可知这一回殿下有无把握公断此案?”
“我瞧着殿下倒是信心满满,谁知道是否装模作样。”旖景摇了摇头:“有一回去父亲书房,还听见他们俩在争执呢,似乎父亲建议殿下还当谨慎,莫要妄断。”
“当真?阿景可听了仔细?”两个小娘子迫不及待。
旖景当要细说,却又像想到了什么,又摇了摇头:“并不曾听仔细。”
如此欲言又止,看在韦十一娘眼里,自是不信。
可任由她们如何纠缠,旖景只是摇头,一忽儿将话岔开老远,就是不肯再提政事。
直到某次宴会,旖景与秦氏阿雅“狭路相逢”。
矛盾的起因原本是金六娘——这位姑娘自从旧年中秋宴“失仪”,亲事便被搁置,好在后头闹出了甄茉的事,舆论转向,倒没人留心她的是非,金家大概是觉得风头已过,还是得让女儿出来露露面,才不致被人彻底遗忘,故而,金六娘这段时间也频频出席宴请。
几个世家娘子坐在一处,金六娘领着旖景、韦十一娘也去了那处扎堆,当面对彭三娘,毫不犹豫地好一番刁难,泼了她一身的茶水。
彭三娘还不待发怒,秦氏阿雅就摁捺不住了,直斥金六娘跋扈。
韦十一娘力撑金六娘,说分明彭三娘先推了金六娘一把,金六娘才不小心泼了茶水,是彭三娘咎由自取。
双方各执一辞,争执得难解难分。
旖景便上前规劝:“不过是意外罢了,别为了小事伤了和气。”
秦氏阿雅冷笑:“分明是故意,都说阿景明理,却原来也是非不分。”
“大家都是闺阁女儿,无仇无怨的,怎么会有故意之说?”旖景分辨。
“可笑,谁不知金相欲包庇南浙一党,反污彭御史,金六娘自是看不惯阿彭。”秦氏阿雅满面不屑,一脸正气。
旖景就等她这一句话,当即笑道:“这是怎么说的?南浙官员又关金相何事?难道真有心怀叵测之人,欲用这事污赖金相不成?”说完却忽然深悔失言一般,再不与众人争执,“落荒而逃”。
但这一句话,已经被韦十一娘牢牢记在心里,回去立即禀报了父亲。
韦学士连忙与卓尚书商议——看来当真有人在三殿下面前进了“谗言”,借此机会想要对金相发难,秦相党羽,居心委实叵测——可是从这情形来看,圣上应当还没有决断,否则卫国公也不会因此一事与三皇子争执——若是秦相一党串通了南浙其中官员,趁着金相出面,据理力争之时,咬定是金相的指使……这也不是不可能!
事态严重,还应劝说金相,不能再插手南浙之事!
两人本就听了各自女儿哭诉,说杨妃如何恃宠凌人,对杨同知暗暗怀恨在心,又因着这一论断,更加坚定了要劝服金相袖手的决心。
而国公府里,旖景正向大长公主请功:“就知道彭三娘是个明白人,我先是在一次赴宴时,避了旁人与她商量,让她常在阿雅面前说金六娘如何挑衅,皆是因为家族间的争执,闹得她屡失颜面……又‘无意间’将彭三娘的话泄露给韦十一娘听,果然,韦十一娘忍不住,就告诉了金六娘,才有了这场矛盾。”
该做的事已经做了,那么接下来,就看三皇子在南浙的手段。
对于亲自参与,又由世子一手策划的这一围棋局,旖景满怀期待。

☆、第两百一十二章 苏直归来,强势清算

山长水远,三皇子这一次远行,自然不会太快传回音讯。
而对于金相来说,取舍之间,也不会仓促决定。
但随着韦十一娘与卓氏阿瑜在接下来的宴会中,再不探问政事,旖景自然料得韦学士与卓尚书已经有了判断。
探听消息的人成了旖景。
“我怎么听说阿柳前几日又与你争执了一场?”
这话实在是有些颠倒黑白,因为率先挑起争执的人是卓姑娘,并非一身傲骨的杨氏阿柳。
“说起这事就晦气。”卓姑娘怨愤不已:“韩尚书府上的秋宴,我本是不想去的,奈何家中长辈应邀,推辞不得……结果就遇到了杨柳,背着我与一群世家女指指点点,上前质问她,她还说我是小人,疑心生暗鬼,得意什么,等她家伯父获罪,杨妃被废,且看她还敢这般跋扈。”
“只怕事情没这么容易呢。”旖景短叹一声。
“哼,这次准让他们吃苦头,我可是听堂姐说了,只要罪证确凿,金相这回可决定了要‘为国除奸’。”
好吧,且不论金相是否下了决定,至少卓尚书已经表明了态度,旖景心满意足。
一次当虞沨来绿卿苑,与之对弈时,便将卓姑娘的话告诉了他。
“就是不知阿瑜的话信不信得。”旖景尚无万全把握。
“应当可信,因为金相已经对彭向示好了。”虞沨微笑。
“这么快?”旖景惊愕。
“示好得很坚决。”虞沨挑一挑眉:“彭向府里的管家,已在牢狱里病逝。”
这就是说,金相一党已经作出了让步,不欲再追究彭向“纵奴行凶”。
“没想到金相这么快就作出了取舍。”旖景迟疑落子。
“取舍一说尚还有些武断,但显然,金相已经开始犹豫,并且无论他作何决断,我们的目的都已达到。”虞沨毫不留情,一子落下,吞没了旖景的大片“山河”。
一心不能二用,这一局输得当然,旖景弃子,干脆暂停了棋局:“为何这么说?”
“显然京中勋贵对南浙党羽已经心生不满,若金相执着维护,必与京中勋贵离心。”虞沨微笑:“圣上想必更希望这个结果。”
旖景恍然大悟,颇有些感慨:“想不到东宫几个侧妃之争,竟然导致了同盟崩析,祸根原本埋于最初。”
“仅仅以利益为根基的同盟,本就易于瓦解,人心贪婪,对利益自然欲求难满。”虞沨摇了摇头:“这就是圣上为何要让卓家女儿为东宫侧妃的用心。”
这才是一步至关重要的棋。
“若杨同知当真获罪,杨妃将会如何?”旖景又问。
“五妹妹心软了?”虞沨立即洞悉。
“我只是觉得身为女儿当真无奈,杨妃虽然冷傲了些,但似乎并非阴狠之人。”
虞沨轻轻一叹:“五妹妹可知杨同知在南浙的作为?可知他逼得多少盐商倾尽家财行贿?据说他曾为强抢民女,致使一户百姓十余人口葬生火海……而杨同知的恶行,相比南浙诸官来说,还并非最为悚人听闻……南浙污吏必须整治,事情或者牵连无辜,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旖景羞愧,好吧,她又矫情了……
“杨妃如何,还要看太子。”虞沨忽然又说:“女子出嫁,不应再受娘家祸事牵连,她若因此被弃,只能说明太子对她的宠爱只是浮于表面。”
“南浙官员如此猖獗,难道就不能借此为由,弹劾金相。”旖景心生不愤。
“金相表面上并没有指使他们为恶,不过包庇纵容,对于这样的行为,却难找到实据,就算圣上有心牵连,还要顾及多数勋贵,而一旦动手,就不能仅仅只是削官去爵。”
斩草须除根,否则不能绝患。
仅凭着南浙一案,尚还不足以铲除金相。
而此时,才是棋局之初,生死胜负,谁也不能洞悉。
——
远庆四年的夏季,比起往年,似乎当真更显悠长,一直到八月末,炙热的阳光依然没有半分缓和,晚膳之后,屋子里还像盛夏一般闷热,可杨嬷嬷已经不许置冰盆,说是既然入秋,气候虽还炎热,人体五脏骨络却受不住冰气,无奈之下,旖景只好在院子里乘凉,让丫鬟们聚在一起陪着谈笑。
这日晚间,四顾一番之后,并没瞧见冬雨,旖景顺口问起。
“许是与罗大家的去了哪处闲话了吧。”腊梅禀道。
旖景这才想起秋月早些时候说过,罗大家的成了八娘院里的管事嬷嬷,并常来寻冬雨说话。
“五娘,今日奴婢听说,老总管回了府里,似乎答应了国公爷要回来理事呢。”秋月说道。
“阿翁要回来?”旖景很是惊诧。
对于老总管苏直,连卫国公都要尊称一声“直叔”,小辈们更是亲昵地以“阿翁”称之。
“这话不假。”杨嬷嬷笑着说道:“奴婢今日去远瑛堂,可巧遇见了老总管,早些年原本他是觉得身子不妥,才辞了总管一职,这些年游山玩水一番,倒恢复了康健,中秋才回来与家人团聚,听闻宋辐出了差错,他很是惭愧,今日是专程来领罪的,又听说眼下总管一职找不到合适的人,只由幕僚兼管,才又自荐。”
原本只是一个插曲,不料次日清晨,旖景去马场练习骑射,三顺来见,却禀了一件事情——昨日下午,苏直从国公府出来后,径直去见了宋嬷嬷,详细如何不知,但三顺躲在墙角偷看,宋嬷嬷送苏直离开时,一直在院门目送,神情十分阴沉。
旖景未免猜测,难道是苏直因为宋氏母子“不义”之事,寻去指责了一番?
而另一方面,她也对罗大家的极为留意,担心这位宋嬷嬷的亲家,会对八娘不利。
又说罗大家的,心里当真委屈得很。
当初明明说的是让她去六娘院里,苦苦等候了一载,岂知自己还没回府呢,女婿也被“发配”到了庄子,罗大家的只觉得万念俱灰,却忽然又有好事降临,国公夫人调她回了国公府。
但没想到却拨给了八娘。
罗大家的原本就是家奴,自然明白诸位小娘子当中,八娘是个最不得宠的,不敢在黄氏面前怨言,却气势汹汹地与宋嬷嬷理论——
“当初夫人明明答应的你,让我侍候六娘,眼下却变了卦,我说亲家,这事你得与夫人好好理论。”
宋嬷嬷气得三魂出窍,只给了罗大家的一个白眼:“你若不愿,干脆回庄子里待着。”
罗大家的没了法子,只好与冬雨诉苦:“都是你祖母,行事不知好歹,连累了你爹又连累了我,这下如何是好?冬雨,你看看能不能在五娘子面前说说好话,让我去绿卿苑侍候吧。”
冬雨将罗大家的盯了好一瞬,只有苦笑的份:“外祖母,您就知足吧,其实跟着八娘也没什么不好,至少不会受气,六娘是夫人亲生,身边人若是有一丝疏忽,可脱不了责任。”
罗大家的尚还不甘心,频频就往绿卿苑来讨好,委实正中旖景下怀。
“许久不见宋嬷嬷,她老人家可还好?”旖景自不理会罗大家的诉求,只试探着此人的深浅。
“有什么不好的,要论来,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