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再许芳华-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行出客房,沿着楼廊往左,拐进西面的一排,直到最边上的屋子,杜宇娘才推开门扇。
旖景才一进去,但见虞沨正坐在窗下,披着件石青大氅,扭头看了过来。
见旖景惊愕,杜宇娘才笑道:“甄茉之事也多劳世子,既然为此设宴,当然是得请一请他。”
虞沨见旖景一身男装扮相,青丝高束,比起往日的清秀婉丽更添英姿勃勃的风采,眼睛里便恍过一丝亮色,唇角随之噙满笑意。
杜宇娘推了推旖景:“先请入坐吧,奴家唤人传菜上来。”
旖景似乎这才回神,笑着说道:“有劳姑娘也安排一下我的随行丫鬟和侍卫。”
玉郎正要落坐,却被杜宇娘拉了一把,让他跟着出去了。
虞沨却也不问旖景今日来白沙渡的缘由,自然而然地伸手过去,握住少女的指掌:“听说五妹妹昨日过了王府,去寻阿薇?”
旖景笑道:“原本有一事相询,却没有想到正值年节,阿薇应当是回了自家,还想去寻沨哥哥对弈一局的,你却入了宫。”
“这些时日圣上多有召见,当真不巧。阿薇的兄长年节里来了京城,她这才回家住些时候,五妹妹所因何事?”
旖景前些时候,总听几个丫鬟抱怨今冬气候怪异,才下了一场雪,未及积厚就收了势,被这么一提醒,旖景回忆起远庆五年发生的一些事来——不仅仅是锦阳气候怪异,似乎南边这个冬季也少雨雪,一直到春季,竟然发生了春旱,灾情虽不严重,可有些药材的产量却锐减,偏偏到了夏时,华北又发生了洪涝,引发了一场瘟疫,似乎急缺一昧药材,以致华北药商坐喊高价。
她原是想找江薇打听一番,治疟所需的药材,好提前买进一批,若疫情暴发,可平价售出,赚取利润的前提下,看看能否将药价平抑下来,也好为“苍生”略尽薄力。
只这未卜先知的事儿却不好与虞沨道来,便说:“无干紧要的事,原是想打听一昧药材,后来才想起自家产业里也有一个药铺,倒不必再劳烦阿薇。”又好奇地问道:“阿薇的兄长可是声名远扬的‘送子圣手’?我仿佛听阿晴提过一句。”
虞沨颔首:“江汉的本事可不仅这一点半点,他虽然年轻,可要论医术,却与清谷先生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妇人之症,就远比清谷要擅长。
旖景听虞沨说了江汉一二件闲事,瞧出他与阿薇这位兄长似乎颇为相投,不知为何,心里的那些好奇就减淡下来,眼睛只往窗外看,显出几分心不在焉来,却觉交握的指掌一紧,他修剪得整平的指甲,浅浅地与她柔软的指尖厮磨。
屋子里有些清冷的气氛,就此蕴染上暧昧的热意。
虞沨没有再继续话题,只噙着抹笑,看着旖景那张心不在焉的面容上,荡漾开来一抹浅浅的樱红。
他原本以为她会羞涩,或者会下意识地轻微挣扎,却见她只是浅咳了一声,竭力不动声色。
“沨哥哥,你早知这客栈是五义盟的产业?”旖景装模作样的四顾,打量这间包厢,刚才在外头草草一眼,且还以为是间普通客房,岂知内有乾坤,布置得十分精美,比起平安坊里那间远近闻名的四珍阁最为豪华的“雅室”,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虞沨遂也“不动声色”,神情里还是那般云淡风清:“我与五义盟来往得早,自是知道此处才是他们在京都的分堂,至于千娆阁,不过是个联络点而已。”
杜宇娘便是联络点的联络人,但千娆阁本身却是与五义盟无关的。
“沨哥哥可见过五义盟的首领?听说是极端神秘的,连小姑姑都不知他的底细。”旖景很快也找到了新的好奇点。
“不曾见过。”虞沨说道:“但凡这些江湖帮派,多少对贵族、朝廷都有些戒备,尽管连天家都默许了五义盟的存在,他们却也不致全不设防。”
大隆建国以来,对东明末年许多“暴力帮会”实施过清剿,五义盟还能在“默许”下存在于今,与他们曾助高祖奠定江山不无关系,另一方面,也多赖于五义盟自从天下初定,就不再行“杀人越货”的恶行。
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旖景略微有些沮丧,又说起那个玉郎:“听杜宇娘的意思,原本相貌是十分出众的,待会倒要让他露出真容,让我开开眼界。”
这话怎么听都有些“不怀好意”,虞沨眼光微斜,看着旖景兴致勃勃的模样,眼角轻挑。
一时沉默……旖景半响才回过味来,难道世子是在“拈风吃醋”?眼睛里便略微带了些促狭,斜眸看过去时,却见他正看向一面壁上垂着的绣画,窗外不甚明亮的天光,柔和地笼罩在他的面颊,却越发衬得一管鼻梁清挺,面部轮廓明晰,相比前年重逢时,温润少年似乎正在渐渐蜕变,虽然还是风度翩翩,可眉宇唇角更添了毅色。
熟悉里,似乎又透着些微陌生,但只要看进那双遂若幽潭的眼睛,却总能找到熟悉的清润,这样的感觉,让旖景颇觉得复杂,一时看得移不开眼。
虞沨依然全神贯注地“欣赏”着绣画——那峭壁与苍鹰,青天乌岩。
直到包厢外响起纷沓的步伐声,与杜宇娘的笑语。
虞沨才看向旖景,轻笑之间,将一握的手掌,移向自己膝头。
旖景似乎这才意会到两人尚且十指相牵,开始不安起来,小手这才开始挣扎,却怎么也脱不开掌握。
“沨哥哥……”软软地哀求。
“沨哥哥!”略微羞恼。
“沨哥哥……”更渐焦急。
虞沨浅咳:“五妹妹可还对玉郎的真容好奇?”
旖景目瞪口呆。
门上青纱外,渐渐显出了人影,虞沨尚且正襟危坐,捉牢了那像尾调皮的鱼儿一般,想要挣得自由的小手。
旖景只好服软:“沨哥哥,我说着玩儿呢,不好奇,一点不好奇,绝不会提出要看玉郎真容。”
放手的时间恰到好处——当杜宇娘领着几个跑堂,托着美酒佳肴入内之时,刚巧看见旖景脸上尚且带着些慌乱,却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样。
虞沨抬眸,看向杜宇娘身后,唇角的笑容却是一僵。
原来玉郎已经洗去“一脸病色”,果然是剑眉星目,面如冠玉。
“玉郎,当真名符其实。”却听某人低低一笑,语气里尽是促狭。
旖景“志得意满”地起身,学着公子哥儿的文质彬彬,像模像样地环手冲杜宇娘一揖:“承蒙招待,实领盛情。”

☆、第两百一十九章 羊脂鱼佩,或有内情

才是申初,天光却已经黯淡下来,低湿的云层厚重铺叠,一阵北风紧,挤出云层里的雨水,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
卫国公府的马车轧轧驶在青雀大街上,重重的锦帘内,光线越发幽黯。
秋月与夏柯一左一右地跽坐着,都好奇地打量着小主人时而微蹙,时而高挑的眉头——这是怎么了?不是说杜宇娘这次特意设宴相请,按着有楚王世子在场,五娘应该不会觉得无趣,只这时的神情,缘何这般……忧愁?
原来,她们尚不知旖景今日来白沙渡头,主要是为了试探宋嬷嬷。
而旖景这时,却也没有烦恼“正事”。
只因虞沨有些怪异的举止。
难道是因为“报复”自己对玉郎的“一番赞赏”才故弄玄虚?不对不对,沨哥哥可不是那般“无聊小器”之人,旖景举着手指,轻推着眉心,将事情的始末再想了一回——
一切的怪异,皆因杜宇娘解下肩上斗篷时,一不在意,遗落的那枚玉佩,水色并不尚佳的羊脂雕成,雕工却是精致的,一枚双鱼佩。
旖景只草草一眼,并不曾留意。
虞沨却伸手要来,细细察看,又问杜宇娘从何而得。
杜宇娘自己也不甚留意,随口一答——恩客所赐。
虞沨不寻常的关注,才让旖景注意起那枚鱼佩,似乎一面刻有微小的字迹。
“见玉佩上还有字认,或者是人家传所得。”虞沨当时似乎带着些深意,看向杜宇娘的目光也颇有些质询。
旖景正想要来细看,却见虞沨已经将那鱼佩递回给杜宇娘:“想来此人,极为看重姑娘。”
旖景察觉到虞沨说这话时,眉宇间有种并不显然的慎色,似乎,略微有些不满……却在一息之间,又平淡如常。
此事大有蹊跷!
那玉佩质地并非上佳,双鱼的花样又是市坊间常见,就算精致一些,也不以为罕,仅凭那些字认,难道就能断出家传,即使是家传,应与虞沨无关,他为何这般在意?旖景满腹疑惑,却听杜宇娘笑着说道:“奴家不知那郎君姓名,从前也不曾见过,也就是在年节间才来的千娆阁,赞奴家曲儿唱得好,琴音动人,信手就赏了。”
“别人一片心意,姑娘好生珍惜。”虞沨又说。
话题到这儿,也就不再继续,可旖景总觉得他似乎有些凝重,一场宴席下来,话说得少,眉心也时时微蹙,可那不满之意,却又并非针对杜宇娘,相当怪异。
总算找了个机会问起,世子显然是敷衍的一句——不相干的事,只这天气阴冷,影响了心绪。
明明早前,还有心思与她“打情骂俏”来着。
旖景一念及此,思绪却又分岔,面颊烧烫起来,推着眉心的手指往下一滑,掩紧了双靥。
这一番情形,看在秋月与夏柯眼里,越发地觉得讶异,两丫鬟交换了眼神,不待询问,车與却已停稳,又见她们小主子,那些个思疑、愁闷、娇羞的情绪又都尽数收敛,一如往常般地“平易近人”,与门房闲话时“妙语如珠”,赏钱也给得十分痛快,上了软轿回到绿卿苑,更衣后径直去了远瑛堂。
“难道五娘今日与世子闹了矛盾?”秋月不明所以,拉着夏柯闲话。
“不像。”夏柯言辞谨慎,但笑不语。
这似乎才有些像情窦初开的模样呢,五娘当真是要及笄的大姑娘了。
旖景照常在祖母面前“交待”了今日的行踪——原本只想去茶楼里问问经营,后来听说白沙渡头到了一批新茶,一时好奇,去看了看稀罕,耽搁了些时候,回府就晚了一些。
大长公主本就纵着孙女儿“自由”,也不追问仔细,只说这些日子阴雨绵绵,不宜出门儿,仔细受了寒凉,这两日就老实些。旖景一一应了,正巧七娘、八娘两个过来,又提议着玩会子牌,三个小辈“串联沟通”一番,从祖母手里赢了不少“赌资”,个个志得意满,留在远瑛堂用了晚膳,才各自回了院子。
这一日却没等到苏直的回音。
又过了两日,夏柯才禀,老总管请旖景去马场。
苏直先说起了宋嬷嬷那个人证,他用两日的时间,大概对那人摸了个底,显然,觉得人证倒还可信:“妇人姓齐,原本是高祖皇后信任的宫女,当年到了年龄,受严后恩点放了出宫,并撮合嫁给了一个宫卫为妻,她还记得当年的事儿,因与宋嬷嬷在宫里就相熟,一听是她的远房亲戚,才答应在一处凭产安顿婉丝,并不知婉丝是国公府的奴婢,就连接生的稳婆,都是齐氏寻的,婉丝产子之时,她也在场,后来婉丝将孩子交给宋氏,她也是亲眼所见。”
苏直叹了一声:“看来,宋辐应当就是老国公的血脉了,可宋氏做了这么多恶事……”
“我也觉得这人证可信。”旖景微微颔首:“却像是宋嬷嬷早有准备,故意寻了个如此可信之人,防的,就是将来有人质疑。”
当日让玉郎假冒婉丝之子,宋嬷嬷半分不显慌乱,胸有成竹得很,可见她有十分把握,洞悉玉郎是“假冒”的身份。
“可是阿翁,为何宋嬷嬷笃定是您试探于她?按理来说,‘婉丝之子’莫名出现,她首先怀疑之人不应当是婉丝么?她这般笃定,说明早知婉丝已不在人世。”旖景笃定不疑。
苏直也频频颔首:“当日她一听来人是婉丝之子,态度极为讽刺,甚至不曾问婉丝何在,老奴就有这层怀疑。”
“还有,婉丝何故哄骗宋嬷嬷,说祖父曾赐她那枚玉佩?”
对于这一个疑惑,苏直也不甚了了。
“此番试探,咱们已知婉丝是遭了宋嬷嬷的毒手,并且又出现了一个人证,或者可以借着齐氏顺籐摸瓜,查查其中是否还有别的蹊跷,比如那个稳婆……”旖景思忖,婉丝应当对宋嬷嬷有所防备,难道就会放心地真将孩子托付给她?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宋嬷嬷又是怎么将婉丝害死,没有查明这些,宋辐的身份终究不能确认。
“老奴也想到这点,问了齐氏那稳婆现在何处,齐氏倒也提供了个住址,只老奴寻了去,那家妇人却说稳婆原本是赁的她家屋子住,搬走也快二十年了,并不知去向,只记得稳婆夫家姓张,所以都称为张嫂,妇人却是个贪财的,又找老奴要了十两银子,才肯说出另一件蹊跷事来。”
旖景立即关切。
“说旧年就有个后生,抄着南浙口音,也寻她打听张嫂的去向,每隔数月,还会找她一次,问有没有新的消息。”
因那房主不知后生名姓,更不知后生来处,提供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苏直与旖景一时也不知道与宋辐的身世究竟有无联系。
这事情一时也难有再多进展,日子却依然平淡如水地淌过,转眼三月。
远庆五年阴雨绵绵的寒冬,延续得太长,冷雨早凋了梅红,乌枝上却还未及绽出新绿,整个锦阳京,还笼罩在灰蒙蒙的天光里,市坊尽管喧嚣依然,始终还透出阴霾与森冷,就连流光河里的清波,流动得也是缓慢沉重,以致上巳节到,踏春的少女们却难寻到芳草春花插鬓,只好无奈地摘下青黄不接的柳条,编带在发上应景。
原本三月举行的芳林宴,却因桃李晚发,春燕迟回,不得不暂缓,贵族府上的春宴也暂时没了消息。
只卫国公府依然还是访客接踵,皆因都察院两位都御史,领命前往南浙,那番“气势汹汹”的举动——三皇子参奏的三十余名官吏尽数被查抄家产,削官扣押,并另查出数十员官吏与贪贿一案有关,朝议时言官们弹劾声此起彼伏,要请圣上明断,将一应涉案官员尽数处斩!
卫国公苏轶启奏,虽涉案官员多有贪贿之罪,但仍有部分罪不及死,再其中不乏无辜者,并不曾有贪贿之行,请圣上明断。
秦相党羽虽有不甘,可一时不敢将矛头指向卫国公,而天子本意却也不想大开杀戒,故而又令吏部尚书参与辅查,大理寺复核罪状。
只不过金相却“袖手不管”,吏部与大理寺长官只好频频往卫国公府,期望苏轶能泄露一二天机——这究竟哪些应当重责,哪些该当放过,天子意图如何?
苏轶只有一句——诸位当秉公断罪。
可看在一些勋贵朝臣眼中,苏轶之殊重地位已经张显无疑,并有情有义,往常也没见他笼络勋贵,更不曾收受南浙官员的“好处”,却在这风头浪尖,敢于秉持公道,与秦相对恃,救勋贵于水火。
因此就算与南浙无关的勋贵们,也渐渐将目光投往卫国公府,开始频频走动,金相之势,已渐有瓦解之状。
金相自然也有领会,可就他以为,卫国公到底是勋贵出身,自是不想看到以秦相为首,世家独大的局面,倒可趁着这个机会,争取卫国公为助力。
最直接简单的示好,就是联姻。
将几个孙子叫到跟前儿,金相却十分沮丧,优秀的都已婚配,未婚的只是些庶出,虽说国公府还有两个庶女,可身份却也高自家一头,便看孙女儿——
六娘尚且没有婚配……
虽然名声上有些不好,但说到底也是些闲言碎语,又因事过境迁,配卫国公庶子苏荏倒还使得。
当即唤来长媳,让她前往国公府拜会国公夫人。
三月初五,三皇子总算归京,锦阳城南华门内,百姓们夹道相迎——有那些一意声讨南浙污吏的热血平民,更多的却是想一睹三殿下风采的妙龄少女,甚至有贵族女儿赁下沿路茶楼酒肆的包厢,在半开半掩的雕窗里,熠熠生辉地期盼着鲜衣怒马的天子骄子,能与她们“四目一顾”。

☆、第两百二十章 不知不觉,已有行动

慈安宫后殿的佛堂,檀香浓烈的气息盘绕在乌柱青幔之间,一室寂静,以致于焚香烬落的声音,几疑可闻。
如姑姑眼看穿着蓝袄青锦裙的宫女垂眸拾阶而来,步伐略微有些慌乱,又看向正在佛翕前闭目持珠的大后,正专注地默颂佛经,连忙冲宫女摆了摆手,放轻步伐出去,绕过廊庑方才问话:“可是三殿下回宫了?”
“是,不过殿下尚在御书房面圣。”宫女又说:“今日丽嫔召了福王妃入宫,不知怎么地,竟罚了王妃在堂前跪着,这时已有小半个时辰。”
如姑姑蹙眉,自从正月后,丽嫔也不知上了什么邪火,频频召福王妃入宫,摆起了“婆婆”的威风来,太后生怕王妃受委屈,屡屡过问,福王妃只说是丽嫔关切福王,没有半句怨言,今日这是怎么个缘故?
因知太后是极关注此事,如姑姑也不敢隐瞒,反身再入佛堂。
太后却似乎知道她出去过一般,已经停了默颂,双手合什,叩拜完毕,才由得如姑姑扶了起身,听说了丽嫔罚旖辰跪在堂前,冷哼一声:“她自从有了六郎,可还理会过二郎的好歹?就连侧妃的事,也推托给皇后,这会子倒摆起了‘母亲’的威风来,偏偏辰儿是个受得委屈的,由得她刁难,你遣个人去,请辰儿来慈安宫,就说我要寻她说话。”
如姑姑应了,依然让刚才传信的宫女走这一趟,见太后去了偏殿,忙令人备上炭盆、热茶。
没过多久,旖辰就跟着宫女来了慈安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