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再许芳华-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蟆⑹兰遥退阌杏輿h这个哥哥维护,夫家不敢太过苛待安然。不过高门望族各种复杂的人情事务,仅仅依靠娘家却也不行,当媳妇的倘若太过温弱,也会吃不少暗亏,依安然的性情,又是绝不会回家诉苦的,真被夫家摸透了性子,受了气也就是一个忍字。
再者不少勋贵、世家子弟,也都是金玉其外,年纪小小就有一堆通房,外头说不定还养着人,安然的性情,哪里处理得来。
不过旖景也没真考虑过寒门,倒是虞沨,因为黄陶与廖家的关系,注意上了殷家,认为殷永看上去还不错,这才动了念头。
不是旖景睚眦必报,非要坏了廖三娘的姻缘,就算她不把廖家当作死仇,可也容不得黄陶兄妹暗中利用国公府与楚王府的声威替廖家谋利——倘若清平庵那场事故,旖景真命丧毒箭,黄陶兄妹固然才是主谋,可那死士却是靠着廖家的钱财收买豢养。
其实要想解决这事,大可不必这么复杂,甚至不需虞沨插手,旖景也有千百条计策毁了廖三娘的清白,殷家就算利欲熏心,也不会同意寄予厚望的儿子娶个声名狼籍、清白不保的商女。
可她行事也有底限,绕开黄陶、廖大,拿个弱女子开刀的事还是做不出来。
黄陶想为侄女谋门好亲无可厚非,但他想把国公府与楚王府当作垫脚石,旖景岂能让他趁愿?
“就算殷家方方面面都不错,可在这时,咱们也不能与殷家提说安然的事,否则岂不是让殷家误解咱们是利用安然坏廖三娘的婚事?”旖景早考虑过这件事情,这时提醒。
“那是当然。”虞沨说道:“所以我才打算先与殷永结交,也好仔细考察他人品究竟如何,不过你究竟怎么打算,用什么法子先坏了二爷的谋划?”
“这还用打算呀。”旖景笑道:“这事阁部就别操心了。”
虞沨真没再问,轻靠着凭几,一膝微屈,指头在膝盖上敲了几敲:“我有办法先让廖大家财不保。”
旖景一怔:“这就要动手?”
虞沨冷笑:“廖大是二爷的财力支持,倘若二爷没有安排清平庵的事,我还不至于对廖家动手,眼下既确定是他所为,当然不容廖家继续坐大发财,让他破产不难,不过需要些时日,眼下倒有一件事,能让廖大也尝尝什么叫咎由自取,这些年来,他有二爷在前铺路,从一家小小的绸缎铺子发展成富甲,也太顺风顺水了些,可他同父异母的两个弟弟,在大名府却过得捉襟见肘,眼睛早红得透穿,不过廖老爷死后分家,廖大才发家致富,继母与兄弟拿廖大一时没有办法。”
旖景明白过来,虞沨这是要利用廖家内乱。
“廖姨娘死后,肖氏才嫁去廖家,她对这个小姑子没有半点情份,又因为肖氏的两个儿子与廖大不和,黄二爷自是从不理会肖氏,肖氏与廖二廖三都是贪婪之辈,若廖大的银子真到了他们手上,万不会再拿出来支持外人。”虞沨笑道:“肖氏这回从大名府过来,住在廖大家里不久,就染了疾,据说是水土不服,可肖氏拖着病体,就是不愿回亲儿子家,逼着廖大媳妇整日在床前衣不解带的侍候。”
听到这里,旖景依然不明所以。
“水土不服哪是什么顽疾,可肖氏的病情却日益加重。”虞沨提醒道。
旖景惊讶:“难道是中毒?”
“必是黄二爷的主意。”虞沨微微颔首:“他们买通的大夫,已经被逼交待了实话。”
“继母也是母,廖大竟然敢毒害肖氏,论罪当属恶逆。”旖景说道。
“不过那毒可不会害人性命,但肖氏一但知情,哪里会放过廖大,我已经让那大夫悄悄给肖氏透了底儿,肖氏已经安排了人去大名府,通知亲生儿子速来京都。”虞沨说道:“黄二爷现在自身难保,绝不会为了这等小事买通官府,但他也不会眼看着廖大入罪,必会说服肖氏息事宁人。”
肖氏与继子都是贪得无厌之辈,捏着廖大这个把柄,哪会轻易放过,一定会要求重新分产,廖大也只能满足肖氏母子的贪欲,他多年积累的资财,只怕得被肖氏母子分剥大半了。
“我怕肖氏母子无能,还暗中给他们安排了个‘军师’,便是廖大请的掌事,这人可不简单,表面忠厚,实则贪婪,廖大有多少家底,他心知肚明。”
旖景这时才当真钦佩起来:“阁部果然是……短短一段时间,竟收买了廖大的心腹。”
虞阁部暗叹:世子妃,本阁部可是掌着天察卫的人,连千里之外的守将又纳了房贵妾都知道,要收拾区区一个京都商贾,还真是,用牛刀杀鸡。

☆、第四百零七章甄府赏菊,郁集黄氏

八月下旬,甄家的赏菊宴如期召开,京都名门女眷当然欣然赴邀——甄家好歹还是太子妃的娘家,既然收到了邀帖,万万不敢扫了甄家颜面。
不过自从甄茉那年在灵山算计董音不成,可算让卫国公府存了芥蒂,这些年甄家的大小宴席卫国公府顶多就是打发给体面的管事来奉礼,当年那事闹得沸沸扬扬,别说惯常交际应酬的贵妇,便是各府有些体面的仆妇也有耳闻,都晓得甄家与卫国公府不合。
所以,这日当贵妇们在甄家后花园里瞧见盛装出席的黄氏时,多少有些讶异。
黄氏在大长公主面前自然有套说法:“原本甄家的宴席,咱们不去也罢,但是甄夫人这回亲自上门来邀,媳妇琢磨着,若还是不给颜面,也太说不过去,辰儿与景儿两个眼下一个是王妃,一个是世子妃,都属宗室,甄家到底是太子妃娘家,甄夫人主动示好,意在冰释前嫌,咱们也应当展示几分姿态。”
大长公主心里晓得黄氏为何要去,也不说破,也不阻止,微微颔首道:“多少年的旧事了,再提无益,也免得旁人议论咱们气量狭隘,不过荇哥媳妇一去,让人见了未必不会再议论当年的事,甄茉人都没了,没得再让人说嘴,我的意思是,让六丫头陪你去应酬也就罢了。”
自是刚好衬了黄氏的心——虽廖表嫂与三娘这回是不会出现在甄府菊宴上,可她还得与殷太太碰面,也担心带着董音多有不便,六娘到底还是闺阁,出席也就是与贵女们玩乐,倒不碍事。
哪知六娘一听是去甄家,竟矢口拒绝:“母亲一贯晓得,我最烦那些应酬,姐姐们既都不去,越发没了意思。”
黄氏晓得六娘性子执拗,她一旦厌恶了谁,坚决不会虚以委蛇,也不多劝,孤伶伶地就乘车去了甄府。
甄夫人亲自来迎,拉着黄氏的手亲亲热热地说了好一会子话,瞧见建宁候夫人、黄三夫人与江月被儿媳领着过来,又请进花榭里好一阵寒喧。
江月因没见着六娘,倒是问了一问。
“昨晚着了些凉,今日还有些咳嗽,就没让她来。”当着甄夫人的面,黄氏当然不能说六娘不愿应酬的话。
却又有人通传——三皇子府宁妃、四皇子府白妃到了。
甄夫人当然又迎了出去,甄府设宴,虽与宗室王府都送了帖子,可人家来不来却并不确定——平常贵族,既收到邀帖,就算不来,通常都会预先道个不是,总会有些诸如患疾或繁忙走不开的借口,但宗室与王府收的邀帖太多,一般交情的,多数不会出席,当然也不会陪罪,主家等闲也并不抱什么希望,送帖子只是礼节罢了。
虽说皇子府来的只是两个侧妃,甄夫人当然也不会怠慢,亲自迎候总是少不得的礼数。
不过心里未免有几分抱怨,三皇子府也还罢了,没有正妃,这四皇子府的人不来也罢,秦妃打发个侧妃出席是什么意思,摆明了就是敷衍,秦氏也太不顾及太子妃的体面。
白妃却是笑面迎人,一见主人的面,当然先说了秦妃事务繁忙的套话。
甄夫人本就不把四皇子府看在眼里,笑笑地说道:“晓得的,眼下邓妃有了身孕,秦妃自是不敢大意。”
秦妃见人就是一副“水深火热”的妒妇面孔,众人早私底下笑话她还算出自相府的名门闺秀,竟完全不识大体,生怕别人不知她好妒偏偏无宠的处境,实在贻笑大方,这会子一听甄夫人的冷讽,都抿着嘴角笑,等着看白妃的反应。
白妃却不在意,仍是温和的笑颜:“夫人体谅就好。”便四顾园中景致,十分真诚地赞赏了几句,众人频频颔首,心说白氏虽是寒门,巴结了陈家才捞得一官半职,养出来的女儿倒比相府那位还有大家风范。
又说黄氏,与建宁候夫人出了花榭,一路赏着美景,与相熟的夫人太太寒喧,冷眼瞧着,这些个贵妇对候夫人非但没有疏远,反而比从前更要殷勤,心里实在郁堵。
若非卫国公府的声威,皇后哪会在意建宁候府的名声,宫宴上亲自携了候夫人同席,旁人还哪敢议论的候府的是非。
可怜的只有兄嫂,竟被那老虔婆挑着这个把柄驱逐出族,此仇此恨迟早得雪!
脸上的笑容却半分不减,与长嫂亲亲热热地说着话,转过一道花墙,便见韦夫人与卓夫人迎面而来,两人身边分别跟着韦十一娘与卓应瑜。
都是与卫国公府交好的家族,当然待黄氏与候夫人十分热情,韦、卓两位夫人半点没察觉黄氏笑靥下的辛酸与怨愤,反而不遗余力地讨好候夫人,就怕让人感觉不到热忱。
“让晚辈们自去花苑里游赏吧,别拘着她们听咱们这些家长里短。”黄氏忍不住,还是打断了韦、卓夫人的讨好。
四位夫人寻了一处亭子坐下,立即就有丫鬟呈了茶点上来,黄氏耐着性子听韦夫人赞扬了一番六娘,又说起旖景:“那日因着一事,去了楚王府拜访,亲眼瞧见老王妃待世子妃竟如亲孙女儿一样,也难怪老王妃这般,无论才貌,世子妃可算京都贵女中拔尖的一个儿,也亏得这世上还有楚王世子这般才俊,两人实在是玉壁明珠,天作之合。”
卓夫人接着韦夫人的话又讨好:“无论世子妃、六娘,福王妃也是端庄华贵,气度非凡,可见是国公夫人教管得好,实在让人羡慕。”
黄氏心里却越发郁堵——往常她听了这话,虽说不致欣喜,却也并不在意,可最近连连遇矬,偏偏最是得人盛赞的旖景又与她离心,旖辰虽说一如既往,也难保将来不会在家人影响下对她疏漠,六娘虽是她亲出,但这女儿太过忠厚——中秋宴上,因六娘得了圣上称赞,太后赏赐,大出风头,便是府里仆妇都知道六娘挣得的体面。
蓝嬷嬷眼见黄氏处境艰难,一时摁捺不住,起了心思,寻去六娘跟前哭诉了一番大长公主与卫国公的苛待,让夫人失了执掌中馈的权力,挑拨着六娘去大长公主跟前为夫人争取,去卫国公面前为夫人讨回公道。
话当然不致说得这般露骨跋扈,意思却是这么一层意思。
哪知六娘听后,反而把蓝嬷嬷告到黄氏跟前,称蓝嬷嬷挑拨是非,居心叵测,劝说黄氏责罚蓝嬷嬷。
黄氏被公正大义的女儿闹得没了脾气,当真罚了蓝嬷嬷的月银,六娘还不罢休,掷地有声地一番话:“祖母慈爱,父亲正直,绝不会无缘无故为难母亲,中馈管家之事,原该由祖母决断,眼下既有三婶与长嫂处理,母亲也乐得轻松,才好将养身休。更有长兄至孝,长嫂贤良,更不会不敬母亲,哪容刁奴私下挑唆,若不惩戒,便是母亲,也有不孝不慈之嫌。”
终究是让蓝嬷嬷挨了几板子,黄氏又添一番求情:“嬷嬷是我乳母,对我也有养育之恩,小惩大戒就是,别闹得不可收拾。”
六娘这才放过蓝嬷嬷,对黄氏说道:“女儿若非看着嬷嬷是母亲的乳母,直接就交给了三婶与长嫂处置,母亲可得警告嬷嬷,那些话以后休要再提。女儿虽不知祖母为何不让母亲再掌中馈,但祖母是尊长,她的决定母亲也应遵奉,母亲就算不掌中馈,也是国公夫人,无人敢怠慢您,倘若家中仆妇因为母亲不掌中馈便敢轻怠,女儿自是会为母亲讨回公道。”
黄氏也恨蓝嬷嬷擅自行事,但心里未免埋怨六娘太过刻板,满脑子仁义至孝,半点不晓得人心险恶,就说宫宴的事,韦明玉是死是活与六娘何干,偏偏往常沉默寡言的一人就多起事来,虽未惹祸,反得了赏,但一个闺阁女子,在圣上面前,开口闭口什么“倾心仰慕”“私相授受”,哪是世家女子该说的话,反而自己这个亲生母亲在国公府处境艰难,六娘却认为是应当!
满花苑的金蕊明艳、紫菊妖娆,这时看在黄氏眼里只添心烦气躁。
好容易盼得几个贵妇闲逛来了这处,岔开了韦、卓二妇对继女的吹捧,黄氏这才有了如释重负的轻松,胸里的郁集散了几分。
“那位便是甄府二少夫人吧?”韦夫人突然看见廖晴陪着几个穿着普通的女眷从前头小径经过,轻声问道。
“正是,这位还是甄夫人外家的外甥女,性情温婉,待人处事也还算大方,甄夫人待她倒是亲近。”一个与甄家时常来往的夫人话说得很有深意。
甄夫人亲出的儿子行三,前头两个都是庶子,甄大郎娶的也不知是哪家闺女,横竖从不在宴席上出现,倒是廖晴,因着与甄夫人原本就是亲戚,才有跟着待客的机会,但只不过,众人也都看出甄家三少夫人,也就是甄夫人的嫡亲儿媳对廖晴颇有些颐指气使,显然,两个庶子在甄府处境堪虞。
身为宾客,当然不能议论主家是非,贵妇们心领神会,也就是随口一提。
黄氏心想,这才是正经嫡母待庶子庶媳应当的态度,哪像她这般,无论亲疏,都是公平相待,反而还闹得步步维艰。
完全忽略了她自己也是庶出,倘若甄夫人是“真理”,她就不该对黄母抱怨,更何况苏荇兄妹是堂堂正正的嫡出,身份比她这个继母还要光明,再何况她仅是表面贤良,私心里恨不得三兄妹死无葬身之地。
正说着话,远远跟着三少夫人魏氏一同来了几个贵妇,黄氏眉心一跳。
她认出其中一个是殷太太,虽说殷太太只是个四品官员之妻,并不与世家贵妇们相熟,但偶然在别府宴席中也是碰过面的,没怎么交谈就是了。
魏氏也是出身望族,乃甄夫人为嫡子精挑细选的媳妇,自是与甄夫人心意相通,晓得黄氏今日赴宴是为了什么,带着几个贵妇往这边行来,先是引荐了一番,又对候夫人说道:“我刚刚在那头荷塘边上瞧见了邹夫人。”
邹夫人是候夫人一母同胞的姐妹。
候夫人听后,当然要去与妹妹一叙。
黄氏留在亭子里,渐渐地就与本不相熟的殷太太亲近起来,赞她身上那件锦褙面料柔软,颜色也鲜亮,花样更是新颖,就问是哪家铺子买的。
“是在绮色生香。”殷太太会意,毕恭毕敬说道。
“是平安坊内那家?”黄氏似乎随口一问。
绮色生香正是廖家的产业,仅只京都内城,就有五间店面。
一提起绫罗绸缎,众贵妇都来了兴趣,七嘴八舌地论说着哪家的蜀锦颜色瑰丽,哪家的云锦花样齐全,渐渐“自成体系”,没人再留意黄氏与殷太太的对话。
“那铺子还是甄夫人介绍给我的,听说是甄夫人外家的族亲经营。”殷太太得了叮嘱,自是谨慎,没明提“廖”字:“国公夫人若瞧着好,改日约好咱们一同去瞧瞧?”
这话就是落人耳中,也只以为是殷太太要笼络国公夫人而已。
黄氏轻轻一笑:“说起这家铺子,我是一早知道的,国公府也常在那处采买。”
这便是承认与廖家的关系了,今日黄氏主动与殷太太言谈,原本就是表明态度,至于殷太太身上的衣裳是否出自廖家的商铺,哪里重要。
黄氏又加一句:“不过平安坊那家倒少去,那家铺面太小,不如外城大兴街宽敞,花样品种更是齐全。”
廖家正在大兴街。
殷太太哪里还有不明白的,笑容越发殷切。

☆、第四百零八章 正当得意,贵客驾临

黄氏紧跟着又转了话题,赞殷太太看上去年轻,自然而然问起子女情况,殷太太提起自家女儿,十分头疼,直说性情最是执拗,常常顶撞长辈,黄氏一问,才知殷太太的女儿才七岁,忙说年龄还小,慢慢教管着总是好的,似乎无是为了宽慰殷太太,黄氏只称自家几个女儿别的还罢,都是敬重尊长的好孩子,但幼时也有淘气的一段儿。
自然而就说起世子妃,黄氏不似刚才,心里郁堵,这时十分畅快地对旖景赞不绝口,显示母女情深。
韦夫人就听不得“世子妃”三字,听黄氏一提,又来凑兴,不过这一回,当韦夫人说到旖景与六娘这姐妹俩如何要好,黄氏心里更是舒畅。
殷太太听话知音,暗忖既然世子妃与黄氏亲闺女手足和睦,当然与黄氏这个嫡母也是母慈女孝,这话若由黄氏亲口说来,还不足以尽信的话,韦夫人这个外人提起就更使人信服了。
又有卓夫人凑趣,话题活跃开去,竟说起世子与世子妃如何琴瑟和谐。
黄氏微笑颔首:“沨儿是个好孩子,品性无可挑剔。”一副十分满意的模样。
正说得热络,就有一个甄府的丫鬟急急走来,对魏氏禀道:“楚王世子妃来了,车驾已经停在了正门,夫人请少夫人一同迎候。”
黄氏呆怔。
景丫头怎么来了?她与甄茉当初闹了一场,再不曾踏足甄府一步。
魏氏却不知旖景与黄氏已经“母女离心”且以为世子妃此行是为了暗助黄氏,一拍手掌惊喜着说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便请黄氏前往接待贵客的花榭,又顺便请了殷太太同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