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再许芳华-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柯忍不住拉了秋月一把:“世子妃将人禁足,就是想留待世子归来处置,莲生怎么说也算世子的属下……你着什么急,莲生背主,擅作主张,世子必不容她。”又提醒秋月:“不是让你打听莲生的来历么?”
说到这个,秋月越发恼怒:“奴婢问过晴空,原来莲生是冀州人,世子当年在那求学,有回与同窗聚会,晴空坐不住,去了街上闲逛,眼见着莲生被人牙子拖去妓坊,哭嚎得可怜,他倒不忍,回去求了世子把人买下。”
得,旖景明白了,感情秋月这丫头是打翻了醋坛,她家虞阁部这回是被迁怒。
“夏柯,瑞珠现下如何?”结束了莲生的话题,世子妃问起另一桩。
“单氏回报,瑞珠交待她是被将军夫人威胁,不得已才攀咬世子,否则将军夫人可不会留她性命,单氏遵从世子妃之令,已经将瑞珠妥善安置,回报夫人灌了落胎药,并将人远卖陇西。”
旖景颔首:“问得把人安置在什么地方,让腊梅找人小心照料,待瑞珠生产后再听命行事。”
众丫鬟虽不明白旖景为何有这主意,可谁都没有疑问。
旖景是因为当初对安瑾的承诺,给虞栋留个血脉,听虞沨的意思,是要留着虞湘,但旖景实在认为虞湘虽未涉及夺爵,可此人阴险狠毒深得虞栋真传,也许会成隐患,刚好瑞珠有孕,若是男嗣,倒可留下,交给稳妥人抚养,自幼与瑞珠分开,也不会让孩子从小受邪念灌输,算是应了安瑾的请求。
接下来随着虞栋一家迁居日益接近,两府人事也当分割一清。
小谢氏灰心丧气之余,只能将残余希望寄托在将来大位那人身上,还没有放弃在楚王府安插人手,哪知旖景十分精明,除了她的陪房,甚至把谢妃当年陪养的心腹都一一挑拣出来,发卖的发卖,送返原籍的送返,就连那些瞧见风头不好,立即转舵向旖景示忠之人,也都被夺了原来的差使,贬职的贬职,送庄的送庄,以观后效。
竟有本事提拔一批管事立即接手岗位,无一是小谢氏的心腹。
小谢氏咬牙切齿暗暗诅咒之余,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单氏身上。
这时她且未察觉单氏早生叛心,依然贯彻“反奸计”。
旖景这回倒没拒绝二婶的“好意”十分乐意接手单氏一房辅助,却直言不讳:“还请二婶将单婶诸人的身契一并交予,算是我买断,他们的身契银照付。”
小谢氏哪肯把这权柄交给对方,如此一来,岂非将来再不能要胁控制“耳目”?可旖景十分客套:“单婶原是二婶陪房,我可不敢白白领这份恩惠。”
为了埋伏单氏一房在楚王府,小谢氏只好妥协,到底还是留了单氏的兄嫂一房在手,旖景并不介意。
“还有莲生的身契,劳烦二婶交予。”这才是重点!
小谢氏想到莲生将来可是通房,身契不给苏氏实在说不过去,只好咬牙给付。
转眼就到八月,迁居前夕。
这日傍晚,旖景从荣禧堂返回,途经东苑,正觉一地夕照瑟瑟,吹面凉风翦翦,观之感之沁人心脾,又掐算着她家阁部已在归途,而障目之人明日即能不见,实在心平气爽。
忽闻一声“五妹妹”侧目一看,朱锦玉冠的男子冷面含怒,步伐匆匆上前,正是虞洲。
夏柯秋月满面防备,大小李婶微微握拳。
却见虞洲抱揖一礼:“敢请五妹妹略微移步,算作道别。”
旖景眼见十余步外就有一处四面漏空的亭台,便让随行在此稍候。
“五妹妹,我对你之意如何,你当心知,何故步步紧逼?”才刚站定,虞洲竟质问出声。
晚风送来柯枝上的杏香,微带着青涩的气息。
旖景忽而想起隐约的记忆里,似乎也是在这片杏荫,当时面前此人那番花言巧语,真的是隔世了,但是态度有改,虚伪仍如当初。
“我当然谨记二弟的言行。”旖景莞尔:“利用冬雨欲陷我于毒杀世子的绝境,为保富贵起意陷害我之姐妹,诸如种种,不敢忘却,为求自保也为将来清静,只好从根本上远离尔等,步步紧逼?二弟对这四字的理解实在不足,自认我之所为远远不到这般境地。”
虞洲负于身后的手掌忽而紧握,眼睛却晃过一道伤感:“五妹妹,我从没想过加害你。”
旖景连回应的兴趣都没有了,举步欲走。
“是你先负了我!”虞洲低喊出声:“从前种种,五妹妹是否忘却?是你先变了心。”
旖景转身,神情淡然:“二弟慎言,我记得清楚,并未予你任何承诺,再说心意……我从未给予过你。”
“你可知道,我为了你甚至违逆生母,因她对你心怀不满,我甚至记恨……”
“那是二弟自己的事,对生母不孝,对兄长无义,二弟绝情如此,你之所谓情意,我视若毒瘅避之唯恐不及。”
话已至此,多说无宜,旖景微微颔首:“明日二叔迁居,我尚要打点贺礼,道别话尽,二弟留步,不需再送。”
伊人远离,背影远远没入荫影霞光,虞洲重重一拳打在亭柱。
“是你绝情如此,休怪我将来狠心,你执意与他……我便成全你们做对绝命鸳鸯。”
虞栋迁居,道贺者众多,楚王当然也未缺席,众人都道这是理所应当,没人觉得有什么怪异之处。
唯三太爷闻后欣喜若狂,干脆隔三岔五就去蹭吃蹭喝,顺便讹诈一笔财物。
小谢氏头大如斗,虞栋也满心不耐,却不得不顾忌三太爷手里的把柄。
楚王府分家一事甚至没引起三两议论,因为八月有件大事发生,便是首届会试,众人翘首以待,好奇首批贡士的诞生。
当然随着贡士产生,紧接着即为殿试,越发引人注目。
九月,随着宫中传胪大典首次举行,平安门外,青雀大道两侧的茶楼被包赁一空,不少闺秀甚至贵妇,都想亲眼目睹头甲三人登鞍游街。
世子妃是被几个闺中好友盛情难却架着来看热闹的,在座诸人,彭澜的长兄、卓应瑜的夫婿、杨柳的叔父、包括旖景的四叔皆中了贡士,参与金殿试策,韦十一娘的新婚丈夫顾于问更是高中会元“夺冠”呼声十分高涨。
安然今日也受邀前来,但她家殷永中了举人后并未参与首届恩科,而是养精蓄锐准备三年后正式举行的春闱,虞沨对此表示赞同。
众人傍窗而坐,品着茶点瓜果,观望着底下夹道等候的人头涌动,一边说笑,一边等待。
忽闻前方传来礼炮鼓响,突地一阵喧哗。
“来了来了!”心急如焚的韦十一娘半个身子探了出去,却跺脚遗憾,因为不能一眼看清当头那匹金鞍玉马上男子的眉目。
卓应瑜却不慌不躁:“我家安郎自己都说了,最多中个二甲进士,头甲没他的份。”
雅室的门却忽被推开,秋月一头扎了进来:“世子妃大喜!晴空传回来的消息,国公府四爷高中探花。”
旖景尚未回过神来,十一娘一个虎扑朝向秋月:“我家的呢我家的呢?”
秋月长吸一口气:“婢子给十一娘贺喜,顾公子高中头甲状元郎!”
于是小小的雅室爆发出一片欢呼雀跃。
而这时,宫城之内,四皇子刚刚登车,也是一脸沾沾自喜。
顾于问高中状元,哈,真没想到!自己还真是眼光独到。

☆、第五百五十三章 高中之后,并非添花

远庆八年九月,大隆首批进士诞生,披宫袍,赏恩荣宴,二、三甲排名前列之未立三十者,选入庶吉士,凡三十以上者按排名或留六部观政,或授给事中、主事等官,或外放地方府推官、同知、县令县丞等。
在世人眼中,这批经科举擢远之士大多仕途光明,尤其头甲三人。
于是三人乘鞍游街尚未结束,名姓已经在市坊间广为传扬,甚至连探花郎苏明尚未成婚之事也被传得街知巷闻——大长公主为了将苏明的“出现”引起人言议论降至最低,替他议亲事并未兴师动众,又未过大定,因而世人竟多不知不觉,这也难怪,虽苏明受到家族承认,高门望族大多还持着观望态度,料想着大长公主待这位庶子甚难毫无芥蒂,都没有急赶着攀交联姻,再低些的门庭,对卫国公府只有仰望,想攀交也没有门路。
状元顾于问为韦相佳婿之事自然不是秘密,引起道旁雅室里围观的闺秀们好一阵叹息。
至于榜眼,据说是西安府人士,已经是年过不惑,不消说已经娶亲,再者其貌不扬,比起那两位玉树临风的状元、探花实在不够吸引,闺秀们大多一眼晃过。
当以顾于问为首的状元郎玉马金鞍打茶楼下经过后,旖景这一批“亲友团”就自发解散,各自回府等着庆贺。
当得贡士功名参与会试者,只定名次而无落第一说,故除了安然,各自家中都出了一名“进士”当然对于世家而言并非大庆之事,毕竟其子弟入仕没有寒门般艰难,不过也都明白这批进士是天家将来着力培养之新兴势力,不是普通世家子比得,也算为家族添了一笔政治财富。
旖景自是顺路就回了卫国公府,可她并未见到门前点炮热庆。
探花郎尚在游街,入宫参加传胪大典的苏三兄弟却已经回府,都在远瑛堂的偏厅里正襟危坐着。
丫鬟婆子远远站在廊庑两侧,瞧见旖景入内才有人进去通传,看这情形,有些商议要事、闲人勿扰的架势,旖景连忙喊住玲珑,问得父亲叔父皆在,便称自己先去见国公夫人,迟些再来问安。
也就是在黄氏那里走了个过场,旖景便去见了二婶、三婶,刚刚转去董音那处,见她捏着鼻子喝着一碗苦盎盎的药汁——董音进门数载尚无身孕,她早就开始焦急,旖景听说黄氏最近也一改“无为”声称子嗣传承乃家族兴旺大计,劝说董音当以贤良为重,给苏荇纳妾。
“这是什么药?”旖景问道。
“是祖母请的太医开的方子。”董音笑意里有些苦涩。
“可是夫人又逼迫于你?”旖景问道。
董音拉了旖景坐在挂着樱红纱帐的软榻上,轻轻摇头:“婆婆她只是劝言,并没插手我这院里的事,甚至处处为我考虑,说可以暂时不提纳妾的事儿,先给两个通房停了药,若有了子嗣,留子去母,把孩子记在我名下……世子是嫡长孙,我迟迟未有身孕,换在别家大多也是这般处理,并不能说婆婆逼迫。”
苏荇身边儿原有个大丫鬟,虽卫国公府并没有先备通房的惯例,可董音见那丫鬟本份,就作主开了脸,后来又把自己身边一个陪嫁丫鬟提了通房,但仍是丫鬟,还没有抬成姨娘,避子汤更是不曾停用。
其实黄氏的“劝言”卫国公与大长公主一早知道,大长公主对此“贤良”之建不以为然:“我们是公候门第,相比无爵之世家更要避忌庶子为长,再是留子去母,大郎与音儿到底年轻,将来音儿若有了嫡子,把前头这个记在名下的怎么安排?便是乱家的根本。”大长公主有心再等几年,董音实在无孕,再商议该当如何,却让卫国公先别把她的想法透露给苏荇夫妻:“荇哥儿是好孩子,并没有为此刁难音儿,他心里有数,可音儿将来是主母,也得心有主见,肩头上得扛得住压力,咱们太过维护反而对她无益,不搭理就是,若是这般,音儿还听丛了黄氏的软言逼迫,再教训她。”
“嫂嫂也别太心急,我听说别家府上,也有进门数载才有身孕的事儿,并不稀罕。”旖景也没有胡乱支招,苏荇到底是世子,他的嫡长子将来也得袭爵,子嗣的确重要。
董音却也不想多提这事,心事显重,话就不多,旖景坐了一会儿,就说要去见几个妹妹,哪知刚刚出了松涛院,便遇见了玲珑,说是四爷已经回了府,大长公主让她请旖景去远瑛堂。
旖景心头微讶,与玲珑说着闲话到了远瑛堂,见还是刚才那番情境,廊庑里仆妇个个垂手屏声,就连玲珑都没跟进正房,只是替旖景打了帘子,指向右侧偏厅。
偏厅里靠北设立的一方松客寿山的紫檀屏风下,大长公主穿着一件明蓝锦禙坐在罗汗床上,刚刚游街归来的探花郎苏明还未换下那身披红宫袍,只取了冠戴,坐在右侧下首的官帽椅里,神情并不见早先玉马金鞍上的意气飞扬,甚显沉肃。
旖景原先看四叔更像三叔,比父亲显得亲和,又比二叔的文士风范略增沉着,今日见他这样的神情,倒觉得与父亲更加神似了。
等施了一围礼,旖景便在大长公主的示意下走去坐在她脚边的锦墩上。
“你四叔中头甲的事,果然被远扬料中。”大长公主脱口就是一句,看向苏明的目光里就微透着歉意:“我当初一心想弥补明堂的遗憾,料想并不周全,早知如此,还莫不如稍缓让你入籍。”
旖景更讶,听来四叔倒不想中这探花一般?
就见苏明起身长揖,旖景连忙起身避于一侧,听他说道:“母亲此言,让儿子甚是惭愧,儿子得以认祖归宗全凭母亲宽容,再者既为苏氏子弟,自然也得承担人子之责,既怀入仕之心,更不该为避风险趋安无为。”
“坐下说话吧。”大长公主闻言一笑,这才对旖景解释:“你四叔这回应策选中庸之道,就是不想出这风头,他原本连这回会试都想避开,一来我也不想耽搁了他,二来他师承名儒,圣上当知他是卫国公府的子弟,更是点名让他应试。”
苏明得南儒丁昌宿亲自教导,可谓是这位大儒的收山弟子了,若是连个贡士都落第,也太明显了些,哪知殿试上虽择中庸,并未表现“锐意进取”依然还是中了头甲,无疑是天子有意如此,要让他成为将来新兴势力的核心之一,当然,又是对卫国公府的进一步“套牢”。
大长公主再对旖景说道:“你是国公府的女儿,眼下又是楚王世子妃,不比得普通贵妇只在内宅用心,有的政事,心里也该明白,想必沨儿也知会过你,储位十有九成会有变动。”
旖景颔首。
“霁和这回得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将来必为天子信臣,我苏家一门文武官员俱占,圣眷深厚有目共睹,一旦圣上有易储之议,太子被废,必成炙手可热多方争夺之势,眼下情形,已经不由我们选择,一定会涉及储位之争,天心难测,就是祸福难料。”大长公主沉声说道:“以我看来,一旦圣上提议易储,率先引发的风波便是太后与圣上母子间的政见不和。”
倒不是说太后有多看好太子,但太后重嫡,而太后身后的严家又与大长公主息息相关,是大长公主的母族,卫国公的外家。
眼下卫国公一府已是极盛之势,再兼苏明高中探花,当真是烈火烹油。
“圣上之意,必是要争取国公府助力,将来在废太子以及奠定新储一事上竭尽全力,如此,咱们说不定先就得与太后、严家为敌。”大长公主越发沉声:“就算能规避这点,储位非嫡非长,便当立贤,可贤之一字哪有固论,诸皇子必会手足相争,苏家嫡长女是福王妃,可福王显然不得圣心。”
大长公主并没有说明,其实她也看出圣心是在三皇子身上,可仅有圣心,还不足以让三皇子坐稳储位,四皇子势大,五皇子也不弱,德妃一族不容小觑。
那时让旖辰嫁给福王,也是天家之意,意在稳固与卫国公府的联系,着手铲除金逆,改革官制,但时过境迁世事变移,涉及储位之变,就连与世无争的福王因为身后有卫国公府,不可避免也会卷进储位之争。
相比卫国公府,楚王府是宗室,无论远近亲疏眼下都更得圣上信重,两家虽是姻亲,可一旦涉及国政大局,出难以做到确实的“心心相映”至少在天家与世人看来是如此。
所以,天子为了更加稳固与苏家的君臣之义,有意提携苏明。
就此一来,卫国公府不但有勋贵之荣,甚至成为将来新兴势力之首,权势威重,就必须做出选择。
“儿子认为圣上并未给咱们选择的余地。”卫国公说道:“要保福王不受波及,家族尊荣居安,必须遵圣令行事。”
三爷苏轹表示赞同:“可四弟这回高中探花,不待圣上提出废储之议,几个皇子身后的助势就会对四弟起拉拢之心。”
事情很显然,苏明到底是庶出,还是“忽然入籍”世人鲜少会认为苏明与大长公主几个嫡子真能做到一心,卫国公三兄弟无疑会被划为福王一党,苏明倒未必不能拉拢。
“福王暂时不提,我认为咱们也该布布迷障,示忠只对圣上即可,团结一致更不用向外人展示,一来也是留条后路,二来是替圣上行棋试探,以备将来废立所用。”三爷又再说道。
卫国公与苏轲都表示赞同。
虽然苏家忠心可鉴,但自保也极为重要,要留后路,就不能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提篮里,这必须得掌握好火候,一来要保持圣上的信重,不至真让圣心生疑,二来在旁人眼里,苏家的态度还要维持暧昧,不让一眼看穿。
“今日四弟高中探花,咱们却没有立即大庆,便已经走出一着。”苏轹又说。
大长公主颔首:“老二,这话得借着你媳妇的嘴张扬出去,就说我的意思是顾忌盛极必衰,故而叮嘱了霁和让他略有保留,哪知中了探花,我有些不喜。”
至于让利氏张扬给谁,在座诸人都心知肚明。
“当然,霁和既高中探花,卫国公府当然要行宴为庆,这点表面文章还是必须做的。”大长公主又说。

☆、第五百五十四章 归人在途,又遇故旧

远瑛堂议计一定,黄氏很快就在与利氏“闲聊”时听说了大长公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