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枳鞣焕创蛟炫┚摺⑸钣镁咭约八嗤醪唤乖诿窦淞魍ǖ奈淦骼醋傻煤玫囊部梢宰龃罄习澹患滓环健�
不过客观来说,走第二条路混大了的并不多,首先如果民间有了手艺比较出色的匠人,朱楧会想办法将他们都挖到国企来上班。第二,如果一个民营的兵工厂发展的规模十分壮大,那肃王会想尽办法加以限制,派兵站岗监视,甚至是加以收购,因为这个行业实在是太敏感了,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被别有用心的利用起来,打造一堆武器来武装一群亡命之徒,那对国家来说绝对是一种隐患。
所以,朱楧虽然允许一些工匠靠手艺赚钱,但明文规定了民间作坊的规模,即工匠人数不能超过二十人,超过二十人以上的,就要被国营资本强行收购,若是有偷奸耍滑,甚至公然抗命的,官府的捕快衙役会请你去喝茶。因此,可以看出,朱楧对待这些民间工匠的态度就是允许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技能和经营头脑过上小康甚至是小富的生活,但不能做大到威胁皇权的存在。
当然这个从业人数的限制仅仅限于军工企业,对于一些打造农具和水利设施的民用企业,朱楧的限制还是很宽松的,毕竟它们发展好了,对肃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很有促进作用的。
朱元璋为了更好的治理天下,将大明朝的人民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民户,负责种地纳粮,给皇帝提供粮饷;第二部分就是军户,主要负责自给自足,战时帮助朝廷打仗;第三部分就是匠户,负责制造各种器械。
相比较而言,民户和军户的地位相当,都高于匠户,因为这两种户口的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只是各自承担的义务不一样,因此谈不上谁比谁的地位高。著名的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李东阳等人都是出自军户。
但是匠户就不一样了,一日为匠户,子孙后代俱为匠户,不可更改,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属于被强制劳动的对象。由此可见,匠户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有多么低下。匠户一般隶属于军户,给军队打造武器装备,匠户的来源主要是俘虏,或者是“军中不堪征用者”,那些脾气暴躁的大头兵会怎么对他们也就可想而知了。他们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只能领到一些微薄的赏赐,其干活的积极性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工匠干活的积极性,朱楧这才决定将工匠从军户当中独立出来,成立专门打造武器的兵工厂,以及打造其他生产生活用具的民用手工厂。让所有的工匠们都去那里面工作,按照实际的工作业绩来发放工资,明码标价,任何人不得克扣,否则严惩不贷。
从此,肃国的工匠们不再受军户的欺压,不再过着从别人口中乞讨口粮的生活,开始理直气壮地靠着自己的手艺和勤奋来赚钱,来获取工资,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因此干活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对手艺的要求也越来越精。因为你的手艺不精的话,你打造的东西就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拿不了提成,只能靠着基本工资过苦日子。
之前,工匠们都认为他们干的是苦差事,是低人一等的活,每天做梦都想脱离匠籍,甚至一些胆子大的都开始逃跑了。自从朱楧改革了工匠制度之后,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从事的行业成了香饽饽,他们每个人都成了拿着铁饭碗的国企职工,旱涝保收,还可以将职位传给儿子,实在是比那些民户一点都不差。那些民户每天都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一年下来除去税收能剩下的也不比他们多多少,更何况他们还要服徭役,工匠不用服徭役。
最重要的是,工匠的薪水稳定,只要你不偷懒,就绝对饿不死你,而那些民户种田哪里还能免得了旱涝蝗灾,田地歉收的情景呢?
有个稳定工作的感觉真的很不错,最起码不用担心断粮。这些工匠们都十分感念朱楧的恩德,并且每个人心里都绷着一根弦,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手艺,生怕手艺被人比下去之后丧失了这个稳定的铁饭碗。
为了能培养出更多的工匠,朱楧又想开办学校了,这次开办的学校是职业技术学院,专门针对工匠而成立,除了读书识字之外,还要学习各种器械的制作,算术、物理、化学知识也占了更大的比重。
………………………………
第二百三十四章 秘密兵工厂的选址
朱楧虽然是文科生,但好歹也是考上大学的人,中学时期还是学了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原理的,像什么力学定律之类的还记得,因此亲自编纂教科书,教给了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们,好让他们为自己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工匠。尤其是几何算术的科目,是职业技术学院的重中之重,算术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没有算术,后世的大炮、导弹绝对打不了这么准。
之前为朱楧主持大水车建造的胡匠头有幸被朱楧任命为肃国兵工厂的总办,隶属于工部,不过照例要由司礼监派一名太监做监督,以保证兵工厂能按照朱楧的意图来为肃国服务。
这位胡匠头对朱楧可谓是感激涕零,之前谁把他们这些工匠放在眼里啊,动辄呼来喝去,不仅要完成公家的任务,还经常被大小官员派私活,去给他们盖房子修园子等等,苦不堪言。
现在好了,王上不仅让他们另起炉灶,自成一家,自负盈亏,从此不必在受那些官员的盘剥,还把这第一任兵工厂总办的职位给了他,虽然王上爷没说总办是个几品官,但是怎么着大小也算个官,没想到咱老胡这辈子还有能当官的时候,当即给朱楧种种地磕了几个响头,跪在地上信誓旦旦地保证道:“多谢王上恩典,小人一定将我肃国的兵工厂办好,为王上多多打造精良的武器,以助我王征战四方!”
朱楧心头一乐,这货还真是个当官的料子,屁股还没坐热呢,拍马屁的功夫倒是一套一套的,笑着说道:“起来吧,这些年来你为我肃国监造了数不清的大水车、手压机以及兵器,功不可没,将兵工厂交给你寡人还是很放心的。不过,你不要急着高兴,寡人还有几件秘密任务要交给你做,这几件事事关我肃国的发展大业,你一定要办好,并且不许对任何人泄露出一个字,否则满门抄斩!”
那位胡匠头被朱楧说的最后这四个字吓了一大跳,全身地汗毛都紧张起来,他实在是不知道王上要将什么样的大任交给他,抬着眼带着一丝恐惧的眼神看着朱楧,小心翼翼地问道:“敢问王上是什么事?小人就算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朱楧脸色一寒,十分严肃地说道:“不需要你肝脑涂地,只要你用心当差就可以办好这件事。”说完,就将自己打算开发哈密地区的锡矿制作马口铁进而生产罐头的事以及他自己对火绳枪的一些基本的了解告诉了胡匠头,希望他能将这些玩意弄出来。另外,朱楧知道,后世的大炮都是后装的,而明朝初年的大炮都是前装的,前装炮的射速和威力都比不上后装炮,因此他也希望胡匠头能带着手艺熟练地工匠试着制作后装炮。
制作马口铁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是将锡融化掉之后,再将铁片放进去镀一层锡,而生产罐头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将肉放到马口铁内,再将其放到沸水中用蒸汽杀菌,然后在将口封好,这样就可以保证马口铁内的肉长时间不变质。这些都是后来的人在无数次的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方法,同时也建立在人类对于食物的腐烂是由细菌造成的这个基本认识之上,朱楧来自后世,对这些简单的原理也听说过,自然就十分无耻的拿来自己用了。
火绳枪的原理就是用一根可以长时间点燃的火绳来引发枪膛内的火药,进而将枪膛内的弹丸催射出去,将火绳点燃之后夹在一个转轴的一端,转轴的另一端就是扳机,开火时一扣动扳机,转轴就会将燃烧的火绳压到枪膛里,点燃火药,发射弹丸。火绳的制作方法也比较简单,用几股细亚麻搓成导火索,用醋煮或者用硝酸钾泡一段时间就行。硝酸钾是硝石的主要原料,也不难弄,虽然以明朝的科技提炼的纯度不会很高,但是能用就行。火绳枪是火器发展史上的革命,可以说是现代步枪的雏形,单看外形已经非常像,没有什么大的分别。火绳枪的问世,改变了之前火铳必须由两个人操作并且很难瞄准的缺点,使得火器的威力大大加强。
这些操作后世的网站上都有专门的讲解,朱楧也都看过,虽然他自己不会弄,但是可以将这些基本原来告诉工匠,让他们去琢磨。
推动世界发展的科技往往就是在不懈实验之后的一点灵感来袭,值得庆幸的是,朱楧已经知道这些灵感是什么了,因此可以将他们堂而皇之的告诉工匠,让他们冲着这个方向去实验,实在是有些欺负别人。
不过不这么做也没有办法,毕竟将来的敌人朱棣和帖木儿都不是省油的灯,自己要想战胜他们就要倾尽全力,不能管什么胜之不武,而且火绳枪再过五十年就要在欧洲问世了,提前五十年搞出来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外挂,又不是搞出了加特林,蒸汽机。总体来说,火绳枪还算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物品,就算出现了火绳枪之后,热兵器也在今后几百年的时间内都没有完全取代冷兵器。明朝的鸟铳也好,日本的铁炮也好,都需要冷兵器的配合与掩护,因此就算朱楧现在搞出了火绳枪,也只能在军事装备上领先世界一点点,绝对形不成碾压的优势。
火绳枪虽然在威力,射速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还是有缺点的,缺点就是填装麻烦。每开完一枪后,都要打开枪的后堂里装火药的槽,重新倒上火药,然后再装铅弹,重新开下一枪,操作还是比较复杂的,因此也十分影响射速,训练有素的射手一般两分钟也只能开三枪,真要是打起来,火力还是不够凶猛。
这个问题也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只能大量生产火绳枪,然后装备到部队在以三段击来打击对手了。如此一来,才能形成持续密集的火力。
至于后装的那种佛郎机炮,以至于是红夷大炮,朱楧就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弄了,恨只恨自己当时没有留意这方面的资料,现在想要弄去无从下手,只能完全寄希望于工匠们的智慧了。
对于朱楧这些构想,胡匠头听得云里雾里的,真不知道咱们这些王上脑子里装了多少东西,咱干了一辈子的工匠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什么罐头还有什么鸟铳。但他到底是个懂行的人,单单靠听就已经知道这两样东西非同小可。罐头如果弄出来以后行军打仗就再也不用担心军粮的问题了。那个鸟铳要是弄出来,威力可比现在的火铳大多了。
怪不得王上如此谨慎,不让咱泄露一个字。胡匠头当即知道了事情的轻重,浑身上下每一个汗毛都紧张了起来,对着朱楧重重地磕了一个头,用无比坚毅地眼神看着朱楧说道:“请王上放心,从今以后,臣就带着一干精干的亲信专门负责研究那个罐头和火绳枪的做法,在将他们做出来之前,臣等绝不回家。”这位胡匠头已经不失时机地向朱楧称臣了,要知道在古代想称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你首先得是官才行。
朱楧就是喜欢他这副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搞科研就是需要这股倔劲和钻劲,不能害怕失败,当年爱迪生发明一个电灯泡都失败了一千多次,更何况是做出吊打对手的大杀器,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微微地笑道:“好。寡人会在哈密给你们建立一个秘密军工厂,你们就在哈密,以挖铁矿为名,寻找锡矿,另外再秘密地研制罐头和火绳枪。锡矿应该在明山一带,你们好好找找。”
胡匠头微微抬了一下头,用狐疑地眼光看了看朱楧,实在不知道朱楧到底是怎么知道明山一带有锡矿的,但他也不敢提出质疑,当即磕了一个头,道:“臣记住了,臣一定竭尽全力。”
朱楧微微地点了点头,思索了一下,道:“你先退下吧,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准备,过完年你就带上你的人去哈密为寡人研制这两样东西。至于办理职业技术学院的事情,你就交给其他人好了。”
“臣遵旨。”胡匠头又向朱楧重重地磕了一个头,然后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心里开始盘算着自己的班底,必须是老实可靠而且手艺又十分精湛的人才行。
胡匠头走后,朱楧又开始一脸惆怅的沉思起来,老朱虽然裁撤了锦衣卫,但以他的性格,肯定不会甘心从此当睁眼瞎,他一定会用其他的方式来监听肃国的一草一木。因此,研制罐头和火绳枪的事情一定要秘密在秘密,否则若是让老朱知道自己搞出了这么两件大杀器,他肯定会用各种手段逼着自己交出来,而自己现在是没有实力与他相抗衡的。
到底怎样才能瞒过老朱的耳目呢,朱楧煞费苦心,突然感觉自己像是刚建国时期的领导人,为了瞒过敌对势力来搞出原子弹等武器,费劲了心思。
最是无情帝王家啊,儿子防着老子,老子防着儿子,侄子防着叔叔,叔叔防着侄子,真是让人伤透了脑筋。
兵工厂和职业技术学校就在朱楧的大力推动之下举办起来了,校址和兵工厂的厂址也已经开始破土动工,肃国的工匠们都很高兴,眼看着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厂子心里都美滋滋的,这可是他们的铁饭碗啊,是他们将来赖以谋生的场所。军户和民户也很期待厂子的建成,因此这代表着他们将来会有更加精良的武器,在战场上也会获得更大的功劳,付出更小的伤亡。
兵工厂的总办朱楧就交给了胡匠头,但临时为了掩人耳目让他能安心弄出火绳枪和罐头,又派给了他另外一个差事——去哈密寻找铁矿以解决肃国缺铁的问题。兵工厂的事情暂时就由其他的人负责。
而之前军校的校长朱楧则任命了一个善于训练新兵的指挥使褚玉成负责,很多人都知道老蒋是靠着黄埔军校起家的,很疑惑为什么朱楧不兼任军校的校长,反而给了别人。要知道,从这所军校里出来的都是肃国未来的军官,若是都成了这个人的子弟,那岂不是对王权有很大的威胁?
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很不了解老蒋的,如果老蒋只是一个军校校长的话是绝对挤不走汪精卫的,因为汪精卫当时是广东省主席,而此时的国民党就占了广东这一个省份,也就是说汪精卫实际上相当于国家主席。一个小小的校长跟国家主席对抗,你以为学生们会站谁?跟你关系再好也不行啊,毕竟大家上军校都是奔前程的。校长只是负责训练学生,最大的权力无非是给你一个优秀毕业生的称号,而国家主席可是负责使用军官的,是可以决定你的官位和前程的,那头炕热那头炕凉,不难衡量。
实际上,在老蒋与汪精卫闹翻之时,他已经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先后升任军人部长以及广东卫戍司令,尤其是这个广东卫戍司令更加不得了,前面说过,此时的国民党就占了广东这一个省份,因此广东省卫戍司令实际上就是掌握了国民党部队的兵权,可以对那些大小军官们生杀予夺。
决定对方命运的权力以及深厚的师生之情,促使黄埔军校出身的将领们在老蒋与汪精卫的争斗之中,全都站在了老蒋这一边,促使他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所以,朱楧根本没有必要非要去自降身份担任什么军校的校长,他是肃国的国王,肃国所有军官的生杀予夺的权力都在他的手里,想要承袭父亲的职位也要得到朱楧的首肯,兵曹签发的文件,一个校长只是负责训练而已,最多跟学生有点香火情,真要是敢造反哪个学生脑子抽风了会站在他那边?
所以根本不会威胁到朱楧的王权。
这两件事情定下来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建立秘密军工厂悄悄地研究罐头和火绳枪了,关于这件事,朱楧还没有眉目,此事又过于机密,不能拿到朝堂上去商量,还真让他伤透了脑筋。
这天晚上,朱楧留宿在迪丽娜扎的寝宫。迪丽娜扎见朱楧眉头不展,心事重重,不知道他遇上了什么烦心事。她是个很有心思的人,当着宫女太监面不会问朱楧的心事,因为她知道朱楧这个人很谨慎,在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是不会吐露自己的心事的。
迪丽娜扎命人准备了一桌可口的小菜,又烫了一壶女儿红后,便挥了挥手,将屋内的宫女和太监全都打发到了外面去。偌大的宫殿就剩下了他们两个人,迪丽娜扎站起身来,一双素手拿起酒壶给朱楧倒了一杯酒,然后轻轻地端到他的面前,盈盈地笑道:“臣妾不知道陛下有什么烦心事,但愿这杯酒能为臣妾解除陛下的一点点忧愁。”
朱楧会心一笑,扭头看了看这个双手献酒的美人,暗道自己真的是蠢,守着这个知心知己的美貌智囊不用,自己一个人唉声叹气有什么用,单手接过酒杯,在眼前转了转,然后放到嘴边,仰头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