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大郎新传-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了这样一位大能人,武植也安心了许多。

    这边武植安心自得,那边武松花荣林冲鲁智深他们却坐不住了,这一天他们一起来拜见武植,而且一个个表情十分凝重,鲁智深大师更一脸怒气。23365831
………………………………

第400章 河北玉麒麟

“你们这是怎么了?朝廷的命令没这么快下达吧?”

    书房里,武植展开双臂,端坐在书桌后,武松与花荣朱武他们带着一帮水浒悍将并列两排站在武植面前。

    “哎!大官人!朝廷有童贯那厮把持军务,他是不会轻易同意我们出战河北的!”鲁智深高声道。

    “哦,会吗?”武植莞尔笑了笑,悠悠问道:“我听说童贯童太尉,可是军功赫赫,当年率领西北军平定土蕃西夏的时候所向披靡,想必是极其英明的,为何不会同意你们的请战呢?”

    除了武松花荣和林冲,鲁智深他们并不清楚武植和童贯的过节,所以武植才故意问的。

    “那童贯倒有些本事,可大官人你不在军中,有所不知,此人素来好大喜功,军中一旦有什么大功劳他比谁抢的都快!”鲁智深瞪了下眼睛,继续道:“这次河北诸路来了乱军,童贯必定会从西北调他的嫡系部队来剿灭,他抢功倒也没什么,只是西北距离这边几千里地,等军队调过来,黄花菜都凉了,不知道又有多少大宋无辜百姓遭殃啊!”

    一旁的杨志也躬身对武植抱拳道:“而且我青州大营的实力,朝廷并未知晓,即便是童贯不调西北军,京城还有禁军,只怕也轮不到我们。”

    听了他们二人的话,武植微微点了点头,童贯确实喜欢争功,京城禁军也已经被历代统领还有高俅腐化的只剩下渣渣战斗力了,一旦调禁军过来,只怕是肉包子打狗,凭空给那些乱军送人头送军备的。

    “大哥,我们这次来,是想请你给慕容大人写一封信……”一旁的花荣无奈道。

    旁边的武松面色凝重,朱武也微微皱着眉。

    武植看了看他们,摇头道:“不可,慕容老哥刚入汴京,根基不稳,而且他只是执掌户部,虽然在皇帝面前能开口,却是万不好开口替我们争取什么的。”

    外戚虽然在大宋尊享荣华富贵,无人敢招惹,可是军权这方面朝廷上下最忌讳他们染指了,所以慕容彦达帮不上忙。

    “可是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辽军在我们眼皮底下残害我大宋百姓吧?”武松沉声道。

    众人此时都眼巴巴的看着武植,眼里充满了期盼,他们知道武植肯定会有办法的。

    其实武植目前也没什么好主意,沉思了片刻,他对着武松他们询问了起来。

    “河北地的乱军大概有多少人?”

    武松立即回道:“我早已派探子探查清楚,这次的乱军成建制的部队大概有两万人,都是骑兵。算上一些逃窜的散兵游勇,已经达到了三万人。”

    “这么多人?!”

    武植一愣,之前他只以为乱军不过是些乌合之众罢了,所以并不太在意,没想到成建制部队的居然已经达到了两万人之多,还都是机动性强,战斗力高的骑兵!

    这就非同小可,古代国与国之间,投入几万人部队的战争,已经算是大规模战役了。

    搞不好这股乱军能夺走河北的疆土。

    “这些乱军,带头的是谁?”

    武植疑惑不已,如今金国虽然声势大,但是总兵力不过也才几万人罢了,辽国有这样一支几万人的骑兵,干嘛化作乱军来侵扰大宋,却不去抵御那些和他们深仇大恨的金国呢?

    “带头的将领名叫耶律达葛里!”

    “什么?辽国宗室的人!”

    武植这下更惊讶了,辽国皇帝就姓耶律,这个耶律达葛里之前武植也是略有耳闻,乃是辽国的一员大将,还是辽国现任皇帝耶律延禧宠爱妃子的姐夫,严格来说也是皇帝的姐夫。

    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辽国大将,在辽国被金人打的快要灭国的危急时刻,怎么会带兵逃入大宋境内,成了乱军?

    “正是那个辽国大将耶律达葛里!

    一旁的武松显然掌握着无数辽国的情报的,见武植疑惑,他便简明扼要的将辽国最近发生的各种大事和武植说了大概。

    武植目瞪口呆的听完后,愣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古代信息闭塞,武植有报纸最多也只能掌握汴京和几座建立报纸州城的情报,对于外国的消息就不那么灵通了。

    所谓国之将亡,必出妖孽,金国合该崛起。大宋这边有“六贼”六贼搜刮民脂民膏,不断耗费国力,贪污数额动辄千万贯,那可是相当于几百亿人民币,后世顶级贪官一次性也不敢贪这么多。而辽国除了皇帝昏庸外,也出了一位灭国级妖孽。

    这个人名叫萧奉先。

    辽国世代皇帝皆取萧氏女子,皇后也必须是姓萧的,这是契丹人皇室的传统,耶律姓和萧姓都是辽国极贵的家族姓氏。

    这位萧奉先的妹妹也是辽国皇帝的一名妃子。

    而辽国皇帝耶律延禧有六个儿子,分别是晋王耶律敖鲁斡、梁王耶律雅里、燕王耶律挞鲁、赵王耶律习泥烈、秦王耶律定、许王耶律宁。

    最杰出的是晋王耶律敖鲁斡。

    主要的妃子有两个,文妃、元妃。文妃生晋王耶律敖鲁斡,元妃生秦王耶律定。

    这位元妃就是萧奉先的妹妹。

    好了,有了这样一层关系在,萧奉先居然在国家都将要保不住的情况下,突然间心血来潮决定搞一次宫廷政变,要把外甥秦王耶律定推上皇帝的宝座。

    那么晋王一系就必须去死了。

    而晋王的势力非常大,辽国朝廷上下,几乎所有军政体系都是晋王的人。除去晋王本身的实力外,光是他妈妈文妃的势力就超强。文妃有一姐一妹,姐姐的丈夫就是现在叛逃进大宋的耶律挞葛里,妹妹的丈夫叫耶律余‘覩,当时他们都是辽国当时数一数二的将军,当时正率军在前线和金国人交战。

    萧奉先想要搞政变弄死晋王,其实就相当于要完全摧毁掉辽国的军政体系。

    如果真的摧毁了这一切,辽国的军政实力立即降档。当此国难之时,这么搞纯粹是自杀行为。可萧奉先不管,他的眼里只有自己家里这一小撮人的幸福。

    为了小家毁大家,这是宋、辽两国的败类们共同的想法。辽国的萧奉先一个人干了蔡京、童贯、梁师成、王黼等所有人的活,他的业务水平之高,实在是那个时代里最炫目的存在。

    真是没有白叫这个名字,吕布再世玩权谋也不是他的对手。

    具体细节武松并未一一说明,只是说萧奉先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引晋王势力上当后,便无比骇然的在辽帝耶律延禧旁边大呼晋王要逼宫造反,惹的辽帝(也是个昏君)大怒,当即下令把晋王一系,还有文妃极其直系一脉统统杀掉了。

    只留晋王一条人命,还下诏到前线召回耶律余覩和耶律达葛里,这两位大将顿时蒙逼了,他们找谁惹谁了?正给国家卖命的,突然国家要他们的命,这是为什么?

    等他们醒悟后,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等死,或者跑路。

    于是,耶律余覩余恨难消,居然转头投降了金人,反过来替金人猛打辽国。而耶律达葛里比较有良心一点,并未反攻倒算自己的祖国,而是带兵闯入了大宋境内,成了这么一股乱军。

    武植不禁苦笑,难怪金人从原始部落起步能崛起的这么迅速,无论是辽国还是宋国都何其相似,皇帝昏庸无道,奸臣祸乱朝纲,这就叫气数已尽,金人却有天佑。

    “大官人,这股乱军如今已经占据河北半壁地域,如若不早除,恐坐大,你看……”

    朱武说完,鲁智深也嚷嚷了起来。

    “假如那童贯真的不许我等出战,反而要千里迢迢调运西军的话,我们干脆就抗命出战!大不了受一受军法便是!”

    武植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确实这股辽军实力强悍,等西军过来后,他们肯定已经在河北站稳脚跟了,而西军千里跋涉,再过来又能有多少战斗力,若是被这股乱军损了大宋最精锐西军的元气,那就得不偿失了。

    眼下最好的决策就是让武松所在的青州大营部去抗击乱军,青州范围与河北交界,后勤补给充足,青州大营在这里抗击乱军,相当于主场作战,优势很大。

    沉吟片刻,武植目光一凌!

    “乱军必须抵抗,起码要让他们在我大宋境内寝食难安!”

    “好!大官人也同意我们出战了吗?”

    “不是,军法不能违!”武植斩钉截铁的看着他们,继续道:“抗击乱军并不一定要明着出兵,朝廷不许军队跨界,却没限制寻常百姓流动。”

    武植说完,众人眼前都是一亮。

    “大哥是说……”

    “嗯,不错。着鲁大师和花荣你们带两千人马化作百姓悄悄潜伏河北境内,找机会抗击乱军。”

    “两千人马,是不是太少了?”

    “不能再多了,不然就会被人看出端倪。”

    武植摇头道,说来也可笑,为国抗击乱军,居然还要防着被自己人认出来……

    “怎么?你们没信心?”

    见众将面色凝重,武植故意激道,想来也是,乱军毕竟有近三万人,只派两千人去,确实是以卵击石。

    “反正不能暴露身份,我们尽量避免和乱军正面冲突,采取游击战术,两千人足矣!”武松第一时间确立了战术。

    “对!带两千人俺也能杀他们个片甲不留!哈哈!”

    鲁大师豪迈的笑了起来,武植笑道:“到了河北不要马上与乱军为敌,先去河北大名府找一个人。”

    “谁?”

    “河北玉麒麟,大名卢俊义!”

    武植站起身,继续道:“有他支持你们,你们即不用担心暴露身份,也能扩充兵力!”23378251
………………………………

第401章 叶良辰

听闻武植要他们去找卢俊义,武松他们纷纷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卢员外在江湖上久负盛名,有一身好本事,他的仆人燕青也是一条武艺高强的好汉!”朱武在一旁说道:“这次辽乱军为祸我大宋河北诸路,我听说卢员外出钱出力在大名府组织了民间义军,到时候我们找到卢员外,他一定会帮忙,那么青州大营的这两千将士就可以加入员外的民间义军,抗敌起来也方便了不少!”

    大名府虽然是大宋北方重镇,常年有数万军队驻守,可是那些军队不堪一击,之前乱军冲击大名府的时候,大名府派军队迎敌,结果一战下来宋军大败,数万军队折损一半,另外一半也伤的伤逃的逃,若不是有卢俊义组织的几千民间义军顽强守城抵抗,只怕大名府已经被乱军攻下了。

    “不错!你们到时候一定要和卢员外还有那位燕青兄弟好好相处合作,员外虽为商贾之家,财资丰厚,可他并无经商之心,却有凌云之志!他日时机一到,说不定可请卢员外加入我们青州大营!”

    武植说完,武松花荣鲁智深他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大官人说的可是真的?”鲁智深问道。

    “自然是真的。”武植淡淡道。

    卢俊义家中世代经商,发家于百年前宋辽澶渊之盟之后,仗着大名府是宋朝辖领宋辽边境诸州的第一大府,距离宋辽互市的榷场异常之近,卢家先人便做起了边境进出口贸易的行当。

    当然,若是只是正常贸易,卢家也不可能成为河北第一富户,这个贸易过程中,卢家主要干的,是“走私”。

    这种走私和后世走私性质上一样,但是意义却有天壤之别,因为卢家走私的对象,并不是大宋,而是辽国。大宋这边最缺的就是战马,辽国对大宋实行马匹禁运,而卢家和辽国那边的民间商人“勾结”走私的就是马匹。

    这是对大宋极其有利的事情,就像后世从外国走私先进技术一样,国家鼓励还来不及呢,所以卢家和朝廷合作,走私的马匹无论多少,全部算厚利卖给朝廷,再由朝廷分拨给各军营或者补充马场。

    而卢家世代精明运作得力,与辽国商人通力合作走私,无数好马源源不断流入大宋,也为卢家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所以,卢俊义一出生就是个地道的富n代,之前那次的捐款,武植这边算上偷黄智的才勉强和卢俊义捐的数额差不多,可是后来武植经过暗组调查得知,卢俊义成家后,一直对他家中的贸易产业不感兴趣,还拱手把卢家手中的大量辽国走私商人的资源白白让给了大名府其他贸易商人,他卢家如今除了吃老本,就省几百亩良田了。

    虽然经过几代人的积蓄,卢家的老本也够卢俊义挥霍几辈子的,可是结合水浒来看,卢俊义并非是故意败家,而是他心中有一腔报国之情,只是一直没有好机会罢了。

    “如此就太好了!久闻卢员外棍棒无双,他手下的燕青亦是人中龙凤,若是肯入我青州大营,必然是两员悍将啊!”武松欢喜道。

    “此事完不可操之过急,只需坦荡结交便可。”

    武松对武植点了点头,他明白,自己现在只是执掌青州一隅兵马,实力还是太过弱小,早招卢俊义,人家未必看的上眼。

    朱武抚须笑道:“我听说卢员外和林教头乃是同门师兄弟,一旦时机到来,只要请出林教头,一切便可水到渠成。”

    “不错!”武植微笑道。

    林冲已经护送灵儿她们安全的抵达汴京,昨日飞鸽传书,他已经和孙二娘夫妇准备返程回青州了。

    武植正打算让武松他们安心回军营准备,管家老鲍突然急步来禀,将一卷牛皮纸包递给了武植。

    “这是金掌柜刚呈来的飞鸽传书。”

    “嗯。”

    武植接过纸条,青州报社与各处报社之间皆建有信鸽站,负责传递情报,这些信鸽站每日情报由金大坚带人负责收集整理,并及时传达给武植或者报社等集团内相关人员。

    金大坚他们,也已经被编入了暗组。

    看完纸条,武植不由的冷笑了下。

    “大官人,怎么了?”鲁智深问道。

    武植一遍将纸条传给武松他们观看,一边回道:“不出所料,朝廷那边果然没有答应你们的请战,而是派了四万禁军前来平乱,青州这边负责禁军的后勤,旨意过两天就会到青州。”

    武植说完,众人也看完了纸条,虽然早就料到结果,可是他们还是一脸的不快,鲁智深更是猛拍了下桌子。

    “这贼阉厮!气煞洒家!”

    “哥哥稍安。”花荣劝了下鲁智深,继续道:“四万禁军前来平乱,如若平了乱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嗯,不错,从汴京调禁军,总比千里迢迢调西军要快多了。”武松也沉声道,“禁军虽然散漫,可军备优良,如若主将明断,亦可与乱军为敌。”

    “只是不知道这个叶良辰,是何许人也?”

    叶良辰正是飞鸽传书上面写的这次出征禁军的主将,纸条太短,只有这个名字,并没有详细介绍。

    武松花荣朱武他们面面相觑,身处军营,大宋有名的将领他们都知道个大概,可是这位叶良辰,他们确从未听说过。

    武植挑了挑眉毛,缓缓从刚才的牛皮纸袋里面又抽出了一张写满字的纸,交到了朱武手中。

    “这是此人资料。”

    暗组的人办事果然周全,难怪一个飞鸽传书居然要用纸袋装,原来里面还夹着早就搜集好的主将资料。

    朱武看了看资料,对武植敬佩的看了一眼,便开始像众人介绍这位主将了起来。

    “这位叶良辰年方二十有四,之前的军职乃是禁军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这三衙军中的捧日军指挥副使,之所以年纪轻轻就任此要职,是因为他的舅舅是当朝副相王黼。”

    王黼,皇帝的铁哥们,六贼之一,原来主将是他外甥,敢情是觉得乱军只是乌合之众,准备来抢军功的。

    “哼!派这么年轻的衙内过来领军作战,朝廷未免太儿戏!”杨志也愤愤道。

    “别急。”武植刚才没细看那资料,便对朱武问道:“此人什么履历,什么品性,之前有无战功?细细说一遍。”

    毕竟衙内也不都是高衙内那样的混账,可是有好多官二代将二代同样一身好本事的,眼前的花荣不就是例子?

    朱武低头仔细看着资料,回道:“这上面说叶良辰平时在汴京整日和禁军厮混在一起,虽然有些纨绔,倒也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品性倒也不坏,至于战功嘛……”

    朱武看到下面,嘴角竟然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他是凭蒽荫获得的军职,平时倒也喜欢舞刀弄棒,功劳只有一件,就是上个月,汴京西郊有一伙人偷牛被其得知后……”朱武合上资料,悠悠道:“他带了四千捧日骑军,一路奔袭城外,捉了……那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