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夏与日本比较的钢铁产量,以及武器的制造,说是一比十,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据我所知的真实数据是一比五十,再说直白些,就是要再建五十个汉阳兵工厂,才勉强与日本鬼子持平”。

    此话一出,不但法王倒吸了口冷气,就是隐叶与袁琪儿等人,也被吓着了,难以相信的看着刘郧,真的很想再多问一句,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干脆别打了,免得自讨没趣不是。

    唯有明月仙子不以为然。

    “日本鬼子生性残暴,华夏即使妥协或投降,他们也绝对不会罢休的”,长孙明月一脸毅然,将鬼子的真实意图,暴了个底朝天,“他们的终极目标是,先吞并华夏,进而占领整个亚洲,最终称霸全世界”。

    刘郧连忙拼命点头,支持明月的说法。

    还怕大家听不懂,他及时的加上了一句话,“日本是很强大,但是说到钢铁和武器制造,连欧美列强的百分之一都没有,因此就算我们妥协了、投降了,欧美列强仍然会打败他们,消灭这些小鬼子”。

    这下金轮法王就真的听懂了。

    华夏是很弱小,与日本鬼子打仗也很是吃亏,人员伤亡也铁定惨重,但是让鬼子吞并了华夏,武装起几千万军队,也不是天下无敌,甚至恰恰相反,一旦遭到欧美列强联手反击的话,总的伤亡恐怕是按亿来计算。

    “善哉善哉,看来与倭人抗战到底,才是亿万黎民的生路”。

    “金轮师兄,看来亦诚徒儿的办法,才是正理、正道啊”,隐叶大师生怕法王抹不下脸,只好双手合什,说出一番道理来,让他的师兄有个下台阶。

    金轮法王虽然杀伐果断,但是对于这些大道理,就有些茫然了。

    不过他也听懂了大半,至少明白一点,刘郧这厮进军大凉山,不是为了他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修铁路、修钢厂、办兵工厂,出兵的初衷,也是为了预防各方势力的阻碍,最终让华夏强大起来,减少无谓的伤亡。

    “亦诚徒儿,你是我的入室弟子,让为师出手帮你,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凉彝诸地源远流长,而隐秘的宗门教派甚多,而且大多与为师有旧,此番动刀动枪的话,让为师甚是为难啊”,金轮法王也不避讳,直接道出了实情。

    刘郧本来就没打算非动刀动枪不可,对于法王的顾虑,也不敢轻易的忽略。

    他连忙解释道,“师父你看看,但凡通了铁路的地方,哪一个没有兴旺发达,因此修铁路办工厂,本身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另外,你老再看看川西与茂州附近,川西专区有七八个县,徒儿父子仅占川西县和茂州市,而川西铁路北达陇南,南至城都,沿途有七八个专区,弟子可曾擅动分毫”。

    “退一万步说,即使徒儿真想扩充地盘,就涪城与德阳两个专区,也胜过凉山等地百倍,舍大图小,岂不荒谬”。

    这下连隐叶大师,都有些看不下去了,隐隐有些责备的说,“金轮师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自从亦诚徒儿海外归国之初,你都了如指掌,他的所作所为,哪件又是为了个人私利,凉山诸地,你去一遭又何妨”。

    “归国之初?”

    刘郧心中一凛,看来吉伦·金珠这厮,不但已经见过了法王不说,多半还将他在上海的大小事情,暴了个底朝天。

    “无量天尊”。

    金轮法王诵了一声法号后,有些尴尬的对刘郧笑道,“徒儿,并非为师信不过你,实乃想找一借口推脱而已,眼下世间杀劫弥漫,只要没超脱三界之外,都在应劫之中,故此想归寺静养耳”。

    “杀劫,我们不是经凉亭大战之后,就渡过了杀劫么,怎么大劫才刚刚开始的模样呢”,袁琪儿深知杀劫的厉害,自然是最为关心不过。

    “杀劫?”

    刘郧也是一愣,以前曾听长孙明月说起时,却一直不以为然,直到此次亲眼看到金轮法王,为了躲避杀劫竟然想龟缩不出,这才知道大事不妙。

    随之刘博士脑洞大开,不由想起截教门人的神仙杀劫,随之记起通天教主的名言,“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二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缘人”。

    金轮法王却有些讪笑,只好略略解释一二,“徒儿,你也太看得起为师了,我等修为平平,境界不过区区炼气化神,神通不过虚假之境,想与封神时代的神仙相比,真是蚂蚁与大象的差别,休得再胡说”。

    隐叶大师也哑然失笑,瞥了大家一眼。

    随后他才意味深长的问道,“各位徒儿,你们也说说看,为什么修道之人,都喜欢去深山野岭避世修炼,往往一修就是几百年,待修炼有成时,又要入世再积累外功,究竟是何原由呢?”

    刘郧与长孙明月等人,最差也是炼气巅峰,也勉强算是修炼有成了,为什么要避世,为什么要入世,他们还真的闹不明白,于是一起躬身求教。

    “弟子等见识不广,处世不深,还请二位师尊不吝指点”。

    隐叶大师于是话音一转,“亦诚徒儿,你的修炼境界,至今不过金丹二转,对于炼神期的神异,自然感受不深。”

    “那么,明月与琪儿俩位徒儿,就说说看,你们这几年来,可曾发现什么异常之处,比如修为与灵智之类”。

    明月仙子与袁琪儿顿时一愣,情不自禁的相顾一眼,异口同声的问道,“师尊(师叔),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这几年来我等都隐约感到心浮气躁,修炼之时事半功倍,大有停滞之感”。

    “而心智,却仿佛蒙尘一般”。

    刘郧却迷惑不解,他这些年倒是进境神速,从一个平常人,在智脑帮忙下,到精神力量觉醒,不过几天而已,再从炼精境界,进阶炼气境界,不过几个月。

    再到如今的炼气巅峰,也就二年不到的功夫,若非修炼九转玄功,他早该突破炼神期了,嗯,好像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啊。

    对于刘司令的疑问,无论是金轮法王俩兄弟,还是袁琪儿俩姊妹,都有些哑口无言,细细想来这厮还真是怪胎,不过好在都知道他身上的秘密多,倒也不差这一桩二桩了,无奈之下,只好不再理睬他了。

    面对袁琪儿俩姐妹的问题。

    隐叶大师却微微一笑,“你们的灵智蒙尘,正是你等即将应劫之兆,修炼时力不从心,正是劫气锁心之象”。

    长孙明月俩人在点头之余,心中突然一动,如此说来,刘郧根本不在此次的劫难中。

    这怎么可能呢?不是说大劫一起,不是不分良莠贵贱么。

    “你们是不是觉得亦诚的情况,有点奇怪”,金轮法王略略有些苦笑的说,“其实也不奇怪,一来是他的修为较低,根本感受不到灾劫之气,二来则是心诚志坚的缘故。因为铁路对他来说,就是他的道”。

    “铁路之道?”

    刘郧也是一愣,甚至有点哭笑不得,记得铁路又被称之为铁道,修铁路还真修成了“铁道”。

    不过细细想来,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之所以能“固志常猛”的修铁路,那是因为对他而言,抗日大后方的铁路修建,才是最好的抗日报国,能在增强华夏国力的同时,还能促进军民抗战之信心。

    “自古有云,民意就是天意”。

    金轮法王顺着自己的体悟,一一的说明原由,“同理,灾劫之气,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天下生灵的集体意志,因为他们都想杀人或自杀,才会在集体的潜意识里,形成郁结难消的劫气”。

    “而我等修炼之人,说到底,都是些炼精、炼气和炼神之人,尤其到了炼神境界之后,精、气、神,开始由内蕴转为外发,隐隐能触摸到了神的领域”。

    “这个神的领域,正是亿万生灵的集体潜意识”。

    “说来很玄奥,实质上是我们到一定的境界后,精神力极其强大,可以轻易的接受,或影响到普通人的思维意识,然而经过日积月累之后,这个情形就会反过来,我们也会受到普通人的影响,这就是集体潜意识的映射与影响”。

    这下无论刘郧,还是俩位师姐都恍然大悟了。

    他们甚至能举一反三,而低手之所以感受不到,是因为不能深入普通人的精神世界,更谈不上影响他人的思维意识,相反到了炼神境界之后,功夫越深的,就死得越快。

    以金轮法王这类的超级高手为例,个人的修为早已达到了顶峰,在影响他人的思维意识时,无论是深度上,或是广度上,已经远远的超了他人,甚至在某些领域,可被称之为“超凡入圣”。

    因此,超级高手,也受到了集体意识极大的束缚与制约,在修炼时稍有不慎,走火入魔也不稀奇。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政工人员

    因此刘郧这个低手,根本感受不到劫气的侵害之兆。

    而袁琪儿与长孙明月俩个小高手,也只是略感不适而已,但是对于金轮法王与隐叶大师而言,则完完全全是灾难深重了,他们无时不刻的感受到杀劫之气的侵蚀。

    这个杀劫之气,还真是讨厌,倘若没有法王出马的话,此次凉山之行,还真有些麻烦了。

    刘郧又突然想到一事,即刻向金轮法王请教,“师父,既然大劫将起,而日本的武尊,为什么敢亲至庐山杀人劫人呢?”

    金轮法王犹豫了片刻,才略略的解释道,“大劫之气,并非现在才有,而是每隔几十年就有一次,而且有大有小,有深有浅,然而此次的灾劫之气,堪称空前绝后,恐怕是千年一遇,为师,也有些怕了”。

    “日本武尊敢出手,原因无他,任何古老的武道宗门,都有一套独特的渡劫法门,以为师的修为来说,在整个大劫期间,可以出手三次,若是入世时间较短还好说,若是一年半载的话,恐怕自保都难”。

    刘郧顿时心中一喜,法王居然可以出手三次,那真是太好了。

    此次大凉山之行,定要让法王走上一遭,无量那个天尊,总算是五行有救了,而全面抗战也就八年,若是应对得法的话,五六年结束也未可知。

    看到这厮的喜笑颜开,金轮法王只好认栽了。

    法王有些瓮声瓮气的问道,“亦诚徒儿,你可要想好了。可是,只有三次啊,而且一次比一次金贵,千万浪费不得,用在此次的大凉山之行,为师真的感到很不值”。

    浪费,谁说是浪费了。

    一个越嶲钢铁厂,年产钢铁就可达到一百万吨,而一个攀枝花钢铁厂,将年产钢铁二百万吨,两者加在一起,已达日本钢产量的三分之二,哼哼,一旦建设成功,谁说日本鬼子还有绝对的优势。

    由于法王愿意出手,刘郧心情比较舒畅,一时脑洞大开,竟然想出一个无上妙法,那就是分段施工,成昆铁路总长850公里,若是老老实实的按图施工,恐怕要修到猴年马月去,那时搞不好抗战都已经结束了。

    然而分段施工就不同了。

    从城都到越嶲的铁路,可以派精兵悍将去搞定,比如刚被延安退回的李汉斯同志,就很胜任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至于刘司令自己正好可以直飞越嶲,用他的蚂蚁大军,建立起越嶲钢铁厂,再用这些钢铁,修建越嶲到攀枝花的铁路,总长200多公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与成本。

    有蚂蚁机器人这个外挂,区区二、三百公里的铁路,完全不在话下,整个工期也就是200天左右,刘郧估测当他修通攀枝花铁路时,城都铁路也快修到了越嶲了,如果此时七七事变还没爆发,就正好继续向昆明延伸。

    为了方便行走,金轮法王又当回了三论大师,一副慈眉善目、举止有度、气象万千,好一派大德高僧。

    大师先随刘郧回川西,再一起坐飞机飞城都,本来袁琪儿也想去大凉山凑凑热闹的,却被长孙明月及时劝住,毕竟川西才是刘司令的大本营,此地若无高手驻扎,只怕会出大事的。

    回到川西官邸时,尹沁兰又送上城都的紧急电报,“尹昌衡同意出任凉山专员,不过他认为以不出兵为上策,因为他在凉山还有些旧部,即或有什么意外,也可以在本地调兵遣将,让大凉山的土著不至于胡思乱想”。

    刘郧却不这么看,在混乱之地做事,历来是能战方能和,若无强势的军队作为支撑,面对这些地方势力的挑战,反而更加麻烦,因此必须出动一支战斗素质过硬的部队。

    只是要注意一点,对部队的纪律要求,要更加严明,否则更容易引起地方冲突,这方面只有请赭文和帮忙了。

    说曹操曹操到,赭文和正兴冲冲的闯入某人的官邸,还边走边喊,“亦诚老弟,延安已经答应了,答应出动一千政工干部,参与大凉山钢铁厂及其铁路的建设,大约在二周之内,就能在城都聚齐报到”。

    刘郧也傻了,你妹啊,这可是川西警备司令的官邸,竟公然喊出了延安的名号,万一被有心人听见,那可是要出大事的,连忙让尹沁兰四处看看去,一一警告府内的仆人和卫队,不得乱说乱传,否则军法从事。

    直到某人确定周围没事了,才拉着赭文和与三论大师,一起商议出兵凉山之事。

    赭师兄可没见过三论大师,于是很诧异的问道,“大师,你是信佛之人,与凉彝之地的毕摩,历来是水火不容,怎么也参与了进来,难不曾还有什么说法么?”

    三论大师很随和,只见双手合什,一脸笑眯眯的说,“无量天尊,施主此言差矣,如今连儒、释、道三教,都成了一家人,何况毕摩不过是一地之教,与我佛又岂会水火不容,要知道凉山之地,也不少的佛寺与道观”。

    “哦,也对,宗教的问题,还得宗教来解决,有道理”。

    赭文和虽然没去过凉彝之地,但是也略有所闻,据说在大凉山等地,连西方传入的教堂都有,何况是佛道之类,看来在此地发动群众时,确实不能忽视这一点。

    听到大和尚口诵“无量天尊”,差点没让刘司令一头栽倒在地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当和尚不是该唱“无量寿佛”么,他却也不敢责怪金轮法王,只好偷偷的看了赭师兄一眼,还好,这厮还没有什么异常的反应。

    因为赭师兄正陶醉于300万吨钢铁的憧憬之中,对于宗教一事没有任何兴趣,当他认真的看完电报后,对于尹昌衡的看法,也有些不以为然。

    这厮边使眼色边建议道,“亦诚老弟,这个事情,还得从长计议啊”。

    刘郧顺手将出兵的详细计划,递给了赭文和,很坦然的笑道,“我等出兵大凉山,不是为了抢地盘,而是为了绥靖地方,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嗯,也是为了避免因钢铁厂一事,与当地百姓出现大规模冲突”。

    赭文和也为之一动,有些讶然的问道,“亦诚老弟,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建钢铁厂、修铁路,其实与尹老总当凉山专员、安抚地方并无根本冲突,而是相辅相成?”

    “妙啊,此计甚妙,对抗战而言,真是一举三得”。

    刘郧却懒得听这些屁话,站起身来走了两步,盯着赭师兄的眼睛问道,“文和兄,小弟这就报南京政府,请蒋公任命你为凉山铁路专员,主管城都到越嶲铁路的修建问题”。

    “嗯,施工队伍也筹备好了,队长之职由李汉斯担任”。

    赭文和不由一愣,难以置信的看着刘司令,有些苦笑的问道,“我可是老红军了,从1927年开始就参加了革命,在蒋委座的黑名单上,怕是早挂了号了,何况还有一千政工人员,南京那些人就这么放心?”

    刘司令却不以为然,指着赭师兄哈哈大笑,“文和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校长可是大人物,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他老人家又岂会与你一般见识”。

    “何况基层的民政问题,南京一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应感谢你们才是”。

    说者无心,却听者有意,赭文和顿时浑身一震,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半响,他才艰难的抬起头,有些尴尬的问道,“亦诚老弟,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我自认为行事,还算缜密,应该不会出任何纰漏才对,唉,希望其他同志,不要误会才好”。

    现在有三论大师护驾,也不怕被人偷听了去。

    刘郧拍了拍老革命的肩头,及时安慰道,“我既是校长的学生,刘郧刘亦诚,也是李胜德的学生,刘郧刘卫民,你说我是什么时候知道——国共第二次合作的”。

    “卫国卫民,卫民计划?竟然是你”。

    赭文和也傻了眼,“卫民计划”,他也是刚刚才接延安方面的通报,里面信息也是掐头去尾,只让他好好配合川西建设,为卫民计划添砖加瓦,正想回电问清楚怎么回事。

    直到现在经刘郧一解释,赭文和这才恍然大悟,将前因后果一一核对后,哪里还不知个中的蹊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