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头的嘴巴马上停下,smileonesmore,焦虑的眼神也突然变柔和温暖。镇定沉稳地问小璐:我们坐哪趟车?好像刚才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生过,或者发生在很久以前,而连亚只是事件中的一位与大头不相干的古人,而且是一位身份卑微类似某酒馆店小二级别的古人。
小璐惊诧万分,原本是想劝说大头别太在意连亚这件事,看到他这种反应忍不住主动提出这件事:连亚,你不担心他危险了吗?
大头:他在家,咱们去玩过山车,再怎么着,他还能比咱危险吗?
小璐:有道理。还有一个问题,你们的感情就像兄弟一样你还记得不?
大头:我当然记得。你今天怎么了小璐,突然那么担心连亚,别乱想了,那小子能有什么事啊!
小璐:……
公交车进站,大头小璐一先一后走进车门。车上有座位,许是因为这个时间大多人都坐在电脑屏幕前的办公椅上。车上的移动电视正在播放娱乐资讯。小璐突然想起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关于游乐园事故的新闻,还想起了电影《死神来了》。看完那部电影后,觉得生活中处处都暗藏杀机。像厨房、车间、游乐场之类,简直就是埋伏隐患的完美场所。尤其刚观看过电影的心态,觉得生活怎样畏首畏尾都不为过。倘若对即将做的事情有不好的预感或存在安全隐患,宁可毫不可惜选择放弃。想到眼下马上要去的地方,小璐感觉到自己心跳明显加快,头皮发热。
小璐:你确定咱们要去吗?
大头:已经决定的事情,现在再说不确定,这不是打自己嘴巴子吗!
小璐:我记得你说过你怕高,怕水,怕旋转……
大头:……怕死!我还说过我怕活着。人活着不容易,不仅仅是维持生命体征那么纯粹的事情。
这样的话题有些沉重,小璐的心跳却因此慢下来。其实是她自己突然害怕出危险,但由于不好意思承认胆小,所以才拿大头的话来当挡箭牌。不料大头非但没拆穿她,还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怕”理论。她不知如何反驳大头,或者说她不想反驳。因为大头说的很对,对的惨无人道,倘若成功反驳了他,必然是与他相反的理论,也就是说错误的理论。这必须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先决条件,就是你本身必须坚信这错误理论是正确的。一个未必聪明但头脑正常的人,脑袋中的理性区域装着明显的错误理论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第五章 第9卷
小璐不说话了。这代表她已经默认了他们之前的决定,毅然前往目的地。她在心里嘱咐自己,一定要非常小心,细心留意每一个细节。仿佛只要她始终心存担忧,危险就会因此而不发生。这样的旅程是沉重的,灰暗的。从车窗外倒退的路景,一个个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不可爱。美丽的女子拿着电话边走边开怀大笑,不安分地看着那张脸,仿佛下一秒就会突然发生一件事情令她大惊失色。强迫自己将她目送到最大视力范围,害怕在视野内主动挪开视线便会马上听到一声惨叫。
游乐园人很多,这多少缓解了一些小璐心中的焦虑。至少这证明了游乐园之前的安全性。而且以前曾不只一次想到死亡,当想到一个人孤独死去时浑身发冷,而世界末日来临所有人共同面对死亡时却释然许多。忘了死亡的本质含义。仿佛只要有多人参与,死后都是热闹的温暖的。这种自我宽慰法不仅虚妄,而且多少有些变态。小璐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吉利。看看游乐园的人无辜的笑容,觉得对谁都充满亏欠。
大头:准备好了吗?
小璐:嗯。
大头:咱们先说好。一会儿我可能会吐,万一吐你身上怎么办?
小璐:没事儿,我也吐你身上。
大头:你玩这个也吐?
小璐:我可以吐。
小璐浏览着指示牌上的娱乐项目跟大头建议:待会儿咱们可以先玩过山车,然后云霄飞车,然后……
大头闭着眼睛说:不要告诉我名字,我不需要知道名字,这些将来必定成为我的噩梦,我宁可我的噩梦模糊一些。
小璐:照你这么说,我是在折磨你?
大头果断回答:不!我是心甘情愿的!当然,不可否认这些活动对我的折磨。但我是心甘情愿受折磨的。我虽不上进,但我厌恶落后,居安思危的精神我从不敢放下。人不但需要自我批评,还需要自我鞭策。而且我愿意陪你一起做一切事情。所以,我既然心甘情愿自我折磨,又愿意陪你一起做一切事情,我当然愿意有你陪着自我折磨。
小璐皱着眉头:你是不是撞邪了,没事学人家深邃干嘛,思考可不是你这大脑袋该做的事情。不过大致意思我听懂了,就是说你和我在一起有开心也有痛苦,开心是因为我,痛苦是因为你自己。
大头:不生气了吧?
小璐:一会儿看表现吧!
果然不出意料,每一个项目进行之前,大头都要进行一番强烈的思想斗争。心里反复告诉自己要镇定,一只手却控制不住地抖,另一只手过来安抚,不料触碰的一瞬间当即被策反。于是两只手齐心协力一起抖。大头列举出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说这些英雄们是何等伟大何等壮烈,他们当年连必然死都不怕,我怎么能害怕可能死呢!
小璐:这些激励人心的英雄事迹用在你身上,真是一种浪费。
一种强烈的羞辱感落进心底,被心头的烈焰焚烧,一瞬间化为勇气涌遍全身。
开始了!
上,下,左,右,旋转,跳跃。大头为了不发出尖叫,紧闭着嘴巴,一开始脸蛋还是扁平的,不一会儿便鼓起来,滚圆滚圆,像蛤蟆胀大的腮,一触即发。小璐冷静地坐在车厢里,双手捂着耳朵,不是怕风,是不想听到大头那迟早爆发的丢人喊声。她不相信他能忍到最后。那张脸越鼓越大,里面仿佛挤满了汉字,从胸腔产生,顺着气管来到口腔,尽是些“啊、呀、哇、噢”之类的高分贝叹词。
终于:Mygod!
于是小璐放开耳朵,从容地说了声:嘁!
犹如开闸的水库,一发不可收拾。紧接着眼泪、鼻涕、冷汗,豆腐脑这些代表大头内心情感的化身依次出场。
从车上下来,大头跌跌撞撞跑到一块石头边。也不顾形象,直接跪在地上,手扶着石头,只有以此姿势才能对抗那意犹未尽的吐觉。小璐帮大头拍着后背,不忘取笑:你刚才居然说了句英语,这是我听到的你说英语最标准的一次。
大头鼻子一把泪一把,只剩一只手还闲着,头脑还算清醒,先擦眼泪后擦鼻涕。虽无悲伤情绪,但由于哭的过于货真价实,已经出现了类似感冒的鼻塞症状。大头带着重重地鼻音说:只要用心一切都能做好,这一次我是发自内心的。
后面的项目大头自知已经参加不了了,但他不想扫小璐的兴,于是他掏出手机看时间,等待小璐的反应。手机上有十几个未接电话,大头楞了一下,查看电话号码。另外还有一条短信,打开,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好多字。刚看到一半,屏幕就变模糊了,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吐。小璐反应迅速,拳头紧凑地起落。
小璐:今天就到这吧,剩下的不玩了,我怕也落的和你一样狼狈。
大头笑,无限感激。
小璐:你在这等着,我去给你买瓶喝的东西。葡萄汁怎么样?
大头:好!
小璐起身。大头擦擦眼泪把剩下的短信看完,然后把手机放回口袋。不一会儿小璐回来。大头喝一口,未及完全下咽,喉咙处发生一声沉闷的响动,饮料从闭着的嘴巴里喷出来。小璐用纸巾给他擦脸和嘴巴,嘱咐他慢点喝。突然感觉手背一阵温热,低头一看,大头的眼泪正大颗大颗簌簌地往下掉,比刚才掉的还要厉害。
小璐赶紧安慰:哎呀,没事儿,很多男孩子都这样,不丢人,回去我不会说的。
大头不说话,仰起头喝饮料,闭着眼睛,难为情的笑。积在眼里的泪由于眼睛闭合被一股脑挤出来,依附着脸颊,迅速滚到颌下。留下两行闪亮的痕迹,跟随着笑一起跳动。
回程的公交车上,大头平静了许多。小璐坐在旁边,手挽大头的胳膊,时不时转到他眼前与他对视,然后两人心照不宣地笑。两人都不说话,或许是累了,又或许一个眼神,一个对视,手指轻重变化,轻轻拍打手背都是一种交流。小璐把头靠在大头肩膀上,用手顽皮地在他肋骨下挠痒痒。抓了好久,连她自己都忍不住要笑,大头却没有任何反应。小璐预料到大头肯定在强忍着,不让她得逞。
☆、第五章 第10卷
于是小璐突然转到大头眼前。她看到的是一张泪眼婆娑的圆脸。大头隔着眼泪对小璐温柔而抱歉地笑,小璐也勉强回笑,随即模糊了双眼。
公交车缓缓行驶,下午的阳光打在侧脸,明亮却不温暖。小璐脑袋倚着大头肩膀,手里捏着尚未扔掉的纸巾。
大头:我爹没了。
小璐把怀中的手臂抱紧。再紧一些,更紧一些。
大头和小璐走后,连亚把门关严实,准备全身心享受孤独。坐在床边,一只脚踩着地,一只蜷缩在床上,摆出一副坐月子的蛮横造型。他认为,这是他最有助于思考的造型。让他困惑的是,他应该是什么样的姿态,才配的上此时的心境,才对得起这难得的氛围。可以肯定的是,那种姿态的核心必须是颓废的。身体和四肢比较听话比较灵活,可以随意调动,问题是它们表达的内容始终停留在表面,很难呈现出内心的悲喜。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脸上,脸部就是人喜怒哀乐的显示器,而且所显示的内容基本上与人内心的情感是同步的,相当于现场直播。当然,从脸上的表情并不能准确判断人内心所想。这是因为社会因素的影响。马克思说过,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在于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是一种高级动物。人类作为世界的主宰,有相当高的智慧。社会黑暗,人心险恶,每一个人都不会轻易展露真心。当一个人在笑,他未必开心。当一个人在哭,他未必伤心。前者可怕,后者可恨。可是话说回来,当一个人开心,最快捷有效的表达方式就是用脸笑。不开心亦然。
连亚对着镜子,纠结了好久,始终找不到满意的表情。这令他很沮丧,他觉得像这样一个心境的人,这点小事不应该办不到。更加令他沮丧的是,他猛然发现在他摆出的所有表情里面,最终因找不到合适的表情而出现的沮丧表情是最贴切的。但是很明显,这个表情已经完全跑题。
最终连亚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他不是真正的不快乐。阿信在《你不是真正的快乐》里唱道: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连亚评价自己:你不是真正的不快乐,你只是嫌别人太快乐。倘若心境到位,根本用不着去为难脸。好比电脑主机与显示器,显示器只管呈现,具体呈现什么内容是由主机决定的。
连亚开始恐慌,他是个好面子的人。他害怕他们回来看到他不温不火的样子,这样他之前那番豪言壮语所塑造出来的气质便成了寒碜自己的最有利武器。这么自由的创作空间他都一无所获,人前即兴发挥更别想出什么成果。一个连自己都做不像的人,在表演方面不可能出色。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糗态,不自觉笑出来。突然从镜子里看到了这表情,经一番鉴定,自然不做作,情真意切,童叟无欺。他突然感觉很轻松,他发现,原来自己不开心,只是因为自己认为自己不开心。
于是,他索性顺其自然。这一顺其自然,心情豁然开朗,脑袋也灵光许多。他发现,这种状态不但是最真实的自己,他们回来也完全能够坦然面对。当他们看到他笑,他们会认为他很坚强,克服了一切困难。而他们虽没看到颓废,并不会认为没有,反而会给他们更加广阔自由的想象空间。
桌上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是连亚去年参加一次抽奖活动抽中的。连亚是一个务实的人,从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人生的信条是美好的结果必须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有一次他在路边捡到五千块钱,这五千块钱碟的整整齐齐躺在地上。回来后他忧心忡忡地向袁青和他们讲述这件事,说他可能要有灾祸。对于这个得了便宜还卖悲的家伙,大伙儿心中充满无限鄙视。他解释说,假如这钱是谁不小心掉在路上,绝对不可能叠的整整齐齐,除非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人故意放在那的。虽然不清楚他是什么目的,但这里面必有阴谋。而且他有预感,灾祸马上就要降临。
大头说:我见过卑鄙的阴谋家,没见过这么阔绰的阴谋家。
连亚说:什么叫阴谋,这钱只是一个陷阱,最终肯定还要回到那人手里,而且我要倒霉。
袁青和忍不住插嘴:给你举个例子,一个人把肉包子扔进狗窝,一天之后去狗窝把肉包子拿回来,并以此为证据指着狗说它偷了他的肉包子,你觉得这人的目的能达到吗?
连亚:哥,你咋把我比作狗啊!
小璐说:永远抓不住问题重点,难怪捡到钱还这么难过。青和哥,你讲的道理太深奥了,他不可能理解到那个层面的。
最后连亚两只手在脸前乱挥一通,下结论说:总之这钱是不义之财,留给身边是祸,所以我必须赶快花出去。我是个务实的人,不相信天底下有这么单纯的好事儿。
大头说:如果你真是个务实的人,你就应该把这钱交给警察叔叔。
连亚惊恐:你的意思是,这钱是警察放那的?
小璐:你们看。
袁青和摇摇头。
有了那次经历,当连亚提着笔记本电脑回来时,大伙儿一个个拍着他的肩膀安慰他节哀顺变。连亚吼道,你们现在做的事情难道不应该是恭喜我吗?
袁青和说:兄弟,我们理解,你就不要再强颜欢笑了。
大头:赶紧把这灾祸处理出去吧。
小璐:我们都愿意帮忙。
连亚把电脑往怀里一抱,对众人说:嫉妒,绝对是嫉妒。
大头:别抱那么紧,小心有人在里面装了定时炸弹。
连亚想起这些事情,一边等待开机,一边乐得咯咯笑。他爱好不多,除了运动打球基本上没有别的。电脑里下载了一堆电影,和一些NBA篮球赛的视频。没有音乐,别人放的音乐有时候也喜欢听,没喜欢到珍藏的地步。也没有照片。他说,看着照片中的自己,总觉得旁边少了一个人。小璐说,三句离不开孤独。大头说,你就那么饥渴啊。连亚反驳,我虽然寂寞,但我甘于寂寞,我的感情观是严肃的,感情要靠缘分,我不可能因为寂寞就去建立一段感情。接着有点深情,我只不过是想默默承受这份寂寞,不想让人看到我孤独的身影出现在照片中,因为我不想看到他们那不懂寂寞的样子和嘲笑的目光。袁青和说,你可以告诉他们,当时你女朋友正在给你照相。
☆、第六章 第1卷
连亚看电影只为消遣,平时大部分看的是喜剧电影,轻松好玩,一些粗制滥造的搞笑片也不拒绝。文艺的,爱情的,内涵的,尤其是那些被赋予诸如忧国忧民唤醒爱国情操等沉重使命的电影一概不看。而此时他看着一堆喜剧电影,觉得每一个都淡然无味。反而对一些悲伤的电影特别感兴趣。因为他现在心情大好,顺应它兴趣的电影因为赶不上他的心境而显得暗淡失色,反而逆其道而行,与他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的电影更能引起他的注意。
桌面上有一个WORD文档,连亚有些疑惑,不记得什么时候创建过文档。打开一看,顿时明白。这是袁青和写的一个短篇小说,有一次借他U盘,看到这篇文档,以为里面有什么秘密,便偷偷拷到自己电脑上。小说最后标注写作日期是在2004年,那时候袁青和刚大学毕业。后来连亚与袁青和聊起写作这件事,得知袁青和毕业之前对写作并不感兴趣,毕业前没写过东西,甚至连课外书都没看过。当然,这并不代表他喜欢看课内书。这篇小说很有可能是他的chu女作。于是连亚更加好奇,打开电脑把小说阅读了一遍。看完他很感慨,这篇小说虽然在文笔和手法上有些不成熟,却已经显暴露出袁青和的才华。他觉得袁青和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坚持写作,将来成为一个作家也说不定。以他的性格,作家这个职业是非常适合他的。谁知他后来做了酒吧,这实在让人难以捉摸。不过他从小道消息得知,袁青和正在写一部长篇小说,没有专门去写,断断续续,有时候间隔几天,有时候间隔几个月,写了很久,一直没写完。从来没有人见过他写,只知道他有时候会突然窝在屋子里半天不出门。
学生时代的连亚还是个抱负心非常强的人。因为家里穷,学习又不争气,经常被老师批评,被同学看不起。也就是有一副帅气模样,经常听到来自其他班级一些不知情的小女生的赞扬。那时候连亚常暗下决心,有朝一日老子飞黄腾达,让你们这些势利眼都傻眼,到时候给我擦鞋我都不要。那个时候的孩子对社会了解很浅,认为擦鞋是最丢人的职业,认为拒绝擦鞋是最残忍的事情。
连亚有写日记的好习惯。不像其他同学,每天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他日记本里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种思想的宣泄。比如现实中遇到一件事情使他气愤,打开日记本,直接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