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小白已经按自己的要求将海德拉巴当地的地名给搞清楚了,心中便开始寻思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去寻宝,这一点很关键,凡是宗教盛行的地方,百姓都很愚昧,这是一把双刃剑,及好办事儿也不好办事儿,尤其是这次探宝还和宗教有关。
想到这里,李墨白有些憎恶时代周刊起来,这时候给自己上封面,完全是添乱,虽说自己在印度没有知名度,但是自己这样去,目标也太明显,真出了岔子,那可就不是小事儿,事后人家也能分析出来。
不过现在木已成舟,李墨白便决定以交流梵文和旅游的名义前往印度,虽然这个名头看上去很普通,但却是光明正大,也让人看不出太多的破绽。
想到这儿,李墨白便开始筹备此次行程,需要准备的东西倒是不多,洛阳铲自是必不可少,不管怎么样,总得打探到那幅藏宝图的虚实。
对于印度的历史,李墨白也只是一知半解,历史上或者和考古上有没有发现重大宝藏也不算了解,也只有去了才能打探的到。
一个星期之后,李墨白便踏上了印度的土地,在印度这个落后的国度,李墨白倒是没有知名度,一点也不显眼。
李墨白虽然颇为期待藏宝图中的宝藏,但却一点也不着急,颇为随意地参观起印度的著名景点,第一站自然是新德里的哈瑞奎师那神庙和博物馆、美术馆等,虽然不喜欢印度,但却不妨碍去了解这个国度。
接下来毫无疑问的便是前往莫卧儿王朝的泰姬陵,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被誉为“完美建筑”。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
虽然是印度皇后的陵墓,但不得不说是一座漂亮的建筑,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令人赞叹。泰姬陵整个陵园是一个长方形,长576米,宽293米,总面积为17万平方米,陵寝居中,东西两侧各建有式样相同的建筑:一是清真寺,一是答辩厅。陵的四方各有一座高达40米的尖塔,内有50级阶梯,此塔专供穆斯林教徒们每天拾级而上,登高朗诵《古兰经》,以及祈祷朝拜之用。
泰姬陵最引人瞩目的是用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对称,中央圆顶高六十二米,令人叹为观止。四周有四座高约四十一米的尖塔,塔与塔之间耸立了镶满三十五种不同类型的半宝石的墓碑。陵园占地十七公顷,为一略呈长形的圈子,四周围以红沙石墙,进口大门也用红岩砌建,大约两层高,门顶的背面各有十一个典型的白色圆锥形小塔。大门一直通往沙杰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则摆放了他们的石棺,庄严肃穆。
花园中间是一个大理石水池,水池尽头则是陵墓,内有两座空的石棺,棺木一大一小,沙贾汗王及皇后葬于空棺处地下的土窖内。陵墓主殿四角都有圆柱形高塔一座,每座塔均向外倾斜12度。墓室中央有一块大理石的纪念碑,上面刻着几行波斯文:“封号宫中翘楚泰姬玛哈之墓”。站在陵墓旁边回廊中央的石块上,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回音,令人迷蒙不已。
主体建筑外观以最高级纯白大理石打造,内外镶嵌美丽的宝石(水晶、翡翠、孔雀石),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条清澄水道,水道两旁种植有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陵墓的每一面都有33米高的拱门,陵前水池中的倒影,看起来好像有两座泰姬陵。这些镶嵌的经文中,以“邀请心地纯洁者,进入天堂的花园”这句最负盛名。陵寝内还有一扇精美的门扉窗棂,传说是出自中国明代工匠的雕刻;在中央的宫室里则设有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里面放着的就是世界闻名的沙。贾汉和泰姬的两座大理石棺椁,但这两座石棺却不是真的,因为真棺安放在地底下的另一间地下室内。
棺椁上以翡翠、玛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20余种价值连城的宝石镶嵌出精致的茉莉花图案,其工艺之精细、色彩之华丽,可谓巧夺天工,无与伦比。从外表上看,由于整座陵墓系由纯白大理石砌成,因此,一日之中,随着晨曦、正午和晚霞三时阳光强弱的不同,照射在陵墓上的光线和色彩就会变幻莫测,呈现出不同的奇景。
晨曦时分是灿烂的金色,白天的阳光下是耀眼的白色,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而在月光下又成了银白色,白色大理石映着淡淡的蓝色萤光,更给人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
每逢花好月圆之夜,景色更为迷人。正如沙。贾汉在建好之初所说:“如果人世间有天堂与乐园,泰姬陵就是这个乐园。”
泰姬陵的修建也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据说沙。贾汗的宠妃阿姬曼。芭奴是一位具有波斯血统的绝世美女,性情温柔,擅诗琴书画,二十一岁时与当时为贾汗吉尔国王的三王子库拉姆结婚。她婚后与库拉姆同甘共苦,形影相随,足迹遍布疆场。
一六二八年,库拉姆经过一场血战继承王位,给自己取名沙。贾汗,意为世界之王。宠妃阿姬曼。芭奴也因此得到宫中最高头衔——泰姬。马哈尔。但是好景不常,一六三一年,阿姬曼。芭奴在跟随沙。贾汗南征时,因难产而死,当时年仅三十九岁。
在她婚后十八年里,共为沙。贾汗生下十四个子女,存活下来的只有四男三女。阿姬曼。芭奴之死,令沙。贾汗伤心欲绝,他决定为宠妃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丽的陵墓,以表达他对宠妃的思念之情。同时,下令宫廷为她致哀两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整座陵园的建筑共有印度本国以及波斯、土耳其、巴格达的建筑师、镶嵌师、书法师、雕刻师、泥瓦工共计两万多人参与了泰姬陵的建设。此工程选用了印度本国的大理石,中国的宝石、水晶和玉、绿宝石,巴格达和也门的玛瑙,斯里兰卡的宝石,阿拉伯的珊瑚等,整个陵园耗时1年修建,可以说是旷世工程。
目前国际游客共同评价说,不看泰姬陵,就不算到过印度;不在月光下来到泰姬陵,就不算到过泰姬陵。
泰姬陵的门票也非常有意思,早中晚的票价不一样,国际游客早晨的票价含税约合100元人民币,而夜景则高达300元人民币,而且并不是每天都开放夜景,不得不说敛财有道,不过周五只对当地伊斯林开放,其他人是绝无可能进去。
李墨白在这座见证了绝世爱情的陵墓时,心中也为这个被自己儿子杀了的皇帝感慨不已,戎马一生,到老却被自己的儿子囚禁了5年,想喝水都没有,当皇帝的儿子奥朗则布却只让喝墨水。
李墨白花了3天的时间,在各个角度认真地观察这座陵墓,一边观察一边写生,看上去倒像是前来采风的青年画家,实际上李墨白确实被这座陵墓建筑所震撼,又怎么能不认认真真地将之记在心中,虽然建筑艺术和美术有差异,但是从外部来看,这同样是人类所创造的巅峰视觉艺术表现。
在泰姬陵呆了3天后,李墨白又转道前往印巴边界参观了世界上最昂贵的寺庙——黄金庙,然后又前往印度东部城市加尔各答参观了印度最早的博物馆,看上去完全就一位游客。
最后才到了印度的中部,先是去参观了卡拉杰霍的月亮王朝性爱庙群,接下来才前往海德拉巴,还是一点不着急地参观了安德拉帮博物馆、贝拉神殿、萨拉江博物馆等等名胜景观。
一共花了近20天的时间,才算将一些著名的景点参观了一遍,也让李墨白见识了一番印度风情,增长了大量的见识,也更加深了李墨白对寺庙财富的认知,完全就是穷凶极奢到了极致。
李墨白虽然一直在走走逛逛,实际上小白早早地已经前往了海德拉巴,拿着藏宝图在寻觅具体的位置,而李墨白也是通过网络随时了解具体的进展。
李墨白到了海德拉巴已经三天,但是小白等人却是毫无进展,根本就找不到图上所标注的地方,李墨白终于有些着急起来,自己最多能在这里逗留一星期。
“白少,要不我就留在这里扮成投资商,然后慢慢找。”小白自是明白李墨白的处境,没有留下来的理由啊。
李墨白未作可否,反正这事儿急不来,况且小白等人又不好明目张胆地寻找,“不着急,还有时间。”
想了想,李墨白跟新德里的一家梵文研究机构,通过电话,找了一个理由,便去了海德拉巴的博物馆,希望能从典籍中找到相应的资料。
在图书馆泡了两天,李墨白终于在一本英文书中找到了一个有关高康达马哈尔神庙的记载,但却语焉不详,也没有说具体的位置,不过李墨白却是欣喜若狂,这不就正是图中所记载的那座马哈维尔神庙嘛,差一个字只是语言间的表述不同而已。
有了这条消息李墨白本以为容易多了,却没有想到根本就找不到相关的消息,李墨白有些失望,心中再思量是否前往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图书馆查查,顺便跟那边学者打探一番。
而就在这时,邱老给李墨白打来电话,要李墨白给查一条有关梵文的内容。
问过要查的书名之后,李墨白找到邱老要的内容后,又翻阅了一番这本书,突然条有关马哈维尔神庙的记载映入李墨白的眼睑。
第三百四十五章溶洞
“当他们迫近我们时,我们展开了反击;早在他们到来之前,无所不能的湿婆主神已经警告我们,于是我们转移了所有神像与供品,藏在一处无人知晓的山洞中;于是,我们埋伏在马哈士特的巨石之后,给予他们致命一击,伟大的湿婆主神赐予我们神圣的力量,终于击溃了,他们第一波进攻!”
勉勉强强看懂了这一段类似于传说的记载,李墨白心中顿时大喜,在别人眼中这就是传说,而在自己眼中,却是引路的方向。
不过李墨白努力看完这段梵文,发现有价值仅仅是一个马哈士特而已,马哈士特在哪里?真么多年了,谁知道名字改过没有,天知道整个海德拉巴有多少个马哈士特。
不过现在至少知道了一个大致的方位——马哈士特,总比对着一张只有山脉走势的藏宝图要好,至少李墨白现在知道这批宝藏在距离马哈士特不远的地方,总算有了方向。
回到酒店后也没有洗漱,李墨白便问小白知不知道有个叫马哈士特的地方,小白愣了愣,“这个地名在印度很常见,就如同国内城市的王家庄、李家堡一样平凡普通。”
李墨白闻言苦笑一声,暗道这寻宝还真不是简单的事儿,狗娘养的和尚到底将宝贝藏在什么地方,“这样吧,我们以海德拉巴古城所在为中心展开,寻找所有叫马哈士特的地方,找到一个适合于埋伏地人的马哈士特。”
“咦,这就简单了很多,白少你放心,明天下午之前一定找到这个地方。”小白闻言道,这样的话就容易了太多。
小白说完就准备出去,却又被李墨白给挡住了,“你就别去了,我们一起好好商量一下,或许找起来更容易。”
说完李墨白指着面前的地图说道,“通过这个传说,我们可以确定这座寺庙不在高康达,所以首先排除高康达,因为奥朗则布围困了高康达古城长达9个月,所以这座寺庙应该在海德拉巴;再看这个传说,显然这座寺庙没有在海德拉巴城内;而奥朗则布是从比贾普尔王国挥师高康达时,顺手先拿下海德拉巴,那么奥朗则布的行军路线在哪里?在这条线路上又有什么地方适合建寺庙?”
小白听完李墨白的分析,立即说道,“白少,我知道了,在北方,我现在立刻行动。”小白部队出身,虽说未曾指挥大军行军打仗,但是毕竟是军中骄子,行军规律却是非常明白。
看着小白转身离去,李墨白笑了笑,暗道天助我也,现在至少有了希望,不至于抓瞎了。简单地洗漱了一番,李墨白又开始登录谷歌地球开始寻找,根据马哈士特这个地名,一个个地找了起来,花了一下午时间,李墨白赫然发现有5、6个疑似藏宝的地方,不由有些泄气。
正在这时候,小白通过网络发来消息,告诉了李墨白一个坐标,李墨白立即定位到该坐标,竟然发现这个位置就在海德拉特北方20公里的地方,更令李墨白吃惊的是这地方正是自己那几个疑似藏宝之地。
看到个地方,李墨白心中不由有些兴奋起来,重宝在前,李墨白也没有办法平静下来。
给小白发现要小白注意观察附近的地形和环境,小白则告诉李墨白附近是大山,是一个低等的贱民村庄。
第二天,李墨白坐着小白在印度买的车子,前往目的地亲自去看了一番,待到到达目的地,李墨白却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和图上的地方对上号,也没有办法和谷歌地球上看到情形对上号,心中不由暗道果然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小白,你觉着这个地方就是图中标注的位置?”
“我觉着应该就是这里,你看这儿的山势,和图中标注的非常近似,而且前方向北5公里的地方就有个叫马哈士特的镇子,听镇子上的人说,那地方自古以来就叫马哈士特。”小白解释道,“最关键的是,马哈士特正处于行军路线上,而且那地方易守难攻,非常适合伏击。”
李墨白闻言心道,果然是特种兵出身,要是让自己找,估计住在这儿也不会想到是这儿,“那我们得在这个地方,好好探索一番,说不定在哪块山崖峭壁上就能找到一个山洞。”
“白少,前面就有一个山洞,但是山洞中什么也没有,当地人都知道。”小白又道。
李墨白闻言不由笑了,知道小白的话并没有说完,“就这一个地方有山洞?”
“还有,不过那地方是属于一个风景区,虽然游客并不多,但是也有人管理。”小白回答道,“风景区内有一座寺庙,寺庙不愿处有一个景点,就是一个山洞。”
“走,我们看风景去。”
小白闻言一踩油门,汽车便在轰鸣声中窜了出去,但是坐在车中的李墨白并没有感受到颠簸。几分钟之后,李墨白和小白便来到了风景区。
买票的时候,售票人员对于李墨白和小白二人也没有在意,反正海德拉巴是个大城市,有外国人来游玩也不算什么。
在小白的带领下,李墨白先是到寺庙中参观,两人各自捐款1万卢布,看到李墨白二人出手大方,庙里的和尚对二人态度也是颇为友善。
在庙里看了一会儿后,李墨白和小白又随意地转悠了起来,直到转悠了一阵之后,才看似无意地走向了小白说的那个山洞。
一走近山洞,李墨白便发现山洞在峭壁上,一条石阶通向了石洞,倒是颇为险峻,通过导游牌和石阶的使用情况,李墨白判定这个石阶应该是近些年才修砌而成。
扶阶而上,发现石阶总共59阶,登上石阶上面的平台,李墨白发现这个山洞是一个天然溶洞,看上去颇为普通,待到走进去之后,发现内部除了空气比外边要低外,倒是没有太多出奇之处。
走了几十米之后,便发现有一个分叉,李墨白按照景区提示往前走,越是往前岔路越多,仅仅向前走了300米的样子,竟然发现不下十处岔路,李墨白也不禁惊叹地球形成之奇特。
又往前走了大约200米不到,便看到有一个巨大的空间,约有上千平米,其间有数名信徒在对着神像祈祷,李墨白挨个地看了起来,发现都是湿婆教的神,神像显然都是近年来所著,倒是没有历史沧桑之感,倒是透着一股浓浓的铜臭味。
每个神像前都有一只功德箱,显然是以方便信众捐款,其中最高大一座神像正是湿婆的化身之一。李墨白取出一沓卢布,在每个功德箱中都投下几百元的卢布。
在看湿婆像下面的见解的时候,赫然发现这里原来就是马哈维尔神庙,李墨白心中不由大吃一惊,暗道还真是奇了怪了,既然原来这里叫马哈维尔神庙,现在却不叫这个名字,看来这些和尚之间就如官场一样,经常相互倾轧。
再说,高康达王国都灭亡了数百年,谁还记得那些历史。
转了一圈下来,李墨白没有发现任何有藏宝的迹象,暗道或许就是这个地方,和尚们既然将宝贝藏了起来,自然不会直接放在这洞里,应该在其中某个岔道之中。
看到李墨白退了出来,小白便连忙在身后跟着,李墨白退出大厅后,便径直进了一个岔道,这个岔道显然多年很少有人进来,小白打开随身携带的手电,一直往前走去,直到尽头也没有发现有何异样。
李墨白只好退了出来,又走向了另外一个岔道,还是一无所获,直到进了十几条岔道,依然没有发现任何的蛛丝马迹,李墨白却是不死心,继续往下一个岔道走去。
这条岔道显然很深,李墨白走了近300米还没有走到尽头,再往前走的时候,居然又发现一条岔道,李墨白犹豫了一下,随便选了一条道往前走去,反正有小白跟在自己身边,也不用担心迷路。
这条岔道走了约有200米的样子就走到了尽头,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