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时微微皱眉,惆怅道:“当年小产对她影响太大了,变成现在这样,我也有责任。”
“三哥,若秋姐姐的死没办法改变,惜取眼前人,千万别让自己后悔了。”好歹两人爱过一场,不至于连一点夫妻情分都不留。
弘时迷茫,他不懂该怎么做。皇阿玛器重弘历,自己几乎成了摆设,**爱的侍妾也走了,再过不久,璟珂也要远嫁了,自己能说话的人竟然就没了。
☆、第七十三章 避暑
雍正排除异己的行动接二连三开始了。
首先,是诏责自恃功高的年羹尧未能抚恤青海残部,倘有一二人逃入准噶尔者,必重罪之。二月,当众指出允禩等人犯的罪行“国法难容”,只因“欲保全骨肉,不事深求”。
在雍正三年三月时候,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所谓“祥瑞”,群臣称贺,年羹尧也上贺表称颂雍正夙兴夜寐,励精图治。但表中字迹潦草,又一时疏忽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
这样大不敬的举动令雍正勃然大怒,一度要惩治年羹尧。在华贵妃的再三求情之下,雍正暂时搁置了对年羹尧的处罚。不过,到了四月,雍正还是解除了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
经此打击,华贵妃的身体一落千丈,只能日日靠药物吊着最后一口气。雍正想必也懊悔太早动年氏一族的事了。不过这也只能说是年羹尧咎由自取,殊不知功高盖主本就引帝王忌讳,他仍不收敛,据说朝堂之上还同十三爷怡亲王胤祥公然叫板。
璟珂暗自笑其不自量力。虽说年羹尧是雍正的大舅子,毕竟是外戚身份。而怡亲王何许人也?是与雍正一同长大的十三爷!年羹尧没有揣摩清楚这些各种利害,被惩罚之后恐怕还在叫冤枉。
“贵妃妹妹的身子可不见好,倒是把库房里朝鲜进贡的高丽参给她送去罢。”
这日景仁宫里各宫妃嫔本在商议着圆明园避暑一事的安排,唯独缺了协理后宫的华贵妃和一向独来独往清高不凡的宁嫔,皇后为表大度贤惠,便当众吩咐人将珍贵的高丽参给华贵妃送去。
懋嫔微微笑着道:“主子娘娘考虑得周到。这贵妃的身子金贵得很,这下年氏一族行了差错,贵妃受了打击,可得养上个一年半载。”
“皇后娘娘,恕嫔妾多嘴,贵妃在病中,这八阿哥也不好由贵妃带着吧?”郭常在悠悠说了句,正中皇后的心思。
皇后本就有意寻个机会借他人口中说出想法,郭常在是个聪明人,果然见皇后眉梢带喜,轻轻抚了下耳边的坠子,说:“郭常在好些日子没见着皇上了吧?”
“岂敢,岂敢。”郭常在起身行了个礼,方才坐下,“皇上日理万机,平日甚少踏足后宫。不论是哪位姐妹伺候皇上,只要能让皇上开心,不就是让大家开心了吗?”
“郭妹妹好生会说话。”熹妃皮笑肉不笑地瞥了郭常在一眼,又回头对皇后道,“皇后娘娘,圆明园避暑,总该给新人一些机会。咱们这些老人,要么都是带着孩子,要么都是体弱。不妨,让新人一同前往?左不过是开销方面节制一些。”
坐在皇后身边的璟珂默默地听着她们的谈话,有种身处枪林弹雨的感觉。
齐妃轻咳了两声,脸上的脂粉有些不服帖地被皱纹勒出一条条细致的线,不禁让人觉得像是个涂了白面的小丑。
“乳母婆子就要一大堆,再加上宫女太监,这开销可不便宜。”齐妃说的倒是实情,雍正一直崇尚节俭,皇后也一律在后宫要求尽量少着名贵珠翠。一趟避暑就要花去多少流水银子,心里盘算一下就足够惊人。
璟珂便笑盈盈地说道:“其实,各位娘娘也不必烦心,去圆明园避暑本就是让皇阿玛休养,这钱理应花得,还值得。只是,总不能把整个后宫都搬过去?所以,璟珂愚见,皇阿玛身边伺候多年的各宫主位理应跟着,其余的,挑一两个得力的,最重要是皇阿玛喜欢。您看是不是?皇额娘?”
璟珂说着,回头对皇后微笑了一下,又继续道:“节俭是美德,先帝在世时候就一直提倡后宫要与前朝配合,节源开流,把钱花在刀尖儿上。眼下十三皇叔去勘察水利,紫禁城里总该有人监国,皇阿玛才能无后顾之忧好好在圆明园里头避暑。”
“二公主说的极好。只是这监国之人可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后宫不能妄议朝政。”懋嫔委婉地提醒了璟珂僭越了。
璟珂尴尬地挠挠脑袋,笑道:“懋娘娘教导的是。其实,监国之人不是很明朗吗?”
“行了,不说那些了。”适当时候差不多了,皇后打断了璟珂,心中有了主意,“华贵妃身子不爽,恐怕经不起折腾,本宫自会奏明皇上的。熹妃,齐妃,裕嫔,懋嫔,你们自然要跟着,阿哥公主都带上。”
“是。”几位被点名的妃嫔起身行礼谢恩。
皇后继续吩咐道:“宁嫔若是愿意,齐妃,你回头问下她。”
齐妃诺诺应承下来。
“这新人,就不要带太多了,就挑几个皇上看得中意的。”皇后琢磨着扫视了一眼打扮得俏丽的常在贵人们,仔细看清楚了,“安贵人,郭常在,张常在,英答应,你们四个跟着吧。”
获得伴驾资格的四人喜出望外,连连致谢。
其余人等都一脸失落,只叫自己运气不好。
自那次讨论会散去之后,没有被选上的贵人常在们,都像约好了似的,隔三差五的就过来璟珂的宫里闲话家常。
起初璟珂还是客气应付,到后面疲惫不堪,只打发了梅儿和兰儿说自己身子不舒服给回了。
外头开始传言淑慎公主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帝后对她的话几乎是有听必应。她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圆明园避暑的伴驾名单,又是一句话直接就让雍正考虑了设置监国的人选。
眼下,连齐妃和熹妃都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两人的意图十分明显,无非都是想璟珂替自己的儿子说句好话,让璟珂透露出监国的人选是谁。
璟珂一律回话道:“国家大事深宫女流怎懂许多?皇阿玛自有主张。”
愣是把齐妃和熹妃都给不客气地请回了。
雍正听着苏培盛的汇报,不由得笑了起来:“这丫头还是这样,从来不会想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后果怎样她也不管。”
“这不正是公主的可贵之处吗?”苏培盛堆笑着哈腰道,“主子们有时候不方便言说不方便做的事情,公主总是不顾自己帮主子解决了烦忧。万岁爷不就是喜欢公主这一点吗?”
“这丫头啊,若不是顶着个公主头衔,身首异处恐怕都不晓得。”雍正叹气道。
苏培盛笑着劝道:“万岁爷也莫要担心,有您罩着,谁敢欺负公主?”
“也是。”雍正说着,嘴角扬起一丝邪笑,似乎想起了什么,“对了,郑家庄那里怎样?”
“说来也奇怪,理郡王回去之后倒是相安无事,不再愤世嫉俗。”几次探子回来报告的都是弘皙怎样浇花种菜颐养神性,似乎完全与政治切断了联系。
雍正点点头,继续道:“你去拟旨,着四阿哥监国。”
“是。”苏培盛应下,想起了三阿哥弘时,不禁又多嘴问了句,“万岁爷,奴才多嘴,三阿哥那……”
“哼!”说到弘时,雍正立刻就气不打一处来,他好几次真怀疑弘时到底是不是他的儿子,处处跟自己背道而驰,前几日甚至还为了廉亲王等人跟他大吵一架,说他刻薄兄弟,冷酷无情。
苏培盛触及雷区,悻悻地正要告退,又被雍正叫住:“等会,你待会去公主那里跑一趟,让她帮皇后把圆明园避暑的预算账目列出来。”
却说苏培盛刚到璟珂的寝宫里传达口谕,璟珂差点没把吃下去的点心吐出来:“苏公公,您莫不是诓我吧?”
“奴才就算有一百个脑袋,也不敢拿公主说笑啊。”苏培盛委屈地笑着,好生劝道,“公主细想下便可明白万岁爷的用心。奴才先告退了。”
苏培盛走后,璟珂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让她列预算账目?她多久没接触过金钱了,一下子让她来弄这块东西,不是要坑她是什么?
“你傻呢?”一旁沉默的清漪终于开口道,“皇上是要锻炼你的能力。”
“锻炼我?”璟珂仍然是不明白,锻炼她有什么好处?她日后又不用掌管爱新觉罗家的财政大权,也不需要争夺储位之类的。
等等,财政大权?难道是……
转头求证,清漪点点头,说道:“对。”她严重怀疑璟珂是否智力退化,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明白。
没错,璟珂距离出嫁的日期不远了。日后嫁过去科尔沁,她就是草原的女主人了,怎么能不懂记账管账呢?
雍正此举的确是用心良苦,有意让她利用这次机会小试牛刀。可是璟珂叫苦不迭的是,她对财务本就一窍不通,更别提精打细算了。谁让她上辈子是吃喝无忧的富家女?丝毫不需要考虑钱财方面的问题。
当天晚上,皇后宫里的绿蕊姑姑就给璟珂搬来了康熙朝几次出巡的账目记录,甭说,厚厚一大摞,足够璟珂钻研好几天了。
让璟珂头疼的是,这里采用的仍然是单式记账法,容易出错不说,没有使用阿拉伯数字是最大的问题。遂捧上账册开始琢磨,两耳不闻窗外事。
☆、第七十四章 旧账
接过算账重担,璟珂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愣是把所有账册都看过去,发现了不少漏洞。本想着要禀明雍正,被清漪给劝了下来。
“你看,这里少的一百两银子,还有这里少的八十两,还有这儿,这儿……”清漪一一给璟珂指出来,仔细解释道,“这些都是不可以见光的,睁一眼闭一眼就过去了。”
“为什么?虽说是前朝后宫亏空了这么多,可也不能就此作罢,否则这笔账累计到本朝,该是多大的窟窿?”璟珂自是不明白其中的利害之处。
清漪重重弹了一下璟珂的额头,怒其不争道:“你这小脑袋平时也蛮聪明的,怎么这时候给犯糊涂了?你仔细瞧瞧,这都是哪个宫流出的?”
“是……翊坤宫?”璟珂又再三看了其中的细节,包括这些银两买了哪些东西,又是经过谁手买的。
清漪点点头,压低声音道:“没错。这是宜太妃的账,你觉得现在报上去,合适吗?”
果然是不适合。如果说是当年宜妃做了手脚贪了这笔银子,按照眼前的局势,九爷在朝堂上处处受打压,是断不能被雍正知道,否则就是害了九爷。本来雍正已经很忌惮这些兄弟,这不是大大帮助了他?
“还有这里,你瞧,这里又是什么?”清漪又翻了几页,指出一处开支。
璟珂又细细瞧了,大吃一惊:“三百两!荣……”
清漪忙把她嘴捂住,微微皱眉担忧道:“恐怕,皇上这次是要借你的手查出这些旧账来扳倒前朝了。”
璟珂经清漪指点,恍然大悟,拿着账册的手开始颤颤发抖。此时此刻,案上一大摞账册仿佛是烫手山芋,有千斤重。
“怎么办,我怎么感觉我又做一次坏人了?呵呵……”璟珂苦笑着自嘲着,以此舒缓一下紧张的气氛。
清漪挑了挑眉,打趣道:“你倒是挺想得开,倒省了我的担忧,挺好。”
过两天雍正一定会盘问她账册的事情,她到时候若是答不上来,该怎么办?总不能瞒着,雍正不是傻子,精明得很。如实报上去,九爷可该受罪了。
难道历史真的是不能改变吗?璟珂黯然叹息着。以宜太妃当年的月例,是断不可能短时间内就支出大笔银子购买古董珠翠的,何况这是长年累月的问题。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是九爷孝敬她的。可是九爷的俸禄一年也就那么些,加上田庄副业之类,也不足以有那么大开支。
唯一的可能性,璟珂猜到了,加上对历史的涉猎,她可以预料到接下来九爷要遭殃了。
不过,出乎璟珂意料之外的,倒是雍正没有过问这些账目的问题,想必他心中已有一个标尺。只是简单询问了璟珂是否看懂了之类的。
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是平静的。在去圆明园避暑前夕,雍正勃然大怒,当堂拆穿九爷亏空国库,那个数字在当时看来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谁都不敢想象!训斥一顿,在八爷和十爷的相求之下,加上十三爷也看不下去,劝了两句,只要九爷把亏空的银两给补上,就暂且不追究其罪过。
其实这不过是前奏而已,真正的**还没到来呢。璟珂心中暗自庆幸这次雍正没有让她做靶子了。
放开所有事情跟着雍正前往圆明园避暑,这座千古传奇的园林,被毁灭殆尽,璟珂有幸来看到当年的模样,对雨果夸张的描述第一次给予了肯定。虽然还没有完工,但是美妙绝伦的园林足以让人想象其完工之后的辉煌状态。
“公主,皇后娘娘说了,您喜欢清静,所以让您和清漪格格住在东厢。”皇后身边的红芯带璟珂和清漪在东厢安顿了下来。
清脆的蝉鸣,清幽的环境,阳光虽**,在这里却仿佛感受不到高温的炙烤,果然是避暑的好地方。怪不得雍正乾隆等人都喜欢来圆明园避暑了。
清漪环视了四周围,赞叹不已,说道:“此等好园子,四阿哥没能到来,真是可惜。”
璟珂只在心里回答她:往后这园子就是他的了。
“公主,皇后主子吩咐了,您若是歇息好了,晚上一同过去水榭台听戏。”没多久,绿蕊来传了话。
对戏曲本来就不感兴趣的璟珂想了想,便谢绝了皇后的好意,由绿蕊转达。
午休之后,同清漪二人好好逛起了圆明园。现在各宫妃子都陪皇后在水榭台听戏,她们俩倒是自在得很,可以好好放松了心情。
凑巧湖边有艘小船,两人便上了那船,随意划桨,任由小船漂流。
“姐姐,你的婚事,打算怎么办?”璟珂的确是关心清漪的婚事,她比自己大了一岁,眼下都快成这个时代的大龄剩女了。
清漪随手摘了朵莲蓬,抠出其中的莲子,竟生生地吃了,咽下后,才道:“你管好你自己吧。我说过,不嫁。”
“等等!我们这是在哪里?”蓦然发现,她们的小船竟然在湖中央徘徊,无论她们怎样划桨,小船始终是原地打转,没有方向。
清漪索性累了扔掉桨,懊恼道:“完了,怎么办?这附近也没有侍卫,我们这下怎么回去?”
两人皆不熟悉水性,游过去是不可能了,可是静悄悄的,谁能来搭救她们?
“救命啊——有没有人啊——”清漪扯着嗓子大声呼救着。
璟珂干脆也死马当活马医,大声叫喊着呼救。
不知叫喊了多久,湖边才出现一个蒙古装扮的男子,他瞧见两个女孩子被困在湖心,大声叫喊着,于是与她们呼应道:“二位姑娘,不要害怕!我马上去找人!”
说罢,蒙古男子便转身跑开了。
靠谱吗?两人琢磨着,又等了好一会儿,才见那蒙古男子带了一大队侍卫朝这儿来。
几经折腾,才把璟珂和清漪给救上了岸。被惊动的皇后和其他妃嫔也纷纷赶来瞧了二人,见她们毫发无损,皇后才放松了下来。
“多谢这位公子相救。”出于礼貌,璟珂和清漪纷纷对蒙古男子行了礼。
皇后雍容华贵地微笑道:“本来就是要给你们引荐的。谁知你们两个丫头竟跑来这儿玩水也不去听戏,还劳烦郡王搭救。”
“皇后娘娘客气了,这是色卜腾旺布该做的。”自称是色卜腾旺布的男子说着给了璟珂和清漪一个蒙古问候礼。
皇后点点头,含笑着拉过璟珂,道:“小郡王,这是本宫的女儿淑慎公主。”
“这是清漪格格。”说着,皇后又指了清漪给色卜腾旺布认识。
色卜腾旺布认真看了清漪好几眼,久久目不转睛。
璟珂大概猜出了皇后的心思,又见清漪难得脸红,觉得有点意思,于是笑道:“小郡王,清漪姐姐可是我们大清有名的才女哦!”
清漪白了璟珂一眼,用唇语骂她多嘴。璟珂打趣着吐了吐舌头,扮了个鬼脸回敬。
“清漪啊,你帮本宫陪陪厄鲁特的小郡王,本宫找璟珂有点事。”皇后笑着把璟珂拉走,独留下清漪同那位色卜腾旺布小郡王。其余妃嫔识趣地跟皇后回了水榭台听戏去。
“皇额娘,您这是要给清漪格格觅夫婿啊?”璟珂好奇地问着,一路追着不透露半句话的皇后,不依不饶。
被她缠得烦了,皇后才道:“清漪那丫头年纪也不小了,总不能一直拖下去?你皇阿玛对厄鲁特甚为重视,这位小郡王虽然年纪轻,却是厄鲁特一等一的勇士。清漪好歹是太后娘娘最**爱的孙女,断不能亏待了她。”
“皇额娘对清漪姐姐真是用心良苦。”璟珂感叹道。就是不知道清漪会作何反应了,毕竟也是嫁去草原,逃脱不了和亲的命运。
皇后轻轻拍了拍璟珂的手背,笑道:“你别羡慕清漪,观音保可是好孩子,你自己要珍惜。”
璟珂无语,陷入沉默。她并不认为观音保不好,只是,要她跟她不爱的观音保在一起,而且还要天天面对着费扬古和桑雅珠,是多么残忍的事情?
“对了,听说那天你翻账册的时候看出问题了?”皇后笑眯眯地看着璟珂,看得璟珂心慌慌。
璟珂见瞒不过去了,只好如实相告。
皇后轻轻叹了声,无奈道:“是时候了。”
璟珂不知道皇后说的“是时候”是指什么,但是她知道,肯定跟八爷九爷一党有关系。
“当年先帝驾崩,宜太妃竟然跪在太后之前,那事儿你皇阿玛可是一直记着的。”皇后对宜太妃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