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娘医经-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对了大人。”一个内侍想到什么眼神一亮,“司天台那边不好说,我们可以问问别人。”
“问谁?普修寺的和尚吗?”总管皱眉说道。
“不是,我听说那位预准日食的韩大人要进京了,到时候请他看看,他如果说可以,想必就能堵住司天台那些人的嘴。”那内侍笑道。
司天台十次九次算不准日食,准一次还是运气撞上的。尤其是今年这一次,原本没算准也不稀罕,但稀罕的是有人算准了,还全城民众做了防护,这种大吉大利的事让那个城镇的百姓欢喜不已。其他地方也都羡慕不已。
那个带领民众做防护的官员也因此出了名,正好赶上这此的考课,上下官员一直称赞评个上等,由一个知县擢升为知州,不日就要进京来面圣了。
总管点点头。
“对,对,这倒是个办法。”他说道。“你们注意着点,人来了立刻告诉我。”
内侍们应声是,总管看着那边越走越远的人,忙追了上去。
……
“之乐兄。”
耳边声音传来,秦十三郎从窗边收回视线。
“好,好。”他含笑立刻说道。
“好什么好。别敷衍我。”一个少年人说道,一面握着手里的酒碗转了转,“后两句续不上了。”
正说着话,门被拉开了,走进来一个小娘子。身后跟着抱琴的小丫头。
屋子里七八个人顿时热闹起来。
“竟然真请到朱小娘子了!”
“朱小娘子真是难请的很啊。”
一片哄笑打趣,朱小娘子始终神情含笑,冲众人施礼,到秦十三郎这边,秦十三郎也含笑点点头。
“……我就想喝茂源山,你怎么没有卖的?你们不是京城最好的正店吗?”
楼道里传来男人的吵闹声。
“…客官,茂源山只有那程娘子有,人家不卖也没办法…”
只有那程娘子有,别人没有,而且还不卖,让你们吃了新鲜,勾起馋虫,却偏又不理不睬,钱不缺,威压不怕,荣华富贵不在乎,真是让人没办法。
秦十三郎嘴角弯弯笑了。
门被人拉上,隔绝了楼道里的喧闹。
“秦弧!”
秦十三郎看向那人,举着酒碗摇了摇。
“干吗骂我?”他笑道。
“只有骂你你才听得到。”那年轻人摇头说道,“你今日是怎么了?特意来给你做寿,你偏偏心不在焉的。”
听到做寿二字,正低头调琴的朱小娘子抬眼看过来,又旋即垂下视线。
“我只是想你的诗想的入神。”秦十三郎笑道,一面撩衣坐下来,“好了好了,余下的两句到底做出来没?”
那年轻人被打岔立刻丢开这个,忙接着想诗词。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他反复念这两句,眉头紧皱。【注1】“…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一个女声忽的说道。
此言一出,在座的人各自念了遍,纷纷拍手叫好。
“朱小娘子,不愧是京中第一魁首。”大家笑道,更有人斟酒上前敬酒。
“奴献丑了。”朱小娘子含笑说道,一面伸手接过酒,抬袖一饮而尽。
厅中诸人顿时再齐声叫好。
“能文能武,朱小娘子豪爽。”
秦十三郎也笑着将手中的酒碗一饮而尽。
“明日的正日子我们就不能去给你做寿了,今日在外边玩个痛快…”几个人看着秦十三郎说道,又看朱小娘子,“小娘子来寿星身边陪酒。”
秦十三郎忙说不敢。
“敢,放心,就算你父亲听到了也不会打断你的腿。”大家起哄道。
朱小娘子起身却没有坐过去,而是笑着施礼。
“陪酒是小事,不如奴家歌舞助兴,公子们喝酒为乐。”她说道。
朱小娘子歌舞双全,但很少会人前展示,最多弹琴作陪,只有逢八月正月京中大节以及那些高门大户人家重金相请,才会歌舞献技。
没想到今日不仅请到了,还能得赏歌舞。
“托寿星的福气,托寿星的福!”大家纷纷笑道。
秦十三郎亦是跟着笑,冲朱小娘子举了举酒碗以示。
朱小娘子含笑低头施礼,再一退步,袖子抛起,与此同时歌声妖娆而起。
厅中更是叫好声连连。
秦十三郎笑看着看着忍不住皱眉。
她说,今日有约,不知道是赴哪里的约?当时真不该矜持没有问一问。
问了又能如何?难不成跟着去?
他想到这里又自己笑了,端起酒碗慢饮。
旋转腾挪中的朱小娘子透过飞扬的袖子看过来,眼中闪过一丝黯然,旋即恢复如常,揉腰摇肩,歌艳舞妍,让厅中的人看的如痴如醉。

注1:借用薛涛与其父对诗,薛涛*岁知音律,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令涛续之,即应声曰‘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第十五章 听音

在庆王府中,宴席也摆开了。
说是宴席,席间只坐了三人。
晋安郡王坐正身子端起茶碗。
“还要致词吗?”他笑道,“我也没亲自开过宴,这是第一次。”
“当然要。”程娇娘认真点头说道,一面也端起酒碗,“恭喜庆王殿下郡王殿下入府。”
晋安郡王哈哈笑了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再看这边庆王已经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既然是宴席,就要有歌舞。”晋安郡王笑道,一面冲程娇娘挤挤眼,“不是我们府里养的,是从宫里借来的。”
程娇娘一笑。
“歌舞之前,我先把贺礼送给殿下。”她说道。
晋安郡王忙坐正身子。
“要收礼了。”他含笑说道带着几分期盼。
“送之前先要借殿下府里的琴一用。”程娇娘说道。
晋安郡王点头,一旁的内侍忙去取琴,虽然府中没有,但请来的宫里的歌舞伎人们带着,借了送进来。
“一时仓促,琴不算好,娘子担待。”内侍恭敬说道。
“是琴就好。”程娇娘说道,伸手接过,略挑按几下琴弦,看向晋安郡王,“我想殿下这里什么都不缺,我能送的别人也能送,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既然是新居,我就用琴音给殿下净宅。”
琴音净宅?在场的人都愣了下。
一声琴调挑起,厅中并没有安静下来,因为庆王还在大吃大喝不时的大喊,反倒是盖过了有些低沉的琴声。
宫里的歌舞伎人已经在侧殿等候了,本来安静无声,因为适才被借去了琴,大家知道暂时不会上场,便又都放松下来。
本来就没紧张,他们是宫里的歌舞伎。常出现在天子面前以及各种祭天祭祀大典上,一个小小的亲王府的宴席算什么,更何况这个宴席只有一个来客。
不过当那边的说话声传过来时,这边的气氛还是有些微微的不同。
“…琴不算好…”
几个歌伎便回头看。不止她们回头,另外的人也都回头,视线都落在那位被借走了琴的琴师身上。
琴师被借走琴本来就不高兴,待听了这句话脸更黑了。
“…竟然说崔琴师的琴不算好…”有个舞伎掩嘴笑低声说道,“…那这世上也只怕找不出十架了…”
“…为了给这娘子解围,内侍也真够周到的。”另有歌伎低笑道。
这边嘈嘈杂杂的说话声便低低的响起,虽然听到那边琴声挑起,但一来声音有些低闷二来庆王的叫闹声不断,让那边的抚琴变得有些可笑。
笑着说着,忽地见崔琴师站起身来。神情讶异。
“崔琴师怎么了?”旁边的人不解的问道。
“到底是庆王面前,你可别乱来。”有人怕他犯了癫狂忙低声提醒道。
那崔琴师却没有理会他的话,而是向前走了几步。
“你们听。”他说道。
在场的人都愣了下,听什么?
大家不由侧耳听,厅内低低的说话声依旧继续。那边庆王的叫喊声也还在不断,而那琴声也依旧不断。
不仅不断,且一声声的蔓延,传过嘈杂的说话声在耳边萦绕。
都说声声入耳,但此时这琴声并没有入耳,而是在耳边旋绕轻抚,这种感觉越来越大。就好像一双手抚过双耳,令人毛孔绽开。
琴声就在这时猛地高亢,如行云流水又似繁星乱闪,弦急而不乱,缓慢而不绝,琴音悲怆。一弦一弦的撞击着。
有低低的哭声响起。
崔琴师的目光扫过四周,见不少歌舞乐伎低首垂泪一面低声互相说什么,显然是被琴声勾起伤心事。
“本来时令初冬肃杀之极,怎么能奏这悲鸣曲?”他不由喃喃说道,“不是说净宅吗?怎么反而哀痛伤绝?”
心中念头闪过。那琴音越发悲凉肃杀,一声一声催的人五脏六腑都要挤出来一般,他整个人都僵住了,甚至不敢再想再想这指法,而是抗拒这琴声。
“…这琴音能传过嘈杂人声,弹奏者心无外物。”
“这倒也不稀罕,任何一个又成的琴师都能做到不受外物所扰…”
“…但能让听琴的人也能不受外物所扰,既能听到嘈杂,甚至自己也能继续说话,但琴音依旧声声入耳入心…”
“……一心不可而用,什么样的琴声能让人一心二用?”
崔琴师心中念头频频,但耳内琴声丝毫未落,更加验证了自己的想法,他不由打个寒战。
不,打寒战不是因为害怕,而是真的觉得冷。
这琴声满是秋意冬寒,让人不由是身处冰天寒地中,站立不稳,只想来回踱步,甚至奔逃。
奔逃…
所以说,这就是净宅吗?让那些污秽脏唵之物受不住而奔逃…
崔琴师咬牙制止浑身的微麻。
“因为心中有悲所以才会扰动,那边的傻庆王却依旧…”他心中说道。
念头未落,那边庆王的喊声陡然拔高。
“我冷,我冷。”庆王大声喊道,伴着哭声。
崔琴师顿时骇然,竟然,竟然一个无知无觉不知寒暑的傻儿都因为这琴声发出冷的感觉,那这琴技……
他再无法控制,身子乱战不住,就在这时,琴声一转,似乎云破日出,万道金光洒下,虫鸣树摇,大地回春,暖意浓浓。
崔琴师从心里一声长叹,忍不住舒展了身体,就好像那些破土而出的草木一般,整个人都活了过来。
厅内已经有笑声响起,崔琴师闭上眼,似乎看到面前孩童少女们踏春而行。
他长长的吐口气,睁开眼,视线所及厅内众人亦是神情欢悦,笑声说话声嘈杂声顿时涌来,一切如初,似乎方才只是他的幻觉。
崔琴师伸手摸了摸后颈,汗水湿湿。提醒着他这一切不是幻觉。
“崔琴师,你的琴。”有内侍从外走进来说道。
崔琴师一个机灵回过神,忙上前看着内侍捧着的这架琴,不由停下脚。
这架琴是他师父赠与的。从技艺初成到今日已经足足有二十年了,可以说日夜同眠不曾分离,熟悉的就好像自己的手脚一般,但此时此刻,他看着眼前的琴,竟有一丝陌生,还有一丝敬畏。
“崔琴师?”内侍催促道,有些不耐烦。
崔琴师忙上前伸手接过,是要进殿奏乐了吧,这样就能见一见那娘子了。再寻个机会请教一下。
崔琴师不由抱紧了琴神情激动,看着其他人开始跟着内侍走,他也忙抢着挤着第一个走出去,刚走到殿门就被喊住了。
“干什么?”门口的内侍们挡住路喝问道,面带不善。
崔琴师被喊的一愣。
“奏乐啊。”他说道。
“奏什么乐。宴席早散了。”内侍皱眉说道,如同看傻子一般。
散了?早散了?
崔琴师愕然看向内里,果然已经空无一人,只有几个侍女在收拾几案,他又回头,看着跟随自己从侧殿出来的歌舞伎人们都也是一脸愕然的看着他。
“……散了好一会儿了。”
内侍的话从耳边传来,崔琴师一阵酥麻从脚底直冲头顶。
绕梁三日!
原来这就是圣人说的绕梁三日!
崔琴师脚一软抱着琴跪倒在地。
“崔琴师你怎么了!”
殿门前顿时有些乱起来。
这边的热闹正送客出门的晋安郡王并不知道。
“你认得家门了。以后想来就可以来了。”
晋安郡王说道,一面慢步而行。
“虽然我搬出来了,但是呢,亲王还是不能随意出府的。”
落后几步的程娇娘应声好。
“多谢你的贺礼。”晋安郡王又回头笑说道,“听了之后我今日的心情好多了。”
“应该不会。”程娇娘看他摇头,“这曲子不是让人听的。”
晋安郡王一怔旋即停下脚。
“喂喂。”他靠近程娇娘一些。低声说道,“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只是不语,又没说不听。”程娇娘说道,嘴角浮现一丝笑,看着晋安郡王。“怕了?”
晋安郡王哈了声,站直身子一抖袖子。
“说笑!”他说道。
程娇娘含笑迈步。
“我说真的,你不知道我昨日接到我母亲的信,心里真难过。”晋安郡王跟上说道。
“你母亲说什么?”程娇娘问道。
晋安郡王负手身后叹口气。
“母亲不太高兴,怨我出宫之前没有给弟弟请下封赏。”他说道,“说这么大的机会,我只求了和庆王住,而不是为弟弟们着想。”
程娇娘点点头。
“人之常情,也没什么可怨的。”她说道。
“那你觉得是我自寻烦恼了?”晋安郡王皱眉问道。
“也是人之常情,不算自寻烦恼。”程娇娘说道。
晋安郡王看着她哈哈笑了。
“就是说怎么说都有理。”他笑道,“我弟弟们常在母亲膝下,亲而近,母亲自然更挂念亲近他们,这是人之常情,我也是母亲的孩子,孤身在外,又见母亲一心只挂念弟弟们心中自然嫉怨愤,也是人之常情。”
“不是吗?”程娇娘说道。
“是。”晋安郡王看着她笑道,“所以,你也别太在意。”
程娇娘微微一笑,冲他屈身施礼。
……
“晋安郡王又请了那程娘子了?”
贵妃听了惊讶道。
“是。”内侍低声说道。
“陛下知道吗?”贵妃问道。
“知道,殿下还来宫里借了伶人们去。”内侍说道,“刚刚送人回来去见陛下了。”
“送人还用他亲自来?不过是找借口进宫罢了。” 贵妃冷笑说道,“我就知道他不会死心。”
不死心继续进宫缠着皇帝和太后,不死心庆王不能治。
“娘娘,陛下让人送来点心。”门外有内侍说道。
贵妃立刻坐正身子,面带笑容。
“这是晋安郡王送进来了,陛下让给诸位娘娘都送些。”
门外走进一个内侍,恭敬的笑着说道。
贵妃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第十六章 辨意

“这是你特意为宴请那程娘子做的?”
皇帝看着晋安郡王推过来的食盒中的几个点心果子笑问道。
“不是,特意给程娘子做的已经吃完了,这个是特意为陛下娘娘们做的,而且还得了程娘子的指点做了添减配料,陛下您尝尝。”晋安郡王笑道。
皇帝哈哈笑了,看着那边试食的太监吃过,才伸手拿起筷子捡了一块放进嘴里。
“不错。”他称赞道。
“那儿臣告退了。”晋安郡王笑着施礼说道。
“出去好几天了第一次来,多坐会儿。”皇帝说道。
“庆王在家里儿臣不放心。”晋安郡王笑道。
皇帝点点头。
“那程娘子怎么说?”他问道。
“陛下,儿臣请程娘子不是为了庆王看病。”晋安郡王说道,又跪坐下来,似乎有些踌躇。
皇帝看着他嘴边浮现一丝笑。
“那是为了什么?”他问道。
“儿臣自幼生长宫中,宫里的弟弟妹妹们又都比儿臣小,认识同龄的人很少…”晋安郡王想了想说道,“当初带着庆王奔波到江州去请她看病,不瞒陛下说,她的态度很干脆也很无情…说的话真的很难听…”
皇帝微微一笑,虽然当时具体的情况他不知道,但自己亲身感触这娘子倔强生硬,想来说的话也不会好听。
“当时儿臣几乎气炸了,恨不得让人当场砍杀了她,也撂下狠话。”晋安郡王说道,“后来想了想,这到底是迁怒了,所以心里一直有些歉意。”
“歉意吗?”皇帝笑问道。
“…是啊,儿臣觉得她这人挺实在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儿臣当时威胁她。她也没什么,现如今道歉,她依旧没什么…就觉得,嗯。这个人很…很…”晋安郡王一面说一面似乎不知道怎么说。
皇帝看着他笑意更浓。
“很赤诚?”他接过话替他说道。
晋安郡王忙一拍手。
“对,对,就是陛下这个意思。”他说道。
皇帝再次笑了。
“你个鬼东西,怎么成了朕的意思了。”他笑道,一面又笑眯眯看着晋安郡王,“你觉得这个人不错?”
晋安郡王点点头。
“挺不错的,很简单,很容易相处。”他说道,“就好像跟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似的,有时候挺可笑。有时候也挺可恨的。”
“女孩子。”皇帝笑着补充一句。
“女孩子吗?儿臣倒没注意,女孩子都这样吗?儿臣见过的姐妹们可没这样的。”晋安郡王笑问道,“儿臣倒觉得她和六哥儿差不多。”
皇帝笑了点点头。
“是啊,差不多。”他带着几分感叹说道,“一个以前痴傻。一个现在痴傻…”
最后这句话他自言自语说出,几不可闻,说罢又用筷子捡了一块点心吃了。
“陛下少吃些。”晋安郡王说道,“甜腻腻的看积食。”
皇帝笑着放下筷子。
“儿臣真告退了。”晋安郡王说道,一面冲皇帝挤挤眼,叩头施礼。
时近傍晚,殿内光线昏暗。皇帝看着晋安郡王慢慢的退出殿内,视线一时竟有些舍不得收回来,愣了一刻才垂下头,看到摆在面前的食盒,便伸手又拿起筷子。
“陛下。”一个内侍忙站过来,“殿下不是说了。您可不能再吃了。”
“你们倒听他的话。”皇帝说道。
这话说的有些吓人,但这内侍并没有害怕。
“奴婢们可不是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