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娘医经-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太晚了,这么晚怎么去见人呢?”他们劝道。
是啊,这么晚去见一个女子的确是失礼。
冯林站着不动了,任风雪扑打。
“老爷,您先休息,等明日一早咱们就去。”小厮们小心的劝道。
冯林点点头。
“好。”他说道。
两个小厮小心的拉他进来。将门拉上。
雪夜里的冯宅陷入安静,但其他人家还都灯火明亮,来往的人不断。
屋门被唰的拉开,一个披着一身寒气的男人走进室内。
室内围坐四五人,看着他都坐直身子。
“怎么样?”
“查到了。三年前驿站失火那次,这程娘子离京回江州路上也住在那里,贼人放火,他们当场射杀贼人,又协助灭了大火,所以对冯林来说是救命大恩。”这人说道。
室内的人都恍然,转头看向高凌波。
“那这次真是老天开眼了。”穿着家常道袍的高凌波慢慢说道。脸上还有些不可置信,“怎么会这么巧?”
幕僚们也都互相对视,也是一脸不可置信。
“是啊,怎么会这么巧?”他们说道。
“你们有谁去普修寺烧香了吗?”还有人一本正经问道。
“我倒是没有去烧香,只不过路过济民桥的时候,将一块没吃完的辣鸭头扔给了一个乞丐。”一个人一本正经答道。“莫非积了福报?”
室内的人们再次对视一眼,陡然同时大笑起来,笑声几乎掀翻了屋顶,让随风飞入廊下的雪都急转盘旋。
高凌波拍着几案大笑,听着满屋子震耳的笑声。
“真是没想到。原以为这次要么无功而返,要么只如愿一件,没想到啊没想到,老天爷竟然大开眼,一下子要让这两个人都滚蛋。”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而在另一边,陈绍和陈老太爷的脸上神情复杂,父子二人对视一眼,摆手让亲随退了出去。
“那次的事,果然是她。”陈老太爷说道,看着身后的屏风。
其上有陈旧笔墨勾勒的圈圈点点。
“是说有过路人见不平拔刀相助才得以如此?”
“程娘子走了多久了?”
“…那十天前按行程算她应该走到…”
冯林报来的详细文书上说,那出手相助的路人是一行二十人左右,京城方向而来,护送的是一个女眷……
女眷!
当场射杀的两条人命…
不会真的又是那个江州傻儿吧?
“你还不肯相信,我就知道是她。”陈老太爷笑道。
陈绍摇摇头。
“真是…天意弄人啊。”他说道,抬头也看着屏风,“这一下,反而糟了。”
陈老太爷也面色凝重。
屋内火盆暖暖,但气氛却如同外边的冰天雪地。
“这一次,冯林把他自己逼上了的绝境了。”
“此时此刻,他不接着告下去,就会被认为不忠,为私利私恩情放弃大义,别的御史言官不会放过他。”
“如果他接着告下去,如愿处罚驱逐了程娘子,他将来必定要被参一本逐清名而背信忘恩负义。”
“人都说忠孝难两全,得了忠,负了孝,为了孝,辜负了君恩,但这一次,他冯林是忠孝都不能全,不管选择哪个,最后都是错。”
“皇帝是个仁君,这一根刺在心里扎下,可就拔出不来了。”
陈绍点点头,面色沉沉。
“但他又不能什么都不做。”他说道,“要么冯林坚持告她,他们二人都离开京城落个身败名裂。要么冯林不告,自己请罪避让离开京城,但事情到底是没有定论,程娘子都要背负着这个告名。最终也难免被其他人借此继续攻击。”
说到这里,他将茶碗重重的放下。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室内灯火不灭,伴着飞舞的雪花门窗上的身影摇曳拉长。
一夜雪停,院内铺满一层,让天光早早的变亮。
张老太爷拉开门才要吸了口清冷的气,一个老仆一步就站到面前,让张老太爷差点岔气。
“万平,你干什么?”他拍着腰说道。
“老爷,冯林的事你听说了吧?”老仆问道。
“昨晚不是说了吗?”张老太爷满不在意的说道,“又怎么了?”
说完不待老仆说话。他又想到什么。
“对,对,对。”他说道一面转身,“忘了添上一笔,她救过的还有这个冯林。”
老仆嗨声跟进去。
“老爷。她救的这冯林可是要把他们两个都害死了。”他急道。
“怎么会?”张老太爷笑道,一面施然从几案上拿起笔。
“怎么不会?现如今冯林已经把他们两个都逼入绝路了,不说救命之恩,倒还有一线生机。”老仆说道这里愤愤,“偏偏这冯林没个筋骨,竟然见了程娘子就晕倒了,这事瞒也瞒不住了!”
“这事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不可对人言的事。有什么可瞒着的。”张老太爷说道,提笔果然在屏风上添上一笔,端详一刻退后。
“老爷。”老仆说道,“这可是要两败俱伤了,咱家的半芹已经哭的眼睛都肿了。”
“这个傻丫头。”张老太爷哈哈笑了,“都被她家娘子卖过一次了。还是不清楚。”
“老爷。”老仆再次说道。
“两败俱伤。”张老太爷说道,放下笔,一面挽起袖子,“自从这小娘子算计了我一把之后,我可从来不相信她会是那种肯两败俱伤的人。”
“老爷。你也太小气了,还记着这事。”老仆有些哭笑不得。
“不是小气,这是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张老太爷摆手说道。
“老爷,那算什么事啊,跟现如今的事能比吗?”老仆急道。
“当然能。”张老太爷笑道,看向他,“都一样。”
都一样?
一个傻儿的父亲要将傻儿的丫头送人,跟一个御史中丞要将一个博名望的女子问罪,这哪里一样?
“不过都是无奈之人,行无情之事罢了,有什么不一样的。”张老太爷说道。
门外传来小厮蹬蹬的脚步声。
“万平伯,冯中丞到程娘子门前了。”他探头喊道。
果然去了!
他会做什么选择?虽然哪个选择都没有好结果,只是倒霉顺序还是有个先后的。
这一刻得知这个消息的人们心里都在猜测,等待着。
冯林下了马,抬眼看这座宅院。
门前的雪已经被扫的干干净净了,还有很多人正渐渐走来。
这不是那些一路上窥视自己的人,冯林知道,这些人大约就是那些来跟随着娘子习字的人们吧。
他深吸一口气,摆手示意。
“老爷…”小厮有些不情愿的喊了声,“还是别去了,您还病着,就多养一段吧。”
养病是个很好的借口,病好的慢一些,时间过的久一些,有些事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多被人嘲笑讥讽,但总好过在风头浪尖上迎着刀枪冲撞吧?
时间是个好东西,它总能抚平一些事。
冯林肃目瞪他一眼。
“为国事从不惜身,冯林从来不是会躲的人。”他说道。
小厮无奈的垂下头上前敲门。
门应声开了,走出一个门房打量他们。
冯林上前一步,双手递上一张拜帖。
“冯林拜见程娘子。”

☆、第三十章 问心

冯林并没有在门外站立多时,很快就进去了,街门关上阻挡了四周的窥视,但人群却是越来越多了。
昨日冯林宫门口遇到程娘子晕倒的事已经从官员们中间传到民间了,而且这种事远比在官员中传得更快。
“我就知道,鬼就是怕神的。”
“当年一群无赖去太平居闹事,金刚佛爷跺了跺脚,当场就震死五个。”
“这冯判官是来认错赔罪的吧?”
听着四周民众的说笑,几个抱着笔墨纸砚裹着斗篷等候习字的书生面色不好看了。
“御史言官就算有错也是由皇帝论断,哪有向风闻奏事的事主认错赔罪的?”有人皱眉说道,“风骨何在?”
“其实不是的。”旁边有人听到了,忍不住要向这些秀才书生卖弄一下,带着几分得意说道。
几个书生便都看过来。
“我听人说了,这程娘子是这冯林的救命恩人。”那人忙说道。
几个书生有些惊讶的对视一眼。
“那这冯林原来是大义灭亲。”一个说道,点点头。
“那也不一定。”另一个挑眉说道,“也可以是沽名钓誉。”
“是大义灭亲,还是沽名钓誉,等着看就知道了。”有人说道,“不过我更想知道,今日这程娘子可还出来写字?”
前几日得知被冯林问罪的时候,这娘子可是如同什么事都没有依旧写字,如今事情变得更扑朔迷离,不知道她是否还能保持本心。
几人看向程家门前,见大门打开了,走出来的却不是程娘子,而是一个小厮,也没说话,将一张告贴贴在门边。
人群顿时涌过去了。
书生们自然不会降了身份亲自去看,只让小厮前去。不多时便回来了。
“程娘子今日有客不习字了。”小厮说道。
书生们的对视一眼都笑了。
“看来这恩人仇人要说很久了。”有人说道。
“其实不是的。”先前那人挤了看热闹回来听到了又忙说道。
书生们再次看向他,皱眉。
“程娘子家今日是来了两个客人呢。”那人眉飞色舞伸出二根手指晃了晃,“我适才问过那小厮了。”
两个客人?
冯林迈进客厅也愣了下。
厅内的韩昌与韩元朝也显然有些惊讶。
室内气氛一凝。
“冯大人请稍等,我家娘子正洗漱更衣。即刻便来。”小厮说道。
冯林点点头迈步进内,有小丫头进来捧上茶,退出去拉上门,室内便只剩他们三人。
“中丞,您好些了吗?”韩昌先开口说道。
冯林看向他,神情木木。
“托大人的福,好多了。”他冷淡说道。
听到这句话,韩昌脸上浮过一丝尴尬。
昨日的事说起来也是有些怪他,如果不是他故意引着冯林说出那些话,最后那一击也不至于让冯林气血冲头晕倒。
这种做法真是有些小人了。
冯林也不是傻子。清醒之后心里必然也明白。
他也不知道自己那时是怎么了,会做出这样小儿顽劣般的举止。
或许是因为自己心中对自己积攒的怨恨羞愧无法发泄,正好这个冯林撞上来,偏偏是跟自己一般对恩人不仅不报反而进行了羞辱,他这心中的火气怨愤再也压制不住。借着作弄冯林替那娘子出了一口气,自己心里好得到一些安慰吧。
看到冯林神色大变的时候,他的确是心里痛快了那么一下,但旋即吓出一身冷汗,尤其是当看到冯林晕倒在地上,吓的都懵了。
作弄别说气死,就是气病一个重臣。不仅他完了,还要累害到程娘子,这对程娘子来说,可真是无妄之灾。
万幸万幸,这冯林在外奔波艰苦,不似朝中这些养尊处优的官员们。身体壮,一口气憋过去太医几针扎下去就又缓过来了。
想到这里,韩昌捧起面前的茶,坐正身子。
“中丞,韩昌赔罪了。”他说道。俯身施礼。
韩元朝忙跟着施礼。
冯林看他一眼。
“不敢。”他说道,“这事不怪你,只怪我自己。”
韩昌带着几分尴尬起身。
“是韩昌轻浮了。”他说道。
“其实如果真要这样说的话,轻浮的不是你,该自责自怨的也不是你。”冯林慢慢说道。
什么?
韩昌和韩元朝抬头看他。
“那是谁?”韩昌忍不住顺口问道。
“我自己。”冯林说道。
这是什么意思?
冯林看到韩昌的神情似乎在问,就好似当初的自己。
不过现在的他已经很明白了。
那时候当自己在驿站前下车那一刻的选择就注定了他后来的一切。
如果当那女子质问的时候,自己没有斥责小吏,那么也就没有后来的这一切了。
机会是别人给的,命运却是自己决定的。
所以那娘子才会说,别谢她,谢自己吧,那么此时也是如此,韩昌故意气到自己,也不怪韩昌,谁让自己做出了让人可以说道的事呢。
门外响起脚步声,打断了屋内三人的沉默,门被拉开了,有人迈步进来。
三人忙起身,看着这个站定在面前的女子,她的神情淡然,相比之下,反倒是身旁怒目而视的侍女更引人注意。
“程娘子。”三人施礼说道。
程娇娘还礼,在主座坐下,门外两个小丫头进来重新给几人捧茶。
“不知三位找我何事?”程娇娘问道。
韩昌冯林对视一眼,这娘子看来是不打算分别与他们见面说话了。
“某来谢过娘子,再赔罪。”
屋中二人便都说道,一面再次施礼。
程娇娘还礼没有说话。
室内再次沉默,韩昌和冯林对视一眼,各自看到各自眼中的示意,你先请。
“程娘子。”
这边二人眼神说话,那边韩元朝先开口了。
“你说的恩我当不得。”
程娇娘看向他。
“当初在同江县是你先对我姑母有大恩,所以我对娘子举手之劳驱赶那闹事的贼人。那也是娘子该得的,并不敢为恩。”韩元朝说道。
“不是。”程娇娘含笑摇头,“你姑母的事是我治病,我收了诊费的。所以两清了。”
“救命之恩岂能用金钱了结。”韩元朝摇头说道。
“当然可以。”程娇娘说道,“所以韩公子不用多虑,你我的恩情,钱可以了结。”
没料到她会说这个,韩元朝一愣。
韩昌看了儿子一眼,叹口气。
在太平居的行事是过于伤人了,也怪不得这小娘子此时赌气。
“娘子,都是韩昌教子无方。”他说道再次施礼。
程娇娘看他一眼,转头看向冯林。
“那么你呢?”她说道,“我和你没有恩。所以没有了结这一说,你找我是所为何事。”
看着被晾在一旁的韩昌父子,冯林微微有些尴尬。
所以说这小娘子是在生气,要不然就该分别见他们。
“娘子,恩义不是金钱能了结的。也不是谁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的。”他说道。
程娇娘再次笑了。
“所以说,说还是不说,都无所谓。”她点点头说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那娘子做的这些事是有心还是无心?”冯林问道。
“我家娘子做事用得着你管吗?”半芹再忍不住起身说道。
冯林面色凄然,躬身施礼。
“冯林在其位谋其政,娘子做的事已经不是娘子的私事。而是是关国事,天下事,冯林不得不问。”他慢慢说道。
韩昌看着冯林,心里五味陈杂,御史们风闻奏事理直气壮如狼似虎,开口言刀只会刀刀戳别人。什么时候像这样如同一刀一刀如同割在自己身上?
说痛苦,不说也痛苦。
程娇娘笑了笑,抬手示意半芹坐下。
“你想知道这个啊。”她说道,点点头,“我做事自然是有心。”
“路祭有心聚众?”
“有心。”
“献伸臂弓有心邀功?”
“有心。”
“净宅琴音有心不让人听?”
“有心。”
问的艰难。答的爽快,短短几句,韩昌父子只觉得室内气氛更加凝滞,似乎难以呼吸。
“娘子做这一切都是有心有求?”
“人做事自然都是有心有求。”
伴着这句问答,室内一阵沉默。
这问答不过几句瞬息,冯林却似一场朝对下来,整个人都耗尽了力气一般。
“程娘子,有求不是不可以,只是手段过了。”他叹气说道。
“我问心无愧。”程娇娘说道。
冯林身形微微发抖。
“好一个问心无愧。”他猛地拔高声音,坐直起了身子。
这一声让韩昌父子也吓了一跳。
“你下挟民意,上诱君心,谋一己私利,明知鬼神之说泱泱,不仅不避,反而推波助澜,愚民众,迷朝臣,左右朝政军国大事,你问问你的心难道无愧吗?”冯林喝道。
“冯大人…”韩昌再忍不住,不管怎么说对面只是个小女子,这样凶巴巴的呵斥,呵斥的话又是那么吓人,实在是…
“有话好好说。”
御史弹劾进言,就连天子都不能阻挡,更何况这么一个小县令,他的话就好像石入大海悄然无声。
冯林只是肃穆看着程娇娘,等着她的回答。
程娇娘面容依旧淡然,点了点头。
“我问心无愧。”她再次说道。
“大丈夫行事,当做直中取。”冯林叹口气说道。
程娇娘微微一笑。
“程氏只是小女子而已。”她说道。
话已至此,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冯林抬起头深吸一口气。
“程娘子,冯林希望你能自请离京。”他说道。
程娇娘笑了摇摇头。
“这个恐怕要大人失望了。”她说道,“目前我还不想离京。”
冯林看着她,放在膝上的那双勾勒不下数十人生死从来不曾抖过半点的手正在微微的发抖。
“那冯林只能请娘子出京了。”他慢慢说道。

☆、第三十一章 有择

冯林扔下那句话起身而去了,屋门拉开,寒风吹得屋内的韩昌父子回过神来。
韩昌半起身想要叫住冯林,但伸出手还是最终垂下来。
政见道义之争,本来就不讲情面,亲友成仇,父子翻脸的也不是没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程娘子,你为什么不愿意离京?”
这边韩昌还没有感慨完,就听到韩元朝开口了。
这么个时候,再继续这个话题实在是不太合适,他皱眉要打断儿子,程娇娘已经一如适才回答冯林那般畅快答话了。
“因为我现在还不想。”她说道。
这种话韩元朝不陌生,他接触的女子虽然有限,但也不是没有过,这种我不告诉你,你猜,我就要这样的语言神态,在与未婚妻的书信来往中常见。
不过有时候听来莞尔,有时候听来就让人有些气闷了。
比如现在。
“姑母曾多次寻找娘子,并将你曾租住过的宅院买下来,写上你的名字。”韩元朝说道,转开了话题。
“你姑母倒是与我做法相似。”程娇娘说道,看着韩元朝。
他姑母记恩赠与房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