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娘医经-第3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尽管如此,我也知道有很多人想要当外戚,为的就是如同高凌波那般得权拿势,为了富贵滔天,对他们来说,外戚就是他们谋利的手段身份,而国事朝政如何,根本就不关心。”
“是的,太子殿下并不会缺少太子妃,并不是非丹娘不可。”
“可是既然谁都可以,为什么丹娘不可以?”
“那些想要成为外戚的人有所求,而父亲正因为不想成为外戚而无所求,对于太子来说,对于朝堂来说,此时此刻无求才是大幸。”
“父亲常常说为国岂敢惜身,但如今为了所谓的清名,为了能够留在朝堂,为了不被外戚身份所牵连,就不肯解太子困境。”
“原来为国不惜身父亲也只是说说而已,是女儿糊涂了,不该当真,是女儿错了。”
陈十八娘坐正身子,冲陈绍再次俯身以头碰地叩拜。
“女儿自当去太后面前谢罪,此事皆是由女儿所起,女儿一定会让父亲得清白。”
说罢叩了三个头起身。
“十八娘,你只想着大道,难道就忘了人道了吗?”陈夫人说道,看着陈十八娘,只觉心灰意冷,“你要你的妹妹嫁给一个傻儿,那是一辈子啊。”
陈十八娘再次跪下来。
“母亲,那是一个傻儿,但还是一个太子。”她说道,“嫁给太子,就是太子妃,是皇家贵妇,是将来的一国之母,母亲怎么能以平常夫妻论处?”
“太子妃要嫁的可不仅仅是太子,而是将来的皇帝,是国,太子和太子妃是夫妻,但又不同于平常夫妻,太子护的不是小家,而是国家,太子妃相的夫是太子,教的子,是皇子,是未来的国君。”
说到这里,陈十八娘看着面前的父亲和母亲,深吸一口气,神情肃正,一字一顿声音铿锵有力。
“为国岂敢惜身,岂能谈小情小怡。”

☆、第三十八章 艰难

相比于陈家的激荡,晋安郡王府一如既往的安静。
听到内院说传早饭时,外院的顾先生又抬头看了眼天色。
“这早饭可真够早的。”他说道。
“昨夜殿下忙的晚,如今身子才好,累了起的晚也是应该的。”景公公说道。
顾先生便哼了声。
“那要看忙的什么。”他说道。
他的话音才落,这边景公公就噗嗤笑了。
忙的什么…
小夫妻两个前脚拌嘴,后脚日上三竿还没起,能忙什么…
顾先生听见他笑了顿时回过神,面色有些尴尬又有些羞恼。
“你想什么呢!”他说道。
议论主上的内宅时可不是他们能做的事。
景公公却正了神色。
“我想的是殿下能得血脉延续,也算是了得一桩心愿。”他说道。
是啊,如果殿下有了子嗣,晋安郡王这个血脉就算是稳稳的能传下去了,对于几次三番被害的晋安郡王来说,真的是天大的喜事。
还有什么比血脉得以延续更重要的事呢。
如果是别人也许还有些忐忑不安担忧,但是那个女子的孩子的话,一定能够护的稳稳的。
再不是殿下一个人努力着,而是夫妻同心。
顾先生的神情变得柔和。
二人正说着话,门外有人蹬蹬进来。
“景公公,长弓找好了。”那人说道。
顾先生愣了下。
“要长弓做什么?”他问道,看着那人手中拎着的一把长弓。
景公公已经高兴的伸手接过,端详一刻。
“不错,就是这个样子的。”他说道,说罢兴高采烈的拿着弓就忙忙的走了。
顾先生在后皱眉。这才想起昨日陈家的人来,走的时候捧着一把弓。
原来如此啊。
王妃将自己的长弓赠人了,所以景公公就忙另寻一张弓来…
不对。景公公虽然是个内侍,但媚的却只有一个上。他才不会主动去为王妃寻弓的,除非是得到了晋安郡王的叮嘱。
看来这真是动了心的喜欢了。
顾先生忍不住笑了笑。
也好,也好,有个人真心喜欢的人作伴是件极难得的,只是…
想到这里顾先生又忍不住摇头。
只是如果反过来是那女子对殿下全心全意就更好了。
看着景公公亲自将长弓挂在墙上,晋安郡王带着几分随意。
“…业精于勤,不可一日废。”他说道,“随意拿了一把。你先用着,再寻你中意的吧。”
随意拿了一把…
这随意可让他们从昨夜忙到现在,就差跳进陈家拿出那把弓一个铺子一个铺子的找了。
这就是所谓的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吧。
景公公撇撇嘴。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嘛。”程娇娘说道,看着晋安郡王笑了笑,“你这个随意,就足够我中意了。”
景公公愕然转头看过来,见那女子手中握着筷子正慢悠悠的吃饭,嘴角带着一丝笑。看着对面坐着的晋安郡王。
而晋安郡王手中也握着筷子,不过此时神情有些呆呆。
她知道殿下花费的心思,直白的点出来。然后还说一句我喜欢……
我喜欢……
这是…在调戏殿下吗?
景公公的视线落在晋安郡王身上,清清楚楚的看着年轻人的耳朵慢慢的变红。
“那也是。”年轻人又故作几分洒脱,略伸展了下手臂,“礼轻情意重嘛。”
程娇娘一笑没有再说话,低头吃饭。
晋安郡王也若无其事的吃饭,只不过借着喝汤抬袖子掩饰时笑的嘴都咧开了,站在景公公这个角度看的清清楚楚。
景公公没忍住吭哧一声笑了。
晋安郡王有些狼狈的放下汤碗,瞪了他一眼。
“你用小书房吧。”
吃过饭晋安郡王说道。
“我用外边的。”
说到这里一笑。
“现在我在府里走动应该没事了吧?”
程娇娘点点头。
“是啊,现在大家顾不得你了。”她说道。
现在所有人都关注的太子的婚事了。
晋安郡王点点头。
“我去听听外界如今都是怎么说的。”他说道。
程娇娘点点头。看着晋安郡王带人走了出去,并没有过多久。程娇娘在书房里才写了一张字,晋安郡王就回来了。
“怎么说?”程娇娘问道。
晋安郡王的脸色不太好。
“还能怎么说。”他说道。“有推的有拉的,有架火的有浇油的,反正都是要陈相公在火上烤,你是不知道高凌波的手段的,这个人啊,又聪明又能干,又吃得苦又享的福,忍的骂也受的赞,说他是君子,他又小人行径,说他是小人吧,他又有些君子坦荡之风,我虽然恨不得他去死,但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厉害。”
他说着笑了笑。
“此时外边人人都说,是陈相公先有意让女儿为太子妃,因为家中妻子反对才反悔。”
“宫里也传出消息说太后病了,太医院都乱成一团了。”
说到这里又盘膝坐好,往程娇娘这边倾身。
“还有,那些原本曾进宫有意选妃的人家都纷纷将家里待嫁的女儿定了人家。”
程娇娘抬起头看向他。
“他们说不敢受人揣测,只能以此来证明自己没有私心。”晋安郡王说道。
你陈相公嫌弃太子是个傻子不屑于嫁女,那我们这些嫁女的人在你陈相公眼里是不是也要受到嫌弃?
你陈相公嫌弃外戚私心弄权,那我们这些人家真嫁了女儿便是坐实了心不正。
既然这样,谁还敢让自己家的女儿做太子妃。
“总有人会敢的。”程娇娘说道,“等着就是了。”
晋安郡王叹口气。
“可是陈相公是个君子。”他说道,“君子慎独。所以可欺之以方。”
这根刺扎在陈绍心里了,拔不出来了,就算别人不再说这件事。他自己也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了。
本来就不怎么说话的程娇娘便更不说话了。
屋子里安静下来。
晋安郡王迟疑一下,伸手推了推她的胳膊。
“我们出去走一走吧。一天天的闷在院子里怪无趣的。”他说道,又带着几分抱怨,“…还是回门那日从街上走了一圈。”
“那当日就该转的圈子更大些。”程娇娘说道。
晋安郡王一怔,旋即哈哈大笑。
想到那日景公公自作聪明而不敢停车又不敢乱走只得围着郡王府转的事。
这家伙竟然以为他们是在马车里做那种事,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念头闪过那种事,晋安郡王的脸便忍不住红了下。
“你又打趣我。”他说道。
程娇娘神情依旧。
“没有啊。”她认真说道。
晋安郡王看她一本正经的样子,再次忍不住噗嗤笑了。
“你可真有趣。”他说道,站起身来。“走,走,我们去院子里走走。”
似乎怕程娇娘不答应,伸手拉她的胳膊。
“……我现在身子也没好,自己一个人走不太放心。”
“……李太医出门没在家…”
看着二人一前一后走出来,半芹和素心忙施礼,待他们先行几步后才远远的跟上。
“姐姐。”半芹忍不住低声问道,“殿下说娘子真有趣,娘子真的很有趣吗?”
素心笑了。
“在喜欢的人眼里,自然是有趣。”她低声笑道。
喜欢…
喜欢就好啊。
半芹心里松口气。只是想到听到殿下说的陈绍的事,心又闷闷。
“那这件事是不是还是会成?”她低声说道。
就说了娘子说的话哪里错过…
虽然很残酷,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以前咱们在京里刚站住脚的时候。娘子带着我坐车从街上过。”素心忽的说道。
半芹看向她有些不解。
“娘子要我看外边,那时正路过神仙居,那时候的神仙居还不是咱们的神仙居,娘子问我看到了什么,我说看到了人气不如以前了,娘子又问我还看到了什么,那时候是因为窦七上赶着来惹娘子,所以娘子才做出了乐得自在,神仙居的生意便一泻千里。本来娘子是根本就不在乎他据过路神仙为己有,偏偏他自己不信。疑神疑鬼,结果自己找了麻烦。”素心说道。
半芹想到那时候的事。忍不住也笑了。
“所以呢我就看到了做人要厚道,别以为是在欺人,欺人也是欺己。”素心接着说道,“可是娘子还是问我看到了什么。”
半芹听到这里忍不住讪讪。
娘子问了这么多,换做自己只怕一个也答不上来,不过,又一想娘子从来不会乱说话,她肯说话就是知道你这个人能听她说话,所以娘子一定不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她只会问自己能答的问题。
半芹脸上的笑便散开,伸手挽住素心的手。
“就这一眼,就能看出这么多问题啊?”她说道。
“其实就一个问题。”素心说道,微微一笑,“我答不上来,娘子便和我说,艰难。”
“艰难?”
“要做一件事,要做好一件事,要站住脚,要站稳脚,很艰难,很不易。”
无关善恶,天道无情,世道艰难。
是啊,真是艰难,谁想到陈绍会突然遇到这种事呢。
半芹轻轻叹口气。
“不知道丹娘知道了,会怎么难过。”她低声说道。
丹娘,才十一岁,如果这件事就这样定了,她都还没有来得及少女怀春憧憬自己将来要嫁的人。
怀春的少女憧憬的夫君断然不会是一个痴傻的人。
“那样也好。”素心垂目说道。
没有希望也就没有绝望。
……
陈老太爷的院子里一派肃然,虽然以往就没有多少仆从,但也不会像今日这样一个人都没有。乍一看好似这院子没有住人似的。
脚步声轻轻的响起,有人从厅内走出来,看着还跪在院中的陈绍。轻轻的叹口气。
“老爷,您起来吧。”老仆低声说道。“老太爷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
陈绍面色凄然并没有起身。
“怎么?你能管你的儿女去留,还要管我这个当父亲的去留吗?”陈老太爷的声音从厅内传来,人也随之走出来,看着老仆,“车都装好了吗?”
老仆低头应声是。
陈绍就咚咚的叩头。
“你也不用给我叩头。”陈老太爷淡淡说道,“你我父子再熟悉不过,我知道你的念头,你也知道我的念头。就不用再说那些虚假的客套话,我就再问你一句话,你是要你的臣道,还是要人道?”
“父亲。”陈绍抬起头眼圈发红声音涩涩,“儿子如今境遇父亲也很明白,儿子做出这样的决定将会如何父亲也明白,儿子为了什么,父亲也明白的。”
“那你也知道不同意这件亲事,相比于同意这件亲事,其实要容易一些吧?”陈老太爷说道。
陈绍叩头应声是。
“儿子知道。”他说道。
纵然会被外界喧喧唾骂嘲讽。但只要他咬定牙关也都能熬过去。
“那你就是真的舍不得放弃今时今日的地位权势?”陈老太爷说道。
陈绍再次叩头,抬起头身子挺的笔直。
“父亲。”他声音哽咽,“如果儿子真是贪恋权势。当初就不会同意扶持庆王立为太子了。”
扶持傻子为太子,驱逐高家,逼退太后,做出这一系列的事,将背上飞扬跋扈的名声,这名声可不会保他的权势地位,反而会成为朝臣眼中钉,可以说此一举已经让他四面树敌,可想而知他将要面临的风险和压力。
相比起来。与张江州等士林人联合过继宗室来承继大统,反而他就能因为拥立之功被新帝敬重。必将官运亨通,备受敬重。
“自从陛下重病不醒以来。儿日夜难安。”
“儿常常想到当初陛下和儿促膝长谈,谈古论今,儿亲眼看着陛下有多少宏图大志,如今尚未实现。”
“儿实在是放不下啊。”
陈绍哽咽叩头俯身不起。
“那也不是非要丹娘不可。”陈老太爷哑声说道,“等一等忍一忍,处置了高凌波,一切都好说。”
陈绍没有起身。
“父亲,儿等不及了。”他哽咽说道,“陛下等不及。”
陈老太爷神情一怔,旋即明白了这话是什么意思。
“如果明年还没有定下太子的亲事,到时候真的就要乱了。”陈绍哽咽说道。
明年……
明年陛下薨,痴傻太子亲事未定,子嗣未定,必然朝堂又要乱纷纷,如今偃旗息鼓的过继宗室派肯定又要站出来。
那时候皇帝病重久了,残存的敬畏已经消耗殆尽,可想而知又有多少人要另起心思。
陈老太爷看着陈绍慢慢的摇头。
“可是,这些事,最急的不该是你。”他说道,“在朝堂上,身居高位,其实遵行的并不该是君子之道。”
太子不能登基为帝,最该急的是高凌波,该出面应对想办法的是高凌波,而不是陈绍。
这件事已经可以明知就是高凌波弄权陷害,欺的就是陈绍的忠君廉耻君子之道,给他泼上污水,彻底毁了他的名声。
在百姓百官中承受着骂名,还要护着新天子坐稳江山,而一旦新天子坐稳江山,第一个要除掉的就是他陈绍。
明知这是被小人算计,如果还要奉行君子之道,那就是死路一条,这时候应该做的就是抛弃君子之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舍弃君子之道。
陈绍抬起头,看着父亲神情带着几分决然。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他慢慢说道,“曾子之守约也,儿不敢忘。”

☆、第三十九章 宣告

晋安郡王府的校场上,两人一前一后的已经走了好几圈了。
素心已经去忙府内的事了,剩下的半芹已经走不动了,干脆和其他的侍女等候在一边。
絮絮叨叨将程娇娘拉出屋子的晋安郡王待开始沿着校场走的时候就不再说话了。
二人就这样沉默的慢慢的走着,诡异却又自在。
“你觉得陈家这样看起来可笑吗?”程娇娘忽地说道。
晋安郡王愣了下回头看她。
想了这么久竟然想出这个。
“怎么会可笑?”他说道。
嫁女儿给一个傻子么…
“应该是可怜。”他笑了笑说道。
可怜么。
程娇娘默然。
被逼到这种境遇,不得不迎头而上,明知是被陷害,却也不得不生生的接住咽下,的确是很可怜。
她的脚步一时走快。
但又不能说是可怜。
脚步又放慢。
“又不是无路可走,而是他不想走,这只能说他是求仁得仁。”程娇娘慢慢说道。
晋安郡王也放慢了脚步。
“那,他是可敬。”他说道。
可敬?
程娇娘停下脚。
为了自己心中的道义无反顾是可敬,但是如果道不对呢?
“忠君之道怎么不对?”晋安郡王问道,语气柔和,似乎唯恐惊吓到她。
虽然这两日她看起来一如既往的平静淡然,但从那只总是不自觉的攥起的手上可以看出来,这个女子此时此刻很紧张。
所以他才不想让她一个人呆着,要缠着她说话,要拉她出来走走,他不想看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无声无息的坐着。
她现在不是一个人。她有他了。
忠君之道是没有不对。
程娇娘再次沉默,抬脚迈步。
就像他们程家认定的天道一样没错。
当初大庆朝末四方纷争,当继位的正统就有四支。而其中在世人眼里最当也最有实力得位的是顺王和宁王,但程家却选了没有丝毫皇家血统的杨国公。背负着谋朝篡位的名声也要拥立新主。
因为那是天道选定的君,那就是程家认定的君。
背负骂名,征战筹谋奔走十年,终于新帝登基得顺天道,换来的却是灭门绝嗣之灾。
可敬?可怜?可笑?
……
陈老太爷的院子又陷入了一片肃静。
有脚步声响起,陈绍抬起头看到是陈老太爷转回了屋内。
“父亲。”陈绍喊道,带着几分悲痛再次俯身,却听的脚步声又回来了。
“夫人和丹娘都收拾好了吧?”
陈老太爷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陈绍身形一颤。听的一旁的老仆应声是。
“那就上车走吧。”陈老太爷说道,“天黑还能赶到驿站落脚。”
“父亲!”陈绍抬起头哽咽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