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娘医经-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都不为。”皇后说道。
怎么可能!
安妃心里说道,当然不敢说出来,她可不是傻子。
想到傻子便想到一事。
“娘娘,太子妃您去看过了吗?”她低声问道。
皇后的脚步微微一顿。
自从宫变之后,程娇娘再没有出现过,从晋安郡王府到太子府,一直藏于内宅,太子妃身子有病的消息便渐渐的传出来了。
说太子妃身有疾,但从来不曾有太医去诊治,因为神医娘子的身份,传言便越来越离谱。
皇后却心里便更肯定是那日宫变受伤的缘故,没想到伤的这么重。
她提出去看望太子妃,但太子却委婉的拒绝了。
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了。
午后安静的东宫变得热闹起来,伴着脚步声,院子里的内侍侍女纷纷低头施礼。
“太子殿下。”
方伯琮负手疾步而过,门前的侍女拉开屋门,室内的侍女们随同进了净房,一番洗漱更衣。脱下了太子礼服,换上了月白家常袍,也不束带。木簪挽冠,松松垮垮的走出来。
“今日吃了什么?”他问道。
内室里两个侍女忙施礼。
“回殿下的话。太子妃殿下吃了一碗参粥。”一个说道。
“吃过饭就伺候着太子妃到园子里走了一刻钟。”另一个则说道。
“回来后饮了李太医配的茶汤。”先一个接着说道,“歇息了一刻。”
“刚刚给太子妃读了一节书。”另一个接着说道。
有侍女从外边进来捧着一个盖盅。
“殿下,太子妃用的梨子汁好了。”她说道。
方伯琮点点头,伸手。
那侍女忙屈身递过来。
两个侍女将卧榻上的程娇娘搀扶坐起,垫好靠背,便低头退了出去。
方伯琮盘膝坐在卧榻上,小心的慢慢的将汤盅里的梨子汁喂给程娇娘。
“凉的好喝?还是热的好喝?”他说道,一手扶着她的下巴。助她嘴闭合,但饶是如此还是有汁水流了出来,又拿起帕子擦拭。
喂汤汁,助咽,擦拭,几乎是一瞬间同时发生,但做起来动作流畅丝毫没有慌乱狼狈。
“我都尝过了,觉得凉的好喝。”他继续说道,“不过谁知道你呢。”
他说着看着程娇娘。
“你这么古怪的人。”
抬手再次慢慢的喂一口,重复着抚擦的动作。
“李太医已经到了湘南了。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要找的。”他说到这里又叹口气,“我不问你,你就不和我说这些事。你看看,现在有多麻烦,找都没地找,问也不知道去哪里问。”
他说着话伸手戳了戳程娇娘的额头。
“你还真是说到做到,一闭眼扔下这些事什么都不管了,不就是欺负我这个老实人吗?”
听的室内嘀嘀咕咕似乎很热闹,但始终说话的只有一个声音,门外的侍女们忍不住对视一眼。
“以前殿下和宣文太子在一起就这样。”一个侍女低声说道。
以前和宣文太子就这样,自己说着自己的话。对方根本就听不到听不懂不回应。
宣文太子不在了,太子妃又成了这样。
“殿下真是可怜。”一个侍女喃喃低声说道。
原本不觉得如何。听着侍女一句可怜说出来,在场的侍女们都愣了下。旋即再听室内的说话声就觉得心口发闷。
一个人的自娱自乐自言自语,是挺可怜的。
内里的说话声渐渐小了,外间的侍女透过珠帘子看去,见卧榻上方伯琮侧卧着,一只手搭在程娇娘的身上睡去了。
侍女们便忙低头轻手轻脚的退了出来,拉上屋门,院子里再次恢复了安静。
……
一盏盏灯点亮,照得亭台楼阁璀璨生辉,其间更有一片菊花光彩夺目。
“你看那边。”方伯琮说道,伸手指着远处,“那是进贡的,只有三盆,陛下那里留了一盆,余下的皇后都送来了。”
他说着转头,看着一旁被四个内侍抬着的软轿上的程娇娘。
“皇后说想让你看了画下来。”
一面抬脚迈步,在摆满了菊花的小径漫步,内侍们抬着软轿跟随。
“原来你字的好,画更好,周箙这混帐什么都不要,就从家里拿了一卷轴。”
他说着回头一笑。
“孤,就不给他,气死他。”
软轿上裹着大红斗篷的女子神情安静,深秋的夜风吹来,兜帽飘动挡住了她的脸。
方伯琮伸手抚开,将兜帽整理好。
“这些日子忙,等到今日才有空陪你转转,我知道你不在意,谁让我在意呢。”
站在路旁看着这边的景公公微微皱眉,一旁一个内侍叹口气。
“大人。”他低声说道,“这样下去,不太好吧。”
明明太子妃不是个正常的人,偏偏殿下像待正常人一样,夜里同眠,膳食共进,就连晨练都带着太子妃,他在校场拉弓射箭,太子妃的软轿就在一旁,更别提随时随地的说话了。
他们这些跟在身边的人有时候都看得毛骨悚然。
“至少太子府也该进些新人了。”内侍接着说道,“殿下身边可是一直没人伺候呢,殿下年纪可不小…”
景公公转头看他。
“这话谁和你说的?”他问道。
内侍愣了下。
“没人啊。”他说道,“我自己想的,大人,我也跟着太子殿下这么多年了,没别的心思。”
景公公点点头。
“那就好,要死你自己死去,别拖累别人。”他说道。
内侍愕然,顿时又惶惶,抬手狠狠的打了自己脸。
景公公不再看他,看那边方伯琮和程娇娘的轿子转回了,忙疾步迎接去。
那内侍低头避让一边,待一行人向寝宫而去,才再抬起头。
“可是,这是早晚的事。”他喃喃说道,“陛下因为子嗣艰难才过继,难道太子殿下不为子嗣考虑了吗?现在不考虑,那等将来登基为帝呢?”
……
九月末的夜已经有了寒意,北风呼呼,天子寝宫内灯火摇晃。
侧殿里的皇后已经换上了亵衣散了发在灯下看书,听到风响,便抬起头。
“陛下那边可加了被褥?”她问道,“太医说了,陛下久病之人,受不得寒气。”
门外的内侍应声是。
“已经加了。”他说道。
皇后便低下头接着看书。
“娘娘。”门外传来有些急促的声音。
皇后抬起头。
见是陛下那边伺候的内侍,灯下那内侍神情惶惶。
皇后心里咯噔一下,猛地站起来。
“陛下怎么了?”她问道。
……
门上轻轻的敲击声在夜色里格外的刺耳,卧榻上的方伯琮猛地起身。
室内夜灯昏昏,门外又响起两声。
“殿下,殿下。”伴着低低的呼唤。
“什么事?”方伯琮问道,一面伸手将因为起的猛带起的被褥掖了掖。
内里昏昏夜灯下程娇娘安睡依旧。
门被拉开了,景公公疾步而进。
“殿下,皇后问,您可方便进宫?”他低声说道。
方伯琮面色微变。
不是传进宫,而是问可便进宫。
皇宫自然不是随便就能进的,但如果要你进宫的话,可不会问你方便不方便。
宫内肯定出了不便的事。
皇帝陛下。
方伯琮立刻就想到了,他起身下床。
“殿下。”景公公开口唤道,带着几分提醒。
虽然按常理天子有事太子应该立刻去,但作为过继的太子还是有些不同,更况且因为当初宣文太子事件时方伯琮带兵也入城还炸了宫城们,如今私下流言很多。
如果天子出事他也在身边的话,只怕更有不堪的流言。
这也是皇后的所以悄悄的来问的缘故吧。
如果太子不在身边,天子出了事,虽然可能还会有流言,但到底是无根虚无一些。
方伯琮的脚步没有停顿。
“更衣,备车。”他说道。
我方伯琮何惧他人说什么。

☆、第八十一章 敢为

天子寝宫内灯火昏昏,似乎比先前还暗淡了一些。
门外班直肃立,值夜的内侍一个也看不到,更添了几分阴寒。
“殿下来了?”
听到回禀,坐在天子卧榻前的皇后有些惊讶,又转头看了眼卧榻上的皇帝,昏昏灯下神情有些复杂又有些欣慰。
门外脚步声响,方伯琮疾步而进,带着了一阵寒气。
皇后从帘帐后走出来。
“陛下怎么了?”方伯琮顾不上施礼问道。
皇后看着他欲言又止。
一旁的内侍们立刻退开了。
“都过了这么久了,你怎么还跟当初宣文太子出事的时候一样。”皇后说道。
方伯琮一怔。
是跟当初六哥儿出事当众责问是不是怀惠王谋害一样,还是跟拒绝皇后让他放下六哥儿离宫一样?
前者是指他以身涉险有勇无谋,后者是指他意气用事自寻艰难。
总之都是不赞同他进宫来。
“娘娘何尝不也是如此?”他说道,“娘娘还是要护着孩儿。”
就像当初六哥儿出事她第一时间赶来拦住了自己的话,避免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皇后也笑了笑。
“不过儿臣自来依照本分本心行事,坦荡无惧。”方伯琮说道,再次施礼。
就算他不进宫来,皇帝驾崩的话,那些流言难道会少吗?
流言总是不会少何必在意。
皇后看着他。
“陛下醒了。”她说道。
方伯琮惊愕的抬起头。
不是死了,是醒了?
这应该是好事啊,但是……
他看着皇后昏昏灯下神情晦暗不明的神情,面容也肃然起来。
皇帝是怎么病的?贵妃谋害安妃,怀惠王要挟求情被雷劈死,而后才又发生了那么多事。如今贵妃疯了,怀惠王死了,高凌波死了。陈绍死了,六哥儿死了。太后被囚禁,皇后掌管后宫,曾经的晋安郡王成了太子,这样的变化,皇帝他可能接受?
而且他如今还是皇帝,皇后也好,太子也好,都有皇帝来决定。昏迷的皇帝可能不被大家在意,但一个醒过来的皇帝就不一样了。
“陛下刚刚睁开眼。”皇后低声说道,抬头看着方伯琮,“也许,是本宫看错了。”
方伯琮看着皇后。
皇后说也可以是她看错了,皇帝也可以没有醒。
他环视殿内,这个天子寝宫说是天子寝宫,其实也可说是皇后的寝宫了,不止这里,整个后宫都已经在皇后的掌控之下。
宫门一关。谁生谁死,皇后一个人说了算。
其实他们现在已经不需要这个皇帝了。
昏迷的皇帝不需要,清醒的皇帝更不需要。因为那是一个清醒的掌握着生死大权的皇帝。
清醒的皇帝能不能清醒的接受现实?能不能不迁怒此时看起来得利的他们?能不能忍受权利被太子和皇后分走?能不能抵挡各种蜚短流长的冲击?
太多的不确定了。
而一旦以上的事发生一件,等待他们的结果就只有死路一条。
“我们输不起。”皇后低声说道,转头看向后,层层帘帐之后就是天子的卧榻。
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皇帝永远不要醒来了,这才是最万无一失的。
“烛光斧影又如何。”皇后低声说道,看着方伯琮,“难道你还想要被逼着去做燕懿王吗?”
室内的气氛陷入凝滞,本就昏昏的烛火更加不明。
仅有的几个内侍努力的将自己贴入黑暗里。
“儿臣想看看陛下。”方伯琮说道。
皇后看着他,方伯琮也看着她。
“你想好了?”皇后看着他。“看了不如不看。”
方伯琮点点头,抬脚迈步。皇后垂下视线侧身让开。
帘帐其后更为昏昏,方伯琮走进去投下一大片阴影遮住了卧榻上的皇帝。根本就看不清形容。
“举灯来。”他说道。
一盏灯被举过来。
“再举。”方伯琮说道。
两盏灯,三盏灯举过来,卧榻前变得明亮。
方伯琮矮身跪在卧榻前,看着其上的皇帝。
皇帝的眼闭着,面色带着病态的蜡黄,似乎与往日并没有不同。
“陛下。”方伯琮唤道。
皇帝的眼皮动了动,慢慢的睁开了。
“陛下!”方伯琮拔高声音喊道,人也向前倾身。
皇帝的眼却又闭上了。
“把灯拿开一些。”方伯琮立刻说道。
两个内侍忙从卧榻边退后,床头的光线便暗了几分。
皇帝慢慢的睁开眼,看向方伯琮。
“陛下。”方伯琮再次喊道,带着几分期盼,“您认得臣是谁吗?”
皇帝的眼神有些迷茫,他的嘴唇动了动,发出一声干干的哑声。
“陛下,我是玮郎啊。”方伯琮看着他,伸手握住皇帝的胳膊,“陛下,是玮郎啊。”
皇帝看着他迷茫的眼神渐渐凝聚,张开嘴,却还是只发出一声毫无意义的干哑嘶声。
“陛下!”
方伯琮却猛地拔高声音,同时低下头,看着皇帝的胳膊慢慢的抬起来,伸向自己,他下意识的伸手就握住了皇帝的手。
干枯的比实际年龄要苍老很多的手。
这只苍老的手颤抖着握住了这只年轻的修长的光洁的手。
“啊!”皇帝说道。
终于发出一个声音,方伯琮伸手另一只手将皇帝的手握住,贴上呜咽一声。
“来人。”他抬起头转头喝道,“传太医!”
站在帘帐外的皇后猛地转过头。
方伯琮站了起来。
“传太医。”他再次说道,声音朗朗,“传中书张纯、严昭、林泽,传当值翰林。”
伴着他的声音,殿内的灯光似乎变的更亮了。卧榻前的帘帐已经被拉开了,方伯琮站在那边,烛光将他的身影拉的更加高大。
皇后轻轻叹口气。疾步向卧榻走去。
“陛下。”她抬手掩面哽咽说道,跪坐下来。
。……
张老太爷屋子的灯亮了起来。
“老太爷。”
老仆急匆匆而进。看着披衣起来的张老太爷,低声说道。
“宫里的人。”
能半夜叫开张家大门的,除了宫里也没别人了。
张老太爷点点头。
“无妨。”他说道,“时候也不短了。”
他的话音才落,听得外边脚步响,张老太爷和老仆都惊讶的看过去,见散着头发的披着衣衫的丫头站在了门外,门上的灯笼映照下。面色惨白。
“老太爷。”她颤声说道。
“半芹,不是你家娘子的事。”老仆忙说道,“别担心。”
丫头这才扶着门抽干了力气一般跪坐下来。
张老太爷的神情却沉沉。
“皇帝有事,对她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他说道。
才松口气的丫头猛地抬起头,跪行进来几步,面色惊恐。
“不,不。”老仆忙说道,“老太爷,不是皇帝有事,是皇帝醒了。”
皇帝醒了?
张老太爷惊愕的看向老仆。
“是。皇帝醒了。”老仆低声再次说道。
张老太爷神情恢复下来,看向丫头。
“那,你家娘子暂时没事了。”他说道。视线又看向外边,微微皱眉,“那对他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第一句里的她是指程娇娘,第二句里的他指的谁?
丫头一面胡乱的擦泪一面闪过一丝疑问。
……
天色渐渐亮起来,皇城外值守的禁军发现,今日宫门前上朝的官员似乎比往日早了很多,但这也很好理解,昨夜宫城门打开内侍们进出,另有几个重臣夜半进宫。这种事肯定瞒不住。
“皇帝陛下怎么样了?”有官员低声说道。
“大行了吧?”一个官员低声答道。
“大行的话怎么会这样安静?钟鼓楼都该敲响了。”另一个官员低声说道。
“那半夜的闹什么?七八个大臣都被叫进去了呢。”
“难道是皇后?是太子?”
“别逗了,怎么可能。”
“我看肯定是陛下出事了。只怕病情恶化,夜里不好说。等白日在宣布。”
或者说就算是夜里已经大行了,也应该拖到日光下人前再说。
朝臣们议论纷纷猜测着,晨钟敲响,宫门终于打开了。
今日是大朝会,百官云集在大殿内,虽然有御史们来回走动,但还是隐隐有嗡嗡的议论声响起,随着太子出现的越来越延迟,这种嗡嗡声音更大。
另一边天子寝宫内,张纯等几位重臣都在,带着几分疲惫看着方伯琮。
“殿下,您真要这么做?”一个朝臣靠近几步,压低声音问道。
方伯琮点点头。
“孤一直等着这一天,终于等到了。”他说道,一面回头。
身后一架软轿上皇帝躺坐着,微微睁着眼看似有些无神。
“请陛下上朝。”方伯琮躬身施礼朗声说道。
见他如此,其他朝臣也忙躬身。
“请陛下上朝。”
当看到软轿子抬着皇帝伴着乐声进入朝堂的时候,朝臣们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释然。
看来皇帝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但也没有多想,他们都认为这是为了安抚人心所以特意让皇帝来大朝会。
但当看到太子没有像以往那样站在殿上,而是站在了朝臣队列前,大家稍微惊讶了一下,不过还是没有多想,觉得这也不过是太子给予皇帝的尊重,就像太子会将奏章念给皇帝听一样,给予一个昏迷的皇帝尊重并不是什么为难的事。
直到太子躬身率众臣向皇帝施礼。乐声停下,恭祝圣安的声音落定,就等内侍宣平身的时候。大殿里响起颤巍巍的一个声音。
“平。”
沙哑的干涩的还有些语音模糊的声音,在安静的大殿里如同炸雷落在朝臣的耳边。
有人失声。有人失态,所有人都看向殿中高台上,看着软轿上睁着眼的皇帝。
皇帝醒了!皇帝醒了!
朝臣顿时乱了起来,御史们的呵斥也不管用,有哭的有笑的,最终朝臣们躬身跪下高呼万岁。
一声声的万岁扑面而来,令人全身发麻。
这就是令人眩晕痴迷的天子权利,坐上那个位置。享受众人的顶礼膜拜,一旦尝过这种滋味,还能轻易的戒除放弃吗?
跪地的朝臣激动过后,视线若明若暗的看向前方,在所有朝臣都跪拜之下,站在的太子就格外的显眼,与高台上的坐着的皇帝行程一上一下鲜明的对比。
软轿上的皇帝慢慢的抬了抬手,一旁的内侍忙躬身上前。
“说。”皇帝吐出一个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