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娘医经-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门拉开,微微抬头便能看到其内坐着喝水的程娇娘。
“这是新挑选的人。”曹管事接着说道。
仆妇丫头忙挪上前几步,齐齐的给程娇娘施礼。
“好。”程娇娘说道。
曹管事松口气。
“娘子还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他又问道。
程娇娘看他一眼。
“我要添置一些东西,你陪我的婢女去吧。”她说道。
曹管事大喜。
陪的意思就是花钱,但现在曹管事怕的不是花钱,而是人家不花他们的钱。
两个女子孤身而来,要是张口跟陈家的人要东西,那无疑是又给了周家人脸上一耳光。
还好,还好。
曹管事亲自带着婢女出了陈家门。
“要一些布裁衣。”婢女说道,一面看着手里列的清单。
每一次施针过后,娘子里衣都湿透了,她的穿着本就简单,来时也就那么两三件,根本来不及更换。
“是我疏忽了是我疏忽了,家里有裁衣,去叫她们来。”曹管事忙说道。
男人们哪里顾着这个,这种女人的细详事还得女人操心。
想当初家里三娘子去趟城外柏林寺,夫人都赶着嘱咐丫头妈妈们带着替换衣裳,只担心晨露细雨打湿了衣裳。
果然谁亲的谁亲,没娘的孩子真可怜。
这个念头闪过,曹管事脊背冒出一层细汗。
还嫌麻烦不够大吗?别没事找事啊。
“不用了,娘子的衣服简单,说要自己做。”婢女说道。
这傻子也好女红?还能自己做衣裳?
曹管事不由愣了下。

☆、第二十五章 不见

午后的陈家,显得格外的安静,与前些日子死气沉沉的安静不同,因为陈老太爷的醒来,以及据说能治好的消息,让陈家此时的安静多了几分闲适。
日光很好,程娇娘坐在廊下,依着凭几,一手拄头,一手随心描字。
丫头仆妇坐在一旁,屏气噤声。
院门外有人探头,这是一个四五岁的女童,似乎有些怯怯,看一眼,又缩回去,过一刻,又探头看。
丫头仆妇都看到了,但都当做没看到。
“丹娘。”程娇娘忽的喊道。
女童立刻高兴的从院门后走出来。
“找我,有事?”程娇娘问道。
丹娘跑近前,脱掉木屐,跪坐过来,看着程娇娘扬起笑脸。
“没事。”她摇摇头说道。
真是童言无忌,身后丫头仆妇垂头,没事跑来做什么,随便说个什么事不是事。
程娇娘嘴角弯弯。
“没事就对了。”她说道,换手写画。
丹娘兴致勃勃的看着她。
“姐姐,你在做什么?”她问道。
真是童言无忌,人家爱做什么就做什么,问人家万一被认为嘲笑呆傻,岂不是惹了麻烦?
“写字。”程娇娘说道。
用手指在凭几上摩来擦去就是写字?这话也就小孩子信吧。
一旁仆妇心中嘀咕,果然听到孩童的惊叹声。
“姐姐用左手写字吗?”丹娘很惊讶的说道。
“左手右手,都是手,自然都能写。”程娇娘说道。
丹娘恍然的点头。
“哦,对,对,是啊,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她说道。
因为你只是个孩子,不是傻子。
仆妇丫头都恨不得把头塞进脖子里。
这傻子到底是好了,还是没好利索啊?为什么傻话连篇啊。
那个婢女怎么还不回来啊,她们在这里好不安。
程娇娘与访客陈丹娘相谈甚欢时,陈绍也迎来了访客。
他引着一个男人走出陈老太爷屋子,来到客厅坐下。
“如此,果然好多了。”男人说道,带着一脸的欣慰“陛下很是惦念。”
陈绍施礼。
“臣之罪,让陛下忧心。”他哽咽说道。
“这怎么是你的罪。”男人忙伸手相扶摇头说道“好了就好,好了就好。”
陈绍点头。
“这次是请来的哪里的大夫?”男人又好奇问道。
“江州人氏,与家父途中一面之缘,那时候她就指出家父身有暗疾,只是,当时不知。”陈绍说道,带着几分庆幸。
“哦,竟然还是位,立有间,便知其疾的神医。”男人惊讶道。
神医么?倒也真是神奇,只是还有些古怪,陈绍笑着没说话。
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可否一见?”男人又问道。
陈绍迟疑一下。
“见我?”程娇娘看着面前的陈绍,神情木木“为何?”
陈绍有些不知怎么回答。
“此人是我同僚,交情甚好。”他说道。
“那,与我何干?”程娇娘打断他问道。
陈绍哑然。
“不是,不是这个意思。”他忙又解释,额头上出了一层细汗。
这个娘子,古怪就古怪在好似懵懂不谙世事的顽童,随心所欲,从不考虑其他。
但,对顽童,又有什么办法呢?
“听闻娘子神技,想要结识一下。”陈绍说道。
“我不想结识他。”程娇娘说道,站起身来“我要休息了。”
陈绍拭汗而归。
“程娘子,施针之后费神劳累,此时去睡了,真是不巧。”他解释说道。
男人哈哈一笑,也不以为意。
“老太爷的病要紧,老太爷的病要紧,日后再见吧。”他说道,一面要起身告辞。
陈绍忙留住。
“且慢手说道“多日不见,今日心事稍解,你我也好对饮一杯。”
说着叹气,拍了拍男人的胳膊。
“我这积攒多日的烦心,也好倾诉倾诉。”他说道。
家事政事事事在心,这些日子陈绍熬磨的可不轻,男人理解的点头。
“去,备酒陈绍说道。
小厮应声是。
“哦,那个黄雀要来一盘下酒。”陈绍又嘱咐道。
男人听了有些好奇。
“黄雀?”他笑道“那才几两肉?竟来做下酒菜?”
“其妙不再肉多肉少。”陈绍笑道,与他把臂而行“你尝尝便知。”
婢女伸手捏了捏店家递来的一方布。
“这就是最好的纹绫?”她问道。
“是啊是啊,小娘子,这是最时兴的天马纹绫了。”店家说道。
也是最贵的。
“这个来一些吧。”婢女点点头说道。
店家高兴的应声是,指挥着伙计裁衣。
“还要一些…”婢女拿出纸看着其上说道“纬锦,有没有瑞锦宫绫?”
什么?
店家愣了下。
“纬锦?瑞锦宫绫?”她问道“从未听过。”
“也就是蜀锦。”婢女又看着纸上说道。
“蜀锦倒是有。”店家忙说道,让伙计搬出来“不过都是经锦。”
婢女看着纸上。
有则好,无则随意。
“那就这个吧。”她拍了拍说道,选了几个花样。
选完布料余下的事婢女就不用管了,她走出来等候,一面打量街上。
“京城很热闹吧。”曹管事说道“要是不急,可以带姐姐转转。”
婢女微微一笑。
“不用,京城我很熟的。”她说道。
曹管事脸上的笑有些僵。
怎么个熟?不是第一次来吗?程家一个婢女难得还来过京城?
“曹叔?”
一个声音从一旁传来。
曹管事忙看去,呀了一声,疾步过去。
“六公子。”他施礼说道,又看软轿上的少年“秦郎君。”
不待二人说话,他便主动指身后。
“我来给程娘子买些东西。”他说道。
程娘子?
周六郎看着店铺,目光落在门口车边站着的女子身上。
软轿上的秦郎君也看过去,一面坐直身子。
那个,便是么?
“半芹姑娘。”曹管事忙冲这边喊道。
这就是重复不变的半芹们么?
秦郎君饶有兴趣的看过来。
“这是我们六公子。”曹管事热情的介绍道。
婢女略带几分惊讶看周六郎,周六郎也看向她。
这个丫头眉眼灵动,没有施礼,没有恭敬,只有淡淡的一笑。
“时候不早了,曹管事要是有事就自忙去,我要回去了。”她说道,略一点头算是见礼,就这样转身上车了。
曹管事面色尴尬,周六郎面色沉沉,独秦郎君笑起来。
“曹叔,你又忘了我的话了。”他笑道。
曹管事苦笑两下。
“是我多言了。”他说道。
“你,先送她回去吧。”周六郎绷着脸说道。
曹管事应声是,忙回身跟上去了。
看着马车晃悠悠从街上而去,自始至终那婢女没有再看过来一眼。
“看了这个丫头,你觉得如何?”秦郎君笑问道。
半芹,半芹,人而已,名字而已。
“倒像是见了仇人面。”周六郎冷笑说道“怎么花我家的钱,用我家的人就如此怡然自得?”
秦郎君哈哈大笑。
“六郎,花仇人的钱,用仇人的人,可不是怡然自得么?”他说道。

☆、第二十六章 坦言

虽然很生气,周六郎回去还是让曹管事去见了周夫人,详细的说了去街上添置了什么。
周老爷不由埋怨周夫人疏忽这等小事,周夫人也很委屈但又自觉没理,夫妻两个拌嘴几句,带着闷闷不乐各自睡去。
周夫人又与贴身仆妇详谈了一夜,便有了主意。
第二日,一大早周夫人亲自开库房,挑选了原本准备给家里女儿们过年穿的新衣,让丫头仆妇包好再次踏入陈家的大门。
互相见面,自然先问老太爷安。
“已经好多了,能坐起来了。”陈绍夫人接待她带着感激说道。
果然能治好?
周夫人大喜。
“是老太爷吉人天相。”她说道。
“我正要让人与你们去说。”陈夫人说道,“就让娘子在这里多住一段吧,有她在,我们也好放心,诊治开药也方便。”
“我也是如此考虑。”周夫人笑道,一面指着身后的丫头仆妇,“所以送来了替换衣裳。”
一面说着一面叹气。
“这孩子因为病的缘故,自小就古怪,不爱与人说话来往,我也不瞒夫人,这孩子与我们也不亲近,有什么对的错的,我们也说不得,劝不得,如有什么得罪处,看在她自小有病,幼时失母,孤零可怜的份上,还望夫人多多担待。”她说道,神情诚恳又无奈,还抬手拭泪。
陈夫人自然看出程娇娘对周家不冷不热,别人的家务事她也不好揣测,没想到周夫人摊开了给她说,心中倒放下几分芥蒂,反而有些戚戚。
“这话说的,可不敢。”她忙说道,一面伸手做请,“夫人,请尝尝茶。”
茶,请茶,一字之差,亲疏之别。
周夫人嘴角浮现一丝笑,低头道谢,端起茶慢慢的心满意足的喝了口。
“不过不巧,程娘子给老太爷施针,夫人过一会儿再见吧。”陈夫人说道。
“那就不见了,我也没别的事,把这些东西留下,再给丫头们叮嘱几句就是了。”周夫人笑道,放下茶杯,“她记挂着老太爷的病,我见了反而让她分心,再说,有夫人你照顾,我自是放心。”
陈夫人笑容更浓。
“那自然是,夫人自管放心。”她点头说道。
此时陈太老爷屋子里,幕帐拉开,木窗半开,纸门半掩,两个丫头将花房里新摘的花在厅堂摆好。
屋子里花香气便若有若无,混杂炭火以及药香,先前因为瘫痪吃喝拉撒在床而导致的腐臭气,已经散去了。
丫头摆好花,蹑手蹑脚的退出去,唯恐打扰了里面的人。
程娇娘慢慢的捻起最后一根金针。
一旁陈绍兄弟各自按着父亲的肩头手臂,随着父亲的颤抖而颤抖。
“好了。”程娇娘说道,将金针放入匣子里。
陈老太爷便由陈绍扶着做起来。
“痛快,痛快。”他说道,抬袖子擦去脸上的汗。
“今日吃过药,午后,可以试着下床,略走几步。”程娇娘说道。
陈家三人惊喜。
“可以,下床?”他们不可置信的问道。
他们所求的是能保命,都不敢想还能重新走路,更何况,已经瘫痪这么久,这么快就能下床了?
“哦,当然,不想下床,也可以躺着。”程娇娘说道。
这娘子说话古怪,三人已经有些习惯了。
“多谢娘子。”陈老太爷说道,难掩激动的坐着施礼。
陈绍兄弟忙跟着施礼,激动不已。
太好了,太好了,太神了,太神了!
看着屋子里摆着的衣服,程娇娘没有说话。
婢女摆手让丫头仆妇退下,帮程娇娘脱下罩衣,其内的白缎里衣已经被汗打湿。
“娘子,这些衣服都是周家送来的,你看,收还是不收?”她问道。
“收。”程娇娘说道,侧头看了眼地上。
婢女应声是。
随着陈老太爷的好转,陈家的访客也越来越多。
病重可以不来探访,病人好转便必须来探望了,如此,探者被探望者更各自心悦。
“夫人,董大人以及夫人前来探望老太爷了。”仆妇匆匆进来说道。
屋子里已经坐着四位夫人,闻言都笑起来。
“倒是赶巧了,他们也来了。”
陈夫人笑着起身去迎接。
也不是赶巧了,昨日也来了好几拨,笑着接来女眷送入厅堂,管事娘子使了个眼色,陈夫人落后几步。
“夫人,今日这些人还要留饭吗?”她低声问道。
陈夫人有些无奈的笑。
“我看她们是不打算现在走了。”她说道。
迈进屋子里,新来的董夫人先表达恭喜。
“适才看过了,老太爷真是好多了。”她笑道,“真是可喜可贺,大难之后必有大福。”
“是啊是啊,这次可以过的安心的过年了。”其他人也附和道。
“好了,你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除了探视我家太爷,还要什么?”陈夫人笑道。
陈老太爷眼见大好,丈夫避开丁忧,心头大难放下,她如今心情好的很。
“要吃黄雀。”大家齐声说道。
陈夫人失笑。
那一日有个来探望老太爷的同僚友人,陈绍留之小酌几杯,,最近家里都爱吃盐椒炒黄雀,所以以此作为下酒小菜。
那友人吃后大为喜欢,不过人家病着,自己总不好为了一道菜又是夸又是赞的,显得自己跟专门为了吃来似的。
出去后他也亲自抓黄雀做了,只可惜味道始终没有陈家的好,一时惦念,便不免多说,于是传开了,有好奇的人试探赶着饭点来探望,如愿尝了,果然赞叹不已。
于是陈府的厨子做的好黄雀消息便传来了。
随着陈太老爷身子越发的好,大家也不避讳了,一则探望,二则就结伴来吃了。
“还有。”一个夫人想到什么,又说道,“能不能引荐一下你家请来的这个神医?”
对对,比起吃食,神医更要紧。
陈老太爷先前病的如何,虽然陈家闭门消息不外传,但京城里能有什么瞒得住的消息,都知道最多两三个月就不行了,没想到请了这个不知哪里的神医来,竟然三天五天的就好了。
这样的神医可要好好的结识一下。
陈夫人稍微为难一下。
“这个,我还真做不了主。”她说道。
“不是要你做主,是引荐一下,她既然是大夫,自然要接诊的,难不成还要躲着不成?”董夫人说道。
陈夫人脸色更为难。
“她,好像,不是大夫。”她说道。
不是大夫?那是什么?
在场的夫人们愕然。
陈夫人苦笑一下,觉得自己也说不清。
“反正,她不接诊。”她说道,“也有人问过,只是,她婉拒了。”
说婉拒了真是客气,人家其实是很直白的拒绝了。
“此时她一心为了老太爷的病,那就等老太爷痊愈了再说吧。”夫人们也都是好说话的,纷纷笑道。
也许吧,陈夫人心内说道,能治病被人追捧,这种事应该没人会拒绝吧。
吃过饭,送走了心满意足的客人们,陈夫人也舒了口气。
“丹娘呢?”她想到什么问道。
“在程娘子那里。”仆妇答道。
也是奇怪了,这个程娘子虽然安静,但却总不自觉让人觉得不可靠近,来家里这些时候,谁也不敢靠近说话,只有陈丹娘日日过去找她玩。
也不知道一个十四五岁和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怎么就玩到一起了。
“别让她吵到程娘子。”陈夫人说道。
仆妇应声是。
“那,程娘子在做什么?”陈夫人又问道。
仆妇脸上的神情有些古怪。
“在,做衣裳。”她说道。
“姐姐。”丹娘一脸崇敬的说道,“你好厉害。”
地席上,程娇娘铺开锦缎,手中剪刀流畅的穿过,婢女在一旁帮着理线。
“是啊,我很厉害的。”她说道。
屋门外廊下侍坐的丫头仆妇对视一眼。
又来了,这一大一小总是说的特别合拍。
“姐姐,今天中午又炒了黄雀,我一次可以吃五个。”丹娘伸出小小的手掌说道。
程娇娘看她一眼。
“做的不好吃。”她说道。
“哎,很好吃的。”丹娘瞪大眼摇头说道。
“黄雀,要用把黄雀。”程娇娘说道,手下剪刀针线未停。
“把黄雀如何?”丹娘不解的问道。
“你让厨子,去街市上,看看,那些把鱼是怎么做的,就知道了。”程娇娘说道。
丹娘哦了声。
“好,我记下了。”她高兴的说道,再次看着程娇娘发出感叹,“姐姐,你好厉害啊。”
“是啊。”程娇娘点头答道。
“姐姐,父亲和叔父他们说你是神医呢,你是神医吗?”丹娘问道。
程娇娘停下手,坐直身子。
“我觉得,我或许更像是,厨娘,”她低头看席地上已经渐渐成形的外袍,“或者…裁衣。”
衢州,秀王府。
秀王已经大殓入土,秀王府的丧仪还未撤去。
夜晚白灯笼下,偌大的秀王府如同白昼。
秀王妃正室门外仆从林立。
“郡王。”
施礼问候声从门外逐一传来,侍立的仆从如同波浪般起伏。
穿着白孝衣,束着白带的少年大步而来,衣抉飘飘,身形稳健,面目肃重,眼窝发红,神带憔悴。
廊下两个跪坐侍女伸手拉来纸门,屋门珠光流翠倾泻而出。
少年迈步室内。
“郡王。”
室内跪坐两排男女,或者年幼,或者年长,皆是孝衣在身,同时坐直身子,然后施礼。
年终决算事务繁杂,这两日只能一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