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瓷性人生-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她的包给我。”芮芳叫住何青屏,“鸿滨快背不动自己了。”

鸿滨见她坚决:“谢谢!”

清泉坐石上脱鞋。从里面倒出一些砂粒。

“你坐一会儿,再赶上来。”何青屏领她们赶路。

刚走一段,后面的清泉已追上来:“大家小心,蛇很多。”

何青屏拦住她们:“那你不早说。”

清泉一瘸一拐:“着急,忘了。”突听前方隐隐传来秦勇的叫声。“快。人多,蛇见了也怕。”

何青屏更不搭话,朝前一路狂奔。追了几分钟,却不见秦勇身影,估算距离,心想如果被咬,行走只会加快毒性发作。立即回跑,见右首路边草丛中有黑影滑动,料他定是被过路蛇吓了一跳。

当见到她们的身影从林中闪出,喊:“注意两边,清泉在最后。”

“他怎么样?”小洁问。

“没见着,应该没事。”他指草丛,牵住小洁的手。“钻里面去了。”

一路静默,大家集中注意力搜巡,又行几分钟,渐渐脱离树林,眼前一片开阔。瞧见远处的峡谷峭壁,竟无一丝风,头顶太阳更热情似火,眼见胜利在望,女人们发一声喊,像打了鸡血,疲惫挥发。

下到干涸的河床边,青幽幽的光滑石头遍布,到处是淤积河沙,寻着他们的脚印,转过两个弯,终于来到谷口,瞧见一团身影在闪动,在更远方的狭窄处,隐隐见到那堆几乎阻塞峡谷的乱石堆。

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进间,芮芳尖叫一声:“快看那堆草!”

队伍右前方约30米处,从草从中钻出一条美女蛇,滑行到河沙上更不停留,扭动着往前去,像在水面游进。

“还有!”几个女人同时喊。

从草从中又钻出一条更长的美女蛇,紧紧尾随前面那一条,如同追求者,在河沙上留下奇妙的痕迹。

“别理它们。”何青屏把小洁带向左侧,“说不定后面有毒蛇在追。”

蛇于右,人在左,互不干扰,速度竟不相上下,形成人蛇赛跑的奇观,更奇的是,前方草从又钻出一条美女蛇,也加入人蛇之争。

“老公,它们像是要参加什么节日。”小洁气喘嘘嘘的说。

“清泉,那堆石头上有蛇吗?”何青屏隐隐觉得不妙。

“有,我走的时候,叔叔他……们正在想办法清理。”清泉步履蹒跚,随时都可能倒下。

“又下来了!”鸿滨惊得牙齿打架。

从石缝和草丛中,不断的有美女蛇钻出,行不到50米,蛇的数量已超过人的数量,仍是首尾相接、毫不慌乱的往前去,传说中的一字长蛇阵。

“叔叔他们真得小心了!”小洁终于感觉到恐惧。

当正午阳光愈加炽热,峡谷已变成一个蒸笼,他们的身影也越来越清晰,蛇的数量已增至10余条,清一色的美女蛇,见到诡异奇迹的发生,已经无人再发出惊呼。

何青屏深吸一口气,抑制一下喘息:“我先过去。”鼓足余勇迈开大步,“哎!”朝他们高喊,女人们也齐声高喊。

见他们招手,何青屏又喊:“蛇过来了!”

柳正刚手扶耳朵:“什么过来了?”

何青屏用竹杆指右边:“蛇过来了!”

“蛇早就过来了。”柳正刚和秦勇迎过来,指身后的大石堆。

当三人会合,他们才看清右侧情形,来不及讲话,柳正刚迎上前取过小洁的包,秦勇搀住清泉。

“伤到骨头没?”何青屏问。

叔叔扶着张卫兵站起:“崴得挺重,不过能走,只能先撤到这边。”

何青屏取下背包,扔到其它包旁边,掀起张卫兵的裤腿,见脚面红肿:“多涂点红花油。”

“揉过了,等会自己再揉一下……我靠,又来了!”张卫兵指右侧的蛇阵。

“叔叔,它们找你报仇来了!”小洁一屁股坐沙堆上,另外两个女人相继跌坐。

“有点这个意思……石堆上到处都是,好像专门来守卫山洞的,它们都直奔那里。”叔叔也束手无策。

休息的地方周围除了几块青石,是一大片泥沙,掺杂着一些光滑的石子。视线非常好,可以从各个角度看清数十米之外的动静。

他们眼睁睁的看着那些蛇从一侧滑行而过,当最前面的蛇接近石堆时,石堆仿佛动了起来,到处是高扬的蛇头。似在起立欢迎新来的加入狂欢派对。不分蛇种和大小,不分有毒或无毒,只为一起趴在石头上享受初冬的日光浴。对不远处的人类不理不睬,对即将发起的人蛇战争充耳不闻,或许在等更多同类到来,又或许在等待某个时刻。

都暗自分析眼前情形,猜测发生这一切的原因。唯有何青屏在琢磨人蛇对峙后,下一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突然想到缺少一副望远镜,要想看清石堆,特别是石堆里面的情形,只能靠近。

“把背包放中间,每个人都注意自己的前方。发生情况,不要乱,各自拎自己的包。”何青屏与他们动手把背包摆成圆形,背带朝外,小洁帮柳正刚和芮芳分发完食物。拉鸿滨面朝石堆而坐,清泉和芮芳盯着来的方向,秦勇和张卫兵看守右侧,男人们身边放着长竹或工具,随时起身拒蛇。

几分钟后何青屏问:“兵哥,你是从那石堆上掉下来的?”

“我们到时,没发现蛇,我钻进石缝里,爬到石头上面,刚站起来,才看见后面有一条黑蛇,正朝我吐信子,往右侧闪,猛然见到一条蛇盘在另一块石头上,张嘴就咬,害得我一步踩空……滚下来的!”张卫兵不停地揉着脚面。

“那时温度低,它们正出洞。”叔叔说,“照理现在不该出来。”

“天气反常,蛇也反常,不会发生地震吧?”小洁冷不丁地说。

“要发生地震,是各自逃命,不会往一块聚的。”秦勇说。

“那就这样跟它们耗着,没别的路好走?”鸿滨体力渐复。

“带着竹子和背包,从清泉原来钻的地方过不去,所以想爬到石头上面另寻出路。”柳正刚补充。

“火能吓跑它们吗?”何青屏见四周枯木败叶并不多,从包里取出相机对准石堆。

“也只有这个办法,尽量收集,直接到石堆下面点火。”叔叔觉得火再大,也熏不走所有的蛇。

“可惜没带牛黄,蛇最怕那玩意。”清泉仰面躺沙上。

“没用,我试过。”叔叔连连摇头。

一刻钟过去,除了填充肚子,没人能想出更好的办法,何青屏边拍边仔细察看,同时等大家恢复体力,顺着石堆往上拍,看见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心说那就是清泉躲雨的地方,不禁担心洞里的蛇会更多。

正当清泉昏昏欲睡,一大块白云遮住太阳,谷里一下阴凉。

“哎,掉下来一条。”小洁喊完爬起来。

“走,我们靠近些。”何青屏拾起竹杆,“清泉和芮芳再休息一会儿。”

一群人带着长竹短杆过去,石堆上的蠕动愈发清晰可见,又见一条美女蛇掉下石头。

“我明白了!”小洁指着沙上正扭动翻滚的蛇,“它们是来送死的!”

“什么意思?”鸿滨惊问。

“它们是祭品,牺牲自己,好让其它的蛇可以冬眠,哎哟!怎么会这样?”小洁吓得立在原地不动。

大家定睛细瞧,果如小洁所说,石上有许多丑陋的蛇正在吞噬,而那些颜色艳丽的美女蛇和菜花蛇都是牺牲者,集体跑来竞相送死,像动物界的朝圣者。

“天啊!石堆上的蛇都是毒蛇,可能是从山洞里出来的,说不定这是一年一度的吞噬节,可它们在保卫什么呢?”何青屏连续按动快门,围着石堆边拍边转,“留下两个人,其余人绕到石堆后面。”

秦勇领着张卫兵守在原地,接着退后十余步。

何青屏想到古代人大多是用物品陪葬,用活人陪葬的只能是皇族权贵等极少数,今天亲见动物以震憾人心的方式陪葬,难道跟人类一样分高低贵贱?那对蛇来说,剧毒便是至尊,代表着高贵的血脉传承,毒越大,种越纯,或许这是它们能熬过上亿年,并经历无数次巨变和灾难能延存至今的奥秘,用一种人类难以想象的方法延续整个族类,即残酷,又感人肺腑,它们无疑是这个星球上最可怖且可敬的生命。(未完待续。 )

 第170章 隐退

刹那间,他对祖坟及陪葬品有了崭新认识,那些冷冰冰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人类在死亡面前一种无助又无耻的炫耀,死时不忘表明身份,而死神根本不在乎,唯有活着的人对那种炫耀十分在乎,过了数百年,仍想着某位祖宗的荣耀,欲在人前佩戴死人的饰物。

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类以损毁他人生命及权益来安息灵魂,动物则以生命挽救和捍卫族群,也许它们预感地球将发生巨变,以另一种方式与人类赛跑,看谁先被消灭,欣喜人类扔掉许多生存本领,忙着自掘坟墓,而它们在悄无声息中保持上亿年的传承。

那现在自己玩的是什么游戏呢?他被卡住,就像正在吞下一条难以下咽的蜥蜴。

“这种死亡游戏连一点鲜血都没有!”小洁痴痴地望着眼前冷血场面。

“你想成为吞噬者吗?”鸿滨像在问她,又像在问大家。

“我只想吞你。”小洁发现只要亲眼见到过程,恐惧感立减,惋惜石缝太窄,看不清里面。

“想参与这种游戏,我们也做不到。”柳正刚说的是另一个意思,感叹无法避开它们。

“发没发现这堆石头很奇怪?”何青屏岔开话题,既然来了,必须进行,只求人蛇相安无事。

“是说有人故意弄下来的?”小洁指那棵大树,它的背面有滑坡痕迹,“可树还在上面?”

“石头滑下来的时间要早,树是后长的。”叔叔说,“弄下石头,可能想遮盖什么东西?”

“遮盖?下面不会有宝藏吧?”鸿滨的想象被激活。

“难说,上面有那样一口棺材。溃败中也有带不走其它的宝贝,就地掩埋。”小洁嘿嘿笑。

“说不定啥也没有,就想遮住路,好保护那口棺材。”何青屏指石堆,“起初只想撬些石头下来。没想到下来这么多。还砸死自己的人,兵器、盔甲和随身佩戴,也是宝藏。”

“那得开进一台挖掘机。”鸿滨哂笑。

“这里每年会发大水。年复一年,冲走泥沙,只剩石头,留出缝隙让清泉钻。”叔叔遥想完当初,指左上方。“那几块石头遮住的就是洞口。”

何青屏仰望,见天空中的白云越来越多,微风吹拂,顿感凉意十足。

再眺望峡谷,两岸悬崖翠绿,皆似刀削斧劈,河床上虽不见水塘。水洗刷的痕迹十分明显,心想悬棺里的尸体,是在水战中被射死,或是星夜兼程时中了埋伏,可他们怎会知道上面有石洞?立即推翻先前猜测。只有一种可能,他们对这里很熟悉,战斗发生在另一个地方,才有充裕时间来制棺凿洞,山洞可能是他们的老巢,意味着洞里还有别的东西。

“老公,怎么办?”小洁对即将结束的杀戮失去兴趣。

“石缝里有多少蛇,不知道,吃没吃过东西,也不知道,只好找个地方,直接爬上去,上面那些蛇吃饱了,动不了,用杆子把它们挑到一边或沙滩上,不伤性命,又不耽误时间。”何青屏想不出别的办法。

“最矮的地方有一人多高,搭人梯,可以爬,但不是每条蛇都吃过东西的。”叔叔知道能动的蛇是不会吝啬使用毒牙的。

“用石头垒个石台,就从那里。”何青屏指一块体型较小的石头,“在它旁边垒,我们有长竹杆,站在自己垒的石头上,就能清除附近的蛇。”

“正好带着尖,一挑,就是一条,就怕它们再爬回来,把退路封死。”柳正刚从熟知的故事中打不到一点借鉴。

“全部往这边挑,哪边石头多,就在那里垒,缩短搬运距离。”叔叔领头往回走。

见到秦勇他们,等大家聚拢,把想法一说,都认为实属无奈之举,只能顶着疲劳连续作战。

张卫兵建议把一根竹子劈开,分成长竹片,男人每人一根,手持时轻松自如,借弹性,能挑得更远,大家齐夸好主意。

鸿滨建议靠近峭壁位置垒石台,缩短石堆上的行走距离,又能避免打扰更多的蛇,等于减少受攻击的危险,然后简单分工,小洁持竹片负责警戒,监视石堆动向,张卫兵负责砍劈竹子,竹片上不能残留竹刺,鸿滨配合帮忙。

其余人立即分头捡石块,扔在离石堆10余远的地方,几十斤重的单独抱,上百斤的合力抬,两支烟工夫,石头堆积成吨,捡拾的距离也起来越远。

叔叔观察一阵垒石上方,闷声不响的拎着钢钎和锹回来,招呼柳正刚和秦勇,指上面一块突起的巨石:“我们把那块石头红撬下来,要能撬动,又滚得准,省不少力气。”

其余人趁机喝水休息,见他们攀爬到20米高处,叔叔和柳正刚分立石头两侧,用锹和钢钎松石下泥土。

何青屏打开一只背包,取出两卷鸽蛋粗细的麻绳,直行后从侧面靠近他们:“把它套上面,你们推,我们拉。”攀爬一段,把一卷绳子扔上去。

“秦勇,你来挖,我来套。”叔叔与他换位,接过绳子,打个活套,在石头上部套稳,重新卷好绳子,奋力抛到下面,“把那根接牢靠。”

“知道了。”何青屏打好死结,再拉直绳子,招呼他们过来,“小洁,你盯好上面,别让蛇掉到头上。”

十分钟过去,上面的人满头大汗,叔叔喊:“差不多了,拉起绳子,找位置插钢钎和锹,等我口令。”

待所有人摆好架式,叔叔喊:“一、二……拉。”绳子紧绷,石头微微晃动。

“再来,不要停,有节奏的一起喊。”叔叔又喊,“一、二……拉……再拉……使劲拉……”眼见那块石头一头栽下,半道一个翻滚。遇到底部石头阻挡,又一个回身侧翻,晃动几下,趴着不再动。

“太好了,跟计算过一样。”何青屏到跟前取下绳套。

四人合力把最大的石头摞上面。边垫边垒。一个不住晃动的石梯渐渐成形,何青屏接着用锹在旁边挖个深坑,把一根竹子插入填埋。再用石头填塞两侧,竹子晃摇不动,石梯进一步筑固,最高处离石堆仅一跨之差。

“我先上,把附近的蛇清理干净。柳正刚接着上,秦勇第三,再是清泉,你们负责接应后面的人,没有危险后,女同志再上。”叔叔绕着垒梯检查。

“哎,注意。它们都在动!”小洁跳着喊,众人闻声,往她身边跑。

这时,风在远处吹着口哨,扑打着他们的脸。空中云层渐厚,头顶太阳只剩下迷茫的一团光芒,视线内的蛇都在缓慢移动,工夫不大,有些蛇已消逝影踪。

“说不定要下雨!”鸿滨喊完,大家齐看天。

“完了,白忙了,它们撤退了。”小洁郁闷的说。

“没白忙,直接爬上去,更安全。”叔叔说。

“也许,它们是来晒今年最后一个太阳的。”何青屏不得不佩服,它们对气温变化如此敏锐。

“顺便饱餐一顿,回洞里过年。”清泉说。

“人家也懂兵法,明知不敌,溜之大吉。”柳正刚不忘说笑,只是无人响应。

“哎,把外套都穿上面吧。”芮芳提醒。

一阵风吹来,大家立感些许寒意,纷纷解开绳结,穿上外套。

“赶紧填肚子,十分钟后上去。”叔叔翻出自己包里的备用面包。

当石堆上的蛇全部隐身,所有人脸上挂着笑,不知是为危险解除,还是自嘲先前乱了阵脚,没人想要弄清楚,只想快些进洞完成工作,趋天黑前赶回城里,就像它们从光明中赶回黑暗一样……

到达洞口,不见蛇踪,也看不出蛇群聚集的痕迹,因为洞口和洞里都是碎石或岩石地面。

芮芳的任务是盯住洞口,张卫兵负责盯看四周,防备不速之客光临。

其余人到悬棺对面,拿出手电分发,把里面约50米的地方和大小洞口仔细搜索一遍,什么都没有,连蜘蛛网和滴水都没有,仿佛这里总未出现过生命,清泉和秦勇继续往里,其余人回到悬棺处。

芮芳站洞口指外面:“天更阴了,我们去捡些柴进来。”小洁和鸿滨表示一起,三人拿着竹杆出洞。

“别走太远,注意身边。”何青屏听见她们在洞外应声。

叔叔从包里拿出一卷10号铁丝和钳子,跟秦勇捆绑剩下的三根竹杆,其中一根原本固定在垒石旁边,费不少劲重新抽出。

何青屏与柳正刚前前后后观察悬棺位置,棺材显宽,长约1。8米,长宽比例有些失调,表面无纹饰和造型,就用木板镶钉在一起,五根半圆支撑横柱,间距和粗细稍有差异,无斧正刨花痕迹,属临时拼凑,棺与石壁紧靠,无套绳缝隙,横柱只露出一点头,唯中间那根可立单脚,何青屏又爬上石梁顶部,伸直手臂测量,仍与横柱相差约1米高度,幸亏棺顶上方有足够空间。

刚下来,遇秦勇和清泉返回:“除了无底洞,什么都看不见。”

“先上人,再用钢钎撬出缝隙,把绳头塞进去,套好后,站石梁上拉,这样最简单,棺材肯定要摔坏。”何青屏说。

“那里面的东西也会摔坏。”秦勇说。

“不大可能有瓷器,玉器可能有,玉佩之类,体积小,摔坏不易,上去后再看看,能在横柱上套两根绳子为最好。”何青屏想到的另一个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