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间谍-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索斯洛夫斯基一边想办法找理由、找交通工具去执行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想办法给北京方面及时汇报。可他派出的联络人,怎么也联系不上北京方面指定的单线联系人,也就是他的表妹柳芭!直到下午3点多钟,索斯洛夫斯基带着他精心挑选的亲信磨磨蹭蹭向市区外开拔时,柳芭才脸上带着泪痕地追来,通知他:图拉通向莫斯科的公路上发生了伏击,具体事态现在还不清楚,上面让他见机行事,在图拉前往莫斯科的公路上接应被人伏击的人,主要是要想办法营救1名叫托马斯·莫兰特的英国博士,如果有可能,鼎鼎大名的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也要想办法救下来。

这些背景托马斯自己并不是十分清楚,他只知道索斯洛夫斯基在接到命令后十分为难,因为他不知道目标会在那条公路上出现,连柳芭也不知道。于是,索斯洛夫斯基向老路上派出了一台卡车负责侦察,自己率领主要人马沿着主干公路慢慢迎上去。

1个多小时后,伦敦方面的信使追上了他,严令他立刻去带队去老路那边,要不惜一切代价营救1名叫托马斯·莫兰特和1名叫格雷姆·格林的英国博士,如果有可能,鼎鼎大名的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也要想办法找到并完全控制起来……实在不行就杀了他!

托马斯·莫兰特是在苏醒之后,被索斯洛夫斯基护送着去英国驻莫斯科总领事馆的路上知道这些事的。他一听就明白了:米哈伊尔一行遭受到的伏击是英国人指使的,否则就不能解释中午2点多钟索斯洛夫斯基就接受到伦敦方面命令一事。肯定是某个环节上出问题了,否则自己和格雷姆就不可能正好碰到这次伏击,而且还差点送命!

不会是布莱恩教授干的!这是托马斯听完索斯洛夫斯基的汇报后首先的判断:就算布莱恩教授有心将米哈伊尔干掉,搅乱中国方面已经重新控制住的俄罗斯政治局面,可自己和格雷姆他是不会下毒手的,特别是格雷姆!托马斯当年就曾经为教授对这个弟子的宠爱,内心深处居然稍稍有点醋意――不论格雷姆做了什么蠢事,在教授心中他总是最可爱最有才华的那个孩子!

米哈伊尔和6名手下是由30多名日本军人秘密护送去莫斯科的,按照中国方面的指使,日军负责将其护送至中国驻莫斯科总领事馆申请避难。这件事情不能太声张,小原将军考虑再三,还是让土肥原领队完成这项任务,因为他觉得土肥原应该还是能分清公和私,感情和职责的!

大英帝国军事情报部门在莫斯科地区的负责人那2天一直在寻找一个机会:一个能将中国人俄罗斯主导地位上拉下来的机会!从“图拉事件”发生后,一直对控制俄罗斯局势很有信心的大英帝国突然发现:不知不觉中,中国人已经完成了对俄罗斯未来走向的控制,很显然,中国人挑选的那些代理人在俄罗斯未来政治格局中的前途,远远超过自己所挑选的那些代理人。

米哈伊尔的所作所为严重挫伤了士官生们对沙皇政权的热爱之心,在忠于沙皇陛下的军人看来,米哈伊尔就是贵族军官的叛徒和耻辱!于是,受到暗中怂恿的图拉火炮学院的士官生们被组织起来,在米哈伊尔去莫斯科的路上发动袭击!只有混乱的局面再次出现,大英帝国才能再次获得对俄罗斯政治走向施展影响力的机会!

倒霉的维佳和托马斯都是在无意当中卷入这次伏击的!下午3点多钟,维佳的车刚刚追上了托马斯的小车队,认出那台“奔驰”车的托马斯从车窗里高兴地向维佳招手,忙着赶路的维佳见到托马斯也满高兴。大家打开车窗比划了几下,于是便组成一个小车队,一起赶往莫斯科。他们行驶了20分多钟后,就看见前面有3台卡车正在不紧不慢地行驶着,正在通过一个大弯。维佳按了按喇叭,示意后面的雪弗来和卡车跟上,接着就向前赶去,想在拐弯后超过前面那个车队。就在这时,袭击发生了!

埋伏在公路拐弯处树林里的火炮学院士官生们,以猛烈的炮火开始发起袭击:3门82毫米迫击炮的的急速射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彻底摧毁了3台卡车中的2辆!接着,这个车队往后200多俄尺的车队也被当做目标车队的组成部分也受到了炮弹的光顾。随着2声巨大的爆炸声,前后2道公路桥被预先埋设的炸药炸断!在炮火的掩护下,上百名士官生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呐喊着从树林里冲出来,呐喊着向被困在拐弯处的车队发起了冲锋!

从前面那台残余的卡车上逃出10来个人影,卧倒在路基另一旁后的涵洞里,米哈伊尔和土肥原指挥幸存的手下们用一挺斯潘赛机枪开始还击!打过仗的维佳马上主动开始指挥后面的士兵们一边还击一边向重机枪靠拢,企图围绕那唯一的重火力构成一个防守阵地。这次格雷姆表现还不错,在托马斯的行动鼓励下,他也拣起1枝阵亡士兵身旁的步枪,一边射击,一边紧紧地跟在托马斯身旁。

米哈伊尔选择的重机枪阵地位置,刚好在对方迫击炮炮火很难摧毁的涵洞下。对方的冲锋受阻,于是就开始用剩余不多的炮弹打击路基后的其他防守者,同时开始调整新的进攻路线。公路上,除了那台奔驰奇迹般地逃过了袭击,剩下的汽车都在燃烧,尸体随处可见。

“那边还有一条土路可以通到老路上去!奔驰车可以从那里逃出去!”维佳的声音在托马斯耳旁回响!

“你们几个人走!我带人掩护!”这是那名托马斯不知名的日本大尉最后的叫喊!

托马斯还记得:当维佳开着“奔驰”轿车跟疯了一样从路基上冲下去,完全按照记忆和感觉在雪地里沿着那条谁也看不见的土路逃命的时候,和米哈伊尔一起在后窗开枪的托马斯看见:那名日军大尉指挥着残存的手下,正抱着集束手榴弹冲向追赶者的卡车……

然后就是在冲过袭击方最后一道埋伏时,米哈伊尔受伤。接着,在快要逃到老路上的时候,一些蒙着脸,骑着摩托车的武装者出现,他们远远地就开始向这辆轿车开火!维佳拼命开车绕过他们,冲上老路,在经过1座被废弃磨坊时,格雷姆陪着米哈伊尔先下车躲避:情况危机,大家只有分开才能有活命的可能!在呼啸而至的摩托车车队追赶下,维佳和托马斯驾车继续向莫斯科方向奔逃!

托马斯回忆到这里,满脸都是泪水,他眼睛看着窗外莫斯科冬日宁静的黄昏,看着黄昏的余晖下花园里来回踱步的卫兵,耳朵里却全都是枪声与维佳的叫喊声,还有自己开枪射击时用英语和汉语不断发出的粗野叫骂声……

敲门声轻轻地响起。

“请进!”托马斯先起身走到墙边的洗手池旁,拧开水龙头后才叫了一声,语气中没有丝毫的热情,接着便埋下头去洗脸。门开了,果然是詹姆斯·布莱恩教授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莫兰特博士,请问你的报告撰写进展如何?”

托马斯将手中的毛巾往旁边的架子上轻轻一挂,转过脸去看着已经走到桌旁,正在翻看整理那叠完成稿的布莱恩教授,语气略微讥讽地说道:

“布莱恩教授,要不是不断被打扰的话,我本来可以在更早前完成报告的……”

布莱恩教授装着听不懂他话中的讥讽之意,站在桌旁,将形影不离的公文包放在桌子上,拿起托马斯刚完成的稿件快速翻阅着。 5分钟后他抬起头来认真地对托马斯说道:

“莫兰特博士,你那份《是谁丢了俄罗斯――关于‘图拉风波’前英国对俄工作评估》,以及你的那份《‘图拉风波’后的俄罗斯社会政治走向预测》都已经用紧急外交邮件送回了,今天晚上估计就能到伦敦。你后来完成的《‘图拉风波’亲历记》我今天中午才看完。在前面那两份报告中,关于你的某些分析和预测我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我本来想将自己的意见加注在你那两份报告中发出……然而考虑到目前你我已经分属不同的机构,所以我还是用另行报告的形式表述了自己的意见……我的那份薄薄的文件应该在后天能到达伦敦……坦白地说,你那两份报告虽然写的很仓促,但无论思路还是文笔都是很优秀的,甚至和你以前用大量时间研究调查后精心撰写的那几篇成功的研究报告相比,这两份报告都是称得上是最杰出的……”

“谢谢!”端起已经冰凉的咖啡,喝了一口的托马斯·莫兰特彬彬有礼却又神情冷淡地向教授点了点头。

“但是……”教授指了指桌上的稿件:“这份刚刚写完的《是谁杀了柯巴?》,我大概翻看了一下,初步印象:从标题到内容,我觉得你写得这份分析报告更象一部伦敦地铁上兜售的蹩脚侦探小说……”他轻蔑地将这些稿件随手放在桌子上,接着从随身带着的公文包中取出一叠装订好的文稿,轻轻拍了拍:“……你的这份《‘图拉风波’亲历记》虽然也很罗曼蒂克,可毕竟都算是亲身经历……虽然我对其中有些部分还有点疑问……”说着,他将这叠文稿递给了托马斯:“……如果有一天保密解除,再进行一番技术处理,我看这部《‘图拉风波’亲历记》的销路不会比我的那本《闯入北非的约翰牛》差的!”

面对教授难得的当面赞扬,托马斯的脸上并没有展现出喜悦,他默默翻动着手头自己的前些日子书写的文件,扬起眉毛,用一种明显夸张的询问表情注视着教授。

布莱恩教授感觉到了托马斯情绪中隐含的敌意,他叹了口气,转身走到屋角,在那儿,一张俄式多层小茶几上,放着一把精美的铜制茶炊。教授熟练地打开茶炊,查看了一下里面的已经装好的木炭,又打开旁边一个玻璃茶叶罐,先取出茶叶罐里的苹果,又抓起一撮茶叶挑剔地看了半天,然后叹了口气,端起茶炊走向屋子另一边的洗手池,在洗手池边上用一个小杯子接着水龙头里的水往茶炊中舀。

“你从来没用过茶炊吗?”当教授将茶炊端回茶几上,开始往里面装茶叶的时候,突然间就冒出了这么一句,不等托马斯回答,教授继续又往下说道:“你真应该试试,感觉很不错……在冬日的晚餐后烧起茶炊,来一杯俄罗斯风格的热茶,是一种享受。”

托马斯没有接教授的话茬,他低头信手翻看着自己在若干天以前完成的这份《‘图拉风波’亲历记》,正好就翻到关于多拉的那段……

在图拉所有的事件平息以后,莱温斯基赶到莫斯科,在各种场合做关于“图拉风波”后俄罗斯政治走向的演讲,在即将召开的首届全俄苏维埃大会前,刚刚担任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党中央主席的他急于为社民党赢得更多的支持。

1月15日,在位于莫斯科谢尔普霍夫大街的米海尔松工厂,刚刚做完演讲的莱温斯基在众人的簇拥下向工厂车间外走去。在刚才1个多小时的演讲中,莱温斯基给莫斯科的工人代表们仔细刨析了目前俄罗斯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使工人代表们普遍意识到:一个社会各人群和解的俄罗斯更符合广大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更有利于俄罗斯未来的健康发展。就在这次演说中,莱温斯基第一次提出了应该将以后的每年1月8日做为“俄罗斯社会和睦和解纪念日”的提议,这个提议获得了大车间内几千名工人代表一致的热烈鼓掌!这热烈的掌声通过现场架设的广播设备飞向整个俄罗斯,谁都不再怀疑莱温斯基已经获得了大莫斯科地区工人们的衷心拥护,社民党在莫斯科地区底层民众支持度中原有的不利局面已经成为历史!

“让莱温斯基同志先走!”伴随着这句呼喊,本来身材矮小的莱温斯基成了走在人群最前面的领路者。车间大门口外,事先已经布置好的记者们端起照相机准备记录这带有象征意义的画面。

就在这时,化妆成中年女记者形像的多拉突然从记者群中跳出,举着一把“那甘”左轮手枪,在很近的距离内向莱温斯基胸前开了2枪!

莱温斯基应声摔倒在地,在四周围的一片寂静中,多拉已经冲到倒地的莱温斯基面前,低头对着莱温斯基的面部准备补上1枪。一直跟在莱温斯基身后的保镖反应过来,2名保镖扑向倒地的莱温斯基,用自己的身体盖住莱温斯基,另1名保镖抽枪向多拉开火!随着短促连续的枪声,多拉的身体向后飞去,摔倒在开始响起尖叫的记者人群中,短暂抽搐了一阵便再也不动了……

“可惜啊!这个女人!”布莱恩教授这时已经叼上了烟斗站在托马斯身边,看着托马斯手中翻开的文稿,轻轻叹息着:“莱温斯基身边的那几名保镖来历都很神秘,是俄罗斯人,可外界谁都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冒出来的……直到莱温斯基身上事先穿着中国最新研制出的防弹服的消息传出,外界才猜到这些保镖的来历!……当然,我们一直都知道这些俄罗斯血统的保镖是从哪里训练出来的……”

托马斯毫无表情地随手将报告继续翻动下去,冷漠地说道:“我还一直以为,一个社会局面稳定的俄罗斯也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呢!”

“没错!可大英帝国更不愿意看见一个被中国人掌控的俄罗斯!”布莱恩教授冷笑着说道:“为了将那个其实什么也不明白的多拉小姐输送到莱温斯基身边去,我们可是投入了不少力量……”

“查清楚之前是谁在追杀这位小姐了吗?追杀的原因呢?”托马斯好奇地问道:“她在行动前的最后那两天又是藏在哪儿?”

教授遗憾地摇摇头:“我们的人只能在背后帮助这位冲动的小姐……追杀她的人实在太厉害了!为了帮她暗中摆脱追杀,我们在莫斯科地区本来就有限的力量遭受惨重的损失!”

“我知道,”托马斯讥讽地说道:“那位曾经把我打晕的上尉先生也在其中……”

“索斯洛夫斯基上尉是我4年多以前亲自招募的,”教授忧伤地摇摇头:“那个夏天他才被提升为中尉,刚留到军校工作……他和他的手下其实都是波兰人,坚信只有依靠大英帝国才能获得自己祖国的独立……索斯洛夫斯基事后向我汇报:那天你实在太激动了!当时你那位爬在方向盘上的朋友已经死了,可你从车上跳下来后就跟疯了一样,实在没办法他才制止了你……后来我派遣他领队去暗中协助多拉的时候,他还让我带话给你,请你原谅他那天的失礼……这个人已经为我们的工作牺牲了!老托马斯。”

托马斯不能再说什么,只好继续低头翻看着手稿。

教授苦笑了一下,走去将房门打开一点,然后慢慢走到茶几旁,关注着已经冒出清烟的茶炊。许久,布莱恩教授又张嘴说道:“看来我们在俄罗斯的运气真是糟糕极了……你知道吗?今天上午召开的首届全俄苏维埃大会预备选举会议上,莱温斯基和他的党以压倒性优势取得了在大会主席团的席位……克伦斯基的俄罗斯爱国民主联盟输得很惨,几乎可以肯定,最终在大会选举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时候,我们能够发挥影响力的席位不会超过40个……”

“莱温斯基大难不死,反而会在迷信宿命论的俄罗斯人心中提高他的个人魅力。”托马斯·莫兰特用很冷静的语气总结道:“这在莱温斯基从地上爬起来之后就注定了!我们的运气是不够好……会不会是事先走漏了风声?被中国人利用了这次机会?”

布莱恩教授摇了摇头:“这件事情是我到莫斯科以后才决定的……准确地说是在你苏醒后的第二天才决定的,下达命令的时候也做了行动分解……只有我自己清楚整个行动的最终目标是诱导多拉去杀莱温斯基!……中国人也不都是神仙。”教授用中国话说完最后一句,眼神很怪异地看了托马斯一眼,然后从茶几下层取出2只茶杯,拿去洗手池旁,挽起袖子开始洗茶杯。

看着教授这么忙碌,托马斯多少有点过意不去,他挽着自己的袖子走过去想帮忙。

“你别动手,”教授一边仔细洗着茶杯,一边头也不抬地说道:“十年前你也帮我洗过茶杯,我还记得我的那只明代官窑茶杯就是这么完蛋的……”

托马斯愣了愣,接着不好意思地说道:“后来我和苏珊还是去买了一个……”

“对,我知道。”用水冲刷杯子的教授笑起来:“你和苏珊去东印度公司船坞大街,在那儿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杯子,偷偷放回到我的房间里……你为此花了整整300英镑。”

“苏珊后来都告诉你了?”托马斯嘿嘿笑着说,胖脸有点发红。

“是我自己发现后问她的……你们买的是假货,最多只值3英镑,我后来去了趟那家店铺,老板就把钱退给我了……。”詹姆斯·布莱恩拿着洗干净的茶杯走回茶几旁,这时茶炊里的水刚好也开了。

“别瞪我!”教授仔细观察着茶炊,头也不抬地说道:“你打碎的那只也是假货,也是你们去的那家店老板辛格送给我的……我家里的东方古董有一半都是他卖给我的,都是假货……那些退回来的钱就是后来你生日那天,我送给你的那幅康斯坦丁·克里木特小油画的画钱……我当时不是说了吗?‘这幅画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