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战争史-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奥匈帝国撑不下去了,于是就跟协约国秘密接触,想提前媾和,结束战争。

卡尔皇帝有一位亲戚,是法国波旁王室的后裔,在比利时担任炮兵军官。卡尔就和这位亲戚联系,让他给法国总统带信。在信中,卡尔表示支持法国对德国的一切要求,也就是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法国总统回信说,需要更多的德国领土。并且还威胁奥匈说,100万装备精良的美国军队即将来到欧洲作战,但是法国愿意网开一面,与奥匈帝国单独议和;奥匈帝国可以获得德国的巴伐利亚和西里西亚,但是必须把南提罗尔和达尔马提亚交给意大利,因为意大利也是协约国一个战壕里的兄弟。

对德国的土地,卡尔皇帝是崽卖爷田不心疼,你们爱怎么分就怎么分,但是他不愿意割让奥匈帝国的领土,同时他认为跟协约国单独媾和有点儿对老大德国太不够意思。这个谈判就断断续续,没有实质性进展。

1917年德奥联军发起的卡普里托会战,算是奥匈帝国陆军的最后一次光荣胜利。之后,卡尔皇帝再度提出了谈判的问题,法奥两国的代表在瑞士秘密接触。法国人非常精明,对于奥匈极尽利诱之能事,只要奥匈退出战争,并把某些不重要的领土割给意大利,那么巴伐利亚王国以及第一次瓜分之前的整个波兰,都将并入奥匈帝国,西里西亚也将再度属于奥匈,甚至罗马尼亚都有可能。这样的话,一个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大帝国,领土将从波罗的海延伸到亚得里亚海。法国代表非常幽默地向巴黎当局报告说:“用波兰诱惑他们,用巴伐利亚吸引他们,用西里西亚骇倒他们。”

卡尔皇帝并不傻,看明白了协约国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是诱使他对德国开战,因为西里西亚和巴伐利亚在德国手里,要想得到就得对德开战,跟德国他是不敢打的。所以他问,包括德奥两国在内的和平条件是什么?巴黎回答说:“德国应该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还有萨尔地区,以及之前波兰的领土,希望卡尔把这些条件转告柏林。”

卡尔知道,如果把这些条件转告德国,一定会惹得威廉二世勃然大怒,还会暴露自己秘密谈判的动机,于是这次谈判又黄了。

我们只好自杀

到这个时候,奥匈帝国内部虽然情况恶劣,但是只要还有使战争获得有利结果的可能,国内的斯拉夫民族仍然不愿意脱离这个帝国。

早在1915年,一些捷克人和南斯拉夫人的领袖就拒绝了协约国对他们的诱惑,他们所希望的只是在奥匈帝国之内获得民族自治。奥匈帝国境内的南斯拉夫人宁愿接受维也纳贵族的统治,也不愿意接受“贝尔格莱德文盲”塞尔维亚人的统治。

而且,到1917年年底为止,美国总统威尔逊还说,他无意削弱奥匈帝国。但是,当德国的威望和实力在西线日渐衰弱的时候,所有的乘客都急于逃离哈布斯堡王朝这艘即将沉没的破船。

到1918年秋天,卡尔皇帝决定对国内少数民族做出一切让步。如果他能在一年前采取这种政策,也许还能保住皇位。但是他的一切改革都必须获得匈牙利人的同意,因为奥匈是一个二元帝国,奥皇决定给其人民以自治,匈牙利首相提醒他,奥皇在宣言上必须声明所有这些自由都不适用于匈牙利,否则他会切断对奥地利的粮食供应。奥皇的宣言实际上就是奥匈帝国的讣告,奥匈最后一位外交大臣说:“因为要预防任人杀害我们,结果我们只好自杀。”

当奥匈帝国的首相要求各民族领袖来开会,共同商讨如何实施自治的时候,没有一个民族领袖前来,大家都不要奥匈帝国了,根本就不买他的账。当奥匈帝国呼吁各交战国在海牙举行一次和平会议的时候,威尔逊总统拖延了两个星期才答复,并且指出,哈布斯堡王朝谋求建立一个联邦的观念不行了。威尔逊的这种言论,替奥匈帝国内的一切民族吹响了解放的号角,奥匈帝国开始分裂。

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奥匈帝国几乎耗干了自己的财富。在前线战斗的部队每个星期还能吃到200克肉,所以很多人从后方跑到前线,目的就是为了吃肉。得了疟疾的人,如果唯一的衬衫已经洗过、正在晒干,就只好光着身子在寒风中颤抖。奥匈帝国到了最后阶段,只有最前线的人才有制服,其他人就逮着什么穿什么了。

在这种形势下,奥匈帝国还企图发动新的攻势来扭转战场上的颓势。前总参谋长康拉德元帅主张向意大利再次发动进攻。1918年6月15日凌晨,后来被称为派夫河会战的攻势开始了。当奥地利军队开始进攻的时候,很多士兵逃往敌军战线,并顺便向敌人提供情报。攻击几乎立刻就受到意大利军队的阻击,到第四天就完全停止了。到第五天,一向脆弱的意大利军队居然开始反攻。两个伪列强在南线打得热火朝天,一直被奥地利人欺负的意大利总算逮着机会了,玩命地打。打到7月6日,奥军的攻势完全失败,白白损失了15万人。

有人认为,这场战役也能算得上是有世界意义的会战之一,因为这不仅是1918年协约国军的第一次大胜,而且也是意大利军队的首胜,非常值得纪念。

维也纳曲终人散

德国派驻奥地利统帅部的联络官克拉蒙将军说:“6月会战对奥国国内情况以及全盘局势都产生了严重后果。不仅是失败本身,而且还有奥军所受到的惨重损失,在匈牙利国会中已经引起一片谴责声。他们要求撤回匈牙利的军队,不让他们再受那些毫无良心的奥军将领的指挥。而奥国人民也公开指责奥皇夫妇通敌卖国。”这一切替奥匈帝国敲响了丧钟。

奥军战败之后,意大利人看出战争可能快结束了,于是急于继续反攻,制造胜利,以便多捞好处。意军集中全部兵力孤注一掷,共出动了9个集团军、57个步兵师、4个骑兵师、7700门火炮,还有英国、法国、美国、捷克的联军部队在内,阵容可谓空前庞大。奥地利军队虽然有52个步兵师、6个骑兵师、6000门火炮,但早已士气低落,成了乌合之众,150万人当中只有35万是战斗部队。

意大利军队于1918年10月24日发起攻击,当然了,是由精锐的英国军队替他们打头阵。这次会战由于众寡悬殊,胜负早已注定。虽然奥地利军队仍然在拼死抵抗,但是其他民族的部队不愿意再跟日耳曼人同生共死,奥国的瓦解就在眼前。于是军人逃亡,战线崩溃,意军如入无人之境,会战自动结束。

当奥匈总参谋长向政府报告这些情况时,财政部长拿出他的表来,看了一眼,然后说:“现在已经12点半了,咱们赶紧去吃饭,饭后就必须立即求和。”

10月29日,韦布将军率领的奥匈代表团越过前线,跟意大利人去谈判休战条件。意方首席代表是巴多里奥,也就是二战时墨索里尼之后的意大利政府首脑。由于卡尔皇帝在休战条件上出现反复,巴多里奥怀疑奥匈帝国是在玩弄诡计,就拍着桌子咆哮:“谈判已经破裂,战争继续进行!”这种蛮横态度让奥地利人很害怕,只好同意了停战条件。

11月3日下午5点,奥匈代表团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巴多里奥为了表示他的“大方”,宣布休战在22小时之后生效,同时命令快速部队去拦截正在撤退中的奥军。意军不顾奥地利人的抗议,把凡是被他们追上的人员都变成了战俘,这样又抓了42。7万名“战俘”,赢得了意大利有史以来第一次“伟大”的胜利!

而在奥匈内部,这时早已混乱不堪,布达佩斯、布拉格等地纷纷成立了独立政府。奥皇卡尔束手无策,他用颤抖的声音打电话禁止使用武力对付臣民,实际上,他也没有武力可用了。

1918年11月10日黄昏,维也纳皇宫乐队最后一次演奏帝国国歌。此时夕阳西下,秋风萧瑟,面容憔悴的奥匈帝国末代皇帝卡尔立正静听。一曲终了,统治奥地利长达600多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宣告结束。

两天后,奥皇卡尔宣布退位,奥地利变成了一个共和国。





04。 再见,德意志帝国


体面停战是幻想

1918年,协约国军队在西线发起总攻的同时,也在巴尔干战场开始反攻。

同盟国的重要成员保加利亚于9月29日宣布投降,与协约国军队签订停战协定,退出了战争。保加利亚、土耳其帝国和奥匈帝国相继投降,使得同盟国集团土崩瓦解,德国陷入了四面楚歌、空前孤立的困境。

此时,德军在战场上也极为不利。从1918年8月8日到9月8日,短短一个月内,德军就损失了15万人、大炮2000多门、机枪13000多挺。军事上的失败,使德国政府和军方陷入穷途末路的境地。9月底,德国元帅兴登堡在枢密院会议上声明:“德军已经不能继续抵抗了”,要求结束战争。10月3日,他又在一封信中要求停止战斗。

德皇威廉二世不甘心失去手中的权力,宣布改组内阁,由马克斯亲王担任德意志第二帝国第八任首相,并且把一份停战建议交给美国总统威尔逊,愿意以威尔逊提出的“14点纲领”为基础,开始和谈,并签订停战协定。同时,德国也向英法两国发出了停战照会。

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协约国内部在对德国战与和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有人主张直逼莱茵河,彻底肢解德国。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

威尔逊总统认为:只要德国人真正投降,就结束战争。10月8日,威尔逊正式答复马克斯亲王,表示美国准备考虑和谈,但只有在同盟国撤出比利时和法国,并且保证不再采取敌对行动后才能这么做。威尔逊还说,美国只和一个负责的、合法的文官政府谈判,而不和德国的军事首脑们谈判。

10月12日,马克斯亲王向威尔逊保证:他以德国人民的名义,接受“14点纲领”,并提议成立一个混合委员会监督撤出法国和比利时的工作。两天后,威尔逊拒绝了成立混合委员会的建议,并明确表明:他同意的停战,只能是保证美国和协约国军队目前绝对优势地位的停战。

威尔逊的这个照会在德国政界引起了一场大地震,打破了德国军方体面停战的幻想。德国军队的两位最高指挥官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致电马克斯亲王,要求实现体面的和平,否则,就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和最后一颗子弹。但是,当时德国军民的士气已经低落得无法恢复,最后文官政府占了上风。

10月20日,马克斯亲王通知威尔逊:德国接受他的条件。

条件有点儿太苛刻

1918年10月1日,德国西线统帅鲁登道夫跟高级军官们说,最高统帅部和德国军队已经完了,战争无法取胜,彻底的失败即将到来。连鲁登道夫这个一贯的主战派都说德国已经完了,可见情况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但是德军最高统帅部仍企图铤而走险,命令海军出海,与英国海军决战。这时,公海舰队的司令官是曾指挥过日德兰大海战的舍尔上将,他给舰队的口号是:要么辉煌地胜利,要么光荣地沉没!仗打到这个地步,毫无疑问,这次出征肯定是光荣地沉没,不可能辉煌地胜利。于是,德国海军的水兵拒绝这种自杀行为。11月3日,基尔港的水兵起义,起义遍及了整个舰队。革命之火由北向南遍及全国。

11月6日,德国的战时内阁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和谈问题。会议决定派遣外交大臣埃尔茨贝格尔率领代表团前往法国,与协约国谈判。如果协约国不同意,则打着白旗请求投降。

11月7日,天色已晚,德国谈判代表团的汽车插着白旗越过前沿阵地,于次日清晨,到达巴黎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里的雷东德车站,协约国军总司令福煦元帅的列车停到那里。

德国代表团一到,姿态高傲的福煦未与他们握手就问:“先生们,你们来这儿干什么?”埃尔茨贝格尔回答:“我们想听听您的停战建议。”福煦耸耸肩,摊开双手说:“喔,我们没有提过任何停战建议,我们很愿意继续打下去。”德国代表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说:“可是我们需要您提的条件,我们无法继续打下去了。”福煦说:“呵,这么说,你们是来求和的?这可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于是,福煦代表联军提出了停战条件,实际上是一份迫使德国投降的条件,要求德国代表72小时内给予答复。

停战条件规定:第一,德军在签订停战协定后15天内退出一切占领区;第二,德军交出5000门大炮、25000挺机枪、1700架飞机、5000辆铁路机车、5000辆卡车;第三,所有协约国战俘立即遣返,而德军战俘则在和约签订后开始归还;第四,交出一切德国潜艇;第五,交出德国海军的16艘主力舰、8艘巡洋舰、50艘驱逐舰;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的条件。

总而言之,协约国要求德国无条件投降。

首相罢免皇帝

一名德军骑兵立即出发,越过战线,向国内汇报情况。

当他到达德军统帅部的时候,德军统帅部已经对任何条件都不再有还价的资格了。因为后方已经发生了大革命,前方只有五天的补给,德国南面的门户已经洞开,兴登堡元帅已经彻底失宠。当时,德军副总参谋长格仑勒将军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签订停战协定,要么就眼睁睁地看着部队由于缺乏粮食、弹药而分别向协约国军投降。当一个军的补给官向第一集团军军部要求补充炮弹时,后者说扔石头吧,我们已经没有炮弹了。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政府准备接受投降。

11月9日上午,兴登堡跟格仑勒一同去觐见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首先开口说,他实在说不出他所应该说的话,所以他必须辞职。威廉二世立即打断了他,命令格仑勒报告。在过去24小时内,格仑勒将军已经放弃了一切平息国内动乱的可能。革命分子切断了前线军队的补给线,部队天天都盼着休战,休战之后部队会保持良好的秩序返回德国。但是,格仑勒断言他们不会再拥护皇帝了。

听了这些话,威廉二世非常不痛快。这时候威廉皇太子来了,这位太子爷一跳下车就高喊说:“那批水兵还没枪决吗?”可见他对形势简直无知到了极点。皇太子的参谋长夏伦堡伯爵质问格仑勒将军,军人必须遵守他们对军旗的宣誓。格仑勒摇了摇头,回答:“宣誓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

当时陆军统帅部把50位团长招来,询问他们的部下是否会追随德皇去讨伐革命者。只有一个人说是,少数人不回答,大多数人都认为部下不会服从命令。很明显,陆军不会拥护德皇进行内战。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首相马克斯亲王主动宣布,威廉二世已经同时放弃其作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的地位,并且通知在前线统帅部的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得知首相宣布他退位的消息后,勃然大怒,高喊着说:“可耻!可耻!岂有此理!一位巴登的亲王竟然推翻普鲁士的国王!”他不承认现实,一份电报又一份电报打到柏林,表示强烈的抗议。但是,这些电报已经不是当年呼风唤雨、地动山摇的圣旨了。

兴登堡元帅向德皇报告说,情况变得更坏,部队已经不再支持陛下,也不再有任何效忠的部队。他害怕德皇会被叛军劫持送往柏林,然后再移交给敌人,他建议威廉二世立刻前往荷兰避难。

一场游戏一场梦

看到大势已去,第二天,也就是11月10日,威廉二世在黑暗中乘坐专车驶往荷兰。有500年辉煌历史的霍亨索伦王朝,步沙俄罗曼诺夫王朝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后尘,烟消云散了。

在旅途中,威廉二世没有开口说一句话。越过国境之后,他改乘私人汽车,去一位荷兰伯爵的别墅中寻求庇护。一直等到汽车越过吊桥驶入别墅后,威廉二世才开口说话,他向出来欢迎的主人说:“现在我必须喝一杯好的、热的、浓的英国茶,完全是英国的味道。”

就在威廉二世流亡到荷兰的同时,马克斯亲王向社会民主党人艾伯特23移交政权。两个人完成交接,马克斯亲王要出门的时候,转身说:“艾伯特先生,我把德意志帝国交给你来保管。”艾伯特回答:“我已经为这个帝国丧失了两个儿子!”

社会民主党人艾伯特的新政府,建议代表团对福煦提出的苛刻条件提出异议,如果遭到拒绝就在条约上签字。不出所料,德国代表提出的异议,立即遭到了协约国方面的拒绝。1918年11月11日凌晨5点,两名德国代表在福煦的列车上签署了停战协定,协定几乎完全同意了协约国提出的苛刻条件。

停战协定签订后,一位德国代表起身慷慨陈词,他说话的时候,英法两国代表都看着其他地方。那位代表最后说:“一个7000万人的民族受到苦难,但它不会死亡!”福煦淡淡地说:“很好。”

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点,贡比涅森林鸣放礼炮101响,标志着四年零三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波及人口达到15亿。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