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业等人认为:“杨邠、王章、史弘肇等人专横跋扈,肆无忌惮,最终会犯上作乱!”

隐帝听信这话后,甚至在夜间听到手工作坊的打铁声响,都开始怀疑有人在抓紧时间赶制兵器。以至于有一次到天亮都没入睡。

隐帝动了杀机。

于是和李业、郭允明等人开始谋划诛杀杨邠等人。

几个人商议已定,入内禀告李太后。

太后说:“这么大事怎可轻举妄动!应再同其他宰相商议商议。”

李业在旁说道:“姐姐啊,先帝曾经说过,朝廷大事不能跟书生谋划,书生胆小,会误事害人的!”

李太后还是重复刚才说过的话。

隐帝于是生气道:“国家大事,不是闺门女人能知晓的!”干脆拂袖而出,真是连老娘的话也不听了。郭威当初的担心成为事实。

李业等人觉得力量不够雄厚,就将密谋告诉了客省使阎晋卿。阎晋卿认为史弘肇有实力,恐怕事不成反而自己受害,忖量再三后,决定去史弘肇府中告密。

但事情就是这样鬼使神差:因为当初一场酒令,让史弘肇对当事人都有了隔阂,连带对帮他行酒令的阎晋卿也有了厌烦。当阎晋卿要求见时,他干脆找个借口,推辞不见。这样,史弘肇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机会。

于是,后汉有了宫廷惊变。





杀大臣宫廷惊变


早朝时间到了。史弘肇等人毫无防备。从大殿里屏风后面转出精壮甲士数十人,并没有费力气,就将史弘肇、杨邠、王章捕杀于大殿之下。然后召集其他宰相和朝臣,到崇元殿按朝班排列,隐帝宣旨说:“杨邠等人谋划造反,已伏罪处决。现在与诸位共同庆贺!”

又召集各军将校到万岁殿,在大庭之中,隐帝亲自向将领们宣布此事说:“杨邠等人一直把朕当作孩子来看待!朕今日才得以做你们的君主。你们,从此可以免除权臣们专横之忧啦!”

随后,隐帝派出了亲信,逮捕了杨邠、王章、史弘肇的家属,全部杀死。

为了防备兵变,隐帝又紧急征调侯益、慕容彦超等几位重要的心腹藩镇入朝,拱卫京师。并准备任命苏逢吉权知枢密院事。

这一场惊天动地的宫廷政变,消息传出,史称“中外人情忧骇”,朝廷内外人都有了担忧和恐惧。

事情太大,那些藩帅会怎么想?怎么做?

史称杨邠等被杀那一天,天象有变:无云而昏,雾雨如泣。

苏逢吉虽然憎恶史弘肇,但他确实没有直接参与李业等人的预谋,听到这个事变后,也很惊愕。他私下里对人说:“这事也干得太草率啦!事发之前,如果陛下问我一句话,绝不会到这个田地!”

这是不是苏逢吉的真心话,现在已经很难测知。但事情按照逻辑推演,他是导致这一场惊变的始作俑者。因为正是他,挑唆了李业等人。

一场杀大臣的政变结束后,隐帝还想到了两个人:近在澶州(今河南濮阳)的王殷和远在邺镇(今河北邯郸)的郭威。

王殷是史弘肇死党,时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遥领夔州(今属四川奉节)节度使,为了防备契丹,正带兵屯驻澶州。郭威是史弘肇的好友,与苏逢吉有旧怨。现在史弘肇被杀,苏逢吉升官,郭威必须被杀。

隐帝服丧三年后,已经二十一岁,他不愿意忍受文武大臣的傲慢,能直觉到王殷和郭威的分量,杀大臣之后,他即刻派权知开封尹(也即开封代理市长)的刘铢将郭威留在京城的家眷全部杀死。刘铢原居平卢节度使,被罢免不久,现在被任命代理汴梁市长,对皇上、对大臣、对所有人都心怀一股怨气。他在杀戮中用了种种酷毒手法,郭威全家婴儿妇孺无一幸免。

然后,隐帝再派出密使去杀王殷和郭威。

五代,后汉,历史开始出现别样风景。





王殷泄隐帝密诏


隐帝刘承祐派出的刺杀组长是供奉官孟业。按照行动路线,孟业先到澶州,将密诏给澶州节度使李洪义,解决王殷后,再赴邺镇,将密诏给邺镇行营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解决郭威,以及郭威的同伙,时任宣徽使的王峻。

澶州节度使李洪义是李太后的弟弟,正与王殷合兵一处拱卫京师北大门。李洪义生性畏懦,接到孟业带来的密诏后,他有了恐惧。他知道王殷乃是一员悍将,当初跟着先帝刘知远讨伐杜重威时,曾率众力战,头上中了一支箭,后来郎中从他嘴里取出了折断的箭头。现在的宫中惊变,几天的工夫,他已经有所知晓,更担心王殷也知晓。万一王殷早做了防备,那样杀他不成,反丢了自家性命。思前想后,反而站到了王殷这一边,秘密地告诉了他隐帝的密诏内容。

王殷做出了两个决定:囚禁孟业;通知郭威。

囚禁孟业,是为了做好保密,救出自己;通知郭威,是为了联络同党,壮大声势;这些都做好,可以缓图后举——以后怎么办?斯事体大,王殷似还没有定见,他需要郭威来主导整个事件。

王殷的这两个决定,套用一句坊间俗话说就是:他改变了历史。

几天后,几百里外的郭威见到了王殷的特使。看过密诏后,也是一惊。

郭威略作沉吟,即召枢密院的秘书魏仁浦来商议。

说来魏仁浦也是“赵匡胤时代”的重要人物。他后来归附于赵匡胤,对大宋帝国的建构有贡献。

后晋时他一直在枢密院做着一般的秘书工作,出帝石重贵被契丹掳走时,他也在北行队伍中,但他依靠超人的胆识从草原逃回了中原,到了河南巩县时,投靠了刘知远。

郭威爱惜人才,曾向他问询契丹兵马粮草和草原故实,史称魏仁浦“强记精敏”,博闻强记,精明敏捷,对答如流。天才对天才,往往有感觉,郭威一见大喜,将他收入自家帐下,倚为心腹。

现在,郭威面临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怎么办?

魏仁浦给出了决定性的意见。他说:“公是国家大臣,功名素来为天下所知;加上多年掌握强兵,据守重镇,一旦被群小构陷,灾祸将出于不测——但这又不是言词能解决的。事已如此,不可坐而待毙。”

一番话,让郭威有了方向。

他召集诸将,告诉诸位朝中出事,杨邠、王章、史弘肇等国务大臣,如何如何冤死。

然后说道:“我与杨邠等人,披荆斩棘,多年跟随先帝,百战中夺取天下;先帝临终还接受了托孤重任。这些年来一直尽心竭力保卫国家,如今杨邠诸公已死,我还有何心思独活!诏书就在这里,各位可以执行诏书密令,取我头颅去禀报天子吧!这样也许诸位还不至于受到牵连。”

显然,这一番话不是真话。帐下诸将也都明白,得到密诏指令要杀郭威的郭崇威听到消息后,更是大吃一惊,竟然吓出泪水来。

他哭着说:“天子年少,此事必定是天子身边小人所干!要是叫这帮小人得志,国家岂不乱套了!我郭崇威愿意跟随侍中进京入朝,亲自去申诉,扫除那帮无能鼠辈,肃清朝廷污浊!切不可被一个使者糊糊涂涂所杀,蒙受千古恶名!”

郭崇威不是郭威,他后来因为郭威称帝,改名郭崇。

赵翼《廿二史札记》认为,五代时人名使用最多的字是“彦”字,彦章、彦超、彦卿、彦进等等,很多。我还发现,五代时人名用“威”字也不少,绍威、德威、崇威、重威等等,也很多,读五代史,要注意区分。闲话表过不提。

且说郭崇威这一番哭诉,有相当高的战略含金量,既向郭威表明了自己绝不做隐帝刺客的意图,瞬间将姿态厘清;同时又向天下表明,他也同时不是叛逆谋反,而是痛惜朝廷出了奸佞;并因此给郭威指出了一条进军汴梁的理由,让郭威后来的行动师出有名。郭威的行动基本遵循了这个逻辑,直到时机成熟,奄有天下。

已经跟随了郭威的翰林天文赵修己接着郭威的话头说:“公白白送死有什么好处!不如就此顺天心、应民意,率兵南行!这是老天在启发我们啦!”

于是郭威留下养子柴荣镇守邺镇,命郭崇威为清君侧之前锋先行,自率本部大军后继而来。

关于郭威起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说郭威得到要来刺杀自己的密诏后,也是率先召见了魏仁浦。魏仁浦为他贡献了一个“权谋”意见:在诏书上动手脚,栽赃称隐帝下密诏,要郭威诛杀诸位将领。于是郭威将这个“诏书”给诸将传览。诸将激怒,共推郭威起兵南下,于是郭威“顺天应人”,开始向京师挺进。

很多史书接受这一种意见。诸说各有道理,选择中,我则愿意将郭威和魏仁浦想得光明一点,不作“权谋”论。





郭威进军汴梁


郭威大军到达澶州,澶州节度使李洪义开城迎纳,王殷在迎拜时不禁痛哭,随后,率领所部跟随郭威渡过黄河南下汴梁。

这时隐帝已经派遣了宫中的杂役充为细作,暗中监视郭威,结果被郭威抓获。郭威草拟了上奏的文表,放在这个细作的衣领里,让他回去交给隐帝。

上表说:“臣昨日得到诏书,本来已经伸脖儿等死,但郭崇威等人不忍心杀我,说是陛下身边贪图权势的野心家们干的活儿。是他们向陛下进谗言构陷我。于是将士们逼着我向南行进,到宫阙请罪。我求死不得,又没办法没力量控制他们,现在,我已经到达澶州,马上到滑州,数日之内必到宫廷。陛下要是认我有罪,我是不敢逃避惩处的;如果认为确有进谗言的小人,希望能抓住他们交军前处罚,大快人心。能这样,我又岂敢不安抚晓喻各部,撤归邺镇?”

说话间,郭威大军已经西南行百余里到达滑州。此地距离汴梁只有不足二百里了。

滑州的节度使宋延渥开城出迎。

宋延渥大约是五代到大宋期间,被人们认为,除了皇室之外,地位最为尊贵的人物了。他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生母乃是后唐的义宁公主,太太是晋高祖石敬瑭的女儿永宁公主,他的长女后来又成为宋太祖赵匡胤的皇后,史称宋皇后。一家三朝国戚,史称“近代贵盛,鲜有其比”。宋延渥反水,倒向郭威一边,对诸藩影响很大。

且说郭威,此时得到消息:隐帝已经派遣大将侯益前来迎战,慕容彦超则在京师守卫。这就意味着,郭威要得京师,先要解决这两位名将。





侯益战功卓著


侯益最初跟着晋王李克用,后来跟着李存勖讨伐后梁知名于世。史称此人武技超群,攻城略地时,总是能冒着箭雨、礌石奋勇登城,以至于每次负伤,李存勖都要感动得亲自给他敷药。有一次与后梁作战,敌阵有两员年轻的小将骁勇异常,李存勖这边无人敢于挑战,侯益则挺身上马,一战,居然生擒了这两个猛人,一战成名。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侯益升为马军都指挥使。

后来李嗣源被石敬瑭拥立为帝,侯益不想背叛,就只身跑回到李存勖身边。李存勖正在孤家寡人境遇中悲叹,看到侯益归来,哭泣着抚摸了他的后背。

但他在李存勖死于乱兵、李嗣源称帝之后,自己捆绑了自己来请罪。李嗣源确实是个很大度的人物,他也为侯益忠于李存勖的举动所感动,对他说:“尔尽忠节,又何罪也!”你尽忠尽节,哪里有什么罪!反而将他任命为禁军左厢都指挥使,左路军总司令。

侯益在以后的日子里多次率军平定叛乱,为后唐立下战功。

石敬瑭建立后晋,他被封为奉国都指挥使,步兵总司令,领光州(今属河南信阳)防御使,光州地区临时军政长官。曾跟着杜重威成功地击败范延光叛乱,在汜水,将范延光的同伙张从宾麾下万余人全部歼灭或俘获后杀死,史称死尸壅塞,汜水几乎为之断流,连张从宾也落水而死。

这一仗对根基不牢的后晋太重要了。它鼓舞了石敬瑭和整个朝廷,让人们感到后晋也是有实力的,还很凶悍。所以石敬瑭重重地赏赐了他,封他为河阳节度使,从此,侯益也成为一方藩帅。战后第二年,石敬瑭继续封赏,给他更大的节度权力,去镇守更为重要的州郡凤翔。此地在后蜀与后晋之间,地位相当于契丹与中原之间的河东或河朔三镇,并任命他为西面都部署,西面军总司令,直接与后蜀对抗。不止于此,石敬瑭还让他领有相印,加为同平章事,成为出将入相的名流。石敬瑭旌表了他的出生地,乡改名为“将相乡”,村改名为“勋贤里”。侯益一生的事业达到顶峰。根据有限资料记载可知,侯益在石敬瑭时期,确有一点做好事的担当。就这一年,徐州发生大火,损失惨重,侯益拿出自己的私财来赈济灾民,为戾气深重的后晋赢得了一点祥和之气。

刘知远时,侯益在凤翔靠近后蜀,开始观望。后蜀孟昶也派人给他优厚条件招降他。刘知远知道侯益地位重要,有疑虑,派大将王景崇去凤翔“便宜行事”,根据具体情况去处理侯益。但不久刘知远病逝,隐帝刘承祐即位。侯益此时感觉特别敏锐,他知道遭遇了猜忌,凶险就在身边。而王景崇也担心隐帝不知道有先帝“便宜行事”的密旨,擅杀侯益,恐怕遭遇朝廷怀疑,犹豫间,给侯益留出了几天长考。侯益派出自己亲信去游说王景崇:“公已官至高位,应该知足。何必怀着祸害他人之心,做过分之事呢?公抬抬手,这事就过去了。何况侯益盘踞凤翔多年,亲戚故旧已成根基。万一起事端,恐怕公的祸事也就不远了。”王景崇闻言大怒,赶跑了侯益派来的亲信。侯益得到消息,做出了自我拯救的最后决定:放下全家在凤翔不顾,率几十个骑兵逃往京师汴梁。

当时杨邠等人正在执政,侯益用重金贿赂他和朝中其他官员,得到了开封尹兼中书令的高官,跻身于后汉京城市长和国务大臣之列。

隐帝派出侍臣问他为何与后蜀勾结,侯益大言不惭回说道:“臣欲诱其出关然后掩杀之耳!”臣想引诱后蜀将士出关,然后将其一举歼灭,为我大汉剪除隐患。这话说得连隐帝刘承祐都不信,史称“帝哂之”,后汉隐帝哂笑了一通。

但侯益开始在隐帝前说王景崇坏话。王景崇也后悔没有早动手杀了这个凤翔节度使。他也能感觉到侯益一旦回朝,必会编派他的坏话,如此,再效忠于后汉,结果如何,实在难测,于是联络河中李守贞、长安赵思绾,加上他权且所在的凤翔,三镇同时造反,这才有了后来郭威的平定三藩。

有一个类似于“赵氏孤儿”的故实,顺便说说。

侯益逃跑后,家眷全留在了凤翔。王景崇动了杀机,除了侯益的一个儿子,正做着天平行军司马的侯仁矩之外,家属七十余人全部被杀。

这个侯仁矩也有个儿子名叫侯延广,当时还在吃奶,留在凤翔,由乳母刘氏监护。王景崇来抄斩时,刘氏换上自己的孩子,抱着小小侯延广,一路上乞讨为生,辗转到了汴梁,将孩子归还给了侯家。

这个故实有实实在在的悲剧性质,而侯延广也在以后的日子里成为赫赫有名的将门之子,在抗击契丹、跟着赵匡胤征讨北汉、在西北镇服戎羌等历次战役中,都有不俗的表现。这个悲剧故实应该有料,很值得展开来研究其中的历史哲学和文化意义。这里表过不提。





京师汴梁在劫难逃


现在,侯益在隐帝朝中做官,郭威浩浩荡荡从邺镇而来,隐帝打算御驾亲征,侯益献计道:“王者无敌于天下,所以兵不宜轻出(看不懂这里有啥逻辑)。况且邺镇所来的士卒家属都在京城,咱们不如闭关坚守,他们远道而来,正好挫败他的兵锋。然后令各家属给郭威营中的子弟写信招人,此事可不战而定。”

但大将慕容彦超不知轻重,不同意侯益的意见,他对隐帝说:“侯益已经衰老啦,出的主意都是为懦夫谋划!”

两人比较,隐帝更信任慕容彦超,故拒绝了侯益的意见,并派遣他与慕容彦超等人一道,出守澶州(今河南濮阳)。但侯益出兵后,前方来报:郭威已经过了澶州,正在向滑州开进。于是侯益等人又退守汴梁附近小城,拱卫京师。

而郭威此时也得到了侯益、慕容彦超前来迎战的消息,还没有得到他们退回,据守京师的消息。

于是郭威召见了滑州守卫宋延渥,要取滑州仓库财货颁发给将士,宋延渥当即同意,积极配合。

郭威取出财货颁赐将士后,又对将士们说:“我听说侯令公已经督率朝廷大军从南而来。我们遇到他们,交战,就违背了我进京入朝的本意,不战,就要被他们所杀害。现在,还来得及,我想成全你们的功名,各位不如执行天子的诏书,拿了我这条命去,我死了没有遗恨!”

众将士道:“朝廷辜负了侍中,侍中没有辜负朝廷!现在我大军万众一心,奋勇争先,士气正旺,就像各报私仇一样,侯益那一伙儿人能有什么作为!”

王峻正在以宣徽使的身份做着郭威的监军,他的家属与郭威的家属一样,也被隐帝所杀。这一次密诏中,王峻也是被刺杀的人物。所以,王峻反后汉决心格外坚定。他听到郭威这一番话,知道郭威还有点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