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齐英雄-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大齐军主力基本上撤出了长安城,秘密转移到了蓝田一带。大齐骠骑将军孟楷率领八万精兵直奔陈州,准备围攻陈州;黄思邺率领大齐第三军主力袭占了西华,与第一军遥相呼应,奏响了大齐军主力撤往江南的序曲。
多日来,李唐三军总指挥杨复光因搞不清大齐军主力的位置而焦灼万分。为了尽早弄清大齐军主力的去向,杨复光唤来王重荣、李克用、庞从、梁璩等大将,一起研究下一步的军事部署。
众将到齐后,杨复光说道:“长安城里的我方潜伏人员,好久没有和我们联系了,所以前阵子我派了几拨军士,去侦察长安城里贼军的动向,同时和城里的潜伏人员取得联系,收集情报。到如今一个也没有回来,我估计十有八九被贼军搜查时发现杀掉了,唉,真的让人郁闷啊!”
李克用说道:“黄巢用兵,灵活多变,如果我们迟迟不能搞清大齐军的动向,就算拿下长安,也没有多少作用。如果不能消灭大齐军主力,我们这几十万大军人吃马喂,军需物资很快就会短缺,如此一来,我军不战自乱。大齐军主力来一个反攻,我看我们都得做败军之将!”
杨复光点点头:“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如果不能在胜利中扩大战果,那么下面很可能就会出现被对手反咬一口而损兵折将的结果!”
庞从喊道:“请杨都统早下决断,我看事不宜迟,应立即组织进攻长安城,不能再拖了!只有攻下长安,才能打探到齐军的真实情况!我愿做开路先锋,攻入长安城,杀到大明宫!”
众将纷纷赞成庞从的建议。
杨复光“啪”地一掌拍在帅案上,震得他的痨病再次复发,咳个不停,竟咯出了几口鲜血!
杨复光脸色苍白,“扑”地倒在地上,呼吸急促。
众将见状,连忙过去替杨复光捶背抹胸,忙了好一阵子,杨复光方悠悠醒转。
杨复光在众将的搀扶下,挣扎着坐在地上,吃力地说道:“诸位,我的老毛病又犯了,这些天经常头晕目眩。唉,在攻打长安城的节骨眼上,我的身体偏偏不争气!”
王重荣不冷不热地说道:“杨都统为收复长安劳累过度,应该歇息一下了。如果杨都统暂时休息,我可以代行三军总指挥嘛,我会积极准备收复长安的!”
杨复光听了,狠狠地瞪了王重荣一眼,心想我还没死,你小子就急着要夺我的军权了,没门儿!
经过激烈争论,此次李唐军事会议终于达成了如下部署:长安东线战场方面,王重荣、李克用的二路大军进抵零口,进逼渭桥,然后相机进攻长安北城;攻入长安后,王处存一军负责长安的治安工作;庞从、梁璩二路大军与杨复光的中军一起,全力寻找大齐军主力决战;长安西线战场方面,催促宋文通、朱玫率部攻打兴平,配合李唐主力作战。”
会议结束前,杨复光鼓起鱼眼,凶相毕露:“诸位,我这次带病出征,为的就是报效大唐。我臭话说在前头,你们中间谁在收复长安之战中畏敌如虎,消极观望,贻误军机,休怪我杨某人无情无义!”
众将望着杨复光黯淡的目光,心里直想笑,瞧你杨复光现在这模样,都病成这样,还硬撑着指挥大军进攻长安,就怕你杨复光撑不住,在收复长安前就挂了!
此时,各方镇援兵源源不断地向长安集结,攻打长安的唐军兵马达到了三十多万,将长安围得铁桶相似,大有一口吞下长安之势。
在唐军的猛烈进攻下,长安外围的大齐守军抵挡不住,只得撤向城内,与城内的大齐守军一起,与进攻长安城的唐军展开了殊死拼杀。长安城头,洒遍了大齐将士的鲜血。许多长安百姓自发前来协助大齐军守城,谱写了一曲大齐军民共同御敌的壮歌。
负责防守长安北城的尚让,见北城外的沙陀军在李克用指挥下,黑压压地杀向城头,尚让不禁慌乱起来。他连忙找到李谠、杨能二将,密语道:“二位兄弟,我多次去找黄巢,内侍总是告知陛下病体未愈,正在静养,要我安心防守北城。妈的,现在唐兵像蚂蚁一样攻打北城,我们的兵马已经死伤过半了。我看再打下去,我们的这点家当就得全折腾光!我也不去找黄巢了,干脆带兵归顺了沙陀吧。我比划来比划去,觉得还是投奔沙陀安全些!因为沙陀人生性粗豪,只要我们摸到他们的性子,成了朋友,沙陀人就会为我们二肋插刀!”
李谠摇了摇头:“尚将军,如果我们现在投奔沙陀,沙陀兵正杀在兴头上,肯定要把我们的人砍光的!再说,我们统御的将领根本没有投奔沙陀军的思想准备,我们突然这样做,说不定还没有跑到沙陀军那儿,就被我们自己的人给杀了!”
杨能说道:“李将军说得对,如今东城、南城、西城的大齐军正在和唐军浴血奋战,我们北城兵马这样做,北城很多兵士肯定不会答应的!我看还是带兵撤离北城吧,也不要通知其它三城的守军了,先保住我们的性命再说!找到战场的缝隙,果断地杀出去!据我手下的少数兵士说,大齐中军里有他们的老乡。前几天,中军的一些老乡撤离长安前,偷偷告诉我部的一些兵士,说大军要撤到蓝田去了,他们这拨中军是最后一批撤离长安的。如此看来,黄巢肯定把大齐主力拉到蓝田去了,我看我们就向东南方向突围吧!找到大齐主力后,尚将军再去找黄巢理由,要求补充兵马!”
尚让听了,深恨黄巢,他恶狠狠地说道:“好你个黄巢,大齐主力撤往蓝田,也不通报我一声,这不是明摆着要把我部兵马往唐军虎口里送吗?等我撤到蓝田,我跟你黄巢没完!”




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国已成空(3)
身为大齐宰相之一的尚让,在沙陀军的猛烈进攻下,惊慌不已。为了保全性命,尚让决定率部撤离北城,径自涌到东城。
东城大齐守将顾林苦劝尚让:“尚丞相,如今李唐大军正在攻城,你怎么私自撤离北城了?我们还没有收到陛下的圣旨,怎能轻易撤退呢?盖丞相正在西城苦战,你还是带兵夺回北城吧!”
尚让冷笑一声:“顾将军,你忠心报国,我是很欣赏的!但如今唐军大兵云集长安城下,足有三四十万。我部坚守北城十几天了,可陛下至今没有增兵北城。为了减少大齐兄弟姐妹们的伤亡,我下令撤离北城,前往蓝田,有什么不妥吗?快打开城门,等我部出城后,你也撤离东城,前往蓝田吧!”
顾林大怒,喝道:“尚丞相,你身为相国,竟然临阵脱逃,让人气愤,给大齐将士们丢脸!你要走就走,我不走!”
尚让不再答理顾林,强令部下打开东城门,径自率部离开东城,突破唐军守备薄弱的营垒后,前往蓝田去了。
沙陀军前锋部队在薛志勤、康君立、李存孝等将领带领下,杀入北城,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长安北城火光冲天,浓烟翻滚。长安百姓哭声震天,四处躲藏。
不久,沙陀兵闯入大明宫,竟然像对待长安民居那样,在那里四下搜寻值钱的东西,有的沙陀兵找不到好东西,就去捕捉宫女,抓到后肆意淫乐,然后将她们杀害。
为了掩盖罪证,沙陀兵将纵火焚烧长安城里的宫殿,这座举世闻名的美丽古城,在这场兵祸中惨遭洗劫。长安城从此永远失去了华夏国都的地位,沦为一座地方城池。
守卫西城的大齐右仆射兼辅国将军盖洪惊闻尚让放弃北城的消息后,长叹一声:“尚让临阵脱逃,哪像个英雄好汉?尚让祸国殃民,给大齐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陛下,唐军已经攻入城中,臣虽力战,但寡不敌众。为了给大齐主力军多一点休整应战的时间,臣决心与长安同存亡,不再组织余部突围!大齐将士们,随我与攻入城里的唐军进行巷战,我们决不投降!”
剩下的大齐守城将士们跟着尚让,义无反顾地冲向唐军,与唐军展开了最后的搏杀,从朝阳升起开始,一直激战到红日西沉,盖洪与守卫东城的顾利、守卫南城的杜利一起,均战死于城中。
数万名大齐将士血染长安城,这场大战结束后,唐军只抓到了几十个大齐伤兵。
庞从请示杨复光:“杨都统,这几十个大齐兵怎么处理?”
杨复光睁着血红的眼睛答道:“这次攻入长安城,大唐人马损失了十几万,伤亡惨重!我军付出了这样大的代价,只抓到几十个贼兵。我们连黄巢的影子也没有看到,大齐军主力不知跑到哪儿去了?气死我了!传我将令,将这几十个贼兵全部斩首!一个不留!”
庞从嗫嚅着:“杨都统,自古杀降不祥,他们都是伤兵,我看这样处理,不太人道吧!”
杨复光吼道:“啥格?人道?!跟这些贼寇还讲什么人道?我今天就要用刀杀人!”
庞从默然不语。
杨复光脸一板,命令道:“庞将军,你今天怎么变得手软了?好,你不愿执行,我带我的亲兵执行!”
杨复光说完,真的带了十几个亲兵来到大齐伤兵们的面前。
只见大齐伤兵们个个绳捆索绑,在帐外席地而坐,看到杨复光一行走来,均怒目而视。
杨复光张嘴说话了,就像公鸭乱叫:“黄巢贼兵们听着,你们这些草寇,无视大唐律法,起兵作乱。现在怎么样?还不是给大唐雄师给打败了!你们守卫长安城的兵马到哪儿去了?全被我杨复光指挥大军消灭了!现在就剩下你们几十个贼娃了!为了永绝后患,今天我必须斩草除根!你们死前还有什么要求,就说出来吧!比方说,想在死后埋在长安郊外的哪个地方,这些要求是可以提的!本都统会考虑你们临刑前的要求的!”
一个断了一条腿的大齐伤兵骂道:“呸,杨狗听着,大齐个个都是英雄汉!只有极少数没有脊梁骨的才会乞求你们!要杀就杀,别文绉绉的!俺怕死就不会跟着黄王起兵反唐了!来吧,再过二十年,爷爷依然是一条好汉!”
另一个大齐伤兵喊道:“大齐弟兄们,刚才那位兄弟说得多好啊!俺们跟着黄王反唐,是俺们最大的光荣!都站起来,我们互相靠在一起,笑迎刽子手的屠刀吧!”
大齐伤兵们艰难地站了起来,互相搀扶着,傲然挺立。
他们的心里,蕴藏着对李唐杨复光之流的无比仇恨!
杨复光瞪圆了双眼,“呛啷啷”拔出宝剑,一步步走向领头的那个断腿的伤兵,声嘶力竭地喊道:“你这贼娃子,临死前还在造谣生事,蛊惑人心,我先宰了你!”
那个断腿伤兵等杨复光走近他身边时,猛地侧转身体,用右肩撞向杨复光!
杨复光猝不及防,被大齐伤兵的右肩膀顶得倒退了好几步,杨复光恼羞成怒,双手握剑,狂叫着劈向这位大齐伤兵,大齐伤兵惨叫一声,倒在血泊之中。
杨复光面向亲兵,声音近乎变态:“你们还愣在原地干什么?快拿起兵器,杀光这些贼娃子!”




第三十二章 此去故国已成空(4)
杨复光带兵攻入长安后,各路唐军因拥兵自重,忙于抢功,竟大开杀戒,长安许多百姓惨死于唐军手中。
尤其是沙陀军,进入长安后,其暴虐本性充分显示了出来,沙陀兵将抢掠财物,焚毁宫殿、民居,肆意妄为。
杨复光在处理被抓获的大齐数十个伤兵之事上,达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竟下令亲兵屠杀手无寸铁的大齐伤兵。唐将庞从和一些军士见状,对杨复光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数日后的一个深夜,庞从率领其统领的忠武军不辞而别,径回许州去了。
在这场长安城空前的劫难中,大齐翰林学士皮日休和吏部侍郎崔璆在一间不起眼的民居里相对而坐,饮酒浇愁。
黄巢率大齐军主力东撤蓝田时,通知皮、崔二人随军行动,皮、崔二人经过商议,婉言谢绝了黄巢的邀请。
皮日休写了一封信,让大齐联络员带给黄巢。信的大意就是日休此生投奔大齐,承蒙陛下信赖,吾平生之愿足矣。任何一个王朝京城的失守,必然有一批为保卫京城而死难的文武官员,日休愿成为这批人中的一员。日休与保卫京城而遇难的将士们长眠在一起,那是最大的荣光。望陛下善保龙体,振作精神,励精图治,尽早夺回长安,以告慰那些英勇献身的大齐将士们!
黄巢看罢,泪眼朦胧:“都怪孤决策失误,致使长安沦陷,孤之过失,此生难赎!日休才高八斗,是孤平生遇到的最有才学的名士之一,如今日休要在长安自我了断,孤心痛莫名!”
崔璆喝了一大口酒,醉醺醺地说:“皮学士,长安城里的喊杀声持续数日了,如今呐喊声越来越小了,我看杨复光的大军已经占领长安城了吧?”
皮日休左眼角下塌,远远看去,简直就像仅有一只眼睛而已。民间所谓的“独眼龙”,大概就是他那副尊容的真实写照了。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皮日休的诗文可谓独步晚唐,乃一代奇才。皮日休睁大右眼,盯着崔璆,狂笑起来:“怎么?崔侍郎怕了?!哈哈哈哈,我早看透了腐败透顶的李唐朝廷,不知有多少狗官日日在鱼肉百姓!各方镇地痞恶霸满大街都是!这样的王朝,迟早会被新朝取代!不错,今天大齐的京城长安沦陷了,但这只能说明黑暗再次盖住了光明。但我相信,大齐就算不能复振,将来也会有类似大齐的王朝取代黑暗的李唐朝廷的!”
皮日休说完,仰起脖子,喝下了一大口酒,脸泛红光。
崔璆竖起拇指:“皮学士之言,真乃高士所见。唉,我文不如你,武又不行,感觉愧对大齐吏部侍郎这个官职。我从浙东到京城来,还不到半年,想不到京城就要沦陷了!大齐王朝啊,你的第二个京城不知要放在哪儿?”
皮日休仰天长笑:“就算大齐军日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没有固定的城市做京城,大齐将士们天补均平、为民造福的理想会永远得到人们的敬重!我敢断定,只要中华的历史书写下去,大齐英雄的事迹就会一直流传下去,后人一定会学习他们大无畏的斗争精神,铸强民族魂!”
崔璆点点头:“皮学士说得极是,就算某些王朝的史书污蔑大齐英雄,黎民百姓也会口耳相传的。现在不是在华夏一些地方,出现了纪念大齐英雄们的庙宇、碑刻了吗?
皮日休站起身来,在屋内疾走,边走边吟:“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崔侍郎,我这诗是在经过汴河时吟诵的,表达了我对隋炀帝的愤懑之情。我看如今李唐的那个昏君李儇,比隋炀帝有过之而无不及!隋炀帝好歹威服了四夷,开凿了大运河。而李儇这个败家子只知游乐,根本没有隋炀帝那样的大手笔。李唐的开国皇帝李渊和李世民,倒是一代大英雄,想不到传到李儇手里,把家当全输光了!”
崔璆因酒喝得太多了,二眼发直,听了皮日休的这番议论,像个小孩子似地拍起手来:“日休老弟,你的见解总是比我高一筹,我到了阴曹地府,还是拜你为师!”
皮日休潸然泪下:“此去故国已成空!肮脏无敌才,磊落不世遇。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我的诗文啊,你都在《皮子文薮》中啊!此生追随黄王,吾无憾矣!大齐,你在中华历史上,会永放异彩的!我皮日休的名字,将永远和大齐联在一起!和黄王连在一起的!”
突然,外面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传来唐兵抓捕无辜百姓的声音:
“老东西,你有没有看到大齐主力开拔的方向?大齐主力什么时候跑的?快说!不说我宰了你!”
“站住!别跑,再跑就要开弓放箭啦!”
“你们这些刁民,竟敢帮着黄巢打我们,今天落到我们手里,有你们好看的!”
……
皮日休听了,对崔璆喊道:“崔侍郎,唐军已经攻占了长安!按原定计划,点火!”
崔璆二手哆嗦,站在原地犹豫着。
皮日休再次大叫:“崔侍郎,你还是大齐的侍郎吗?如果是,那就点火!”
崔璆双膝跪下,泪如雨下:“皮学士,老夫遵——遵命!”
皮日休大步流星地走进旁边的一间小屋里,小屋时堆满了硝石、硫磺等易燃之物,还有许多干柴,崔璆用燧石擦燃了一小捆干柴,丢进小屋,大声哭道:“日休老弟,一路走好!崔璆前来为你送行了!”
只见一团火光在小屋里闪动,紧接着几声巨响,小屋顿时燃起了熊熊大火,浓烟翻滚,烈焰腾空。在这火海中,一个声音陡然响起:“古杀人也怒,今之杀人也笑;古之用贤也为国,今之用贤也为家;古之酗也为酒,今之酗也为人;古之置吏也净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后世之君怪者,不在于妖祥,而在于政教也……一民之饥须粟以饱之,一民之寒须帛以暖之,未闻黄金能疗饥,白玉能免寒也。哈哈哈……哈哈……哈——”
声音由强到弱,不一会儿,声息全无。
崔璆放声痛哭,哀伤至极!
突然,“咣”的一声,堂屋的大门被唐兵踢开,一群唐兵旋风似地奔到崔璆面前,纷纷打量着崔璆。
一个唐兵喊道:“喂,你这个老头,皮肤长得倒蛮白的。这一身装束,用绸缎做成,我看是个当官的,而且是大齐的大官。哈哈哈,老子今天总算没白忙活,终于逮到了一条大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