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麻喇姑-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三子跑着出去了。布木布泰带着歉疚说:“也难为你们了。因为我,你们不能在一起,罪过啊!”
“娘娘,千万不要这么说,奴婢也离不开您。”苏茉儿说着说着,眼圈红了。不知道为什么,她很想流泪,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悲伤。
布木布泰握住她的手,两个人就那么靠着坐在一起。这一年来,她们经常这么坐着,默默地不说话,从对方手的温度中,感受着那份温暖。
这时的她们,已经完全忘记了主子和奴才的区别,她们就是两个已经步入老年、互相取暖的女人。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着,鲁清一没有过来,小三子也不见回来,苏茉儿心里着急起来。她焦躁的心情,被布木布泰捕捉到了。
“不用担心,这鲁大人呀,一定是想着给我们带什么好吃的东西。”布木布泰笑着说。
鲁清一以前来的时候,总会拿些宫里吃不到的小吃给她们。
“看到他,也就能放心了。”苏茉儿说完,还是眉头紧皱。这天,她的情绪低落得异常。
屋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布木布泰和苏茉儿同时竖起了耳朵,她们希望听到的是两个人的脚步声,一个清脆、一个沉重。清脆的一定是小三子的,沉重的一定是鲁清一的。然而,她们没有听到那熟悉的沉重脚步,她们听到的是一阵杂乱的脚步声,除了小三子的,还有女孩小碎步的声音。
苏茉儿腾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冲到了门口。
“鲁大人没了。”小三子气喘吁吁地说。
苏茉儿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2)
鲁清一的离开,仿佛带走了苏茉儿一半的魂,她一下子苍老了很多,原本灵活的身体,仿佛也变得迟钝了。她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不做梦的她,总是梦到鲁清一慢慢走到她面前,微笑着,不说一句话,然后消失不见。
苏茉儿内心充满了对鲁清一的愧疚。这个爱她,她也爱着的男人,在等待了她三十多年后,竟然就那么走了,一句话都没有留。
鲁清一没有留只言片语。小三子去找他,由于敲不开门,便从窗户那朝里面看,发现他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撞开门进去才知道他已经离开了人世。
鲁清一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没有人说得清,反正他的身体冰凉。
“如果我能早一点去看他就好了,我对不起他。”苏茉儿在鲁清一死后的几天里,反复说的就是这句话。
看着苏茉儿心力交瘁、面容儯u的样子,布木布泰很是后悔。
“怪我!在康熙帝亲政的时候,就应该放你走,和他一起去过日子。可是我怕你一走,我孤单,我就说了一些话,让你不忍心离开我。我总觉得他的身体很好,等我不在了,你们还有日子,可没想到……”
布木布泰说不下去了。
“娘娘,不是!不是!怪奴婢!怪奴婢,奴婢……不该让他等,不该给他希望,让他一等就是几十年,让他等了一辈子。他真的等了一辈子,等了一辈子奴婢都……他如果不等奴婢,能有个女人照顾,他也不会……不会这么早……”
苏茉儿的心,像刀绞般的痛,说话也不利落起来。
“唉,这是命啊!阻止不了的。他为你生,为你死,这就是他的命!”布木布泰说完,想起了自己和多尔衮,是为情多还是为政治目的多?布木布泰有时连自己都搞不清楚。
“你们相爱得纯粹,何尝不令人羡慕?”布木布泰说完,也沉浸在了自己的回忆中。
多尔衮如果不是王爷,她也不是皇妃、皇后、太后,如果他们都是平常人,是否也会像鲁清一和苏茉儿一样?布木布泰不知道。
鲁清一的离世,让布木布泰和苏茉儿长久地沉浸在了悲伤、后悔和回忆中,但同时,她们也更加的相依为命了。
1687年的12月,布木布泰因为一场感冒,久治不愈,甚至越治越严重,瞬间处在了病危中。
苏茉儿吓坏了,昼夜不离左右,伺候着她,甚至祈求上天,让上天带走自己,把自己的寿命给布木布泰。可布木布泰的病情还是无法好转,在她弥留之际,虽然皇上、皇后、皇子皇孙围聚一起,但她还是让苏茉儿坐在了她的床边,并紧紧地握住苏茉儿的手。
“格格,哀家……哀家要……要走了。”
“娘娘!您不会走的,您会好起来的!”苏茉儿流着泪,说着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布木布泰凄然一笑,费力地说:“哀家的病……哀家知道。”
“娘娘,奴婢陪着您!您去哪,奴婢就去哪!奴婢永远守护着您。”苏茉儿流着泪笑着。她已经做好了决定,如果布木布泰走了,她就去陪葬。陪葬的想法,在鲁清一死了后她就有,只是舍不得布木布泰。如今布木布泰也要走了,她就没有别的牵挂了。
布木布泰摇摇头:“格格……”她叫。
苏茉儿看着她。
“答应我。”布木布泰完全忽视了身旁的皇室家族,她用只有她和苏茉儿两个人在一起时的语气说:“你一定要答应我,你要替我看着大清江山,你要帮我看着皇上,你不能走!答应我!”
布木布泰很艰难地从嘴里挤出这几句话,然后使劲瞪着苏茉儿,眼神里满是期待。
苏茉儿怔在那里。
“娘娘!”她叫。
“答应我!”布木布泰依然瞪着苏茉儿。
苏茉儿闭上了眼睛,好久好久,她重重地点了点头。
“娘娘!奴婢答应娘娘!”
“不……要……说……奴……婢!”布木布泰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苏茉儿“嗯,嗯”地点着头,说不出一句话。
布木布泰的眼神亮了一下,随即脸上带出了一抹微笑。她看着旁边跪着的皇上,轻轻说:“皇上,好好待她!”
康熙连声说:“太皇太后放心,她永远是朕的额涅(妈妈)。”
“是我们的妈妈(奶奶)。”康熙帝的皇子、皇女们齐声说。
布木布泰满意地笑了。她看了看周围的每一个人,最后把目光落到苏茉儿身上:“我先走了!”
话音刚落,便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这一天是1687年1月27日。
布木布泰走完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以75岁高龄平静地离开了人世。苏茉儿悲痛欲绝,几次想追随而去,但都因为最后给布木布泰的那份承诺而放弃。
祖母的离世,让康熙伤心不已,他只能通过给祖母上尊崇谥号来表达无限的爱戴、敬仰、追思和怀念,布木布泰的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
 第61章 非同寻常的地位
(1)
康熙二十六年,布木布泰(孝庄文皇后)病逝,这给苏茉儿以巨大的精神打击,她的另一半魂,也被带走了。
苏茉儿长时间地陷入到了悲伤、孤独和无聊之中,这时的她已经是个70多岁的老人了。
苏茉儿在跟随布木布泰的60多年里,看着布木布泰从一个清纯活泼的少女到妃子,然后又到皇后乃至于皇太后、最终至太皇太后,苏茉儿始终以一名侍女的身份,和布木布泰一起经历着风云变幻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她领略了许多过去未曾领略过的艰辛、喜悦、痛苦和幸福,这些苦难和幸福,不断地提升和增强着她的智慧和才能。
在布木布泰的身边,苏茉儿渐渐由一个少不更事的美丽蒙古女孩,成长为一个成熟老练的政治高手。她“隐身”在布木布泰身后,做着布木布泰的精神支柱和“军师”。
虽然只是一名侍女,但在她还是小小年纪的时候,便精通琴棋书画和诗词歌赋,而且还用她非凡的才华,成为了清朝最高的宫廷服装设计师,并被皇太极封为女秀才,直至成了康熙帝的启蒙老师,成为清初最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
苏茉儿和布木布泰一样,善于高屋建瓴,正确判断和把握局势并巧妙应对,甚至已经具备了一般女性甚至一般男性难以具备的过人政治智慧。
康熙深知这一点,他将苏茉儿像母亲一样地孝敬、像老师一样地尊敬。在祖母布木布泰去世后,他便安排了几个人,专门照顾苏茉儿。
然而,苏茉儿却像萎谢的花朵一样,越来越没有了精气神,即使康熙让人给她带去了最好的补品,她也依然闷闷不乐、心情抑郁。
康熙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知道,如果长时间这样,对苏茉儿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怎么才能让额涅重新快乐起来呢?”康熙为此愁眉不展。
康熙郁郁寡欢的样子,被庶妃万琉哈氏看在了眼里。庶妃问他为什么事情烦恼,康熙便把苏茉儿的情况说了。
庶妃说:“额涅辛苦了一辈子,突然让她闲下来,一定不适应,不如让她还……”
庶妃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康熙帝打断了:“额涅这么大年纪了,不能让她再去服侍人。不妥!不妥!”
正在这时,庶妃所生的皇十二子——两岁的胤祹在室外跑来跑去玩耍。康熙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正是有了苏茉儿的照顾和教育,才有了现在的自己。而那时候,他也不过两岁的样子。
“把胤祹交给额涅来抚养。”康熙高兴地说。
“哦?”庶妃先是一惊,接着也高兴起来,因为她知道,康熙小时候,就是跟着苏茉儿长大的。而且康熙这么尊敬苏茉儿,能让苏茉儿抚养自己的儿子,说明康熙是疼爱和看重这个儿子的。
就这样,康熙亲自把皇十二子胤祹交到了苏茉儿的手里。
按清宫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庭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这时皇上却把十二子送给她来抚养,这是多大的荣幸啊。苏茉儿感激康熙对自己的信任,也意识到了责任的重大。为了报答浩荡皇恩,她又重新振作起来,把一个女人天生的母爱和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了胤祹身上。
(2)
看惯了宫中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苏茉儿,越发的淡定、从容,她深谋远虑,顾全大局,无私忘我的境界得到了升华。
她没有教胤祹如何争权夺利,更多的却是教他如何为人处世,因为她深知宫廷的复杂。皇十二子胤祹在苏茉儿的身边生活了近二十年,在她的教育下,胤祹谦和明理、宽容大度、博学刻苦,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正是因为胤祹有了这些品德,才成为了康熙诸子中少有的几个没有牵连进雍正夺嫡斗争中的皇子之一。同时,他优秀的政治头脑和才干,不仅多次奉父办理各种政务,而且还在雍正年间,被雍正封为郡王,在乾隆年间又被封为硕履亲王,并授为议政大臣。
胤祹一生的恭谦谨慎,不得不说是苏茉儿的功劳。
胤祹是康熙诸子中活得最长的一个,享年79岁。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苏茉儿的悉心教养,生于皇家,经历过康熙朝夺嫡斗争的皇子,是不可能一直保持着这种良好平和心态的。
正因为如此,胤祹和自己的父亲康熙一样,与苏茉儿的感情十分深厚。他像对待自己的祖母一样尊敬和爱戴这位老人,并独称她为“阿扎姑”(姑母)。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八月二十七日,苏茉儿病倒在床,腹痛便血,不思饮食。两天后,病情越来越严重。胤祹非常着急,召来太医为她治病,可苏茉儿却摇头不肯让太医看。
“生老病死是自然,奴婢的时日到了。”苏茉儿平静地说。她甚至觉得自己就是在等着这一天,因为这样,她就能见到一生中最亲近的布木布泰和鲁清一了。
胤祹见她执意不看医生,也不吃药,便把情况告诉了在外微服私访的康熙。
按清朝宫内的规矩,下人及下层妃嫔,凡得重病,一律迁移出宫,到固定的住所养病,为的是避免在宫中传染疾病。而皇室重要成员则可以在原住处养病、治病。苏茉儿虽然得的是传染病,但皇子们却心照不宣,没有人提起迁出之事,胤祹更是日夜守候在她的病榻前。
在外的康熙唯恐皇子们遵守成规,还特意写信嘱咐道:“额涅的病重大,恐怕你们将她移至养病之所,就在平日住的地方养吧。万一已经移住了,将此谕告知额涅后,务必还搬回去住。”
送走这封信后,康熙还是不放心,又写信给三皇子胤祉和八皇子胤祀:“用心问问大夫们,如若可用西伯噶古纳(满语,一种药名),就对额涅说,这是主子送来的一种草根,让额涅用白煮鸡汤掺混在一起喝下。大夫说不适合就不要用了。”
然而,苏茉儿依然坚决不喝,还说:“如今病已如此,主子想让奴才活下去,特地从远方送回草根,让奴才服用,如此殊恩,奴才断难承受。只是奴才从小不吃任何药,这是主子原本就知道的。虽说这是草根,但也算是药呀!奴才的病已至尽头,即便服用,也无益处了。”
苏茉儿拒绝吃药,皇室宗族们着急万分,身在塞外的康熙,更是一直担心着生病的苏茉儿。在有人带信给他,说苏茉儿的病已经无药可治时,他依然不放弃,又写信给胤祹,让他竭力抢救。
这在当时,不用说是一个侍女,就是一般妃嫔也很难得到这种殊遇。
然而,不管康熙和皇宗贵族们如何努力,苏茉儿还是闭上了她的眼睛。闭上眼睛的那刻,她的面容异常平静,嘴角挂着微笑……
结尾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苏茉儿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结束了她那丰富多彩的一生,终年90多岁。
安放她遗体的时候,胤祹悲痛欲绝,久久不忍离去,并提出要求说:“我自幼被阿扎姑(姑姑)养育,并未能报答恩情。我愿意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
按照惯例,为像苏茉儿这样仆人身份的人办丧事,没有皇子供饭、三七诵经的先例,所以三皇子胤祉未敢擅自答应胤祹的要求。不过却在九月初九日奏报苏茉儿病逝的奏折里,写进了胤祹的要求,请示皇父。
依然在外的康熙在奏折上批道:“十二阿哥之言甚是,著依其所请。”并示意留七日净身入殓,目的是想回宫再亲眼看看他敬爱的额涅,向她的遗体告别。
自此,胤祹住在了殡宫,为苏茉儿守灵、供饭、诵经,其他皇子则轮流每天派一人给胤祹做伴。
康熙回京后,为了回报苏茉儿对大清所做的贡献,报答她对自己“手教国书,赖其训迪”和抚养皇子的恩情,决定按嫔礼为她办理丧事。这对于奴仆出身的苏茉儿来说,可以说也是旷典殊荣。
同时,康熙想到,苏茉儿生前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伴60多年,度过了不平凡的岁月,死后当然也应该让她俩长依相伴。当时,孝庄的梓宫停放在遵化昌瑞山下的暂安奉殿内,康熙便决定将苏茉儿的灵柩也停放于此。
苏茉儿的灵柩是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十三日移入暂安奉殿的,而那时,主仆二人相别也已经18个年头了。
受众人尊敬的苏茉儿,在生前,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她有着不同的尊称,孝庄太皇太后叫她“格格”(姑娘);康熙皇帝称她“额涅”(额娘);皇子们尊她为“妈妈”(奶奶);胤裪更是独称她为“阿扎姑”(姑母)。她死后,人们依然尊敬她,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这位出身贫寒的科尔沁牧民的女儿,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清皇室,并帮助孝庄文皇后培养出了康熙皇帝和他的儿子胤祹。苏茉儿一生虽然没有做过母亲,但却把慈母之心献给了康熙父子。
她先后侍奉过清初国母孝庄文皇后,清世祖顺治帝福临,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及他的十二子履亲王胤祹等四代。曾与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四帝同住宫中,并经历了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朝,是其间一切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并参与了很多重大事件,堪称清初一位绝无仅有的功臣侍女。
同时,她又是一名受人尊重和敬仰的“服装设计师”、“书法家”和“教育学家”。
今天,从满族服装演变而来的旗袍,已经成为了服装世界里的艳丽时尚,受到了女士们的青睐。当人们穿上这典雅的旗袍或欣赏舞台时装表演时,是不应忘记三百年前为此倾注了心血的苏麻喇姑的。
如今,苏麻喇姑昭西陵附近的园寝虽然已被拆毁,但享堂仍存,它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那一段永不落幕的传奇。
(完)
// 【白猎鹰】整理
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