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玫瑰-第4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害徽州军,哪有什么罪过。”
刘录起来,慢慢的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原来刘录就是因为一腔热血才弃文从武的,机缘巧遇,得峨眉高僧传援内家心法,武艺突飞猛进。加上他才学过人,看到蒙古军攻陷成都,整个川陕四路成为人间地狱,刘录毅然展开了住地,展开对蒙古军的暗杀。
一个人的力量目是有限的,刘录也想过组织抗元义军,但是大宋的懦弱,江北义军得不到朝廷的任何支援。川陕路更是艰难,大批的义军被最后剿灭,引来的是更加凶残的屠杀。
有天府之国称呼的川陕路,十室九空,人员凋零,目睹了这一切,让刘录仇恨蒙古的同时,也恨大宋朝廷。他消失的这几年里,就是在各地杀蒙古人。胸中虽有韬略百万,才智也过人。可是都不能凭一己之力平天下,刘录开始寻找可以辅佐的人。
几年的时间,刘录大失所望,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徽州军异军突起。蓝玫瑰的大名震动天下,这切引起了刘录的兴趣。当了解到蓝玫瑰只是一个女孩子的时候,又有些失望。可是徽州军连战连胜,蓝玫瑰也终于从一个普通女子,成为大宋第一人,实际取代皇帝的掌权人,这让刘录不得不重新考虑。为了弄清楚蓝玫瑰到底什么人,他伪造了身份进入徽州军,用小小计谋就得到了上官的信任。证明了自己养马技术好,精通马术。在蓝王府找一个懂马的人,伺候玉青骢的时候,刘录顺理成章的进入蓝王府。玉青骢的神骏,深深吸引刘录,确实十分喜爱,有时人马吃住在一起。
当齐少石要借走玉青骢的时候,刘录真舍不得离开,听蓝玫瑰说,马是要还回来的,也想出去闯一番。一年的沉寂,刘录也想上阵杀敌,正好可以伴随玉青骢一同前往,所以提出和玉青骢一起走。
当蓝玫瑰把白云马送给他的时候,确实打动了刘录。这是宝马良驹.蓝玫瑰能给他一个马夫,这让已经对蓝玫瑰有一个良好印象的刘录,更加认定投靠蓝玫瑰。所以才有那么一句话,他认为这样的话出自一个马夫的嘴里,蓝玫瑰一定会留下他问清楚。那样刘录就会有一展所学的机会。没想到蓝玫瑰没有留他,这让刘录有些失望。这才在战场上表现特殊,特意引起齐少石的怀疑。本来想打败特战队,证明自己文武双全,没想到特战队一动手就是杀人的方法,比自己这个仗剑天下的人还心狠手辣。如果动手,不是击败特战队,就是两败俱伤。六十把钢弩,刘录也很难全身而退,当最后看到那些手榴弹的时候,才知道最后是两败俱亡的结果,庆幸没有动手。
来到蓝王府里,故意不说实话,想看看蓝玫瑰是不是真像平时表现的那样睿智和气度。结果不但证实蓝玫瑰有超过常人的智慧,也彻底的打击了刘录的骄傲和自信心,心悦诚服的跪倒认错。
既然猜到了刘录的小心思,蓝玫瑰是不会放过收服人才的机会。正像在抗战时期收复刘孝基一样,有才的人都傲气,但骄傲也是他们最大的弱点。才能分用在什么地方,如果用在正确的方向上,会造福人类,如果用在邪恶的地方,就会祸国殃民。收拢人才为己所用,能耐越大的人功用越大,危害同时也越大。
林阳、林南、卢沙武都是如此,正像隐藏在内部没有发现的人一样.都是有才智之人,所以他的危害也越大。从刘录江湖上的名头,到能躲过情报部的审查,此人应该有一定的头脑,所以蓝玫瑰也就有心收服他。如果不行,执政多年蓝玫瑰,绝不会做那些妇人之仁的事。她会下手毁掉刘录,即使刘录不投靠蒙古也不行。
虽然刘录称得上大侠,做的全是为民除害的事,但是蓝玫瑰要建立的是一个法制国家。韩非子说过:“儒以文乱禁、侠以武犯法”。
在蓝玫瑰面前,这是不允许的。惩治犯罪是国家行为,是以法律和制度为依据,不是个人好恶来确定的,这是人治和法治的区别。
就是明了这些,看到刘录述说了原为,蓝玫瑰点点头说:“刘先生,既然有心投靠徽州军,有什么可以教我的呢?”
刘录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也无非是想证明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一展胸中所学,当然不想成为人下人。说道:“刘录自己觉得还能为王爷出谋划策,参赞军机,也可以上阵杀敌,只要王爷信任,刘录可为王爷做任何事情。”
蓝玫瑰点点头说道:“那好吧,你既然这样你就先任蓝王府参事,随我一起工作吧。”
“谢王爷。”刘录恭敬的施礼,他知道蓝玫瑰在考验他的才能,所以说道:“王爷刘录有一言想和王爷说。”
蓝玫瑰莞尔一笑说:“请讲。”
(第二部:红颜至尊)第162章 意识论
刘录深吸了一口气,自信和傲气已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对自己即将说的话,也不是像一开始一样信心十足。在蓝王府这一年时间,刘录除去照顾玉青骢的时间,就是在观察蓝玫瑰和研究徽州军。越是时间长,刘录越是佩服。作为一个马夫,是没有条件接触到高级机密,能让刘录得到很多讯息,是因为蓝王府上下等级观念比较淡,对于时政和人员评述,只要不是带有攻击性的言论,一般是不会有人管的。机密性的也只是军事和政治上的,对于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禁忌。特别是有报纸这种东西,一个普通人,也可能对高高在上的蓝玫瑰衣着打扮,生活习惯进行点评。这点让刘录十分不解。王者威严,应该建立在神秘和距离上,越是神秘才越会有敬畏,距离越远才会越有威严。这就是所谓的高高在上,高不可攀。
而蓝玫瑰恰恰相反,她的行为几乎是透明的。几乎没有什么背人的事,还能保持一个态度,哪怕是对待一个园丁,对待一个门卫,都能保持一个态度。时间久了,以刘录的头脑,渐渐发现这种行为的威力。和谐如春风,暖如春日,它的结果就是春风化雨,润泽万物。透明度决定着信任程度,就是因为知道了解,所以才信服。
这一方面刘录承认,怛在另一方面刘录并不承认,是蓝玫瑰的手段和行为方式。刘录认为,蓝玫瑰的方法过于柔和,手段过于温软。如果采取强硬的手段,不难在短时间内登上大宝,成为一统天下的一代女皇。
刘录不管多么学究天人,也无法超越时代的思想范畴,他也不承认女人的社会地位。过人的才智,让他认为这个世界离开女人是不行的,但男人处于主导地位是不争的事实。
世间万物阴极则阳,阳极则阴,这是法则,是天道。大唐的鼎盛,造就了一代女皇武媚娘。大宋的极度柔弱,也未必不能造就另一个女皇蓝玫瑰,这也许是天意。对于蓝玫瑰身上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刘录总结为天纵奇才,承认蓝玫瑰只是天意,也就是运气好,并非是才能决定的。这样的结果,让刘录想投靠蓝玫瑰,同时又想技压一筹。既想表现得恭敬,同时又不甘心为下人,这一个矛盾心理,做的一切行为也就让人怀疑。
今天在蓝玫瑰的刻意压制下,终于不得不承认,并非蓝玫瑰是运气好,本身的才能也超过自己。在一个遥不可及的人物面前,聪明的刘录是不会选择为敌的,那是不明智的选择。只要这般力量的方向和自己是一致的,刘录不会愚蠢的选择做对,进行所谓的意气之争。这样的行为非智者所做之事。他选择了归顺,辅助蓝玫瑰成就大业,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历史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听到蓝玫瑰略显轻柔的问话,刘录是无可奈何。仿佛哪一步都在蓝玫瑰的算计之中,这让刘录有无力之感。刘录又怎么会知道后世的心理学,也是一门很普通的学问。对于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来说,无不涉及到这个领域。历史经验告诉人们,社会机构和社会行为的本质是人。没有人这一本原体,社会首先不存在,也就无从谈起结构和行为。而人的思想是多维的,他的特征也是多变性的。根据哲学理论研究,世界是思辨的唯物主义,那就说明不管是多么多变,也难以脱离它的自然规律。人的思维还是有迹可循的,只要掌握了方法,还是可以推算出人的大致行为和决定。
以蓝玫瑰的三世为人,以她的人生经历和学识,在今天的社会中,又怎么会算不到刘录的行为和思想?这样有意的阻在刘录面前,让刘录感到无处着力,充满了无力感。对蓝玫瑰身上透出的坦诚和谦虚,又让刘录欲罢不能,只能被动的说下去。他深吸一口气说道:“请王爷恕罪,属下的几点意见并非顺从之言。”
蓝玫瑰笑笑,她理解刘录的心情,自己刻意的打压,让刘录已经没有多少信心了。对于手下很多将领和文官,蓝玫瑰从来不打击他们的自信,那样并没好处。她需要的是忠诚有能力的真正手下和战友,不需要一些唯唯诺诺的奴才。今天对刘录的刻意打压,是因为刘录身上表现出来的傲气。一个有才学的人,应该是一个理智的人,饱读诗书就应该比别人更加遵守社会规则,更应该遵守法纪。
仗剑江湖,快意恩仇这本身就是挑战国家法度,改变社会不良现象,可以有很多方式,也可以通过流血斗争的革命手段,必须是打破一个落后的体制,重新建立一个更加高级的有序社会体制。不是破坏旧有体制的,只是破坏不能建设,那就是乱,让本来就无序的社会更加无序。
那些迎台广大民众心理的大侠行为,就是如此。贪官污吏本来就是不守法度的人,以个人行为去代替法律行为,就更加是违法行为。只能让社会进一步混乱。证明刘录这种人,自我意识非常强,做事很少去顾忌理自的正确性,只凭自己的好恶处理问题。
蓝玫瑰用人喜欢有才智的人,可是并非挖筐里就是菜,不能遵守规则的人是不用的。在这一点上,并非是不和自己的心意就不用,而是是否符合社会规则。陈宜中、文天祥、陆秀夫这些人,并非是和蓝玫瑰思想一致的,就是其它人也大部分是不和蓝玫瑰一个心思的,但她都能用。
刘录这种人不行,在一接触到现在,一力的打压,让他首先知道什么是规矩,知道什么是敬畏,然后再让他一点点明白,如何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听到刘录的解释,蓝玫瑰说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点我还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道理我也懂,刘先生不必有什么顾忌,但说无妨。我也希望能听到对我行为错误的指责,我并非神人,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言行全是正确的,徽州军有今天,并非我一人之功劳,是大宋文武百官和徽州军三军将士共同的功劳。”
刘录已经不是佩服的问题。“良离择木而栖,良引;王而事。”刘录是明智之士,既然说是智者,对自己都有清醒地认识,这也就是:“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很多成功人士,都会把自己进行社会定位,不会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而对人生欲望也会遵循渐进的原则。刘录给自己的定位是不世良臣,所以他不会去想一统天下。不会去惦记九五之尊,也就不会去自己组建部队。而是寻觅可保之明王。对大宋的失望和对天下抗元首领的失望,让他孤身一人仗剑天涯。当发现蓝玫瑰这个人物后,会用一年的时间观察确定,一旦认可,就会忠心不二的去尽职尽责。
蓝玫瑰的一番话,说到了刘录的心里。君、帅、将有不同的需要,也就应该有不同的品质。为君者首重以德,能成为一代明主,不一定有多高的军事能力,也不需要有多少绝世的文采,他需要的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责任感,有包容天下的胸怀和能容天下事物的气度,也就是“德”。只有这种高尚品德才能称得上道,也就能成为有道明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向心力,凝聚人心。能臣、贤相、统帅、猛将才会相聚一起,共同协助完成大业。
汉高祖,武不如樊哙和韩信,文不如陈平、萧和,智不如张良,私德更是遭到天下唾弃,却能一统天下,成大汉几百年基业,创盛大华夏汉族疆域。顶羽霸王,勇冠三军,气壮山河,力能举鼎,也熟读兵书战策,可指挥千军万马,但垓下一战只能自刎乌江。
为帅者,要有客人之量,有全局观念,能任人唯贤和合理驱使部下。能善于适用不同人才,最重要的是能在政治和军事上区分,合理利用一切资源,善于发现敌对者的弱点,所为懂得借势和造势,能御三军者为帅。
而为将者,就相对的要简单得多。只要有行军布阵之才能,有勇冠三军的技能,就可为将。率兵冲杀,克敌制胜,力擒敌首,杀人于百步之内,所以将也分智将和勇将,还有猛将。
刘录勇冠三军武艺高强,智可统御三军,熟读兵书战策,可为三军王帅,有治世之才可谓臣下,但他不具备为君者的厚德,所以不能载物。对于给蓝玫瑰的建议,就是确定自己身份地位之言。三国孔明,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奠定了西蜀丞相的地位。苏秦游说六国,而确定六国为相之权位。刘录今天的言论,关系他的人生定位,怎么会不知道其重要性?一个可投之明主,一个治世之能臣是基础。蓝玫瑰的思想言行和品德,怎么会不折服刘录,刘云仙。
刘录说道:“蓝王爷,徽州军发展到今天,属下认为有几个地方不妥。第一徽州军以军队成系统,以军功确定地位,也就是以军武成势,有重武轻文之嫌。文武之道在刚柔相济,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缺一而不可。到目前为止,徽州军有强大的武力,有无数名将,征战天下而罕逢敌手。可是文臣系统太弱,蓝王府没有实际的权力,不能形成自己的治世能力。控制地方的行政权力在内阁手中,而内阁是大宋的内阁,并非蓝王府的内阁。王爷的很多治世大计而无法贯彻,以致大宋天下久而不能强盛。连年征战,让本来积弱的国力更加虚弱。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官统治集团,这也是王爷现在举步维艰的原因。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在这点上王爷顾忌太多,而让乱世持久。”
刘录见蓝玫瑰冷静的听自己述说,并没有什么不满的表情,接着说道:“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乱世用重典,用狠辣和猛烈的手段,达到统治者命令贯彻的彻底性。而不是用协商的手段达成共识,太平盛世,王爷的作法为高明之举。可是现在不是,是内忧外患的时候,霹雳手段效果会更好一些。以杀止杀也是治世之道。义分两种,一种是大义,一种是小义,尽孝于宗祖面前,救济灾民而散尽家财,还有舍生取义,这些当可为小义。就黎民于水火,救苍生于危难,舍小义而尽忠为大义。舍生可取小义,舍小义而全大义,为智者所为。王爷有悲天悯人之心,可为苍生之福。怛过于柔和而延误天下平定时间,可是失大义而全小义,这是第二点。
这一回刘录没有停下继续说道:“第三点,天下文人的思想莫过名利两字,无论什么学说,都以利益为先导。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双头并列而不知左右,头分两端而不知进退。王爷自惜羽毛,爱惜声誉本无可厚非,但成王败寇为定律。历史是由皇权书写。玄武门之变,不影响贞观之治。烛影斧声不阻宋初太平。手段是其次,结果是根本。王爷在这点上举棋不定,而让时局动荡。文人墨客,士林人士,无不望风而观,时日久,而心生异志。其下属亦不坚定也,可为事倍功半之举。第四点,民能载舟亦能覆舟,其民为水。圣言,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上善者何来?为之君上。君上不德和来上善?无上善何来厚德?无厚德何以载物?其为立世之根本。载舟覆舟者民也,当以民心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文臣、士子、武将、名帅无不出于民众。强权下多顺民,暴政不等于苛政,时日久而民自明也。”
刘录也可能第一次一口气说出这么多话,看蓝玫瑰没有什么反应,一直在静静的听。刘录在蓝玫瑰的眼神中,能看出来蓝玫瑰完全明白自己的说法。这让他大感惊奇的同时,心里是一阵激动。曲高和寡,深奥的道理需要高绝的智慧才能听明白。这样的智慧让刘录心情激动,也充满了激情。继续说道:“第五点,天下分久必治,治久必分,乱中取胜为高超之能力,彰显天命。俗语有云:‘锦上添花易,易于忘,雪中送炭难,难以忘怀’。间悝语:‘宁帮穷一升,不帮富一斗,其理相同也。太平盛世,不易江山易王,无道而民怨,乱世而平会全民感恩,这就是属下今天说的话。”
刘录结束了他的长篇大论,蓝玫瑰的脸上有了一丝笑容。自己没有看错,刘录能寻觅天下,仗剑江湖,可为有真正的才能。这样的人,治世,可为能臣,乱世可为枭雄。可称之为人杰,关键在于怎么用?
主弱而臣强,必生内乱。王强而臣弱,必为外乱。而君强臣亦强,必为强权之国,为上选。蓝玫瑰不怕她的文武属下强硬,并不是蓝玫瑰认为自己有多强,也不认为自己的继任者有多强,而是她会为今后留下一个有效的机制,保证这种局面延续下去。刘录这样的人,正是蓝玫瑰所需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