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没事的话小人先告退了,还有一批货物没有处理。”胖子笑呵呵地道,他是间谍不假,同时也是成功的商人,有着不小的买卖,这可关系到经费问题。

“也好,你处理完货物休息几天,好好耍耍乐子。”秦敏对下属是很优容的,干刀尖上舔血活的人,不能整天绷紧神经,适当的休息玩乐是必须的,对于那些训练有素又精明强干的人,不能要求的太严格了。何况,他真的要出去办一件事,王秀专门吩咐他去办的。

胖子知道秦敏肯定有事,但他恪守本分,并没有去过问。

。。。

。。。

第690章女真人对大宋的刺探

却说,挞懒、蒲鲁虎占据上风,似乎合剌也妥协了,兀术却悠然自得,看着前方来的官塘,很高兴地道:“辖里,你这趟南下,收获颇丰啊”

却见辖里一身灰衣汉服,也算是器宇轩昂,谨慎地道:“郎君过誉,是郎君节制有方,才有今天成效。xiniqi”

“呵呵,嗯,看来南朝损失很惨重,我这趟南下没有白费,至少消耗了他们许多钱粮,打残了不少城池,没有几年功夫,他们是恢复不过来的。”

兀术很满意他的战果,更感兴趣的是辖里带来的情报,那可是南朝诸新政的反应,还有宋军的一些编制和新装备,对于大金的政策调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当初,他在得知王秀改组兵部职方司,成立枢密院机司,立即意识到自己落后了,在粘罕、斡本等人的支持下,仿照契丹成立了通事司,辖里成为一名高等间谍,主管对大宋行朝的用间。

“郎君,南朝王相公正在经营南海,他们的侍卫水军正在不断调遣,并鼓励商人出海贸易。小人大胆揣测,王相公要经营海外,征伐不臣,并没有图谋大金的意图。”辖里经过几年历练,早就不是吴下阿蒙,分析事情头头是道,但他看的还是不太远,没有了解王秀真正意图。

“那沙门水军大寨怎么回事”兀术并不是女真最有谋略的大将,但他能走到今天有他过人之处。

新桥镇的一场海战,让大金耗费巨大的水师全军覆没,尤其是高升对虎翼军的评价,让他感受到来自海上的威胁。

“扶桑和高丽,也能对大金沿海进行牵制。”辖里很有信心,他手下的使臣也不是吃素的,大宋使臣能源源不断获取大金情报,他同样也能获取,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关键在去你能不能找到缝隙。

大宋行朝北方战略某些环节,并不是太绝密,军都指挥使和海船战队都统制,也能知道某些具体计划。

“看来,他野心不小啊不过,他目光转到南方,对我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兀术很满意,现在南北局势生变化,如果大宋拼了老命收复失地,恐怕会是两败俱伤局面。

他不认为女真会战败,甚至认为有战胜宋军的能力,但南北爆决战,只能是两败俱伤,金军绝对无力弹压草原各部落,还有心怀二志的党项人。

“郎君说的是,王相公对内政兴趣,明显大于河北河东,钟山书院已经开始讲学,小人有幸去观看。”辖里淡淡地笑道,口吻透着无限的羡慕。

兀术眯着眼,颇有兴致地大量辖里,沉声道:“对玉泉山研究院,渗透的如何”

不能不说,经过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宋军的装备令人印象深刻,金军高层普遍被震撼了。

如果说,很多人对双方力量对比仍在犹豫,认为南朝实力正在恢复,还没有到和大金势均力敌的程度,新式兵器的运用,让人更加了解变化的剧烈,某些器械对马军,的确形成巨大威胁。

一旦南朝大规模装备,再加上不断积累的雄厚实力,十年后女真就是想讲和,恐怕也要处于劣势。

挞懒提议归还河北绝不是偶然,而是代表相当一批将帅,就算是今天反对挞懒的将帅,那也是站在合剌角度考虑,在对宋作战立场上,未尝没有南北彻底和解的想法,女真人连年征战,真心的打不起了。

通事司成立要任务,就是尽可能打入玉泉山研究院,窃取大宋最尖端的技术。

“玉泉山书院是对外开放补给,但研究院却有禁军守卫,进入核心区域防卫森严,没有他们枢密院、兵部、刑部和杭州的印章,是绝对无法进去的。小人几次尝试,恐怕暴露引起他们的警觉,才不敢铤而走险。”辖里很为难地道,他能窃取很多情报,却无法打入最核心。

“也是,换成我大金,防范会更加严密。”兀术不可置否地笑了,他并没有怪罪辖里的意思。

“小人会竭尽全力。”辖里见兀术没有怪罪,但他脸色很不好看,又道:“郎君,好像钟山书院也设置研究院,还不止一个,恐怕王相公所图甚大。”

兀术眉头一挑,问道:“你也去听过讲学”

辖里没有隐瞒,立即道:“两座书院不限生人,专门射辩论堂,士民都能去听学子辩论,小人去听过几次,有些事物旷古未闻,就算海外方志,也让小人觉得成了井底之蛙。”

“你对王文实很敬仰”兀术脸色依然是带有微笑。

辖里下意识点了点头,旋即被吓的眼皮子一跳,作为通事司的高等使臣,敬仰主要对手是非常危险的,会被高层所忌惮。

不过,他在大宋境内所见所闻,让他深深地震撼,一个实力强大的级大国正在形成。

在杭州的港口,他走在光滑坚硬的官道上,目瞪口呆地看着大型车轮巨帆福船,那是宋人嘴里的战列舰,还有巡海战舰,有辛目睹了四船编队出港,那巍峨的身姿让他感觉自己的渺小,也深深明白大金水师为何会失败。

还有港口双骡拉动的四轮马车,车上诺大的漆黑转动强弩,竟然可以实现三百六十度射击,让他感到恐惧不安。这种弩机实在太强大了,让他感觉深深地恐惧。

“王文实的确是很优秀的对手,当年要是他领兵征战,赵家父子再对他新任有加,恐怕我们不会拿下开封。算了,不谈这些废话了,你要想出办法,定要打入他们的研究院,实在不行的话,选择两族通婚的儿郎潜伏南朝,我就不相信打不进去。”兀术一阵烦躁地道。

辖里眼前一亮,立即有了注意,不由地赞道:“郎君高见,小人怎么没想到。”

“这是高五哥想出来的办法。”兀术丝毫不居功。

“原来是高猛安。”辖里知道高升在兀术眼里的地位,绝对和韩常并列,如今已经是边军统军使,世袭汉军猛安。

。。。

。。。

第691章王秀对金的挑唆1

“对了,还有个未确定消息,南朝正在组织一次远航,由官船为主,征召商人海船去高丽,很多大家族都出了船,组织者是知两浙路海事局费苏。”

兀术一怔,女真人自对宋作战,为了笼络高丽人,采取忍让迁就的态度,仅在边地驻扎少量渤海族吏士。

但是,高丽人似乎不太买账,认为女真人迹时间短,都是一群野蛮人,时不时挑起边境事端,斩杀边军和农户,还派人朝贡大宋,这就触及了女真人的底线。

随着南北格局的稳固,女真对高丽态度逐渐强硬,沿边增兵到两万人,对高丽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一副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样子。

就在大宋南迁的第二年,吴乞买抽调女真族马军万人,番汉马步军万余,对边地高丽军动大规模进攻。高丽人几乎不堪一战,简直就是一触即溃,被打的狼狈不堪。

高丽人也不傻,就是趁着女真人忙于南征,顾不上北方小打小闹,才时不时沾点便宜。既然人家腾出手来,那可就不好玩了,才两万人就灭了他们几万人,赶紧向女真遣使纳贡,哪个卑躬屈膝的奴才嘴脸,让他很看不起这个鼠两端的小国。

再加上高丽多山资源贫乏,女真贵酋根本就没有太大兴趣,也就得过且过,让他们进宫一些物产和美女。

南朝竟然组织庞大的船队北上高丽,让他想到了新桥镇那场大战,金军三万水师,数百艘战船在宋军水军面前,竟然如同刚出生的娃娃,一点抵抗的力量也没有。

宋军虎翼军的表现,实在让人印象深刻,五千人硬抗三千马军的进攻。他们官私并举看是做生意,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地,是想一支庞大船队,有多少水军将士随行啊看在那些高丽人的眼中,分明是天朝上国的存在。

行在

按照枢密院机司呈报的程序,关系到军国重事的情报,经过机司录事房逐一筛选,由检详诸房文字副署形成章程形式上报,最后是知事呈送枢密使,再由枢密使每天上奏天子,一整套的报送制度,规定的非常严格。

除非是十万火急的军情,由都承旨直接送到宫中。由于机司暂时是框架,暂由都承旨辛炳代劳,他倒是好心专门给王秀一份。

王秀并未拒绝辛炳好意,他也知道老伙计被玉泉山研究院折服了,有向他示好的意思,他也没有拒绝这份善意。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谁能保证不用到谁,你就是再位高权重,总需要办理具体事务,不是吗

当女真贵酋争辩河北归属的秘密官塘到达,李纲当做头等大事,带着辛炳连夜进宫面圣,两府被通知次日陛见。

王秀自然明白怎么回事,简直有点无语,这事本来就是他谋划实施的,就目前为止,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哪想到引起李纲的重视。

第二天,唐格、王秀、秦桧、李纲、谭世绩、朱胜非、吕好问、许翰还有张启元,参加睿思殿御前会议。

就在前几天,朝廷又小范围调整,吕好问任兵部尚书、许翰任吏部尚书,张启元迁枢密直学士。

众人传阅官塘副本,大家心中雪亮,恐怕南北关系要进入新时期了。

赵谌手指轻轻敲打桌面,指着官塘正本,正色道:“各位卿家,说说看如何应对”

王秀见赵谌还算有点模样,不由地暗自点头,希望儿子能想的更深,看的更远,既能礼贤下士,又能多谋善断,成为一代明主。

唐格稍加沉吟,道:“陛下,虏人连年失利,军中将帅对天朝甚为敬畏,更兼年初南侵大溃,急切求和也在情理中。

“王公怎么看”赵谌说话时,嘴角不由地一颤。

朱琏坚决让他尊称王秀,应该以再生恩人来看,仲父、亚父的称呼少不得。他却以为勤王救驾是大臣本份,当朝那么多老臣都在,王秀不过三十余岁,让他加尊称实在难以启齿,最终才达成妥协,不称卿家称王公,也算是聊尽人事。

王秀也不愿隐瞒,更没有必要遮掩,朗声道:“陛下,女真议论割让河北,是在情理之中,但朝廷不能过于乐观。”

“哦,这是为何”赵谌有点摸不清头脑,女真人割让河北议和,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王秀直截了当地道:“是臣谋划虏人割让河北。”

“什么,王公说是。。是你谋划”赵谌惊讶万分,绝没想到王秀谋划此事,他实在无法接受,这事也太扯淡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在场众人也惊讶万分,王秀竟有能力遥控女真高层,简直匪夷所思,绝大多数人都心存疑虑,张启元多看眼王秀,似乎想到了什么,目光更加警惕。

“王大人如何谋划竟让虏人归还河北。”李纲瞪着王秀,一脸的不相信,战场上打败金军,那和能左右对方政局,绝对不是一个概念。

王秀摇了摇头,淡然道:“那位使臣是在下亲自培养,经过多年的打拼,终于进入虏人高层,为了保证使臣安全,不能提他的名讳,还望陛下、诸公谅解。”

赵谌一阵哆嗦,兴奋地嘴角直抽,急忙道:“那是自然,王公快讲。”

“既然使臣身份特殊,身负重任周旋虏人贵酋间,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唐格表示理解,从几个机局设立,还有筹备机司,确保使臣的安全被列为第一位,也是得到两府公认的。

王秀点了点头,很随意地道:“很简单,厚礼馈赠,密谋勾画,刺激贪欲,再让他们知道归还河北,对朝廷并非好事而是负担。”

“就那么简单”赵谌很不满意,本以为还能听到精彩的故事,太让他失望了。

但是,在场历经风雨的重臣却不那么像,很简单的一句话道尽无数算计,其中的艰险可想而知,人家也不是傻瓜,你从接触到实施计划,没有相当的演技是绝对性的。

。。。

。。。

第692章王秀对金的挑唆2

谭世绩撇撇嘴,问道:“河北归来是负担,这是为何”

“虏人占据河北,却每年都有反抗,义军纷纷进入太行山东麓抵抗,耗费虏人大量人力物力,张大人曾率军反攻,想必深有体会”王秀笑咪咪地看着张启元。:

张启元脸色淡然,平静地道:“王大人说的对,河北义军揭竿而起,有的已经坚持年,虏人也不敢过分相逼,有时候山上山下相互牵制,竟然还有榷场互换有无。”

“嗯,既然虏人占据河北讨不了好,每年又要消耗人力物力,简直就是鸡肋。他们要是把人口迁徙燕山,可以解决反抗,又能充实蓟北十三州的人口,两三代之后就是顺民,一旦有事可以大量征兵。”

王秀语气慢吞吞地,平缓地道:“朝廷得到荒芜的河北二路,弃之可惜却又不能不守,想要防御残破的河北,又不能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消弱了正在恢复的国力。从天下形势上看,虏人占据河东,大河天堑与我共享,一旦有事他们还是两路出兵,东路一马平川,西路直接威胁京畿和京西,截断西军增援道路,利用河北有利地形打击朝廷。”

“所以,臣才说河北对于南北都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才设计让他们谋划归还,牵制朝廷展,让虏人重新占据主动。”

“王公,如此说对虏人有利,那你为何要谋划”赵谌的脸色当即不太好看了,要真被女真人得逞了,对大宋行朝绝对是重大打击,他诧异王秀为何如此损人不利己。

张启元看了眼赵谌,又看了看王秀,不免暗自摇头,赵官家太嫩了,连王秀的谋划也看不出来,实在让人失望。

“陛下,有一利必有一弊,不放肥羊岂能让饿狼上当。”王秀也很不满赵谌,十九岁的青年应该明白了,可惜儿子却不太明白。

赵谌撇撇嘴,并没有再说什么,但脸色好像很不高兴,王秀的口气,没有任何尊敬,甚至还有一丝质问。

吕好问看了眼王秀,淡淡地道:“王大人谋划得当,但虏人万一实施,朝廷应该怎么办”

这话问的好啊既然是鸡肋,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到时候难道不接受那还不被士民给骂死,连赵谌也紧张地看着王秀,希望得到答案。

李纲脸色很郑重,毫不理会吕好问,沉声道:“王大人计策不错,要虏人顺水推舟,朝廷定然要拿下河北,兵不血刃而得,然后以陕西六路为策应,再把河东给拿下来,他日北伐,距幽州只在咫尺之间,迎回二位太上指日可待。”

吕好问脸色顿时不好看,当年他为御史中丞,维护王秀驳斥李纲,哪想到这老小子还记得,让他一个大难堪。

许翰和李纲关系不错,也认为顺水推舟更好,道:“河北三镇到手,只要修养数年便可北上直取蓟北,成就陛下中兴伟业。”

赵谌听得李纲、许翰之言,顿时颇为兴奋,驱逐虏人、恢复河山,他必将成为后世称道的帝王楷模,历朝历代还没有偏居一偶而复兴故土的帝王,他定要成为第一人。

想到丹青史册将为他留下千古墨香,连人口问题也不再考虑,那张本无表情的脸面,渐渐露出了笑容。

朱胜非摇了摇头,很不乐观地道:“虏人狡诈多变,此事尚未有证,须得提防一二。”

赵谌正在兴头上,没想到有人给他泼凉水,当即就沉下脸来,不悦地道:“朱卿家倒是说说,提防什么事由”

朱胜非毫不在意赵谌不悦,朗声道:“虏人要诚心求和,那就归还河东,否则朝廷绝不善罢甘休。

“各位,还是听听王大人怎样说。”唐格当了和事老,他不想再起纷争,就看王秀如何谋划了。

王秀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唐格,当年定策贿赂女真贵酋,是他和孙傅、唐格、秦桧定下的,目的是很明显的,让大宋的间谍逐渐渗透女真政权,获取对方的机密。

但是,他秘密让秦敏接近挞懒,并许给挞懒十倍的财帛,甚至他暗中帮助挞懒出谋划策,真是下了血本,一切都在暗中进行,要被人知道还不被骂死。

朱胜非素来刚直不阿,连皇帝的面子都可以不顾,可别把唐格逼急了说出来,虽说是既定的政策,却终究拿不上台面,道:“李大人说的不错,但朝廷目前还不宜大动干戈。”

李纲听王秀不想用兵,实在是不悦,道:“王大人定策,如今虏人按照计划归还河北,岂有不拿回来的道理如此,让天下士民如何看待朝廷。”

王秀听的一阵牙疼,总是拿天下士民来压人,熟不知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执政者如果真被民意所左右,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当下道:“李大人,只是谋略并非要他们归还,河东是不可能给的,拿回河北只能让朝廷陷入被动。我意让他们陷入内斗,无暇南顾,朝廷争取展时间。”

“挞懒不过一大帅,岂能对抗虏主”许翰有此疑问,他对女真贵酋内部矛盾,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